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鴻書第二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尼尼微的傾覆】 一、尼尼微遭敵國攻擊(1~5節) 二、尼尼微被攻陷劫掠(6~9節) 三、尼尼微變一片廢墟(10~13節) 貳、逐節詳解 【鴻二1】「尼尼微啊,那打碎邦國的上來攻擊你。你要看守保障,謹防道路,使腰強壯,大大勉力。」 〔呂振中譯〕「(希伯來文經卷作鴻二2)尼尼微阿,那擊碎(傳統:擊散)邦國者上來攻擊你呢!你務要固守堡障,防衛道路,緊束腰身,拼命奮力哦!」 〔原文字義〕「尼尼微」(原文無此字);「打碎」分散,摔碎;「攻擊」(原文無此字);「你」面;「看守」保護,保守;「保障」要塞,防禦工事;「謹防」小心留意,監看;「強壯」堅定,加強;「大大」極度地,非常地;「勉」加強,使堅固。 〔文意註解〕「尼尼微啊,那打碎邦國的上來攻擊你」:『那打碎邦國的』指巴比倫和瑪代聯軍;『上來攻擊你』按原文意指與你當面對敵。當時,亞述乃是最強的國家,但在主前612年,巴比倫和瑪代聯合起來與亞述對抗,聯軍並且逼近亞述的首府尼尼微。 「要看守保障,謹防道路」:這是一種略帶諷刺的語氣,通常軍力強盛的一方進攻較弱的一方,現在亞述被迫採取守勢,企圖作困獸之鬥。 「使腰強壯,大大勉力」:意指束起腰來,集中並加強力量,準備打仗。 〔話中之光〕(一)這話也可用來警戒我們信徒: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游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 (二)所以要站穩了,用真理當作帶子束腰;用公義當作護心鏡遮胸(弗六14)。 【鴻二2】「(耶和華復興雅各的榮華,好像以色列的榮華一樣;因為使地空虛的,已經使雅各和以色列空虛,將他們的葡萄枝毀壞了。)」 〔呂振中譯〕「[因為永恆主必恢復雅各所誇耀的、正如以色列所誇耀的一樣;因為那些劫掠一空者已把雅各和以色列(希伯來文:他們)劫掠一空,將他們的葡萄枝毀壞了。]」 〔原文字義〕「復興」返回,轉回;「榮華」威嚴,卓越;「空虛」被倒空,荒廢;「毀壞」毀滅,破壞。 〔文意註解〕「耶和華復興雅各的榮華,好像以色列的榮華一樣」:『復興』原文過去式,宜譯作『轉離』(欽定本英譯turned away),因為當時北國以色列已經滅亡,並且未曾復國;『雅各』指南國猶大(參賽四十三1;四十四1;四十六3;俄18);『以色列』在本節指北國以色列;『榮華』與本節後面的『葡萄枝』原文諧音,可視作雙關語,而葡萄樹象徵全體以色列人(參詩八十8),葡萄枝則象徵全體以色列人的榮華。全句意指神曾經藉亞述人毀壞了南國猶大的榮華,正如他毀壞了北國以色列的榮華一樣,暗指現在該是亞述人得報應的時候了。 「因為使地空虛的,已經使雅各和以色列空虛」:『因為』是解釋上句的意思;『使地空虛的』指亞述人;『已經使雅各和以色列空虛』亦即毀壞了南北兩國的榮華。 「將他們的葡萄枝毀壞了」:意指亞述人毀壞了南北兩國的榮華。 〔話中之光〕(一)耶和華啊,求你在這些年間復興你的作為,在這些年間顯明出來;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哈三2)。 (二)我在他們中間尋找一人重修牆垣,在我面前為這國站在破口防堵(結二十二30)。 【鴻二3】「他勇士的盾牌是紅的,精兵都穿朱紅衣服。在他預備爭戰的日子,戰車上的鋼鐵閃爍如火,柏木把的槍也掄起來了。」 〔呂振中譯〕「其勇士的盾牌是紅的,其軍人都穿著朱紅衣;當豫備出戰時、戰車的鋼鉄閃爍如火,駿馬(傳統:柏木)昂昂騰躍著。」 〔原文字義〕「勇士」強壯者,大能者;「精」能力,武力;「預備爭戰」準備好,被堅固;「閃爍如火」火,火焰;「柏木把的槍」柏木;「掄起來」揮動,抖動。 〔文意註解〕「他勇士的盾牌是紅的,精兵都穿朱紅衣服」:『他』指上來攻擊尼尼微的巴比倫和瑪代聯軍(參1節);『勇士和精兵』形容聯軍的訓練有素,勇饒善戰;『盾牌是紅的』或指盾牌沾滿血跡,或其金色盾牌在陽光照耀下反射成血紅色;『穿朱紅衣服』指聯軍的軍裝顏色(參結二十三14~15)。 「在他預備爭戰的日子,戰車上的鋼鐵閃爍如火」:意指聯軍戰車上的金屬部分,在開赴戰場之前磨得閃亮,擺陣時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如火。 「柏木把的槍也掄起來了」:意指無數木造的長杆形槍矛,揮舞起來好像柏木林在風中搖擺,相當驚人。有些譯本將本句翻成『戰馬騰躍』(如呂振中譯文、RSV等)。 〔話中之光〕(一)馬是為打仗之日預備的;得勝乃在乎耶和華(箴二十一31)。 (二)要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弗六10~11)。 【鴻二4】「車輛在街上〔或譯:城外〕急行,在寬闊處奔來奔去,形狀如火把,飛跑如閃電。」 〔呂振中譯〕「在城外、街上有戰車狂奔著,在空曠地方東跑西竄;其形狀如火把,其飛跑如閃電。」 〔原文字義〕「街上」外頭,街道;「急行」行動瘋狂;「寬闊處」廣場;「奔來奔去」來回奔跑;「形狀」外表,景象;「飛跑」奔跑。 〔文意註解〕「車輛在街上急行,在寬闊處奔來奔去」:本節可用來解作攻守雙方的軍力安排和調度,照中文和合本譯文,當指尼尼微城內守軍正在忙碌著調遣車輛到各要衝地點;但按照原文,街上也可譯成『城外』,寬闊處可譯成『開闊處』,故可解作聯軍的車輛正在來回疾駛示威。 「形狀如火把,飛跑如閃電」:本句若是用來形容守軍,意指他們的車馬跑來跑去,倉皇失措,忙亂無章;若是用來形容聯軍,則意指他們的行動快速,聲勢驚人。 〔話中之光〕(一)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三13~14)。 (二)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四十31)。 【鴻二5】「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貴冑;他們步行絆跌,速上城牆,預備擋牌。」 〔呂振中譯〕「王招集了他的貴族(與素譯作『他記起祂的貴族來』一語同字);他們東摔西倒而步行,急急忙忙上城牆,擋牌便立起。」 〔原文字義〕「招聚」回想,記得;「貴冑」偉大者,威嚴者;「絆跌」蹣跚,跌倒;「速上」加速,趕快行動;「預備」被建立,有準備的;「擋牌」防堵,關閉。 〔文意註解〕「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貴冑;他們步行絆跌」:本句的原文雖然沒有『尼尼微王』一詞,但有此意。由於情勢危急,尼尼微王招集軍事首領(或高官),商量對策,而他們倉皇前來,一路上跌跌撞撞,顯明此刻他們已經沉不住氣了。 「速上城牆,預備擋牌」:意指在城牆上配置精兵,並且設置防禦性的障礙物。 〔話中之光〕(一)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 (二)拿著信德當作籐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弗六16)。 【鴻二6】「河閘開放,宮殿沖沒。」 〔呂振中譯〕「河閘都打開,宮殿就瓦解了。」 〔原文字義〕「閘」大門;「開放」開,鬆開;「沖沒」融化,流動,消散。 〔文意註解〕「河閘開放,宮殿沖沒」:『河閘』指引底格里斯河水入城,供城內居民飲用的水閘;守軍萬沒有想到閘門被敵軍攻破,水流成災,甚至淹沒宮殿。 〔話中之光〕(一)洪水氾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詩二十九10)。 (二)魔鬼利用世界的潮流和異教之風,要把我們沖去,所以我們應當快快長大,不再作小孩子,就不會中了牠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而不至於被搖動,飄來飄去了(參弗四14)。 【鴻二7】「王后蒙羞,被人擄去;宮女搥胸,哀鳴如鴿。此乃命定之事。」 〔呂振中譯〕「女神像(傳統讀音作『呼紮白』。意難確定)被褫了衣裳,被擄了去;她的宮女哀鳴,如同鴿子的聲音,才著胸膛。」 〔原文字義〕「王后(Huzzab)」站立,豎立;「蒙羞」暴露,移動;「被人擄去」被帶走,帶上去;「宮女」婢女,侍女;「搥」敲打;「胸」心;「哀鳴(原文雙字)」引導,驅趕(首字);聲音,響聲(次字);「此乃命定之事」(原文無此片語)。 〔文意註解〕「王后蒙羞,被人擄去」:『王后』原文『站立者』,指站立在王右邊的王后,或可解作『女神豎像』,被敵人擄去,蒙受羞辱。『蒙羞』的原文有『暴露』之意,故有些譯本翻作『衣裳被剝』。 「宮女搥胸,哀鳴如鴿」:『宮女』又可解作敬奉女神的女祭司,或廟妓,或喻指百姓,他們無能為力,在此種情形下,只能搥胸細聲哀哭。 「此乃命定之事」:原文無此句,是中文和合本譯文加上去的,用來解釋本節開頭意義不明之字,表示這種敗亡的羞辱,早已被神命定。 〔話中之光〕(一)求你作我常住的磐石。你已經命定要救我,因為你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詩七十一3)。 (二)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就是造就以色列的如此說:將來的事你們可以問我,至於我的眾子,並我手的工作,你們可以求我命定(賽四十五11)。 【鴻二8】「尼尼微自古以來充滿人民,如同聚水的池子;現在居民卻都逃跑。雖有人呼喊說:站住!站住!卻無人回顧。」 〔呂振中譯〕「尼尼微像個水池!都是水阿(傳統:自從┅┅的日子),她!其人民(希伯來文:祂們)都在流亡出來呢!有聲音喊著說:『站住!站住!』卻沒有人轉臉回顧。」 〔原文字義〕「尼尼微」假神的住處;「自古以來」日子;「充滿人民」(原文無此片語);「聚水」水,眾水;「池子」池塘;「逃跑」逃難,奔逃;「站住」站立,持續;「回顧」轉向,回頭看。 〔文意註解〕「尼尼微自古以來充滿人民,如同聚水的池子」:本句原文並無『充滿人民』,故可有兩種解釋:(1)尼尼微城人口匯集,如同池子聚滿了水;(2)尼尼微城居民素來生活安逸,如同平靜的池水。 「現在居民卻都逃跑」:意指現今城破兵敗,居民爭相逃亡,如池水洩去。 「雖有人呼喊說:站住!站住!卻無人回顧」:本句形容居民往城外流竄,如池子決堤,池水往外傾瀉,不可收拾。 〔話中之光〕(一)仇敵起來攻擊你,耶和華必使他們在你面前被你殺敗;他們從一條路來攻擊你,必從七條路逃跑(申二十八7)。 (二)你們務要儆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要作大丈夫,要剛強(林前十六13)。 【鴻二9】「你們搶掠金銀吧!因為所積蓄的無窮,華美的寶器無數。」 〔呂振中譯〕「『搶銀子!搶金子!』儲備的無窮盡,各樣寶器很豐富阿!」 〔原文字義〕「搶掠」搶劫,掠奪;「積蓄」儲備,排置;「無窮」末端,盡頭;「華美」榮耀,富足;「寶」珍貴的,悅人的;「無數」(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你們搶掠金銀吧」:『你們』指攻入城內的聯軍;敗軍和居民只顧逃命,顧不得財寶了,而戰勝者只顧劫掠財寶,顧不得追殺敵人了。 「因為所積蓄的無窮,華美的寶器無數」:意指亞述國歷代所掠奪並積儲的錢財和寶物非常龐大,戰勝的軍兵拿不勝拿。 〔話中之光〕(一)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太六19~20)。 (二)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箴十五16)。 【鴻二10】「尼尼微現在空虛荒涼,人心消化,雙膝相碰,腰都疼痛,臉都變色。」 〔呂振中譯〕「空空如也,空空、荒蕪!人人膽戰心驚,雙膝軟顫,腰都扭轉難過,臉都失色變青!」 〔原文字義〕「空虛(原文雙字)」空虛(首字);空無所有(次字);「消化」溶化,溶解;「雙膝」膝蓋;「相碰」蹣跚,搖搖晃晃;「疼痛」劇痛,發抖;「變色(原文雙字」聚集,召集(首字);光,熱(次字)。 〔文意註解〕「尼尼微現在空虛荒涼」:意指尼尼微城內軍民都逃走幾乎淨光,財寶被劫掠一空,一片廢墟。 「人心消化,雙膝相碰」:意指倖存的亞述人正處於極度懼怕的狀態中。 「腰都疼痛,臉都變色」:意指如經歷產難的痛苦,渾身無力,臉色蒼白。 〔話中之光〕(一)人們面對強敵,難免喪膽;惟獨迦勒另有一個靈,專一跟從神(參民十四24),毫無畏懼,並且安撫別人,認為足能得勝(參民十四30)。 (二)專心跟從神乃是消除恐懼,避免「人心消化」的秘訣(參書十四8)。 【鴻二11】「獅子的洞和少壯獅子餵養之處在哪裡呢?公獅母獅小獅遊行、無人驚嚇之地在哪裡呢?」 〔呂振中譯〕「獅子的洞在哪裡?少壯獅子的穴(傳統:餵養之處。今調換字母譯之)在何處?公獅母獅漫遊之地、少獅子之所在、無人驚嚇之處、都在何方呢?」 〔原文字義〕「洞」穴,住處;「餵養之處」草場,牧場;「遊行」行走,來去;「驚嚇」戰兢,害怕。 〔文意註解〕「獅子的洞和少壯獅子餵養之處在哪裡呢?」:亞述國素以獅子為國徽,他們飼養猛獅以供玩賞。本句意指他們的驕傲如今到哪裡去了? 「公獅母獅小獅遊行、無人驚嚇之地在哪裡呢?」:意指圈養大小獅子,供牠們漫遊,不受人們攪擾的洞穴,現在在哪裡呢?本句意指亞述人悠哉遊哉的根據地,現在沒有了。 〔話中之光〕(一)昔日圈養猛獅之地,今日化為烏有;國家興衰無常,唯有敬畏神才能蒙神保守。 (二)同樣的道理,任何人今日所誇,明日消逝無蹤。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 【鴻二12】「公獅為小獅撕碎許多食物,為母獅掐死活物,把撕碎的、掐死的充滿牠的洞穴。」 〔呂振中譯〕「公獅為小獅子抓撕了足夠肉食,為母獅掐死活物;把抓撕的充滿其洞穴,把撕裂的塞滿其穴窟。」 〔原文字義〕「撕碎」撕碎,拉扯;「許多食物」充分,足夠;「掐死活物」勒死;「撕碎的」獵物,食物;「掐死的」被撕裂的動物;「充滿」充滿,滿;「洞穴(原文雙字)」凹洞,洞穴(首字);住處,居所(次字)。 〔文意註解〕「公獅為小獅撕碎許多食物,為母獅掐死活物」:『公獅』表徵亞述王;『小獅』表徵亞述王的臣民;『母獅』表徵亞述王的親信貴冑。全句意指亞述王向來魚肉多國,將擄獲物供養他的親信和臣民。 「把撕碎的、掐死的充滿牠的洞穴」:意指將擄掠品充滿亞述本國。 〔話中之光〕(一)弱肉強食。但欺壓貧寒的,是辱沒造他的主;憐憫窮乏的,乃是尊敬主(箴十四31)。 (二)耶和華說,你們要洗濯、自潔,從我眼前除掉你們的惡行,要止住作惡,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給孤兒伸冤,為寡婦辨屈(賽一16~17)。 【鴻二13】「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與你為敵,必將你的車輛焚燒成煙,刀劍也必吞滅你的少壯獅子。我必從地上除滅你所撕碎的,你使者的聲音必不再聽見。』」 〔呂振中譯〕「萬軍之永恆主發神諭說:看哪,我與你為敵;我必將你的(傳統:她的)車輛焚燒成煙,刀劍也必吞滅你的少壯獅子;我必從地上除滅你所抓撕的,你使者的聲音必無可再聽見。」 〔原文字義〕「萬軍」軍隊,群;「我與你為敵」(原文無此片語);「車輛」戰車,馬車;「焚燒」燃燒,燒毀;「煙」煙,煙霧;「吞滅」吞噬,毀滅;「除滅」砍掉,剪除;「撕碎的」獵物,食物。 〔文意註解〕「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與你為敵」:意指神宣告不再容忍亞述國,因為他作惡多端(參三1~4)。 「必將你的車輛焚燒成煙」:意指神要摧毀亞述國的武裝力量。 「刀劍也必吞滅你的少壯獅子」:意指神要藉別國的軍力除滅亞述國的精兵。 「我必從地上除滅你所撕碎的」:意指神要使亞述國的擄掠品化為烏有。 「你使者的聲音必不再聽見」:『使者的聲音』指亞述國派到所征服各國的官員們催徵貢物的咆嘯聲音;全句意指亞述國將要覆滅。 〔話中之光〕(一)凡是抵擋神,與神為敵的,必在神面前站立不住;任何在話語和行為上反對神的,必要敗落、傾倒(參賽三8)。 (二)末期到了,那時基督既將一切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都毀滅了,就把國交與父神(林前十五24)。 叁、靈訓要義 【神所命定的事(參二7)】 一、尼尼微自作自受(1~5節) 1.征服人者,必被打碎邦國的所征服(1節) 2.使地空虛者,必變成空虛荒涼(2,10節) 3.以戰爭為手段者,必在爭戰中敗亡(3~5節) 二、尼尼微疏於軍備(6~9節) 1.沒有注意自然災害(洪水)的力量(6節) 2.宮內宮外,人人缺乏戰爭意識(7~8節) 3.只顧積蓄金銀財寶(9節) 三、尼尼微與真神為敵(10~13節) 1.靠人不靠神,結果人心消化(10節) 2.欺壓人而得罪神,結果樹敵無數(11~12節) 3.與神為敵,結果被神撕碎(13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那鴻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那鴻書提要」末尾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