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约拿书第一章拾穗

 

【拿一1耶和华的话临到亚米太的儿子约拿,说:

         “约拿”名字的意思是“鸽子”。 ──《雷氏研读本》

         “耶和华的话”:先知所说的乃来自神,祂是信息的来源和权威。──《启导本圣经注释》

         耶和华的话临到:这是先知们所使用的传统表达方式,表现了神启示的传达过程和先知所蒙的呼召( 1:1; 1:1; 1:1; 1:1; 1:1) ──《圣经精读本》

         先知名字为约拿,他是亚米太的儿子,既说出他家庭的出身,就不是无名小卒。根据列王记下第十四章二十五节,他是迦特人,是耶罗波安二世的时期。那他是北国人,而且在主前第八世纪,与何西阿(及南国的阿摩司)是同时代的了。况且那是在利亚强权逐渐衰微,亚述即将崛起的时代。「约拿」原意为鸽子,有的经学家将本书作寓意的解释,认为约拿为代表以色列。因为以色列是愚蠢无知的鸽子(何七11)。这句引言也着重于先知与神的关系,因为先知的工作只是秉承神的旨意,来作成主的工。──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亚米太。源于希伯来语'emeth ,意为“忠诚”,或“真理”,亚米太只在这里和王下14:25提到。──《SDA圣经注释》

 

【拿一1 年代小注】由列王纪上十四25可知约拿是耶罗波安二世时代的一位先知,耶罗波安二世于主前第八世纪前半执政(见:王下十四章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1~3约拿拒命而逃:当时亚述与以色列为仇,约拿对亚述人恨之入骨,极不愿见他们悔改蒙神怜悯(参4:2),于是抗拒神的命令,往相反方向逃去。──《串珠圣经注释》

 

【拿一1~3约拿为何不肯去尼尼微传道?】

答:我们查看圣经所记约拿的言行事迹,得知他是一个神的忠心仆人,也是一个成功的先知。他所说的预言,也能准确的应验,(王下十四24)。他的灵性看来虽有软弱后退堕落迹象(拿一56),那是另当别论。实际上他是敬畏真神,曾在众人面前作出美好的见证(拿一9)。当海浪翻腾危险临到的时候,他毫无胆怯,满有爱心,宁愿拣选死以挽救全船人的生命安全,而使他们认识敬畏真神,并且祷告,献祭,许愿(拿一11121416)。他在深海的鱼腹中,仍然昼夜迫切祈祷,以致得救,显出何等大的信心(拿一17;二110)。最后复奉神命,前往尼尼微传达信息,虽然不是出于甘心乐意,但总是尽了自己的职份,完成神所托付的使命。(拿三14;四14)。约拿既有前面所述这些优异之黠,是一位成功的先知,为何首次违背神命不肯奉差遣去尼尼微传道,而想躲避逃往他施去呢?(拿一13)。其主要的原因,他是一个爱国的先知(拿四12)。他深知尼尼微是亚述帝国的首都,亚述为当时一等强国,是曾经入侵以色列的仇敌。深恐强邻压境,祖国要被灭亡。由于爱国心的驱使,他宁愿看见神因尼尼微城人的罪而立施审判,以致毁灭,除去这些强暴之民,(拿三8)。不愿看见他们因悔改而蒙神恩待赦免,所以他置生死于度外,不肯顺服神命去那里传道,做了一次逃跑的先知。——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拿一1~16先知的使命:先知的使命是正确宣告神的启示。尤其先知的人格是完全掌握在神的手里,因此他的全部人生只能顺从神的旨意。尽管如此,先知约拿却不顾自己的使命,违抗了神的命令,拒绝到外邦去传道。在当时,对这种行为或许可以作出合理的解释,因为当时的以色列充满了选民意识,排斥和蔑视外邦。但是他却无视了神欲拯救全人类的旨意,在这一点上其过犯是无法推脱的。神并不放弃自己的计划,因此追索约拿到底,彰显超自然的力量切断了约拿的退路。 这一系列的事件反映出如下真理:①神不会放弃自己的旨意( 8:31-39); ②神对人类没有偏见,他喜悦拯救全人类( 3:16); ③人逃不过神的眼睛,违背神的人更是没有安身之处( 139); ④创造万物的神主宰自然界的变化( 4:39-41); ⑤只有神才能终极地解除所有灾难( 73:28) ──《圣经精读本》

 

【拿一2「“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

         “尼尼微”。位于底格里斯河的东岸,距离巴勒斯坦超过五百英里(800公里)。约于主前700年,西拿基立设尼尼微城为亚述的首都。不过,约拿时代的首都是尼尼微以南约二十英里(32公里)的迦拉和包括尼尼微在内的部分综合城邦(“尼尼微大城”;参看创一○11,12)。“恶”。包括拜偶像和对待战犯的凶残手法。──《雷氏研读本》

         「尼尼微」:位于底格里斯河东岸,距巴勒斯坦约八百公里(五百英里),为当时亚述的首都(此城的建立见创10:8-11)。

         这城当日大概与附近的城邑连成一大区域(参创10:11-12 ,要用三日的时间才可走完(见3:4),  堪称「大城」。

          「呼喊」:意即宣告斥责和警戒的资讯。

          「恶」:亚述不仅敬拜偶像、邪淫缺德,更充斥着令人发指的暴行(参鸿3章)。──《串珠圣经注释》

         尼尼微是当时亚述帝国的首都,位于今之底格里斯河东岸。亚述人拜偶像,对待被征服的国家十分残虐。中东民族无不对之憎恶。以色列国后来是亡于亚述(王下十七16)。

约拿可能不愿意看见一个恶名昭彰的民族转蒙神恩典,所以不顺服神的命令(看四2)。──《启导本圣经注释》

         尼尼微大城:是亚述首都( 王下19:36)。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指偶像崇拜、诡诈、强暴、抢夺( 鸿3:1)、极度的自私( 2:15)、战争与掠夺、冷酷无情的人性等诸多罪恶蔓延在整个城市而激怒了神。尽管他们对神漠不关心,但神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而是深深地介入他们的中间,阻止他们继续堕落,并使被罪玷污的灵魂认识他是永活的真神、万有之主( 6:11-13; 18:20,21) ──《圣经精读本》

         这里神的命令有三项:起来、去、呼喊。「起来……去」常含着紧急的用意,也是十分兴奋的语气。呼喊是宣告,是先知基本的功能,他好似先驱者,在前面呼喊,宣告重要的信息。神的命令一定要祂的仆人有行动的表现。

         「呼喊」在亚兰文译本作「豫言」,说明这是先知的工作。在第三章一节「宣告」是同一个字。所以宣告或呼喊都是传道,或宣讲豫言,或宣讲福音。

         尼尼微大城是在底格里斯河的东岸,原为巴比伦人所建立的(创十12及以下)。它是亚述的京城,或亚述大联盟的会员国。这里说这城大,也许指物质文明或财富,也指它的罪大恶极。──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他们的恶。那鸿说尼尼微是个“流人血的城、充满谎诈和强暴”(鸿3:1;参第19节)。但这座城市不是毫无希望的。它还“没有完全沉湎于罪恶之中”。

         达到。这个词及类似的词语,曾用来描述洪水以前世界的罪恶(创6:5,11),以及所多玛和蛾摩拉居民的罪孽(创18:20,21)。当时他们的宽容时期都行将结束。现在尼尼微的情况也是这样(见但4:17注释)。

         我面前。参创18:20,21。神给每一个国家都记了帐。他们都有一个考验的时期。神希望得到所有人的效忠,使各国都配合作执行上天的计划。──《SDA圣经注释》

         尼尼微」:亚述首都,以色列东北800公里。

         当日亚述与以色列是敌国,亚述常侵略以色列。

         「呼喊」:宣告斥责和警戒的信息,公开宣告。

         「作恶」:亚述敬拜偶像、邪淫。当时亚述充斥着令人发指的暴行鸿 3:1-19 )。── 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一2 尼尼微】尼尼微是今日库云吉克遗址(Tell Kuyunjik),位在伊拉克北部,底格里斯河上游距波斯湾约六百哩处。主前第八世纪尼尼微还没尽显锋芒。主前第七世纪开始的时候,西拿基立王以这个古老的伊施他尔女神宗教中心作为其首都,将其美化与扩张到约两千英亩。考古学家成功的挖出西拿基立著名的「无可匹敌的宫殿」,有浮雕刻画着西拿基立围攻犹大的拉吉城。早自主前二千四百年起即由国王维护的伊施他尔神庙,也已经挖掘到。在约拿时代,它是亚述几个主要的都会地带之一,其周长略少于三哩。──《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2 主前第八世纪前半的亚述与以色列】主前第九世纪,亚述对以色列构成重大威胁。以色列一直是西方联盟的一份子,反抗撒缦以色三世扩张到地中海区的企图(见:王上二十二1注释)。主前八四一年,以色列王耶户接受亚述的控管并进贡(见:王下十34注释)。不过其后数十年,亚述国势显著衰败,到耶罗波安二世的时候,已经数十年没有与亚述为敌。──《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3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下到约帕,遇见一只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给了船价,上了船,要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

         “他施”。位于西班牙南部,在直布罗陀附近,巴勒斯坦以西二千五百英里(4,000公里),而且方向与尼尼微相反。但没有人能“躲避耶和华”(诗一三九712)。──《雷氏研读本》

         「他施」:这城位于今西班牙南部的海岸,距巴勒斯坦约三千二百公里(二千英里),与推罗城贸易频繁(见结27:12)。

          「躲避耶和华」:直译为「离开耶和华的面」。这可以有两个解释:

   1 断绝与神亲密的关系,不再作先知事奉 ;(参申10:8; 代下29:11

   2 离开神显现、同在的地方(创4:14, 16   免得神的灵临到他身上吩咐他说预言。

          「约帕」:现称雅法,是当日巴勒斯坦海岸唯一大港,离约拿家乡迦特希弗约九十六公里(六十英里)。

          「船价」:即船费。──《串珠圣经注释》

         “他施”:在今天西班牙西南岸,是当时世界所知道在西方可以到达的最远地方。他施和尼尼微二城,一在巴勒斯坦西3200公里,一在东800公里,有若两极。约拿逃往他施,真是南辕北辙。──《启导本圣经注释》

         他施,约帕:两地均是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去躲避耶和华:显明了约拿错误的圣灵观,约拿以为只要远离圣殿所在的耶路撒冷,神的灵也就鞭长莫及,便逃往尼尼微的反方向他施。耶和华的面:是神人同形同性论式表现手法,意指神的位格临在,以及神所降临并统治的地方等( 4:14; 104:29)。对以色列来讲圣殿就是神临在并施行统治的中心,因此,此句可理解为圣殿。但神的能力超越可视空间,而且连肉眼所不能见的精神世界中,神也行施主权( 139:7-16)。神将使命委任给某一特定人物之时,同时也赋予他能够担负使命的能力和智慧( 3:7-17)。因此即使神所交付给我们的是难以担当的使命,也不应该回避。他就给了船价,上了船:约拿将自己内心的不顺从付诸于行动。可见人的恶念,终必会表现为行动( 4:5-8),因此内心的恶念必被定罪( 5:27-32)。另外,约拿之所以没有积极响应神的呼召,与其说是畏惧任务繁重,不如说是他担心外邦人的悔改,将会使以色列失去作为选民的特权,这是被极其狭隘的民族主义(Uitra-nationalism)和错误的信仰观所局囿的行为( 4:2)。倘若约拿认识到神之所以特地拣选以色列,是为要以他们为祭司的国度( 彼前2:9),从而将福音传到地极,就不会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很多时候,正是这种狭隘的信仰观造成了存在于基督教内部的宗派意识与特权意识( 林前3:3-9) ──《圣经精读本》

         「躲避耶和华」,是躲避耶和华的面。但是神是无所不在的,正如诗人说:「我往那里逃,躲避你的面?」(诗一三九7下)

         约帕是惟一的港口,是在埃及与迦密山之间的地中海海岸线的海港。「他给了船价」,船价一词附有代名词,是阴性的,指那船的票价。七十士译本作「他的船价」,似较合理。背叛神,仍是要付代价的,而且是相当重大的代价。

         他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船上的人是外邦人,他原憎厌外邦人,现在却夹杂在其中,主要的是逃避耶和华,离开圣地,耶和华居住的所在(参阅创四14;撒上廿六19以及王下十七2023)。──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起来。约拿起身,没有服从神,却违背祂。他像那个青年的官,不肯让自己意志顺服于神的旨意(太19:21,22)。约拿像耶稣“门徒中有好些人”,认为神的命令“甚难,谁能听呢?”所以像他们一样,他觉得在这种情形下,至少不该“和祂同行”(约6:60,66)。先知没有认识到,当神要人依照祂的旨意履行职责时,祂会赐给他们力量去承担。神的每一条命令,都伴随着实行的力量。先知错在没有“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见太6:33)。他不喜欢交给他的任务,要离开神的圣工。要不是神施恩干预,他可能会丧失自己的生命。

         他施。一般认为他施就是古典时期西班牙南岸的塔帖苏斯(Tartessus)。该城以其财富而闻名,与腓尼基城市推罗和其他地方进行大笔出口银,铁,锡和铅的贸易(见结27:12)。约拿希望到那个遥远的都市,逃避自己的责任,遏制良心的声音。

         躲避耶和华。直译为“躲避耶和华的面”。这是不可能的事(见诗139:7-12)!

         下到约帕。即现在的雅法(Jaffa),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34英里(54.4公里)的海岸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是犹太人的唯一重要港口。所罗门的圣殿以及后来圣殿的重建所需要的木材,都曾通过约帕运往耶路撒冷(见代下2:16;拉3:7)。──《SDA圣经注释》

         「他施」:可能是西班牙的迪数或萨丁尼亚,离巴勒斯坦3200公里远。

         约拿所乘坐的船只是腓尼基人的船只。

         「约帕」:当日巴勒斯坦海岸唯一大港。

         ◎神要他往东他偏往西逃。── 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一3躲避耶和华是什么意思?】我们要用以利亚和以利沙的话来解释它:「耶和华拣选你们站在他面前事奉他」(代下二十九11)。「躲避耶和华」又可直译作「离开耶和华的面」。

         「站在他面前」意思既是「事奉他」,「离开耶和华的面」意思就是「不事奉他」了。当「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他的意思就是主动地放弃他先知的职分和先知的地位,不愿意负起向尼尼微人宣告神的审判和救法,免得尼尼微得救而以色列灭亡。这是他躲避耶和华的原意;我们要弄清楚这点才不至误解本书之信息的。——巴斯德《归纳性研经》

 

【拿一3 他施】他施是当时所知最远的地理位置。其确切地点不明,一般认为是在西班牙南部,然而也有人相信是北非的迦太基。但我们可以确定,那是一个地中海西部,以出口贸易著名的港口。──《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3 约帕】约帕是今日地中海边台拉维夫南方不远处的港口,在埃及与腓尼基文献、迦南文献(亚马拿泥版)中均有记载。在君主政体时代,它常受制于亚实基伦这个非利士城市。──《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3 船】商船有各种大小,平均时速约二至四浬。所罗门的年代,到他施的船要三年才会返航。这样大小的船,船员不到十二人,所载的货物通常包括谷类、酒、橄榄油。──《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3 船价】由此处的原文用语,许多学者认为约拿所付的金额,是包下整艘船供他使用。无论是否为真,这船价都是一大笔钱。──《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4然而耶和华使海中起大风,海就狂风大作,甚至船几乎破坏。

         掌握宇宙秩序的神,不但使风听命,促使约拿听差遣;也让大鱼(17节)、蓖麻(四6)、虫(四7)和炎热的东风(四8)一齐工作,完成祂拯救的旨意。──《启导本圣经注释》

         神可通过大自然向人类启示自己的旨意( 19:1-6),这就叫普遍启示。这里的大风可以说是神藉以指责约拿并使之归正的工具( 135:7) ──《圣经精读本》

         狂风原意为「摇撼」,是一种震动的行动。在这种情形之下,「船」也人格化,因为原意为船自忖必会破碎。七十士译本只作「危险」,船在极端的危险之中。这里可能又是作者的用意,在风浪之中,连船都自感危险,而约拿却麻木不仁。这里就有尖锐的对比。──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大风。尽管约拿要躲开神,神并没有放弃他。祂设法借着“一连串的考验和神奇的安排”,改变约拿的态度和行为。

         请注意神利用简单的大自然媒介来实行自己的旨意:大风(拿1:4),大鱼(拿1:17),蓖麻(拿4:6),虫子(拿4:7),风和日头(拿4:8)。

         几乎破坏。可译为“船以为会被破坏”。如果这样翻译,那就是生动的拟人手法。──《SDA圣经注释》

 

【拿一4~10海上遇险:神借着狂风大浪及大鱼(17)使约拿回转。──《串珠圣经注释》

 

【拿一5水手便惧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们将船上的货物抛在海中,为要使船轻些。约拿已下到底舱,躺卧,沉睡。

         「水手 ...... 自己的神」:腓尼基的水手各有守护神,以便在急难时求救。──《串珠圣经注释》

         “自己的神”:异教的偶像和假神,在这场大风中一点也起不了作用。──《启导本圣经注释》

         下到底舱躺卧沉睡:约拿因犯罪而变得对属灵的事反应迟钝,加上他肉体上的疲劳,就未能听到神通过大自然提示的声音,进入了死亡一般的沉睡状态,他的这种沉睡不是休息,而是因绝望和痛苦而感到空虚和自暴自弃。可见属灵的麻木会使人陷入全人的空虚和困苦之中,而解脱的唯一方法就是仰望赐力量的神( 40:31) ──《圣经精读本》

         腓尼基是信奉巴力的,巴力是自然之神,他们希望他们的神明能施恩。但是他们的宗教是虚无的,祷告当然没有功效。所以其次的行动,是将船上的货物抛掉,减轻船的重量,但是船一轻,可能摇撼得更加厉害。信心失败了,行为也无济于事。所以他们在完全无助之情况之下。

         在他们慌张中,走投无路,又搬运货物,可能是谷物,在船舱内到处搬,这样就发现约拿。他下到底舱睡觉。这用词是亚兰文,是指船尾的底舱,可见船有好几层,他在最低一层。──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哀求自己的神。没有说明水手的国籍和信仰。一些可能是腓尼基人,其它人则来自不同的国家,所以有不同的信仰。

         货物。希伯来语是kelim (“器皿”、“容器”、“用具”)。不能确定有没有把货物连同设备都扔掉。

         底舱。希伯来语是yarkah (“背面”),常用来指最僻之处。

         沉睡。希伯来语是radam (“打鼾”,“深睡”)。约拿沉睡的原因不明。

         腓尼基的水手各有守护神,以便在急难中求救。──《SDA圣经注释》

         ◎问题:约拿为何会沈睡?甚至连船主都觉得奇怪?── 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一5 各人哀求自己的神】守护神很少是呼风唤雨的神祇,因此,水手不会认为是他们自己或家族的神带来这场风暴。古代世界的多神环境里,人们都相信神的活动,但是要找出是哪个神、为什么在作怪,那又是另一回事。

  水手们呼求他们的神,希望他们的那个守护神能够对那发怒带来风暴的神,施展一些影响力。他们呼求救助,不是呼求悔改。越多人呼求越好,所以船长摇醒约拿,让他也求告他的守护神。──《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6船主到他那里对他说:“你这沉睡的人哪!为何这样呢?起来!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顾念我们,使我们不至灭亡。”

         一个异教徒竟要求神的先知去祷告!──《雷氏研读本》

         「求告你的神」:船主为求脱险,想尽方法,于是呼吁约拿也求他的神搭救。──《串珠圣经注释》

         船主对全船乘客、水手生命的关切,与约拿对尼尼微城中万千居民生命的忽视,适成对比。他在舱底沉睡!──《启导本圣经注释》

         外邦船夫们终于认识到自己为战胜暴风雨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尽都无济于事。最后,他们决定依靠神。这是极其本能的反应如同刚出生的婴儿寻找母亲的怀抱一样。这有力地证明了人类就是神的儿女和被造物的事实。 ──《圣经精读本》

         「船主」原意为掌绳者,因为航海的船有许多绳索,用来扯蓬及控制船舵。「你的神」正如水手各人哀求他的神。但是这里「神」字(「以罗欣」)是复数,或是指多神,因为外邦人是信多神的;或是指尊贵的主神(华丽的复数 "Plural of Majesty" 指神的权能与伟大)。

         「顾念」或可译为「思想」或「设想」,加上「为我们」,「为我们设想」确是顾念的意思。「不至灭亡」在七十士译本作「拯救」,在亚兰文译本作「怜恤」。在涵义上相同。「或者」表明一种愿望或可能。──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船主。直译为“水手长”。“水手”一词来自表示“绑”的词根。该词根派生出名词“绳子”。虽然没有明说,但可以断定约拿答应了这个要求。

         ◎看来船主也奇怪约拿的反应   1:6

         ◎好笑的要求,不知约拿心中怎么想?他原是要逃避神而今要求他求告神。

 

【拿一7船上的人彼此说:“来罢!我们掣,看看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于是他们掣,掣出约拿来。

         把一些小石头放在容器里然后从中取出一块的掣签方法,是外邦人和希伯来人都常用的占卜形式(利一六8;书一八6;撒上一四42;尼一○34;徒一2326)。──《雷氏研读本》

         「我们掣签 ...... 因谁的缘故」:各人哀求神无效,外面仍狂风大作,于是想到有人可能得罪了本身信靠的神明,招致这场风暴,因而掣签(参珥3:3注)找出祸首。──《串珠圣经注释》

         船上的人看这风浪是神的震怒与刑罚,因为这是极不寻常的情形。有罪才会遭致刑罚。他们想查究,惟一的方法是掣签。早期以色列人也曾用这方法,扫罗查出约拿单犯了禁令(撒上十四42),箴言中有话说:「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十六33

         于是他们掣签,掣出约拿来。这虽然不是高明的方法,却仍显露神的旨意,神甚至利用人不完全的观念与作法,显出祂的公义。这是神要将约拿暴露出来,使约拿不能逃避。──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掣签。水手们觉得有人触动了神的怒气。神控制着他们审查谁是事主的方法,所以“掣出约拿来”。

         关于掣签的是非问题,见结21:21注释。

         抽签与询问是要查出降灾的是哪一位神。── 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一710 拈阄】虽然拈阄有时用来与神祇沟通,许多情况更像是掷硬币,或抽签。所以这里抽签并非用来决定谁该负责,而是决定谁要先说出自己可能对神明造成什么冒犯。不难理解,没有人愿意打头阵。拈阄的时候,每个人拿出一个可供辨识的东西,然后放在容器中,抽出其中一个。──《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8众人对他说:“请你告诉我们,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你以何事为业?你从哪里来?你是哪一国?,属哪一族的人?

         「你是那一国 ...... 的人」:这是要查出降灾的是那位神,因当时各国各族有独特的宗教,各拜不同的神祗。──《串珠圣经注释》

         「你是哪一国?属哪一族的人?」哪一个国?实际上问他从甚么地方来,「你的地方是甚么?」这地方可指国家或国土的地理环境。「哪一族」实际是那一种人民,当然也包括种族。原来的问题是:「有关人民种族方面,你从哪里来?」所以这一连串的问题,反映水手们困惑的心。也从他们慌张惊惧的心理,发出一些重复的问语。──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9他说:“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

         「希伯来人」:昔日以色列人向外族人的自称。

          「那创造 ...... 天上的神」:这称呼表示耶和华不仅是一国一族的神, 的主权更遍及全世界。──《串珠圣经注释》

         约拿自我介绍的话,说明在这条船上的是外邦人,正是耶和华要施恩的人。──《启导本圣经注释》

         希伯来人:这是外邦人对以色列人的蔑称( 39:14; 41:12; 1:16; 撒上4:6),也是以色列人向外邦人介绍自己时所使用名称( 40:15; 2:7)<34:14,希伯来,希伯来人> 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约拿介绍自己所信仰的神是创造主,世界的统治者。这是他内心的告白,即耶和华才是这世间万物的根源和守护者,是唯一真神( 17:24,25)。他之所以用这种方式介绍神,就是在承认自己得罪了神,并为了躲避神而逃亡。对神的正确认识是我们省察自己与洞察自身过错的尺度( 5:4) ──《圣经精读本》

         「希伯来人」是外邦人对以色列人的称谓。这是一种特殊的种族,是与外邦异教的人有别。希伯来原意是「经过」、「过来」,他们是过来人,也许是指他们经过红海得着神的救赎(Cross over)。

         「我敬畏耶和华」,敬畏是分词(Participle),有继续不断的行动之意。我一直敬畏神。这里,「敬畏」不只是一种心理的状态,也是指敬拜事奉。七十士译本就有这涵义,甚至可译为事奉主的,或主的仆人。译者的用意是否在于约拿说明他的身分。但是看整句话,似乎只着重他的信仰,不在他的身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希伯来人。这是外人常用来对以色列人的称呼(创39:1440:1541:12;出1:162:73:18;撒上4:6)。其渊源见创14:13注释。

         耶和华Yahweh),神的名字(见本书卷一171172页)。“神”('Elohim )和“主”('Adonai )是神的称号。'elohim 常用来指假神(出18:11等)。Yahweh 则专指真神。

         那创造沧海旱地。这是表达伟大真神的特征之一(耶10:10-12)。

         天上的神。见创24:7,但2:37,44──《SDA圣经注释》

         「创造....」:表示耶和华的主权遍及全世界,非一族一国的神。

         「希伯来人」:是以色列人对外邦人的自称。── 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一9 天上的神】约拿回答众人的问题,仅指出他的种族渊源(希伯来),和他所事奉的神。最显著的是他描述神是创造沧海旱地的天上之神──正是这样的神能够带来此般风暴。──《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10他们就大大惧怕,对他说:“你作的是甚么事呢?”他们已经知道他躲避耶和华,因为他告诉了他们。

         「你作的 ...... 事呢」:众人对约拿悖逆神的行径感到惊骇。──《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看见风浪中的危险,感到惧怕(5节)。现在知道危险的原因,就更加惧怕了。他们说:你作的是甚么事呢?这不是一种问话,而是一种谴责,也是在惊惧中的叹息与呼叫。──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你做的是什么事呢?这是惊叫,而不是询问。──《SDA圣经注释》

 

【拿一10 他告诉他们】他先前已经跟众人说他逃避神,但众人并不以为意──那是他自己的问题,可能也不是什么希奇的事。众人的恐惧大增,因为他们发现约拿逃跑躲避天神,将众人陷入险境,落在约拿的神怒气之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10~14水手埋怨约拿使他们陷入这种困局(10节),然而他们不想把他抛下海,惟恐自己被视为杀人者(13,14节)。──《雷氏研读本》

 

【拿一11他们问他说:“我们当向你怎样行,使海浪平静呢?”这话是因海浪越发翻腾。

         翻腾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前一个字是「疾走」,后一个字是「摇撼」。前者是加重的语气(Poel),而两个字都是分词,有继续的行动。这两个字放在一起,也有「越发」或「变本加厉」的意思。

         「这话是因……」原文若有这涵义,是叙述者的描写。但是原文中并没有「这话」,只有连接词「因为」。所以也可能是水手的话。他们看出情形的恶化,而发出这样的呼喊:「我们当向你怎样行?」──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我们当向你怎样行, 他们认为约拿是唯一认识耶和华,知道如何弥补过错的人。

         海浪越发翻腾。这个希伯来语习语表示风暴越来越厉害。──《SDA圣经注释》

 

【拿一1116 我们当向你怎样行?】水手的下一个问题是怎样缓和神的怒气。古人的宗教观,很少以悔改的角度思考,因为神的动机难以辨明。他们所信奉的神既不注重德行,又反复无常,所以他们的怒气可能根本就是戏弄人,或是霸道、幼稚的惩罚行动,因此信徒试着安抚众神的怒气。不同的神用不同的方式来安抚,所以他们询问约拿。──《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12他对他们说:“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我知道你们遭这大风,是因我的缘故。”

         约拿承认暴风雨是因自己的过失而起,因此要求他们把自己抛在海中。这意味着痛悔的他把自己的生命交托给了神。所谓忏悔就是:①承认自己的罪; ②愿意亲近神( 15:21)<13:1-9,悔改>。约拿的自我牺牲精神是真爱的体现,看重邻人的生命与益处胜于自己的益处( 15:13) ──《圣经精读本》

         他本来想逃避耶和华,现在他必须面对。他为自己宣判,因为他承认这罪,他知道圣洁的神,有严厉的公正,他是无可逃脱的。

         「你们将我起来,抛在海中」。「抛」字即第四节的「起」字,神在海中将风抛去。水手将货物抛在海中(45节)。现在约拿必须被抛在海中。货物抛在海中无济于事。问题不在货物,而是约拿。海要平静,必须除去约拿,抛他出去,问题才解决。约拿要他们抛他在海中,并不是他替代他们受苦。他也无法逃避所受的使命。他只是愿意承受后果,他必须接受刑罚。──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约拿似乎想救全船的人(外邦人)的生命。── 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一12 将我抛在海中】众人不愿意听从约拿的建议,因为他们相信众神会保护他们的信徒。将约拿抛在海中等死,可能使他们受到约拿的神愤怒的报复。──《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13然而那些人竭力荡桨,要把船拢岸,却是不能;因为海浪越发向他们翻腾。

         「拢岸」:巴勒斯坦沿岸多有礁石,水手面对风浪时,通常宁愿将船摇出海,也不愿把船拢岸,以免触礁搁浅;这次他们努力拢岸,大概是想把约拿送上岸去。──《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极力荡桨,照着原意,他们好似在海面上耕田一般,但是海不是地,怎么拼命,也是徒然的。

         他们推想,神不愿约拿上船,还是回去,让约拿回到约帕下船。船中没有约拿,海上的风浪也可止息了。就问题的本身来处理,总比处死约拿,让他淹死,葬在海里好。但是人力到了尽头,一切的努力与可能都无法解决。「海浪越发翻腾」是重复第十一节的述。真的照约拿所说的去做是下策,但是神看是上策,约拿也认清这一点。──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那些人竭力荡桨。也许有人怀疑约拿的神是否要求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

         要把船拢岸。古时船只通常是沿着海岸线航行的,故离陆地不远。──《SDA圣经注释》

         巴勒斯坦沿岸多有礁石,水手面对风浪时通常宁愿把船摇出海,也不愿把船拢岸、以免触礁搁浅。── 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一14他们便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啊!我们恳求你,不要因这人的性命使我们死亡;不要使流无辜血的罪归与我们;因为你耶和华是随自己的意旨行事。”

         水手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惟有把约拿抛下海中。他们首先祈求耶和华不要向他们追讨杀约拿之罪,因约拿并没有得罪他们,以致他们非亲手杀他不可(「不要使 ...... 罪归与我们」)。──《串珠圣经注释》

         不要使流无辜血的罪归于我们:船夫的这句话意指把约拿抛入海中并不是他们的意愿,求神免除他们对约拿之死的责任。 ──《圣经精读本》

         他们原哀求过各人的神,这样的祷告完全没有功效。现在他们从约拿的口中与他的态度中,认识耶和华。看海中的狂风,更知道神的大能。所以他们决定照约拿所说的来作。在没有将约拿抛入海里之前,先求神的怜悯,表明他们无意杀人。流人血的必受刑,他们虽是外邦人,也知道这公正的法则。经过祷告,流血的罪必得赦免(申廿一8)。

         他们认识耶和华的权能。「你耶和华是随自己的意旨行事。」神作甚么都有目的,祂的心意定然行出来,决不迟延与保留。外邦人称呼耶和华,是很特殊的情形。这是本书的特色,救恩是为万民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可能众人以为耶和华也是约拿的守护神,故不敢害其生命。── 蔡哲民《查经资料》

 

【拿一15他们遂将约拿起,抛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

         这些事实表明遇到暴风雨的原因全在于约拿,也表明神并没有追讨船夫们把约拿抛到海里的责任。因为整个事件都是按照神的旨意进行并成就的。与此相同,圣徒即便是生活在狂风凶浪大作的这个世界,只要彻底清除所有罪顺服神的旨意,便能常享灵魂的平安( 14:27) ──《圣经精读本》

         「平息」原意为站着不动,完全到静止的状态。海对以色列人常是不可想象的、可怕的威胁,在本章内反复提及。这里似乎有两种用意。海浪是神对约拿发怒的工具,因为约拿背弃神,海的威胁引发他觉悟知罪。海浪另外一个功用,是显明神的大能,使水手们有敬畏的心。──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16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

         水手显然已经相信耶和华(耶威,参看创二4的脚注)是真正的神;因此,他们向祂“献祭”。──《雷氏研读本》

         「向耶和华 ...... 许愿」:指这些外族人承认耶和华的能力,但不表示他们归信耶和华。──《串珠圣经注释》

         船上的外邦人,看见约拿所见证的耶和华,能平静风和海,觉得应该敬拜,遂向他献祭。──《启导本圣经注释》

         结果他们就从惧怕至敬畏(原文是同一个字,但意义即有极大的差别)。约拿的违命失败,他不祷告的那种冷淡的情形,没有使水手看为宗教的无益或信仰的空洞。相反地,他们所看的是神的能力,不是人的弱。所以他们只有敬畏地敬拜。他们敬拜的方式,是以色列传统的形态:献祭与立愿。──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大大敬畏耶和华。这次神的大能在自然界如此明显地表现出来,约拿的话又如此醒目地实现(第12节),难怪水手们有这样的反应。

         向耶和华献祭。人们按自己有限的认识,做了他们认为最恰当的事。──《SDA圣经注释》

 

【拿一16 献祭】当海一平静,众人以敬拜回应。所献的祭应该是素祭,在木船上不会用烧的,或许是投入海中。此处所指另有可能是他们返回陆地后所献(因为所载的货物已经投入海中,不再需要继续往他施去)。──《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16 许愿】旧约和古代世界中许愿通常与献祭有关。举例而言,水手可能许愿要在此事的每周年纪念日向雅巍献某种纪念祭。许愿表示水手们经历了某种神的能力。但这里的经文并不表示他们放弃原来的神,接受雅巍的一神信仰。承认一位神的能力不等于停止继续拜其他神。──《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拿一17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

         我们不晓得神预备那一种“大鱼”,不过鲸鱼和鲨鱼都能把一个人吞下去。“三日三夜”不一定指七十二小时,可以是二十四小时的一整天,再加上前后两天的部分时间。我们的主说祂也要被埋葬一段与此相同的时间。参看马太福音十二章40节的脚注。──《雷氏研读本》

         「大鱼」:学者对此颇多猜测,认为是鲸鱼或鲨鱼。

          「三日三夜」:是约略的说法。约拿在鱼腹三天仍能存活,实在是个神迹。在新约,耶稣引此事为 受死、埋葬和复活的预表(太12:40)。  ──《串珠圣经注释》

         “大鱼”:希伯来原文和《马太福音》十二40所用的希腊文都只说是一条大鱼,没有说明是甚么鱼。但作者不让人将这鱼和海蛇(摩九3)、“鳄鱼”(赛二十七1)或海怪(伯七12;诗七十四13)混淆是很明显的。有的学者猜测或为鲸、鲨之类。但重要的不是这条鱼,而是约拿给抛进大海,却能得神保守,出死入生。他经历了死的滋味,才懂得神何以关切人的生,因而能作出二章感恩的祷告。

“三日三夜”:耶稣曾引用此事预表祂的埋葬与复活,祂在坟墓中三日三夜(太十二40;十六4)。这一段时期指的是第一和第三天的一部分和第二天全天。主基督礼拜五下午埋葬,礼拜天一早便已复活。──《启导本圣经注释》

         大鱼:可能是海洋动物中的鲸鱼或鲨鱼之类的大鱼,但无法正确地确定是哪一种鱼。不过它也是神所创造的,而且可以肯定它非常巨大,因此使约拿可以在其腹中停留三日。三日三夜:不是指72小时,而是希伯来文学表现方式的三天。人几乎不可能在鱼腹中停留这么长时间还能存活,但约拿却很清醒而完好无损地度过了3,这是神的恩典。可见神的恩典是犯罪的灵魂免遭死亡的唯一道路。 ──《圣经精读本》

         叛逆的代价:神虽惩罚自己的百姓,但不会永远离弃。神虽然把违抗命令的约拿扔到了海里,但他又预备大鱼作约拿的藏身处。约拿就在神所提供的鱼腹中待了3,通过这三天他彻底反省了自己昔日的过错,且终于深深认识到唯有神才能拯救他。通过神所安排的苦难,①圣徒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渺小而盼望神的拯救( 51:1-3); ②痛悔自己扭曲了的生涯,在神面前确立正确的人生( 15:21); ③进一步认识神( 42:2-6);④拥有更加成熟的信仰人格( 1:2-4)。因此圣徒不应该视苦难为抱怨的根据或绝望时刻。约拿在鱼腹中待三天以及大鱼又把他重新吐出来的事件预表了耶酥基督的受死和复活( 12:40; 16:4; 11:29),暗示神超自然的护理和拯救人类的坚定意志。 ──《圣经精读本》

         神的恩惠就是生命,祂怎能任祂的仆人随意灭亡,祂要救垂死的人。因此大鱼成为神奇异的恩典,不但救约拿的性命,也保护他不受海浪的吞灭与困扰。

         约拿在鱼腹中三日三夜。在旧约常以三日为旅程。三日三夜在苏默人(Sumerian)的神话里,是去阴间的时间。在约拿的祷告中确曾提起阴间,那却并不说明这有神话的因素。不过这三日三夜约拿所经历的,确是从死里得生,从阴间出来,到活水之地。最后由洋海至旱地,得着救恩,那是事实。当主耶稣提到约拿的神迹,三日三夜,是豫言主在地里头,就更着实死亡的经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安排manah ,参但1:5,10

         大鱼。没有说明这条鱼是专门为此造出来的,还是神利用了已经存在的、能吞下人的大鱼。不必对此进行推测。我们不知道是什么鱼。希伯来语用的是类指的“鱼”。《新约》太12:40提到这件事时,是用希腊词kētos(“海怪“,与拿1:17七十士译本相同)来表示鱼的。英KJV版把它译为“鲸”。

         三日三夜。究竟有多长时间,引起了很多的探讨,因为耶稣宣布:“约拿三日三夜在大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里头。”(太12:40)根据希伯来语的用法,这不一定表示整整三个24小时,即72个小时。关于这个问题,见太12:40注释。在希伯来语和七十士译本中,拿117是拿21──《SDA圣经注释》

 

【拿一17吞了约拿的大鱼究竟为何物?他如何得知度过的时间?】

       答:先知约拿因违背神命,于逃往他施的途中,狂风大作,般人危惧,约拿乃被水手投于海中(315)。「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下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17)的时间祷告仰望主,终于得救从鱼口中吐出来(二110)。这条大鱼,在英文圣经中误译为鲸鱼。其原文的意思,就是大鱼或称为海怪的。就实际上说,确有许多大鱼足可吞下一人,如阿尔德氏G. C AalolersProblems Of Jonah)指出,有若干种巨大的海中动物,是能够容易的把一个成人吞下。经上所记的大鱼,想必会是一种抹香鲸,在地中海里确能遇到它们的。这种大鱼并不像其他鲸鱼那样,只具有狭窄的喉咙;而其他类别的鲸鱼,也不生活在地中海里。由此可知,吞了约拿的大鱼,大概是属于抹香鲸那一类吧!

         关于约拿被幽闭在大鱼的腹内三日三夜的记载,如果这经上的原意,是要我们按照字面去理解的话,可能就不见得是约拿本人所计算出来的。因为他在鱼腹中不见天日,即使头脑清醒,也无法计出这段时间来。这里三日三夜时间的分晓,一定是由水手们告诉他的。从另一方面看,三日三夜可能是从另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大约的讲法(参三4,书二16)。总而言之,本书所着重的是一个神迹的出现,证明约拿的使命是神给他的;若没有这样惊人的神迹出现,尼尼微人一定不会注意约拿的信息(路十一30);而这样的神迹,更是基督三日后复活的预表,被主所注重而亲自引用的(太十二3940)。――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拿一17 大鱼】经文记载约拿被一条「大鱼」吞下──大概是最通泛的叙述。没有证据显示那到底是专门名词的鱼或哺乳类,因为希伯来文用这个词形容任何水生动物,因此无法辨识是哪一物种。虽然研究可以找出地中海区常见物种的食道大小,经文坚持神直接介入,表示我们不应该期待那鱼是常见的凡物。

  古代世界的信仰中,大型海生动物代表浑沌的力量被创造之神在创造时驯服。这里一如往常地将雅巍描述成全然掌控海生动物,这鱼不过是听命行事。──《旧约圣经背景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