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那鴻書第二章短篇信息

 

目錄:

尼尼微傾覆的慘象(15~13)(陳終道)

神的慈愛和威嚴(1~15)(賈玉銘)

種甚麼收甚麼(1~9)賈玉銘)

尼尼微遭圍困(1-13)(文牧)

一夕毀堅城(2)(香港讀經會)

此乃命定之事(二章113) (臺北基督之家)

尼尼微的陷(1~7)(臺北靈糧堂)

尼尼微今昔(8~13)(臺北靈糧堂)

 

 

尼尼微傾覆的慘象(15~13)(陳終道)

 

讀經提示
1.一15為何忽然向猶大報好信息?與上文有何關係?勸猶太人向神守節還願有何要訓?
2
那打碎邦國的是誰?二1何以先知勸尼尼微謹慎防守?
3
那使地空虛的已使雅各空虛……”何意?與尼尼微傾覆有何關係?
4
.留心尼尼微被敵軍攻陷的悲慘景象(二3~10)。
5
11~13節的獅子指誰?怎麼知道它一定不是象徵屬神方面的人?
6
.總結全段,列出要訓。
一、向猶大報好信息(~15
本書每段都在描寫尼尼微的毀滅。上文先知說明了神本性的聖潔忌邪,不輕易發怒,卻也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之後,隨即指明尼尼微人將無法逃避神的報應,不論他們想用什麼計謀抗拒神,就像醉酒的人那樣,根本不能在神跟前站穩。本節卻忽然轉向猶大人報好信息。當時亞述已吞滅了北方以色列國(西元前722)。南方的猶大也岌岌可危,但因希西家王專心倚靠神,整個局勢扭轉過來。尼尼微於西元前612年被瑪代王西阿薩利斯(Cyaxaras)所滅。這對猶大人正是好消息,所以看哪,有報好信傳平安之人的腳登山……”按當時歷史的事實,是指傳達尼尼微傾覆的好消息的人說的,他們可能要翻過山坡才能向猶大報喜信.所以說他們的腳登山……
現今基督徒為福音爭戰,也該像當日的希西家王勇抗西拿基立那樣。人的譏笑誤解,多數人的輕視,家人的反對……像敵軍一般,四面圍著我們,而人心頑固不肯相信,真像堅固的尼尼微,難以攻破,而這一切都不是憑人的口才、理由可以使人信服的,只能靠神在人的能力以外動工,求聖靈賜人信服的心。
15下:猶大阿,可以守你的節期,還你所許的願”——本節可有兩方面的領會:(1)強敵既已覆滅,可以向神守節歡樂,還願了。(2)當時戰禍的急逼,已影響許多人無心事奉神,甚至所許的願無法償還,因猶大人還願要到聖殿獻祭(民六21;撒上一21~28),所以在強敵傾覆後,報好信息的說,可以向神守節還願了。
要訓:(1)遇苦難困境時要專心倚靠神,(2)為福音爭戰要憑信心,不看環境,不看人。(3)從困境得神解救的,勿忘感恩還願。
二、警告尼尼微(二1~2
1~2尼尼微阿,那打碎邦國的上來……”——按當時的邦國是指瑪代王西阿薩利斯及巴比倫王尼波布利沙(Nabopolassar,見The Ryie Study Bible附注)。他們聯合攻破尼尼微,第一節下半先知警告尼尼微要看守保障,謹防道路,使腰強壯,大大勉力,其實是帶諷刺口吻的預言,其隱意大概是:儘管你們竭力防守罷!神所用以打碎你的強敵就要到了。你們的努力防守又有什麼用處呢?反面描寫那攻擊亞述的敵人遠較亞述強大,儘管他們竭力防守,仍將難免亡國的命運。
2上:耶和華復興雅各的榮華好像以色列的榮華一祥”——很明顯的將雅各以色列作為比較來說明神要怎樣復興他的百姓。可見先知用雅各以色列時,他的觀念中必
然把這兩個名詞各作不同意義的代表,然後指明終必得著一樣的復興。這樣雅各和以色列有什麼分別?
雅各和以色列是同一個人的名字,只不過雅各是舊名,以色列是他和神摔跤後,神為他改的新名,但那是雅各一生的重要轉捩點(創卅二22~28)。在此把新舊名一起提及,似乎要表明神是看顧雅各一生的神,不論他靈性低沉或高峰、失敗或成功,神都曾同樣看顧他。照樣,神對雅各的子孫以色列人——神的百姓,也必同樣看顧。
2上:復興雅各……以色列的榮華……”實際上指以色列在末後日子的復興。雖然他們從巴比倫回國重建聖殿也可算為小復興,但直到新約基督升天之前,使徒們還在問說:主阿,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徒一6)可見復興以色列的榮華,這預言並未應驗。
2下:因為使地空虛的,已經使雅各……空虛。”——呂振中譯本作那劫掠一空者已把雅各和以色列劫掠一空,英譯本NASB.作“devasator”即蹂躪毀滅者,及“devastated”即蹂躪了,荒廢了。
2下:將他們的葡萄技毀壞了”——葡萄是巴勒斯坦地的主要農產品,毀壞了他們的葡萄枝指毀壞了他們的農產品。戰爭向來影響農耕與收成。
這下半節的總意是:神既已藉亞述懲治了他的百姓以色列,現在該輪到亞述本身受懲治了。亞述得以復興富強,並非因他們的義,乃因以色列人的惡(參申九4~5),以色列既不肯自己空虛,在神前自卑,神只好容許亞述來使他們空虛了。但這並不表示亞述比以色列更好。亞述只不過按自己的惡性行惡而已,並非有意遵守神的旨意,不過他們的兇惡殘暴卻為神懲治了他的百姓。反之,神的子民,雖然受管教懲治,仍是神的兒女,他仍會使他們得著復興。按肉身作神屬地子民的以色列民,也必按肉身在地上的列國中復興他的榮華,那是千禧年中以色列國在地上的榮華。(以色列人個人的靈魂滅亡或得救,一向都是按個人的信心而定,非按種族或國家)。
以色列分國後,以色列一詞有時指全族,有時僅指北方的以色列國。在此用雅各和以色列。似指全以色列族。當時雖然只有北方以色列國已亡於亞述,但南方猶大國也僅憑約西亞王的復興,苟延殘喘,也同樣飽受異族欺淩。約西亞王之後,只隔了一個約哈斯王朝,到約雅斤時第一批猶大人已被擄至巴比倫,實際上已經在半亡國的狀態。先知那鴻既在約西亞王時作先知,按大體而論,整個以色列族已瀕臨國破家亡,國勢空虛的地步了!
但先知的信息,不是偏重宣告雅各家的敗亡,而是預言亞述受報應的時候已到。神的百姓尚且因他們的罪受了懲治,何況不認識神的尼尼微呢?這些外邦既蹂躪了神的百姓,怎能逃避神的報應呢?
三、敵軍的威武善戰(二3~4
3~4他勇士的盾牌是紅的,精兵都穿朱紅衣服……”——當時的瑪代軍兵可能喜用紅色。紅色是各種色素最刺激的顏色,且與血色相近。先知在此特強調其敵軍的盾牌與軍裝都用紅色,更增加流血慘烈的景象。
3中:戰車上的鋼鐵閃爍如火……”——可見那些戰車是經常磨擦光耀的,意味著他們的士兵是訓練有素,早有準備的,——而且有不少犀利簇新的武器。按“The Mac Millan Bible Study 聖經圖集,瑪代王於西元前614年攻佔亞述城,又於西元前612年與巴比倫聯合,攻陷尼尼微。
4車輛在街上急行,在寬闊處奔來奔去,形狀如火把,飛跑如閃電。”——戰車跑得快如閃電,也就是戰馬精壯,戰車操作極為順利的意思。所以本節實意與上節相同。他們的車輛既可在尼尼微的街上急行無阻,可見他們前進如人無人之境,以大獲全勝的態度攻陷了尼尼微城。
四、傾覆的情景(二5~10
5~7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貴胄,他們步行絆跌,速上城牆,預備擋牌,河閘開放,宮殿沖沒,王后蒙羞,被人擄去,宮女捶胸,哀鳴如鴿。此乃命定之事。
5上:招聚貴胄”——可見已到危急,缺乏守軍,準備作孤注一擲的地步。
5中:步行絆跌”——是描寫戰敗慌亂的情景。
5下:速上城牆”——古時戰爭必須保護城牆。有些大城城牆寬厚達數十尺,敵軍需用繩梯爬牆,很容易被守軍擊殺,而進攻這類堅固的敵軍常特建與城牆同樣高度的攻城塔,用人力推近城牆攻打,這些描寫表示軍情十分危急。
6上:河閘開放”——古代大城喜歡建造在大河附近,甚至跨越在大河之中(如巴比倫大城),以便引導河水圍城的四周;作為保護。尼尼微的水引自底格裡斯河(Tigris),上游有河閘控制河水。可能瑪代軍兵奪取了控制河水的水閘,開了水閘,因而使全城氾濫,甚至宮殿沖沒,全城潰沒。
6下:宮殿沖沒”——The Ryrie Study Bible,宮殿很可能是指伊斯塔廟,若然則王后可能指廟中女神,而所謂宮女可能指廟中服役的女尼。
8~9尼尼微自古以來,如同聚水的池子……”形容她一向是商業與政治的中心,也是權力與財富積聚的所在,各種各樣的人都在此爭取今世的富貴榮華,但旦戰禍來臨,人民都四散逃亡,無數的金銀寶器任人搶掠,而搶掠的人也無法保障自己的安全。
10尼尼微現在空虛荒涼,人心消化人膝相碰,腰都疼痛,臉都變色。
全節形容全城空虛,人心驚惶的情形,消化即溶化。戰禍之可怕令人整個精神崩潰,雙膝相碰,又引起腰痛,都是精神過度緊張和驚恐的結果。可見世上金銀財富,並不能保障生命的安全,不論古今都是如此,在真正面對生死的危難時,平素兇暴殘忍的人,也都顯得膽怯可憐。
五、被吞滅的獅子(二11~13
這幾節中先知把全盛時期的亞述比作獅子,它四周的鄰邦就像被撕碎的食物一般,任它吞吃。
11獅子的洞和少壯獅子餵養之處在那裡呢?……”——亞述不再是百獸之王,連自己的洞穴都沒有了,可以安全餵養小獅的地方也沒有了,全國已徹底淪亡!
12公獅為小獅撕碎食物……乞滿他的洞穴。”——指亞述強盛時侵吞各國的財富,積存為自己享用。
13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與你為敵……”——這就是亞述傾覆的原因,她雖像一隻猛獅,卻是被神吞滅的獅子。從此,亞述不再成為世上的國度。
13末:你使者的聲音,必不再聽見。”——既沒有國家,當然也就沒有使者,但本句可與西拿基立之使者辱駡神之聲音對比(賽卅七9~13)。這是敵擋神的人的下場。
這一小段可給我總結幾點要訓:
1
.世上的邦國,興衰都在神的掌握之中。
2
.不要為惡人心懷不平,神必按各人所行的,照他的時候施行報應。
3
.在別人受神管教時,自己應知警惕,不要自以為義。在自己受管教時,要及時悔改,不要怨天尤人,要省察罪惡求神赦免;不要因所受管教灰心。要知道神是我們永遠的父。
4
.不要愛世界和其上的情欲,不要與世人同流合污,因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過去(約壹二15~17)。
5
.沒有神的人縱然是勇士,在急難中也會慷慨無措,但信靠神的人,有主所賜平安(約十六33)。

 

神的慈愛和威嚴(1~15)(賈玉銘)

 

神的慈愛和威嚴(1:1-2:15)


   
在本書第一章裡,顯然清楚地表現了神的慈愛與威嚴。保羅曾言:“可見神的恩慧和嚴厲,向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向你是有恩慈的”(11:22)。當迅雷暴風時,可看神的嚴厲,當甘霖沛降時,又見神的慈愛;在西乃山下,聽神傳律法的聲音,甚覺神的威嚴,在會幕中聽神呼喚的聲音(1:1),便覺神的慈愛;于紅海中所顯的雲柱火柱,在埃及人一方面看是黑暗的,是表顯神的威嚴,在以色列人一方面看是光明的,是以表顯神的慈愛。有人多看神的慈愛,有人多看神的威嚴,未免各有所偏,故本章特顯神的慈愛和威嚴。
 
一、神的威嚴
    (
)忌邪施報(1:2)
   
神是忌邪施報的,尼尼微人拜偶像,他決不容人拜偶像犯罪。
    (
)怒如烈火(1:26)(l2:29)
   
他發烈怒,誰能當得起呢?他的忿怒如火傾倒。
    (
)有罪必罰(1:3)
   
耶和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
    (
)大有能力(1:4-6)
   
他斥責海,使海幹了,使一切江河乾涸。”“大山因他震動,小山也都消化。
    (
)消滅勢力(1:7-14)
   
尼尼微人哪,設何謀攻擊耶和華呢?他必將你們滅絕淨盡。
 
二、神的慈愛
   
在本段內有幾節書,十分安慰神兒女的心。
    (
)神不輕易發怒(1:3)
   
不輕易原文是的意思,神不快發怒,有時向其兒女動怒,是由於愛而動怒,怒也是愛的表顯。
    (
)認識投靠他的人(1:7)
    (
)在患難日為人的保障(1:7)
    (
)既受苦者不再受苦(1:12)
    (
)報告平安喜信(1:l5)
   
看哪,有報好信、傳平安之人的腳登山。指:有信心登上屬靈的高山。猶大啊,可以守你的節期,還你所許的願吧!因為那惡人不再從你中間經過,他已滅絕淨盡了。受苦能使腳印深,越受苦所留的腳蹤,即更能深印在人的心裡。
  
三、神的慈愛與威嚴
    (
)慈愛中的威嚴
   
在尼尼微人身上,可以看見神慈愛的威嚴。
    (
)威嚴中的慈愛
   
在以色列人一方面,可以看見神的威嚴中的慈愛。神的子民雖然犯罪,受神責打,但神的責打無非是慈愛,在他們經過責打後,神的慈愛即更彰顯了。神對兒女,無非是慈愛,他的威嚴,也是慈愛,所以說:“神就是愛。
   
耶和華不輕易發怒,”“雖然使你受苦,卻不再使你受苦。”“看哪,報好信、傳平安之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

 

 

種甚麼收甚麼(賈玉銘)

 

種什麼收什麼(2:1-3:9)


   
坐在崇高寶座上的神,不但是慈愛的,也是公義的,人往往只看神的慈愛,而忽略神的公義。殊不知因為神是愛,他就不能不義,若是不義,即不能有真正的愛。義的表顯也有兩方面:“順著情欲撒種的,必從情欲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此事可從尼尼微人的命運來證明。
  
一、尼尼微人種的是什麼
    (
)是使地空虛的(2:2)
   
第二章第二節,即清楚論尼尼微遭罰的最大原因。按首句耶和華復興雅各的榮華,好像以色列的榮華一樣。解經者或以此言耶和華既廢除雅各的榮華,也必廢除尼尼微的榮華,使之空虛。但細按本處所言,應作亞述既羞辱猶大(二支派)像羞辱以色列(十支派),使他們空虛。耶和華對其子民,不過稍微惱怒,他們竟過分加害(1:15),甚至使雅各和以色列空虛,將他們的葡萄枝毀壞了。他們真是使地空虛的,能不受相當果報嗎?
    (
)是聚水的池子(2:8-9)
   
尼尼微自古以來……如同聚水的池子。這不但指著城內居民繁多,也是指著積蓄的金銀無窮,華美的寶器無數(2:9)。因為城中充滿搶掠的事,總不止息。他們也增添商賈,多過天上的星”(3:16)。這可見他們是只知愛世界,貪錢財。
  (
)是獅子的洞(2:11-13)
   
獅子的洞和少壯獅子餵養之處,在哪裡呢?公獅、母獅、小獅遊行,無人驚嚇之地在哪裡呢?”這是說尼尼微的強暴,真是如同獅子,任意咆哮,公獅為小獅撕碎許多食物,為母獅掐死活物,把撕碎的、掐死的充滿他的洞穴。因此耶和華必吞滅他的少壯獅子,從地上除滅他所撕碎的。
    (
)是流血的城(3:1)
   
尼尼微從來不知有多少激烈的戰爭,有多步殘忍的舉動,流了多少無辜人之血。有多少無理無法、不公不義、慘無人道的行事,以致全城充滿殺人流血的罪,成了一個流血的城
    (
)是美貌的妓女(3:3-4)
   
尼尼微多有淫行,如同一個美貌的妓女藉淫行誘惑列國。這不但是指城中充滿淫亂污穢的事,且是借著信仰上的淫亂,如拜偶像之惡俗等,顯出了極大的誘力,使列國受其敗壞。
    (
)是擄掠的強盜(3:1)
   
城中充滿謊詐和強暴;搶奪的事總不止息
    (
)是惑人慣行邪術的(3:4)
   
尼尼微人慣行邪術用邪術誘惑多族。這是說亞述不但用兵力、強權、敗富,並邪淫的宗教等征服各國,且是借著藝術、美術,以及敗壞世界風化道德等事,與種種邪術。誘惑、欺騙多族。
    (
)是悔改後之悖逆者(參太l2:43-45)
   
你的損傷無法醫治,你的傷痕極其重大”(3:l9)
  
二、尼尼微人收的是什麼
    (
)已過的
    1
、神的忿怒(1:6)“他發忿恨,誰能立得住呢?他發烈怒,誰能當得起呢?”“你豈比挪亞們強呢?挪亞們坐落在眾河之間,周圍有水,海作他的壕溝,又作他的城牆。古實和埃及是他無窮的力量,弗人和路比族是他的幫手。”(3:8-9)(參耶46:25-26;結30:14-16)
    2
、國家的傾覆——“河閘開放,宮殿沖沒”(2:6)凡看見你的,都必逃跑離開你,說,尼尼微荒涼了。有誰為你悲傷呢?”(3:7)
    3
、人民的死亡——城民被殺的甚多,屍首成了大堆,餘者盡都逃散(2:3)。宜譯柏木也震搖起來王后蒙羞,被人擄去,宮女捶胸,哀鳴如鴿,此乃命定之事”(2:7)
    (
)將來的(12:41;鴻2:4)
    (
)永遠的
   
種什麼收什麼,這固然是神的公義,其中更當注意的是:
    1
、種得少,收得多
    2
、種時短,收時長
  
亞述王啊,你的牧人睡覺,你的貴胄安歇,以致你的人民散在山間,無人招聚,你的損傷無法醫治。”“那打碎邦國的上來攻擊你。”“此乃命定之事。


 

尼尼微遭圍困(1-13)(文牧)

 

那鴻作詩載述尼尼微遭圍困,這首詩的其中一個悲慘之處就是,雖然戰爭尚未開始,這位詩人卻已經經歷他所寫的所有恐怖。他描述一直不斷的圍攻;他細說發生在尼尼微街道上的戰爭,這種戰爭是他早已見過的,正如亞述人過去在猶大鄉村的街道上進行的戰爭。但也可能那鴻知道某些尼尼微的情形;或者他到過這座偉大的城市,或者他僅僅是從某些曾住在那裡的人得知,總之他的話顯示他對這座城市有所瞭解,如她的防禦系統,她易於受進攻的某些弱點。

西元前第七世紀的尼尼微城是古代最不尋常的城市之一。她的某些遺現在還能夠看到,位於現代的摩蘇爾(Mosul)的東面,橫過底格裡斯(Tigris譯者注:聖經譯作提格立)河,南距巴格達二百五十裡。她的內城建築在底格裡斯河東岸上,被一幅巨大的保衛城牆圍繞著,周長約八裡。城牆的高度在廿五至六十尺之間,城牆前一段距離有一條護城壕,進一步保護這城。巨型城牆下有若干城門可通往城內,這些城門都備有重型防禦事工。從西牆那邊有底格裡斯河保護;在東面,正牆之外有一系列的防禦壘和壕溝,防禦敵人進攻。

當讀者研讀那鴻書第二章這篇戲劇化的詩時,應以尼尼微城那種強盛和設備優良的防禦體系作為背景。他的詩中有突兀的短句,在感覺上和音調上傳遞混亂和戰的景況。他開始振臂高呼:「……看守保障,謹防道路,使腰強壯……(1),但沒有任何防禦可能保衛神即將來臨的審判。敵人的戰車和步兵迫近城牆;不久他們就要衝過街道,把尼尼微城施給別的城市的可怕咒藥,倒過來施給他們。河閘開放(6),引進氾濫的洪水;一度曾經引以自豪的宮殿,在恥辱中被征服。那座從西亞細亞的城市搶掠大量財富的城市,現在它自己遭受掠奪,它的大量金銀財寶被長驅直進的入侵者搶去(9)。一度能防禦敵人、好像獅子洞那樣安全的尼尼微城,被猛獸撕碎(11-12);那鴻的暗喻中用獅子這個記號嘲笑尼尼微的神祇伊斯他,因它傳統上用獅子為記號。

尼尼微被掠奪象徵了邪惡被打敗。知道尼尼微的被劫掠是該城罪惡造成的直接結果,而這種認識並沒有給人一種愉快的感覺,也沒有值得慶祝的餘地。那鴻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事件是宣告神的話:「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與你為敵!」(13)那鴻以突出的方式宣告,暴力和邪惡的果子最終必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地回到堅持作惡的人身上。

 

 

一夕毀堅城(2)(香港讀經會)

 

祈禱:   神啊!求你助我相信你的應許,投靠在你大能的蔭下。

 

那鴻書在二至三章的下半部分中,以精湛的文字技巧,營造了充滿張力的氣氛,描述尼尼微城的陷落。尼尼微城是亞述帝國最後的國都,在亞述如日中天的歲月裡,尼尼微城的內城圓周約長12公里,人口達十多萬,在古代是宏偉的大城。亞述的鐵蹄在西元前98世紀之間縱橫天下,甚至在西元前722年攻陷北國以色列的國都撒馬利亞,兵鋒直迫南國猶大。然而,先知向猶大眾民宣告,他們不必陷入灰心絕望中,反倒可以守節期,因為他們的敵人「滅絕淨盡」(115,這節經文在希伯來聖經中是第二章的第1節)。先知向尼尼微發出戰書,預言那「打碎邦國的」要上來攻擊它。先知以嘲諷的口吻叫尼尼微城養精蓄銳,謹慎防禦(1),不過這一切都是徒勞無功的,因為神要復興以色列的榮耀(2)。

接下來,先知詳述尼尼微城的陷落。入侵者的軍兵攻破堅固的城牆,湧入城中,揮動紅色的盾牌,駕駛戰車在街上橫衝直撞。亞述的王室貴冑倉促奔逃,走上城牆抵擋敵人的弓箭。然而,環繞城牆的護城河卻被攻破,河閘開放,洪水沖沒宮殿,居民無法抵禦,被迫逃亡(3-7)。歷史記載尼尼微城陷落的情景,正如先知那鴻所預言的(西番雅書也有相同的預言)。西元前612年,米底亞人、巴比倫人和西古提人的聯兵圍攻尼尼微,由於河水氾濫,沖裂了防禦工事,結果攻陷了這城,在城中掠奪一空,多少的金銀財寶頓成過眼雲煙,輝煌大城變作頹垣敗瓦(8-10)。

最後,先知講了一個獅子的比喻,以獅子的巢穴代表尼尼微城,獅子代表城中的居民,雖然曾經四處掠奪殺戮,始終要被神所除滅撕碎(11-13)。神嚴厲地向尼尼微說:「我與你為敵。」宣告把他們全然剪除。故此,神的子民不須懼怕敵人的威嚇,因為全能的神必會看顧他們。

無論是多麼堅固的城邑,都不能承受神的公義審判,因為祂是全能的主。對於飽受亞述蹂躪的猶大來說,這無疑是極具安慰的信息。這份安慰,正是來自大能者為我們克服一切困難的應許。

 

 

此乃命定之事(二章113) (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一章聖經強烈地形容尼尼微的傾覆。

作者用對比的方式記下:尼尼微曾有的強盛,和後來的空虛荒涼!作者用萬獸之王「獅子」來比喻尼尼微過去的輝煌、強盛,幾乎是無人能擋的!「他勇士的盾牌是紅的,精兵都穿朱紅衣服。在他預備爭戰的日子,戰車上的鋼鐵閃爍如火,柏木把的槍也掄起來了。車輛在街上急行,在寬闊處奔來奔去;形狀如火把,飛跑如閃電。」多麼士氣如虹的景象啊!但是,忽然之間情況變了,而且完全不一樣了,「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貴胄,他們步行絆跌,……河閘開放,宮殿沖沒。……王后蒙羞,被人擄去;宮女捶胸,哀鳴如鴿。……尼尼微自古以來充滿人民,如同聚水的池子;現在居民卻都逃跑。雖有人呼喊說,站住!站住!卻無人回顧。」到底怎麼回事呢?仿佛還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就忽然全傾覆了!

怎麼回事呢?只有一個原因,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與你為敵……

這是多可怕的一個光景啊,全能的神不是幫助我們的、不是祝福我們的、不是帶領我們得勝的、不是賜我們力量、為我們開路的,而是「與我們為敵的」!我們誠實的面對自己:我們有什麼能耐與萬軍之耶和華為敵?我們憑什麼與全知全能的創造真神為敵,我們求祂幫助都來不及了,怎敢與祂為敵?但是你知道聖經是怎麼說的嗎?主說:「此乃命定之事」,也就是說,事情會發展成這樣不是突如其然的,不是忽然變成這樣的,乃是一步一步,清清楚楚發展成這樣的,是必然的,是明明知道會這樣,卻偏偏這樣行,以至於會有如此下場的!

今天神的話是否也提醒我們,不要明知故犯,神是輕慢不得的,不要像亞述人,落得如此下場,「此乃命定之事」!

回應:天父上帝,我不敢與禰為敵,我渴慕與禰有親密生命的關係,幫助我不致活在與禰為敵的光景中,給我屬靈的敏銳度,讓我懂得討禰的喜悅。

禱讀:箴言四章23

23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或譯:你要切切保守你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

 

 

尼尼微的陷(1~7)(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尼尼微的陷        禱讀        鴻 二 2

 

鴻二 1-13是那鴻對尼尼微大城被圍困、傾覆的生動描述。

「尼尼微啊,那打碎邦國的上來攻擊你。你要看守保障,謹防道路,使腰強壯,大大勉力。」(鴻二 1)窮兵黷武專門「打碎邦國的」亞述,如今也要被「那打碎邦國的」巴比、瑪代、西古提軍隊合上攻擊,這事發生在主前一二,所以,先知語帶諷刺的要亞述作好作戰準備。

遭亞述蹂躪、毀壞、擄掠的以色和猶大,如今因那毀壞者遭毀滅,以色和猶大必要重新被建興。雅各的榮華,好像以色的榮華。雅各就是以色,二者是同義字;但是有時雅各專指猶大(賽四三 1,四四 1,四 3;俄一18)。V2先知那鴻從信心的眼光看眼前的光景,他發出盼望的呼聲~耶和華選民的榮耀必然恢

V3-7是描述向堅固著稱的尼尼微大城,現今遭蜂湧敵軍圍困的危急、驚懼、混景象,以及大城被攻陷擄掠的生動畫面。V3-4城外穿紅制服的巴比與瑪代軍隊,在陽光下揮動的盾牌反照著閃的紅光,急的戰也像火把般閃耀,手中的武器也已拿起,兇猛大軍已集結城外預備好要攻滅尼尼微。V5-7城內的防守者,則是驚慌地召聚貴冑速商對策,驚懼地速上城牆預備抵禦,但為時已晚。瞬間,尼尼微城重要的防禦工事~護城河的河閘被敵軍打開,放水灌城,沖沒宮殿。王后被剝去華服,蒙羞被,使捶胸舉哀,像鴿子般哀哭聲鳴叫。以及急轉直下的戰爭景象。亞述過去怎樣擄掠、欺壓國,今天她也怎樣遭擄掠、蒙羞。

以亞述強盛的國勢,尼尼微城在當時可能被看作是堅可摧、永久屹的城,但在的震下,她急急潰散。另外,面對亞述強國的威脅,曾藉以賽亞警告猶大要倚靠埃及,要求問、倚靠以色的聖者(賽卅一1)。

默想

..那打碎邦國的上來 ..」,耶和華是話的神,也是有動的神,凡等候祂的必羞愧。4-5「還是你藐視祂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不曉得祂的恩慈是領你悔改呢?你竟任著你剛硬不悔改的心,為自己積蓄忿怒,以致神震怒, 顯他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我常覺得別人都與我作對?環境都?願主幫助我察自己與這些人、事、物的關係,有沒有得罪神、未對付的罪(驕傲、苦毒、傷害、饒恕..)或錯誤動機?願主光照、赦免潔淨我。真是為義受 苦,也願主幫助我要自己伸冤,可讓步,聽憑主

看似堅可摧的尼尼微城毀於一旦,人的驕傲和力量何其脆弱?我羡慕的是地上會毀壞的城(財富、名聲、成就、地位、尊榮..),還是天上永存的城?

回應

親愛的主,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過去,惟獨遵禰旨意的,是永遠常存,求主幫助我住在地上以禰的信實為,敬畏、知道禰是永存且有動的神,我願意一生學習耐性等候禰,默然倚靠禰善。(詩卅七)也求主幫助我的國家,倚靠無定的錢財、邦或合國,乃願意謙卑尋求禰的面, 得著治的智慧與權柄,願禰榮耀掌權在我們當中。

 

 

尼尼微今昔(8~13)(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尼尼微今昔    禱讀        鴻 二13

 

強大堅固、可侵犯的尼尼微城,她長期以平靜安穩、充滿人民像充滿水的池子一般,但現在居民潰敗、逃跑,像決堤的池子,奔四竄,無人能止住。城中居民在被屠城的危急中驚慌逃命,無人相顧。

「你們搶掠金銀罷,因為所積蓄的無窮,華美的寶器無數。」(鴻二 9)入侵者在得勝中彼此呼嘯著搶城中的戰品。亞述過去以兇殘暴力侵吞、搶奪的華美財寶,積聚無,充滿大城,今天因著這些積蓄無窮的寶藏,尼尼微反成入侵者覬覦的物。在一片兇殘殺戮、搶奪擄掠聲中,人民、財寶計其的驕傲大城,一夕之間成空虛荒涼的城,余剩的居民也在極的驚懼中,毫無防禦之。征服者成被征服者,殘的蹂躪者今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

「獅子的洞和少壯獅子餵養之處在那裡呢?公獅母獅小獅遊行無人驚嚇之地在那裡呢?公獅為小獅撕碎許多食物,為母獅掐死活物,把撕碎的掐死的充滿他的洞穴。」(鴻二 11-12)亞述向以勇猛、兇殘的獅子作她國家的徽號及表徵。先知以一反諷的口吻表達,猶如獅子,專將的財物充滿其中的尼尼微大城,現在在那呢?過去兇猛、殘、肆無忌憚的亞述,如今又在那呢?那獅子曾在此殺了掠物,為自己預備充足的食物,猶如亞述曾使尼尼微充滿她擄掠的戰品。

V11-13 先知預言尼尼微的今昔,借比亞述今日的榮華和將敗亡景象的諷刺,而這轉變的關鍵是:「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與你為敵」。(鴻二 13a)原,那位全能的主宰從沒有片刻從人類歷史中缺席,「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沒有一個人行善。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神的沒有。」(詩十四 1-7)亞述和她的軍隊,怎能抵擋耶和華和祂的萬軍呢?是神定意要攻擊她,而且要把她全然剪除,「..你使者的聲音,必不再聽見」。(鴻二13b) 尼尼微的今昔讓我們再一次思,人和其所引以為傲的成就是何等渺小!約壹二 17「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史是一面鏡子,也是神的「講臺」和「舞臺」,你聽祂聲音,看祂作為的法則嗎?

默想

「…自古以來…,現在卻…」,我看重的是世界或耶和華神所看為寶貴的?詩一二七1「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 警醒。」我心中引以為傲、引以為滿足的是麼?它代替神嗎?這地上還有麼今生的驕傲還深深捆綁、影響我生命的?願主幫助我多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約27

抵擋神必無法逃脫神公義的審判,彌8「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 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回應

親愛的主,在這仇敵藉「忙」吞吃我們命定和祝福的世代,求禰幫助我常將禰擺在我面前,儆醒地看重禰所看重的,讓我有限的日、體都能學習專注作禰要我作的,以致於禰藉我手所成就的建造都徒然,並使我在地上的日可以心歡喜,,肉身也安然居住。也求主光照我們國家執政掌 權者,能公義,好憫,存謙卑的心與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