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阿摩司書導論短篇信息

 

目錄:

耶和華的吼叫──阿摩司書(江守道)

重新建立一阿摩司書(陳希曾)

阿摩司書研究(巴斯德)

阿摩司書精華(漆立平)

阿摩司書──神手中公義的箭(張向晨)

阿摩司書簡介(楊震宇)

阿摩司書(大衛鮑森)

阿摩司書概要(林獻羔)

阿摩司書筆記(霍默希特)

 

 

耶和華的吼叫——阿摩司書(江守道)

 

讀經:

 

「當猶大王烏西雅,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在位的時候,大地震前二年,提哥亞牧人中的阿摩司得默示論以色列。他說,耶和華必從錫安吼叫,從耶路撒冷發聲;牧人的草場要悲哀,迦密的山頂要枯乾」(摩一:12

 

「以色列人哪,你們全家是我從埃及地領上來的,當聽耶和華攻擊你們的話。在地上萬族中,我只認識你們;因此,我必追討你們的一切罪孽。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獅子若非抓食,豈能在林中咆哮呢?少壯獅子若無所得,豈能從洞中發聲呢?若沒有機檻,雀鳥豈能陷在網羅裡呢?網羅若無所得,豈能從地上翻起呢?城中若吹角,百姓豈不驚恐呢?災禍若臨到一城,豈非耶和華所降的麼?主耶和華若不將奧秘指示他的僕人眾先知,就一無所行。獅子吼叫,誰不懼怕呢?主耶和華發命,誰能不說預言呢?」(摩三:18

 

「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是以色列人得以東所餘剩的,和所有稱為我名下的國;此乃行這事的耶和華說的。耶和華說:日子將到,耕種的必接續收割的;踹葡萄的必接續撒種的;大山要滴下甜酒,小山都必流奶,我必使我民以色列被擄的歸回,他們必重修荒廢的城邑居住,栽種葡萄園,喝其中所出的酒;修造果木園,吃其中的果子。我要將他們栽於本地,他們不再從我所賜給他們的地上拔出來。這是耶和華你的神說的。」(摩九:1115

 

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實在感謝讚美你!借著你的愛子我們的主耶穌,我們可以在神聖的坦然無懼中來到你的面前。主啊!在這裡我們等候你,來聽你向我們說的話,主啊!我們求你,賜給我們一個敞開的靈,一個受教的靈,一個能聽並且順服的心。我們將這一段時間交在你的手中,並且仰望你的聖靈,來將你的話語向我們的心點活。願讚美歸給你!奉我們主耶穌的名。阿們!

 

阿摩司這詞的意思是背負著或是沉重的,所以他的名字意思就是背負重擔的人。他背負一個負擔,不是他自己的負擔乃是主的負擔,這使他成為一個先知。他乃是提哥亞的一個牧人。提哥亞位於猶大地,在南國,是伯利恒東南幾哩之外的一個城。這城是一個沙土不毛之地,不能耕種為農田,所以牧人就在那裡牧放他們的羊群,而阿摩司就是這裡的一個牧人。牧人的意思實際上是羊的主人,但他並不是一個富有的主人,他所擁有的羊群可能並不很多。因此之故,他必須採收桑樹的果子來貼補生活,他必須栽培桑樹,然後從樹上採收甜美多汁的果子;所以阿摩司是一個牧人又是一個採收桑葚的人。

 

神聖的揀選

 

似乎他的生活已經得著豐富的供應,他相當滿意於只作一個牧人和一個採收桑果的人,並沒有一點意圖要作一個先知,他也不是先知之子。在舊約中,凡提到先知之子的時候,意思乃是指著先知的學生或門徒,在先知的學校裡受教要成為一個先知。阿摩司並沒有接受職業的訓練來成為一個先知;但是當他在牧放羊群的時候,神的呼召臨到他。神呼召他離開他自己的國家,就是南國猶大,到北國以色列,向住在北國的以色列人釋放這個信息。借此,我們知道他曾經蒙神的呼召來作為一個先知。這事乃是神聖的揀選,而不是借著繼承或者職業。

 

阿摩司像以利沙一樣。你記得在舊約中,以利沙用十二對牛耕種田地,正忙碌於他自己的工作,忽然之間,以利亞來了,便將外衣搭在他的身上,意思就是他被神呼召來作一個先知;所以他撇下了一切來跟隨以利亞。阿摩司幾乎完全和以利沙一樣,因為他正從事自己的工作,或者在他的事業中的時候,神卻來呼召他成為一個先知。

 

阿摩司說預言的時期是烏西雅王治理南國猶大,耶羅波安二世治理北國以色列年間。如果你讀猶太人的歷史,你會發現這兩位同時作王,差不多有廿七年的時間,一個在北邊,一個在南邊。很明顯的,阿摩司是在那個時間說預言。記載上說,那是在大地震之前的二年;那次地震是發生在烏西雅王治理的年間,所以我們得知先知說預言的確切時間。

 

興旺被誤解了

 

這段時間乃是物質昌盛的時期,南國猶大和北國以色列都是一樣的;烏西雅擊敗了以東人、非利士人和亞捫人,他的名聲甚至遠播到埃及的邊界。

 

北國以色列在耶羅波安二世的治理之下,亞蘭人被制服了,而國家的版圖恢復到哈馬地直延伸到亞拉巴海(參看王下十四章)。所以實際上那是一個軍事武力強盛的時代,一個物質昌盛的時期。

 

耶羅波安二世乃是一個惡王,他在主的眼中行惡,為什麼卻在他作王的時期,神賜給他們物質的昌盛和今世的成功呢?若你回到列王紀下十四章,會發現那正是約拿說預言的時期,他預言到神察看自己的百姓,看見他們甚是艱苦並且無人幫助,沒有自由。因為神曾經說過他不會從地上塗抹以色列的名,所以在他恒久的忍耐和憐憫中,就許可耶羅波安在軍事上成功勝利。這是借著神的憐憫;因為神的心向著他自己的子民,尤其當他們處於艱困中的時候。

 

神賜給他們成功和昌盛有一個意願,就是希望他們能夠認識神的憐憫而悔改,但是他們非但沒有如此行,反倒認為他們如此成功是因為他們軍事的力量;並且因為在那段時期他們有平安,所以非但沒有歸向神,而且尋求豐富、錢財和奢侈,因而有了不公平和不道德的事情,窮人被富人欺壓,全國之中盛行各樣的罪惡。

 

我們常認為興旺乃是神贊許或神祝福的一個證據,然而事實未必是對的。相反的,我們發現人性乃是當興旺昌盛的時候,就傾向於忘記神,傾向于道德的敗壞,這似乎是一種定律。所以在那個時期,從外表上來說,以色列國是興旺的,但是內在來說,它奈何死腐敗的;事實上,他們正走向罪惡滿盈的境地。

 

神差遣阿摩司到北國以色列,來警告他們將要臨到的事情。在那個時期,人們是如此的平安、如此的昌盛,就認為他們在神的祝福之下,絕不會認為刑罰即將臨到他們。所以神的差遣對他們來說乃是一個震驚、一個意外。阿摩司到他們中間,宣告說,若他們不悔改,神的手就要臨到,而全國都將被擄。

 

阿摩司從南國被打發到北國去,那乃是一件非常不尋常的事。並不是在北國沒有先知;事實上,阿摩司與何西阿是同時代的人,而何西阿正在北國說預言,可能阿摩司比何西阿略早一些,但是實際上,他們幾乎是在同一年開始的;並不是因為在北國中沒有先知,所以神才差遣一個先知去。在此之前,這樣的事只發生過一次,那乃是在北國以色列開頭的時候。

 

在列王紀上十二、十三章,在那個時期國家開始了分裂,羅波安作了南國君王,而耶羅波安作了北國的君王。在耶羅波安從猶大分裂出來之後,有十個支派跟隨了他而兩個支派留下了跟隨了羅波安。

 

撒在一座偽殿上的灰

 

耶羅波安在北方建立他的國度之後,發現跟從他的十個支派的人們仍然上耶路撒冷的聖殿去敬拜神,所以他開始思想,若是人們繼續這樣作,很可能的,他就會失去他的國度。所以出於政治的考慮,他就造了兩個金牛犢。這並不希奇,因為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在曠野中他們就製造了兩個金牛犢,所以這不過是歷史的重演;他們將一個安置在伯特利,一個安置在但,並且向百姓說,這就是耶和華!這就是你們的神!你們不需要再上耶路撒冷去,你們可以去伯特利或者去但敬拜神。他認為這樣就可以攔阻百姓們到南國去。借著這個,他企圖鞏固自己的國度。他採用了敬拜耶和華所有的禮儀和祭祀;他使凡民做為祭司,而不是利未人;他設定了歌中的節期使百姓們有一段歡樂的時間;他模仿了每一件屬耶和華的敬拜動作,而且甚至於稱之為「耶和華」;但是事實上,那乃是自然的崇拜,而不是屬耶和華的敬拜。

 

正當伯特利的祭壇還在獻祭的時候,神從南方差遣一個不具名的先知到伯特利,向著那個壇說預言。他說到有一日這壇必破裂,壇上灰必傾撒。這乃是頭一次神從南方差遣一個先知到北方。而阿摩司是被差遣的第二個人,來到耶羅波安那裡,為要警告全國將要臨到的事。所以阿摩司乃是照著神的命令而去的。

 

神的嚴厲

 

阿摩司與何西阿是同時代的人;但是你讀何西阿書,會看見他向百姓所發信息的重點乃是神的慈愛。神是如此的愛他的子民,他試著要把他們勸回來,用慈繩愛索牽引他們回來;那就是何西阿的信息。但是阿摩司的信息正好相反,神差遣他到北國去,告訴他們神將要非常嚴厲的審判他們;他乃像獅子的吼叫——神的嚴厲。

這兩位先知是否彼此矛盾呢?一點也不!神常常使用相反的事來完成他的目的。若是你讀羅馬書十一章22節,就看見神對那些跌倒的是嚴厲的,對那些忠心的是恩慈的。換言之,那些跌倒並且拒絕悔改的可以預期神的嚴厲,但是對那些住在他裡面的人就會看見主的良善和恩慈,所以這兩個信息並不是互相矛盾的;事實上,二卷是互相補足的。不論是嚴厲的,或是恩慈的,都是從神慈愛的心中出來的。

 

我們知道阿摩司在約珥之後說預言,約珥乃是十二個小先知中的第一位。事實上,在他的預言中,阿摩司用約珥的結尾來開始他自己的預言;並且他也用了約珥預言中結尾的話語來結束他的預言。換言之,他用了約珥的一些話,而這些話變成了他所有預言的內容。

 

我們曾經提過約珥書三章16節 ,「耶和華必從錫安吼叫,從耶路撒冷發聲」。而在阿摩司書一章2節中說:「耶和華必從錫安吼叫,從耶路撒冷發聲」。約珥的說法乃是「耶和華必將吼叫」;但是阿摩四別說「耶和華吼叫」;然後他像約珥一樣結束了他的預言。

 

在約珥書三章18節,他說到當主回到他們中間並且恢復他們,「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子」;在阿摩司書九章13節中,他說了同樣的事,「大山要滴下甜酒、小山都必流奶」。所有這些預言是一致和諧的。

 

若是你想為阿摩司書定一個主題,你可以說:「耶和華的吼叫」、或者「獅子吼叫」。在第三章中他說,「獅子若非抓食,豈能在林中咆哮呢?」在第八節中,又說:「獅子吼叫,誰不懼怕呢?」這裡的獅子是說到耶和華神。換言之,神從錫安吼叫;因為錫安乃是君王居住所在,這吼叫乃是因著他子民屬靈的墮落。神實在一次又一次的警告他們,但是他們卻不肯回轉,因此,主吼叫了!誰能不懼怕呢?事實上阿摩司預言攻擊北國以色列的所有預言,僅僅在六十年之後就都應驗了,就是北國以色列被亞述所滅的時候。

 

整個的預言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二章形成第一部分;第三到第六章形成第二部分;第七到第九章形成第三部分。

 

主管治並且統管一切

 

在第一部分裡,第一、二章中,「耶和華如此說」這一句話重複了八次。主說話,他向不同的國家說話;這些乃是和以色列接鄰的國家。神從外面開始,而逐漸的,這些預言越來越趨向中心,直到他們摸著了以色列國。

 

神乃是全地的神,他有權利向列國說話。我們忘記了神有全地的主權,外表來看,不同的國家各有自己的政府,有些時候,我們甚至會認為撒但——抵擋者,乃是這個世界的主宰,而忘記了神並沒有放棄他對這個地的所有權;神也沒有放棄對全地行政的管治。他仍然是全地的主,他仍然是列國的主宰。政權擔在他的肩頭上,他仍然在人類的事務上管治一切;所以神有權說話發言。全地的神豈會不義不公平嗎?當神定意要毀滅所多瑪、蛾摩拉的時候,亞伯拉罕來到神面前說,全地的神豈能行不義馬?當然他不會這樣!我們神乃是一位公平公義的神;而因為他是公義的神的緣故,有一日他要照著他的公平和公義來審判全世界。很不幸的,人們忘記了;因為神恒久的忍耐,因著他極大的愛。因為他的忍耐,人們就開始忘記了,他是一位公義的神!他乃是全地的主宰!

 

在這兩章中,有一句話是一直重複的:「三番四次的犯罪」。對每一個國家他都是這樣宣告的。這並非是一個公式。相反的,這顯示了兩件事情,一件就是神恒久忍耐;而另一件就是罪惡滿盈。一面來說,當一個國家犯罪的時候,一再的犯罪,將會受到從神來的報應。人種什麼就收什麼,這對於各人或者國家都一樣的是真實的。若是你順著肉體撒種,你就要照著肉體收敗壞;若是你順著聖靈撒種,你就要照著聖靈收永生。因為我們的神是一位公義的神,我們的神是一位恒久忍耐的神。愛是恒久忍耐,從他的愛中,他一直忍耐,似乎他允許這樣的事一直延續下去;似乎他很遲緩的伸出他的手來。這並不是因為神不要審判,這也不是神任憑這個世界,也不是神放棄了神行政的管治,那乃是因著神恒久的忍耐。

 

罪惡滿盈

 

另一面,有一件事被稱作「過犯罪惡的滿盈」,他要等到罪惡已經滿盈了,然後他的手就要臨到那個國家。在整本聖經中,有許多這樣的例證和說明。

 

在創世記十五章中,當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的時候,說到他後裔得著所賜的那地之前,將在外邦之地寄居四百年,乃是因著那地的居民罪惡的緣故,就是亞摩利人的罪孽還沒有滿盈。換言之,有些時候看起來人們似乎可以繼續犯罪,一個國家可以繼續犯罪,道德的敗壞可以持續,好像沒有神,也好像神並不在乎。不是這樣!神的等待是要他們罪孽滿盈;神的等待是盼望他們悔改。若是他們不肯悔改繼續犯罪,直到罪惡滿盈了,那麼神的手就要忽然臨到那一個人,或那個國家;因為神乃是一位公義的神。神公義的轉輪雖然緩慢卻是確定的。所以在這裡你看見每一個國家都被提起,而且是因著三番四次的犯罪,神的審判就要臨到那個國家。

 

這不止在那些日子才如此,就是今天也是這樣的。在頭兩章中,你看見神為著他們的罪孽審判了那些國家。在這裡特別提到了一個罪,就是他們犯罪抵擋神的百姓。當然的,神的選民們所犯了罪,就是他們背逆了神。換言之,當神審判的時候,神要照著你的過犯和你抵擋神子民的罪來審判你。所有這些預言應驗了,當亞述人來攻擊這地的時候,他們毀滅了這所有的國家。但是我們知道這不過是一個表徵。

 

有一日,當我們的主耶穌回到這個地上來的時候,他要審判列國。若是你讀馬太廿五章,你看見神要將列國分成綿羊的國和山羊的國,他要照著一件事情來審判他們,就是他們怎樣對待他的小子,小弟兄。他們是善待小弟兄呢?或是虐待小弟兄呢?誰是這個小子呢?有些人說,這些小子是指著猶太人說的,有些人說是指著基督徒說的,可能那也是指著兩者說的;所以有一天,神的審判要臨到列國。在那之後,公義就要在全地掌權。

 

今天乃是恩典的日子。但是人們經常不領會恩典而濫用它,以為是在恩典之下,所以不會有審判。若是沒有審判,神就是不義的。神恒久忍耐;然而有一天審判要臨到這地,審判將要臨到全地上的列國;但是神的審判在他自己的子民身上是最沉重的。

 

當預備迎你的神

 

在第三章到第六章中,你看見又有同樣的話重複了三次,就是「當聽這話!」為什麼呢?因為以色列人本是神的選民,他們應該有耳朵可以聽他。所以神三次這樣說:「當聽這話!」「當聽我要向你們說的話!」主說:在世上的萬國中你們乃是我惟一揀選的子民,我只認識你們;因此之故,我心追討你們一切的罪孽審判你們。

 

有些時候,我們認為我們是屬於主的,因此,他會容許我們去作我們所想作的任何事;因為他愛我們,他已經揀選了我們,他給我們如此豐富的恩典。親愛的弟兄姊妹們!你們知道權利意味著責任嗎?他多給誰他就向誰多取,多托給誰就向誰多要!

 

以色列人乃是神自己的子民。神提醒他們,他怎樣將他們從埃及拯救出來;他如何許可他們勝過比他們強壯的亞摩利人,並且神如何呼召他們成為他自己的子民,作為拿細耳人和利未人來事奉他。他們是一班有特權的百姓;但是儘管有這許多的特權,他們卻遠離了神。外表來說,他們仍然敬拜神,但是事實上,對耶和華的敬拜已經變質成為自然的敬拜;他們敬拜金牛犢,稱那金牛犢為耶和華。他們採用了摩西所吩咐的一切禮儀和節期,但是他們卻把這些改變了。那乃是人的方法、人的意念,而不是照神所賜下的樣式;然而他們卻說:我們是神的選民,所以我們沒有問題;當審判臨到時,只會臨到列國而不會臨到我們。所以神差遣阿摩司到他們那裡,向他們說:因著你們是我的子民,因此我將要更嚴厲的審判你們;若你們不悔改,你們所受的審判更甚於任何一個國家。因為你們是我的百姓,我的名交托給你們,而你們使我的名受了羞辱。

 

主呼召他們並且說:「當預備迎見你的神!」許多時候我們用這話來傳福音,告訴人們當預備來迎見你的神。當然,罪人應當預備好來迎見他們的神,因為神乃是造他們的主,遲早他們必定會遇見他。若是他們今天不遇見他,他們要在白色大寶座前遇見他。當預備迎見你的神,惟一遇見的方式就是悔改,並且信主耶穌作你個人的救主。然而,若是你讀上下文,你看見這句話乃是向信徒說的,向以色列人說的;就是向他所有的選民。神說:我已經給你們足夠的警告,然而你們仍然不悔改。若你們不悔改,那麼當預備迎見你的神;而那將是一個可怕的日子。我們知道以色列人被擄了,並且亡國了。但是神仍然這樣說:尋求我,你們就可以得生命;不要作惡,但要尋求良善!神仍在那裡呼召他們要回轉歸向他。我們的神是何等的忍耐!

 

恢復而不是毀滅

 

在最後的三章,就是七到九章,我們看見神賜給阿摩司的一連串的異象。神指示他將要毀滅這國。阿摩司禱告並且向神懇求說:神啊!若是你的手像這樣的來到,那麼就不再有指望了;以色列是如此的微弱,她就不能再恢復了;神就說,好罷!我就不這樣行。一而再的神說,「好罷!」但是因著百姓不肯悔改,神就用一個準繩、一個量竿來測量他們。最後,他們好像一個爛掉的果子;因著他們不悔改,將要被完全毀滅。

 

在預言末了,他說到大衛倒塌的帳幕將要再被建立。這一部分的經文,在使徒行傳十五章被雅各引用過。有一些在耶路撒冷的猶大人到了安提阿,告訴那些信基督的外那人說,他們必須受割禮,並且要守摩西的律法。換言之,他們在成為基督徒之前必須先成為猶太人,要不然他們就沒有得救;因此之故,就有了大的爭辯,最後他們就打發保羅到耶路撒冷,與在那裡的使徒和長老商議。在那次耶路撒冷的會議中,他們討論外邦人若要作基督徒是不是應當先猶太化的這件事情,雅各在最末了說:大衛帳幕要被恢復,而列國將要求告主的名。

 

就屬靈來說,大衛的帳幕就是今日的教會,因為我們的大衛就是主耶穌,而教會就是他的帳幕。她被稱做帳幕因為她還沒有到終結,我們仍然在天路上,有一日她將要是新耶路撒冷,那聖城;然而今天她乃是大衛帳幕。大衛帳幕已經建立起來,並且萬國已經被召聚在一起,凡求告主名的都必得救。不論他們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所以就著屬靈來說,這在教會中已經應驗了。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最後這要發生在以色列國中;在千禧年時,這事仍然要應驗。

 

雖然神在他的對付中好像是嚴厲的,但我們知道他對付他的百姓不是為著毀滅而是為著恢復。在這裡有一個區別:對那些不認識主的人來說;對那些不認識主的列國,當神的審判臨到他們,那就是結局。但對那些認識主的人,他們是屬於主的,當神管教的手臨到我們的時候,還不是結局。有些時候,看起來好像是結局,其實不然,因為那是為著恢復而不是為著毀滅。

 

在聖經中,我們看見我們的神、我們的父,是如此的愛我們!因著他愛我們的緣故,他管教我們。在希伯來書十二章,你看見若是他不管教我們,那就是私子而不是兒子。因為我們是他的兒子和女兒,他要我們能夠被模成他愛子的形像,因此必須來管教我們,必須來訓練我們,必須來懲誡我們;但是他的懲誡並不是要毀滅我們,乃是要成全我們,使我們成熟,並且帶我們進入模成神愛子的形像裡。

 

為什麼阿摩司書要放在聖經中讓我們來讀呢?它被放在聖經中是為作我們的一個教訓,借此神向我們說話。我們曾經提過,以色列國的歷史,粗略的說:南國猶大,在屬靈意義上代表著那沒有離教背道教會,教會可能不是在她該是的光景中,但是她還沒有墮落到離教背道的情形。這可借著猶大來作代表。所以,當我們看見關乎猶大國的預言,我們可以把它作為對這樣教會的一個教訓。而北國以色列,從他們歷史的一開頭到最後的結束,乃是一個離道背教的國家。從一開始耶羅波安將對耶和華的敬拜改變為自然的敬拜,而這成為這個國家整個歷史過程的罪惡。在北國以色列中沒有一個好王,所以他代表著離道背教的教會,在背道光景中的教會。當然,其它的國家,像以東和尼尼微代表著世界。當你讀預言的時候,若是你記住這個,那麼你就可以適當的來應用它。

 

離道背教的基督教

 

在北方的以色列國代表著離道背教的教會。背道的教會在那裡呢?什麼是背道的教會呢?若是你回到教會歷史中,在開始的時候,五旬節那日,教會在如此的榮耀光景出生;主的名被高舉,聖靈的同在是如此的真實!弟兄的愛是如此的堅強!向世界的見證是如此的剛強!一面來說,百姓都懼怕他們;但是另一面,又被他們所吸引。教會是在神心意中原初的光景;因此之故,教會就在世界手中受苦。世界並不瞭解他們,因為他們不跟隨世界;因此,你就看見幾個世紀以來教會就在逼迫中。但是從教會歷史中,我們看見到第四個世紀的時候,當康士坦丁大帝信奉了基督教,立刻每一件事都有了改變,基督教的本質開始由耶和華的敬拜改變為自然的敬拜。為著政治的理由,世界的政治進入了基督教,而開始改變了它的本質;漸漸的,基督教就從神原初的設計中漂離開了。外表上看,他們仍然在敬拜神,他們仍然求告主的名,每一件事仍然像沒有發生任何改變過的進行著;其實是已經改變 ,不再是神的敬拜,而變成人的敬拜;不再是神的道路,變成了人的道路。基督教從一粒芥菜種長成為一棵大樹;雖然是活的,但是芥菜是一種蔬菜而不是樹。各從其類乃是神神聖的秩序。

 

教會在世界中應該是一個小群;然而因著撒但的詭詐,他開始了基督教好像受歡迎的時期,而逐漸變成一個政治的權勢、一個世界的權勢;變成一棵大樹,滿了能力和影響力。外表來說,他是興盛的並且物質上豐富的。我們試看那些宏偉的建築,一切最好的、最華麗的、最富有的都是屬於教會的。你可以看見有一切典禮敬拜神,但是神卻說:「我厭惡你們的節期,也不喜悅你們的嚴肅會。你們雖然向我獻燔祭和素祭,我卻不悅納;也不顧你們用肥畜獻的平安祭。要使你們歌唱的聲音遠離我;因為我不聽你們彈琴的響聲。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摩五:2124)。

 

神所要的乃是公義和公平,神所要乃是向神的愛和敬拜,並且向善人的公義公平和愛。神並不要這些祭物。神說:我厭惡這些事物,我不要聽你們的歌唱和你們的音樂,我並不要這些事情。這乃是背道的基督教,人們卻並不覺察明白,他們說:我們乃是神的選民,我們蒙神祝福!物質的興旺就是神的祝福,表示我們乃是蒙神贊許的。弟兄姊妹們!我們何等誤會了神慈愛的心懷!因著神恒久的忍耐,他允許耶羅波安二世成功,國家富足,乃是因為神不願意讓他們全然除滅,要給他們更多的時間來悔改;但是他們卻不能明白,他們卻每況愈下。

 

這豈不是今日基督教的光景嗎?我們好像老底嘉的教會,沒有覺察主是在門外;我們把他推出去了。因此,神的呼召乃是誰肯開門,他就要進來與他一同坐席、與他一同交通。許多時候,我們想到神的憐憫;他是有憐憫的,但是我們有需要用他的嚴厲與其平衡。落在永生神的手中,是一件可怕的事!

 

在歷史中,我們看見基督徒們有些時候個別的變成背道的。在新約聖經中,保羅、彼得、約翰和猶大都說到背道離教的事。在末後的日子中,就是我們今天所在的末世,背道的事是隨處可見的,人們甚至否認用寶血買他們的主!當你讀聖經,你發現神管教的手在背道的事上是非常沉重的。感謝神!在教會歷史中,我們看見有一些人他們變成離道背教,但是到了最後他們回轉了;但是也有另外一些人,他們從來沒有歸回;若是他們沒有歸回,神管教的手就要臨到他們,那是非常沉重的。

 

我們該受警戒,我們不應該隨便,我們不應該認為我們是屬於主的,所以可以作我們任何想作的事心裡還過得去。你現在可能過得去,你卻不知道可以這樣維持多久!所以只要神還賜給我們生命氣息,只要仍然有今天,讓我們回轉歸向神,讓我們與他有一個“對”的關係,你會發現神那永遠的意念乃是恢復。有一日,大山要滴下新酒,而所有的小山都必流奶。

 

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實在感謝讚美你,因為你是全地的審判者。因此之故,你是公義公平的。我們實在感謝讚美你!因為你是恒久忍耐,等候人們悔改。哦!主啊!求你使我們成為一班的子民,永遠保持一個悔改的靈好使我們能嘗到你的美善,並且使我得以脫離神的嚴厲。哦!主啊!我們實在求你紀念你在地上各處的子民!哦!主啊!我們的禱告就是求你轉動你子民的心,免得他們落在你的手中。奉我們主耶穌基督名禱告。阿們!── 江守道《神說話了》

 

 

重新建立一阿摩司書(陳希曾)

 

阿摩司書的結構和以賽亞書幾乎是相同的。在第—、二章共有八次[……三番四次的犯罪]的句子,前六次是指著外邦的六國:到了第二章第四、六節則指猶大人和以色列人三番四次的犯罪。前面說外邦人得罪神,後面說以色列人得罪神。以賽亞書是先寫以色列人,後講外邦人,最後說:全地都污穢了。這就叫我們想起羅馬書。羅馬書一開始就說外邦人怎樣得罪神,以色列人怎樣得罪神。到羅馬書三章廿三節,很清楚的:“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而阿摩司書重要的預言在第九章第十一節: [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那麼, [大衛倒塌的帳幕J是指著什麼說的呢?是指著大衛的家和寶座說的。以列人被擄了,沒有人坐在上面。但是這裡說:祂要[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

嚴格的說,這是指著主耶穌第一次來:因為主耶穌第一次來,神已經立祂為主、為基督,祂已經在天上登基;因祂就是我們的主!祂在天上登基,不是在耶路撒冷登基。所以,什麼時候大衛的帳幕重新建立起來呢?那就是借著耶穌基督的工作,我們的主就把它重新建立起來了!

你如果去美國,問那些長老會的弟兄,他們會告訴你,就是這個意思。可是弟兄會的弟兄們;所謂千禧年前派的弟兄姊妹,他們就會告訴你,這是指著主耶穌將來要作雅各家的王說的。其實,千禧年的時候,我們的主是要在地上作王。其實,兩個說法都對,一個是屬天的,一個是屬地的。可惜的是,有的人只相信這個,有的只相信那個;而神的兒女因此就分別了。然而,根據以賽亞所給我們看見解經的準則,兩邊都是對的,這是最後的復興。

今天也是一樣,現在教會荒涼了,等到主回來時,祂要重新建造,好像古時一樣。阿摩司書的預言可以用在我們身上,也真正講到將來我們的主第二次回來的時候,的的確確是要應驗的。而以色列人也是有盼望的,因為根據大衛的約和亞伯拉罕的約,最後這件事一定要發生在他們的身上。所以,阿摩司書對以色列人來講是福音,對我們來講也是福音。這裡,要重新建造的那一位是誰呢?是耶穌基督!因此,先知預言的靈,是為耶穌基督作見證。── 陳希曾《毗斯迦山——舊約》

 

 

阿摩司書研究(巴斯德)

 

第九十課 阿摩司書

  

題示:請讀本書兩遍。

  

  本書五章二十六、二十七節之註解

 

  「你們抬著為自己所造之摩洛的帳幕,和偶像的龕,並你們的神星;所以我要把你們擄到大馬色以外,這是耶和華名為大軍之神說的。

 

  二十六節譯作「帳幕」的,在希伯來文是Succoth;近代的研究指出,這是一個異邦神只的名稱。欽定本及中文之和合本譯「帳幕」是有點不大妥當的;較準確的譯法可作「你們的王蘇高夫」。  史耐特(Schnader)指這一節譯作:「你既以你們的王蘇高夫和你的神星基灣(Kewan Your star-god)作你們的偶像,所以我要把你們擄到……。這是耶和華對以色列人離棄真神,自造偶像而發之警告。」

                                           ——巴斯德

 

                    阿 摩 司 書: 輕視恩典的審判

    八個宣告(一~二)

      大馬色(3)      以東(11)    猶大(4)

      迦薩(6)        亞捫(13)    以色列(6)

      推羅(9)        摩押(1)

    三篇講章(三~六)

      罪狀(110);審判(1115)

      罪狀(111);審判(1213)

      罪狀(115);審判(16~六)

    五個異象(七~九)

      蝗災(1)      夏果()

      火刑(4)      神站祭壇上()

      準繩(4)      對經色列至終的應許(1115)

 

  阿摩司是個牧羊人的先知,在舊約先知中真是一個特殊的人物。他的作品風格不同,其言詞之有力,不尋常的粗獷作風,實在都使他的作品在舊約先知文學中佔有一個重要的位置。我們因篇幅的關係只能夠用一課來研究他,這不表示他是無關重要的,這只是不想我們預算中的篇幅超出太多吧了。另一方面,我們對像約拿書一類的作品予以較多的注意,純是因為太多人對這書之誤解是深的,就不能不多用篇幅來澄清了。我們多研究阿摩司這個人的生平,然後對他的預言則選其重要的來讀。

 

  其人其事

 

  本書一章一節,作者即自我介紹地說他是「提哥亞牧人中的阿摩司」。這就表明他是住在猶大南部的一帶地方,那是死海西部一個荒曠之地,是一般所謂「猶大曠野」的半沙漠地帶。這個在猶大地中名叫提哥亞的小市鎮,現今仍能找得到,它是在伯利恒之南約六哩的地方。從提哥亞之東和伯利恒一直延伸至死海的,是一望無際的荒野,約有十五哩之譜。

 

  就是在這個所謂「猶大曠野」的地方,大衛曾在這裡牧過羊,後來又因逃避掃羅之逼害而逃到這裡。然後約三百年之後,阿摩司和其他的牧人亦在這裡牧羊:而他就在這裡聽到神的呼召,要他向北國以色列作神的先知。第七章十四、十五節中,他說:「我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門徒,我是牧人,又是修理桑樹的(這處譯「修理」,原意是包括種植桑樹和收取桑子之意);耶和華選召我,使我不跟從羊群,對我說,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說預言。」

 

  阿摩司說他不是先知,亦不是先知的門徒,其意不是說他不能作合格的先知,只是說他因為沒有進過先知的學校,又沒有跟過先知學習。因此,從一般的眼光看,他就不是一個受過訓練的,屬於某種先知制度的先知。也許我們可以用現代的術語來說,他是一個「平信徒」。他真是我們的大安慰。今天不是人人都有機會接受特別的神學訓練,但不就等於不能服事神了。神選擇他的僕人自是他的主見,是不受主教制所定規的。他不受什麼教制的規限,亦不受教會聖品人員制度的牽制;他要選用誰就選用誰,呼召誰就呼召誰。不過我們也要注意,不要跑到另一極端而說:一切制度和神學訓練都是無用的,這樣就是狂妄,不是屬靈。阿摩司之被召只是說明,神也可以用沒受過神學訓練和不屬任何教會制度的人吧了。從另一角度來說,那些沒受過任何訓練的人亦沒有藉口去逃避神的呼召。

 

  請特別注意阿摩司先知的使命感是多麼肯定而清楚——「耶和華選召我……對我說,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說預言」。神的呼召對一個人的自信心和良知有多麼大的力量,尤其是像阿摩司所面對的環境及反對的勢力,沒有神的呼召簡直是不可能的。但他得了神的呼召,他說話就不單直接有力,也是帶著極大權柄的(是一種隨著謙卑而來的權柄)!他可以坦然無懼的說,「耶和華對我說,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說預言,亞瑪謝啊,你現在要聽耶和華的話。」

 

  今天的傳道人中太缺乏了這個「所以現在你要聽耶和華的話」這種權柄,我們教會的軟弱亦是在這裡。一個人若能深深抓緊神昔日對他的呼召,他就可以成為神話語的出口,作他的先知向這一代人宣告神的話語。

 

  阿摩司是猶大南部一小村落的村民,神要他向北國以色列的京城作他的先知。試想想他一介村夫的模樣,卻要在大都市代表神說話的情形,那就有點像香港離島一漁民子弟,要跑到九龍尖沙嘴或中環的大街上傳道一樣。蘇格蘭一解經家麥加倫(Alexander Maclaren)說了個很恰當的比喻:「你能想像一個敬虔的蘇格蘭高原村民被派到倫敦市中心去,或是新英格蘭的農夫之子被送去紐約之『十大』來講道嗎?這樣你就能想像阿摩司在以色列工作的負擔和他給別人的印象了。」我們知道阿摩司曾在以色列金牛犢敬拜中心的伯特利傳福音,其情況就好像孤單的馬丁路德在沃木斯面對著整個羅馬天主教的勢力一樣。

 

  阿摩司告訴我們他作先知的時間及背景,那就是在「猶大王烏西雅、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在位的時候。」(1)阿摩司的作風一點說不上雍容華貴,但他清楚、直接、有條理、有力和生動的言詞,使他的作品自成一格。他用的字彙,說話的方式,用的比喻,完完全全就是猶大南部村民的形式。他的直言不飾必會使得北國滿腹經綸的金牛犢祭司吃驚不少。面對這個粗獷直言的先知,他們大概會感到一陣寒意自背而生吧!阿摩司稱撒瑪利亞上層社會的婦女為「母牛」!「你們住撒瑪利亞山如巴珊母牛的阿,當聽我的話,你們欺負貧寒的,壓碎窮乏的,對家主說,拿酒來我們喝罷。」何等理直氣壯的斥責?

 

  無可懷疑的,阿摩司的出現必會帶來以色列國一陣騷動。可能開始的時候因著他宣告環繞以色列列邦的審判時還贏得讚賞,但到他突然宣告以色列就要面臨神的審判,他的聽眾就不能忍受了。今天我們的政客若發表一下意見,攻擊外國的措施等等,可能贏得國內一片掌聲。他若轉而直接揭露國內種種的不虔不義,他的聲望就立刻下降了,這時,他就是發覺國家的宗教領袖也起來反對他,也不必覺得驚奇。當時之伯特利就是以色列的坎特伯利;伯特利的祭司長是以色列的大主教。現在以色列的大主教竟在王的面前控告阿摩司謀反啦(1013)

 

  我們不知道阿摩司後來是否有返回猶大,雖然傳統上說他的墳墓是在提哥亞(換言之他可能是返回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必定完成了神的任務才返回的。當他知道他已把神交托他的話都說清楚,而以色列亦知道有先知在他們中間了,他才返回,今天世界上許多地方缺乏的,不就是像阿摩司一樣的先知嗎?

 

  阿摩司書

 

  我們已說過,阿摩司書的言論是十分清楚直接而又有條不紊的,現在就讓我們分別看看他信息的內容吧!

 

  第一、二章

 

  第一、二章是先知向列邦宣告的刑罰;先知心中被這些信息重重的壓著,非說完不能甘休。這兩章聖經一共有八個信息,是分別對巴勒斯坦地的八個國家發的——敘利亞,乃向它的京城大馬士革而發(35);非利士,則以它之要寨迦薩作代表(68);而腓尼基,則以重要海港推羅作代表(910);之後就是以東(1112)、亞捫(1315)、摩押(13)、猶大(45)和以色列(616)

 

  我們要注意這八個信息的一些共同點,它們都是以同一的方式作開頭的:「三番四次的犯罪……」我們不要以為這是一種修辭式的開場白,也不是真指到他們只是犯了三次和四次的罪,這是先知對準他們屢屢犯罪,行惡不改而言的。因此他們罪惡滿盈了,已到成熟的地步,再不能回頭,而現在只有等候神的審判才能竭止了。他們第一次犯罪時,神便責備他們;第二次,神就警告;第三次,神的刑杖便舉起來:到第四次,神只有擊打下去。讓我們都好好記著,神或許會容忍我們一時犯錯,但一而再,再而三的,神就不能再緘默了;神是輕慢不得的。我們積惡儲罪,我們的審判就愈加沉重。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多得很,我們若肯張開眼睛去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第二個共同點是:它們審判的表徵都是火(47101214、二25)——火是各種基本原素(金、木、水、火、土)中最具破壞力的,罪愈深,它的審判亦愈深,神是輕慢不得的。

 

  第三個共同點是,(除了猶大和以色列外,)每個國家之受審判,都是因為他們苦待窮人。每個審判宣告之前,阿摩司都說:「因為他……」神憎恨不仁不義;但現今許多國家之藐視人權、不顧仁道,實在是歷史上少見的。神豈是看不見呢?神豈能不刑罰?

 

  三到六章

 

  從三到六章,我們看見阿摩司的三個短講章,或更準確的說,是三篇講章的摘要;因為在當時,先知要講的必是比所記的更詳細。這三個講章的撮要都是不難看出的,它們均是以「當聽耶和華的話……」作開始的(1,四1,五1)。第一篇講章在第三章全;第二篇在第四章全;第三篇則占第五和六章,每篇講章之審判起頭都是用一加強語氣的「所以來開始;而每篇都是先述其過,再宣告神審判的內容。在二者之間,就是神特別重視而加強語氣的「所以」或「因此」了。第一篇講章(第三章)的「所以」是在第十一節。第二篇講章(第四章)的「所以源是在十二節開頭,即「所以,以色列啊…」和合本沒譯出來。第三篇(在五、六章)是在十六節之開頭,和合本也沒譯出來,英文欽定本和修訂本均有。(但在第五章十六節之前有兩個「所以」,此只為偶合,真正強調的是在十六節:「所以,主耶和華萬軍之神……。)我們也要注意,這三篇講章是一篇比一篇嚴厲沉重,到第三篇講章時,先知用了兩章聖經的篇幅和兩個「有禍了」強調(18,六1)

 

  第一篇講章是宣告以色列人現今之罪況;第二篇是宣告他們過去之罪狀(請特別留意以色列人的冥頑不靈。神雖屢次警告他們,他們仍一樣背逆。先知連用了五次「你們仍不歸向我,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六、八、九、十、十一節);第三篇講章是強調神將要施行之刑罰(參五章一至三節、十六節,六章十四節)。請注意本段結尾之厲害語句(814)。但在審判臨到之前,神仍給他們一個子夜前的機會,勸他們「你們要尋求我,就必存活」。這樣勸告有三次之多(4614),但他們就是不聽。

 

  三個講章,第一個是表明神審判的原則——「在地上萬族中,我只認識你們,因此我必追討你們的一切罪孽。」(2)這是全書之籲句。阿摩司是宣告輕視權利的審判的先知。審判是根據我們所得之權利而衡量的,恩典愈多,責任愈重。以色列在列國中是最蒙福的,因此也是責任最重。這真是我們每一個活在厚恩下的人最嚴肅的功課。

 

  第二個講章是表明神審判後面的忍耐;神對每一國都是如此。在他對一個國家或一個個人施行最大最沉重的審判前,他是先予以輕微的責打,盼望我們回轉(611)。我們若橫心硬著頸項,神的審判就變成無可逃避的了。

 

  第三個講章表明神的審判是絕不易受的,是不妥協的;我們若不悔改,神的刑杖亦絕不遲延(23,六814)

  

  七至九章

 

  最後一大段是在七至九章,記有五個異象。七章一至三節是神欲降蝗蟲來打擊以色列地,盡吃他們的農作物,但先知苦苦哀求,耶和華就回心轉意,蝗災得免。

 

  第二個異像是神欲降火來刑罰以色列的罪惡,火就是表明神的審判。但先知仍苦苦求恩,以色列也得免受罰,因此審判得以延施。

 

  第三個異像是先知看見神手拿準繩站在牆上(準繩表明神之審判是按神之公義,神之標準的)。這次神明說:「我必不再寬恕他們。」(8)阿摩司也沒再求寬恕了;故此審判是決定的了。

 

  從本章十節起,便記述大祭司亞瑪謝在王的面前捏告阿摩司的事(1017)。這就表明以色列國真是到了不能回轉的地步了。他們明確地表示不理會耶和華的勸告,因此到第八章我們看見一筐夏天熟透的果子。果子在炎夏中熟到那個地步,即表明再過一會它就要爛了,是無可挽救的了。換句話說,以色列的結局已到。

 

  最後,在第九章我們看見聖經中最可怖的一個異象——神站在祭壇旁,是站在偶像的祭壇旁。這一次,神不用任何的表記(像前面的蝗蟲、火、準繩,或夏果),是他自己親自用行動來顯示他的憤怒。因此,他說:「你要擊打柱頂,使門檻震動……」其語氣之緊迫及生動,叫人閱後驚心;審判施行了。

 

  在這五個連接的異象中,一個比一個嚴厲沉重,就像前三個講章一樣。但在這麼厲害的審判中,他卻不容許一個肯聽他話行他道的人滅亡。他在憤怒中仍不忘憐愛,多叫人安慰的神。

 

 

阿摩司書精華(漆立平)

 

1、作者與寫作時地

      阿摩司是主前第八世紀以色列的先知因他是「當猶大王烏西雅、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在位的時候、大地震前二年、提哥亞牧人中的阿摩司得默示論以色列。」(摩11)約在主前765年左右,向北國以色列傳神的話。

      阿摩司傳神話的地點是在以色列國的伯特利因在那裏有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鑄造的一隻金牛犢安在那裏的殿裏。並且那殿中的祭司亞瑪謝,要趕他去猶大地,叫他不要在伯特利再說預言(摩71013)。

      阿摩司」(Amos這名字的意義乃是「重擔」或「負擔」他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門徒,他只是提哥亞的牧人,又是修理桑樹的務農者。有一天,神來選召他,叫他不要跟著羊群,對他說:「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說預言。」因此這個神差遣他的使命,就成了他的「重擔和負擔」(摩71415)。自此,他很忠誠並且勇敢的,去以色列傳神的話。

      阿摩司原是一個猶大地的牧羊人和務農者,他在耶路撒冷學習了神的話提哥亞在伯利恒以南十哩之處,離耶路撒冷,約二十哩左右,不算太遠,對一個牧羊人來說,兩三天來回走一趟不是為難的。他雖是個平民,但是他卻敬畏神愛慕神的律法和訓誨,並善於詩歌,可見他的情形與大衛有些類似。神會選召他作先知,可見他平時就是一個敬虔的子民,他的唱詩很可能就是在聖殿中學的,學會了就帶到他的生活中。在聖殿中,他也學了神的律法,過著敬虔聖別的生活。因此而被神看重,蒙神呼召賦與重任。

      阿摩司去傳神的話時,他不僅口傳,他也寫下來以文傳神的話他所傳的信息,阿摩司書是以詩歌体為主,只有第七章是以記事体寫的。這表示當時他傳信息時,主要是以彈唱的方式進行的。他以彈唱吸引人來聽,以教人唱而把神的話流傳開給眾百姓知道。

      阿摩司由於是從牧人中出身,所以他的詩歌体裁,顯得樸質有力不像約珥書那樣精美、文雅、秀麗、溫柔。阿摩司書是比較平易、直率、剛猛、而懇切的。約珥書是以勸誡勉勵的口吻傳,阿摩司則是以責備警告,甚至近乎宣判的口氣傳。神揀選不同氣質和素養的僕人,傳達祂不同性質的話。

      阿摩司書是他奉差所傳信息與事奉的記錄書中詩歌都是他所寫,第七章的歷史也是他所記。全書內容大約完成於760年左右但可能由後人蒐集編成一卷。

 

2、特色與重要性

      阿摩司書是第一卷用非常嚴厲的口吻,寫出來論以色列的書當時,以色列在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二世的統治下,他在位四十一年,是北國在位最長的一位王,也是以色列國勢最盛的時期,而且他把從前的王在北邊的失地收回來了(王下142329)。國內似乎處於太平盛世,實則社會風氣卻異常墮落,人心道德敗壞,偶像又在全國各處充滯,境內一面滿了奢華宴樂,一面滿了欺壓強暴,尤其至二世晚年,鄰邦更是虎視耽耽,危機四伏。

      阿摩司在這種情形下,奉差遣去警告北國以色列的君臣百姓然而那時他已接近不了君王大臣,他又不願進金牛犢的殿,所以他就在殿外人多之處彈唱,傳播神警誡責備以色列人的預言。他傳的信息犀利有力,震撼人的心弦,叫偶像殿裏的祭司亞瑪謝都受不了,所以一面將他告到二世面前去,一面又出言趕他回猶大地去。(摩71017)但他不受威脅,仍勇敢在那裏傳唱。

      二年之後,在以色列曾發生一次強烈的大地震,曾造成很大的傷亡雖然經外史冊上已不復可稽考,但先知撒迦利亞於二百年後,尚題及此令人難忘的事(亞145),足見當時地震之強,令人膽寒。當時的人,都認為那次的地震乃是神對先知阿摩司所傳信息的印證。

      在阿摩司所傳的信息中,他明確的傳達神對以色列子民定罪的事實嚴厲的警告他們,若是不趕緊悔改,神的震怒將速速臨到,祂的審判,各樣嚴重的天災人禍,如外邦的侵犯、地震、天災、糧荒、乾旱、虫害、瘟疫、兇殺、滅亡(傾覆)將接踵而至。可惜當時北國的以色列人置若妄聞。在後面的五十年裏,以色列國就在這些預言的災禍中滅亡了。神的話真是沒有轉動的影兒。

      阿摩司書可說是以色列國滅亡前的第一卷警告書神已經向他們發出多次的呼籲和警告性的懲罰,可是「你們仍不歸向我。」(說了五次)。在書中滿了神對以色列子民誠摯懇切的呼喚,告訴他們尋求悔改的方向和道路。

      阿摩司書先開始對侵犯以色列國四週的鄰邦責備和審判責備的對象包括亞蘭、非利士、推羅、以東、亞捫、和摩押,(那時亞述、巴比倫尚未強起來,成為以色列的外患),因為他們都侵犯過以色列,然後才說到以色列。由此可見神對以色列的寶愛。

      書中對猶大的責備,並非因為她侵犯了以色列而是因為她也沒有遵守神的律法,厭棄了神的訓誨,沒有為以色列作好榜樣,雖然她有神的殿在國中。

      書中明確的指出了以色列最大的罪惡,與嚴重的錯謬這些罪惡包括:離棄神和神的律法訓誨、不行公義、欺壓貧窮、互相欺騙,背棄良善、行淫褻瀆神的聖名,又叫拿細耳人喝酒,囑咐先知不要說預言,在高位的行強暴、奢華宴樂,祭司也虛情假意的獻祭敬拜。

      先知書中也明確的指出的悔改與蒙拯救的路其實很簡單,就是回轉尋求神,要求善,行公平公義,神就會拯救他們,賜福給他們,使以色列復興,不把他們從神所賜給他們的地上拔出來。

      這一卷先知書,說出了一個神子民國度傾覆滅亡的基本原因和混亂之象書中的預言在五十年後就成為了歷史,證明神的話是絕對有功效的。在今日新約的時代,一個教會在事奉上為甚麼會消亡沉淪,或長久以來總是沒有起色,若是其中領頭事奉的人,若肯謙卑尋求神的話,他們在這卷書所啟示的光中,一定可以找到,或發現其中的重要原因。這卷書可謂是國度(即教會)事奉與見證光景荒涼墮落的照明鏡。是停滯中的教會事奉者,所應該謙卑祈讀的書。

 

3、本書的主要內容

本書的內容,主要有四大部分:

      對侵犯以色列國的鄰邦,逐一的責備、警告與審判(摩1323)所責備警告的對象包括:亞蘭、非利士、推羅、以東、亞捫、摩押。因為從大衛定亂的時代以後,大衛、所羅門當政時,都一直善待她們,與她們修好,如同兄弟之邦。以色列原是個和平的國度,神從來不叫她有土地擴張的野心,總叫她與鄰國和平相處,她的鄰國也不該三番四次的侵犯以色列。

      對以色列的責備、警告與審判(摩264116114)神明確的指出以色列的許多罪惡;又將神恩待他們的歷史題醒他們;責備他們在許多的管教與懲罰之中,竟仍然不知悔改歸向神,是那樣的頑梗不化。

      呼籲以色列人速速的早日悔改,尋求神,尋求祂的救恩(摩412527)要他們知道祂是全能的神,天地的創造者,又樂於將心意指示人的主,呼籲他們「當預備迎見你的神」。尋求祂的就必得著生命。不要虛情假意的事奉,虛有其表的敬拜獻祭,神要他們求善,行公平,行公義,神就會賜福他們,否則難逃神的審判和懲罰。

      先知為以色列人求赦免,並扺擋偶像祭司的恐嚇與逼迫(摩7117)當先知看見神要審判以色列的異象,包括蝗虫、火的異象時,先知立刻求神的赦免,神就答應免了。他又看見神以準繩的異象,要審判以色列和耶羅波安家,而他去傳這話時,他遭到了偶像祭司亞瑪謝的恐嚇與逼迫,阿摩司靠神堅定的站住,並預言他和他家的結局。

      先知根據最後所見兩個異象,說山神對以色列國的審判與復興的預言(摩81915)神的話指出,若以色列不速速悔改,那他們就像一筐夏天的果子,壞了就不可吃,必要被拋棄,沒有一人得以逃脫祂的審判。然而,神也必定會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使被擄悔改的子民歸回,重建以色列地。

 

 

阿摩司書──神手中公義的箭(張向晨)

 

阿摩司之名意:神背負的

    鑰節: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 [12]

  在教會背道罪惡之中,當活在審判台的亮光中,當如何迎見我的神?

及時悔改認罪,或剛硬到底,忽略神是烈火?

  大綱:

    一,以「耶和華如此說」分八段,審判六列國與猶大,以色列 一~二章

    二,以「聽」分四段,指出審判的原因          三~六章

    三,以「耶和華指示我」,分五個審判異象  七章~九章10

    四,審判後的救恩                       九章1115

審判六列國及猶大,以色列:

  一,大馬色因打基列遭火燒被擄      一章35

  二,非利士擄掠選民交以東人遭火燒滅亡     68

  三,推羅將選民交以東遭火燒         910

  四,以東刀追兄弟以色列遭火燒        1112

  五,亞捫剖基列孕婦奪地遭火燒被擄      1315

  六,摩押燒以東王骸骨,遭火燒死亡    二章13

  七,猶大屢次厭棄神命令,遭火燒         45

  八,以色列行淫遭被擄             616

 

  [三章12] 以色列當聽耶和華攻擊的話

 [1315] 當聽耶和華警戒的話

  [四章] 住撒瑪利亞山的以色列人當聽耶和華聖潔的起誓

  神任憑以色列犯罪,知道他們不會有悔機。

  「任憑」即放棄(參羅一24, 26, 28三個任憑),任憑他們去伯特利拜金牛犢,任憑他們帶著罪惡的外表敬拜神。

  神使天災人禍臨到祂民,使祂有機會進入,使人悔改歸向神。

    祂降八災,人仍無轉機:

    (1) 使糧缺乏,人饑餓無食   (2) 使天不下雨,田枯乾,無收割

       (3) 使剪蟲吃農作物      (4) 旱風,霉爛襲擊

       (5) 瘟疫降臨            (6) 戰爭刀殺

    (7) 屍首臭氣            (8) 傾覆城市。

  [五~六章] 以色列家當聽耶和華作的哀歌

   神厭惡音樂,節期的形式敬拜,卻在生活上貪享安逸不為教會苦難擔憂的人。

   愛宴樂的社交教會,首先被擄,神憎惡要消滅。(提後三14)  指出教會愛宴樂不愛神危險的日子。  

  [五章24]  公義和公平是神寶座的根基,神注重人暗中的事情。(詩8914

    主所愛的,祂必管教。接受管教的人將得著恢復。 (來十二5)

  [七章13] 審判的刑罰管教,如同蝗蟲吃盡青物。,

 [46] 如火燒去一切屬於地的東西,使神的自己得以建立。

 [ 79] 如準繩量出不合神的東西,以基督測量我們祂佔有多少地位?

   多少是在基督裏?是否接受糾正?

  [八章13] 如夏天的果子熟了,審判的日子已經來到,不再延遲。

  [九章14] 擊打祭壇,失去事奉神的機會,柱頂壓,刀殺戳,手取出,拿下來,搜尋捉,命蛇咬,遙指啟六章1217節揭開第六印時人躲避寶座者的忿怒,無法逃脫神的審判。

 [九章1115] 直到大衛的後裔主耶穌來的那日,得著更豐盛的生命,堵住仇敵撒但毀壞的一切破口,恢復人向神的事奉。 (來二14;約十10)

   主撒的生命種子,必收割生命果子,麥種落在地死後,結出更多的麥穗(約十二23

  葡萄收割,踹成酒,又產生新生命的果子。頑石的肉心接受生命,滴下基督的生命如甜葡萄酒。小山流出生命的精華奶汁。人因聯於生命的源頭基督,永不枯乾。

 

 

阿摩司書簡介(楊震宇)

 

【阿摩司書引言】

【為什麼要讀阿摩司?】

Ø  任何人若想要明白神如何在審判中彰顯祂自己的聖潔(四2)與公義(五24,而使知道當如何預備迎見祂再來的日子,就必須讀本書。

Ø  阿摩司書正說出現今時代的實況。現代人崇尚物質享受、自私、狂妄、欺壓、狡詐,甚至連神的子民的道德信仰也受影響,屬靈生活不正常,慢慢腐敗糜爛。願神的教會及早認識神的恩慈和嚴厲,在這黑暗世代發出燈台的光,傳揚神的福音以解決世人真正之需要,好叫教會的復興和主再來的日子早日臨到。

 

【如何讀阿摩司書?】

Ø  本書內容幾乎全部描寫有關責罰列國、猶大和以色列。本書要詳細查考他們所犯的罪行,並注意神審判的信息和審判的原因;本書七至九章中描寫先知阿摩司所見之五大異象,其預言思想很有意義,也需要研讀。

Ø  應當深思本書中警告的話語──「二人若不同心,豈能同行呢?」(三3「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四12「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八11

 

【本書鑰節】

【摩一12】「當猶大王烏西雅,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在位的時候,大地震前二年,提哥亞牧人中的阿摩司得默示論以色列。他說,耶和華必從錫安吼叫,從耶路撒冷發聲;牧人的草場要悲哀,迦密的山頂要枯乾。」

【摩四12】「以色列啊!我必向你如此行。以色列啊!我既這樣行,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

【摩九11】「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

 

【本書鑰字】刑罰(6) ,全書共八次。

 

【本書要旨】阿摩司指出神子民的罪──不公義,道德敗壞,信仰變質,必招致公義與聖潔之神的刑罰,並論及末後的復興和繁榮。

 

【本書大綱】本書共九章,根據內容性質,可分為段:

(一)      刑罰(一至二章) ──八個審判的對象,包括:六外邦(大馬色非利士推羅以東亞捫摩押)和選民(南、北國)

(二)      責備(三至六章) ──三篇審判的信息,包括:現今的罪狀(三章) 、過去的悖逆(四章) 和將臨的審判(五至六章)

(三)      異象(七至九章110) ──審判的描述,包括:蝗蟲(13)、火燒(46)、準繩(79)、夏果(八章)和祭壇(110)

(四)      復興(九章1115──色列國要復興、被擄的人要歸回、並受栽植於本地而不拔出

 

【默想】子民每況愈下的屬靈情形中,當如何活在神審判台的亮光中?為著審判日子的臨到今天當如何預備迎見的神,交賬?

 

【禱告】親愛的天父!我們何等的感謝祢賜給我們阿摩司書!願阿摩司的信息不住提醒我們:當預備迎見你的神。哦主阿!求祢使祢的兒女早早認識神的恩慈和嚴厲,好叫祢的教會復興,能「同心」,与「同行」,等候迎接祢的再來。奉我們主耶穌基督名禱告。阿們!

 

【詩歌】復興你工作,主 (《聖徒詩歌》647首第1)

復興你工作,主!向你聖徒顯現;求你用權發命監督,讓你兒女檢點

() 復興你工作,主!我們現今等候;但願正當我們們俯伏,你就顯現能手。

 

【金句】在教會背道罪惡之中,當活在審判台的亮光中,當如何迎見我的神?及時悔改認罪?或剛硬到底,忽略神是烈火?―― 張向晨

 

 

阿摩司書(大衛鮑森)

 

大衛鮑森-37阿摩司書

阿摩司書的內容是由幾段預言和信息組成,神從南方差阿摩司去警告北方十個支派。阿摩司一一列出神怎樣管教北方十支派:讓他們缺糧缺水、讓農作物和牲畜生病、讓人民得瘟疫、降下閃電使木屋起火,但他們遭到一連串慘重的損失後仍不歸向神,等最後兩個更嚴重的災禍降臨,他們就完了,終於落到滅亡的下場,被擄到外邦。但好消息是,神說祂不會徹底摧毀以色列,將來會有一群忠於神的餘民存活,祂會再建立大衛的帳幕,帶領外邦人來取代以色列做祂的子民,那時大衛的子孫要作王。

 

今天要來看二個先知阿摩司和何西阿,這倆個人的年代是在約拿和那鴻之間。所以我們不是照著年代的順序來講。他們是西元前八世紀的人,常常被稱作西元前八世紀先知。西元前八世紀的人在做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當時的背景,西元前八世紀最活躍的國家,就數羅馬和希臘。羅馬和迦太基都是在西元前八世紀建國的。這兩個國家彼此之間一直相爭不下,布匿克戰爭,就是這兩國之間的戰爭。羅馬最後是打了勝戰。在整個地中海地區,羅馬建立了法治。後來更是大規模修築道路。這些在日後都有助於福音的傳播。
 
希臘當時在做什麼呢?他們為現代人的運動狂熱,打下了基礎。現代人風靡運動比賽,比信仰宗教還狂熱。奧林匹克比賽,從西元前八世紀開始。希臘的語言傳遍全世界。如果羅馬的貢獻是築路,希臘的貢獻就是希臘文,幫助福音快速的傳開。
 
西元前八世紀,荷馬寫下「伊里亞德」這首千古史詩。他們為藝術和建築打下了根基。在各地建造城邦;透過城邦將民主政治介紹給全世界。聖經完全沒有提到民主政治,這是從希臘來的。民主政治並不是聖經的治國方式。在此同時中國和印度的文明漸漸的崛起。所以西元前八世紀的人十分忙碌。現代文化有很多活動可以追溯到西元前八世紀。西元前八世紀神在做什麼?答案是祂當時面臨一些難題。
 
祂的百姓出了問題,神的大計畫是透過祂的百姓贏回世人,但是祂的百姓自己都做不好。所以才會需要阿摩司和何西阿出來事奉。整個計畫出了狀況。神和祂的百姓立約,把他們放在世界的十字路口,讓世人都能看見他們,跟他們立了很簡單的約。你們若順服我,我就大大的賜福給你們,讓你們比萬國有福;但你們若悖逆我,我就大大的咒詛你們。這是以色列人的選擇,是特權,也是責任。
 
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西元前八世紀的時後,以色列已經分列,不斷的發生內戰,他們各自建立王國,除了有神做王,還不顧撒母耳的反對,要求另外立王。神告訴撒母耳說立王要付上很大的代價。王會徵稅,會強迫你的兒子入伍,會強迫你的女兒進宮。地上的王需索無度,百姓要付極大的代價。成立中央政府百姓要付極大的代價。但以色列仍然想要王,神就給他們一個王。掃羅是眾人選出來的,長的高大英俊,但是他出自便雅閔支派,品格上有一些嚴重的缺點。後來神給他們一個合神心意的王大衛王。但是有一天下午,大衛一口氣違背了五誡。從此再也不一樣,全家都嚐到苦果,他的兒子所羅門帶給以色列國極大的榮耀;但是他是靠徵收重稅和強迫苦力,來建造出一座壯觀的聖殿。可是,強徵重稅和強迫人力,導致民怨。所以他一死,北方就向南方叛變。因為所有的財富都在南方。
 
以色列支派他們不喜歡財富全集中在南方,也痛恨重稅,因此所羅門一死,就發生了內戰。北方十支派變成以色列國,南方二個支派忠於耶路撒冷,保存大衛王的後代。但是這也就表示,北方沒有聖殿,也沒有大衛王的後代,所以他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什麼方法呢?他們就建造了二座祭壇,一座在伯特利,一座在撒馬利亞。雅各當年就是在伯特利夢見天梯。「伯特利」的意思是神的殿,所以他們決定在伯特利跟撒馬利亞各建一座殿。
 
記不記得撒馬利亞婦女問耶穌說:我們應該在這裡敬拜還是在耶路撒冷敬拜?原因就在這裡。所以北方建了自己的聖殿,有了自己的王室。但是如果你去讀列王記,對於北國的記載,會發現北王的統治期間都很短,平均是三年。很多王遭到刺殺,篡位還有政變,北方的政局非常的不穩定。因為那個王室的血脈,並不是神所揀選的大衛後代,那是一段很悲哀的歷史。南方的政局比較穩定,南方的王平均的統治期間是三十三年,其實並不是分南方或北方。而是應該跟好王和壞王;好王的平均統治期間是三十三年,壞好的統治期間是三年。
 
現在看當時北方的社會,這是我們想要知道的。因為他們的情況比南方嚴重。以色列當時的麻煩大了,讓神非常頭痛。如果從社會上來看,那是和平富足的年代。約拿去尼尼微城的事工很有果效,暫時地解除了亞述的威脅。那一代的亞述人真心悔改,所以以色列暫時不用怕亞述,因此當時過太平歲月,暫時沒有面對什麼威脅。年輕的一代漸漸長大了,他們沒有經歷過戰爭,這對他們有一些特別的影響。當時的生活富足,尤其是在耶羅波安二世做王期間。
 
我列出當時北方的幾件事。他們地處貿易幹道上,從歐洲到阿拉伯的道路和從埃及到亞洲的道路,就在北方這裡交叉,這表示他們有很多生意可以做。於是北方積極發展進出口貿易,開始發展商業。從商的人多了起來,銀行事業興盛,放款給各地的人;國家收入不斷上升,生活水準也不斷的上升。在這種發展下,他們成了消費型的社會,到處可以看到奢華的景象,以及象徵地位的東西。比如會買第二棟房子,他們叫做避暑的別墅,通常是建在山上,夏天可以去避暑,擁有這種房子,是地位的象徵。他們開始崇尚物質主義,社會充斥著貪婪的風氣,漸漸興起一種新的貴族階級,就是暴發戶。靠著金錢開始掌握勢力,原有的貴族後代就莫落,他們變成富裕的社會。
 
其中有一個熱門的行業,就是房地產仲介。大家都想買第二個房子,房市價格不斷飆高,有許多人從市開發,壟斷市場,當時就是這樣的情況。這正是耶羅波二世在位時後的情況,住宅成了一個問題,因為富足更富,貧者更貧。富人紛紛買第二棟房子,但很多人連一棟房子都沒有,社會開始動盪不安。
 
幾年前在威爾斯也發生過同樣的情況,中產階級消失了,只剩下極端貧富兩個階級。今天很多國家都有這種情況,對社會而言,這是最危險的狀況。在道德上,富裕所造成的影響有財務醜聞,還有賄賂腐敗等等。連司法都腐敗了,在法庭上得不到公平的審判。除非當事人事先賄賂法官;用錢腐敗別人,最後也會被錢腐敗。不久之後,就變成一個禮拜做七天的生意,因為這樣可以賺到更多錢。貪婪帶來社會的不公平,富裕帶來放縱,於是性行為泛濫。另外酗酒的情形也愈來愈普遍,誰說聖經跟我們沒關係。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一代就會變成這樣。206070年代都經歷了和平富足,這個時後以色列的信仰生活又是如何呢?
 
令人驚訝的是大家還滿熱衷的,可惜他們信奉的不是祖先的信仰,而是悄悄滲透進來的各種新世紀思想。不是正統的信仰,而是跟異教信仰和行為混合過的信仰,這是周遭的人從外面帶進來的。他們對東、西方當時流行的異教開始大感興趣;而且他們把焦點放在受造物,而不是放在創造主。把焦點放在母性大地而非天父神;他們特別關心母性的多產特質。多產之神的信仰悄悄地進入社會;當母性大地成為焦點,當信仰被女性化。特別是有個叫巴力的男神,他的妻子名字是亞斯他錄,是個女神。
 
我們研讀但以理書的時後,會看到巴比倫的伊什塔爾城門。「伊什塔爾城門」在原文和「亞斯他錄」是同一個字,這是一個女神。當女神成了膜拜的對象以後,於是就會有宗教邪淫的事發生。北方在伯特利和撒馬利亞的聖殿中,都有男妓和妓女,敬拜方式就是去跟他們行淫;這樣的宗教自然是很熱門的。於是很多人會到聖殿裡去跟這些神妓行淫。希望藉由這樣的敬拜,為地上祈福,招來多產。這種現象今天又出現了,只是沒有那麼明顯而已。
 
不信靠天父神,就會去信靠母性大地。說什麼母性大地的未來掌握在我們的手中,我們的未來也掌握在她手中,這是謊言。我們和大地的未來都掌握在天父神手中;大地也不是女性,大地沒有性別。有沒有看見這個現象,我們的子女都在接受這種教導。他們對於環境的關注,多過於對聖經的認識。這點可以從哪些電影最賣座看出來。看電視的益智問答節目,馬上可以看出現代的孩子最懂什麼。所以北方的偶像崇拜導致淫亂,他們在伯特利立了一個金牛犢。
 
我最近去緬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將來那裡會成為歐洲的金融中心。他們已經蓋了一棟新的證卷交易所;並且在外面豎立了一座巨大的金牛犢像。新歐洲的金融中心,所標榜的精神就是拜金。整個偶像崇拜又回來了。以色列最初就是在埃及拜金牛犢;後來則在伯特利豎立金牛犢。問題是大家對這些發展還洋洋自得。因為是一步一步發生的,如果是突然發生的,他們會有警覺性。但因為是漸漸發生,大家就接受,不希望自己被當作老古板或假正經。於是這些事悄悄滲進來,他們都接受了。20年前絕對不會接受的事,現在卻接受了,變成司空見慣。這跟我們今天不是很像嗎?他們還是神的聖民呢?他們應該是君尊的祭司,聖潔的國度。卻變的跟大家一樣,你說神對這種情況頭不頭痛,祂其實可以消滅他們或跟他們斷絕關係,另外找一群人重新立約,但神不會這樣。神一旦結婚就不會離婚,祂一旦立約就會守約。所以祂的做法就是出手管教他們。先知阿摩司一一地列出,神到底是怎麼樣管教北方十支派呢?
 
糧食短缺:他們接連好幾次收成都不好。這是神要他們清醒過來。你們是靠我,不是靠多產女生,你們不是靠母性大地,而是靠我。祂的第一個管教就是讓他們糧食短缺。阿摩司在提到這些管教的時後,不斷地重覆一句很悲哀的話「但你們仍不歸向我」。我讓你們糧食短缺,但你們仍不歸向我。
 
神做的第二件事是讓他們缺水,讓他們缺乏乾淨的飲用水。我讓你們缺水,想讓你們醒過來。今天這個世界在過不久缺水的情況會比缺糧的情況更嚴重,這很類似他們的情況。但大家仍然不會想到神。
 
神做的第三件事是讓農作物和牲畜生病。蝗蟲來了,黴菌也來了「但你們仍不歸向我」。神很痛心。這裡有一貫的信息,國家在遭遇困難的時後,應該要回到神面前求問。主啊,我們做錯了什麼?但他們沒有這樣做。
 
 
神做的第四件事是讓人民得瘟疫。不只是牲畜和農作物,你看看災禍離他們愈來愈近。就像今天愛滋病這麼嚴重。但是他們仍不歸向神。神讓鄰近的敵人來攻擊他們、來侵略他們。但他們仍不歸向神。神在許多城市降下閃電使木屋起火,他們遭到一連串的慘重的損失,但他們仍不歸向神。這些事對他們完全起不了作用,他們只要能夠保住自己的財富和避暑別墅就很高興了,這些災禍無法嚇阻他們。接著二個更嚴重的災禍降臨,然後北國就完了。
 
在聖經阿摩司書頭一節說:以下是阿摩司在大地震發生前兩年的預言,他講完以後不久,北方的十支派就遇到大地震,那場地震之嚴重。連250年後的先知撒迦利亞都還記得。他談到阿摩司時代的地震,可見一定很嚴重,那還不是最大的災禍,最大的災禍其實是被擄。阿摩司說:你們若不留意這些警告,這十個支派都會被逐出家園。我們都知道,後來果真如此。
 
阿摩司書三章7節說:「主耶和華行事之前,必定會先將祂的計劃,向祂的僕人眾先知顯示。」我們看到神真是充滿了憐憫。祂在懲罰之前,一定會先派先知去警告;如果你們怎樣就會怎樣。神有彈性,不會直接行事,祂會先派一個人來警告,讓人有來悔改的機會,神都會先給人警告。整卷啟示錄是在警告全世界,他將如何懲罰世人。可惜世人仍不歸向神。神還能怎麼辦呢?
 
神要差最後二個先知,來到北方的十個支派。就是阿摩司和何西阿,這兩個先知截然不同;阿摩司嚴厲,何西阿溫柔;阿摩司強烈的指責以色列的過錯;何西阿則是苦口婆心勸他們歸向神。阿摩司用理性來勸戒他們,何西阿用感性勸化他們。阿摩司強調神的公義,何西阿強調神的憐憫。阿摩司向他們傳達神的想法,何西阿則是向他們傳達神的感受。其實兩個人並不是完全相反;阿摩司的信息也透露出憐憫,何西阿的信息也透露出公義,但是他的方試跟阿摩司的方式不同。何西阿書裡面神的最後一段話是懇勸、是溫柔感性的懇勸,你們不致於繼續行惡吧!你們不致於要逼我這麼做吧!你可以在阿西阿書中感受到神的心碎了。神不願這樣對待祂的子民,但是祂別無選擇,他們害怕祂無選擇。
 
現在我們仔細來看看這兩卷書的內容,阿摩司的年代是西元前750年,也就是在西元前八世紀中葉。有一天有一個人出現在伯特利,他站在聖殿的階梯上講道,但他是一個南方人,是南部來的人。就好像是一個英國人跑到奧洲去指責他們的過錯。我有過這種經歷,我真的做過這種事,實在是很不可思議。神竟然差派南方人到北方去講道,這可不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神在北方找不到可以使用的人。
 
阿摩司並不是一個先知,他只是一個貧窮的農夫,而且是最窮的那種,就是種植無花果樹,這種無花果樹結的果子不多,被稱作窮人的無花果樹;他只有一個小小的無花果園,他就靠賣無花果維生。有那麼多人可以選,神就偏偏選上他。歌林多前書一章說:「神喜歡選擇愚拙的人,叫世人無法明白。」阿摩司是個無名小卒,在耶路撒冷南方12里,有個小地方叫提歌亞,那是神子民在南方的中心地區。神向無花果樹下的阿摩司說話,阿摩司是社會上最低階層的人,神差他去向北方宣告他們的下場;他完全沒有受過神學訓練,沒有按牧過,不是全職傳道人。正因為他不具備這些條件,神才揀選他,這實在很像神的作法。神為什麼當初揀選以色列,是因為他們什麼都沒有。這是神講的,祂說:我揀選你們並不是因為你們厲害能幹或聰明,我揀選你們是因為我愛你們。就這麼簡單,神的揀選跟我們的條件毫無關係,你看看旁邊的人就知道。
 
保羅在歌林多前書也說看看你們自己,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世人不會選擇你們,但神專門揀選無名小卒。阿摩司就是這樣的無名小卒。神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這樣做祂才可以得榮耀。如果祂揀選聰明人、有錢人或有權力的人,那些人就會得榮耀,但他不是選這樣的人,祂選擇無名小卒,好叫自己得榮耀。所以神揀選阿摩司。阿摩司很有勇氣,竟敢從南上去北方,獨自公開站在聖殿,奉主的名六譴責他們,這樣做根本是在自找麻煩。但是他去了。當然他注定引起眾人的敵意和抵擋,這是免不了的。
 
在阿摩司書七章中詳細的描述了,他面對那些情況時後的反應。關於阿摩司書七章,主要有二個重點。第一、他的禱告影響了神。第二、他的傳道激怒了人。你們要記住這兩點,他的禱告影響了神。有一次他說服神改變心意。神給他看兩幅景象。首先是蝗蟲來襲,吃光田間所有的作物,接著是大火降下燒毀整座城。他看見這兩幅景象,一個是田間作物被蝗蟲吃光,一個是全城被燒毀,只剩下廢墟一片和灰燼。他說:全能的主啊,求你不要這麼做。他說:雅各太弱小了,怎麼站立的住呢?他懇求神別這麼做,神就說好吧!我不這麼做。你也可以像這樣影響神。有沒有注意到,他不是說以色列,而是說雅各。當然這兩個名字是指同一個人,但雅各原先心機很重。後來改名以色列,跟天使角力成為跛腳。阿摩司竟然是為雅各求情,而不是以色列。回到雅各從前的樣子,以色列不再是以色列,回頭變成雅各。心機很重,想快速致富,想討價還價。為了得到祝福連自己的父親都騙。阿摩司光用一個名字,就能指出現在的光景,以色列已經回到雅各的老樣子,回到遇見神,回到和天使角力之前的樣子。
 
阿摩司說:雅各太弱小了,求你別這麼做。他的祈求真的讓神改變心意,摩西也有過同樣的經歷。你記得耶穌在十字架上也說過父啊求你赦免,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自己做什麼?你的禱告可以改變神的心意。不能改變神的特質,但可以改變祂的計劃。這個真理實在不得了,對吧!神並不是在高高在上,把命運求都安排好。不,不是的,祂會聽我們的禱告。祂要我們說服祂。所以,耶穌才會說,你們禱告時要繼續敲門,一直敲到他起床把麵包給你。你可以用禱告來影響神,很不得了的真理。
 
但另一方面則是他的講道激怒了人,尤其是激怒了那些宗教領袖。先知通常不太受祭司或者是傳道人的歡迎,因為先知反對於滿足現狀,所以惹人討厭。他們給人威脅的感覺,人都不喜歡威脅。阿摩司是透過什麼方式,領受神的話呢?他在白天得到異象,在晚上得到異夢。他是領受到圖像。他一直說我看見。舊約聖經常常稱先知為先見,先見,因為他可以看見別人看不見的事情,他可以看見未來的情況。神需要能夠看清楚情況的人。
 
阿摩司書中有很多圖像,他看見一些事情就把它給說出來。其中有一段預言是一個高潮,阿摩司看見了一籃熟的水果,那些水果已經熟到快要爛掉的地步。當蘋果或是梨子太熟的時後,你會連碰都不敢碰,因為只要一碰到它們,它們就會變成褐色。那就是阿摩司看到的情景。他看見以色列已經熟到快要爛掉了。很生動的一幅圖畫,一籃熟透的水果,然後他看見,神像一頭獅子。當時有很多獅子,今天已經所剩不多,都被殺的差不多了。那些獅子住在約旦河旁的叢林中,每天晚上會走出約旦叢林到山上找羊吃。
 
阿摩司說:神這頭獅子吼叫,誰不懼怕。很生動的描述了神。然後他描述整個經過。他說:就像牧羊人的羊被獅子叼走。牧羊人只從獅子的口中搶回一個耳朵和兩條腿。以色列就像這樣,只會剩下一個耳朵和兩條腿,很生動的描述。但這樣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和想像,用圖像來幫助人了解。我們明白一件事的時後常會說:我看見了。為什麼不說「我想」。我們都是說:我看見了。親眼看見可以讓人明白。
 
阿摩司書是幾篇講道的結合,並沒有什麼結構,所以很難分析這卷書。因為只是集結了幾個預言還有信息,長度都不同。但是很容易記住,好像在人心中放入定時炸彈,過一陣子在引爆。講道和教導,就好像是在人心中放入定時炸彈,聖靈日後會幫助人想起來,那時後就像定時炸彈爆炸一樣,會帶來很深的影響。
 
阿摩司很相信詩的果效。大多數的預言都是用詩的形式呈現。聖經上出現詩的時後,句子都比較短,不像報紙上的句子都很長。希望你的聖經把詩和散文區分出來,因為散文是理性的語言,詩是心的語言。在聖經上看見散文就要去思想神的想法,在聖經上看見詩就要去體會神的感受。聖經記載了神許多的情感,神並不是沒有感覺。祂的內心有許多感受,我們必須去了解神的感受。必須去了解什麼會讓祂生氣、傷心、厭惡或者是快樂。你有沒有問過神你今天對我有什麼感覺。很多人只在乎自己對神的感覺,其實神對我們的感覺會左右我們的未來。
 
阿摩司的詩是一種很特別的形式叫做哀歌,這是很沉重的詩。有些詩讀起來輕鬆愉快,但有些讀起來令人感受沉重,像輓歌一樣。我想到迪倫湯馬斯寫的「酒醉的威爾斯詩人」,想想看他的詩,不要擔心向人間道別,老人應該要向死神勇敢宣戰。擊退那死亡之光。這是他死前所寫的詩,讀來令人感到沉重,對嗎?這是一首輓歌,覺得很嚴肅、感到很有力。阿摩司的詩就是屬於哀歌。當然他是用希伯來文寫的。
 
另外阿摩司也喜歡用另外一種文字的風格,就是重覆、重覆。這種作法在講道的時後很有果效。各位朋友、各位羅馬人、各位同胞,請聽我說,我是來埋葬凱撒,不是來讚美他。但布魯斯特說他野心勃勃。布魯斯特是個值得尊敬的人,記不記得那篇演說?效果驚人。馬丁路德金也曾經說過,我有一個夢想,我有一個夢想,我有一個夢想。像這樣的演說大家會記得,阿摩司書中很多。我已經引述其中一句,但你們仍不歸向我,但你們仍不歸向我,他講了七次「你們仍不歸向我。」
 
來看看阿摩司常用的一種預言形式,看他講的多麼有技巧。他在這裡反覆的說「三番四次的犯罪」。這句話不斷的出現,你看他怎樣一步一步的把焦點拉到以色列,他先從以色列的鄰國講起,再來拉近距離將以色列的表親,再來拉近距離將以色列南方的姐妹猶大。
「三番四次的犯罪」
 
1.   
以色列國的憐國 毫無人性
大馬色殘暴
迦薩暴虐
推羅背叛
2.   
以色列的表現  行為可恥
以東---無情
亞們野蠻
摩押---褻瀆
3.   
以色列的姐妹 背信忘義
猶大拒絕神的律法
聽信人的謊言
4.   
以色列的子女  麻木不仁
以色列在人當中剝削窮人
在神面前放縱肉體情慾
 
過去的救贖 代表 未來的懲罰
 
會眾聽了都附議說:阿們!哈利路亞,那些人確實很壞。大馬色的人活該被神懲罰。我們很容易看見別人很壞。每次有人質疑,神為什麼不懲罰壞人呢?好像都認定神不會懲罰他們,這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們總是先看到別人的缺點。
 
阿摩司的預言講的真好,先講大馬色。大馬色三番四次的犯罪,神必要懲罰他。大馬色人不是神的子民。他們受懲罰是因為沒有人性,特別是手段殘暴。迦薩人要受懲罰,這也是因為他們殘暴。推羅要受懲罰,因為他們背叛。以色列百姓聽了都大聲叫好。阿摩司在引導他們中圈套。就好像有一個人聽完講道以後去謝謝牧師說:你講的每一句話,都說中了我認識的一個人。你坐在那裡聽講道,很希望那個人也聽到。阿摩司就是用這種方法。
 
接下來他講到以色列的表親,以東、亞們和摩押。他說:以東三番四次的犯罪,神必懲罰他們。以東殘酷無情,亞捫野蠻,摩押人褻瀆神聖。褻瀆神聖的事物。以色列百姓還是點頭稱好。講的太好了,繼續講,繼續講。接下來他拉近距離說,你們的姐妹猶大,神必會懲罰猶大,因他拒絕神的律法,聽信人的謊言。聽眾回答說:對啊。所以我們才和他們脫離關係,猶大很壞。接下來阿摩司說的話,讓他們相當震驚。聽眾已經被他收服,這時他卻說:你們四番四次地犯罪,神必懲罰你們。有沒有看到他的開場白講的多好,很有力的講道。
 
他責備以色列百姓麻木不仁,他們的鄰國沒有人性,他們的表親行為可恥,他們的姐妹背信忘義,但以色列自己則麻木不仁,不懂得臉紅。對周遭的一切麻木不仁。在人當中剝削窮人,在神面前放縱肉體情慾,你卻沒有感覺,把這一切看成理所當然。
 
阿摩司給以色列的主要信息是過去得到的救贖,就代表未來要接受的懲罰。神說:你們是我在地上最親的子民。所以我必須更嚴厲的懲罰你。你們比別國享有更多特權,所以責任更多。這個原則甚至延續到新約聖經。我們已經聽過福音,已經知道十誡。所以神會更嚴厲的對待我們。祂會用更高的標準審判我們,因為我們已經知道真理,但別人並不知道,很有力的講道。阿摩司還有另外一篇的講道,不斷出現「禍」這個字。這是一連串的咒詛,禍哉、禍哉、禍哉。另外還有一篇講道,不斷出現「尋求」這個詞。你們要尋求我,就必存活,要尋求神。要尋求善,不要尋求惡。全篇講道都是建立在「尋求」這個詞上面。尋求是指努力去找一樣東西。
 
一籃熟到快要爛掉的水果,他最後一段預言的關鍵詞是「永遠不會」。你們的一切行為,我必永遠不忘。神什麼事都會記下來。只有祂赦免的事,祂才會忘記。其他的事祂永遠不會忘記。祂說:北方的十支派會倒下,永遠不再起來。但是講完這可怕的永遠刑罰以後,祂突然說了一句話,好像陽光穿透雲層一樣。祂說:但不是每個人都會這樣,只有以色列中的罪人會消失,將來會有一群餘剩的人,我必再度建立大衛的帳幕。帶領外邦人來取代你們做我的子民。那時大衛的子孫要做王。到了這裡終於有了好消息。但我不會徹底摧毀雅各的家。會有一群忠心的餘民。換句話說,即使處境惡劣,仍然會有一小群餘民忠於神,他們會存活。神的子民也包括了外邦人。
 
雅各在使徒行傳第十五章中引述了阿摩司這個預言。我要從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外邦人帶進來。所以我們取代了不信的猶太人,不是取代全部。猶太人當中會一直有一群忠心的餘民。正如保羅在羅馬書十一章說的,我們被帶進了大衛的殿。阿摩司書中最後一個「永遠不會」是我要將以色列栽於本地,永遠不再從我所賜給他們的地上拔出來。所以最後一個關鍵詞是「永遠不會」。神也永遠不會違背祂自己的應許。

 

 

阿摩司書概要(林獻羔)

 

 

 

讀經:

  “當猶大王烏西雅,以色列王約阿施的兒子耶羅波安在位的時候,大地震前二年,提哥亞牧人中的阿摩司得默示論以色列。他說:‘耶和華必從錫安吼叫,從耶路撒冷發聲;牧人的草場要悲哀;迦密的山頂要枯乾。’”(摩112

  “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人三番四次的犯罪,我必不免去他們的刑罰;因他們為銀子賣了義人,為一雙鞋賣了窮人。他們見窮人頭上所蒙的灰,也都垂涎;阻礙謙卑人的道路。父子同一個女子行淫,褻瀆我的聖名。他們在各壇旁,鋪人所當的衣服,臥在其上。又在他們神的廟中,喝受罰之人的酒。’”(摩268

  “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我要將他們栽於本地,他們不再從我所賜給他們的地上拔出來。這是耶和華你的神說的。”(摩91115

  許多基督徒不讀舊約,他們認為舊約很深奧,不易看懂。當然,初讀聖經的人最好先讀新約,特別是約翰福音。

  舊約記載耶穌基督降世前的事:從神的創造開始,直到耶穌降生的時候。

  人類的歷史是從創世記111章記載。12章記載以色列的始祖亞伯拉罕。以色列人最初稱為希伯來人,直到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改名為以色列(創322728),他的後裔才是以色列人。所以舊約主要是以色列的背景。我們是外邦人,尤其是初信耶穌的外邦人對以色列的歷史背景(創世記至以斯帖記)是不容易明白的。

  有不少人信了耶穌一段時間,也喜歡讀舊約,但舊約的末後一部分是先知書,這又難倒了許多基督徒。從以賽亞書到瑪拉基書都是先知書。以賽亞書至但以理書是大先知書;從何西阿書到瑪拉基書是小先知書。大先知有4位,小先知有12位。

  先知書主要是預言,亦有教訓。

  許多基督徒讀到先知書就覺得很難明白,他們最喜歡讀的只是但以理書。至於小先知書就更不容易明白了。所以許多基督徒不注重小先知書、特別對阿摩司書不感興趣。請注意,我們讀經不是注重興趣的。

  阿摩司是一位極好的先知,他有很好的榜樣。所以我們必須多讀阿摩司書,尤其是末世的基督徒,非讀阿摩司書不可。

 

第一章  小先知書的簡介

 

  我們要明白阿摩司書,首先要明白先知書。

一、小先知

  本來先知不分大小。只是因為小先知書較短,所以稱為小先知書。小先知書共有12卷:何西阿書至瑪拉基書。

  先是奥古斯丁採用這個名稱。後來,拉丁作家如:耶柔米等也採用這個名稱。

二、時 間

  以色列被擄到亞述,一去不復返;135年之後,猶大也被擄到巴比倫,70年之後他們被擄歸回。

1.被擄前的先知

  12位小先知,頭7位是被擄前的先知:何西阿、約珥、阿摩司、俄巴底亞、約拿、彌迦與那鴻。

2.被擄時的先知

  有兩位,即第八位與第九位是被擄時的先知:哈巴谷與西番雅。

3.被擄後的先知

  末後3位是被擄後的先知:哈該、撒迦利亞與瑪拉基。

三、對 象

1.對以色列(北)二卷

  何西阿書、阿摩司書。

2.對外邦三卷

  俄巴底亞書、約拿書、那鴻書。

3.對猶大(南)七卷

  約珥書、彌迦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

  小先知書共12卷。

四、內 容

  小先知書12卷,內容可分為以下幾點。

1.警戒與刑罰。

2.悔改與復興。

3.外邦人興起與滅亡。

4.彌賽亞的來臨與天國。

5.同在黑暗環境下宣傳救恩。

五、在新約之前

  小先知書是舊約最末的12卷,之後就是新約。這是為福音序曲的先聲。

 

第二章  阿摩司書概要

 

  阿摩司書在12卷小先知書中排第三。阿摩司書一共有9章。

一、背 景

1.南北國繁榮時代

  猶大王烏西雅(西元前783742年)和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二世(西元前786746年)是最能幹的二王。他們在位期間,兩國是最興盛的時代。

  西元前9世紀,以色列王約哈斯屢受強國亞蘭的侵略(王下137103235)。

  猶大王烏西雅,又名亞撒利雅(王下1517)(西元前783742年)和耶羅波安二世(王下142329)(786746年)在位期間,他們也是兩國最能幹的二王,這正是兩國最強盛的時期(王下1423157,代下26章)。

  當時是以色列國全盛時期,因為亞述王亞大得尼拉力三世Adad Nirari末期打垮了亞蘭。但後來亞蘭又自由,大馬色軍進駐以色列(摩13)。

2.預言被擄

  北國耶羅波安二世藉以收取關稅,並發展國際貿易(310),財富滾滾而來,商業極繁榮(85)。先知預言以色列被擄,似乎是不可能的。

3.腐敗

1)社會方面,貧富懸殊:

  城市,興於農業化(51164),農村城市化,這就造成了貧富懸殊的現象。

  一般平民被剝削,有為奴隸的(86);富商欺壓窮人,甚至“為一雙鞋賣了窮人”(26),道德極壞(2741)。

  富人為自己建造如宮殿的房屋(參31015),奢侈豪華。他們認為安息日和月朔是妨礙買賣的。他們又受賄賂與壓榨窮人(2751012)。

2)信仰方面:

  他們對神的敬拜和侍奉只是在外表上。他們雖然多獻祭、多奉獻(44―5521―22)、守節盛況驚人,但神還是厭惡他們的做法。

  以色列人以伯特利和吉甲為兩大敬拜中心,但可惜他們滲入了迷信和異教的風味(526),有拜金牛犢。

  他們的先知和祭司不指摘他們,這些先知和祭司甚至為本人的利益也不容許別人指摘他們。

4.受報應

  以色列人敗壞得很,受到神的懲治,使他們近乎徹底的毀滅,必被擄掠(55等)。那即將發生的事是人無法臆想的,神要藉外邦人的手將他們連根拔起(於西元前722721年被亞述擄去)。

5.悔改仍得恩

  無論怎樣,只要他們肯回頭,就仍有“耶和華萬軍之神,向約瑟的余民施恩”的盼望(515,參54614)。以色列的神是不會永遠丟棄祂的選民的。

二、特 色

1.阿摩司的作法

  阿摩司針對當時北國的各種罪惡,宣佈神要審判他們;如果他們肯悔改,神就施恩。

  他不因自己沒有受過訓練而不敢說話。他傳神的信息,不畏不驕。他雖然沒有進入先知學校,但他是受聖靈引導的。他用了許多美妙的語句(131427133512425197788121199)。

2.本書的文體

  本書為完整的著作,文體極美。大部分有言談式的詩體、有傳記式的散文(710―17)以及自傳式的散文(7―9章)。

1)傳神的信息用第一人稱“我”。

2)以見證人的言詞介紹耶和華真理的時候,就稱第三者。

3)以觀察者的言詞來報告所見的異象:

  這時就說:“這是耶和華說的”(21631543597)。這句話原文是“耶和華的聖言”。

3.關於耶和華

  他預言這是耶和華命令的(38715),深感這樣的信息是耶和華所指示的,異象也是耶和華指示的(718812914)。他多提神的行動。他不從神學觀點出發,不像何西阿用比喻來指耶和華,不說耶和華是以色列的神,只說“你的神”(915等)。他特重耶和華的行動。除了提及摩洛與神星(526)之外,他只提耶和華。耶和華不只是以色列的神,更是普世的神。

三、內 容

1.主題

  524清楚闡明全卷最重要的主題,是“神的公義和審判”。何西阿強調神的愛、恩典、憐憫及饒恕;阿摩司是表彰神的公平和公義最強有力的代言人。這信息在舊約占極重要的地位。他是第一個著作的先知,這書是希伯來民族歷史的代表作,強調信仰中的道德行為。選民(包括王族、先知、祭司和百姓)因犯罪受警告;應回轉,準備迎見神。

1)他們犯罪:

  對神,他們沒有廢棄在伯特利與吉甲的邱壇(914),證明他們敬拜神是虛假的。

  對人,他們壓貧,沒有道德(57)。先知勇言“拿弓的不能站立”、“騎馬的不能自救”(215)。強大的以色列人要如一只弱羊,單剩下兩腿(參312),這些預言在50年內就都應驗了。

2)經審判後,以色列要復興:

  末段(7章-9章)是論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911),使“被擄的歸回”(914)。

2.日期

1)他得默示的日期:

  “大地震前二年”(11,參王下1425)。這地震的年代很難確定。當時似是日全蝕(摩5889),約是西元前763615日。如果這是對的話,他作工的時間就是西元前760年的前後。

2)寫書的日期:

  約在他被逐回猶大之後。

3.鑰節鑰句

1)鑰節(37―8412)。

2)鑰句:“耶和華吼叫”(12)。

4.分段

1)神對列國的刑罰(1―2章):

  警告列國當歸向神,否則就要受刑罰。

① 引言(11―2):

  刑罰逼在眉睫。

② 刑罰鄰近列國(13―23):

  每小段是以“耶和華如此說……三番四次犯罪”開始。

a. 對敘利亞(13―5)。

b. 對非利士(6―8節)。

c. 對推羅(9―10節)。

d. 對以東(11―12節)。

e. 對亞捫(13―15節)。

f. 對摩押(21―3)。

③ 刑罰選民(24―16):

a. 對猶大(4―5節)。

b. 對以色列(6―16節):指明以色列忘恩。

2)神對以色列罪行的報應(36章):

  這段是本書的中心,共有4章。前面3章又分為3小段,每段都以“當聽”或“要聽”開始。

  以色列人“三番四次”地壓迫人民。

3)五個異象(7章-910):

  前4個異象以“主耶和華指示我一件事”(714781)開始。

① 蝗災的異象(713):

  這是饑荒之災(耶1811)。當先知代求後,神說,“這災可以免了。”

② 火災的異象(摩746):

  這是表明神的憤怒(411)。當先知代求後,神說:“這災可以免了。”

③ 準繩的異象(779):

  當神衡量後就要施報應(79)。

  *亞瑪謝攻擊控告阿摩司(71017)。

④ 夏果的異象(81―3):

  這表明犯罪的結局到了,如夏果被取,即將受審判。

  *悲哀與饑渴的收場(84―14)。

⑤ 祭壇的異象(91―6):

  主在祭壇旁。這表明施恩處變為審判台,“無一人能逃避”,以色列人要分散天下。

  *神的公義(97―10)。

  五個異像是連貫的:逆神的要饑餓,因代求就免了;神用公義的準繩來量,一量就顯以色列如夏果,外美內爛;神施報應,連施恩處也成了審判台。

4)結語(911―15):

  這是復興的應許。文體雖不同,實為屬靈的遠見,應許復興。全地將再如大衛家的王國(911―12),以色列要回本土而且繁榮(913―15)。

  以前大衛的帳幕倒塌了(王下2521),能力將重建(摩914)與擴建(911―12,賽224,啟1115)。

四、作 者

  阿摩司書是阿摩司Amos先知寫的。

  他是當代4大先知之一:他與何西阿在北;彌迦與以賽亞在南。他是個公義審判的先知。

  他不是以賽亞的父親“亞摩斯”Amoz(賽11)或另一個“亞摩斯”Amos(路325)。他是寫阿摩司書的“阿摩司”:

1.名意

  阿摩司是“支持”的意思,他是擔負重擔的人。

  許多人只為自己的過犯背重擔,但他是肩負時代性的重任者。

2.出身

1)不知他什麼時候出生與離世。他沒有提到他的父母。他出身卑微。

2)他生於提哥亞Tekoa11):

  “提哥亞”,是“支搭帳篷”的意思。它在猶大中部(代下116),在伯利恒南面約10公里,離耶路撒冷18公里的一個小鎮,距伯特利約60公里,是海拔約3000多英呎的高原,是耶路撒冷的通衢,為防守的要點。

  提哥亞可能是伊利提基(書1944)。這樣,他應是但族人。

3.職業

1)牧人(11):

  他不像以賽亞是宮庭中的人,也不像耶利米是個祭司。

  他是個牧人。他在荒野牧羊,荒野水草甚少,不是理想的牧區,但為牧人居住的地方。他畜養短腿貌醜的羊,但羊種很好,專產柔軟可愛的羊毛。

2)“又是修理桑樹的”(714):

  “桑樹”,原文指無花果樹的一種,果子可以作食物。

  這是貧窮農民的卑微行業。

4.知識豐富

  他沒有入讀先知學校。他在安靜的沙漠大地,有屬靈的操練。有時他到羊毛市場等地看到不少不義的事,他便怒氣填胸。他有牧羊的經驗:忠於職守,保護羊群的安全。

  他雖以務農為生,但知識豐富,例如他對非利士和敘利亞的歷史、對尼羅河每年氾濫的事都有所認識。

  他又認識神的公義與慈愛,深感未來的可怕,就為百姓憂傷。

5.蒙召

1)被召到北方說預言:

  他雖是南國猶大人,但被神呼召到北國以色列說預言,主要在首都撒瑪利亞和伯特利(71013)侍奉神。伯特利是當時以色列上層人民敬拜神的地方。他在那裡宣告神對他們的責罰。

2)他幼年時正是約拿和以利沙作先知的時候,他也是與何西阿同時。他工作將完時,以賽亞與彌迦才開始作工。

3)他似是壯年被召的:

  他相當老練,不是太年輕的。他是個先鋒的先知。

  他有異象,能聽到神的聲音(715),他從猶大的曠野出來到北國伯特利傳道。他感到神的催促似獅子的吼叫(38)。

6.他作先知的時候(11

  他在耶羅波安第二作王37年時作先知,西元前760年。他與何西阿同時期。他們可能作過同工。他們都是北國的先知。

 

 

 

  以色列人正強盛的時候,他們就走下坡,無論在信仰上或在生活上,都很敗壞。

  當國王、先知與祭司都敗壞的時候,阿摩司先知仍遵著神的命令,照樣傳講神的話語。他雖然被嫉恨,被亞瑪謝控告他造反,但他仍然持守真道,不怕人怒;他還為百姓祈求,替貧苦人說話。

  阿摩司先知無論在信仰上(持守真道)、或在生活上(道德美好),都是我們(眾信徒和傳道人)的好榜樣。

  如果我們多讀阿摩司書,又照著他所寫的去行,我們就會成為標準的基督徒和傳道人。

  求神幫助我們,讓我們多閱讀、多遵行阿摩司書的教導,使我們在這末世真能做個屬靈的基督徒和傳道人。我們千萬不要隨從異端邪說,也不要走極端。末世老底嘉教會多半是不冷也不熱的。我們不要四望,而是要仰望,靠主作個得勝的基督徒,持守真道,直到主再來!

  

  二○○六年八月五日脫稿

 

 

阿摩司書筆記(霍默希特)

 

《阿摩司書》總覽及其結構

先知其人:

有關阿摩司的情況人們知之甚少。他來自猶大的鄉村(他因此被伯特利的祭司們看作是入侵者);儘管他不是“先知界”(Guild of prophets)的一員,但他仍是位先知。

時間:

本書1:1暗示了大致的時間,即北國的耶羅波安二世、南國的烏西雅在位的時候,也就是西元前792年到740年之間,約52年。然而,阿摩司傳達信息的時間比較短(可能為一年?)。這樣,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很難確定他具體宣講信息的年代。

各王:

以色列---耶羅波安二世(Jeroboam II,西元前793753)

猶大---烏西雅(Uzziah,西元前792740年)

亞述---Adad Nirari III,西元前810783年)

敘利亞---Hazael

事件:

西元前805年, 攻陷了大馬色。這使以色列得以擺脫了長期以來受到的來自敘利亞的無情威脅。北國以色列因此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空前的興盛景象,其疆界(北方到南方)恢復到了大衛和所羅門在位時的疆界。

總覽:

阿摩司的基本信息是傳達給上帝立約的子民的。當他向大馬色、腓利士、推羅、以東、亞捫和摩押宣講時,他主要指責他們彼此所犯的罪惡:對他人的不公。而當他轉向猶大和以色列宣講時,他指責他們背棄了耶和華的律法。(24

遵行律法事實上表現為社會公正,但其根本則在於上帝的神聖性。以色列悖離又真又活的上帝(445),他們所舉行的禮儀因而變得毫無意義(52127);他們恣意放縱(617),欺詐窮人(846)。為此,聖潔的上帝要管教他們(41113)。然而,雖然上帝發出了一系列毀滅的信息,但他與其子民所立的約卻不廢棄。本書的最後一部分是有關以色列的盼望的信息(9715)。“大衛的帳幕”(以色列)正在倒塌(現在時)。但它們未完全倒塌(這發生在西元前722年),而是正在倒塌。上帝要復興以色列,重新支起這“帳幕”。

結構:

對列國的審判---1-2章

預言1(當聽)七個問題---審判---3111

預言2(當聽)巴珊的母牛---審判---4113

預言3(當聽)呼籲人離罪悔改---5117

兇信1 對想望耶和華的日子來到的人---51827

兇信2 對在錫安安逸無慮的人---6114

異象1 蝗蟲之災---713

異象2 烈火之災---746

異象3 神的準繩---779

(插曲---祭司亞瑪謝[Amaziah]要阿摩司回到南國---71017

異象4 夏天的果實(kaytz/ketz---813

預言4 (當聽)欺壓窮人的---8414

異象5 祭壇旁邊的主---916

結尾:盼望---9715

 

I.歷史背景

阿摩司是在兩個強大而且在位時間較長的王在位期間宣講上帝的信息(或許只是很短的時間)。耶羅波安二世在西元前793年到753年,共41年期間治理以色列;烏西亞(亞撒利雅,Azariah)從西元前792年到740年治理猶大。

亞述王阿達德尼拉(Adad Nirari III,西元前810783年)在登基後的第五年出兵西征,擊敗大馬色。這使得以色列在一段時間內擺脫了來自敘利亞的威脅。後來,亞述人無暇顧及以色列,而大馬色和HAMATH人相互爭奪領地。以色列借機擴展領土,恢復到了大衛和所羅門時期的疆界(王下1425)。約拿是針對以色列擴展疆土發預言。猶大擊敗了非利士、阿拉伯人以及亞捫人。烏西亞收復了阿卡巴灣(Gulf of Aqaba)的以祿(Elath)(代下262)。

政治形勢上的真空馬上被以色列所填補,這給以色列帶來了繁榮。財富的增加導致了宗教上的墮落。窮人受欺壓,富人生活奢華、荒淫無度。(阿摩司書46851013647)耶羅波安一世在50年前所創建的宗教中心興旺依舊,阿摩司嚴厲地斥責這種作法(71017)。

II.先知阿摩司

阿摩司離開自己的國家到以色列去宣講上帝的信息,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他的信息之所以不受歡迎,不僅僅是其內容的緣故,也因為這些信息是由一個“外國人”傳講的。阿摩司所住的村莊位於伯利恒東南,與其相距只有幾裡路。從希羅底(Herodium)山頂上可以看到這個地區的全景。這裡的土地比較貧瘠,貝督因人在此放牧。阿摩司是個牧羊人(11),又是修理桑樹的(714)。牧羊人的原文為noqed,指的是一種帶斑點的綿羊,以及牧養這種羊的人。桑樹(Sycamore)一詞原文為shiqmim。阿摩司的工作是修理桑樹。“果子在成熟可以吃以前必需經過處理。

阿摩司出身卑微,可能也是一個比較貧窮的農夫。而較遲出現的他的同代人以賽亞,卻是出身高貴。他進入以色列的富貴人的群體中,顯然像個入侵者。

阿摩司認為自己不是先知的話引起了許多爭論(714)。他是否是說他不是先知?這句話(原文:我不先知)缺少動詞,因而只能根據上下文來確定其時態。這句話可能應譯成過去時:我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兒子。後半句並非指他父親不是先知,而是指他不屬於稱作“先知門徒”的先知界(Guild of prophets)(王下23)。阿摩司肯定是當時的一位先知,他自己說:“主耶和華發命,誰能不說預言呢?”(38

III.阿摩司的信息(總覽)

阿摩司的主要信息是針對上帝立約的子民。當他向大馬色、腓利士、推羅、以東、亞捫和摩押宣講時,他主要指責他們彼此所犯的罪惡:對他人的不公。而當他轉向猶大和以色列宣講時,他指責他們背棄了耶和華的律法。(24

遵行律法事實上表現為社會公正,但其根本則在於上帝的神聖性。以色列悖離又真又活的上帝(445),他們所舉行的禮儀因而變得毫無意義(52127);他們恣意放縱(617),欺詐窮人(846)。為此,聖潔的上帝要管教他們(41113)。然而,雖然上帝發出了一系列毀滅的信息,但他與其子民所立的約卻不廢棄。本書的最後一部分是有關以色列的盼望的信息(9715)。“大衛的帳幕”(以色列)正在倒塌(現在時)。但它們未完全倒塌(這發生在西元前722年),而是正在倒塌。上帝要復興以色列,重新支起這“帳幕”。

IV.《阿摩司書》大綱

A.阿摩司的信息的前言及主題-11-2

阿摩司顯然是一個徒步巡遊的先知,他不斷地重複一個基本的信息;在71011中,亞瑪謝概括了他的信息。約拿在尼尼微的宣講肯定也是這樣。

阿摩司肯定在後來回到提哥亞(Tekoa),在那裡收集編寫了他所傳講的信息,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讀到的《阿摩司書》。

本書的前言將耶和華比作獅子,他的吼聲帶來毀滅。他從耶路撒冷向北國發出吼聲。迦密山本來就很荒涼,草木將枯乾的責罰使之雪上加霜。

B.阿摩司向以色列及其周圍各國宣告上帝的審判-13-216

阿摩司先宣告對其它國家的審判,最後才輪到以色列;這也包含著警誡教導以色列的意味。他的宣告先是針對大馬色,然後向南是迦薩,再回到北方的推羅,再是東南面的以東,北面的亞捫,到南方的摩押,西方的猶大,最後輪到以色列。每一信息都以“耶和華如此說”(Thus says Yahweh)開頭。

1.耶和華譴責大馬色---1:3-5

希伯來成語“三次又一次”(中文譯為三番四次,譯注)指的是很多次。亞蘭人(亞蘭人)一直是以色列的對頭。因為他們曾踐踏基列(Gilead,以色列的東北部,參王下1319),所以上帝要懲罰他們的都城大馬色,使他們被亞述人擄掠到吉珥(Kir,王下169

2.耶和華譴責非利士---168

上帝使用迦薩(Gaza)擄掠以色列的百姓並把他們交給以東人,賣作奴隸。這指的是在猶大國邊境發生的掠奪,俘虜往往被當作奴隸出賣。亞實突(Ashdod)、亞實基倫(Ashkelon)和以革倫(Ekron)是非利士人境內的三座城市。

3.耶和華譴責推羅---1910

曾是海上貿易的重城的推羅(Tyre)也參與了奴隸貿易。推羅和以色列之間的弟兄盟約可追溯到大衛和希蘭(Hiram)之間的關係。

4.耶和華譴責以東---11112

以東人是以色列和猶大的“兄弟”,卻成了他們的死敵。以東人受到大多數先知的譴責。其中先知俄巴底的預言全部是針對以東人的。

5.耶和華譴責亞捫---11315

亞捫人生活在約但河的東邊,他們是羅得的後裔,因而也是以色列人的遠親。現代的葉門首都依然保持著古代的建築格局。因為亞捫人襲擊基列(以色列的領土),上帝罰他們被敵人擄掠。

6.耶和華譴責摩押---213

摩押顯然曾在某個時候擊敗了以東,並將以東王焚燒成灰。這種兇殘的暴行(無疑也發生在其他地方)招致了上帝對他們的審判。

7.耶和華譴責猶大---245

上帝的審判一步步逼近,現在臨到了猶大。猶大人所犯的罪是離棄上帝的律法,不敬拜上帝。我們在前面曾說過,他們和以色列人原本是上帝的選民,具有與眾不同的地位;因而他們遭到這樣的懲罰也比其他國家遭到懲罰更容易理解。

8.耶和華譴責以色列---2616

現在,審判最終臨到了阿摩司宣講的目標:以色列。至此,以色列人可以說:“阿們!”然而,賣義人換來的鞋子現在已經穿在了腳上;亞瑪謝對先知的反應可能是最典型的反應了(71015)。

他們所犯的罪有三樣(268):壓詐窮人、姦淫、在祭壇邊上睡在他人典當的衣服上以及醉酒。蒲賽(Pusey)說道:“在罪惡的生活中,他們同時犯了許多樣罪。”

上帝提醒以色列人,他們是因為上帝的恩典才得以留在自己的土地上(2916)。他是主,然而他卻被人藐視,為此人要受到上帝的審判。上帝興起先知和拿細耳人(Nazirites),但眾人卻隨意待他們。

C.針對以色列人的三個信息---31—614。關鍵字為“當聽這話”。

1.上帝將要審判以色選民 31-15

a.以色列是上帝的選民,但她卻犯罪悖逆了她的主。其他的國家沒有她這樣特殊的地位,所以以色列所受的審判將會更嚴厲。(312

b.上帝通過一系列的諺語(兩個人、獅子、雀鳥、網羅、號角以及耶和華降下的災禍)告訴人,他已通過他的僕人說話,而且他們必須說預言(338)。

c.上帝呼籲周圍的外邦人來見證以色列的罪行,並宣告毀滅將至(3915)。

2.上帝將要審判“巴珊的母牛” 41-13

a.婦女也和男子一樣在各種罪行中有份,她們也將受到審判(413)。

b.北國以色列徒然地敬拜偶像,他們的罪行被一一列舉出來。很久以前,伯特利就是一個祭祀的中心,但它在耶羅波安一世在位期間變成了南國的宗教祭祀中心。以色列人奉納十一稅,並獻各種祭物,但他們這樣做並不是出於虔誠之心(445

c.上帝發出一系列的審判的信息,要使他們歸向他,但他們“仍不歸向我。這是耶和華說的”。

饑荒

乾旱

欠收

瘟疫

責罰

46

478

49

410

411

這樣,更嚴厲的懲罰將要臨到他們,因為上帝告訴他們“當預備迎見你的上帝……他的名是耶和華萬軍之上帝”。(4613

3.上帝預言以色列將被打敗、被擄,催促她歸向上帝 51-614

  1. 吉甲和伯特利是祭祀的中心,別是巴可能是朝聖之地。但只有耶和華才能拯救人,因為他是宇宙的創造主(519)。
  2. 以色列明顯在社會生活中犯罪得罪上帝,上帝警誡他們要尋求善(51015)。
  3. 上帝宣告懲罰將臨;他告訴人,主耶和華的日子將是災難性的日子(51620)。
  4. 阿摩司譴責以色列人毫無實質的宗教活動。人應該過順服上帝的生活。阿摩司並非反對獻祭或是祭司制度,而是反對虛偽的行為。就是在曠野中,以色列人也曾悖逆上帝;她的歷史是悖逆的歷史。所以上帝使他們被人擄到大馬色之外(52127)。
  5. 他針對他們奢華、罪惡的生活發出了兇信(613)。他首先指明他們並不比其他上帝所審判的城市中的人更強(甲尼[Calneh],哈馬[Hamath]和迦特[Gath]168中對非利士城市的審判中並未提及迦特)。阿達德尼拉三世(Adad Nirari III)曾談及他的一次遠征,說到米甸、波斯、赫梯、推羅、西頓、以色列和以東、巴勒斯坦都臣服於他。人們會猜想,阿摩司提到的這些城市可能就是指上述亞述向西擴張時所掠奪的城市之一。
  6. 他們希望推延主耶和華的日子(災禍)的來臨,但他們自己卻仍施行強暴(613)。上帝向撒瑪利亞發出兇信的第二個原因就是他們道德淪喪,從而招致他們最早被擄(647)。被擄(Exilegolah)在《阿摩司書》中出現了九次(155552767711111717)。先知已經預見了西元前722年以色列被擄的景象,儘管當時這還未發生,人人也因此責難先知。
  7. 6811描述了城市被圍困給百姓帶來的苦難。百姓因瘟疫而死亡,卻沒有人求告上帝。這一切可能是因為人們的迷信、恐懼或絕望所致。
  8. 因為以色列人不斷地悖逆上帝,上帝預言要使亞述人(經文中沒有明確指明)來攻擊他們(61214)。從哈馬(Hamath)到亞拉巴(Arabah)一帶後來被耶羅波安二世收復。

D.阿摩司通過一系列的異象預言上帝對以色列的審判 7196

預言以“ ? ”為開頭,這些預言可能和開頭的對各國三次加一次(三番四次)犯罪的譴責相關。在三個異象中間穿插了亞瑪謝的質問,作為以色列人拒絕上帝話語的例子。接著就是第四個異象。

1.耶和華向阿摩司顯明了蝗災 - 71-3

蝗蟲在春天破壞農作物。阿摩司請求上帝的赦免,上帝垂聽了他的請求(723)。

2.耶和華向阿摩司指示烈火 - 74-6

烈火吞滅深淵和田地。阿摩司再次請求上帝,並再次得到垂聽。

3.耶和華向阿摩司指示準繩 - 77-9

準繩是造房的人用來測量直線的,直線代表道德上的完善。以色列人因為敬拜偶像而成為“彎曲的”,所以上帝的審判就要臨到。

4.阿摩司的信息被伯特利的祭司打斷 - 7:10-17

  1. 亞瑪謝指責阿摩司挑起事端  71013
    他認為阿摩司圖謀反叛耶羅波安,指責他預言耶羅波安的被殺以及以色列民的被擄。亞瑪謝要阿摩司回到自己的國家去,在那裡掙錢糊口。期間,他指明伯特利是王的聖所(sanctuary)和王的宮殿(71213)。
  2. 阿摩司回答說,他是受上帝之命而宣講 (71417
    他自己出身卑微,他也不是正式的先知(71415)。
    他說預言譴責亞瑪謝、他的家人及其他的土地。亞瑪謝將和其他色列人一樣被擄到異邦。

5.耶和華上帝向阿摩司指示一筐夏天的果實 - 8:1-4

  1. 上帝指示阿摩司果實:qayitz。他也說明其中的意義:以色列的結局(qetz)到了。上帝借用雙關語,指明審判將臨到殿中,正如臨到其他地方一樣。
  2. 上帝指示審判的原由。8414
    以色列人在計量上進行欺詐,借此來剝削窮人。846
    上帝因此要責罰以色列。8710
    上帝的話也將不再臨到那些拒絕聽從他的人。81114

6.阿摩司看見耶和華站在祭壇邊 - 9:1-6

  1. 宗教體系將被破壞,百姓要受到審判,並且被擄到外邦。914
  2. 上帝顯明他創造的權能. 956

E.上帝應許重建以色列 9715

1. 上帝顯明他掌管世界上的列國。917

以色列以自己是上帝的選民而自誇,但當他悖逆上帝時,並不古實人好多少。

2.以色列受責罰,而不致毀滅。9812

象篩子篩穀一樣被分散到列國中
連一粒也不落在地上
罪人受到審判
帳幕得以重建

3.以色列將會大大興盛。91315

歷史事件的再現:

亞述阿達德尼拉三世(Adad-Nirari III)進攻以色列---西元前805
這使以色列擺脫敘利亞的威脅
亞述隨後衰落(約拿宣講預言?)
以色列/猶大擴展疆界
約拿在北國宣講預言(王下14章)
耶羅波安二世 西元前793753年(40年)
烏西雅    西元前792740年(52年)
亞述再次強大
西元前743738年提革拉毗列色三世向西擴張
雅底的亞撒利亞(Azariah of Yaudi
西元前732年提革拉毗列色三世攻佔大馬色
西元前732年他扶植何西阿登基
西元前722年撒縵以色五世、撒珥根二世攻佔撒瑪利亞
西元前711年撒珥根二世攻打非利士
西元前701年西拿基立攻打希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