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司書第九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摩九1 從祭壇開始,神宣告了祂的審判……】審判要從祭壇開始,因為祭壇是百姓生活的中心,也是他們期望得到保護和賜福的地方。這審判要臨到以色列所有的人,即十二個支派。解經家對祭壇的位置有不同理解:有的認為是伯特利的祭壇;但更可能是耶路撒冷聖殿內的祭壇。神要拆毀他們自以為安全的根基,好使他們回轉歸向祂。不過,神已應許要復興祂更新了的子民、重建毀壞的以色列。(9:11)──《靈修版聖經註釋》 【摩九2-4 審判的烈燄令罪人驚恐,我也很怕呀,不用怕?如何可以?】陰間是死人之地,迦密山則是大山;兩者都象徵著遙不可及──沒有人能逃脫神的審判。對忠於神的人來說,這是個佳音;但在敵擋神的人看來,這卻是個噩耗。無論我們逃到山頂,還是潛入深海,神都必能找著我們,按我們所言所行的來審判我們。阿摩司把審判惡人形容得像深海、猛獸無情地追尋那些受咒詛的人。然而,對忠於神的信徒,審判只會帶來和平而繁盛的新天地。對你來說,神的審判是佳音還是噩耗?──《靈修版聖經註釋》 【摩九7 神看以色列竟如看待列國,這表示了甚麼?】古實在埃及以南,對以色列人來說,是一片遙遠的蠻荒之地。迦斐託即克里特,是非利士人移居巴勒斯坦時落腳的小島。神審判以色列,跟審判列邦無大不同。祂不但是以色列的神,更是萬邦之神,統管萬民。──《靈修版聖經註釋》 【摩九8 神雖懲罰以色列人,是因為愛;有時祂管教我,難道……】阿摩司向以色列人保證,神必不將以色列“滅絕淨盡”;換言之,懲罰並非長久,尚留有餘地。神是要拯救,而非刑罰;但在必需刑罰的時候,祂也不會按住不動。就好像充滿慈愛的父親一樣,神所愛的,祂就要管教,使他們改正。假若神管教你,你便當視之為神對你的愛,要欣然接受。──《靈修版聖經註釋》 【摩九8-9 以色列全都被擄了嗎?全都失落了?那些忠於神的人呢?】雖然亞述要毀滅以色列,把以色列民擄去,但仍有人存留;早在數百年以前,對被擄一事已有預言了(參申28:63-68)。無疑百姓要在這次攻擊和被擄中被淨化,可是,沒有一個真信徒會因此而永遠失落。人間的審判制度縱然缺陷很多,但神卻絕對公平;罪人必逃不了,義人卻不會被忘記。真信徒必定不會失落。──《靈修版聖經註釋》 【摩九11】「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 這幾節經文特別為年老的雅各所引用,為向教會說明外邦人應與以色列平等地受接納(使徒行傳十五章)。這位主的兄弟以這段經文結束他的講詞,必看見聖靈有深切的用意,選民蒙福是使世人一同蒙福。 雅各說這是五旬節的情形。神的福分臨到錫安山,也必臨到全地。他們到處去傳福音,達到安提阿那裡,就有大批人湧入教會(使徒行傳十一章),以後那範圍越來越廣,到以弗所、雅典、羅馬以及遠處的西班牙等地。 現在的時代已到盡頭,教會快與基督在天上作王,我們可以收復現今讓被魔鬼佔據的地方。魔鬼以後不得再在空中掌權,猶太人再歸服神,成為宣教士,向世人傳道。外邦人也必尋求神。我們可將十三之十五節的應許參照羅馬書十一章十五、二十四、二十六節。 我們確可找出屬靈的含義,求主使這日子早些來到。鐮刀還未落下,麥粒已經成熟,收割之後立即撒種。在我們還未見證之時,人們的心已經而備好了,而且急切要接受主的救恩。——邁爾《珍貴的片刻》 【摩九11重建帳幕】「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
在先知阿摩司的時代,以色列的滅亡,只是早晚間的事。聽到先知宣告神審判的群眾,有很多人會看見預言的成就,被亞述軍驅往外邦的土地。一百多年後,猶大也將步上被擄往巴比倫的道路。眼看從曠野來的狂風,就要把大衛的帳幕吹倒,並且撕成碎片,隨風飄向四方。 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我必使我民以色列被擄的歸回,他們必重修荒廢的城邑居住…我要將他們栽於本地。(摩九:11-15) “大衛的帳幕”,不僅代表大衛的王朝,也代表神的同在,像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會幕,或大衛把約櫃迎入錫安的會幕,是神與人同住的象徵(代上一六:1)。大衛所最愛慕的,是神的同在:“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裏求問。”(詩二七:4)在耶穌復活以後,福音傳到外邦,大衛偉大的後裔,是神應許的彌賽亞王,重新建立了祂的帳幕。在耶路撒冷大會中,雅各指出是先知預言的應驗,正如經上所寫的:“此後我要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叫餘剩的人,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這話是從創世以來,顯明這事的主說的。”證明外邦人也歸於主的帳幕之中。(徒一五:16-18) 【摩九11-12 現在倒塌了,將必重建。神這應許何時才應驗?】在懲罰來臨時,大衛家要成為“倒塌的帳幕”。神曾與大衛立約說,大衛必有一個後裔,永遠接續他的王位(參撒下7:12-16)。然而,以色列民被擄,使這個應許看來無法實現。不過,神說“到那日”祂要重建以色列國,使它恢復應許中的榮耀。這是同時向以色列和猶大所發的應許,這應許並非由地上政治領袖去實現,而是彌賽亞將來復興的屬靈國度,並掌權直到永遠。 雅各曾引述這幾節經文(參徒15:16-17),指出這應許是藉基督的復活和教會(包含猶太人和外邦人)來實現的。“得以東所餘剩的”是指彌賽亞的國度乃是普世性的,也包括外邦人。當神把外邦人帶進來的時候,便是把那被破壞的重新建立起來。外邦人也被召集起來後,神便要重新復興新以色列的榮耀。所有以色列的領土,將來都要成為神國的一部分。──《靈修版聖經註釋》 【摩九13接續收割,是大豐收嗎?】 這節經文描述那時的穀物大豐收,百姓收也收不完。──《靈修版聖經註釋》 【摩九13-15 世人似都忘了神,先知仍堅持行神的道;我可以如他一樣嗎?】阿摩司時代的猶太人,早已把神向他們所施的愛和眷顧忘得一乾二淨。有錢人過著無憂無慮、舒適安逸的生活,對有需要的人卻袖手旁觀。他們遵守宗教禮儀,期望藉此討神喜悅,但心底裡對神卻沒有一點愛。故此阿摩司宣告,他們要因自己的惡行遭神毀滅。 我們切不可以為參加教會、表面上作個好人就已經足夠了。神期望我們對祂的信仰能深入到人生每一個層面,彰顯在每一個行為上,也延伸至周圍環境和所接觸的人之中。我們應以阿摩司的話作為鑑戒,按神意旨,盡忠為主而活。──《靈修版聖經註釋》 【懷恩早禱】 經文默想:阿摩司書 9 1 我見主站在祭壇旁,他說:“擊打聖殿的柱頂,使門檻都震動。砍掉它們,落在眾人的頭上,剩下的人我必用刀殺死;沒有一個能逃走,沒有一人逃脫。 2 如果他們下到陰間,就是在那裡,我的手必把他們揪上來;如果他們升到天上,就是在那裡,我必把他們拉下來; 3 如果他們躲在迦密山頂,就是在那裡,我必搜尋他們,抓他們出來;如果他們要躲避我,藏在海底,就是在那裡,我必命令蛇去咬他們; 4 如果他們被仇敵擄去,就是在那裡,我必命令刀劍殺死他們;我必定睛在他們身上,降禍不降福。” 5 萬軍之主耶和華摸地,地就融化,住在地上的都要悲哀。這地必像尼羅河高漲,像埃及的大河退落。 8 “看哪!耶和華的眼目察看這有罪的國,我要把它從地上除滅;卻必不把雅各家完全除滅。”這是耶和華的宣告。 9 耶和華說:“看哪!我必下令,我必在列國中篩以色列家,好像人用篩子篩穀,但穀粒不會落在地上。 10 我民中所有犯罪的人,就是那些說:‘災禍必不臨近、追上我們’的人,他們必死在刀下。 11 “到那日,我必豎立大衛倒塌的帳棚,修補它們的破口;我必重建它的廢墟,使它像往日一樣建立起來。 12 好使他們獲得以東所餘剩的,以及所有稱為我名下的國。”這是行這些事的耶和華的宣告。 13 “日子快到,這是耶和華的宣告。耕地的必緊接著收割的,踹葡萄的必緊接著撒種的;大山必滴下甜酒,小山必融化。 14 我必使我的子民以色列被擄的人回歸,他們必重建荒廢的城,住在其中;他們必栽種葡萄園,喝園中的酒;建造果園,吃園中的果子。 15 我必把他們栽於他們自己的土地,他們再不會從我賜給他們的土地上被拔除。”這是耶和華你的 神說的。 個人禱告感言 到那日,我必豎立大衛倒塌的帳棚,修補它們的破口;我必重建它的廢墟,使它像往日一樣建立起來。好使他們獲得以東所餘剩的,以及所有稱為我名下的國。”這是行這些事的耶和華的宣告。阿摩司書
9:11-12 讚美萬軍之主耶和華,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祢是大能的上帝,祢是永恆之主,祢統管天地萬有,我們能往那裡去躲避祢的面,我們豈能逃脫祢的刑罰。我們清早起來,存恭敬的態度,把我們的心呈獻,求祢赦免我們的過犯,賜我們洗心革面的機會。 感謝天父無限的憐憫,再一次藉著先知的警告,祭壇原是藉著獻祭討祢的喜悅,是蒙祢赦罪的地方,但若不照著祢的心意獻祭,反而會惹祢的怒氣,我們將遭受祢的審判和刑罰。我們要在獻祭之前,先處理好我們與別人之間的嫌隙,重建健康的人際關係,神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得以提升。 感謝讚美主耶穌,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唯有祢把天父顯明出來。向來我們沒有奉祢的名求天父,但如今求就必得著,並叫我們有滿足的喜樂。感謝祢來,叫我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是更豐盛的生命,是不再一樣的生命,是靠著耶穌祢能得勝疫情的困擾,能越過天災人禍帶來的恐懼。 主耶穌赦免我們的罪,在祢所賜肥沃的土地上,我們沒有儆醒守候,竟然讓魔鬼撒下稗子和雜草的種籽,使美好的菜園長出各樣的荊棘,叫我們生命的種籽被擠壓,結不出成熟的子粒。原諒我們被世界薰陶,在追求財富和宴樂中,迷失自己,甚至賠上健康、生命及家人的關係。 求聖靈來復興我們,能放下過去,靠著耶穌的寶血,清空心靈的內疚箱,把一盒盒的埋怨、憎恨、罣慮和苦毒掉進垃圾車送走。求聖靈領我們脫離這彎曲悖謬世代的網羅,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珍惜弟兄姊妹彼此相通的機會,在擘餅記念主和同心祈禱中叫個人復興,教會興旺。 求聖靈祢來復興我們眾教會,能幫助弟兄姊妹成長,不再作小孩,中了人的詭計,被異教之風和欺騙的手法,使他們的信心搖動,站立不穩。賜我們大家同心合意,在心靈道種成長期間,能一次又一次去除憂慮、自卑、失望、罪疚感、每日壓力、懷疑、嫉妒和恐懼等荊棘,能在互助寬容中長大成人。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