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阿摩司書第四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宣判以色列民的罪行與懲罰】

   一、因貴婦欺壓窮人,必成俘虜被驅趕至遠方(1~3)

   二、因以崇拜偶像假神為榮,致被神放任(4~5)

   三、雖受多種天災人禍之重罰,仍不肯歸向神(6~11)

   四、勸告以色列民應當預備迎見造物的神(12~13)

 

貳、逐節詳解

 

【摩四1「你們住撒馬利亞山如巴珊母牛的啊,當聽我的話─你們欺負貧寒的,壓碎窮乏的,對家主說:拿酒來,我們喝吧!」

   〔呂振中譯〕在撒瑪利亞山的巴珊母牛阿,你們要聽這話!你們欺壓貧寒,壓碎窮苦,對你們的丈夫說『拿來,我們吃喝吧!』

  〔原文字義〕撒馬利亞」看山;「巴珊」多結果實的;「欺負」強加於,壓迫,錯待;「貧寒的」低下的,貧窮的,軟弱的;「壓碎」壓碎,大大壓迫;「窮乏的」有需要,貧窮的。

  〔文意註解〕「你們住撒馬利亞山如巴珊母牛的啊」:撒馬利亞城建造在撒馬利亞山上(參王上十六24),故『住在撒馬利亞山』指北國以色列首府撒馬利亞城內的居民;巴珊位於約旦河東靠北地區,屬瑪拿西半個支派轄下,境內有肥沃的草場,盛產肥美的牛羊,故『如巴珊母牛的』乃影射撒瑪利亞城內的上流社會婦女,她們的生活奢華,個個長得肥胖如母牛。

         「當聽我的話」:意指應當留心傾聽神責備你們的話(參三1)

         「你們欺負貧寒的,壓碎窮乏的」:指她們憑藉丈夫的權勢,壓榨錯待一般貧民,有時甚至使用暴力對付他們。

         「對家主說:拿酒來,我們喝吧」:『家主』指自己的丈夫;本句意指夫妻對飲尋歡作樂。

  〔話中之光〕()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憐憫窮乏的,乃是尊敬主(箴十四31)

         ()無論是吃肉,是喝酒,是甚麼別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作才好(羅十四21)

 

【摩四2「主耶和華指著自己的聖潔起誓說:日子快到,人必用鈎子將你們鈎去,用魚鈎將你們餘剩的鈎去。」

   〔呂振中譯〕主永恆主指著他自己的聖德來起誓說:『看吧,日子快要臨到你們,人必用鉤子將你們鉤去,用魚鉤將你們餘留下的鉤掉。』

  〔原文字義〕聖潔」分別,神聖;「快到」來到,進來;「鈎子」倒鉤;「鈎去」帶走,拿走;「餘剩的」後部,盡頭。

  〔文意註解〕「主耶和華指著自己的聖潔起誓說」:這裡強調神自己的聖潔,含意乃在責備她們的生活型態滿了罪孽,違背神的聖潔;本句意指神必不再寬容,而要施以報應。

         「日子快到,人必用鈎子將你們鈎去」:『鈎子』指用於驅趕牲畜的鈎和叉;本句意指當報應的日子來到,她們要成為敵人的俘虜,並且要被敵人以驅趕牲畜的方式來對待。

         「用魚鈎將你們餘剩的鈎去」:『魚鈎』象徵如荊棘般的刺痛,越掙扎越痛苦;『餘剩的』意指沒有漏網之魚,全體都要遭殃。

  〔話中之光〕()神自己的聖潔就是祂的性情,凡是人的作為違背祂聖潔的性情的,祂必報應。

         ()日子必到,凡你家裡所有的,並你列祖積蓄到如今的,都要被擄到巴比倫去,不留下一樣。這是耶和華說的(王下二十17)

 

【摩四3「你們各人必從破口直往前行,投入哈門。這是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你們必在破口處出去,各人直往前行,被投入哈門。』永恆主發神喻說。

  〔原文字義〕破口」破裂,破開;「直往前行」前往,行進;「投入」投擲,扔;「哈門」高處的堡壘,宮殿。

  〔文意註解〕「你們各人必從破口直往前行」:『破口』指城牆破裂之處(參九11;王上十一27;尼六1);本句意指被驅趕直接從城牆的缺口出去往前行。

         「投入哈門」:『哈門』有不同的解釋如下:(1)面對亞蘭首都大馬色的一處高山,可能是黑門山;(2)棄置俘虜屍體的亂葬崗或糞堆;(3)敵人的宮殿作僕婢。

         「這是耶和華說的」:意指上述的懲罰是確實的。

  〔話中之光〕()城破人亡,這是何等悲慘的局面,全由於神子民無視神的警戒。

         ()凡神所說的話,到了時候,必定會應驗(參哈二3)

 

【摩四4「以色列人哪,任你們往伯特利去犯罪,到吉甲加增罪過;每日早晨獻上你們的祭物,每三日奉上你們的十分之一。」

   〔呂振中譯〕「『到伯特利去悖逆吧!到吉甲去增加反叛吧!早晨獻上你們的祭物!每三日奉上你們的十分之一吧!

  〔原文字義〕伯特利」神的家;「犯罪」背叛,違反;「吉甲」滾動,輪子;「加增」增多,變多;「罪過」(原文與「犯罪」同字);「獻上」參與群體敬拜,供職;「十分之一」十一奉獻。

  〔文意註解〕「以色列人哪,任你們往伯特利去犯罪,到吉甲加增罪過」:『伯特利和吉甲』是北國以色列的敬拜偶像假神中心地點(參王上十二29;何十二11),故全句意指以色列人儘管去拜偶像假神罷。

         「每日早晨獻上你們的祭物」:這是誇張的說法,因為拜偶像假神不必每天獻祭,故本句有諷刺的含意,意指你們儘管熱心去事奉偶像假神罷。

         「每三日奉上你們的十分之一」:本句也具有諷刺性的含意,因為『每三日奉獻十分之一』,則每月即奉獻百分之百,連最熱心的宗教徒也不可能如此;全句意指你們儘管多多奉獻給偶像假神罷。

  〔話中之光〕()「伯特利」按照字義指神的家(參創二十八18~19)。信徒若僅奉行宗教儀式,在教會中仍有犯罪的可能。

         ()宗教徒光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要躲開(參提後三5)

 

【摩四5「任你們獻有酵的感謝祭,把甘心祭宣傳報告給眾人,因為是你們所喜愛的。這是主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儘管熏上有酵餅作感謝祭哦!把自願獻的祭宣告而公佈吧!因為、以色列人哪、你們所愛的就只是如此!』主永恆主發神喻說。

  〔原文字義〕有酵的」發酵之物;「甘心祭」自願,自由奉獻;「宣傳報告」宣告,公佈。

  〔文意註解〕「任你們獻有酵的感謝祭」:按摩西律法規定,以色列人獻感謝的平安祭,要用無酵餅和無酵薄餅,與有酵的餅一同獻上(參利七11~13);無酵的餅預表聖潔無罪的基督,有酵的餅預表獻祭的人本身是有罪的。本句僅獻『有酵的感謝祭』,不符律法的要求,且獻祭的對象是偶像假神,不是真神。

         「把甘心祭宣傳報告給眾人,因為是你們所喜愛的」:『甘心祭』是平安祭的三種之一:為感謝、為還願、甘心獻的(參利七11~17),動機原為討神悅納;本句意指他們獻甘心祭給偶像假神,不是為討神喜悅,而是為了張揚自己的敬虔,以博得眾人的稱讚,這是他們內心所喜愛的。

         「這是主耶和華說的」:意指神任憑他們隨心所欲(參羅一2428)

  〔話中之光〕()獻感謝祭和甘心祭的對象是神不是人,目的是為討神喜愛,然而宗教徒卻偏偏喜愛讓眾人知道,好贏得眾人的欽羨,目的全為著滿足自己,這與獻祭的意義背道而馳。

         ()宗教徒以自私為出發點,結果惹神發怒;真基督徒以討神喜愛為出發點,結果自己得著平安與喜樂。

 

【摩四6「我使你們在一切城中牙齒乾淨,在你們各處糧食缺乏,你們仍不歸向我。這是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然而是我使你們在各城牙齒乾淨、無物可嚼,使你們在各處糧食缺乏;你們仍不回來歸我。』永恆主發神喻說。

  〔原文字義〕乾淨」無罪,清潔;「缺乏」匱乏;「歸向」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我使你們在一切城中牙齒乾淨,在你們各處糧食缺乏」:『牙齒乾淨』意指齒縫裡沒有食物的殘渣,轉指飢荒;本句意指神使飢荒臨到以色列各成各地。

         「你們仍不歸向我」:意指以色列人面臨飢荒仍不肯悔改轉向真神。

         「這是耶和華說的」:意指飢荒將臨到他們的話是確實的。

  〔話中之光〕()硬著頸項的人,多受不必要的苦難,雖經歷神多次的管教,仍不知回轉。

         ()在正常的情形下,神樂意祂的兒女享受豐足的人生,因此當我們落入缺乏的情況中,應當警惕是否與神之間發生了問題,趕緊歸向神。

 

【摩四7「在收割的前三月,我使雨停止,不降在你們那裏;我降雨在這城,不降雨在那城;這塊地有雨,那塊地無雨;無雨的就枯乾了。」

   〔呂振中譯〕「『也是我在收割前還有三個月使雨停止不降在你們那裡;我降雨在一個城,不降雨在另一個城;這一塊地有雨,那一塊地無雨,就枯乾了。

  〔原文字義〕收割」莊稼,收穫;「停止」抑制,禁止;「枯乾」乾燥,乾涸。

  〔文意註解〕「在收割的前三月,我使雨停止,不降在你們那裏」:從收割的季節往前推三個月,若不降雨,亦即沒有春雨,便是旱災,作物無法生長,肯定會歉收。

         「我降雨在這城,不降雨在那城;這塊地有雨,那塊地無雨;無雨的就枯乾了」:意指地區性間歇地降雨,無助於積儲足夠的雨水。

  〔話中之光〕()雨調風順象徵豐收,反之,則必然歉收;當神收回祝福的手,肯定必會忍飢捱餓。

         ()信徒的生活若限於窘境,首須省察自己是否得罪了神。

 

【摩四8「這樣,兩三城的人媖到一城去找水,卻喝不足;你們仍不歸向我。這是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這樣、兩三個城的人就搖搖晃晃走到一個城去找水喝,也不得滿足;你們仍不回來歸我。』永恆主發神喻說。

  〔原文字義〕媖」遷移,漂流;「找」喝;「足」滿意,滿足;「歸向」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這樣,兩三城的人媖到一城去找水,卻喝不足」:意指由於降雨不充分,導致缺乏飲用水。

         「你們仍不歸向我」:意指以色列人面臨缺水仍不肯悔改轉向真神。

         「這是耶和華說的」:意指乾旱將臨到他們的話是確實的。

  〔話中之光〕()有時候,神藉自然環境說話;當信徒遇到不順的景況,應當立即知所警惕。

         ()悔改的意思就是回轉歸向神,不是歸向良善,也不是歸向神之外的任何人事物。

 

【摩四9「我以旱風、霉爛攻擊你們,你們園中許多菜蔬、葡萄樹、無花果樹、橄欖樹都被剪蟲所吃;你們仍不歸向我。這是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我用旱風黴爛擊打你們,使你們的菜園和葡萄樹荒廢(傳統許多);你們的無花果樹和橄欖樹都給剪蟲吃了,你們仍不回來歸我。』永恆主發神喻說。

  〔原文字義〕旱風」枯萎的東西;「霉爛」黴菌;「攻擊」擊打;「菜蔬」(原文無此字);「剪蟲」蝗蟲;「歸向」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我以旱風、霉爛攻擊你們」:意指天候不正常,時而乾旱,時而降雨過多。

         「你們園中許多菜蔬、葡萄樹、無花果樹、橄欖樹都被剪蟲所吃」:意指蔬果發生蟲害而歉收。

         你們仍不歸向我」:意指以色列人面臨天災和蟲害仍不肯悔改轉向真神。

         「這是耶和華說的」:意指天災和蟲害將臨到他們的話是確實的。

  〔話中之光〕()風、菌類、昆蟲都是神手中的工具,得罪神的後果實在可怕。

         ()神的造物中大如風,小似菌類,都聽從神的調度,唯獨神的子民經常悖逆神。

 

【摩四10「我降瘟疫在你們中間,像在埃及一樣;用刀殺戮你們的少年人,使你們的馬匹被擄掠,營中屍首的臭氣撲鼻;你們仍不歸向我。這是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我打發瘟疫在你們中間、像埃及的樣子;我用刀殺戮你們的青年人,同時叫你們的馬匹被劫掠;我使你們兵營中屍首的臭氣撲鼻你們仍不回來歸我。』永恆主發神喻說。

  〔原文字義〕降」打發,送走;「瘟疫」瘟疫,災害;「殺戮」殺害;「屍首」(原文無此字);「臭氣」惡臭,腐臭;「撲」上升,攀登。

  〔文意註解〕「我降瘟疫在你們中間,像在埃及一樣」:意指神從前曾藉摩西警告法老王若以瘟疫攻擊埃及人,他們就要從地上除滅(參出九15),後來在曠野曾局部地用瘟疫懲罰以色列人(參民十六46~49)。故以色列人深知瘟疫是神的刑罰(參利二十六25;撒下二十四15)

         「用刀殺戮你們的少年人,使你們的馬匹被擄掠,營中屍首的臭氣撲鼻」:意指神要使以色列人在戰爭中損失慘重,橫屍遍野。

         「你們仍不歸向我」:意指以色列人面臨瘟疫和敗戰仍不肯悔改轉向真神。

         「這是耶和華說的」:意指瘟疫和敗戰將臨到他們的話是確實的。

  〔話中之光〕()瘟疫和戰爭造成死人無數,悲慘局面,莫過於此,若仍不知悔改歸向神,恐逃不脫全族滅絕。

         ()神的刑罰,一步加重一步,懸崖勒馬,回頭才是正路。

 

【摩四11「我傾覆你們中間的城邑,如同我從前傾覆所多瑪、蛾摩拉一樣,使你們好像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你們仍不歸向我。這是耶和華說的。」

   〔呂振中譯〕『我傾覆你們中間的城,如同我(原文神)傾覆了所多瑪蛾摩拉一樣;你們像一根柴從焚燒中搶救出來;你們仍不回來歸我。』永恆主發神喻說。

  〔原文字義〕傾覆(首字)」轉動,推翻;「城邑」(原文無此字);「傾覆(次字)」傾覆,破壞;「所多瑪」燃燒的;「蛾摩拉」浸沒;「火中」燃燒;「抽出來」剝奪,掠奪;「柴」木棒。

  〔文意註解〕「我傾覆你們中間的城邑,如同我從前傾覆所多瑪、蛾摩拉一樣」:意指從天降火燒滅一些人(原文並非指全城),如同燒毀所多瑪和蛾摩拉一樣(參創十九24~25)

         「使你們好像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意指由於神的恩典,使以色列民經過懲罰後,仍舊中有餘數得以倖存下來。

         「你們仍不歸向我」:意指以色列人面臨天火焚燒仍不肯悔改轉向真神。

         「這是耶和華說的」:意指天火將臨到他們的話是確實的。

  〔話中之光〕()所多瑪和蛾摩拉因同性戀行為而被神傾覆(參猶7),今日允許同婚權的國家,其後果不堪設想。

         ()今日世風日下,敗壞至極,信徒在這種社會環境中蒙神保守,好像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理當倍加珍惜如此厚恩,尊重自己的身分。

 

【摩四12「以色列啊,我必向你如此行;以色列啊,我既這樣行,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

   〔呂振中譯〕『因此以色列阿,我必這樣辦你!雅各阿,我既要這樣辦你,那麼以色列阿,你就要準備好、來迎見你的神!』

  〔原文字義〕預備」準備好;「迎見」遭遇,降臨。

  〔文意註解〕「以色列啊,我必向你如此行」:照理本當指前述6~11節災禍的警告,必要付諸實施。但原文在本句開頭有『因此』一詞(中文沒有翻譯出來),表示因以色列民漠視神的警告,無動於衷,故此神要他們面對祂自己。

         「以色列啊,我既這樣行,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當一切的警告都不發生作用時,神的辦法是要以最終的審判者出現,所以要以色列民準備好迎見祂。

  〔話中之光〕()際此末世,主再來的日子已經臨近,你當預備迎見神。

         ()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我們就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羅十三11~12)

 

【摩四13「那創山、造風、將心意指示人、使晨光變為幽暗、腳踏在地之高處的,祂的名是耶和華──萬軍之神。」

   〔呂振中譯〕「『因為你看,那塑造了山、創造了風、將心意如何指示人、使晨光變為幽暗、腳踏地之山丘的(接讀何8~9二節)、萬軍之神耶和華是祂的名。』

  〔原文字義〕創」塑造,製作;「造」創造,型塑;「心意」思想;「指示」顯明,通知;「萬軍」軍隊,群。

  〔文意註解〕「那創山、造風」:『創山』指創造有形體的萬有;『造風』指創造無形體的萬有,特別是『靈』(原文『風』與『靈』同字)

         「將心意指示人」:解經家對本句有兩種相反的解釋:(1)指將神的心意指示人,讓人明白祂救恩的計劃和救主基督;(2)指將人的心意顯明出來,讓人知道自己的敗壞而轉向救主基督。

         「使晨光變為幽暗」:本句又有兩種相反的解釋:(1)照中文翻譯,指審判來臨前的光景,日頭變黑(參太二十四29)(2)使幽暗轉為晨光,亦即那坐在黑暗中死蔭裡的人,有清晨的日光發現照亮他們(參路一78~79)

         「腳踏在地之高處的」:意指掌管全地的大能者(參申三十二13;三十三29;彌一3)

         「祂的名是耶和華──萬軍之神」:『耶和華』這名意指祂是自有永有的大能者(參出三14),偏重救恩的一面;『萬軍之神』這稱呼意指祂是統領天使天軍的大能者(參詩五十九5),偏重審判的一面。

  〔話中之光〕()創造宇宙萬有的神,竟然樂意將祂的心意啟示給人知道,表明祂高抬了人,將人視作推心置腹的朋友,叫人們遵行。

         ()祂的腳踏在地之高處,祂超越過所有的人事物,使一切都服在祂的腳下。

 

叁、靈訓要義

 

【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

   一、應當預備自己的原因(1~5)

         1.因為人們欺壓貧窮人(1~3)

         2.因為人們拜錯了偶像假神(4節上)

         3.因為人們在獻祭的事上不遵行神的命令(4節下~5)

   二、雖經再三刑罰仍不歸向神(6~11)

         1.糧食缺乏的刑罰(6)

         2.降雨不順的刑罰(7)

         3.飲水不足的刑罰(8)

         4.旱風霉爛的刑罰(9)

         5.瘟疫殺戮的刑罰(10)

         6.全城傾覆的刑罰(11)

   三、必將面對神的審判(12~13)

         1.神必要施行審判(12)

         2.神已將新意指世人(13)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阿摩司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阿摩司書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