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但以理書第二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但二1-11  聖經中好像有不少人是透過夢境去明白神的心意……】巴比倫人認為夢是來自諸神的信息,應由哲士來譯釋。只要知道夢的內容,哲士們通常可作出某些解釋,這次,尼布甲尼撒王又令人解夢。神在其夢中賜下一系列先知的信息,因而這些夢只有神的僕人才能夠明白。曾接受神賜夢的各時代人物有雅各(參創28:10-15),約瑟(參創37:5-11),法老的酒政和膳長(參創40),法老(參創41),所羅門(參王上3:5-15)及約瑟(參太1:20-24)。──《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10-11  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我費盡心思去做事,是否留下讓神說話與作工的空間?】星相家告訴國王,世上的人不可能知道別人的夢,所以王所求的是人所不能的。然而在神的幫助下,但以理卻能說出國王的夢並作出解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以人的能力無法辦到的事情。可是神卻有大能通過我們去實現那人看來不可能的事。──《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10-11  上司提的要求根本無法達到,如何是好?】占星術者不能以邏輯和理性的論據來說服國王,因為國王固執於求人所不能的。在我們的工作單位、家庭或教會中,如果領導人或家長權力欲膨脹,有時會要求下屬做辦不到的事情。在某些情況下,這可為一種挑戰,以激勵人們去取得出乎意料的成績,有時這卻是權欲發泄的表現。就如但以理巧妙地處理這類情況一樣,我們應向神求智慧,使我們知道該如何對付那些無理的上司。──《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11  世間其他哲理與信念,不論說得多麼動聽,都不能掩蓋沒有真神的空洞……】巴比倫的星相家認為神不住在人中間。這結論當然適用於他們的諸神,因為這些神甚至不存在。這也顯露了這些星相家的局限性。他們可以臆造解釋,卻無法說出尼布甲尼撒夢的內容。尼布甲尼撒對哲士們不能滿足其要求而極為惱怒。當時的星相家與國王相衝突的情況並不罕見。他們有時也會以詭計獲取政治權力。──《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11  我這個自稱信仰真神的人,在生活中是否活出有神同在的樣子?若不是,那……】星相家們回答國王的“神不與人同居”時暴露出他們對神的概念:他們所信奉的是一個空洞的、功利主義的宗教。他們相信諸神,但這信仰卻未在他們的操行上起任何作用。如今,許多人亦自稱相信神,但那只不過是一種空洞的信仰。實際上,這些人是實用主義的無神論者,因為他們不聽從亦不按照神的旨意行事。你是否相信神?神的的確確與我們同在,祂也要改變你的生命。──《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16-18  不論是多麼危急的關頭,仍然會有點點時間可以禱告,問題是那一刻我仍會想到要禱告嗎?】但以理處於一個危急關頭。試想你正要去見一個滿有權柄的暴君,而他剛剛氣極敗壞地下令要處死你的情景!然而,但以理卻沒膽怯畏縮。他確信神會告訴他國王想要知道的事。當尼布甲尼撒命但以理在一定時間內找出答案時,他找了三個同伴一起禱告。當你發現自己處於困境時,可將需要告訴那些相信神大能的主內朋友。禱告比驚懼失措更有效。後者只能反映你心裡的絕望,而禱告則堅定你在神裡的希望。但以理對神的信心挽救了他自己、他的三個朋友和巴比倫所有的哲士。──《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18~19】「將這奧秘的事指明。」

禱告會必在緊急中召開,在會中不覺是否受干涉或打岔,說不定宮廷中的術士來抓他們去受處決,這兩三個人奉神的名聚集,卻在這房間,是從來沒有提過神的名的地方。但是他們切實禱告了,心中死後分平安,結果但以理可以好好睡覺,他的心也明澈如鏡,在深處反映神的心意。

禱告如果達到目的,就不必再掙扎下去。有甜美的確據,知道神已聽了我們的懇求,多餘的話就不需要了。心中的寧靜十分平定,不再有不安的感覺,在安詳中心中認定神,風暴已掃在天地之間。

在新約中有三個詞句說明我們應注意的禱告:「警醒禱告」(彼得前書四章七節),不要受世俗的虛榮、逸樂、事情所擾,而在心中有謙卑悔罪與清潔的態度,「專心禱告」(哥林多前書九章五節),禱告不要匆忙,應有悠閒的心,「竭力禱告」(歌羅西書四章十二節),人在日常的工作上勞力,在戰場上奮鬥,竭力挽救親友脫離危險,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就有這樣的經驗,這就是幾位忠心的人禱告的狀況。──邁爾《珍貴的片刻》

 

【但二19~22但以理這個名字,在全書中皆與神所賜的智慧相聯──正如這一段經文所說明的,這種智慧和巴比倫的『哲士』的智慧不同。但以理這個名字,與所羅門的名字在一起,一直就成為一種別號,人稱呼一個了不起的智慧人,則用他們的名字。莎士比亞在他所著的戲劇『威尼斯商人』的第四齣,第一幕之中,扮演一位聰明的律師之鮑茜雅,被夏祿用這些話稱讚:

         『一位但以理來主持審判了!他真是一位但以理。

         哦,一位聰明的法官!我應當怎樣的尊祟你!』

這種智慧不單單是技術上知道應當怎樣做,或是職業技巧,或是學院中的學問,或天性的能力;它乃是神所賜予,神所啟示,能參透萬事的屬靈的卓識和洞察力,能看出奧秘事之意義,以及作暗中的亮光,因為這種知識知道神在那裏,並且掌管黑暗與奧秘。――《每日研經叢書》

 

【但二19~23當神把這奧秘之夢啟示但以理之後,他立刻禱告父神,向衪發出感謝和讚美。今天我們為著一些問題向神祈求,當疑慮消除﹑問題解決之後,我們就馬上忙於慶祝,竟把神拋諸腦後。在詩人的禱告裏,我們常發現有讚美和感謝;在但以理這匆促的禱告裏,也含了這兩部份;就是他描述的讚美(19-21)和謝恩(22-23),前者好比我們崇拜時的讚美,屬一般性,後者才是他個人的感恩見證。各位弟兄姊妹,我們今日的禱告裏,究竟有多少的感謝和讚美呢?有否就著神的本身,和衪在我們身上的作為,向衪發出感謝呢?── 周永健《轉變世代中神子民的見證》

 

【但二19-23  禱告蒙允諾的一剎那,我第一個想到要做的事往往會是甚麼?】但以理的禱告得到了回答。神將尼布甲尼撒的夢顯現給但以理,使他看見了這夢所代表的異象。在將答案告訴亞略之前,但以理先頌讚神的智慧和能力,並感謝祂答應了他的祈求,將榮耀歸與神。當你的禱告得到了回答,你會怎樣想?是激動、驚喜、釋放?我們於禱告中尋求神,卻常常在得到神的回答、祝福後,因興高彩烈而忘記了感謝神。切記要獻上感恩之心。──《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21  智慧的開端是在於……】如果你覺得生活中有許多東西要學習;如果你想知道如何融洽地與人交往,那便求神給你智慧吧。當各教育機構以高的費用提供文憑時,神卻無償地賜聰慧與才智給所有向他祈求的人,(有關向神求智慧,請參雅1:5)。──《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21  是誰掌管天地?是誰興衰邦國?是誰指引人生?】看到邪惡的君王長壽,而受百姓擁戴的領袖卻英年早逝,我們可能會懷疑神是否主宰世上的事。面對極具權威的暴君,但以理宣告:神能“立王、廢王”。祂掌管著世上的事。看到邪惡猖獗,你也許會感到沮喪,但要知道神的確按著祂自己的旨意主宰著一切。無論在甚麼情形下,都讓這信息給你信心和平安。──《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21智慧人】「祂…將智慧賜與智慧人,將知識賜與聰明人。」

  要常得水的滋潤,必須連於水源。同樣的,要得智慧,必須連於智慧的源頭。
  聖經說:“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雅一:5)又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九:10)可見真智慧人,不是自己有智慧,而是敬畏神,認識神,連於智慧的源頭,就成了智慧人。
  尼布甲尼撒作了一個異夢,卻說是夢景已經忘了,自然無人能解。但王卻強人所難,要哲士和術士說出夢的解釋;否則算是徒受君祿的騙子,不能達到他們當有的功能,就該一律處死。哲士和術士們,覺得王是不講理;但王有權勢,那就是足夠的道理。
  這個難題使舉國的哲士束手。不過,屬神的人卻相信問題不至絕望。“但以理回到他的居所,將這事告訴他的同伴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要他們祈求天上的神,施憐憫將這奧秘的事指明…”(但二:17-18
  但以理不僅自己禱告神,也要他的同伴參與,同心祈求。相信合一禱告的力量,那顯明深奧隱秘事的神,就在夜間異象中,將奧秘的事向但以理啟示。但以理進去見王,把那將來必有的奧秘事指示給王。但以理說:

“王啊,你在床上想到後來的事;那顯明奧秘事的主,把將來必有的事指示你。至於那奧秘的事顯明給我,並非因我的智慧勝過一切活人,乃為使王知道夢的講解和心裏的思念…”(但二:29-30

  這夢關乎人類歷史的演進。有權勢的領袖,想到將來的事是很難得的。但以理得神指示他王的夢景,和夢的講解,承認不是由於自己的智慧。人的國度不論如何強盛,總要過去;外邦人的國度日子滿足,那“非人手鑿出來的石頭”,把“金,銀,銅,鐵,泥,都一同砸得粉碎…打碎這像的石頭,變成一座大山,充滿天下。”(但二:34-35)就是將來“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一一:15,參林前一五:24)。末世論的中心,是主耶穌基督,祂是我們的盼望,和永遠的榮耀。不要看世事的紛擾,單仰望主。── 于中旻《但以理書箋記》

 

【但二24  別人不行才更突顯我,我常這樣盼望嗎?】但以理沒有利用成功來為自己謀利益,卻惦念著別人的難處。在力求成功或生存時,應記著他人的需要。──《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25~49夢的來源】

  究竟人為甚麼會作夢,似乎沒有一完全明確的見解。有些人這樣認為:夢是因潛意識腦細胞的活動而引發,卻未有顯著的實據。聖經告訴我們,夢可以是神向人啟示的一個途徑(參創四十至四十一章),為叫人知道將來要發生的事情。而聖經人物所發的夢,多是從神所賜。既是如此,神就是那必然的解夢者。

思想 你是否把握每一個生活小節,從中體會神的帶領。──《新舊約輔讀》

 

【但二27-30  我的成功,究竟有多少是自己的本事?又有多少是源於神的祝福?】在將答案告訴國王之前,但以理先把讚美、榮耀歸與神,並說明這不是靠自己的智慧,乃是神將王的夢顯明給他的。我們常易把神通過我們所做的歸功與自己,這實際上是奪取了本來只有神才配享有的榮耀。我們應像但以理那樣,將功勞與榮耀歸給神。──《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31-49  尼布甲尼撒的異夢怎樣預告了歷史上各大帝國的演變?】夢中人像上的金頭象徵著巴比倫王朝的統治者尼布甲尼撒。銀胸及膀臂代表於公元前539年征服了巴比倫的瑪代波斯帝國。銅腹、腰部為於公元前334-330年征服了波斯帝國,由亞歷山大大帝統治的希臘和馬其頓王朝。鐵腿象徵公元前63年滅了希臘的羅馬帝國;而半鐵半泥的腳則意表羅馬帝國的衰亡,它被分裂成不同大小的列國。人像各部所用之金屬種類意表各王朝的強弱。山上鑿出來的巖石則是神永遠的國度,由萬王之王彌賽亞統治。尼布甲尼撒的夢顯示了但以理的神高於地上所有的君王。──《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36  信仰的道上需要屬靈的伙伴,你有沒有找到“我們”?】但以理所說的“我們”是指他自己及三個朋友。但以理請他的同伴們一起向神祈禱、求助,成功時也與他們分享,感謝他們在禱告中的幫助。──《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44  現實社會的不義與邪惡會否打擊我的信心,以致看不到在歷史背後神的國會永存?】神的國永存。當你為戰爭的威脅和邪惡統治者的猖獗而憤憤不安時,記住是神而不是世上的統治者決定歷史的發展。在至高者的護翼下,神的國是不可毀滅的。所有信靠神的人都是祂國度裡的成員,並在祂裡面享有充分的安全。──《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44「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 神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

         「列王在位的時候」:「列王」可指四國的皇帝,或是第四國的君王。按上下文來說,第二種的說法比較可靠。──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但以理》

         雖然世人用盡各樣的計謀,神仍然掌管一切,祂必要成全祂永世的目的。這是對世界上所有搞強權政治的國家,一個當頭棒喝,及時的提醒。那些國家施行鐵腕統治,似乎認為是對的。但以理書要我們知道,歷史必有一個審判;就是在目前,神也管理人的大小事務。教會在世人眼中,可能認為是軟弱,不重要,一點用處也沒有,和巨大的邦國相比,顯得微不足道。但是憑信心相信,神的國度必然得勝,靠神的良善與安排,神的教會必然增長『充滿天下』。――《每日研經叢書》

 

【但二47  尊重神主權的生活,大概是影響四周的人認識神的最好方法……】尼布甲尼撒對但以理和但以理的神表示尊重。這敬意來自但以理將功績歸給神,否則,國王只會敬重但以理一人。傳道的目的之一是要讓未信者看到神是一位怎樣的神。這可以通過我們稱頌神在我們生命中的作為來實現。基督徒的愛心會感化周圍的人,如果我們把由此而來的榮耀歸給天父,人們就會想更多地瞭解這位神。要為神在我們裡面和通過我們所做的獻上感謝。──《靈修版聖經註釋》

 

【但二49  珍惜一同承擔責任的同工,視他們猶如同路人,豈不是比孤單上路更好嗎?】被委派掌管巴比倫全省並總領所有哲士的但以理,請求國王委任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為其助手。他知道若沒有得力的幫手,將很難應付那些繁重的事務。為此,他選擇了自己所熟悉的三位希伯來同伴。一位稱職能幹的領導絕不會獨攬一切,他知道如何委派和指導下屬。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的領袖摩西,也是與其他助手們一起承擔帶領以色列民的重任的(參出18:13-27)。──《靈修版聖經註釋》

 

【本章的重點】萬軍之耶和華是全能全智的,祂掌管人類的歷史,並且沒有一件事不是在祂的控制之下。故此、歷史並不是因果循環地打凓圈圈,乃是朝著一個清楚的方向前進、其終點就是神國的降臨;人的國度是短暫的,祇有神的國才是永恆的,是人所應追求的理想國度。作者藉此鼓勵被擄的猶太人仍然要信靠掌管歷史的耶和華,在巴比倫繼續忠心於祂。──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但以理》

 

【本章的兩個主角】第一是,巴比倫的大君尼布甲尼撒、他的權柄無限,財富無邊,且受萬人的尊崇;但他被一個夢煩擾,便心情惡劣,大發雷霆,以致失去理智,不信任自己的親信,下令滅絕他們。他不能接受自己身為偉大巴比倫國的統治者,竟不能知道和瞭解自己所做的夢;而且被這夢弄得束手無策,毫無辦法。想擁有全部的知識,乃是人類自亞當夏娃以來的一種慾望,人要像神一樣全知,像神一樣全能(傳三11指出人不可以全知)。

         第二個主角是但以理。他是在最關鍵性的時刻出現,挽回大局;當眾人都束手無策,生命垂危之際,他仍能夠果斷、機警地採取適當的行動。61靠凓神加給他的智慧,他堵住了破口,拯救了巴比倫的哲士,也影響了尼布甲尼撒對耶和華的態度。在整個過程中,他表現了對神的敬畏和信心;他把一切的榮耀歸給神,也把功勞與三友分享。正如第一章所顯示的一樣,有智慧的人對神有信心,故在危機中仍然忠於神。──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但以理》

 

【一座用不同的金屬所鑄造而成的大像】它們的價值是循序漸進地遞減,由金至銀至銅,最後是鐵;象徵了人的國度不斷的墮落,卒至滅亡。

         它們的硬度卻由上而下地加增,銀比金硬,銅比銀更硬,而銅卻不及鐵堅硬;這恰好與價值的降低成反比。

         它們均是人所寶貴的東西,但毀滅它們的卻是一塊不為人重視的石頭。

         它們與所象徵的各國吻合。第一,巴比倫喜歡以金裝飾各物;例如巴比倫的神廟到處都鑲鍍了金;第二,銀即是銀錢,而波斯以經商賺錢馳名;第三,希臘軍隊以銅來製造兵器(結廿七13「雅完人的銅器」);第四,羅馬的器械卻是鐵製成的。故此,大像預表上述四個國家。── 唐佑之《天道聖經註釋──但以理》

 

【懷恩早禱】

經文默想:但以理書 2

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他作了夢,因此心裡煩亂,不能入睡。

 

10     迦勒底人在王面前回答說:“世上沒有人能把王所問的事說出來,因為從來沒有一個偉大和有權勢的君王向術士、用法術的和迦勒底人詢問過這樣的事。

 

16     但以理就進去,求王寬限,使他可以把那夢的意思為王解釋。

 

17     但以理回到自己的家裡,把這事告訴他的同伴哈拿尼雅、米沙利和亞撒利雅,

18     要他們為這隱祕的事祈求天上的 神憐憫,免得但以理和他的同伴與巴比倫其餘的智慧人一同滅亡。

 

28     只有一位在天上的 神能把一切隱秘的事顯明;他已經把日後將要發生的事告訴你尼布甲尼撒王了。你的夢和你躺在床上時腦海中出現的異象就是這樣:

 

31     “王啊!你正在觀看,看見有一座大像,那像甚高,非常光耀,豎立在你面前,樣貌十分可怕。

32     這像的頭是純金的,胸膛和手臂是銀的,腹和腰是銅的,

33     腿是鐵的,腳是鐵和泥混雜的。

 

37     王啊!你是萬王之王,天上的 神已經把國度、權柄、能力和尊榮都賜給你;

38     也把散居在各處的世人、田野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都交在你手裡,使你管理這一切。你就是那金頭。

39     在你以後,另一國將興起,不及於你。後有第三國,就是那銅的,要統治全地。

40     還有第四國,堅強如鐵,因為鐵能砸碎擊破萬物;鐵怎樣壓碎一切,那國也要照樣砸碎一切。

 

47     王對但以理說:“你們的 神真是萬神之神,萬王之王,又是顯明隱秘事的,因為你能把這隱秘的事顯明出來。”

48     於是王提升但以理,賜他許多貴重的禮物,使他管理巴比倫全省,又立他為總長,管理巴比倫所有的智慧人。

 

個人禱告感言

但以理說:願 神的名得稱頌,從永遠直到永遠,因為智慧和能力都是屬他的。他改變時間、季節;他廢王、立王;他賜智慧給智慧人,賜知識給聰明人。他顯明深奧和隱密的事,他洞悉暗中的一切,因為光明與他同住。我列祖的 神啊!我感謝你,讚美你!你把智慧和能力賜了給我;我們向你所求的,現在你已向我顯明,把王的事告訴了我們。但以理書 2:20-23

 

讚美主宰歷史的永恆之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清晨的濃霧只能阻擋我們看不見祢的存在,卻不能遮蓋我們的罪孽。我們誠心屈膝下跪禱告,尋求祢的面光照,赦免我們的罪。願我們今日能謹守自己轉離一切的惡念和惡事,專心仰賴祢,不靠自己的聰明,在一切所行的事上認定祢,蒙祢引導前路。

感謝天父,讓我們看見但以理代禱網絡的重要,看見祢恩手的牽引,叫但以理能在尼布甲尼撒王鼎盛時期直言未來的四個君主國,讓我們感受未來十章聖經的脈搏跳動,又為以色列人鋪設復興的希望之路,打開彌賽亞國度的恩門,為我們奠下啟示文學的基礎,望見這廢墟般的世界如何能更新。

 

感謝讚美主耶穌,祢領門徒體會登山變像屬靈的經歷,卻不容他們在山上搭棚。祢差遣他們下山去使萬民作祢的門徒,要我們薪火相傳,把福音傳到地極。求主幫助我們能竭力追求,達到得蒙喜悅,作主無愧的佣人,能把當跑的路跑盡,把所信的道守住,絕不輕視將來在天上為我們預備好的冠冕。

主耶穌赦免我們的罪,我們有夢,也有夢想,但我們卻沒有實踐夢想的勇氣和毅力。原諒我們沒有將祢的話藏在心裡,致令我們憑己意行事得罪祢。饒恕我們期望祈求就給我們成就,但我們卻不願意為禱告付上代價,不願意花時間與弟兄姊妹一同操練禱告。

 

求聖靈來復興我們,不要被疫情和天災人禍把我們拖進困惑之中,擾亂我們的生活,甚至晚上休息時,把憂慮和煩惱都帶進夢鄉之中,使我們得不著安寧。求聖靈堅固我們,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在主裡的勞苦必不徒然,且能帶著感恩的心,進入甜蜜和健康的睡夢中。

求聖靈祢來復興我們眾教會,知道沒有異象民就放肆,要在熟讀上帝話語中,心中才能浮現出上帝的美意。求聖靈幫助我們除下人的聰明和體能的面紗,知道自己不能在上帝面前自誇和張狂,不是單靠群策群力,乃是與清心禱告的人同心合意俯伏在主面前,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