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但以理書第八章短篇信息

 

目錄:

第八章  公綿羊與公山羊的異象(黃共明)

第四獸的真情—但以理為什麼驚慌失措?(陳希曾)

兩隻公羊之異象(賈玉銘)

兩羊的異像(林獻羔)

公山羊與角(華勒斯)

異象及史實(但八、五章) (唐佑之)

非常的角(八章18)(臺北基督之家)

再論可怕的小角(八章927)(臺北基督之家)

羊的異象政權興衰(8114)(香港讀經會)

解羊異象王國交替(81527)(香港讀經會)

 

 

第八章  公綿羊與公山羊的異象(黃共明)

 

            第八章的異象,是第七章異象的補充說明。在第七章的異象中,重點在於第四獸及將來必成的事;而本章的重點則集中在第二獸及第三獸,只不過換成為以公綿羊及公山羊來說明瑪代‧波斯帝國與希臘帝國而已。

 

  公綿羊──瑪代‧波斯帝國

            「我舉目觀看,見有雙角的公綿羊站在河邊,兩角都高,這角高過那角,更高的是後長的。我見那公綿羊往西,往北,往南牴觸,獸在他面前都站立不住,也沒有能救護脫離他手的,但他任意而行,自高自大」(但八3~4)

          雙角的公綿羊,表明這個國家是二國聯合成為一個國家,雖然威猛,但他對待神的選民溫和如綿羊;這角高過那角,更高的是後長的,說出雖然二國都很強大,但後來纔興盛的國,比先興盛的國更強大。瑪代‧波斯帝國的象徵正是符合上述的情形。瑪代王古阿洒利曾與巴比倫王拿布普拉撒聯盟圍攻尼尼微城,滅亞述國,且將其女嫁與尼布甲尼撒王,因此獲得巴比倫帝國的保障,於巴比倫帝國早期就興盛;瑪代約於主前五五○年叛離巴比倫與後來興起之波斯王古列結盟,因兩國之民皆屬亞利安種,故併為一國稱為瑪代‧波斯。瑪代‧波斯往西攻巴比倫,往北攻呂底亞(小亞細亞一帶),往南攻埃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於主前五三八年滅巴比倫帝國,取而代之,建了瑪代‧波斯帝國。當古列率領大軍轉戰各地時,瑪代人大利烏領兵攻克巴比倫首都,故他就成了第一位王(主前五三八至五三六年)。主前五三六年古列平定了全部殘餘勢力,回京登基作波斯王(主前五三六至五二九年;他於主前五三六年下詔准許猶大人返耶路撒冷建聖殿)。其後歷代的王乃是亞達薛西(主前五二九至五二二年;他受猶大人敵人的上本控告,失察下令停止建殿);大利烏一世(主前五二一至四八五年;他考察記錄,找到古列王下詔的記載,准許繼續建殿);亞哈隨魯(主前四八五至四六五年;他娶以斯帖作王后,重用末底改,善待猶大人);亞達薛西一世(主前四六五至四二五年;他下詔准許修建耶路撒冷城),亞哈隨魯二世(主前四二四年);大利烏二世(主前四二三至四○五年);亞達薛西二世(主前四○五至三五八年);亞達薛西三世(主前三五八至三三八年);亞撒斯(主前三三八至三三五年);大利烏三世(主前三三五至三三一年)。大利烏三世就是第八章中與公山羊相鬥的公綿羊;他於主前三三一年在尼尼微附近之亞比拉戰役中敗於希臘的亞歷山大帝,瑪代‧波斯帝國至此滅亡。

 

  公山羊──希臘帝國

            「我正思想的時候,見有一隻公山羊從西而來,遍行全地,腳不沾塵;這山羊兩眼當中,有一非常的角。他往我所看見站在河邊,有雙角的公綿羊那裏去,大發忿怒,向他直闖。我見公山羊就近公綿羊,向他發烈怒,牴觸他;折斷他的兩角,綿羊在他面前站立不住,他將綿羊觸倒在地,用角踐踏,沒有能救綿羊脫離他手的。這山羊極其自高自大,正強聖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又在角根上向天的四方,長出四個非常的角來。四角之中,有一角長出一個小角,向南,向東,向榮美之地,漸漸成為強大。他漸漸強大高及天象,將些天象和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並且他自高自大,以為高及天象之君;除掉常獻給君的燔祭,毀壞君的聖所。因罪過的緣故,有軍旅和常獻的燔祭交付他,他將真理拋在地上,任意而行,無不順利。我聽見有一位聖者說話,又有一位聖者問那說話的聖者,說,這除掉常獻的燔祭,和施行毀壞的罪過,將聖所與軍旅踐踏的異象,要到幾時纔應驗呢。他對我說,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但八5~14)

          這段的經文非常奧祕,雖然從翻第1525節的經文,解釋了一部分,但因為關乎後來許多的日子,所以在但以理的時代,他奉命將這異象封住,所以還有很多真相在舊約的時代,並沒有解釋出來。但如今新約時代,我們若是參照歷史記載與啟示錄,幾乎可以解釋,推斷所有的疑點。茲將上述經文解釋如下:

 

       公山羊兩眼當中的大角

          公山羊,就是希臘王,兩眼當中的大角就是頭一王。大角說出這一位王是大有能力者。歷史告訴我們這一位王就是舉世聞名的亞歷山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他是馬其頓王腓力之子,生於主前三五六年,二十歲父王崩(主前三三六年),他成為希臘軍隊的元帥,率兵轉戰於埃及,亞述,巴比倫,波斯各地,「腳不沾塵」,說明行軍之快速,直如疾風迅雷,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於公元前三三一年擊潰波斯王大利烏三世之軍隊於亞比拉,則烏萊河邊(可能就是現在的格耳卡河),滅瑪代‧波斯帝國,建立希臘帝國。但「正強盛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就是指他帝崩時正值盛年──三十三歲的時候(主前三二三年)

 

       長出四個非常的角來

            「這四角就是四國,必從這國裏興起來,只是權勢都不及他」(但八22)

            亞歷山大帝崩後,他手下的四個將軍將希臘帝國瓜分為馬其頓,小亞細亞,敘利亞及埃及四國。

 

       從四角之中的一角長出小角

            「這四國末時,犯法的人罪惡滿盈,必有一王興起,面貌兇惡,能用雙關的詐語。他的權勢必大,卻不是因自己的能力,他必行非常的毀滅,事情順利,任意而行;又必毀滅有能力的和聖民。他用權術成就手中的詭計,心裏自高自大,在人坦然無備的時候,毀滅多人;又要站起來攻擊萬君之君,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但八23~25)

            這小角所表徵的一王所要行的是關乎末期的許多日子,所以顯然不單純指著第十一章的北方王安提阿庫‧愛比法尼絲,而是著重在末期將要出現的敵基督。因為安提阿庫‧愛比法尼絲是被人刺死的。然而這裏所指的王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但八25;參照啟十九19~20)。原由參照第九章、第貳大項、第四中項、第()小項的說明。

 

       二千三百日的異象

            「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但八14)

            「所說二千三百日的異象是真的」(但八26)

          第十二節說,「因罪過的緣故,有軍旅和常獻的燔祭交付他」,可見末期重建的聖殿,在敵基督未曾污穢聖殿之前,猶太人自己因罪過已經污穢了聖殿,一如主耶穌在世時猶太人已將地上的聖殿,成為賊窩,污穢了聖殿一樣(太二十一13;可十一17)。從那時算起至主耶穌第二次再來,毀滅敵基督的軍隊,潔淨聖城為止,共有二千三百日。而根據第九章第27節,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與供獻止息。一七之半是三年半。根據猶太人的日曆,一年是三百六十天,三年半是一千二百六十日。又根據第十二章第11節得悉,從除掉常獻的燔祭,並設立那行毀壞可憎之物的時候算起至聖殿得潔淨的時候是一千二百九十日。那意思是當一七過去之後尚有三十日的時間是用在潔淨聖殿。所以二千三百日中實際上被包含在一七之內的日數是減掉三十日之後的餘數二千二百七十日。那就是從重建的聖殿被猶太人自己污穢算起,到世界的末了,主基督耶穌第二次再來之間的日子。然而世界末期的一七共有七年就是二千五百二十日。二千五百二十日減去二千二百七十日是二百五十日。換一句話說,當這個世界踏進末期那一日算起,不到二百五十日之內,耶路撒冷的聖殿就必須已峻工。

            如參照附表二,更易了解各日數之關係。

 

附表二

 

 

 

←──────────→

←─────────→

 

   一七之前半

   (1260)

 

   一七之後半(1260)

   共計2520日。

 

 

 

←─────────────→

 

  一七之半,他必使祭祀

  與供獻止息至聖殿

  潔淨為止,1290日。

 

 

 

 

←─→

 

 

30

 

←────→

←────────────────────→

250

包括和約談成

及建聖殿所需日數。

 

 從聖殿蓋完至聖殿得潔淨為止,共2300日。

 

 

            世界末期的七年,可以分作上半段的一七之半(三年半)及下半段的一七之半兩段落。上半段是從第六印到第七印的第四號筒之間,就是普天下的人受試煉的時候。下半段是從第七印的第五號筒吹響算起,到第七號筒為止,這段期間叫作世界末期大災難。主曾經應許,非拉鐵非教會的信徒們說「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啟三10)。而唯一能免去試煉的路,就是在試煉來臨之前先被提到寶座前。這是主對得勝者的寶貴應許。有關主再來之前必須應驗之豫言,幾乎只剩下,「一七之內,他必與許多人(包括與復國之後的以色列國)堅定盟約」(但九27),及建耶路撒冷的聖殿二個豫言。然而這兩個豫言的應驗皆會發生在一七之上半段內。這樣看來,世界末期不再是遙遠無期,如今實在是末世了。這個世界在不知不覺之中,隨時都有可能進入世界末期。親愛的聖徒們,豈不該謹慎,儆醒,預備迎見主的再來,共同蒙恩,有分於試煉臨到普世之前的榮耀被提嗎。── 黃共明《但以理書要義》

 

 

第四獸的真情(陳希曾)

 

【第九章】第四獸的真情—但以理為什麼驚慌失措?

        第四獸和十角

        敵基督的國

        四獸的混合體

        伊朗與伊拉克

        公羊和綿羊

        都是小角

        關乎末後的定期

 

────────────────────────────

第九章

第四獸的真情

但以理為什麼驚慌失措?

 

『那時我願知道第四獸的真情,他為何與那三獸的真情大不相同,甚是可怕,有鐵牙銅爪,吞吃嚼碎,所剩下的用腳踐踏;頭有十角和那另長的一角,在這角前有三角被他打落,這角有眼,有說誇大話的口,形狀強橫,過於他的同類。我觀看,見這角與聖民爭戰,勝了他們。直到亙古常在者來給至高者的聖民伸冤,聖民得國的時候就到了。』

                          但以理書第七章19-22

 ────────────────────────────

 

第四獸和十角

敵基督的國

四獸的混合體

伊朗與伊拉克

公羊和綿羊

都是小角

關乎末後的定期

 

第四獸和十角

    但以理書第七章13 -14節乃是講到主的升天,五旬節那一天,天國就開國了。

    但以理書第七章15 -18節說:「至於我但以理,我的靈在我裡面愁煩,我腦中的異象使我驚惶。我就近一位侍立者,問他這一切的真情。他就告訴我,將那事的講解給我說明。這四個大獸就是四王將要在世上興起。然而,至高者的聖民,必要得國享受,直到水永遠遠。」這一段很明顯可以應用在教會身上,天國有屬地的部份,也有屬天的部份,就著時間來說,有現在的,有將來的。

    那四個大獸,就是四王將要在世上興起,第五個王后來也誕生了,所以就著「王」來說,人子國的國王當然是指著耶穌基督。現在我們講「國」的部份,這四隻獸是四個王,同時他們也代表四個國。現在天使就解釋怎麼一回事,23節:「那侍立者這樣說:第四獸就是世上必有的第四國,與一切國大不相同,必吞吃全地,並且踐踏嚼碎。」那第四只獸不是有十角嗎?在歷史上是找不到十隻角所代表的十個國。如今羅馬帝國已經走入歷史,但根據第七章12節,第四只獸要在末日審判時受審,可見羅馬帝國要再生並重振,那就是復興的第四帝國。

    到那個時候,將出現「那十角,就是從這國中必興起的十王。」(但七:24)從第四國中要興起十個王。「後來又興起一個王,與先前的不同,他必制伏三王。他必向至高者說誇大的話,必折磨至高者的聖民,必想改變節期和律法。聖民必交付他手一載、二載、半載。」(但七:24-25)要興起的這個王就是因為具有下列四大罪狀,所以必定是敵基督無疑:(1)向神放肆,(2)折磨聖民,(3)改變節期,(4)改變律法。他因折服三王而統一天下就成立了敵基督的國。因為聖民交在牠手中一共三期半,這就是眾所周知的大災期。

    接著26-27節:「然而審判者必坐著行審判:他的權柄必被奪去、毀壞、滅絕,一直到底。國度、權柄,和天下諸國的大權必賜給至高者的聖民。他的國是永遠的;一切掌權的都必事奉他,順從他:」這是等到將來基督回來的時候,祂就徹底的解決了敵基督。「他的權柄必被奪去、毀壞、滅絕,一直到底。」接著但以理說:「那事至此完畢。至於我但以理,心中甚是驚驚惶,臉色也改變了,卻將那事存記在心。」(但七:28)我們對第四只獸有了概念了,牠一直要維持到主的回來,即使其間曾一度走入歷史,牠將來一定會再出現,如果第四個帝國是羅馬帝國,那就是羅馬帝國要復興。如果這第四個帝國包含奧圖曼帝國,那將來奧圖曼帝國也會再起,重新抬頭,這個局面會產生。

   

敵基督的國

    第四國起初的局面是十個國,其中有三個國被敵基督所制伏。但以理看見第四只獸心中驚惶,臉色也改變了,因為他沒有想到,最後的局面是敵基督的出現。等到末時,啟示錄所描述有關敵基督及其國度的圖畫就更清楚了。

    啟示錄第十三章l節:「我又看見一個獸從海中上來」 ,這個異像是約翰看見的,但以理大概在西元五百多年前看見那異象「有四隻獸從海中上來」 。現在約翰看見「一個獸從海中上來」 ,那一定和但以理接軌的,其解釋是在但以理書。但以理所以不清楚,是因為那時書被封閉了,要到了啟示錄才看見事情的全貌。既然但以理看見的獸,一面指著國,一面也指著王。同樣的原理可以應用在啟示錄,一切就更清楚了。

    「我又看見一個獸從海中上來,有十角七頭,在十角上戴著十個冠冕,七頭上有褻瀆的名號。」(啟十三:1)這裡的獸,指著將要出現的帝國,看上下文就清楚,是指向敵基督,其背後的國度當然是敵基督的國。等到將來敵基督出現,他會創造一個大一統的天下,政治是統一的、軍事是統一的,經濟是統一的、宗教也是統一的。這只獸有十個角,很自然就叫人想起但以理書中第四只獸。如果第四只獸是指著羅馬帝國,那麼啟示錄這裡的獸是從海中上來,又是十個角,可見將來敵基督的國就是第四只獸,這個解釋就再清楚不過了。

    但是有一點的不同,不同在哪裡?啟示錄這裡又多了七個頭,十角上戴著十個冠冕,看後面就知道這十個角等於十個王,這和但以理書也是一樣的。為什麼這只獸是不知名的獸?因為它是四不像。你說它是獅子又不是,你說它是豹它又不像,你說它是熊它也不像,所以沒有辦法給它名字。(見附錄十一)

   

四獸的混合體

    我們再讀下去,第2節:「我所看見的獸,形狀像豹,腳像熊的腳,口像獅子的口。」(啟十三:2)這給我們看見第四只獸一點都不單純,牠乃是混合體。牠的口有第一隻獸的特徵,可以誇大,說褻瀆的話,這是獅子的口,巴比倫的特徵。然而它的形狀像豹,這說到將來最受歡迎的政治制度,還是民主制度,表面上這是一個自由的世界。這一切都源自希臘哲學的思想!還有希臘曾用其語言統一了天下,甚至征服了征服他的羅馬帝國。今天電腦語言統一天下,已露出末世的端倪。但是第四獸的腳是熊的腳,從這裡我們知道,將來敵基督的版圖應該是熊走出來的版圖,也就是波斯大帝國的版圖。(見附錄十三)如果我們要問:將來敵基督的國有多大?也許像亞哈隨魯王時期一樣,從古實到印度。將來彌賽亞的國,則是從埃及小河到幼發拉底河。

    啟示錄第十三章2節,我們也可以看出來這第四只獸是個混合體。等到將來敵基督出現的時候,一面又像巴比倫,另一面又有希臘帝國的特點,再加上波斯帝國的特點。還有為什麼有七個頭?我們注意但以理的四隻獸,獅子有一個頭,熊有一個頭,第四只獸也只有一個頭。但代表希臘的第三只獸有四個頭,那三個加四個剛好是七個,將來敵基督出現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可見啟示錄的第四只獸是但以理書四隻獸的集大成。今天我們注意歐洲的局面,特別是歐盟已經起來了,他們用同樣的貨幣,拿一本護照,彼此可以通行,慢慢的他們可以有軍隊。很明顯的他們有意與美國和中國三分天下。從歐盟的形成,到回教徒對奧圖曼帝國東山再起的催生運動,今天世界的走向果然如聖經所預言的。

    「我看見獸的七頭中,有一個似乎受了死傷,那死傷卻醫好了。全地的人都希奇跟從那獸。」(啟十三:3)再讀下去,獸很明顯是指著敵基督說的,所以獸一面代表國,一面代表敵基督的元首。第三帝國所代表的,希臘文化今天已經融化在我們的生活裡,在東方,實際上已經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文化,不知不覺已經接受了希羅文化,所以今天的世界到處都是豹的影子。伊拉克雖然已經敗下陣來,然而他的潛力不容忽視,他會步上德國和日本兩大戰敗國的後塵,重新抬頭而成為經濟強國,何況伊拉克的石油資源是德圖遠遠望塵莫及,只要假以時日,世界要再一次聽見他的獅吼,正如啟示錄第十八章所預言,有朝一日巴比倫要躍身成為世界的金融中心;將來羅馬帝國要再起,以民主自由的面貌顯現於世界,走在古波斯的版圖上,而讓巴比倫作為國家的化妝師及代言人。或羅馬帝國復興的時候,羅馬帝國不是只講羅馬,其實第四只獸除了羅馬之外,還有巴比倫的成分,所以巴比倫也開始復興了。

 

伊朗與伊拉克

這兩次的波斯灣戰爭,表面上是美國贏了,其實真正的贏家是伊朗。因為當初美國是在兩害之間取其輕,所以扶植了伊拉克,伊拉克就成為世界陸軍第五大強國,過去這兩次的波斯灣戰爭,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美國天真地認為今天中東恐怖主義猖獗,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提倡美國式民主制度。民主制度就是要點人頭。

    事實上,伊拉克百分之六十以上人口是屬於回教的什葉派,而不是一般的蘇尼派。全世界的回教徒中,什葉派Shiite只占百分之十到十五,其餘大多數都屬於蘇尼派Sunni 。他們都是追隨穆罕默德的門徒,其中一派主張穆罕默德的女婿阿裡理當為合法的繼承人,是為什葉派;另一派,即蘇尼派則認為先知不可血脈相傳。在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和巴林的什葉派相信從阿裡開始一共有十二位教長Imam,代代相傳來主導信仰的—切,並且負責解釋回教教義。有學者認為自從第十二位教長神秘消失之後,在什葉派中間彌漫著一股姑息的氣氛,大家開始從政治圈中隱退,而默默地等侯這位教長回來。

    西元874年,第十二位教長在五歲時被冊封。當時追隨他的人怕他被人謀殺,就把他藏起來,只接見少數的親信。蘇尼派說歷史上根本沒有這個教長,或許幼年時就夭折,但什葉派堅信他一直沒有死,等到西元939年才正式從地上消失。在這一段消失期間,什葉派相信借著禱告和呼求,可以喚回他的同在。第十二位教長的親信,還是可以造訪他。根據民間的傳說,這一位神秘教長不時來訪地球,每一個什葉派回教徒,一生一定見過教長一次,可惜不認得他!據說十二位教長,當初躲在什葉派聖地撒馬拉Samarra清真寺底下的洞穴,不少善男信女前往那裡禱告,祈求神秘教長早日歸回。

    什葉派的中心教義,可以說是圍繞著第十二位教長的隱藏與歸來這兩點上。他們相信是神刻意隱藏這位教長,好保存他的性命,以為神奇妙地保守他,讓他活著,最終神要使他再度出現,然後回來重新領導人類。顯然地,什葉派非常注重預言,相信在教長歸回與末日之前必有一系列的事情發生。伊朗革命期間,不少伊朗人相信當時的宗教領袖柯梅尼Ayatollah Ruhollah Khomeini就是他們所等侯的神秘教長。有趣的是,柯梅尼自己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根據2006年四月十六日英國的《每日電訊報》DailyTelegraph報導:四月十日當伊朗宣佈闖入世界「核子俱樂部」前不久,伊朗總統阿瑪丁納甲Mahmoud Ahmadinejad神秘失蹤了好幾小時,原束他與神秘教長Hidden Imam有一段神秘的約會。

    根據什葉派的傳說,這位神秘教長是彌賽亞級的人物,雖然隱藏卻仍舊過問人間事。在每一個世代,他總要選擇三十六個人,任命他們作宇宙的釘子,將他們錘入人間,免得寧宙掉落下來。誰是「釘子」沒有人知道,但有時候,有人露出了馬腳。比方說,伊朗有不少總統迷就認為阿瑪丁納甲必定是三十六鐵釘之一,對於這一份尊榮,阿瑪自己也沒推讓過!阿瑪丁納甲是在2005年選上伊朗總統的,據說他在一次與神秘教長會過面之後才決定競選的。後來他又吹噓說,是這位神秘教長讓他作總統,為著達成一項任務,來激起兩個文明之間的衝突,使回教世界在伊朗領導之下,來對抗美國領導下的西方世界,用迂回漸近的手段,來打一場實力極不對稱的戰爭。

    根據阿瑪總統的分析,正在崛起的回教「超強」 ,比起西方世界有太多決定性的優勢。伊斯蘭教徒能拿武器的青年比西方多四倍,而西方的人口正在急劇老化中。上億的回教敢死隊準備殺身成仁,而西方青年則貪生怕死,不屑一戰。回教世界擁有全世界油儲的五分之四,足以掌握敵人的命脈。更重要的,美國幾乎是惟一可以挺身而戰的國家,但是周圍沒有一個國家不討厭它。

    阿瑪總統的軍師阿巴西Hassan Abassi曾說得一針見血:「美國人沒有耐性,一旦遇見挫折就逃之夭夭。我們卻懂得如何忍耐,想想看,我們編織波斯地毯都行之有好幾千年了!」

    說到忍耐,什葉派對兒童所施的基本教育就是教他們要忍耐,不久瑪迪,也就是神秘教長就要回來,為著瑪迪什麼苦都要受,處處要學會忍耐的工夫,只要等到瑪迪回來,情勢就不一樣了。除了忍耐之外,他們鼓勵青年一生總要作幾件積極的事,來催促瑪迪的回來!

    2005年秋,伊朗總統阿瑪在紐約聯合國大廈發表演說的結尾,公開祈禱阿拉,使神秘教長能早日重現:「求你使你最後的親信,就是你應許的那一位早日到來。」

    這一個小平凡的禱告之後的四年間,阿瑪總統幾乎導引全國上下,捲入迎接神秘教長或瑪迪教長回來的風潮。最明顯的是2009年八月初所召開的第五屆瑪迪教義研討會,全國重量級的政治與宗教領袖都躬逢其盛。主辦單位一再重申其宗旨是:「要向世界引介瑪迪教長」接下來要討論的是:「應當怎樣為瑪迪的重現鋪路」,正如第四屆大會中阿瑪總統所言:「要讓全世界認識人類的救主──瑪迪教長。」第五屆大會的主題是:「迎接瑪迪教長重現的政府與社會:使命與策略。」

    這幾年伊朗一直嚷著要發展核子工業,時常佔據世界頭條新聞的版面,說是為了和平用途,但全世界沒有人相信,一面說和平,一面又說希望從地圖上把以色列完全塗抹掉,就好像除掉癌細胞一樣。

    我們看過啟示錄第十三章的獸,不只有巴比倫,也有波斯的影子,明白了這些對於最近時局的演變,就不覺得希奇了。我們從但以理第七章學到教訓。巴比倫歷史雖然悠久,是尼布甲尼撒第一個將其勢力伸展到地中海,所以他是金頭。漫長的波斯歷史中,是古列將軍第一個將其勢力伸展到地中海。

    那是兩千四百年前的故事。今天有許多跡象顯示,古波斯的勢力要再度抬頭,而且要再度伸展到地中海。

    伊拉克在波斯灣戰敗之後,有兩個重要人物在作夢。美國布希總統希望創造一個自由民主,而且親西方的中東,而伊朗阿瑪總統則下定決心,使中東永遠回教化,同時又親伊朗。今天除了美國之外,伊朗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影響已經是舉足輕重。伊朗一面使敘利亞和黎巴嫩成為它的周邊要塞,也就是說自從第七世紀以來,第一回伊朗的軍事勢力達到地中海沿岸。阿瑪總統同時又丟出耶路撒冷的話題,一面要一舉殲滅以色列,另一面向極端窮乏的哈瑪士伸出援手。

    2006年以色列與伊朗一手扶植的黎巴嫩真主党,打了一次三十四天的戰爭,黎巴嫩稱它為七月戰爭。以色列有過六日戰爭的輝煌紀錄,但是這一回打了一個月,雙方僵持不下。

    以以色列一向配有精良的武器和設備,這一次沒有理由和真主党打平手。最稀奇的是,以色列從來沒有將其打敗,這一次打平手就是打了敗仗。在以色列複國後幾次戰爭,這一次是最叫以色列喪氣的,完全是一場徒勞無功的戰爭。事實上,真主党誇耀說,這是阿拉伯人與以色列對峙以來,所贏得最偉大勝利的一場戰事。

    戰事結束後,黎巴嫩南部斷壁殘垣一片荒涼。但是他們只要向伊朗老大哥伸手,拿到的是一疊一疊的鈔票,最少兩億美元!尤其是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一萬五千的人家,都得到現鈔的支持。每戶一百二十張百元大鈔。戰後第二天,真主党就立刻開始重建南貝魯特和南黎巴嫩,金援真是源源不斷而來。

    七月戰爭時,貝魯特的南部區幾乎全毀,其重建工作預定2010年底要宣告完成。真主党宣稱這一項重建工程,一共花了四億美金。根據全球郵報Clobal Post的報導。截罕2009年底,被毀的260棟建築已經重建。2010年二月間,真主党又從阿瑪總統的顧問巴茲帕斯Mehrdad Bagpash手中,收到了一筆四億美金的鉅款,算是伊朗捐贈給黎巴嫩戰後的重建費。

    伊朗與真主党的關係由來已久。真主党原是黎巴嫩回教什葉派的民兵組織,由伊朗所一手培植。在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後正式成立。2006年七月戰爭,根據紐約太陽報New York Sun的報導,伊朗曾派兵與真主党並肩作戰。還有哈瑪士是巴勒斯坦的一個主要政黨,長年依靠恐怖的手段,包括自殺炸彈等來對付以色列。根據劍橋大學的約菲George Ioffer教授的說法,伊朗與哈瑪士的關係開始於九零年代,那時伊朗有意輸出革命,就開始負責支援和訓練哈瑪士。總而言之,遊走在迦薩走廊的哈瑪士,也是伊朗作它的靠山。

    伊朗跟地中海根本離很遠,但是自從2006年七月戰爭以後,借著真主党和哈瑪士,伊朗的勢力下知不覺就延伸到了地中海。我們不能說啟示錄第十三章的獸已經出來了,但是整個的跡象是往那個方向走。柯梅尼曾說:美國是大撒但,以色列是小撒但。伊朗表面上沒有發展什麼核子武器,但是中東局勢的緊張性從來沒有緩和過。

    根據聖經預言,我們可以知道這些事情正在應驗,整個世界的趨勢很明顯的是往這個方向去。我們講第四只獸的時候,一定要講啟示錄十三章的那只獸,敵基督的國。但以理書可以說是解釋啟示錄很重要的基礎。

   

公羊和綿羊

    但以理書第八章,是但以理看見第七章的異象兩年以後所見的另一個異象。第七章是一幅全面的圖畫,第八章重在公山羊和公綿羊的預言,如何應驗在波斯和希臘的身上。論到希臘的預言,其重點則落在一位十分傳奇的人物身上,他只是敵基督的小影,而不是敵基督。人讀歷史,看他如何橫行霸道,就知道將來敵基督是怎麼一回事。整段預言講完之後,但以理嚇得昏迷不醒,病了數日,可見這些預言的重量壓在他身上,使他力不能勝。

    講到公綿羊和公山羊的對峙,也就是波斯和希臘的對抗,嚴格說起來,都已經各自走入歷史了。但是,若包括後來希臘延伸出來的故事,第八章的衝突要—直延伸到最末後的日子。事實上,但以理拿著時間的望眼鏡往前看,表面上是希臘—國之君的故事,其實不只如此,將來敵基督的出現就像希臘的一個小角一樣。

    第八章的「烏萊」 ,是指書珊城邊的一條運河。但以理在異象中,好像到了那個地方,然後,他舉目看見有一隻雙角的公綿羊,兩個角都很高,這個角高過那個角,不過更高的角是後來長的,是後來居上的。高出來的是波斯,比它矮一截的是瑪代,早期的時候足瑪代占上風,這一點是和歷史吻合的。

    他說:「我見那公綿羊往西、往北、往南抵觸。」往西是到土耳其,「獸在他面前都站立不住」 ,這個「獸」在原文是多數,而公綿羊所向無敵(見附錄十三),「也沒有能救護脫離他手的;但他任意而行,自高自大。」(但八:4

    接著公山羊來了,「我正思想的時候,見有一隻公山羊從西而來,通行全地,腳不沾塵。」形容行軍的速度猶如閃電一樣,「這山羊兩眼當中有一非常的角。」這是獨角的公山羊。「他往我所看見站在河邊有雙角的公綿羊那裡去,大發忿怒,向他直闖。我見公山羊就近公綿羊,向他發烈怒,抵觸他,折斷他的兩角。綿羊在他面前站立不住;他將綿羊觸倒在地,用腳踐踏,沒有能救綿羊脫離他手的。」(但八:5-7)誰是綿羊,誰是公山羊?第2021節給了標準答案:「你所看見雙角的公綿羊,就是瑪代和波斯王。那公山羊就是希臘王;兩眼當中的大角就是頭一王。」這個王是指亞歷山大。起初波斯是往東往西往南,牠最遠到今天的土耳其。你看牠任意而行,自高白大,沒想到後來從西邊來了公山羊,希臘就在西邊,逼行全地,腳不沾塵,像閃電般地帶著幾萬軍隊就過來了。這山羊兩眼當中有非常的角,沒有人能救綿羊脫離牠的手。最後,亞歷山大打敗了波斯大帝國,整個江山就從銀的變成銅的。(見附錄十四)

    下面的發展很有意思,第8節:「這山羊極其自高自大,正強盛的時候」 。亞歷山大拿下江山之後,就定都在巴比倫。他自己是希臘人,他去打波斯帝國,拿下來以後,延續波斯帝國的作法,也定都在巴比倫。所以現在雖然江山已經是銅的顏色了,首都呢?還是金色的巴比倫。有趣的是:銅中有金,就像銀中有金一樣。亞歷山大正在強盛的時候,3233歲就猝死了,他死的時候沒有後代繼承王位。

    「那大角折斷了,又在角根上向天的四方(原文是風)長出四個非常的角來。」(但八:8)「角」代表「王」 。亞歷山大沒有後裔,沒有人繼承他的王位,所以他四個將軍就瓜分了他的領土,現在希臘就變成四個頭。這就是為什麼豹有四個頭。「這獸有四個頭。」(但七:6

   

都是小角

    「四角之中有一角長出一個小角」(但八:9),這是很有意思的。中國歷史上不是有南北朝嗎?聖經上也有一個南北朝,在但以理書十一章裡,有北方的王、有南方的王,北方的王就是北朝,南方的王就是南朝。原來在亞歷山大手下的四大將軍所瓜分的土地中,有兩部分:一部分在敘利亞—帶,一部分在埃及那一帶。一般歷史學家稱在北方敘利亞一帶的王朝叫西流基王朝,在南方埃及一帶的叫托雷米王朝,他們是希臘帝國的—部分,卻是彼此對立。他們彼此打仗的時候,一定要經過非利士人的地,要經過沿海大道,結果遭殃的是以色列。十一章裡就預言了他們之間的情形,在北朝,敘利亞有一度城建了起來,那就是安提阿。安提阿是西流基王朝所建的。皇帝也就跟著叫安提阿一世、安提阿二世,安提阿三世、安提阿四世,其中的三世又叫安提阿大帝。

    就在這北朝當中,長出了一個小角,「向南、向東、向榮美之地,漸漸成為強大。」(但八:9「向榮美之地」就是向迦南美地。果然,在諸王中,有一位叫安提阿四世,他就是歷史上的小角,這應驗了聖經上的話,「他漸漸強大,高及天象,將些天象和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但八:10)他是敘利亞王朝中的一個王,但是這裡所講的並沒有完全應驗在他身上,因為不可能有一個人間的王,能強大到高及天象,而且「將些天象和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如果不能全部應驗在他身上,那表示只是局部的應驗,至於全部的應驗則要等到將來,所以很明顯的,這裡又是一個近期的應驗,和遠期的應驗。聖靈刻意稱這位暴君作小角,就是因為預言只是部分應驗在他身上,其他部分則要應驗在另一個小角身上,也就是第七章說的:「又長起一個小角」(8節)雖然第七、八章分別有一個「小角」 ,但不是一個人物,第八章指的是安提阿四世,而第七章則是敵基督。第八章7節預言的詳細應驗,不在上下文所說的小角身上,而是第七章的另一個小角。所以都稱作小角。

    講到「高及天象,將些天象和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並且他自高白大,以為高及天象之君;除掉常獻給君的燔祭,毀壞君的聖所。」(但八:1011)「天象之君」乃是指著我們的神說的;「除掉常獻給君的燔祭,毀壞君的聖所。」這一部分是應驗在安提阿四世身上。但最終全部的應驗則是在敵基督的身上。

    敵基督叫但以理驚惶不已,就病了好幾天。借著安提阿四世,聖靈給我們看見,將來敵基督的真面目是如何,只要看看他怎麼做,將來敵基督不僅要這麼做,而且要變本加厲。所以,「高及天象,將些天象和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是指著將來的敵基督說的。

    「因罪過的緣故,有軍旅和常獻的燔祭交付他。他將真理拋在地上,任意而行,無不順利。」(但八:12)這節預言一面是應驗在安提阿四世,一面是敵基督。「我聽見有一位聖者說話,又有一位聖者問那說話的聖者說:這除掉常獻的燔祭和施行毀壞的罪過,將聖所與軍旅(或譯:以色列的軍)踐踏的異象,要到幾時才應驗呢?他對我說: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但八:13 14)果然一點都不錯,等到安提阿四世出現,真是胡作非為,甚至把豬血灑在祭壇上,他自己是25日生的,所以每個月25日,都要有一攤豬血灑在祭壇上。最後聖所得著潔淨,是神興起馬加比家族,奮不顧身起來起義,和安提阿四世對抗,居然打敗了敵人。果然經過了2300日,他們潔淨了聖殿。

    記不記得約翰福音講到修殿節時,主耶穌在所羅門廊下行走,「修殿節」就是為著紀念當初潔淨聖殿這件事。安提阿四世只是敵基督的一個小影,就好像尼祿也是敵基督的一個小影一樣。

   

關乎末後的定期

    「我但以理見了這異象,願意明白其中的意思。忽有一位形狀像人的站在我面前。我又聽見烏萊河兩岸中有人聲呼叫說:加百列阿,要使此人明白這異象。他便來到我所站的地方。他一來,我就驚慌俯伏在地;他對我說:人子阿,你要明白,因為這是關乎末後的異象。他與我說話的時候,我面伏在地沉睡;他就摸我,扶我站起來,說:我要指示你惱怒臨完必有的事,因為這是關乎末後的定期。 (但八:15-19

    亞歷山大四個將軍把國土分成四片,他們的國勢都趕不上亞歷山大。論到這四國:「這四國末時,犯法的人罪惡滿盈,必有一王興起,」(但八:23)這一王就是剛才說的安提阿四世,「面貌兇惡,能用雙關的詐語。」(但八:23)然後「他的權柄必大,卻不是因自己的能力;他必行非常的毀滅,事情順利,任意而行;又必毀滅有能力的和聖民。」(但八:24)「聖民」是指以色列人。「他用權術成就手中的詭計,心裡自高白大,在人坦然無備的時候,毀滅多人;又要站起來攻擊萬君之君,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但八:25)「萬君之君」是指基督。最後他不是因著別人的手滅亡,他是自我了斷。那最後基督是怎麼解決敵基督的?是一口氣,祂的話解決了牠。所以這一段聖經,近期應驗是應驗在安提阿四世,遠期應驗是應驗在敵基督身上。又是一個近期和遠期應驗,局部和全部應驗的例子。

    26-27節:「所說二千三百日的異像是真的,但你要將這異象封住,因為關乎後來許多的日子。於是我但以理昏迷不醒,病了數日,然後起來辦理王的事務。我因這異象驚奇,卻無人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但以理說,雖然我告訴別人,但是沒人能夠明白,我自己也不是完全清楚。他看到的是安提阿四世,但是安提阿四世後面還有一座更高的山,中間還隔了一段時間。所以舊約的先知如果拿著時間的望眼鏡來看,兩座遠山他只看見一座山,走進了以後,才看見這雨座山中間還有一點距離。你可以說:近的那一座山是近期的應驗,遠的那一座山是遠期的應驗。

    這個異象有一部分已經走人歷史,像我們說公綿羊和公山羊的對比,還有亞歷山大已經走入歷史,亞歷山大還留下一隻小角,的確在歷史上出現過,將來敵基督就跟牠一模一樣,甚至於變本加厲。

 

 

兩隻公羊之異象(賈玉銘)

 

    自本章起,至十二章,皆是甩希伯來文字寫的。自第二章至第七章其所以用迦勒底文字,因為是關於國家歷史。第一章與八章以下,用希伯來文字,因為是關係宗教;雖然所論仍涉及歷史,卻是說到歷史與宗教的關係。

    本處所說的公綿羊及公山羊,即上章所說第二獸與第三獸同意。上章稱其為野獸,是因其彼此殘害,情同野獸;本處稱其為公羊,是指其對於選民,頗為優待,不像野獸之兇殘。

    于首二節言伯沙撒在位第三年,但以理又見異象。其見異象之地,自以為是在書珊城,即以斯帖記出現之地,且為尼希米所居之處。但在異象中,卻又像在烏萊河邊(8:2),烏萊河亦近書珊城。

   

一、公綿羊與公山羊(3-8)

    但以理見公綿羊與公山羊之異象時,巴比倫朝尚未傾覆,故本處所記,系異象的預言。

    ()公綿羊(3-4)  見有雙角公綿羊,即指瑪代波斯(20)。雙角與大金像的銀臂,與第二怪獸旁跨而坐同意;見公綿羊的兩角都高,這角高過那角,更高的是後長的;其意:“是表明能力;兩角都高,是言瑪代波斯皆有強權;後長的更高,是言波斯之權更勝於瑪代。公綿羊往西、往北、往南抵觸,獸在他面前都站立不住”:是指瑪代波斯向西勝過巴比倫;向北勝過呂彼亞;又向南勝過埃及,此與上章所言第二怪獸,口銜三根肋骨同意。任意而行”:言當瑪代波斯興盛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真是所向無敵,任意而行,即不免自高自

大了。

    ()公山羊(5-8)  先知但以理在異象中,見公綿羊很覺奇異,正當想念時,又見有一隻公山羊從西而來,即指希臘國相繼興起。從西而來以希臘是居於西邊。遍行全地,腳不沾塵,指希臘勝利之迅速。有一非常的角,是指亞力山大王。歷史論亞力山大即位十年,即戰勝世界各國,見以後無別國可吞滅,即放聲痛泣;真可說,是遍行全地腳不沾塵了。此公山羊,向有雙角的公綿羊那裡去,大發忿怒……抵觸它,折斷它的兩角。……它將綿羊觸倒在地,用腳踐踏,沒有能救綿羊脫離它手的”,正是表明希臘如何戰勝瑪代波斯。此系出於神預定之旨,瑪代波斯雖強,亦終不能在希臘面前站立。

     山羊極其自高自大”:指亞力山大勝過世界諸國以後所顯的態度。不料正當強盛驕傲的時候,僅三十二歲而率;如本處所言那大角折斷了,真奇怪啊!那大角折斷以後,又在角根上向天的四方長出四個非常的角來,是預指亞力山大卒後,他的四個軍長,各自為政,互相激戰,終將希臘大帝國,各自割據一方,而分為四國。上章所言,豹有四個頭亦正是表明一國內有四個首領,統一帝國,遽然分裂為四個國了。

    由上以言,瑪代波斯與希臘彼此慘殺,非不兇殘,何故仍以公羊稱之呢?乃以其對於神民頗示優待,如波斯王古列,如何助猶太人返歸故土,建造聖殿與聖城;當亞力山大至猶太地時,如何見祭司所呈先知但以理的預言書,閱而心喜,因而遂優待猶太人,並許猶太人信仰自由。按瑪代波斯與希臘之國徽,皆繪公羊;考古家近來掘得渡斯銀幣,上面亦有羊像,太可證實此異象之真確性。

   

二、小角殘暴犯聖(9—14)  解經者,對此小角之觀念不一:有人以為此小角乃表主降臨以前的假基督,亦即大罪人。此小角既在希臘四角中之一角長出來的,當然是指假基督將來要出自希臘;此與上章所言之小角,系出自羅馬未免衝突。但是在末期同盟的十國,即當日羅馬的領域,希臘亦在其內;所以若說希臘的小角,出自羅馬亦無不可。

    有人以為此小角乃已過歷史的事實,此事實亦即末期大罪人的預表。所說的小角,並非第七章九至十二節所說的小角,系指四角中之一角,西路克之第八代孫安提歐庫王,Anti—oehus是一個極暴虐殘忍無道的王。他曾向東,向南,並向美地,即戰勝耶路撒冷因而漸撕強大,高及天象。將天象和星宿拋落在地,其意:大概即將選民中的領袖,如官長祭司等,被其拋落。甚至自高自大,以為高及天象之君,即妄自尊大,僭越上主。並除掉常獻的祭,將真理拋地,任意而行,無不順利。最可惡的,就是毀壞,污穢神的聖所,曾將污穢的豬焚在壇上,並將豬血灑在聖所的各處,直到過了二千三百日,聖殿才被潔淨。所以安提歐庫是在末期的小角,即大罪人的預表。本處所盲安提歐庫種種舉動,皆是將來大罪人必有的舉動,且比安提歐庫尤甚呢。

 

三、天使解釋意義(15-27)   但以理見此異象急欲明白其中的意義,遂聽見有人聲呼叫說:“加百列啊。要使此人明白這異象。按加百列原是天使長,屢次奉神命傳報好信息.如報告約翰出世(1:11),耶穌降生(1:26)等事。今有人聲吩咐他,為但以理解釋異象。亦是遵照主命,奉行他的職務。據加百列的解釋,此異象所表明,雖於當時不無關係,然而最重要的是在末期。故而再而三地說:“這是關乎末後的異象”(17)我要指示你惱怒臨完必有的事,因為這是關乎末後的定期”(19)這四國末時,犯法的人罪惡滿盈”(23)但你要將這異象封住,因為關乎後來許多的日子”(26)。諸如此類的話,皆是表明異象所關,雖然當時已有應驗,如公綿羊公山羊,所指瑪代波斯與希臘如何戰爭;並四角所表明的希臘國如何裂為四份,以及四角中所生的小角,如何略略應驗在安提歐庫身上;但是最關重要的是關係將來,即小角所表明的。按此小角種種舉動,只能作預表,而不能完全應驗於當時。據加百列的解釋,關於末後的事,當注意有數點:

    ()關於神的惱怒臨完(10)  我要指示你惱怒臨完必有的事,因為這是關乎末後的定期。此惱怒自然是指神的震怒,因為選民背逆強項,甚至願意承當殺害神兒子的罪(27:24-25);所以神對於選民.並他們的土地,顯出烈怒,將他們趕散到天下。神曾藉亞述是我怒氣的棍,手中拿我惱恨的杖。……吩咐他攻擊我所惱恨的百姓”(l0:5)。神的惱恨倒在他們身上,烈怒追上他們(69:24)。但神對於他的百姓總是威嚴中有慈愛,所以又接著說:“住錫安我的百姓啊,亞述王雖然用棍擊打你,又照埃及的樣子舉杖攻擊你,你卻不要怕他。因為還有一點點時候,向你們發的忿恨就要完畢……”(10:24-25)本處所言正是說還有一點點時候,怒氣就完畢。我們看今日以色列族,趕散到天下,二千年來飄流外邦,所受的痛苦,真是不堪言狀,感謝慈愛的主,他的怒氣不久就要完了。不但對於選民的怒氣快要完畢,而且神的怒氣還要向虐待神民的諸國發作,使他們遭遇大災難呢(10:25)!

    ()關於犯法者罪惡滿盈(23)  在這四國的束時,犯法的人,罪惡滿盈,所言犯法的人罪惡滿盈,是什麼意思呢?犯法的是指誰呢?(1)犯法者有人指大罪人說——此大罪人即下文所言,末時又興起一王,其面貌兇惡,能用雙關的詐語,行種種毀壞殘忍的事。但時日一至,他的惡貫必要滿盈。(2)犯法者有人指猶太選民說——猶太選民不但現今叛逆犯法,日後更必崇信異端,與大罪人立約等等罪孽,好像是滿盈他們的罪過;但他們背逆的期間,必有滿限的日子。所言罪惡滿盈也可說是犯罪之時滿限。那時日一到,他們都必要回轉歸向神。如此講法,與本處上下文亦適相合,因本處明言:“犯法的人罪惡滿盈,必有一王興起……”並非言一王興起,罪惡滿盈;所以指選民猶太人說,較更切台。

    ()關於大罪人污穢聖殿(23-27)   此處明言大罪人出現的時期為末時,是一個定期,時日一至,必要出現(24:6-14)。可見大罪人產生地,是從羅馬十角中之一角生出,但未明言是出自哪一角。本處則又言及從希臘四角中之一角產出(22-23)。其面貌兇惡”:是言其為人的態度,如何兇殘。其權柄雖大,卻不是因自己的能力;因為他是仗著撒但的權勢而來(l3:2,帖後2:9)。自高自大攻擊萬軍之君,因為他自稱是神。坐在神的殿內仿佛是神。終非因人手而滅亡”:主必要用口中的氣滅絕他(帖後2:8,賽ll:4)。至於他污穢神殿,曆二千三百日的解釋:(1)言此處為日子的確數——據本章十三節但以理問聖者說:“這除掉常獻的燔祭和施行毀壞的罪過……到幾時才應驗呢?”聖者的回答是說:“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並未言從聖殿被污穢到被潔淨經過二千三百日。據但以理的問言,是說:“這除掉常獻的燔祭和施行毀壞的……幾時才應驗呢?”即從常獻祭到聖殿被潔淨,須曆二千三百日,約計六年半。(2)言此數為獻祭的次數——以二千三百日之字,亦可讀為早晚,即指每日早晚所獻的祭(29:38)。如此這二千三百日,即二千三百次早祭與晚祭,亦即一千一百五十日,與三年半之數近同。無論如何解釋,此日數或不足一七”(六年半)或不足一七之半”(一千一百五十日)莫非出於神恩的限制,為他子民,令時期減少。如耶穌所言:“若不減少那日子,凡有血氣的,總沒有一個得救的,只是為選民,那日子必減少了”(24:22)

    但以理見此異象,深覺關係重要,以致昏迷不醒,病了數日;信徒處此異象,行將實現的時候,持如何態度呢?上章對此外邦時代,于二章之大像,並七章之怪獸,已表現得極明白,何以又在本章再重複地表現呢?究竟神對於末期必有的種種現象,是由其美旨的規定呢?是時勢必有的結局呢?究竟神的預旨,與時勢的結局.二者能講合否?

 

 

兩羊的異像(林獻羔)

 

本章應在第5章之前,第5章寫伯沙撒的末年,這是“伯沙撒王在位第三年”(81,西元前551550年)。

8章以後,再用希伯來文字寫,因為與以色列有關。

本章是以敘述文體寫成的,其中插有一些富有韻律及平行的句子。

7章是夢,也是夜間的異像,這是第一異像;第8章單是異像,不是在夜間的,這是第2異像(第8章是在第7章後兩年,81)。

一、引  言(12節)

1.第23獸的異像

7章是4獸的異像,但第8章講的是“羊”。獸,是彼此殘害;羊,特別與猶太人和耶路撒冷有關,這是表明瑪代波斯優待猶太人。

2.地點

1)有說是在巴比倫王宮,但以理在異像中見自己在書珊城內的烏萊河邊。

2)應是在“以攔省書珊城中”(2節):原文沒有“以為”二字。

① “以攔省”:以攔Elam是閃的後裔(創1022),與亞述、亞蘭為弟兄。以攔當時未為波斯的一省,但以理只在異像中見以攔成“省”。

以攔國,在巴比倫東370公里,在希底結河東、波斯灣之北160公里及裡海之南。以攔即高地、百合花的意思。她先亡於亞述。

瑪代於西元前596年佔領以攔,後被波斯吞滅,成為瑪代波斯帝國的一省,現稱“伊朗”。

② “書珊城”Shushan:是希伯來文的稱呼,希臘人稱為蘇撒Susa,即百合花的意思,因該地盛產百合花。波斯的舊都是波西普利Persipolis. 波斯王因書珊風景秀麗而以之為首都和冬宮(尼11,斯112)。“城”,或作“堡”,書珊宮是按堡壘模型造的;書珊城如堡壘那樣堅固。現稱“書施”Shush,在伊朗西南,是古中東商業重鎮。當時的東西兩大商賈城是“撒狄與書珊”。

西元前521年,大利烏王以書珊為京都而大興土木。

相傳但以理的墳墓是在書珊城。

③ 烏萊河Ulai:在書珊城邊,是一條人工運河,極之寬闊,兩岸相距274.4米。連貫其它兩條河(ChoaspersCoprates),“河”,實是“溪”,舊約只有這裡提及烏萊河(236節)。

書珊有一門,稱“烏萊門”,面對烏萊運河。

城與河很近,被看為一個地方。

二、異像的內容(314節)

1.公綿羊(83420):瑪代波斯興起

1)舊約以綿羊比作能力或領袖(結34173918,亞103)。

2)相傳波斯王出戰的時候,他們喜歡戴上精金造的羊頭冠為頭盔,考古家也掘出羊頭冠。

3)瑪代波斯的國徽是綿羊圖案。在古錢幣及其它古物上也曾出現羊頭。

4)東方星學的迷信中,綿羊是“白羊座”Zodiacsign of Aries(公綿羊)。他們認為波斯屬黃道帶中的白羊座。波斯神廟以綿羊為記號,公綿羊是保護波斯的國神。

5)烏萊河與綿羊的希伯來文近似。

6)兩角(但83):就是瑪代和波斯。兩種民族都是亞利安種。

後長的角更高,這角代表波斯王古列和甘拜西Cambyses. 西元前550年波斯興起,征服了瑪代,瑪代就成為波斯的一省。

瑪代王居亞撒列一世CyaxaresⅠ曾與巴比倫王拿布波拉撒聯攻尼尼微,滅了亞述,且將其女嫁與尼布甲尼撒,獲得巴比倫保護。瑪代波斯於西元前538年滅了巴比倫。

當古列領軍征戰各地的時候,大利烏攻克巴比倫首都(西元前538536年)。西元前536年,古列平定全部殘餘,回京城作王,時為西元前536529年。

2.公山羊(521節):預表希臘

1)舊約亦以山羊表明能力和領袖,山羊比公綿羊更有能力。

2)希臘神話中,山羊指軍隊領袖出戰。他們曾建愛琴城Aegae,四周是河流——愛琴海,它是山羊海的意思。

3)星座中是山羊座:Capricorn(拉丁文的caper是山羊的意思,cornu是角的意思)。

4)希臘人以獨角公山羊為他們民族的標誌。

5)“非常的角”:指體積大(817節),大角。在兩眼之間,不像一般的羊是頭頂有兩角,這是獨角獸unicorn.

亞力山大喜歡用公山羊來表明自己,自稱是利比安亞捫Libyan Ammon神的兒子,當時的人用公山羊來表示該神。

6)波斯兩次攻希臘(6節):西元前490年,大利烏一世派軍先占了伊利特裡亞,再進雅典。第2次於西元前480年,亞哈隨魯派60,000軍兵進攻,希臘許多城市投降,雅典被焚毀。後波軍敗於希臘(7節)。

7)亞力山大東征Alexander the Great. 他是希臘的建國者。

① 他是馬其頓王腓力二世之子:於西元前356年出生。他在希臘大哲亞裡斯多德Aristotle門下受教。

② 西元前336年,父王被暗殺,他繼承王位,年20歲。這時波斯雖強大。但亞歷山大以11年時間征服整個波斯帝國,直至印度。他“腳不沾塵”,遠征不步行,而是飛奔。

③ 西元前334年,亞力山大把馬其頓希臘本土交給他的愛將安提帕德管理,自己帶30,000步兵、5,000騎兵(共35,000)進入小亞細亞。向波斯3次挑戰:

a. 格蘭尼古河畔Granicus River(小亞細亞地區)戰役:西元前334年,亞力山大戰勝大利烏。

b. 伊蘇Issus平原之役:西元前33311月。波斯王大利烏三世在亞述地區準備對抗亞力山大。亞力山大往南。不久大利烏大軍到達伊蘇平原,亞力山大轉向北與戰。大利烏大敗逃跑,他的財寶與家眷都落在亞力山大手中。

c. 哥加米勒Gaugamela山麓戰役:西元前33110月。亞力山大由大馬色到尼尼微東北哥加米勒和烏萊河的亞比拉Abela(尼尼微附近)間,與大利烏三世Darius Condomannus101日正式交戰。大利烏逃到瑪代裡海附近,被一省長殺了。亞力山大占了巴比倫、書珊Susa、蒲賽波利Persepolis與亞馬他(今天的哈馬丹Hamadan),這4個是波斯當時的首都。亞力山大滅了波斯國。

④ 亞力山大於西元前332年南下攻腓尼基各城,再攻腓尼基首都推羅(在海島上),他下令軍隊填海築路7個月,推羅終於在7月投降了。

亞力山大占推羅後,南攻埃及。同時,敘利亞與巴勒斯坦派使者求和。他轉向沿海一帶,再南下迦薩,迦薩不投降,兩個月後(9月)迦薩投降了。亞力山大命殺盡所有男人,把婦孺賣給各國為奴,將其它地區的人遷入迦薩。他再前往耶路撒冷。

⑤ 亞力山大優待猶太人:當他到了耶路撒冷時,大祭司耶杜雅Jaddua出迎。他看見大祭司冠上刻有“歸耶和華為聖”(出2836);同時大祭司又把但以理的預言給他看,他立即向他下拜,心裡歡喜,准許猶太人信仰自由,並要善待猶太人。他說,他曾在夢中見到同樣的牌子,並且知道是神叫他進軍而獲勝的。

亞力山大建立河東帝翁Diun與其拉沙Gerasa,將馬其頓人搬到這裡,推廣希臘文化。

西元前331年,亞力山大占了埃及,在尼羅河西口建亞力山大城Alexandria,把許多猶太人遷到這城,而且應許有特權。

西元前284247年,有72位猶太學者在這裡把舊約譯成希臘文,稱“七十士譯本”。

⑥ 長征遠至印度(西元327年):波斯王死後,亞力山大占南北各地,達阿富汗及恒河地區。

若再前進,便到新疆,就會與秦始皇戰了。他以為到了“地極”,回巴比倫治理波斯帝國127省(斯11)。他為表明自己是大利烏的繼承人,娶了一位伯得利亞Bactria族公主駱仙妮Roxane為後,他又鼓勵部屬與當地女子通婚,但馬其頓將領不同意,直到羅馬的時候才實行各國通婚。

東征10年到印度後,他問他的軍事顧問“再往東是什麼地方”,顧問回答,是中國,但有高山阻擋無法前進。他又問,“北方如何”,答,是未開化的民族(俄羅斯)。“南方如何”,答,南方是大海,再無陸地可去。

於是亞力山大大哭,說:“天啊!我這麼偉大,卻只打到印度,再無地方可以打仗,實在是太可惜了!”

他班師回巴比倫,自己由印度西行。

亞力山大自命不凡,要人尊他為神。猶太人不接受,各地人民也不同意。

8)亞力山大駕崩(但88):“大角折斷”。

他正想出征阿拉伯和義大利,在巴比倫宮中因酒色過度(另一傳說,他被加山德Cassander毒死)患大熱症而逝,正是西元前323623日(中國戰國末葉),年僅33歲。

3.“四個非常的角”(8876

亞力山大死了以後,他的4個將軍經22年內戰,瓜分了他的帝國:

1)加山德Cassander(希臘,在西):

在馬其頓與希臘(亞力山大故土)作王。

2)利西馬古Lysimachus(土耳其,在北):

占非雷斯Thrace與庇推尼Bithyni;在特拉吉亞(希臘東部)及小亞細亞大部分地區(土耳其)作王。

3)多利買Ptolemy(埃及、在南):

他在埃及、後稱南國,包括巴勒斯坦及阿拉伯的彼德亞Petrea作王。

4)西流古Seleucus(敘利亞,在東):

在敘利亞(後稱北國)與東(印度)西(巴比倫)作王。

在但以理11章:西流古稱北國,多利買稱南國。以上4王主要是北國王朝與南國王朝(詳但71415)。

4.有一角長出一個小角(8912

1)從西流古王朝(以魔羯座為代表)出來的王,在敘利亞,後稱北國王朝。4國只西流古與多利買與以色列有關。

2)安提阿庫•依皮斐尼Antiochus Epiphanes.(安提阿庫四世Antiochus Ⅳ):

① 他是西流古王朝第8任王:他生於西元前215年,於西元前175164年作王,但不及亞力山大。

“向南、向東、向榮美之地”(89):“向南”,指埃及;“向東”,西元前166年,他攻帕提亞Parthians、亞美尼亞(即米所波大米一帶)和敘利亞;“向榮美之地”,指以色列。

② 敘利亞由西流古家族統治。這家族的國王分用不同的名稱:一為西流古,共4王;一為安提阿庫,共13王,其中以安提阿庫四世最著名。

③ 他是安提阿庫三世的次子:三世(西元前223187年)於西元前190年敗於羅馬時,他要交出部分領土,賠償15,000他連得銀子(可分12年償還),又要交付人質20名為抵押,其中一位必須是王子。於是他把他的次子安提阿庫四世送到羅馬為人質約14年。他哥哥西流古四世作王后一段日子,於西元前175年打發他兒子底米丟去羅馬代替安提阿庫四世為人質。安四世獲釋後,他往雅典作地方官。

④ 奪王位:當他知道西流古四世被大臣希略多路謀殺,他立即回敘利亞,殺了希略多路。

按當時風俗,他應把王位交給西流古四世的兩個兒子(在羅馬為人質的底米丟和弟弟安提阿哥),但他奪了王位,又在各處威迫利誘(但1121)。他不是合法繼承人,所以稱為“小角”。

“小角”,希伯來文作“從一小處生出一角”,他是沒有資格為王,而且初期力量小,後來才漸漸握大權(亞力山大是大角)。

⑤ 他自稱為“伊皮斐尼”,即希臘丟斯神明的顯現。一般人特別是猶太人因他卑鄙而稱他為“伊皮馬尼”Epimanes,即“狂人”的意思。

⑥ 在耶路撒冷褻瀆神(81012):以色列多年成為西流古及多利買交鋒的戰場。

他多次幹預猶太宗教,設立他的惡弟耶遜Jason為大祭司,廢除敬虔的大祭司奧尼亞斯三世Onias . 他南征埃及。回程時大大逼迫猶太人,展開各種褻瀆活動。

西元前16812月安提阿庫四世打發他的大將阿波羅紐Apollonius以稅務官身分領20,000軍進入耶路撒冷,並在安息日突擊猶太人,耶路撒冷城牆被毀壞一半。

他立即宣佈廢止燔祭、平安祭,不許守安息日和各種節期,焚毀律法書,凡藏此就要斬首,又禁為嬰兒受割禮,否則要判死刑。他又將剛受割禮的嬰兒吊死。

他汙穢聖殿和一切聖職人員,他把猶太人視為不潔的豬和別樣不潔的牲畜作為祭牲,獻在聖殿的燔祭壇上。後來他強迫猶太人(特別是一位文士)吃豬肉。在聖殿內將豬血遍灑各處,特別灑在祭壇上。

他在燔祭壇上建希臘奧林匹克丟斯神像和丟斯祭壇。每年在他的生日基斯流月25日(1216日)向丟斯神獻祭,這就無形中使人把他當神來拜。

有一次,他在3天內殺了40,000猶太人,又把10,000猶太人帶到敘利亞首都為奴隸,他總共殺了10萬猶太人。

西元前169年,在侵略埃及得勝後的回途中,他大肆搶掠聖殿寶物(包括金香壇、金燈檯、陳設餅桌子和一切貴重的器皿)。

⑦ 結果,安提阿庫四世患癲狂症而死(西元前164年)。

5.聖者說話(81314

1)聖者(13節):兩位元聖者對話。

2)“二千三百日”(1426節):有人認為,原文是“二千三百個晚上和早晨”,就等於1150日,但聖經是以“晚上”與“早晨”合為一日的。

從安提阿庫四世褻瀆聖殿、逼迫猶太人的時期(西元前171年),直至瑪革比革命成功,祭司馬他提亞的兒子猶大(別號瑪革比,是大錘意)成功地反抗安提阿庫四世,攻入耶路撒冷,於西元前16512月潔淨聖殿,共63個月又18日(2268日),2300日是大概的數目(耶柔米、楊氏YoungWood、唐佑之等人主張這種計算)。

三、天使的解釋(1526節)

1.基督與天使的出現(81517

1)基督的出現:

“形狀像人的”:“人”字,希伯來文Gebar“基伯”(這字少見),與加百列前半相同。16節“人聲”,指祂的聲音。

2)基督呼叫加百列(16節):加百列,意思是神的勇士。

猶太人傳說,有7位天使長,都有名字,但聖經只有2位是有名字。舊約只但以理提到天使長的名字(1013)。

3)天使說(17節):“人子啊”,指但以理,以西結也多次被稱“人子”(結21368等)。

“這是關乎末後的異像”:這裡指安提阿庫四世逼迫的“末期”(參26節)。

2.天使對兩羊異像的解釋(但81822

1)對公綿羊的解釋(1920節):

“惱怒臨完”(19節):神用亞述為“怒氣的棍”(賽105)來懲罰以色列,只因亞述過分迫害以色列,神就同樣用苦難來對付亞述(賽102425);安提阿庫四世是神用來對付猶太人怒氣的棍,但他褻瀆聖殿等,忿怒就轉向安提阿庫四世。

公綿羊指瑪代波斯(但820)。

2)對公山羊異像的解釋(2122節):

“希臘”,原文作“雅完”(21節),“雅完”的希臘文是愛奧尼安。他們居於小亞細亞、亞述、波斯、埃及。“大角”,是亞力山大王。

“這四角就是四國”(22節):本來分為5國,但第5王安提岡Antigonus分得小亞細亞,他在西元前301年被利西馬古Lysimachus吞併,所以分為4國。

3.對小角的解釋(82326

當時的安提阿庫四世,預表末後的敵基督。近的應驗和遠的應驗。

1)地點:安提阿庫四世出於希臘。

7章說敵基督出於羅馬(778):將來希臘亦為羅馬領域之一。有人說:不在希臘就在土耳其,但出於希臘的可能性較高,啟示錄13章的七頭十角,形狀如豹(希臘)。

希臘最強盛時是亞力山大;古羅馬時,希臘沒有什麼突出的角色;1829年,希臘脫離土耳其,1830年為獨立王國;1924年為共和國;1935年又為王國;現在希臘沒有什麼動靜,將來興起代替英國的地位。

大罪人必是猶太種,但出於希臘(小國),所以稱“小角”。耶穌釘十字架時,頭以上有用希臘、羅馬、希伯來文字寫的牌子。

2)“罪惡滿盈……”(23節):

“能用雙關的詐語”:希伯來文的原意是能瞭解一切凶吉的預兆和一切屬外邦宗教迷信的知識、詭計陰謀。

3)“不用自己的能力”(24節):

借羅馬及別迦摩王尤民尼Eumenes的幫助得以為王。

4)“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25節下):

安提阿庫四世不是被殺死,而是因失敗時受刺激,因瑪革比革命成功而患癲狂症死的。敵基督亦非因人手而滅亡(啟1920)。

5)“二千三百日的異像是真的”(但826):

合共6年多,7年災難也有減少日子(太2422)。

“異像封住”:時為伯沙撒王第三年,要幾百年才應驗在安提阿庫四世身上。

更是“關乎末後許多的日子”。

四、結  論(27節)

本章沒有提巴比倫,而特別著重希臘的安提阿庫四世。

波斯王古列優待猶太人歸回、希臘亞力山大優待猶太人,所以用“羊”,而不用惡獸。第8章沒有提天上的審判。

本章“小角”不是第7章的3角。本章小應驗于安提阿庫四世,大應驗於敵基督。

末時,惡勢力達到高峰。

 

 

公山羊與角(華勒斯)

 

二度異象——有關亞歷山大與安提奧古斯

    本章的重點為兩件事。第一幕駭人的景象,是一隻「公綿羊」被另一隻「公山羊」旋風似地擊敗了,結果公山羊本身也四分五裂(八18)。

    本章的描寫非常生動。但以理看見那只公綿羊,正在向四面八方抵觸,展示他的巨大威力(八4),突然從一個料想不到的方向,他遭到致命的突擊。有一隻公山羊「從西而來」,事先沒有一點警告,向他橫衝直撞(八5)。他的攻擊力很強,那只公綿羊站立不住,跌倒「在地」,被得勝的公山羊踐踏(八67)。

    公山羊的勝利讓人吃驚,但他的崩潰更令人驚訝。他得勝的時候「極其自高自大」(八8),但是為時很短。正在這只高貴的獸得意非凡的時候,他的權力突然被奪去,落到極卑微的地步。

    本章的異象不像但以理書其他的異象,引出各種不同的看法。其角色所指歷史上的人物,幾乎所有的解經家看法都一致。這段是指亞歷山大大帝的崛起與敗亡(八2021)。至於首先出現的公綿羊,他往西、往南抵觸,沒有任何獸能攔阻,是代表波斯帝國。那有一隻「非常的角」的公山羊,閃電似地闖入,勝過公綿羊,卻在這過程中折斷了自己的角,則是代表亞歷山大本人。自主前三三四年開始,他不斷擊敗波斯人,以驚人的速度贏得一連串戰爭。接著,他又以更快的速度,揮兵直到印度,完全征服了他當日的世界。但是在主前三二五年,正當權勢到達最高峰之時,他突然傾倒了。

    當我們繼續讀下去時,隔了一段日子,發現另有一個角色起來,取代了亞歷山大。首先那代表亞歷山大的「大角」折斷,長出「四個非常的角」來(八8)。這代表繼亞歷山大之後平分大權的四位將領,他們形成四個希臘王國。從其中一角,又有一個「小角」冒出來(八9)。他被稱為「小」,因為從他起初的經歷看,並沒有跡象顯示他會作出大事。他的作法完全是小人物奪權的手段。「權術」與「詭計」是他主要的武器(八25)。他「心裡自高自大」,定意要使用暴力,並且高舉自己。這裡提到,比起亞歷山大或波斯王,他對神的旨意更加敵視,他得權之後,猶太人為了神的緣故,將陷入生死關頭之中。

    這個小角顯然是指安提奧古斯·伊庇凡尼斯。在主前一七○年將近之時,他向四方略微擴張了勢力,並得到巴勒斯坦——那「榮美之地」(八9)。局勢稍穩固之後,他就盡其可能毀滅一切代表猶太教的事物。他的目標是要「將真理拋在地上」(八12)。經文中說,他將一些「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八10),一般的解釋認為,這是指他特意將猶太社會中為首的見證人物挑出、殺害;接著,他更大膽地直接攻擊「天象之君」本人(八11)。在這次對神「最後攻擊」的舉動中,他下令禁止獻祭、廢棄節期與安息日;到最高潮,他甚至派軍駐守在聖殿中,褻瀆聖所。

    神允許他如此倡狂地大肆破壞,不過是一段時間——「二千三百個晚上與早晨」(八14,照原文直譯),然後諸事都將重新建立。有些解經家認為,這就是指二千三百日(即約六至七年),大約等於猶太人受逼迫的時期。另有些人認為,這是指一千一百五十日,大約等於禁止在殿中獻祭的日期。

盲無目標的歷史——荒謬的世事

    相信神的人,也必須相信人類歷史有其意義,雖然我們無法完全明白。一切事都在神的掌握之中,至終她的目標必能實現。到未了,「善」必定能得獎賞,「惡」必然會被毀滅。有時讀歷史就能使我們得到教訓與激勵。當我們讀某一地方的古史,有時不禁覺得,他就像神親手寫的箴言,教訓我們如何處理現今的道德、政治或經濟情況。其中各種人物的命運,各個朝代的興衰,讓我們察覺到當前局勢可能會如何進展。他也自然會令我們更深思索生命的意義。

    但若我們單靠自己的方法與理解力來解釋歷史,必定常會感到困惑不已。因為許多歷史事件極其荒謬,令人震驚,甚至讓人懷疑世事是否真有其目的。我們想不通,為何這人與那人的際遇竟有天淵之別。許多卑鄙小人大享亨通,英雄好漢卻慘遭非命。當但以理在異象中看見這樣的歷史劇活生生地演在他面前,內心不禁戰慄不已。這些情景折磨著他的心思,令他困惑不解。他覺得,這些異象必隱含深刻的意義,神必定是要藉此告訴他一些事情;因此他懷著恐懼戰兢的心,想要「明白其中的意思」(八15)。最後,有一位天使為他解釋了異象的意義。在我們看天使的解釋之前,不妨先來思想,這異象為何令但以理心神不寧,他的第一印象究竟如何。

    首先,亞歷山大在顛峰時期突然敗亡的事,必然讓他深思不已。「這山羊極其自高自大,正強盛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八8)。這角就斷在他非凡的成就上。他將一切力量貫注於「獲取」,以致不再有能力維持所得。亞歷山大得勝的範圍太大,自己過分捲入戰爭之中;他的傾倒,完全是因為精力消耗殆盡,而不是因為有任何錯誤或缺失。他一心一意要達到目標,果然也有了超凡的成就,但最後,卻帶來了自己的滅亡。

    有一位蘇格蘭牧師,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任職軍牧,一九三五年在他所出版的書中,根據自己的經歷與眼光,寫了一篇精采的前言。此書名為More Than Conquerors 直譯為:得勝有餘),作者為賈維斯(EDJarvis)。他指出,雖然英國贏得了戰爭,但根據歷史,戰爭的原則往往是,得勝的一方因竭盡全力要贏,戰後卻會逐漸式微。得勝的代價常如此之大,甚至勝利的戰果也無法彌補過來。他相信這就是保羅為什麼堅持我們在基督裡乃是「得勝有餘」的(羅八37)。保羅又在另一封信中,要讀者穿上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在磨難的日子不僅能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之後,還能「站立得住」(弗六13)——得勝者常常也倒下了!人類歷史中,有許多人曾將一切努力投注在某項成就上;他們的目標很崇高,其努力也值得誇讚;他們將自己一切的才華、精力,毫無保留地發揮盡淨,終於能完全達到理想,甚至超過理想。但在他們達到目標的同時,一切卻都崩潰了,原因是他們太努力、太傾己所有了。他們的精力,在獲取勝利的過程中全部消耗殆盡,以致無力再享受得勝的滋味。

    在一般世事上,這種例子也不勝枚舉。許多人為了要在學術、事業、政治或社會生活上,達到某種成就,而花上許多努力。這些努力的本身可圈可點。但是當他們達到了目標——獲得了工作、榮譽、學識、地位、名聲、財富後,他們卻常發現,自己的努力已經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有時是家庭出問題,有時是健康受損害,有時是自己失去了赤子之心,或是失去了察覺當前各種新機會的能力。他們發現有些東西突然折斷了———好像那異象中的大角一樣。他們竟自取了滅亡。

    亞歷山大本身的悲劇,固然令但以理困惑,但這異象的後半,安提奧古斯的情形與亞歷山大相較,更讓他驚懼。亞歷山大的個性容或有許多缺點,但是他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締造豐功偉業(包括輝煌的戰果),給人類歷史帶來許多改變,這種成就實在令人刮目相看。在異象中,他顯然比安提奧古斯更偉大、尊貴。雖然前一章中,但以理所見的異象,是以深海惡獸代表歷史中的爭權奪利狀況,然而這異象,卻是以兩隻外表較高貴的獸來預表亞歷山大的戰爭。「當尊榮的,賦予尊榮」(羅十三7,按英文另譯)。亞歷山大除了身為傑出的將軍與領袖外,必定還有許多可貴的性格,使他雖面對艱钜的困難,仍能克敵致勝、無往不利。與他比較起來,那隨後興起的不過是「小角」——藉權術與詭計奪權,並非真有本事。

    這二人得權的途徑不啻是強烈的對比。但是結果,那偉大尊貴的人傾倒了,而那卑鄙無恥的小人卻大大興旺!但以理必然和我們一樣,覺得這真是極大的諷刺。安提奧古斯的作法,告訴我們人生有一條捷徑,不必像亞歷山大那樣辛苦,還可以享受自己的成就。這方法就是玩弄權術、使用詭計,而不要花力氣去作光明正大的爭鬥。安提奧古斯成功了,並且享受成功的時間比亞歷山大更久。他的確未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當他達到了地上的目標之後,就開始坐下計畫,如何能擊敗諸天。在這一方面,神居然也容讓他造成極大的損害!這一切都是出自一個小人的手——若要他和別人正面較量,他沒有什麼勝算,但論到搞陰謀、耍手段,他卻是專家。雖然他沒有什麼勇氣,但誇起口來卻恬不知恥。那些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常被他陷害後才恍然大悟。

    在反覆思想之際,但以理可能又察覺一個極大的諷刺:安提奧古斯的成功,正是亞歷山大為他鋪的路。這詭計多端的小人,竟能不斷利用前人的偉大成就,這也是一大諷刺。有時候,一些勇士與好人開啟了門路,強盜與賊寇卻隨之進來。李文斯敦在非洲的拓荒工作,卻使那裡成了販奴、造私酒等奸商的天下。一個國家可能有賢明的領袖或民族英雄出現,給人民帶來自由,建造起偉大的新社會。但是這個政權過了一段時間,可能會落到一些小人的手中,他們既無理想與抱負,又缺乏勇氣,只知道為自己的權益打算。

    安提奧古斯的性格中,絲毫沒有偉大之處。他奪權的方法,是籠絡願意出賣朋友和盟邦的人,利用心狠手辣之輩。他登上王位之後,舉止仍像見不得天日的小人。當然,最後他也被折斷了,因為萬物都有其結局。但他「成功」的時期卻相當長。遠在但以理之前許多時候,一位對歷史觀察深刻的人,反覆思想這一類經歷後,寫出如下一段話: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

    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

    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我見

    日光之下有一件禍患,似乎出於掌權的錯誤,就是愚昧人

    立在高位,富足人坐在低位。我見過僕人騎馬,王子像僕

    人在地上步行。」(傳九11,十5

 

敵基督的預表

    當但以理聽見天使解釋說,這異像是「關乎末後」的事(八17),他焦灼的心必然稍微緩和下來。唯有先瞭解歷史所走向的終局(或高潮),他才能明瞭這個異象。

    在第七章的異象預言中,但以理曾記下,在人類歷史接近末期,神的國度快要臨近之時,世界列邦的爭霸混戰之中,會出現一個邪惡非常的重要人物。他最後將會煽動百姓,領導他們大大反叛神的旨意,破壞一切神的工作。他要攻擊天軍,推翻神的寶座。這就是最後那位敵基督。因此,未世將有極大的爭戰。從深海中上來的魔鬼勢力,化身為世界權勢,並與敵基督結為同盟。他們要與神的真理和權能爭戰,也攻擊投靠神的人。

    本章中,神要但以理繼續對末世有所認識。他看見那位末後的敵基督附身在一個卑賤而自誇的希臘王身上。前一個異象,那些出於狂浪的魔鬼勢力,末期中向神大大誇傲;在這個異象中,他們卻在歷史的過程裡,與地上一個小小的領袖結合——這個人情願出賣自己,服事他們。他們卑屆到一個程度,竟然會選擇安提奧古斯這種小人物,作為表現的工具!而他,因為與這種勢力結合,雖然自己本來微不足道,只懂權術與詭詐,卻能做出一番看來了不起的大事。只要他願意投靠他們,即使他的權力範圍不大,他們也能略略展現擾害人的功夫——雖然到末後,他們才會原形畢露、大顯身手。

    因此,附身于安提奧古斯,讓他能大有成就的靈,與未日激動敵基督的靈完全相同。主前第二世紀,神的百姓曾成為這位元君王輕視陷害的目標,他們遭受的憎恨,比歷史中任何一種流亡民族更深刻、更絕對。他們受到迫害,是因為魔鬼的勢力直接對準他們攻擊。那股勢力憎恨神,要毀滅一切承認神名的事物。他們所遭受的,正是典型敵基督式的攻擊——甚至在基督道成肉身之前!安提奧古斯,這位崛起于希臘王朝的人物,一生中對神的百姓毒辣異常。他把持了他們的政府,污穢了他們的聖殿,停止了他們的祭祀。他無疑是末世的預表。因此,但以理髮現,這個小人物重要無比。

    神的子民在這位逼迫者手下,終日恐懼不已;尚未被殺的信徒,發現持守信仰非常困難。「他的權柄必大,卻不是因自己的能力。他必行非常的毀滅,事情順利,任意而行;又必毀滅有能力的和聖民。他用權術成就手中的詭計,心裡自高自大。在人坦然無備的時候,毀滅多人;又要站起來攻擊萬君之君。至終卻非因人手而滅亡」(八2425)。他站在那裡,擴張為極大的勢力,顯然人間沒有力量能毀滅他。活在那時代的人,若相信歷史已經來到盡頭,末日已經臨近,實在不足為奇。

    此處警告我們,這類情況也可能出現於我們的時代。這種靈會在各種地方、各種時間、各種事件上顯現。其表現都非常強烈,以致基督徒會認為,末日的各種徵兆都出現了,世界末日必然非常近了。我們必須小心,分辨周圍出現的各種新運動,尤其是打著敬虔名號的運動。我們必須非常慎重,不要太快認定這些就是世界末日的徵兆。我們也必須充滿信心,知道敵基督的勢力已經被擊敗——並非藉人手。同時,我們也應該像但以理一樣,一方面深感驚惶,一方面在憂心之際,仍能堅毅地辦理手中的事(八27)。

回到王的事中!

    這一個奇特的「異象」,使但以理「病了數日」(八27)。甚至當他勉強起來,回到工作中之後,還有一段時間為這異象「驚奇」。這段時期裡,他心理上感到沮喪、不快。過去,他已逐漸習慣於表面的富足與幸福;現在,這些再也不能滿足他。他覺得必須調整自己對生活的態度,重新得到得勝的力量。因為如今他所面對的難題是過去從未體會過的,他的良心對歷史的對、錯問題更加敏銳;而對歷史悲劇中的犧牲者,他的同情與負擔也更加深刻了。歷史的污穢面直令他覺得恐懼,從此他對歷史興味索然。我們在下一章中看見,這一切壓力迫使他來到神面前禱告、懇求,甚至禁食、披麻蒙灰(九3)。

但以理的憂傷,是因為他非常接近真理。此處他的表現,也讓我們更加明白傳道書的教訓:

  「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因

    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

    (傳一1718

 

    然而,即使在這種試煉之下,但以理仍沒落入悲觀、譏諷的態度。沉重的心思雖令他病了「數日」,但他又「起來辦王的事務」。他仍然抱著滿有希望的態度,準備處理各樣事務。這段時間,當政的王乃是指伯沙撒,因此他的地位必定十分低微——他是王打算置諸腦後的人物。但以理仍然因神的緣故辦理各樣事務,並且相信前途仍有希望——即使是在巴比倫!

 

 

異象及史實(但八、五章) (唐佑之)

 

  經文:但以理八章及五章全。

  但八1-1426-27

  神是歷史之主,在歷史中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不是一般人所說的命運,而是神的安排,神的計劃。因神在歷史中彰顯祂的作為,啟示祂的心意;祂的作為和心意就是救贖,因為祂要拯救這世界,免去極大的死亡及審判。祂是公義的,祂斷不以有罪的為無罪。我們這些蒙恩的人到祂面前說:主耶和華阿,𣿫若究察罪孽,誰能站立得住呢?但𣿫有赦罪的恩,我們不過是蒙恩的罪人。我們看見整個世界被罪惡所佔有,是極激烈的爭戰,直到主來的日子。因此不但得勝,且永遠得勝;我們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主,不但凡事都能作;而且靠祂得勝,得勝有餘的。但以理在信心過程中,他有這樣的認識和體驗的見證,成為當代及歷史的信息。直至如今我們讀此書時,覺得是主在對我們說話,向我們施恩。

  在但七章從始至終是說及四大異象,七章第一個,八章第二個,九章第三個,十至十二章第四個。這都是神直接向祂的僕人但以理啟示,且有神的使者──天使長為他解釋,那是何等奇妙奧秘的真理。在第七章許多是重複的,第八章見到的異象集中某部份,與七章有很大不同的重點;八章中的公綿羊公山羊,是集中在第二及第三部份。第一部份是巴比倫王國,金的頭是獅子,可是巴比倫王國很快就過去,為什麼?當時巴比倫國不是極強盛的嗎?但神的僕人,他站在時代的頂點上,他能看見人所不能看見的,所以能說出別人所不能說的話。各位!你我都需要有此屬靈的遠見及先見,假如真有屬靈的看見;才會在屬靈的生命上繼續長進,但願我們能看見祂要我們看見的。

  但以理見異象時,中文聖經說:「我以為在以攔省書珊城。」(這「以為」兩字中文聖經在旁用小點點著,意即原文沒有。那即是說但以理以為到書珊城,其實並非真的到了這城,只是屬靈的感受。書珊城乃波斯的京城,因巴比倫王朝快亡時,波斯的強權即興起,神讓但以理看到這光景。在八章中伯沙撒王位第三年,再看五章就更清楚見到伯沙撒王末年,也像巴比倫一樣的過去了。屬世的一切都會改變,毀壞而過去,不會永存;祗有神的國才永不動搖,這是本書反覆的主題,我們該好好地把握著。

  繼而我們看見人像中之第二及第三部份,亦可說是第二及第三獸。人像之第二部份是臂及胸膛,「我舉目觀看,見有雙角的公綿羊站在河邊。」(但八3),公綿羊乃波斯國之國號,(今考古家發現波斯古錢幣有此像。)波斯之前先有瑪代,其實是兩個國,後才併合為一,故兩個角中,其中一角比另一角高些,古列王比大利烏王力量更大。公綿羊出來好像很有力,但亦只不過二百多年,巴比倫王過去時主前五三九年。當第三次強權勢力希腊起來時約三三一年,希腊強權亦不過二百多年。可見世界情勢極不安定,大水泛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耶和華神仍是歷史之主。其他一切都會過去,沒永存的價值。

  「我正思想時」,他在研究這勢力能持久嗎?不會的,因另有公山羊從西邊出來;這是希腊強權,遍行全地,腳都不沾塵土(八5),表示敏捷。亞力山大帝到處用武力征服國家,最後他甚至哭著說:他再沒有地方去征服了。這狂傲不可一世的樣子,表明當時他實在很有力量。這就是所說的「有一非常角」,他征服了許多地,今希腊附近的愛琴海,「愛琴」乃是公山羊的意思,公山羊象徵希腊國。

  「四角中長出一小角」,小角是誰?我們知道亞歷山大帝有四個將軍,當亞歷山大帝死時,四個將軍就分裂,長出小角來是有一兇暴之將軍起來,向南向東,向榮美之地,漸漸成為強大(八9),向南是埃及,向東是亞述巴比倫的地區,是米所波大米的地區,向榮美之地是巴勒斯坦──神所應許之地。這小角大概就是指四將軍中之一名叫依比芬AntiochusIVEpiphanes),是非常利害的人,提倡希利尼文化;把猶大人的宗教及生活傳統設法破壞消除;此兇暴褻瀆神的態度,甚為可怕,因為他逼迫神的子民。「他漸漸強大,高及天象,將些天象星宿拋落在地,用腳踐踏。」(但八10)這「星宿」有人說是指天使,又有說是以色列百姓,我以為他是指百姓,因他是迫害神的百姓。更可能是指神的使者,及神的僕人們,因他們在最惡劣的環境下,常領以色列人繼續敬拜神。他不但自高自大,且廢除聖殿之獻祭,且將聖所全部毀壞,並做各種褻瀆神的事!就是要將天上的神侮辱!

  有人以為那可能是瑪客比的時代,那是在主前一三○年左右,那時代就非但以理時代所能明白的。聖經曾論及聖殿的三個階段:一是所羅門的聖殿,一是所羅巴伯的聖殿(是以色列人歸回後重建),又在新約中有希律建的聖殿,其實在歷史中還有瑪喀比(猶大政治獨立運動者)聖殿。因以色列人是神的選民仍要敬拜神。但希腊之君各種方法逼迫他們,且建造偶像,用豬來獻祭,破壞聖殿之聖潔,引誘青年人犯罪。雖然歷史不重演,但許多類似的事仍重複,因魔鬼的方法就是如此。現代在西方那種迷信的發展,比起東方真有過之而無不及;那是非常可怕的,且專門吸引青年人;在美國加省,各式各樣的宗教,甚至有稱為撒但教會,用盡人最敗壞的方式來敬拜。但以理之預言已經提及,到底何時才能完結?實在無從知道,所以但以理極感痛苦,故此天使特別告訴他說:到二千三百日聖殿就被潔淨,這二千三百日是包括早祭與晚祭的次數,所以早與晚實際為一千一百五十日,有三年多的時間,亦即七章所記的一載,二載,半載。

  (但八18)中記載「他與我說時,我便伏在地沉睡。」「沉睡」是整個昏過去,然後使者扶起後才接受神的啟示,那所付的代價又何等大!

  當時但以理覺得恐懼,世界要滅亡了,到底以後如何?歷史負杄壓在但以理身上實非他所能杄當的;何況他想及神百姓將來之前途,在神公義彰顯時,又有誰能逃脫呢?

  27節「於是但以理昏迷不醒,病了數日,然後起來辦理王的事務;我因這異象驚奇,卻無人能明白其中意思。」但以理雖不明白內容,可是知道是十分嚴重,他唯一能作的是忠心虔誠作應作的事。你我許多時也知神歷史中的作為,那我們能作些什麼呢?有時需要宣告審判之信息,有時需要禱告,有時我們做日常生活中十分平常的事,在神前忠心作應作的事,但以理就是如此,仍繼續辦理王的事,可是沒有多久這機會就失去,伯沙撒王遺忘了他,人是會忘記他,但神沒有忘記,時候到了他會出來為神作見證。當成功或興盛時,我們要謙卑;因為我們的一切,有什麼不是從神那兒領受的呢?既是領受,那又有什麼可誇的呢?總要謙謙卑卑地靠主的力量去作工。雖然有時我們被人忘卻,被忽略,甚至沒有機會見證神;但千萬不可自暴自棄,應在神面前好好地等候。時候到了,神會大大地使用我們,正如但以理一樣。

  (但五1-12)中可見巴比倫王朝的敗亡,這是命運。世人之命運都在神手中,神使人升高,亦叫人降卑;神能使一個民族衰敗,亦能使一個民族興起。神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輕易發怒。但當人不肯領受祂的恩慈時,祂忿怒的杯滿了;就必流溢出來,因神的公義必要顯露出來,因祂是公義的主。

  伯沙撒王當時覺得很狂傲自滿,因他從未經過憂患,當然更不曉得何為屬靈的事,認識耶和華真神。他的外祖父尼尼甲尼撒王雖是暴虐之君王,但他的經歷使他知道一些公義的事,直至他屈服在神面前。但伯沙撒王生於安樂,且長於安樂;況且在他父王拿彼尼度的時代,巴比倫暫享安定。巴比倫的京城甚大,防禦好,城之周圍有十五英哩之防禦工事,城牆有三百五十呎,八十七呎闊,根本不可能有外邦軍隊攻破這永不敗亡的城。可惜這只不過是伯沙撒的想法,因當他最歡樂時;大利烏的軍隊已將巴比倫圍困。一個國家之敗亡並非剎那間的事,社會的敗壞及一個人的墮落,也不是一時的。一定有其敗壞的因素存在,當這些因素,發展下去,總有一天,那敗亡的事實就會突然的發生!這是必然的事實。當時伯沙撒的讌會是極不正常的,因臣僕的讌會不應有婦女參加,這暴虐的居王卻如此行。讌會中充滿了放蕩,甚至把從耶路撒冷擄來的,應分別為聖的聖殿的器皿,當作酒杯用;讚美偶像,罪惡的權勢似乎完全勝利,魔鬼在發出猙獰的狂笑!

  可是,忽然間神的手就出現,神的手指在牆上寫字;剎那間,所有情況都改變,他們都十分害怕,不知該如何才好。於是太后(伯沙撒之母)將但以理介紹出來,可見當時但以理已被人遺忘;但神不但沒遺忘他,且叫他出來,神要他說話,要他責備。但以理到了巴比倫宮廷中不是已改了新的名字嗎,為何在此仍有他本來的名字?因為他的身份沒有失去。各位!你我的身份都不能失去,我們是屬神的人,神在我們身上都有一定的計劃,我們不能失去這尊貴的身份。人可輕看或藐視我們,但在必要時神要我們出來,請問我們都預備好了嗎?但以理隨時都預備好了,他聽到神的命令就挺身而出,仗義直言,把神公義的信息告訴不義的居王。

  2325節中,是解釋這文字「彌尼,彌尼,提客勒,鳥法珥新」,「彌尼」(有翻彌拿)意「數算」,「提客勒」(有翻舍克拉),意是「秤一秤」,「烏」意「以及」,「法珥新」(法珥新是現在式,毘勒斯是過去式),意「分開」,──「法珥新」之字根與「波斯」字音相同,即 Ph-R-S。這是清楚說:要數算,要秤一秤,就要分開。

  當神指頭在牆寫字時是指現在就要分裂,而但以理解說這已成事實,因神的話永不改變,安定在天,句句帶著能力。神叫我們數一數,秤一秤就顯出虧欠。「公義」裏字,本來是「天平」的意思,新約的啟示錄和舊約的但以理書,常有「數算」,這是啟示文學的特點;如一載,二載三載,又有二千三百日,及七十個七等;所以時間是在神的手中,公義的審判要來到。當晚伯沙撒殺,瑪代王大利烏就取了這國家。各位!你我都需有屬靈的深度才能看見神的計劃,我們要學習神給我們的方法;秤一秤這個世界,秤這個社會,秤我們的教會,還有秤我們的家庭和我們自己的心是怎樣。還要數算,求主教我們數一數我們的日子如何,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因為還有一點點的時間,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還有一點點的時間可作見證,這短短的時間我們能作些什麼?我們的心又如何?愛主嗎?還是愛自己愛世界?若有人不愛主,這人是可咒可詛的,因主來的時間快到了。── 唐佑之《但以理書信息》

 

 

非常的角(八章18)(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段經文再次記載但以理所看見的異象,這次他所看見的異象,和之前所看見的四巨獸是相同的。他看見「雙角的公綿羊」(3)20節提到這只雙角的公綿羊就是「瑪代和波斯王」,它兩角都高,但更高的是後長的,瑪代和波斯原是兩個國聯合的,瑪代較波斯先成立帝國的,然而波斯後來比瑪代更強盛。第4節預言瑪代波斯帝國會愈來愈強盛,我們知道後來她併吞了巴比倫帝國。之後,但以理又看見一隻「公山羊」(5)21節提到這只公山羊就是「希臘王」,而這山羊兩眼當中「非常的大角」就是「頭一王」,我們從歷史上知道就是「亞歷山大大帝」,第5節形容他「遍行全地,腳不沾塵。」的確,亞歷山大大帝20歲即位,10年內即戰勝世界各國,所向無敵,第67節我們看見瑪代波斯帝國在他面前也站立不住,而第8節更預言,這山羊正強盛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之後就「長出四個非常的角來」!果然,歷史上記載,亞歷山大戰勝各國之後就過逝了。而他沒有子嗣,他的四個軍長各自為政,互相激戰,終將希臘帝國各自割據一方,而為四國。

       從這段預言,我們再次看見,神借著聖經中無數預言的實現,目的就是為了讓人知道聖經是可信的,聖經真是那位掌管歷史,全知全能的神所啟示的。特別是我們從但以理書中更是看見神藉先知所說的預言真是奇妙。在歷史中一一奇妙的應驗!因此曾有人說:「若有人反對但以理書,就是反對基督教。」但願有更多的人因著這些奇妙的預言,以至於願意相信聖經,喜愛聖經,並且因聖經而有得救的智慧!

       不僅如此,我們從亞歷山大的故事看見,人的能力是何等有限。亞歷山大能征服世界,但是他無法征服死亡,終被死亡吞滅。唯有我們所信靠的耶穌基督,祂戰勝死亡,祂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配得我們一生跟隨、服事的真神!

回應:主啊!世上沒有君王像禰,禰戰勝死亡,禰的國度永不敗壞,禰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是配得我們一生跟隨,服事的真神!

禱讀:提摩太前書一章17

17 但願尊貴、榮耀歸與那不能朽壞、不能看見、永世的君王、獨一的 神,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再論可怕的小角(八章927)(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914節再次提到一個小角,這個小角也是指著一個君王說的,而這個小角會很強盛,也很自高自大,並且也和前面第七章所提到的小角一樣,會逼迫選民的信仰,不准選民敬拜真神,將真理拋在地上,甚至會毀壞神的聖所。而這個小角是指誰呢?第9節提到這個小角是從四角之中的一個角長出來的,也就是從分裂的希臘帝國出來的,因此他和第七章所說的小角是從羅馬帝國出來的不同,因此解經家說,這個小角從歷史上來看應是指「安提阿哥王」,他是一個極暴虐無道的王,他逼迫選民,除掉常獻的祭,毀壞聖所,曾將污穢的豬焚在祭壇上,並將豬血灑在聖所的各處!

然而,我們要瞭解聖經的預言有一個特性,叫做「多重指涉」或叫「重複預示及應驗」,也就是聖經裡許多預言可能「部份應驗」在「歷史」中,但至終或「全部應驗」卻是在「末時」。這個小角就是一個例子,他略略應驗在安提阿哥王身上,但是最關重要的是應驗在末時的「敵基督」身上!因為這段經文不斷提到但以理所見的異像是關乎「末後的異象」(17192326)。因此這段經文神再次更詳細的提到末時將會出現許多的敵基督的獨裁者,目的就是預先警告我們,不要被這些人矇騙了!因為這些獨裁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一方面,他們都很有能力!然而,24節提到他們的能力都不是自己的能力,新約中提到他們的能力是從撒但而來的(啟十三2、帖後二9)。另外2325節提到這些敵基督者,都很詭詐,很會利用權術成就手中的詭詐,因此會有許多人被他們欺騙,甚至可能連基督徒都被欺騙了,我們從歷史可以看見這些血淋淋的事實。終究其原因,就是有太多的人不倚靠真神,卻倚靠這世上有能力、有口才的人。正如以色列人想要自己立王一樣。讓我們真知道只有真神是我們應該敬拜,依靠和仰望的,仰望祂的必不羞愧。但仰望人的必定失望!

回應:主啊!讓我絕不把人當作偶像,讓我真知道人的有限,專心仰望禰,因為仰望禰的必不羞愧!

禱讀:詩篇三十三篇1011

10 耶和華使列國的籌算歸於無有,使眾民的思念無有功效。
11 
耶和華的籌算永遠立定;祂心中的思念萬代常存。

 

 

羊的異象政權興衰(8114)(香港讀經會)

 

祈禱:   求主讓我謙卑在聖靈的引導下,明白你在聖經中的啟示。

 

從但以理得到的異象啟示可見,地上的列國總有興衰交替之時,然而惟有屬神的國度,才能永恆屹立。由第二章的大像異夢,到第七章的四獸異象,再到本章的雙羊異象,都表達了人間強權的起落規律;但是,每個異象又增添了一些細節,使但以理所看到的世局演變更形具體。

在本段經文所記述的異象中,但以理再次看到一些畸形的怪獸:首先,他看見一隻兩角不是同時長出來、而且大小並不對稱的公綿羊。雖然它的長相奇特,但其勇力卻所向無敵,以致它能目空一切。其後,他又見到另一隻怪獸──一隻獨角的公山羊。縱然這只公山羊只有一隻角,但它仍能徹底打倒之前的那只公綿羊。

正當公山羊擊倒了公綿羊,因而變得越來越狂傲之時,它的獨角折斷了,並且在那斷口之上長出四隻角來;這四隻角中的一隻其後又再長出一隻小角;這最後長出的小角有「青出於藍」的威勢,甚至高及天際。

高及天際使那公山羊有能人所不能的感覺,結果它變本加厲,以為自己比天更高,連只屬於神的燔祭、聖所、軍旅和真理都要毀壞滅絕。它的高傲和褻瀆行動似乎得到節節勝利(21),而在它的專橫之下,「神在掌管」的信念亦似乎已經站不住腳了(13)。

在這疑慮之下,但以理聽到一個肯定的應許:那角的威勢為時有限,因為到後來,神的名必會重新被高舉。世間縱有憂患,但「神必掌管」!

世事多變,叫人眼花繚亂;時局起伏,叫人心難安定;強權暴力充斥於社會,邪惡歪理佔據著思潮;屬神子民常常是任人欺淩的弱小群體,真理旗幟往往會被人打壓!但原來,屬神子民遇上的奸險都是短暫的,因為「神在掌管」,祂必保守信靠祂的人到底!

 

 

解羊異象王國交替(81527)(香港讀經會)

 

祈禱:   願主賜我堅忍的信心,去面對這不友善的世俗社會。

 

但以理聰明過人,加上有上主先向他顯明將來的事,所以他總能洞悉天機,解明夢象。本段經文記述了主的使者向但以理解釋異象的經過。

那兩角的公綿羊分別表徵瑪代和後來併吞她的波斯。而那獨角的公山羊則表徵希臘。「末後」(19)是指希臘帝國沒落之後的世局變化。當我們求證於歷史,便可得知異象中的希臘「大角」(21)正是亞歷山大大帝。他駕崩之後,希臘帝國就由四位鎮守各方(包括馬其頓、小亞細亞、埃及和敘利亞)的將領瓜分了(22),其中的敘利亞後來由西流古王朝的安提阿古四世統治,他極度高傲霸道(923),既不准神的子民向神獻祭,又盡情褻瀆侮辱神的子民(1124)。

神的聖名遭污蔑,聖殿被玷污,安提阿古四世這「犯法的人」似乎可以「任意而行」(2324)。然而,他行惡的日子有限(26),且終必滅亡,到時神的子民將可再次向神獻祭,而聖殿亦會重新恢復以前的景況。耶穌時代的「修殿節」(參約1022),就正是一個為了紀念安提阿古四世敗亡、聖殿得以重新潔淨的節日(14)。從歷史的角度看,原來,世局的一切演變全都在神的監控之下,我們在這裡再一次看到「神在掌管」(25)。

但以理不單身居朝廷要位,深得君王的信任器重,他更得以貼近上主的啟示。如此人物,尚且會對將來發生的世局劇變目瞪口呆,那麼,我們這些平凡小人物,豈不更難應接時代的衝擊?現今世界急速幻變,人實在無法掌握自己所身處的環境和前行的方向。當信徒迎向世俗的挑戰時,往往會顯得仿徨無助。然而,世俗的權勢總逃不出起跌的規律,惟有屬神的子民必蒙上主的至終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