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迦書第六章例證與靈感集錦 【彌六1-2
指控要有證據,神深知這點──】神宣召群山前來證實百姓有罪。百姓就是在山顛之上築造異教祭壇,向假神獻祭的。所以這些山脈便是最好的證人(參王上14:23;耶17:2-3;結20:28)。──《靈修版聖經註釋》 【彌六3
神是講道理的,人呢?我呢?】神並沒有任何過犯,所以百姓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實際上神對百姓的耐心真是耐人尋味,神總是處處以愛心引導他們,並一直給他們機會回到自己身邊。如果神這樣問我們﹕“我為你做了甚麼呢?”我們將如何回答?──《靈修版聖經註釋》 【彌六3神在何事惹你厭煩?】厭煩就是討厭的意思,因神的恩典太多,我們不但不感謝神,反而厭煩神,這是合理的嗎? 每個小孩,總是愛找她的父母。我們學校有些老師,夫婦都是教書的,所以上課時,他們的孩子因為沒有人照顧,常常在課室門口走來走去,等到一下課,雖然只有幾分鐘,但孩子們總愛媽媽抱一抱,這是天性。正如向日葵朝向太陽一樣。可是當他們長大之後,就不要父母了,拒絕父母對他們的愛心,而且討厭父母。結婚之後,更與父母疏遠,不常回到父家,但父母的心,總愛看看兒女。我小時,每天晚上,定要與胡教士和石醫生親嘴問安。但長大,有時就不願去。今天我們的靈性也是如此,我們知道要感謝神,但不願去,或去一次,以後就討厭神了。聖經叫我們要長大像基督耶穌的身量,如不願朝見祂,怎能效法祂,怎能像祂呢!——藍如溪《彌迦書信息》 【彌六3~5不可忘恩負義】巴蘭是貪愛錢財的先知,但神卻改變他想咒詛以色列人的話,成為祝福的話。這些都是神向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是忘記,乃是忘恩負義。 今天在座各位,個個都比以前好。這不是神的恩典嗎?先講伯特利,一九四七年我們回到嘉林邊道,因為被日軍佔住,電線沒有留下一條,衛生設備全無,只剩下一扇門。我們入去第一晚,不能關門,我們十幾人,睡在地板上。但今天,我不是誇口,只是見証神的恩典,有學生一千九百多人,以前的可憐,今天的豐富,這不是神特別的恩待嗎? 再講我自己吧,我三歲喪父,六歲喪母。我三歲時便成為孤兒。幾十年前,我國重男輕女。要不是神感動我母親,留下遺囑,要家人不可從胡教士與石美玉醫生領回兩個女兒(因我還有一個姊妹。)我怎能在伯特利的創辦人胡教士與石醫生手中養大成人。我一回想這些,心裏便存感恩的心。 當日軍入香港,我們分三隊返內地,當時有位三十歲的太太,有五個兒女,她的丈夫在菲律賓,父母則在大陸,因此要求我們帶領她與兒女一同入大陸,其實我們沒有幫助她作什麼,只答應她和我們同行。但以後她因為常存感恩的心,不住恩待伯特利同工,那知她這樣作,神也大大賜福給她和她的兒女。可見感恩是蒙恩的先決條件。——藍如溪《彌迦書信息》 【彌六5
神對人做的事,人不應忘了;祂領我走過的路,我好像忘了……】巴勒和巴蘭的故事記載在民數記第22至24章中。“什亭”是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之前,在約旦河東岸的駐紮地(參書2:1)。百姓就是在那兒領受了許多神關於如何生活的指示。“吉甲”是他們過約旦河之後的第一個營地(參書4:19),也是百姓同神更新立約的地方(參書5:3-9)。這兩個地方都代表著神對百姓的關愛﹕祂深願保護他們,但也警告他們可能會遇到的麻煩。在彌迦所在的時代,百姓已經忘記了這個約和它的益處,並且背離了神。──《靈修版聖經註釋》 【彌六5
神愛我們?理所當然;我感謝神?這個嘛……】神對善忘的百姓仍然不錯,但他們的沒記性和不知道感謝使他們受到了譴責。當這些人不去看他們有多榮幸,以神的恩賜為理所當然的時候,他們就變得以自我為中心。時常追念神的好處,並滿心感謝神過往的保護,將會幫助我們看到神目前對我們的供應。──《靈修版聖經註釋》 【彌六6~7我當獻上什麼?】我們朝見神,不可空著雙手。那麼我們當獻上什麼!纔能討神喜悅。若我們所獻上的,是照人的方法,是不能討神喜悅的。「耶和華豈喜悅千千的公羊,或是萬萬的油河麼?」(七節)神只有一法,我們要贖罪,單靠神的羔羊,不是靠千千萬萬的公羊。神要的是主耶穌的寶血,不是要我們的油河。我們獻上的,不在乎量多,也不在乎價值高貴,乃是在乎神所要的,才蒙神喜悅。 有時我們以為將功贖罪,勞勞碌碌,東奔西走的傳福音,目的不是拯救靈魂,而是要減少良心不安,這不是神所喜悅的。有時我們又以金錢去買平安,獻上金錢,如千千萬萬的公羊,以為可以買平安。從前我們有位同工,每月將收入的十分之二獻給神,我以為他是為愛神,輕看金錢。但不久他便要離開,後來我查明他行了不義的事,心中不平安,想用金錢賄賂神,來求平安,這是人的方法。 神所要的只有一件就是聽命、順從。順從是基督徒在生活上對神存著永不改變的態度。時刻對神的旨意有敏感。——藍如溪《彌迦書信息》 【彌六8】「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獻祭的事不僅在以色列,也在列國,鄰邦獻祭有牛羊、油河甚至幼童,實在令神憎惡。外在的禮儀確沒有聖潔的目的,正如孩童對父母外表的順從,只是並不長明孝敬的心,如果他們只有外表的禮儀,實在是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巴蘭所發出的,也是神的靈放在他心中的,值得我們深思。我們要有仰慕與感謝的心,因為神從無限中出來,指示我們何為善,看祂向我們所要的是什麼。 行公義是保持公平的均衡,雇主與工人間要有公平。製造者及銷售者應以公平將貨品售與消費者,符合他們的需要。工人也應付以時間與精力,換取應得的工資。 好憐憫是關懷一切不幸者,有疾病與憂苦,我們應幫助他們,濟助他們,或其他的方法,在乎我們的作為。 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包括警醒禱告,有單獨的時間,不容任何事物阻礙我們與祂靈交。我們與神交往,不是獨語、自言自語,而是對談,與神同行交談,你要求問祂,使這些事成為你生活的常例。──邁爾《珍貴的片刻》 【彌六8
我想讓神喜歡我,原來祂要我做到──】人們嘗試用許多辦法取悅神(6:6,7),然而神已把自己的希望講得很清楚:神要的是百姓正直、有憐憫心,並與神同行。那麼就請我們檢查一下,自己在討神喜悅的努力中,在這幾方面到底做得怎樣。我們是否公平地與人相處?對那些冤枉過我們的人,我們是否向他們施過憐憫?我們是不是正在學習謙卑呢?──《靈修版聖經註釋》 【彌六8神所要的】「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先知彌迦的信息,不是打空氣,而是要求聽受的人實踐。他的對象,是廣泛的社會各層面,所以能帶來全國的復興。 以色列人哪,當聽耶和華的話…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1,8) 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人民,並不缺乏宗教熱情,而且常是太熱心了些。不過,他們的信,他們的奉獻,敬拜,甚至純正的信仰,並沒有帶來純正的行動,所以仍然是死的信條:六百十三條律法,只是理想的宗教文字,卻沒有宗教文化。 【彌六8按神的標準生活】在今天混亂的世代中,我們聽見很多意見和聲音,我們很易把世人的生活,成為我們生活的標準。彌迦說:世人不論怎樣說和怎樣作,如果他所作的不合乎神的標準和神的話語,我們便有責任不去遵行。我們應當行正直的話語,按神的標準生活。 一九七七年美國總統卡特就職宣誓的時候,卡特總統把手放在這節聖經上,在宣誓前他說:「我靠著神的恩典,在未來四年中行事正直,能真正行出神要我們行的標準。」在他離職時,一本雜誌報導他與內閣的談話,他表示很失望。他說:「有些事情我們知道應當怎樣做,但在這種環境和社會中卻行不通,是非常可惜的事。」在一個不尊敬神的社會裏面,沒有可能照神的話行得通。 一百年前英國大主教湯普威廉,他見當時的首相時,首相表示應按登山的寶訓來治理國家,但湯普威廉說不可能,怎麼一個主教說用聖經治理國家不可能呢?湯普威廉說,登山寶訓是神給屬神的人生活的標準。今天我們國家的人不全都屬神的,你不能用神的話來治理一個不屬神的社會,這說話是很普遍。但最可惜的今天許多屬神的人也不能用神的話來生活,這是多麼大的悲劇和可惜的事! 今天在教會和基督徒圈子裏,許多時候也不能按神的標準來過生活,有許多不正義的行動,我們看見有某教會與某教會打官司,教會裏有欺騙的行為。神責備百姓說:「在你們中間有可惡的小升鬥麼,你們仍然用不公道的天平和囊中詭詐的法碼。」在社會詭詐欺騙非常普遍,但可惜在基督徒圈子中也常常發現這樣。最近我與一位在市政局圖書館工作的弟兄談話,他工作了兩年多,而每週平均失書三十多本;甚至在基督教學校也有失書,為甚麼如此?有一位在超級市場工作的人表示,在他們營業額的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三是被人所偷竊成了很普遍的事情,故此他們訂價錢時也把這損失列入預算之內。有很多方面有時不是很明顯的,但卻有許多方面卻顯明是不公平的。現時地產市道較好,他們不是按成本和利潤定價錢,而無理將價錢提高,除非你不買。專利的大機構,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可以定出很高的利潤,這都是不公道的天平和法碼;——鮑會園《亂世中的呼召──彌迦書的研究》 【彌六8走路勝於工作,長進勝於忙亂】「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神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主要我們更多注意本身能力的成長,以致長成基督的身量。有不少的人有了聖靈的充滿,就有能力作工,連他自己也莫明其妙。工作是好的,也是聖靈的,因此別人也蒙恩;但他自己因為生命不能夠豐富,紮根不深,對主的認識不夠清楚,就會使自己倒下來,軟弱下來,這就是因為只看重恩賜能力,而忽視了生命長進。 我們不要只希望大能力、大果效,應當求主叫我們多有生命的長進,因為能力就是為著生命長進的。 我們應當求主叫我們不只看到工作,才是討主喜悅的工作,因為作工的不一定都能討主喜悅。 你是希望主使用你呢?還是希望主愛你呢?在這兩點上可以分開信徒追求的兩條路。 要將聖靈充滿的能力運用在愛主愛人、去惡存善的生活上,照著主的話去實行,你就要看見主恩日好、靈力倍增了(申十12)。 我的心哪!要十分謹慎,千萬別因為工作而影響了走路,因為你的目的是要遵行神的旨意,走主的道路,並不是要作一番大事業。要注意在基督的道路上作工,萬不可為了工作而去工作,那是很危險的。保羅對提摩太說:“你要謹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訓,要在這些事上恒心;因為這樣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聽你的人。”(提前四16) 我們應當明白走路勝於工作,在道路上的工作才是真工作,才算工作,才是得主喜悅的工作。在道路上作工的人,是致力於遵行主道,是生命的表現,是真實的見證,不是只有話語而沒有行為;只注意話語上、恩賜上的證道,而卻忽略了守道上的真實表現。 說一萬句話,也不如一次行為感人至深,我們求聖靈的能力應當是為了守道,生命得勝不是只為了工作,否則就有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的危險。 主啊!求你施加憐憫,使之與你親密交通,在和你親密中工作,阿們!——
李慕聖《晨光》 【彌六16
邪惡的首領,罪大惡極;順從他們的人,也難辭其咎。】暗利曾統治以色列,帶百姓崇拜偶像(參王上16:21-26)。他的兒子亞哈是以色列最邪惡的國王(參王上16:29-33)。如果人們都聽他們的命令,學他們的做法,必然敗壞。他們惡貫滿盈,當受其罰。──《靈修版聖經註釋》 【彌六章
耶和華與以色列人爭辯,百姓無言以對,要是祂與我爭辯,我…】彌迦在這兒描述了一個法庭。神就是法官,在告訴百姓祂所要求的是甚麼,並數算他們對祂和他人所犯的過錯。第4和第5章充滿了盼望;第6和第7章宣告了審判,也給百姓認罪悔改的機會。──《靈修版聖經註釋》 【懷恩早禱】 經文默想:彌迦書 6 1 你們當聽耶和華所說的話:“你要起來,向大山爭辯,讓小山可以聽見你的聲音。 3 我的子民啊,我向你作了甚麼呢?我在甚麼事上叫你厭煩呢?你可以回答我。 5 我的民哪!你們要追念,摩押王巴勒圖謀過甚麼,比珥的兒子巴蘭又答應了他甚麼,以及你們從什亭到吉甲所發生的事,好使你們知道耶和華公義的作為。” 6 我朝見耶和華,在至高的 神面前叩拜,當獻上甚麼呢?我朝見他的時候,當獻上燔祭,當獻上一歲的牛犢嗎? 7 耶和華喜悅千千的公羊,或是萬萬的油河嗎?為我的過犯,我可以獻上我的長子嗎?為我的罪惡,獻上我親生的孩子嗎? 8 世人哪!耶和華已經指示你甚麼是善,他向你所要的又是甚麼;無非是要你行公義,好憐憫,謙虛謹慎與你的 神同行。 9 聽啊!耶和華向這城呼叫,敬畏你的名就是智慧;支派和城裡的會眾啊!你們要聽。 10 我怎能忘記惡人家中的不義之財,和那些可咒詛的小升斗呢? 11 用不義的天平,和袋中詐騙的法碼的人,我怎能算他為清潔呢? 13 因此我擊打你,使你生病,因你的罪惡,使你荒涼。 14 你要吃,卻吃不飽;因你的腹中常有疾病。你要懷孕,卻不能生下來;你生下來的,我都要交給刀劍。 15 你要撒種,卻不得收割,你要榨橄欖油,卻不得油抹身;你要榨葡萄汁,卻不得酒喝。 16 你跟隨了暗利的規例和亞哈家一切所行的,順從了他們的計謀;因此,我必使你荒涼,使你的居民被嗤笑;你們也必擔當我民的羞辱。 個人禱告感言 世人哪!耶和華已經指示你甚麼是善,他向你所要的又是甚麼;無非是要你行公義,好憐憫,謙虛謹慎與你的 神同行。彌迦書 6:8 讚美至高無上的主,我們在天上的父上帝。我們早上起來朝見祢,我們要站在高山朗誦祢的話語,叫世人知道凡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就可以得享基督為我們所成就的救恩。因為隨從肉體的人,就只會體貼肉體的事;然而清早起來隨從聖靈的,今日的行事為人便會按聖靈的心意行事。 感謝天父的大愛,我們若閉口不言,不願開口去讚美和見證天父祢的美善,大山小山也會發聲歌唱,田野的樹木也都起來拍掌,感謝祢賜他們存在的意義。感謝天父用平安引導我們穿越疫情的幽谷,用穩妥的階梯和橋樑,使我們誇越天災人禍的威嚇。 感謝讚美主耶穌,祢的先驅施浸約翰是我們的責備者,呼籲我們重視認罪悔改的必要,為我們修築恩典之路,只要願意踏上,簡潔真誠地從心裡相信,就能領取永生。感謝主藉著寡婦的兩個小錢,提醒我們天父看人的是心意和心態,而不是物質的多少和輕重。 主耶穌赦免我們的罪,我們故意不去仰望祢,卻定晴在世俗的事務上,我們忘恩負義,領取祢的恩惠,還用埋怨的聲音回報祢。原諒我們各人偏行己路,仍要祢四出去尋找我們這些迷羊,把我們領回羊圈。饒恕我們坐在羊圈中,卻埋怨為甚麼我們只挖到一口井,別人卻挖到礦井和石油。 求聖靈來復興我們,重新去調整我們的心態,認清楚天父所要的不是千隻的公羊,萬噸的脂油,而是一顆感恩順服的心,肯去作討主喜悅的事,作這一切事不是作在主的身上,乃是在我們身邊的人身上,我們要去行公義,好憐憫,牽著主的手走每一步,直到見主面為止。 求聖靈祢來復興我們眾教會,不是專注在更宏偉的建築Building、更強大的財致預算Budget和更多的受浸人數Baptism。而是建立一心敬拜的場所,親迎上帝;帶領弟兄姊妹在會內外去施行愛心,在主內團契。並不遺餘力去領心靈受困軛的人認罪悔改歸主,為污濁的社群注入基督的香氣,為迷惘的人帶來希望。 禱告乃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誠心所願!── 小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