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約珥書第一章拾穗

 

【珥一1耶和華的話臨到毗土珥的兒子約珥。

         預言的來源和使者。──《串珠聖經註釋》

         “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約珥從神領受信息,忠實傳達。他的屬靈權威,象其他的先知一樣,來自賜信息的神(耶一2;結一3;何一1;拿一1;彌一1;番一1等)。──《啟導本註釋》

         「耶和華的話」是先知約珥的信息。這是宣告神的啟示,也向神呼求(一131419)。這裡更有神直接的言詞(二19),可說是信息的轉捩點。但是其中有不少是先知以傳信者身分,提出耶和華直接的話(「我」字第一人稱)。──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耶和華的話。約珥向讀者保證,他的信息不是出於自己,而是出於神。他宣稱自己和其他先知一樣,得到聖靈的感動(何1:1;彌1:1等;參提後3:16;彼後1:20,21)。

         約珥。意為:“耶和華是神”。聖經中有好幾個約珥(撒上8:2;代上7:311:3815:7,11)。先知約珥是毗土珥的兒子。我們無從瞭解毗土珥的情況;在七十士譯本中為Bathouēl,亦不知詳情。──《SDA聖經注釋》

         「毗土珥」:字義是「神的異象」。

         「約珥」:耶和華是神,參以利亞名字的涵義:「(我的)神是耶和華」。

         「耶和華的話臨到...約珥」:這是約珥用來宣稱自己具有先知權柄的方式。──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2老年人哪!當聽我的話;國中的居民哪!都要側耳而聽。在你們的日子,或你們列祖的日子,曾有這樣的事嗎?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只會是重重的“不!”這個災難是前所未有的。──《雷氏研讀本》

         「老年人」:此詞或可譯作「長老」(1:14),整句表示上至民眾的領袖,下至「國中的居民」,均須聆聽先知的信息。

          「這樣的事」、「這事」(3):指蝗災。──《串珠聖經註釋》

         這裡是指即將來臨的審判。現在先知要將以往的事來比較現在的狀況。現況是不堪設想的,可說是空前的(二2下)。──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老年人z#qe{ni^m)在此大概不是特別指「長老」(參一14),而是泛指年長的,並非強調他們的位分、階級。特別提及老年人,是因為他們見多識廣,並且熟悉歷代祖先對蝗災有什麼看法,所以有資格對目前的問題提出正確的解決之道(參:出十614;哀一12記載前所未見的毀滅)。——《丁道爾聖經注釋》

         「老年人」:就是指老人,而非指「長老」。──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2 對老人說話】此處對老人說話,引起許多種解釋,認為當時沒有國王。有些學者因此把該書的寫作時間定在主前第九世紀中葉,當時猶大由敗壞的女王亞他利雅統治(見:代下二十二~二十三章注釋),而該地的義人拒絕承認她政權的合法性。這個見解的難題在於約珥書清楚呈現出一直要到主前第八世紀才開始的經典預言形式(見:王下十四27注釋)。如果對老人說話確實暗示沒有國王,那有可能此書是在被擄之後的時期所寫。三章3節更進一步支持這個推測,用過去式來寫猶太人的四散。總之,此書的寫作年代頗具爭議性而複雜。──《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珥一2~3“老年人”可譯為“長老”,為社會上的領袖,包括替百姓辦事的官。先知的話是向全國上下的人說的,要他們把此事的教訓傳給萬代子孫。──《啟導本註釋》

 

【珥一3你們要將這事傳與子,子傳與孫,孫傳與後代。

         當將這樣大的災害傳告後代,作為警惕。──《串珠聖經註釋》

         這事,就是有關耶和華的日子,是那麼獨特,是應代代相傳的。申命記十分強調歷史的教訓(四9,六6720-23,卅二7;參閱出十二2627)。祝福與咒詛是應許,也是警戒(申十一19-28)。這是有關後世的事,必須詳述(一4及以下)耶和華的話也加以說明(二1819)。這都是以後的世代應該注意的(二28,三1)。──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珥一4剪蟲剩下的,蝗蟲來吃;蝗蟲剩下的,蝻子來吃;蝻子剩下的,螞蚱來吃。

         這裏提到了四種不同的蝗蟲(蝗蟲的種類超過八十種)。按字義,這裏的希伯來文解作“剪切”、“聚集”、“包圍”和“吞食”。蝗蟲的數目通常若不以億計,也以百萬計。每一隊隨後來的蝗蟲會吃掉先前入侵隊伍“剩下的”,所以其毀壞是徹底的。──《雷氏研讀本》

         「剪蟲」、「蝻子」、「螞蚱」:可能是蝗蟲在不同生長階段的不同名稱,或是蝗蟲的別號(在舊約蝗蟲有九個稱號)。用不同的名稱來形容蝗災是要強調審判的徹底。──《串珠聖經註釋》

         先知本身賜敏銳觀察力,發現蝗蟲發展的生態,一個階段緊接另一個,毀滅的程度廣大且徹底。

“剪蟲”為剛成熟就能飛的蝗蟲,接上是翅已長成可以成群飛越大地的“蝗蟲”,也是為害最大的時期。“蝻子”是仍在爬行尚未長出翅膀的幼蟲。成熟能飛的蝗蟲吃剩的,蝻子來吃。螞蚱可能為另一種蝗蟲,留在後面吃盡最後剩下的(看二25)。有的譯本將“剪蟲”、“蝗蟲”、“蝻子”、“螞蚱”分別譯為“小蝗蟲”、“大蝗蟲”、“幼蟲”、“別的蝗蟲”。

這是一次真實的蝗害,先知要人明白一場小蝗災尚且如此厲害,何況將來神的審判。──《啟導本註釋》

         蝗災是警告人們,促他們悔改(摩四9;王上八37;代下六28)。在出埃及記第十章五、十五節,冰雹所剩的樹木,終因蝗災而消滅,可見蝗蟲消滅破壞的力量。有人將蝗蟲四種名稱喻為但以理書第七章的四獸,解作四大強國。這四種蝗蟲也作這樣解釋。剪蟲為提革拉毗列色,蝗蟲為撒縵以色,蝻子為西拉基列,螞蚱為尼布甲尼撒。──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剪蟲。希伯來語是gazam,其詞根意為“剪除”,據認為是一種專咬莊稼的蝗蟲。

         蝗蟲。希伯來語是'arbeh,據認為是一種成群遷徙的蝗蟲。曾襲擊過埃及人(出10:4-19)。

         蝻子。希伯來語是yeleq,據認為是爬行的,未長上翼的蝗蟲。

         螞蚱。希伯來語是chasil 。無法確認。其詞根意為“吞吃”。有些學者認為gazam'arbehyeleqchasil ,是指蝗蟲從幼蟲到成蟲的四個階段。但不能確定。──《SDA聖經注釋》

         「蝻子」:通常指最初期的小蝗蟲。

         「螞蚱」:蝗蟲第二期的幼蟲,長約兩到三公分。

         「蝗蟲」:是指有翅膀能飛翔的蝗蟲,大約六公分。

         「剪蟲」:指完全長成的蝗蟲,破壞力最大。

         「剪蟲....螞蚱」:意思是表達一波一波的蝗災接踵而至。用重複的手法來強調災害的嚴重性,而非真的是指每一群蝗蟲是由不同的成熟階段的蝗蟲組成的。──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4 蝗蟲群】蝗蟲在古代近東地區極為常見,並因帶來的損害及破壞而惡名昭彰。蝗蟲在蘇丹地區繁殖,於二三月間開始遷徙,並會隨風抵達埃及或巴勒斯坦。一隻蝗蟲每天吃掉與自己等重的食物。成群蝗蟲可以覆蓋廣達四百平方哩,而每平方哩甚至可以達到一億隻。假使蝗蟲被吹到海上前產下卵,那問題會重複發生。一隻雌蟲於六月產下的卵,有能力在四個月內生出一千八百萬隻後代。──《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珥一4 蝗蟲名稱】由於近東地區農業經濟對蝗蟲十分熟悉,各種語言充滿精准的單字。本節有四個不同詞彙(整部舊約中共計九個),遠不及亞喀得文(已知有十八個詞)。翻譯的人對這四個字究竟是否代表蝗蟲生命週期發展的四個階段(1. 幼蟲期:黑色、跳行,無翼。2. 黑黃色有翼與顎。3. 黃色,完全成熟。4. 性成熟之成蟲),還是不同品種(群居性或獨居性),則意見紛岐。──《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珥一4剪蟲、蝻子、螞蚱是指什麼?】

答:剪蟲Palmer Worm,按希伯來原文,意即吞咽者,為葡萄藤,橄欖樹,無花果樹,及田園中各種植物之害蟲(摩四9)。其蛹蛻變時成為蝗蟲Locust。蝗蟲種類繁多,博物學家指出了有90多種,大都長約二寸餘,四翼六足,前四足用以爬行,後二足用跳躍(利十一2122),口有齒如鋸,最能為植物之害。蝻子Canker Worm系為深害稼穡之蟲,能匍匐跳趾,或飛行,為初生之小蝗蟲(鴻三1516)。螞蚱Caterpillar系一種食蔬菜青草小蟲,似匍匐地上之螟蛉毛囊等,與蝗蟲同類,(詩七八46)。以上這四種昆蟲的名字,是在其生長過程中,有其不同變化的樣式,實際上皆指蝗蟲之類。先知約珥以此蝗蟲之災,來預示神的降罰地上國中之民,聖經所記屢見不鮮也。(珥一6;二25;出十419;申廿八3842;代下七13;詩一○五34;啟九3)。——李道生《舊約聖經問題總解(上)》

 

【珥一5酒醉的人哪!要清醒哭泣;好酒的人哪!都要為甜酒哀號;因為從你們的口中斷絕了。

         蝗蟲會毀壞葡萄園,使“酒醉的人”沒有酒。(醉酒是書中惟一具體提及的罪。)──《雷氏研讀本》

         葡萄既被蝗蟲吃掉,平常可借酒消愁和作樂(詩104:15)的人現在要面對悲慘的現實,不能逃避了。

          「甜酒」:指葡萄新釀。──《串珠聖經註釋》

         先知呼籲全國在神面前認罪。“酒醉”是罪的一種,但很可能指的是醉心物質享樂,沉湎於罪中的生活。葡萄園為蝗災所毀,制酒的原料沒有了,何來“甜酒”!不重靈性生活的人,應想到只顧物質享樂的嚴重後果。先知促人及早悔悟(“哭泣”、“哀號”)。──《啟導本註釋》

         那些酒醉的人是誰呢?作者並未指定,很可能是指首領。他們因酒醉而無儆醒的態度,如不清醒,必看不清實況,就不知道哀慟。他們是好酒的人,在七十士譯本並加上「因酗酒而狂歡的人」,以後那裡還有甚麼甜酒,那些都會斷絕,因為收成沒有了,那裡還會有酒可釀呢?甜酒原指在葡萄園湧流的酒液(參閱四18及摩九13)。

         「哀號」不僅在本節,也在第十一節及十三節,都是命令詞,是十分哀痛的哭嚎聲,令人心悸。──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酒醉的人」:與「好酒的人」意義相近,這是詩歌裡面的同義平行體,透過重複來表達這些平常不管正事的人,也會因為蝗災而體會到事態嚴重。

         「酒醉的人」:醉酒是本書唯一特別提及的罪,代表自我放縱的生活方式。

         「甜酒」:將葡萄在陽光下曝曬之後,發酵五到七天製成。──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5~6醉酒的人】用一種諷刺的語言,先知在這裡喚醒酒醉的人,提醒他們為國家的災難哀哭。面對大災難,許多人可能會飲酒來尋找安慰。但是因為自然界的危機,使得葡萄的收成受到破壞,因此不再有酒飲。那股強而有力、破壞葡萄收成的一,不是別的,正是蝗蟲組成的大軍,牠們行近這塊土地,毀壞了所有的葡萄樹和無花果樹。

         先知要人哀號首先從酒醉的人開始,這不是一件偶然的事。這樣做可能是為了要更加發揮詩的效果,然而這樣選擇也表明約珥時代的社會特徵:飲醉酒可能成為該社會的普遍現象,因此災害將要減少飲酒,不是由於一種道德革命,而是因為酒精飲料供應減少的原故。——《每日研讀叢書》

 

【珥一5~14呼籲國民為蝗災哀哭:約珥分別呼籲

 1 醉酒的人(5-7)、

 2 耶路撒冷居民(8-10)、

 3 農夫(11-12)。為這次的災害哀號(自卑懺悔),並呼籲祭司加深哀號及去召聚領袖和民眾舉國禁食禱告(13-14)。──《串珠聖經註釋》

 

【珥一6有一隊蝗蟲,又強盛,又無數,侵犯我的地。它的牙齒如獅子的牙齒,大牙如母獅的大牙。

         以軍隊和獅子的牙齒來比喻蝗蟲所帶來的徹底毀壞。──《串珠聖經註釋》

         蝗蟲來侵犯,好似一支敵軍前來,所以「蝗蟲」又可作「民」或指某一種民,七十士譯本也作「民」。在箴言第三十章二十七節說:蝗蟲沒有君王,卻分隊而出。它們確似威武的軍隊,如歌革上來攻擊,「如密雲遮蓋地面」(結卅八16)。蝗蟲螞蚱上來,也不計其數(詩一○五34;參閱出十4-612-15)。強盛又無數,是蝗蟲的特性,而其毀滅力量之大,以獅子的牙來比較(可參閱啟九8)。獅子的牙是利器(伯四10)。這大毀滅是從北方來到,好似獅子從密林中上來(耶四67)。牙與大牙都是十分鋒利的,而且常相提並論(參閱箴三十14及詩五十八6)。──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我的地,單數代名詞大概以先知代表全體百姓,因為在這一章耶和華多數以第三人稱出現(913節等),此處好比摘取了一段神親口說的話,顯出那些被毀滅的屬於耶和華(見第7節,我的葡萄樹我的無花果樹)。——《丁道爾聖經注釋》

         有一隊蝗蟲(原文作民)”。希伯來語是goy。參箴30:25,26。這節經文在聖經中似乎是唯一一次用低級動物來代表一個民族。很有可能,先知約珥在這裡通過比喻修辭手法迸發出真實性,他正在預料一個勢不兩立的入侵軍隊。──《SDA聖經注釋》

         烏加列文學中也有用大軍比喻蝗蟲的文獻用法。──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6 蝗蟲的暗喻】在古代近東的文學作品中,將軍隊比喻作蝗蟲並不希奇。這種暗喻見於蘇美文獻,諸如亞喀得的咒詛;烏加列的《阿赫特》的故事;十九代王朝埃及文獻;新亞述文獻。這裡是顛倒過來,以入侵軍隊暗喻描述蝗蟲群聚(於二45明顯可見)。在古代近東文學中,常拿它與獅子比較,是因為蝗蟲的顏色、面部與口部的形狀。──《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珥一6有一隊蝗蟲何以是民?表明什麼?】

答:蝗蟲種類繁多,大都長約二寸餘,四翼六足,前四足用以爬行,後二足用以跳躍,口齒如鋸,頭部有複眼二個,單眼三個,觸覺如鞭狀,卵產生於堅硬之土面,初生時如蝻子(4),長成後即為蝗蟲,為食農作物之害蟲。聖經所記造成埃及之第八災的,就是此物(出十419)。先知約珥在這裡預示說:「有一隊蝗蟲,又強盛,又無數,侵犯我的地;它的牙齒如獅於的牙齒……」在蝗蟲二字下有小字:「原文作民」。譯為蝗蟲的希伯來文是Goi,其原意的解法就是民或國,如呂振中譯本作「整國之民」。本書的作者,乃將蝗蟲描寫成為一個強大兇猛好戰的民族(珥二2),它們好像一群無數的軍隊來到,摧殘毀壞猶大之地。國語聖經將民譯作蝗蟲,是使讀者容易明白的緣故。在箴言書中,也將蝗蟲和螞蟻描寫成好像一個民族(箴卅2527),因這25節中之「類」字,也是指為族類或民族的意思。先知在本章前半部所說的是蝗災,乃豫言在末後耶和華的日子裡,所要發生神的刑罰臨到猶大全地,為外邦無數訓練有素的侵略軍兵,從北方巴比倫,經伯拉大河之北,好像蝗蟲一樣成群結隊而來(珥一412,二2710)。―― 李道生《舊約聖經問題總解》

 

【珥一6~7先知將蝗蟲比作“民”,藉蝗災要百姓注意比自然災害更厲害(獅子的牙齒“、“母獅的大牙”)的外敵的侵害。“葡萄園”與“無花果”是生活幸福的象徵。──《啟導本註釋》

 

【珥一7它毀壞我的葡萄樹,剝了我無花果樹的皮,剝盡而丟棄,使枝條露白。

         “枝條露白”,因為葉子都被吃光。──《雷氏研讀本》

         無花果樹通常也種在葡萄園內,在舊約,二者都是國泰民安的象徵。

          「我的」:指神所賜給人的產物。──《串珠聖經註釋》

         這裡看見蝗蟲的牙齒多麼鋒利,樹、樹枝與樹皮,以及樹藤都全咬壞,甚至連樹皮內的樹幹及枝條都被咬得露白。這是多麼徹底的破壞。我的葡萄樹,我的無花果樹,都是代表我的地。他們的生計完全斷絕了,整個國家都被破壞不已。他們得救的希望已經失去了,救恩歷史也到了盡頭(參閱何二12)。他們什麼都消失殆盡。──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毀壞我的葡萄樹。參詩80:8;賽5:1-7;何9:1010:1。蝗蟲襲擊了植物綠色多汁的部分以後,開始襲擊樹皮。

         剝了我無花果樹的皮。直譯為“只剩殘幹”。──《SDA聖經注釋》

         「我的」: 1:6 與約珥書其他地方所用的這類人稱代名詞給猶太人帶來盼望,因為顯示百姓是屬於耶和華的。

         「葡萄樹」、「無花果樹」:巴勒斯坦常見的水果,兩種樹常常種在一起,這裡用來表示猶太地的豐饒。

         「枝條露白」:蝗蟲將樹皮吃掉,將導致植物無法輸入水份而枯死。──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7 葡萄樹與無花果】蝗蟲並不喜愛這裡提到的樹種,只有在沒有其他植物可吃的情況下,才會染指這兩種樹,由此可見破壞的程度。此外,葡萄樹與無花果是安全與富庶的表徵,因此它們的慘狀代表著民眾的情緒。古代近東地區,和平與富庶的美好景象就是能夠坐在自家的葡萄樹與無花果之下。埃及墓繪、亞述浮雕,以及聖經作者共同使用這片語來形容能夠掌控自己生活的人,沒有外力干預,得以栽種神(或外邦神)所賜與他們的地(王上四25;賽三十六16)。葡萄樹與無花果樹會結果實,也能遮蔭。享用它們顯示某種長期的興盛,因為兩者都需要數年才能出產。──《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珥一7 剝樹皮】蝗蟲的惡名不只是因為破壞植物的生命,也是由於咬壞枝子,剝去樹皮。如果樹皮受到相當的損壞,植物可能無法存活。如果存活,復原的過程會大大降低其結果能力。──《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珥一8我的民哪!你當哀號,像處女腰束麻布,為幼年的丈夫哀號。

         “處女”。已經訂婚的女人,由於訂婚有一定的約束力,所以她的未婚夫可被稱為她的“丈夫”(在本節,這個丈夫在完婚之前已經死去)。參看申命記二十二章2324節。──《雷氏研讀本》

         「麻布」:是舉喪或表示悲哀、懺悔的服飾,猶太人的麻布是用駱駝毛或山羊毛制的黑色粗布。

          「幼年的丈夫」:猶太人視訂婚如同正式婚約,訂了婚名分上便已是夫妻(參太1:18-19)。──《串珠聖經註釋》

         “我的民”:以色列人雖背離,神仍視為自己的子民,溫柔呼喚,促早醒悟。“處女…哀號”:幼年即已許配人的少女,未婚而夫君已逝,一生希望落空,心靈上創傷難補,傷心而至“哀號”。先知要人象這樣的少女般因失去神的憐憫而痛哭。──《啟導本註釋》

         第二段的哀歌對象是誰呢?可能指全民,因為全體的以色列人都應當舉哀,是通國的人民,都在悲哀之中。這裡以女子的哀慟來描述。處女是未嫁之少女,因未婚夫喪亡而舉哀,腰束麻布,胸間無麻衣,可以撞打而悲慟。

         另一些女子,已有丈夫,因丈夫喪亡而哀痛。有人認為幼年的丈夫指未婚夫,所以與上文之處女同義,只以重複的方法來描述少女的悲苦。她們訂婚常在幼年時舉行,在法律方面照當時的規矩是成為合法的夫妻,只是嫁娶的事還未實現。所以未婚夫喪亡,使少女的希望完全破碎,這是極大的打擊。也許他們倆人已在戀愛之中,死亡那殘酷的現實,把他們隔開了,死別的痛苦無以復加。在耶路撒冷的人,也會有這麼大的悲痛。──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幼年的丈夫。無疑指少女已與之訂婚,真心愛他,卻在結婚前死亡的人。她穿的不是婚服,而是守喪的麻衣。根據摩西的律法,訂婚一般被認為與結婚具有同樣的約束力(見申22:23注釋;太1:18-20)。──《SDA聖經注釋》

         「麻布」:一種用黑山羊毛織成的粗布,被用來做喪服,表示哀悼。

         「幼年的丈夫」:以色列女孩在小時候就許配給丈夫,但尚未正式結婚。──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8 處女暗喻】這裡翻譯成「處女」的字,指的是一個還未正式離開父家的女子。如果聘金已付,即使還沒完婚,她可能按著婚約算是有「丈夫」。這裡的隱喻指的是已經許配、快要成婚的女人哀悼她失去的丈夫。──《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珥一8~10耶路撒冷的子民要像訂了婚而未過門的女子(「處女」)因喪夫而哀哭。──《串珠聖經註釋》

 

【珥8~10年輕的婦女死喪丈夫這先知演講的第二個物件可能是耶路撒冷和它的聖殿,但是語言上好像是指年輕的婦女死去未婚夫的悲哀。蝗災的結果,使得正常情況下,帶供物到耶路撒冷聖殿去不再可能;祭司和傳道者,那些以獻祭給上帝為其職責的人,現在沒有甚麼可獻了。先知清楚地說明,糧食和水果欠收的情況,己遍及整個經濟體制,包括在聖殿中的敬拜。這一種情況表示,上帝不再施恩和祝福這個國家,再沒有甚麼可奉獻的了。——《每日研讀叢書》

 

【珥一9素祭和奠祭,從耶和華的殿中斷絕,事奉耶和華的祭司都悲哀。

         “素祭和奠祭”都不能獻上,因為蝗蟲已經吃光了用來獻祭的物品。──《雷氏研讀本》

         素祭與奠祭是每天早晚跟燔祭一起獻上的。(參出29:38-40; 28:3-8

         蝗災使細面及酒的供應斷絕,這些祭也被逼中止。──《串珠聖經註釋》

         蝗蟲所經,綠野變成荒地,已無可獻祭之物。“素祭”(利二12)和“奠祭”(利二十三13),為聖殿中每日早晚與燔祭同獻的祭。素祭的細面和奠祭用的油都沒有了,宗教生活中最起碼的獻祭也被迫“斷絕”。祭司的職務是“侍奉”神,也有責任教導百姓遵行神的話語,可是祭司的靈性象物質一樣貧乏,災害來臨,祭司更應反省。13節和二17要求祭司悔改。──《啟導本註釋》

         聖殿的事奉受了威脅。素祭和奠祭是每日要獻兩次的。早祭及晚祭兩次,所需用的不少。素祭是用面及酒,而奠祭是用酒。祭司是耶和華的僕人,他們的工作十分重要,因為他們必須負責聖殿的事。他們對人民宗教的需要,自然要照料,不可忽略。所以他們與首長們一樣要為實況而悲哀。首長還在酗酒,根本不感事態的嚴重。但是祭司們在實際的工作責任上,不得不為缺乏而擔憂。──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素祭。見利2:1注釋。素祭有一部分要供祭司為生(利2:36:1610:12-15)。──《SDA聖經注釋》

         「素祭」:以植物類食品為祭物的獻祭,包括細麵、油、鹽、乳香。 2:1-16

         「奠祭」:以酒為祭。 29:40 。素祭與奠祭都是每日早晚要獻而不中斷的祭物。 28:1──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9 獻祭的斷絕】撒珥根二世時代(主前第八世紀末)的亞述詩歌求問神明娜娜雅(Nanaya)終止蝗蟲之害。如同約珥,該禱文提到數類蝗蟲,以及其斷絕眾神之祭的哀歌。──《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珥一10田荒涼,地悲哀,因為五穀毀壞,新酒幹竭,油也缺乏。

         「悲哀」:或作「乾旱」。

          「五穀」、「酒」、「油」:都是必須獻的祭物。──《串珠聖經註釋》

         “地悲哀”亦作“地乾涸”,從12,1920諸節可知蝗災之外,還有旱災。百姓生活的三大供應“五谷”、“新酒”和“油“全部缺欠。──《啟導本註釋》

         根據古時傳統的信仰,田地都是耶和華賜給的產業。這是神的恩賜,都為成就救恩歷史的。五穀、新酒和油是必有的出產,是包括神一切的恩賜。但是現在居然全都幹竭了。這無疑是審判的威脅。──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地悲哀。這裡採用擬人手法,說大地因不出產而哀哭。這一節的希伯來語採用押頭韻,無法翻譯。──《SDA聖經注釋》

         「荒涼」:「毀壞」、「毀滅」,跟「五穀毀壞」的「毀壞」用字相同。

         地「悲哀」:跟 1:9 的祭司「悲哀」用字相同。

         「五穀...新酒...油」:是舊約聖經中重要的三重用語,代表當時的農產品( 2:19 )。──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1012 軍隊入侵對農業的影響】生態上的破壞可能讓經濟癱瘓多年。有時候田地受到極大的破壞,肥沃度大大降低。樹的毀損對於生態平衡有著更慘的影響。不只是失去樹蔭與木材,而且表土的侵蝕會增強;再者,失去森林對環境的貢獻,會加速荒地的擴展。有些果樹(像棗椰)要生長二十年才有生產力。農業上的破壞以及砍伐森林,都是入侵軍隊要懲罰被征服的人、試圖加速他們投降的常見戰術。亞述記錄與浮雕中詳細描述懲罰的手段,包括砍樹,破壞草原,摧毀灌溉的管道系統等。──《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珥一11農夫啊!你們要慚愧;修理葡萄園的啊!你們要哀號;因為大麥小麥,與田間的莊稼都滅絕了。

         這是哀歌第三段,現在呼召農人,他們該深感慚愧,有一種羞恥的感覺,農人沒有莊稼可收,好似婦女沒有生子一般,表明神的福分沒有來臨(參閱詩一二七3-5)。

         耕田的(農夫)與修理葡萄樹的,兩者一起提說的,只有在另兩處出現:歷代志下第二十六章十節及以賽亞書第六十一章五節,指沒有田地的農夫。田地的莊稼都滅絕了,所以必為此哀號,眾人的喜樂盡都消滅。──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慚愧」:「蒙羞」、「成為羞愧的」、「失望」。──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11~12農夫】最後先知對農夫講,所有他們的莊稼和水果都已死亡;所有他們的勞苦和等待地裡的出產,都成徒然。一切都喪失了,喪失在一支貪婪的蝗蟲大軍永無止息的胃口中;一切可以食用的都被吃光了。

         至此先知沒有洩漏這個可怕的危機到底是甚麼。他只是對不同的聽眾講,要求他們聆聽並學習;他宣佈大災難,並喚醒社會各階層哀號。他們哀號不僅因為他們直接或親身經歷的損失;同時也因為食物欠收,供物完全停止,使得殿中的敬拜成為不可能。——《每日研讀叢書》

 

【珥一12葡萄樹枯乾,無花果樹衰殘;石榴樹、棕樹、蘋果樹,連田野一切的樹木,也都枯乾;眾人的喜樂盡都消滅。

         “蘋果樹”。可能是杏樹(參看歌二5;七8)。──《雷氏研讀本》

         「枯乾」:該地不獨有蝗災,且有嚴重的旱災(參19-20)。

          「眾人的 ...... 消滅」:收割前一切農作物都被蝗蟲毀壞,收成的喜樂化為烏有。──《串珠聖經註釋》

         果樹的結果也有次序,但是這裡一連串提及的,卻沒有次第地有果子可收,枯乾、衰殘都帶給農人無限的失望。收穫的歡樂失去了,一切生活的樂趣也隨之消失殆盡。蝗災造成的歉收,使眾民都失去喜樂。神的審判帶來眾人的悲哀。──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珥一13祭司啊!你們當腰束麻布痛哭;伺候祭壇的啊!你們要哀號;事奉我神的啊!你們要來披上麻布過夜;因為素祭和奠祭,從你們神的殿中斷絕了。

         「披上麻布過夜」:意即在聖殿過夜切切哀哭。──《串珠聖經註釋》

         哀歌第四段,使群眾的哀號,成為聖殿禮拜的儀式,因為舉國上下都必須舉哀。「當束腰」這命令詞是可明瞭的,當然是指束麻布(撒下三31;耶四8,六26,四十九3),中譯詞特別補充,痛哭哀慟是必要的。腰身以上搥胸,更刻苦己身。痛哭與哀號是連續的,甚至夜間披麻布(王上廿一27;撒下十二16),終夜舉哀禁食(但六18)因為聖殿的獻祭被迫停止,正如第九節所說的,不再有素祭與奠祭。沒有獻祭,就無法向耶和華有敬拜,怎能還會有耶和華的福分呢?──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腰束麻布痛哭。表示傷心(見第8節),這裡指以色列所應當表現的悔罪(見王上21:27)。

         伺候祭壇的。源於希伯來語sharath(服侍),在這裡指“祭司”。──《SDA聖經注釋》

         「腰束麻布」:表達悲哀。──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13 麻布】麻布是以山羊或駱駝毛製成,粗糙而不舒適。在許多場合,麻布只是用來遮腰。亞希蘭的石棺上面描繪著哀傷的女子在裙子臀部的部分,圍著看來像是麻布的東西。──《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珥一13~14“祭司”。蒙召去帶領百姓為全民的悔改而“禁食”和舉行嚴肅會。──《雷氏研讀本》

 

【珥一14你們要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嚴肅會,招聚長老和國中的一切居民,到耶和華你們神的殿,向耶和華哀求。

         「分定禁食的日子」:猶太人每年的贖罪日為禁食日。(利16:29, 31

         現在祭司要為浩大的天災,額外宣告舉國禁食日期(參士20:26;撒下12:22),向神求憐憫。

          「嚴肅會」:參利23:36注。──《串珠聖經註釋》

         “分定禁食的日子“即宣佈特別的日子為災禍而禁食。普遍在一年一度的贖罪日,百姓須禁食(利十六29注)。”嚴肅會“:看《利未記》二十三26,指百姓為贖罪而作的禁食、禱告、獻祭等,在此期間甚麼工都不可作。──《啟導本註釋》

         本節仍對祭司說的,要他們切實悔改。禁食的日子是與嚴肅會連在一起。所謂嚴肅會,就是停止一切的工作,專心求告神(參閱二16,三9;耶六4;王下十20;結二十20)。參予這禁食的,不僅是長老,而且包括國中一切居民。關於禁食的事,也為其它先知所注意(耶十四12;賽五十八1-14以及亞七5-7)。──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分定。希伯來語是qadash(奉獻),為了舉行宗教儀式,或至少要進行正式的宣告。

         嚴肅會。希伯來語是`asarah ,詞根為`asar(抑止),似乎指為了開會而停止一切活動。──《SDA聖經注釋》

         「分定」:「分別為聖」的意思。

         「禁食」:在贖罪日必須禁食,遇災難時通常也會宣告禁食,表示悔罪與謙卑。

         「嚴肅會」:指停止一切工作,專心求告神的集會。

         ◎先知對祭司的呼籲成為對各樣身份的人呼籲的高潮。──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14 禁食】禁食在古代近東地區,除了聖經之外佐證不多。通常是在哀傷的情境下發生。在舊約中宗教性的禁食多半和向神呼求有關。原則是該需求甚為重要,以至於當事人關切屬靈景況,身體的需要便退居幕後。如此,禁食是為了預備潔淨自己,在神面前謙卑的過程(詩六十九10)。除了悔改的呼籲以外,約珥呼召大家禁食,以除去任何造成他們所受災荒的罪或障礙。──《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珥一14 嚴肅會】嚴肅會是集體敬拜的場合, 多半伴隨著例行的年度節慶,但是也可在需要時組成。在此情境下看來是一種長老的會議,儀式活動外可能也包括作某些決定。──《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珥一15哀哉!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這日來到,好像毀滅從全能者來到。

         關於“耶和華的日子”的解釋,參看簡介。“毀滅”(希伯來文是Shod)。跟“全能者”(希伯來文是說shaddai)一詞語音相近。──《雷氏研讀本》

         「耶和華的日子」:這詞在舊約有雙重的含意:

   1 指神在歷史中多次彰顯大能的日子,如1:152:1, 11中,以此表示神要對付作惡的猶大(參摩5:18-20注);

   2 指神在末世最後降臨之時,如2:31; 3:14就是論到這情況。在這些時刻,神要審判一切作惡之人,卻要拯救悔改歸向 的人(參摩5:18-20)。

          「全能者」:原文可譯作「毀滅者」,先前神向列祖施行拯救,現在卻要毀滅這作惡的子民。──《串珠聖經註釋》

         “耶和華的日子”:看<參考資料>“本書信息”條。這個詞在本書及其他先知書中時有出現(賽十三6;結十三5;摩五18;俄十五節;番一7;瑪四5等),有時稱為“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二31;瑪四5),有時簡稱為“那日”,它可指神對世事的管治,在歷史上的重要時刻施行刑罰。本書記的蝗災,埃及王尼哥軍隊的潰敗(耶四十六212)可為其例。也可指主基督末世最後降臨的日子,神審判惡人,拯救歸信祂的人,那時將為人類歷史的高潮(瑪四5;太十一24;帖前五2;彼後三10)。──《啟導本註釋》

         這是一個驚懼的吶喊,由於全地災禍頻仍,又有蝗災,再有旱災。這可怕的日子不是別的,而是耶和華的日子。

         「耶和華的日子」本書共提五次,是豫言以色列的(一15,二111),此外,還有豫言列邦的(二31及三14)。

         「日子」其實並不指時間的進度,而是指時間之內特殊發生的事,重點在形容詞,好似「下雪的時候」(撒下廿三20),米甸的日子(賽九4)。耶和華的日子是指耶和華顯現與行動的時候。──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耶和華的日子。這是眾先知的慣用語(賽2:1213:6;結30:3;摩5:18;番1:14等),其意義見賽13:6注釋。約珥主要指逼近猶大的災罰。從原則上說,他的預言也適用於世界最後審判的日子。

         全能者。希伯來語是Shaddai──《SDA聖經注釋》

         「哀哉」:「哎!」、「唉!」,感嘆詞。 30:2  13:6 也都用「哀哉」來論耶和華的日子。──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15~18先知為這次災禍哀號:因為這災是神審判臨到的先兆。──《串珠聖經註釋》

 

【珥一16糧食不是在我們眼前斷絕了嗎?歡喜快樂不是從我們神的殿中止息了嗎?

         「歡喜快樂」:在聖殿裡的獻祭及守節通常充滿歡樂的氣氛。(參利23:40; 16:11, 14-15; 26:11; 27:7──《串珠聖經註釋》

         他要會眾承認這峻嚴的現實。他是用問語的方式促他們注意。聖殿中已沒有素祭與奠祭,因為沒有糧食(一9上,13下)。敬拜原是一種慶祝的舉動,滿有歡喜快樂的情緒,因為神賜下厚恩,有救贖及其它的福分。但是現在這些都沒有了,不能享受與神的靈交。殿中敬拜歡喜快樂,是早期先知(如阿摩司、彌迦、耶利米)避免提說的,因為他們對禮儀持批判的態度。但是約珥卻特別注意,因為他看出禮儀的功能。──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糧食。希伯來語是'okel,指任何食物。

         從我們神的殿中。農作物已遭破壞,無法在聖殿中奉獻初熟的果子或感謝祭。古代希伯來人把這類供物獻給神的時候,乃是歡喜快樂的(見申12:5-7)。災難消除了這種快樂。──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16~18蝗災來到,節期的快樂因糧食的斷絕而消失,不但存儲糧食的倉廩已空,連種在地下的種子也枯乾,人畜都難逃浩劫。羊群雖可啃食樹皮草根,也奄奄待斃。──《啟導本註釋》

 

【珥一17谷種在土塊下朽爛,倉也荒涼,廩也破壞,因為五谷枯乾了。

         「穀種 ...... 朽爛」:撒於泥土內的種子因天旱而未能發芽生長。

          「廩」:指貯糧的地方。──《串珠聖經註釋》

         谷種原在雨季前播下,這樣下雨後就可滋長。但是現在乾旱中,谷種撒在土塊下無法萌芽,日久必致枯乾或朽爛。第一章十節與十二節,樹木都枯乾,還有甚麼谷物或果類可放在倉庫之中呢?所以這些好似虛設,糧食的缺乏已到非常嚴重的地步。──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倉」:「寶庫」、「寶物」、「庫房」。

         「廩」:「穀倉」、「倉庫」。

         「土塊」:「鏟子」或可能是「被鏟子所拋的土塊」。──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18牲畜哀鳴,牛群混亂,因為無草,羊群也受了困苦。

         牛羊因無水無草而饑渴交迫。──《串珠聖經註釋》

         這些牲畜當然是指家畜,沒有飼料可喂,在饑饉中哀鳴。牛群與羊群因為無牧草,到處亂闖,就形成一片哀鴻。蝗災一過,連草都成為枯黃的亂堆,這種破壞力實在徹底,毫無生機可言。

         「混亂」在七十士譯本作「哭號」,這樣就與「哀鳴」成為同義的對比,增加生動的描述力。──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混亂」:希伯來文此動詞被用來描述以色列人在曠野中繞迷了的情形( 14:3 )。

         「羊群也」:最後受苦的是羊群,因為即使無草,他們甚至能從土裡刨出草根來吃。

         「困苦」:原意是「遭受處罰」、「為罪受苦」。──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19耶和華啊!我向你求告,因為火燒滅曠野的草場,火焰燒盡田野的樹木。

         在哀歌中,最後以禱告作結,其實這禱告仍是以哀歌的形式(參閱耶九10,十四56,廿三10;詩四十二1,六十五12以及九十七3)。火焰與乾旱是主要的描寫,人似乎沒有甚麼可求的,因為一切都已消失了。──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蝗災之外,又遭逢焰,燒毀了草原與樹木(以作為屬天審判的手段,參:何八14;摩一471014,二25;詩五十3,九十七3)。由於這裡的火也波及溪水,所以大概不是指蝗災的寓意手法,而是指火焰帶來的乾涸。很多觀察蝗災的人發現,蝗蟲若是在熱得不尋常的夏季來襲,結果更糟糕(Bewer, p. 89)。——《丁道爾聖經注釋》

         。火和火焰可能喻指太陽的灼熱。──《SDA聖經注釋》

         「火」:雖然在別處,蝗蟲帶來的毀滅被比作火的毀滅( 2:3 ),然而此處先知較可能是描寫乾旱的結果。不管是哪種情形,都使人想到神審判的火。──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珥一19~20動物也要為人類的罪而受苦,所以牠們也向神呼喊。──《雷氏研讀本》

         向神哀求:「火」、「火焰」:指酷熱及嚴重的旱災(參耶9:10)。──《串珠聖經註釋》

         這兩節當為乾旱的描寫。但二3也把蝗災當成“火”,蟲害過處,草場樹木蕩然無存。“發喘”、“乾涸”都是旱災的現象。神審判大日忿怒的火當比這裡的難當百倍(看耶四4)。──《啟導本註釋》

 

【珥一20田野的走獸向你發喘,因為溪水乾涸,火也燒滅曠野的草場。

         這節仍在重複所描述的災情。火象徵著蝗災後的乾旱,也表徵神的烈怒。由於重複,更增強𥱥述的力量。耶和華的日子更臨近了。── 唐佑之《天道聖經注釋──約珥書》

       走獸。18節注釋。──《SDA聖經注釋》

         「發喘」:「渴望」、「切慕」、「喘氣」。

         ◎整個大地的生氣都已經毀滅了,這時候人和動物只能指望神。我們能體會這狀況嗎?── 蔡哲民《約珥書查經資料》

 

【思想問題】

 1 先知呼籲百姓禁食悔改,使災禍得消除(1:14)。為何全國上下、男女老幼(2:16)都須參與這事?

  這對今日教會的群體性有何提示?

  在舉國禁食中,那些人要負上特別任務?

  今日教會若要復興,那些人的責任特別重大?

 2 先知形容蝗群為神的軍旅(2:11)。今日世界上的天災會否也是神審判個人與邦國的工具?

  那麽,基督徒對災民是否應采聽天由命的態度?參徒11:27-30

 3 根據2:12-14, 17,人向神認罪、禱告應有什麽態度?

  這種禱告憑什麽才可蒙神垂聽?

 4 試根據串珠找出聖經中類似2:13下半句的宣告與事例。

 5 神應許賜下聖靈的福氣(2:28-29),也在新約應驗這預言。你是否有聖靈住在心內(參羅5:9, 15-16)?

 6 本書中,選民是在什麽情況下得知耶和華是以色列的神?見2:26-27; 3:14-17。另參詩46:10; 50:7

  你是否深知耶和華是你的神,並在行動上尊 為神呢?

 7 耶和華的審判最終要臨到萬民身上,那時候各人要得自己的報應(3:14-17)。你對神的審判有什麽反應;是歡迎 的拯救或是害怕 的刑罰?

──《串珠聖經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