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西番雅書導論短篇信息

 

目錄:

審判──西番雅書(江守道)

靜默---西番雅書(陳希曾)

西番雅書研究(巴斯德)

西番雅書精華(漆立平)

西番雅書──耶和華日子的審判與拯救(張向晨)

西番雅書簡介(楊震宇)

西番雅書(大衛鮑森)

西番雅書概論(賈玉銘)

西番雅書概論(文牧)

西番雅書概論(陳終道)

西番雅書導論(陳惠榮)

 

 

審判──西番雅書(江守道)

 

綱 要

 

生平背景

審判的偉大工作

神要隱藏他的寶貝

審判的宣告

尋求謙卑的呼召

借著愛來恢復

對得勝者的呼召

 

讀經:

 

「當猶大王亞們的兒子約西亞在位的時候,耶和華的話臨到希西家的玄孫,亞瑪利雅的曾孫,基大利的孫子,古示的兒子西番雅。耶和華說:我必從地上除滅萬類。我必除滅人和牲畜,與空中的鳥、海裡的魚,以及絆腳石和惡人;我必將人從地上剪除。這是耶和華說的。我必伸手攻擊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也必從這地方剪除所剩下的巴力,並基瑪林的名和祭司,與那些在房頂上敬拜天上萬象的,並那些敬拜耶和華指著他起誓,又指著瑪勒堪起誓的,與那些轉去不跟從耶和華的,他不尋求耶和華也不訪問他的。你要在主耶和華面前靜默無聲,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快到;耶和華已經預備祭物,將他的客,分辨為聖。」

(番一:17

 

「耶和華的大日臨近,臨近而且甚快,乃是耶和華日子的風聲;勇士必痛痛地哭號。那日是忿怒的日子,是急難困苦的日子,是荒廢淒涼的日子,是黑暗、幽冥、密雲、烏黑的日子,是吹角呐喊的日子,要攻擊堅固城,他高大的城樓。我必使災禍臨到人身上,使他們行走如同瞎眼的,因為得罪了我。他們的血,必倒出如灰塵,他們的肉,必拋棄如糞土。當耶和華發怒的日子,他們的金銀不能救他們;他的忿怒如火,必燒滅全地,毀滅這地的一切居民,而且大大毀滅。」

(番一:1418

 

「不知羞恥的國民哪,你們應當聚集!趁命令沒有發出,日子過去如風前的糠,耶和華的烈怒未臨到你們,他發怒的日子未到以先,你們應當聚集前來。世上遵守耶和華典章的謙卑人哪,你們都當尋求耶和華!當尋求公義謙卑,或者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可以隱藏起來。」

(番二:13

 

「錫安的民哪,應當歌唱以色列啊,應當歡呼!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滿心歡喜快樂!耶和華已經除去你的刑罰,趕出你的仇敵。以色列的王耶和華在你中間,你必不再懼怕災禍。當那日,必有話向耶路撒冷說:不要懼怕!錫安哪,不要手軟!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那些屬你、為無大會愁煩、因你擔當羞辱的,我必聚集他們。那時,我必罰辦一切苦待你的人,又拯救你瘸腿的,聚集你被趕出的。那些在全地受羞辱的,我必使他們得稱讚,有名聲。那時,我必領你們進來,聚集你們;我使你們被擄之人歸回的時候,就必使你們在地上的為民中有名聲,得稱讚。這是耶和華說的。」

(番三:1420

 

生平背景

 

西番雅這個名字的意義是耶和華所隱藏的,或者耶和華的寶藏。聖經告訴我們他是希西家的玄孫。我認為這個希西家就是希西家王——一個好王。換言之,西番雅這個人,是神從王族中興起來作為他的先知。神有主宰的權柄,他可以從各行各業中,從不同的社會地位中,興起人來作先知。那裡能找到一個人,他的心是向著神,神就要為著自己的目的來得著他。感謝神!這個從皇室中出來的人,乃是一個尋求神的人;而且被神使用作為他的出口。

 

他在約西亞年間說預言,當我們讀這卷西番雅書的時候,可以看見他公然的評擊猶大的罪孽,就是顯明在瑪拿西和亞們作王的年間所充斥的罪孽。很希奇的,他並沒有提到復興改革,就是約西亞作王在位第十八年,所臨到的一個復興;因此我們相信,很可能的,西番雅書是在約西亞作王的早年,就是在改革之前說預言的。借著他,神的話語臨到猶大的餘民,促成了約西亞王在位第十八年時的那次改革。

 

西番雅緊接著哈巴谷說預言,換言之,他和哈巴谷乃是同時代人。他們多少預言到同樣的事情,二位都公然評擊猶大的罪孽,也宣告將來的恢復。但是當我們讀這兩卷書的時候,會發現在他們之間有極大不同,哈巴谷的預言多半是他生命中深刻屬靈操練的發表。當他環顧四周的時候,看見在神百姓中間的邪惡事,就心中不安而且憂慮。因他顧慮到神的公平、公義、和聖潔,以致有了深刻的操練。所以他向神呼求,求神起來作一些的事;但是當神回答他,說到他要興起迦勒底人,作為管教他兒女們的杖時,使得先知哈巴谷裡面產生更深的問題;因為他知道迦勒底人比猶大的餘民更邪惡,所以他不明白,為什麼神使用那更邪惡的來刑罰較不邪惡的。因此,他就上瞭望樓,尋求從神那裡來的答案。我們知道神回答了他,說到他會刑罰迦勒底人;惟有義人必因著他的信心而活。所以哈巴谷書的內容,乃是因為神的審判,心裡所產生出來深刻的屬靈操練。

 

西番雅書卻是相當的不同。雖然二位都說到相同的事,哈巴谷的眼光比較主觀;西番雅的眼光較為客觀。換言之,他看見了神公義的榮耀,然後他也看見了神那極大的愛;所以他是比較客觀這一面的。

 

耶利米也是這兩位先知同時代的人。對我而言耶利米似乎綜合了他們兩種不同的光景。因著他生命中深刻的操練,他被稱為流淚先知;這好像哈巴谷一樣。另一面,他也啟示出神的審判和最終的恢復,和神要與他自己的百姓所要立的新約;而這好像西番雅。所以這三位先知實際上是一起工作的。

 

在這卷書的開始,他說:「耶和華話語臨到古示的兒子西番雅。」主的話語臨到他,所以整卷書啟示出臨到他的話語。那是什麼樣的話語呢?用一個詞來總結,就是「審判」。耶和華的大日子乃是審判的日子。我們都不喜歡聽到審判這個詞,因為它並沒有意味著屬靈的幫助。對我們來說,聽起來反有一些負面的意義;但是事實上,審判乃是神最大工作之一。我們親愛的倪柝聲弟兄說:除了創造的工作之外,審判是神另一個工作。

 

審判的偉大工作

 

我們都承認,創造是一個偉大的工作。神創造了諸天和地並其中的萬物,也包含了我們人類;那是極偉大的工作。但是神創造人有一個目的,就是為著他的榮耀。他創造了好使人能夠與他合作,他創造人好使他能夠使用人來恢復全地歸向他。很不幸的,因著人的墮落,罪進入了這個世界,人成了肉體——屬肉體的——魔鬼因此能夠藉人再回到這個世界,以致神創造的目的沒能實現。那麼神創造的目的,特別是關乎人的一面,怎樣能以完全實現呢?

 

當然,我們知道因著這個世界的罪,神打發他的獨生子來到地上。因著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來到,就有了救贖的工作,所以救恩就賜給了世人,好將人從墮落光景中救出來,最終全地能夠恢復進入神榮耀。這乃是一件榮耀的事。但是很不幸的,雖然救恩已經預備好了,但並非所有人都願意接受神所預備的救恩。那麼神將怎麼樣呢?神將如何來完成他所有榮耀的目的呢?而我們發現,最後的工作,就著一面的意義來說,能夠總結神為著他目的所作一切工作的那一件事,就是審判。因為在審判之後,神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

 

在創世記第一章中,當全地在毀滅空虛並且沒有目的光景中,神的靈覆育在眾水之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在六天之中,他恢復了地,使它成為可居住的。在第六天神創造了人,當一切都造好了之後,第七天神安息了。我們並不知道神安息了多久;按著,我們在第三章中可以看見,他又開始工作了。他必須來到那園中,呼叫說:亞當!你在那裡?神必須作一件事來拯救人,最終拯救了世界。換言之,雖然有那偉大的創造工作,罪仍然進入了這個世界。在啟示錄廿章中,我們看見大審判也完成了,在廿一和廿三章中,新天和新地與那聖城就是耶路撒冷降臨在這新地上,這裡不再有罪、不再有死、不再有眼淚也不再有黑暗,一切的事都成全了,每一件事都完成了。所有不要認為審判是那麼的可怕,審判乃是神一件偉大的工作。

 

為什麼審判是必要的呢?審判能成全什麼呢?首先,在審判中,神榮耀神自己;神要為他自己的公義和審判作辯護,人們是何等的誤解了神!正像在西番雅書中所記:「他們心裡說,耶和華必不降福也不降禍。」換言之,他根本不在乎,但神是在乎的。他是聖潔的,是公義的,借著審判,他榮耀他自己,並向我們顯明他是怎樣的一位。1·

 

(一)借著審判,神要顯㎜㎜明、彰顯、揭露一切隱藏的事物。他將一切事物的真實光景暴露出來;借著審判我們才得以知道自己真實的光景。我們永不會知道自己的光景;但是借著審判,就照著我們真實的所是被顯明出來;我們所在的地方,所站的地位,以及所有真實的光景都被暴露出來。

 

第三,借著審判,神要將罪結束。在罪完全受了審判之後,它就到了結局。所有我們相信審判乃是神極大的工作。我們實在為著神要實施審判感謝他!因為藉此,他向我們顯明他是誰?他是怎樣的一位神,也惟有借著審判我們能進入救恩,進入恢復;也是借著審判,實際最終要脫掉罪。

 

神要隱藏他的寶貝

 

有時候我們認為審判與慈愛或憐憫是彼此矛盾的。但是我們要記得,詩篇101篇第1節說:「我要歌唱慈愛和審判。」(原文另譯)換言之,作詩人要一起唱主的慈愛和審判,因為這兩件事情並不彼此矛盾或衝突,二者是互補的。神因為愛所以必定審判;借著審判,要將萬有帶回到原初設計該是的樣子。這是愛。

 

在這卷西番雅書中,所記從神那裡臨到他的話語乃是神要審判。神要審判全世界,神要審判他自己百姓;但那還不是全部,因為神除了給他「審判」這個字以外,還給了另外一個字,那就是「西番雅」。西番雅的意思就是神所隱藏的。神要在審判的日子,將神認為是寶貴的隱藏起來。你看見,在忿怒中仍然有憐憫。

 

若是我們思想審判,思想神的公義和聖潔;相形之下,我們都要被焚燒。誰能在神的審判面前站立得住呢?誰是這樣聖潔的呢?誰是公義的而可以站在聖潔並公平的神面前呢?在我們自己的感覺裡,有時要看人、看環境,雖然我們並不那麼公義,那麼聖潔,然而當我們看周遭一切那麼敗壞的時候,我們是如何的論斷這一切呢?你豈不感覺所有這些事應該完全被抹除?如果我們這一班不那麼聖潔、不那麼公平的人都如此感覺,而我們的神就是公義的本身,就是聖潔的本身,當神照著他的公義和聖潔審判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像有誰能站立得住呢?我們都要被銷毀。但是感謝神!與審判的同時,有另外句話:「他要隱藏」。有一些人神認為像寶貝一樣,在發怒的日子,他要把他們隱藏在他的翅膀底下。這句話是何等的安慰人!

 

西番雅正是神給他百姓的那一句話。在詩篇廿七篇5節說到:「因為我遭遇患難,他必暗暗的保守我。在他的亭子裡,把我藏在他帳幕的隱密處,將我高舉在磐石上。」在患難的時刻神要隱藏他的百姓。

 

為什麼他要隱藏他們?乃是因為把他們當作寶貝。若只不過是廢物,讓它被焚燒;若是寶貝,就要保守它,將它隱藏起來。神說:我要審判!但是他又說;我要隱藏!我要審判所有邪惡,但是我要將那些尋求謙卑和公義的人隱藏起來。這就是西番雅這名字的意思。

 

這卷西番雅書有三章,照著內容可以作很清楚的區分。第一章是審判的宣告;第二章是呼召來尋求謙卑;第三章是借著愛來恢復。

 

審判的宣告

 

西番雅借著宣告神將要徹底的毀滅世界,來開始他的預言。他要從地面上除滅萬有。神說:「我必除滅人和牲畜,與空中的鳥,和海裡的魚,以及絆腳石和惡人;我必將人從地上剪除;這是耶和華說的。」為著全世界將有一個普遍的審判;因為這世界是邪惡的。當我們讀這幾節經文的時候,立刻我們就記得神曾經作過一次。在創世記第六章中,當地上的人增加的時候,地上滿有邪惡,到處都是敗壞,強暴橫行,人終日所思想的都是邪惡與敗壞。神察看人,也察看這個地,他後悔造人在這個地上,便說:我要除滅萬物!為什麼?乃是因為他是聖潔的,乃是因為他所創造的並不為他的目的而效力,乃是因為萬類並不照著神創造的目的為神帶來榮耀。神說:我要用水來除滅萬物。而我們記得,他怎樣用洪水來毀滅世界;但是同時,有一個人在神的眼中蒙恩,那就是挪亞。當洪水來的時候,神將挪亞和他的全家藏在方舟裡;他保全那個家庭。借著審判,神能夠把這個世界帶到一個新的開始。那就是審判所成功的。

 

在西番雅書的時代,我們看見世界再一次的越來越邪惡、越來越敗壞。當神再看這世界的時候,他說:我要除滅萬類。而從這個普遍審判,神立刻就轉向他的選民;借著亞伯拉罕,神揀選一個民族來作為他的見證,在這敗壞的世界中,作他聖潔公義的見證。但是他所揀選的百姓也敗壞了,他們變成邪惡,變成為拜偶像的人。所揀選的民族中只剩下少數的餘民,猶大的餘民還在,北國以色列已經滅亡。而南國猶大在一種非常衰弱的光景裡,只剩下少數餘下人在那裡;甚至這剩下的少數也變得邪惡和敗壞。神說:我必定要審判。即使是他自己的百姓,神也不會放過;相反的,神對神自己的百姓更加的嚴格。

 

所以神說:我要伸手攻擊猶大。因為他們敬拜偶像;有一些人崇奉偶像,有一些人崇奉真神,並且同時指著神起誓,也指著偶像起誓,更有一些人對神根本就不在乎。神說因此之故我要將審判臨到猶大國。在那時,上層社會的人們尋求奢侈宴樂,以金銀財寶作為倚靠,但是神說,我必用燈尋查耶路撒冷;換言之,神要徹底毀滅。當那時刻,金銀財寶都失去效用,他們不能住在自己所建的房屋中。我們知道,這個預言不久之後就應驗了。那就是巴比倫人入侵,並且毀滅了耶路撒冷,把百姓帶到被擄之地。但是在那個時候,我們還不能說神用燈尋察耶路撒冷;乃是大約上百年之後,(主後七十年)羅馬人來毀滅耶路撒冷,他們進入每一個家,搜尋每一個山洞,每一個地窖,找到人就把他們殺了。所以神的話是確定準確的,耶路撒冷被毀滅了。

 

先知按著就說到耶和華的大日:「耶和華的大日臨近,臨近而且甚快。」耶和華的大日乃是忿怒的日子,在舊約和新約裡我們都看到這個名詞。耶和華的大日子在聖經是一個特別的詞語。是指著神忿怒的日子說的。這詞語應用在耶路撒冷被巴比倫人滅亡的這件事上;也應用在耶路撒冷被羅馬人所毀滅的事上;並且可以應用在人類歷史中發生在世界上所有的毀滅事件上。但是所有這一切,不過是序曲,不過是一部分;耶和華的大日子完全應驗仍然是在將來。換言之,將來有一日被稱作主的日子,耶和華的日子,當那一天來到的時候,全世界要完全受審判。在人類歷史中我們所看見的每一個審判都不過是序曲,將來要臨到的那完全的審判,才是耶和華的大日子,或說是主的大日子;所以第一章講到審判。

 

尋求謙卑的呼召

 

第二章是以一個呼召開始。神正在呼召他的百姓:「不知羞恥的國民哪,你們應當聚集!趁命令沒有發出,日子過去如風前的糠,耶和華的烈怒未臨到你們,他發怒大日子未到以先,你們應當聚集前來。世上遵守耶和華典章的謙卑人哪,你們都當尋求耶和華!當尋求公義謙卑,或者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可以隱藏起來。」(番二:13

 

耶和華發怒的日子將要來臨,要臨到所有蒙揀選的百姓,卻仍然給他們一個機會,所以神說:「你們應當聚集前來。」但是神知道這些百姓不會悔改,所以他把注意力移到那些謙卑人身上。神呼召全國來悔改,若是他們悔改了,神就要在那些日子沒有來臨之前赦免他們;但是似乎這個局面時沒有辦法逆轉的,因為百姓仍然活在自己罪惡中,所以神就將他的呼召專注在國中那些謙卑的人身上。

 

謙卑人是指什麼說的呢?乃是那些心柔軟向神的人,儘管人們的心都剛硬如石時。感謝神!仍然有一些人的心是柔軟向神的;因為他們向神是柔軟的,神仍然能夠向他們說話,他們仍然能夠接受神的話語,所以神說:你們謙卑人哪!當尋求神的公義和謙卑。謙卑最能摸著神的心,是我們與神關係那對的態度。神向著謙卑溫柔人是滿有恩惠的,但是他反對那些驕傲自大剛硬的人。我們需要尋求謙卑,在神面前心裡柔軟敞開,容讓神在我們生命中作工。我們需要尋求公義,應該尋求在人的眼光中看為對的事。若是我們尋求謙卑和公義,那麼神要說:在發怒審判的日子,我要將你隱藏。這乃是逃脫的這路。

 

且讓我要來說明這事。我們知道,在耶路撒冷被巴比倫人毀滅之前,有一個文士名叫巴錄,他將耶利米所有的預言都記錄下來。他是一個善人,但是他也是一個有雄心的人。在耶路撒冷被毀滅之前,神借著耶利米向巴錄說話,說到:不要為你自己圖謀大事,這不是一個圖謀大事的時代。(參耶四十五章)但是因為他求尋求主,他說:我要保全你性命,我要將你的性命為掠物賜給你。換言之,當毀滅臨到的時候,巴錄的性命會得著保全。所以這是一個例子,說到那些尋求謙卑的人,神就將他們隱藏。

 

另一個例子就是巴比倫人入侵,將以色列人擄去,實際上乃是經過三個階段;在第二個階段,巴比倫王擄走了一些人——猶大王耶哥尼雅(即約雅斤)、王族和其它的百姓——到巴比倫去,而立瑪探雅(即西底家)代替他作王。那些被擄到巴比倫的人,從人的角度說,是被擄了;但事實上蒙神保全了。在耶利米書廿四章中講到神賜給耶利米一個兩筐無花果的異象,一筐是極好的;一筐是極壞的。而神說:好無花果是那已經被擄的人;壞無花果乃是那被留在耶路撒冷的人,而他們將會完全被毀滅。但那些被擄到巴比倫去的人,將得著保全,並且將要歸回。所以神隱藏他們。

 

這些乃是歷史上的說明,但是我們知道,屬靈的原則總是這樣的。在審判的日子裡,神總是將那些尋求他的人隱藏起來。怎麼隱藏我們不知道,很可能是早早把他們取去,或者要保全他們到底,我們不知道;但是神知道在審判的日子要怎樣保全那些屬他自己的。這乃是神的話。

 

在這章剩餘的部分,說到那些在猶大周遭民族。在西邊的領邦是非利士人,在東邊是摩押人和亞們人,而在南邊就是衣索比亞人,和在北漫的亞述及尼尼微城;神要一個一個的毀滅他們。神說:因為他將要毀滅這一切的事物;若你不悔改,你認為會被放過嗎?

 

借著愛來恢復

 

第三章是很奇妙的一章,因為它以「禍災」為開始,卻以「愛」為結束。「這悖逆、污穢、欺壓的城(耶路撒冷)有禍了!她不聽從命令,不領受訓誨,不倚靠耶和華,不親近她的神。她中間的首領是咆哮的獅子;她的審判官是晚上的豺狼,一點食物也不留到早晨。她的先知是虛浮詭詐的人;她的祭司褻瀆聖所,強解律法。」

 

「禍哉」已經向那一座欺壓的城宣告出來。就這座城來說,她是一無良善,她應該被毀滅;但是從第八節起忽然轉變語氣,並不是因為她,乃是因為神的愛和信實。神說:我要作一件事,就是要用審判煉盡我的百姓,甚至要用審判拯救這個世界。全世界都要受審判,我自己的百姓也要受審判,所以一切邪惡都要被除滅;惟有困苦和貧窮的人(就是在主面前謙卑柔和的人)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恢復他們,使他們在世界中得稱讚有名聲。同時,神在毀滅世界時,要將世界中一切的邪惡煉盡,他要給所有的人一個清潔的言語,「那時,我心使萬民用清潔的言語,好求告我耶和華的名,同心合意地事奉我。」(第9節)

 

這是審判所成就的。審判並不全是負面的,乃是將那一切邪惡的、不出於神的、也不服事神目的除去,卻將那些能榮耀神的事物引進來。有一天,神要審判全世界,當然,我們知道這事的應驗在將來。若是你讀先知預言——撒迦利亞書、但以理書、或是啟示錄——我們可以看見,有一日,列國都要聚集在中東,耶路撒冷要再一次的被分為二,將有最後的大戰——就是哈米吉多頓大戰——而主要回來,他要審判全地,他要潔淨一切,並要帶進千年國度,所有的人都要得著清潔的言語。清潔言語意味著他們都要講論神,都要榮耀神,都要敬拜神;這乃是審判將要成全的事。

 

在舊約中,西番雅書給我們看見神那最甜美的愛之歌,「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番三:17

 

通常讀到愛、歌唱或歡呼的時候,我們都會想到我們怎樣以神為樂,而向神歌唱。這是一般的想法;但是這裡所描述的,不是我們在神立喜樂,歡喜在他的愛裡,或者用歌唱向來他歡呼(那應該是非常自然的);而神說:「且因你喜樂而歡呼」。試想一想,他仿佛站在一個屬物質的地位上,結結巴巴的想要向人顯明他的愛。他不知道要怎樣來說明,只說他要在他的愛中安息。這裡的安息意思乃是在他的愛中靜默。我們認為愛是非常喧嚷,非常富有表情的;但是神說我要在我的愛中靜默(譯者注:中文翻作默然愛你),好像他沒有話說,他是如此的愛我們,不知道怎樣用言語來表達。我們是否經歷了呢?有時愛是如此的深,以致於我們沒有任何的言語,只要在一起愛就在那裡湧流。在愛中安息是怎樣的情形呢?乃是非常的平靜。豈不是嗎?那遠勝過僅僅用口頭的表達;有的時候口頭的表達是廉價的,但是那個靜默像黃金一樣。而在這裡神說,我要在我的愛中安息。換句話說,他注視著我們,他擁抱我們、他撫摸我們、他思念我們、他也讚賞喜愛我們;他不知道要說什麼,就什麼也不說了,在靜默中他表達了一切。神說:我要如此行,我要在我的愛中安息靜默,在安息了一段時間之後,他要暴發出歌唱。我們試想一想神的愛!誰能夠用這樣的愛來愛我們?我們的神是如此的感情豐富!我們為此讚美神!

 

所以西番雅書並不是令人沮喪的預言,有一些人認為西番雅書是非常令人沮喪的,甚至大解經家坎培摩根也承認說,當他開始讀小先知書的時候,他預期要讀到所有關於神那莊嚴嚴厲的審判。當他開始讀了之後,他發現比他想像的更嚴厲更嚴肅。然而在同時,他也發現在小先知書中,有著那令人驚異的神柔細的愛和慈悲與同情,我們是否看見了呢?神是在愛中來審判;神愛,所以神審判。而借著審判,他把我們帶回到神的愛中。那就是西番雅書。

 

在聖經中,耶和華的那日子或者主的那日子,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用語。我們在以賽亞書二章12節、約珥書二章31節、阿摩司書、瑪拉基書還有在新約中的帖撒羅尼迦後書第二章2節中都見到,它的意思乃是神忿怒的日子。請記著這點!在新約中還有另外的一個詞語稱作基督的日子。基督的日子和主的日子二者是兩不同的,請不要混淆了。基督的日子事實上是與教會、與我們有關的。我們在新約的三卷書中可以找到:腓利比書一章6節、10節、二章16節;哥林多前書一章8節、五章5節;哥林多後書一章14節。這些都是非常不同的用語。主的日子乃是忿怒的日子,而基督的日子乃是榮耀的日子。

 

我們期待什麼呢?作為神的子民,並不是期待主的那日子,乃是期待基督的日子。基督的日子單是指那一日我們都要顯明在他面前,就是他回來的時候,我們都要顯明在他面前。當我們顯明在他面前時候,那就是我們得榮耀的時刻。那是真的,在基督的日子也將有審判,就是基督台前的審判。我們若想要在那一日得榮耀,那麼今日就要柔和謙卑,到時候就不至於羞愧。所以那是教會子民們所期待的日子。我們期待著基督的再來,當我們顯明在他面前,與他面對面的時候,若我們對他衷心,那就是要得獎賞的時候;那是我們得榮耀的日子。

 

嚴格運用主的日子這詞語,在啟示錄是指著七碗說的。我們記得在那裡有七印、有七號,然後有七碗。在十六章中有七碗交給七位天使,代表著神的忿怒的七災。請記住,當主的日子臨到,那是可怕的日子;但是你和我都不會在其中,我們已經不在了;所以它和我們毫無關係。但是這個世界,甚至神屬地的子民們都有禍了;因為將有審判臨到他們,為要潔淨他們。所以在帖撒羅尼迦後書第二章中,我們看見帖撒羅尼迦人困惑不安;因為有一些人告訴他們,主的日子已經來了。他們說,若是主的日子已經來了,那麼我們都沒有趕上被提,所以他們都困惑了。因此保羅說:不!主的日子還沒有臨到;當主的日子臨到時,那大罪人必要首先顯露出來,並且有離道反教的事。所以我們不是等待主的那日子,乃是等待基督的日子。

 

對得勝者的呼召

 

最後,還有一個屬靈的運用。以色列作為神選民,乃是教會在一個預表。在這個世上,神揀選他的教會作為他的器皿。教會在這個世上作為背負耶穌基督的器皿,向世界顯明耶穌是神,並且將救恩帶給世人。但是很不幸的,教會卻沒有成功他的使命,甚至在使徒約翰的時代,就是在第一世紀末尾的時候,我們看見作為大祭司的主,察看並且行走在七個金燈檯中間。這燈檯代表在亞細亞的七個教會,而他在那裡審判他們(參看啟二~三章)。換言之,審判是從神的家起首,甚至從第一世紀開始直到今天,主已經在審判他的教會。但是請記住,他審判他的教會,他乃是像祭司一樣的審判。祭司的審判與君王的審判是非常不同的;祭司的審判好像照顧燈檯,修剪燈蕊,他要作恢復和復興的工作。

 

在整個教會歷史中,我們的主一直在那裡審判;他呼召他的教會悔改,他要恢復他教會作為見證的器皿。但是教會不肯聽他的呼召,因此他就呼召得勝者。得勝者不是別的,乃是那些在他面前謙卑的人,那一班樂意接受他管教的人;對於這一班人他要隱藏。甚至在大災難要臨到這個地上之前,(這並不是主的大日子,乃是在主大日子之前)他說:若是你遵守我忍耐的道,我要將你取去,使你免受大災難,就是要臨到全地的大試煉。(參看啟三:10)「你們要時時警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路廿一:36

 

弟兄姊妹!他要隱藏那些遵守他話語的人,他要在大災難臨到全地之前,取去那些向他警醒禱告的人,甚至那些被留下的,他也要隱藏他們。我們記得,當那男孩子被提之後,神要照顧那婦人。我們記得他印了以色列十二支派中十四萬四千人(參看啟七章)他在他們額上打上印記,在大災難中保守他們。他要隱藏他們。

 

神要審判,但是感謝神!他要隱藏那寶貝。在下墜衰敗的日子中,當有一些人在那裡彼此談論到主的時候,神要察看,要傾聽,要記錄在他的冊子上,並且神要紀念他們。在預備的日子中,神說:我心憐恤他們,如同人憐恤自己的兒子。(參看瑪三:1617)他要隱藏!所以願主幫助我們,使我們成為他獨特的珍寶。他要在忿怒的日子將我們隱藏。

 

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們實在感謝你,為著我們今日,有話語賜給我們。主啊,我們感謝你!因為審判的日子臨近,但是你要隱藏那些在你眼中看為寶貴的人。主啊!我們不配,但是我們實在願意在你面前降卑自己,來尋求公義和謙卑,好使我們借著你的恩典,可以在忿怒的日子被隱藏。奉我們主耶穌名。阿們!── 江守道《神說話了》

 

 

靜默---西番雅書(陳希曾)

 

再來就是西番雅書。西番雅這個字是[隱藏]的意思。

第一章第七節:

[你要在主耶和華面前靜默無聲……。]我們要隱藏、要隱藏我們的怨言。然後是第三章第十七節:

[ 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祂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這兩句話就把整本西番雅書提起來了:一是我們應當靜默無聲,第二是祂一直默然愛我們!

那這裡也講到耶和華的日子,第一章有,第二章有,第三章也有。主的日子應該是可怕的,但在西番雅書的最後,你發現主的日子是喜樂的日子,因為這裡告訴我們,祂在我們中間必因我們歡欣喜樂,因我們喜樂而歡呼,而且祂默然的愛我們……。你看!小先知書有一個特點,到最後果非常美麗,都是非常美的信心之詩。

“小先知”並不是他們的身份、地位比較小,只是他們的話語不如大先知多,篇幅比較短。先知是不分大小的,像約拿書只有四章,是小先知書裡的一卷。但主耶穌卻說:看哪!這裡有一個人比約拿更大!能和主耶穌在一起比的,一定是最大的。所以嚴格說來,約拿是大先知,不是小先知。不過小先知書是指著它的篇幅比較短說的。── 陳希曾《毗斯迦山——舊約》

 

 

西番雅書研究(巴斯德)

 

第九十九課 西番雅書

  

題示:請讀本書兩遍,再讀新譯本一遍。

  

   「聖經中最特出的地方之一,就是它把每一個人或每一事件都放在神之下來衡量,無怪乎它是稱為『神的書』了。就算是真的沒有神吧,聖經仍然是『神的書』,從它第一句到最後一句,『神』永遠是主題,他是阿拉法和俄梅戛。聖經之內容包羅萬有,但這個主題卻從不改變。它之超越群書的原因就在這裡。」

                          ——亨利·羅渣士(Henry Rogers)  

 

西     

 

由審判到祝福 

 

  往裡面看——憤怒臨到猶大(1~二3)

 

      神審判猶大之目的(16)

      耶和華的日子臨近(718)

      向耶路撒冷呼叫(13)

 

  往周圍看——憤怒臨到列邦(4~三8)

 

      西方,東方——非利士、摩押、亞捫(411)

      南方,北方——古實和亞述(1215)

      耶路撒冷有禍了(18)

 

  往遠方看——憤怒之後的醫治(920)

 

      列邦悔改(9)

      選民復興(1015)

      新耶路撒冷(1620)

 

  西番雅先知給我們的介紹,比其他先知都來得詳細。他說他是「希西家的元孫,亞瑪利雅的曾孫,基大利的孫子,古示的兒子西番雅」。這裡所說之希西家,極可能就是猶大敬虔之希西家王。他之所以追溯上代而說自己是希西家的元孫,大概就是要告訴我們他是皇族的後裔,因此也是大衛的裔苗。這個跟他之工作及要說之預言有頗大之關係,下面我們會再說及。

 

  西番雅告訴我們他作先知的時間:「當猶大王亞們的兒子約西亞在位的時候。」(1)換句話說他是與耶利米同時代的了(參耶一1:當然,耶利米作先知的時間比他長)。我們都知道約西亞曾領導他的子民復興敬拜。如果西番雅確是皇室的後裔,他與約西亞必然相當親近。而約西亞領導的復興得力於西番雅,也就十分可能了。

 

  可惜的是,約西亞領導的復興不夠徹底。從外表看可能是頗熱鬧的,但若往深一層去研究,就發覺它是沒有深度的,未足以叫全國真心歸向耶和華。那是一個由政治家領導的宗教復興,卻不是發生於民間真正的屬靈復興。讀列王紀下二十二、二十三章和歷代志下三十四到三十五章便知道。尤值得注意的是女先知戶勒大對約西亞的話(王下二十二1520),她事實上就是說:「約西亞王啊,不錯,就照你所想的去作吧,那原是好的;但民的心已經剛硬,不管怎樣作都不能扭轉神的審判了。」

 

  無可置疑,約西亞王領頭把猶太人宗教上各種惡習除掉,又重新恢復舊有的敬拜秩序,這一切都有很好的榜樣給百姓看。但就算是王帝也不能「組織」一個復興的啊!約西亞時代的一切努力可以說是宗教的改革,而不是屬靈的復興,是不能混入民間去改變他們生命的。耶利米書三章六十節就說明此點了。當時人的惡行,就如大江之水,滔滔不斷,現在只有審判才能阻止罪惡不斷發展下去。

 

  無怪乎西番雅在本書中全沒提及這個外表的改革了;他知道屬靈生命是不能用外表的組織或行動去使之改變或豐盛起來的,他無情地揭露百姓的惡,憤怒地向他們指出:「耶和華的日子臨近了,神的震怒就在他們的頭上。約珥和西番雅二先知均是特別針對猶大的罪而宣佈神的審判的,但他們同樣的預言在審判之後,神要復興他們,再賜福他們。西番雅書最後一段寫得極之美麗,其歡樂之情,溢於字裡行間,它遠瞻至以色列的彌賽亞,教會的新婦再臨那個榮耀的日子。

 

  西番雅的三重信息

 

  讓我們綜觀本書之中心信息,好找出其思想發展的路線。小心細讀本書,就可看出先知是用三大段落來傳他信息的;但這三個段落跟我們聖經的三章不大一樣。

 

  第一段是從第一章一節(或準確點說是一章二節)到二章三節。這段經文全是說到將臨猶大的審判(特別是一4781112,二1

一章十一節之「瑪革提施」是耶路撒冷內一低窪地,或山谷,是一罪惡之中心地)。這段聖經全沒有提及列邦的,只說明他們的罪和要臨之審判。一章十七節的「因為』是個重要字眼——猶大為什麼要遭受上述之各種災禍?十七節就告訴我們:「因為得罪了我」。本段的小結是先知勸眾民悔改,並安慰那些不與眾民行惡的謙卑人尋求神,好在耶和華的日子隱藏起來(13)

 

  第二段由二章四節到三章八節,也是十分清楚明確的——在本段,先知自猶大國往周圍看,宣告列邦的罪。他先往西看,對非利斯丁和非利士(47):然後往東看,對摩押和亞們(811);他再往南看,對古實(12);然後往北看,對尼尼微和亞述(1315)。請注意本段之結尾,先知對列邦說完之後,就突然轉向猶大,理由是:神若這樣審判外邦,身享特別權利的猶大豈不更要早日回頭?先知最後三節的話特別說明此點——「我耶和華已經除滅列國的民,他們的城樓毀壞,我使他們的街道荒涼,以致無人經過,他們的城邑毀滅,以致無人經過,也無居民。我說,你(耶路撒冷)只要敬畏我,領受訓誨,如此,你的住處,不致照我所擬定的除滅,只是你們從早起來,就在一切事上敗壞自己。耶和華說,你們要等候我,直到我興起擄掠的日子……」(68)

 

  第三段由三章九節到二十節:先知在這一段不單向內向外看,他更向前看。他看到在末後的日子,神的醫治和復興不單要臨到以色列,也要臨到萬邦,神的審判是為要醫治他們的罪,罪既除掉,神就要再賜恩福。本段開始時是:「那時我必使萬民用清潔的言語,好求告我耶和華的名,同心合意的事奉我、祈禱我,就是我所分散的民,必從古實河外來,給我獻供物。」西番雅對千禧年的異象跟其他先知所見的十分相似。彌賽亞的國度是包括萬邦的,而神的選民則是這國度的中心點,因此西番雅就特別寫到以色列人在榮耀大日的情形——被分散的要再聚集(10)。他們之性格與行為都被改變(1113):罪惡消滅,萬民歡樂(1415);神亦喜歡住在聖城和聖民中,且有話向錫安說:「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間必因你歡欣喜樂,默然愛你,且因你喜樂而歡呼。」(17)一切的困苦災禍都過去了,以色列要在「地上的萬民中有名聲,得稱讚」(20);這情景真叫我們更懇切地禱告:「主啊,我願你來。」(啟二十二20)

 

  為求能清楚記憶起見,請翻到本課之前的表,用點時間記在心頭上。

 

  西番雅書的主題不是記在一節經文上面,而是由本書第一段第一節和最後一段最後一節指出來。第一段開頭便說:「耶和華說我必從地上除滅萬類。」這是最嚴厲的審判。最後一節卻說:「我必使你們在地上的萬民中有名聲。」這就是最高的祝福,二者合起來就是本書之主題。

 

  神在歷史上所定榮耀的終局從不會模糊過,但他不能為使目的達到便罔顧公義和公平,因此現今的罪是不能掩眼不看的。他要先對付了罪,才能邁向歷史榮耀的終局。他以大能統管宇宙,人儘管要因犯罪而受刑罰,至終的祝福卻要勝過人一切的軟弱。這就是西番雅書的資訊中心,是由審判至得祝福的歷程,與此相關的思想就是「耶和華在他們中間」。他是在耶路撒冷中間行審判(5);也是在耶路撒冷中間行拯救(1517),因此我們可以唱道——「他擊打的手雖然沉重,拯救的膀臂更是堅強。」

 

   重要的信息

 

  西番雅書的信息對我們這一代非常重要。西番雅先知是個體貼神心腸肺腑的人,因此他瞭解自己國家及國際的情形,是很少人留意到或知其危機的。他知道他的觀點是非常不受人歡迎的,但他仍是勇敢地說出來,這才是一個真先知的記號啊。他看見最近突發之宗教活動的危機,參予的人數不錯是很多,也很熱鬧,很多人追隨這活動——因為領導這活動的是猶大的王約西亞。但這些人真的靈性復興嗎?他們為什麼說「耶和華必不降福也不降禍」(12)?他們為什麼以為耶和華不再理會自己的選民?甚至以為耶和華都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的活動?西番雅看見這些異象,更知道隱藏在這些現象背後的悲劇。他聽見神的刑杖在空中呼呼作響,他知道只要再過片刻,他的國家就要遭到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災禍。西番雅被他所看見的和聽見的嚇呆了,因此向他的子民呼喊:「耶和華的日子快到!」(7)這是他重要的講題,尤其是在第一段的預言中(1~二3)

 

  我們所看的若沒有錯,西番雅的時代跟我們這一代就十分相似。我們不敢自稱作先知,但從另一方面說,我們也絕不猶疑地說,我們是神的代言人,是向這一代傳遞他之信息的。我們之所以沒有神對希伯來先知那種啟示,只不過現在是不再需要吧了,因為神已把他要說的全記在聖經內。但我們卻要強調聖靈是在我們的心中,他訓導我們,亦幫助我們正確解釋他的話。我們的確相信時候已到,我們必須揚聲警告每一個人:「主的日子快到!」西番雅用各種辦法來描述的「耶和華的日子」,亦即是要在這一代應驗的「主的日子」。我們相信:從聖經所啟示的,再參對我們這一代的症候,「主的日子」確已臨近。我們的社會及宗教的情況太似西番雅那一代了,宗教活動在二十世紀的歷史舞臺儼然像個超級明星。聖公會與天主教間的合一運動,宗派間的聯盟,還有各種各樣褻瀆神的教派及借宗教為名,放縱情欲為實的敗德行為,再加上教會內信徒普遍的屬靈情況,我們確信教會是面臨一種空前的危機時代。宗教組織愈是龐大,民間對屬靈愈感黑暗,對教會愈加反感,這些都是時兆。我們不想妄定時日,卻要力加強調:從聖經清楚的啟示和我們上述的時兆來看,我們確是離開基督再臨的日子不遠了,屬主的兒女該怎樣儆醒過活?

 

  對那屬於基督的,被他寶血所買贖回來的,是教會肢體的人,這日卻是大喜的日子,是我們引頸以待的;但對大多數的人來說,那卻是一場噩夢之成真。西番雅為這噩夢驚醒了,因此他力竭聲嘶地說:「那日,是忿怒的日子,是急難困苦的日子,是荒廢淒涼的日子,是黑暗、幽冥、密雲、烏黑的日子;是吹角呐喊的日子,要攻擊堅固城和高大的城樓。」(1516)西番雅預言的「耶和華的日子」,在他之後不久,便於耶路撒冷失守時充分地應驗了。其情景之淒慘就是七十年後人想起來仍潸然下淚(拉三813;尼二1720;該二315)。但西番雅真正要預言的,還是在末日才應驗的呢!我們真不敢想像今日拒絕基督救恩的人,怎能在那種幽冥密雲烏黑的日子逃罪。近年來雜誌屢屢報導大國為軍備競賽而發展的恐怖武器,倘若這個已足使我們聞之喪膽,我們還能想像全能者之憤怒傾倒在不知悔改的人身上的情形嗎?當七號筒吹響了,七碗倒下,七印揭開,最後連哈米吉多頓的戰鼓也敲響,他們要往那裡躲避啊!真的叫大山傾倒,小山瀉下,好覆蓋在他們身上來躲避耶和華憤怒的臉嗎?讓我們向周圍夢生醉死的人大叫:「逃避將臨的憤怒啊!逃避將臨的憤怒啊!」人以為我們瘋狂了嗎,宗教狂了嗎?就讓我們為基督而瘋狂,為不肯悔改的人而瘋狂!今日人對宗教的態度十足就是西番雅時代的翻版——「耶和華必不降福,也不降禍」,他不關心,也不會關心:他不可能闖入人類的歷史舞臺來干涉人的事蹟,他只是坐在老遠西天的寶座上。哀哉,十八、十九世紀自然神教(Deism)的神,何竟在我們今日的「知識份子」圈中復活?我們什麼時候才不再重蹈歷史的覆轍?什麼時候才能從迷夢中醒來,看見神在不遠,就在我們的左右?我們說這世界是被自然律管轄的,其間沒有神,也沒有魔鬼。神在聖經中就啟示我們,在末日神就用自然界和魔鬼作他的刑杖(參啟四至十九章)來教導他們,但有多少人在那時學懂了還能存在的呢?這些事我們就是想起來心也隱隱作痛,我們真求神今日就懲罰那些出言褻瀆神又迷惑多人的「學者」。他們使信徒的屬靈生命瘦削,不信的心就更剛硬,我們真不敢想像末日他們怎樣面對審判他們一生的主!

 

  最後,讓我們指出本書一個極重要的信息——在人類歷史舞臺上,看似悲劇是演不完的,幕還未下,另一場又上演,且是一出比一出叫人慘不忍睹。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後,神學界就用世上的罪惡為理由,來否認神存在的可能;他們說,神若存在,他就不應讓這些事情發生。他既讓這些事情發生,他若非是不存在的,也不是一個良善的或全能的神。這個問題自奥古斯丁時代起便一直爭辯至今:但本書(以及聖經別的書卷)都告訴我們一個原則,那就是:神容許罪存在,但他會刑罰罪惡,而至終更要除掉罪孽。其中的過程有點像一個導演在拍一套電影一樣,場中我們會看見良善的主角受逼害,以至像無出路一樣,但我們都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在那裡受苦,而是在導潰的安排下才會如此的,為要帶出戲的高潮及終局——不錯,神是人類歷史舞臺的導演,沒一個情節或鏡頭不是在他的指導下而上演的。

 

  但神之於人類歷史與導演之于電影有一個最大分別,就是神絕對尊重人的自由意志。在任何一個時間和空間下,人不會經歷神要他違背自己的自由意志下去犯罪,唯其如此,人對自己所行的就更要負完全的責任。一個人犯罪的結果,必然會牽連其他無辜的人與他同受苦,倘若每一次無辜者受苦時,神就加入干涉,還有什麼歷史可言?我們又能否活在這種「不自然」的時刻比「自然的」時刻更多的環境下?絕對不能!

 

  但神會放任罪惡和罪人嗎?絕不。在歷史上顯明的,乃是他掌管著自然律的運作來刑罰罪惡(極少用神跡作他的刑杖);以色列人犯罪,他就藉列強之興起來刑罰他們;之後神又轉而對付這些比以色列更罪惡的列強。在這些過程中,肯定會有無辜者受牽連,但他在基督身上立下的保證及印記乃是:有一天,所有的無辜者都要在基督身上得著補償。他要擦乾他們的眼淚,帶他們進入永不再黑暗的黎明;他要在新天新地作他們的明燈,要默然愛他們,又因他們的喜樂而歡呼。

 

  神不關心罪惡和不義嗎?他連獨生子也舍了,還有什麼是他不願作的?十字架永遠告訴我們,他恨惡罪,他更闖入人類歷史舞臺來干涉,來刑罰,來拯救。沒有一個神義論(Theodicy)的理由比十字架來得更強更有力;我們若一直迷信理性,以為只有理性才是解決人生謎團的方法,我們就一直要住在黑暗裡。理性對人生許多的問題(事實上是所有重要的問題)都是無能為力的,因這些問題都是在理性的盲點內,是理性看不到的。罪使人的邏輯推理中斷,因此神從不用「理性」去解決罪,他只是默然地賜下愛子來,死在十字架上,他就以死敗壞掌死權的,以「不理性」的舍生來解答理性解答不了的人生問題。這就是神的救法,是給予那些無辜者也是給予作惡而願意離惡悔改的人。這才是人心中連想也沒想到恩典。

  

   彌迦書至西番雅書的問題

 

   (1)彌迦是在那一王朝作先知的?與他同時代有一個極出名的先知,你能說出是誰嗎?

   (2)彌迦與以賽亞二先知的生平及工作頗有不同之處,試簡述之。

   (3)簡述彌迦書之二大分段及其內容,它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4)那鴻先知預言的題目是什麼?鑰節是那一節?與約拿書之異同又是什麼?

   (5)簡述拿鴻書之分段及內容。

   (6)那鴻書的預言應驗了嗎?又是怎樣應驗的?

   (7)哈巴谷預言中主要是論及那一城市?上述的城市能幫助我們解決該書成書之日期嗎?

   (8)哈巴谷書的分段是怎樣?哈巴谷先知的問題又是什麼?

   (9)新約曾三次引用哈巴谷書哪一節經文?先知又怎樣從疑惑到得勝?

   (10)西番雅是哪一王的元孫?他又是在哪一王的時間作先知?

   (11)西番雅是在南國或北國作先知的?與他同代的有那個大先知?

   (12)試簡述西番雅書之分段及內容。其鑰節及要義在什麼地方?

── 巴斯德《聖經研究》

 

 

西番雅書精華(漆立平)

 

參、《西番雅書》

一、《西番雅書》的作者與寫作時地 1、西番雅也是猶大國主前第七世紀的先知

  西番雅是「當猶大王亞們的兒子約西亞在位的時候、耶 和華的話臨到希西家的玄孫,亞瑪利雅的曾孫,基大利的孫 子,古示的兒子西番雅。」(番 11)他是在約西亞王在 位時,開始傳神的話。大約是主前 635 年左右,與先知哈巴 谷、耶利米是同時代的人。 2、西番雅是希西家王的玄孫皇室家中的人

  從家譜上來看,約西亞王算是西番雅的王叔,他們在輩 分上差一代,在年齡上可能西番雅較約西亞長一、二十來 歲,都有可能。他們年輕時,可能一同在皇家長大,是一同 受教的同伴。在信仰上,西番雅像是兄長,在神的話語上學 習較多,敬虔生活較強。約西亞王在位時的復興,可能受到 西番雅先知職事的影響頗大。(請參閱王下 22-23 章,代下 34-35 章) 3、「西番雅」的意義是「耶和華已隱藏」

  「西番雅」(Zephaniah)名字的意義,是「耶和華是自隱 的」(參賽 45:15),或「耶和華是隱藏所」( 17:864:2)。 西番雅在書中二章三節所寫的話,正說明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義人都要隱藏在神裏面,也只有神是義人的「隱藏所」。

 4、西番雅是明確宣告神要審判猶大的先知

  在約西亞王之前的亞們王,是一個惡王。他在位兩年, 國內就大亂,他被臣僕背叛所殺(王下 21:19-26,代下 33:21-25)。他兒子約西亞王繼位時尚年幼,僅八歲而已, 當然需要人輔佐。可能西番雅就以皇叔的身分,是輔臣之 一。當時在猶大國內,信仰上非常混亂。雖然在耶路撒冷有 神的聖殿和事奉,可是許多百姓,上至王公大臣,民間領袖, 下至百姓婦嬬,都在信仰上三心兩意。他們一面向耶和華獻 祭敬拜;一面又各自供奉自己喜歡的偶像。將神的律法棄之 不顧,甚至祭司為了討好百姓,只鼓勵獻祭,而不在殿中再 教導神的律法典章,甚至有些自以為聰明識時務的先知,都 傳一些討好大多數子民的假預言。因此神子民的光景大大的 墮落腐敗荒涼,猶大子民的見證令神痛心厭惡。西番雅是一 個向猶大國,明確宣告神要審判猶大的先知。 5、先知西番雅得著神的話就寫成詩歌

  西番雅他寫成詩歌後,就像先知哈巴谷一樣,送進聖殿 中唱傳,呼籲子民悔改。他以此警誡那些還到聖殿中來獻祭 的子民,使他們有所醒覺,呼籲他們在耶和華審判的日子來 到前回轉。因著他的信息和勸勉,使許多百姓有了醒悟而悔 改。他的詩歌,也成為對約西亞王的進言,因而帶進了約西 亞王年間,在全國信仰上的中興。他可能輔佐約西亞王直到王在戰場上受傷去逝(王下 22:1-23:30,代下 34:1-35:27) 6、《西番雅書》是在耶路撒冷王宮中寫成的

  在以色列和猶大的眾先知中,西番雅是唯一具有王家血 統的先知。在大衛王與所羅門王之後,三百多年來,他是在 王宮中興起的先知。誰說富貴一定叫人腐敗,只要他心中有 神,愛慕神與神的話語,無論在那種環境中,都能把他分別 出來,並且造就成為貴重的器皿。西番雅就是一個出自王宮 的見證人,本書是他將神所傳給他的話語,傳給子民,又寫 成詩歌的記錄,全書內容大約完成於主前 620 年。

 

二、《西番雅書》的特色與重要性 1、本書是宣告神要審判猶大和耶路撒冷

  先知西番雅在本書中,以特別嚴肅的語氣,說到神的忿 怒與責備,比其他先知所說的都更厲害,更嚴肅、更可怕。 雖然,他遇上了猶大王中最惡劣的王,他又身在王宮之中, 他竟將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依然忠誠的將神的話,大膽 的傳給君臣與猶大子民。 2、本書宣告「耶和華的日子」快要來到

  在《西番雅書》中,先知大聲疾呼的宣告,「耶和華的 日子」那絕對是一個可怕可畏的日子。先知用了七種狀況來 形容「耶和華大日」的可怕。不僅整個大地和其上的世人萬物將來要受審判,而遭到毀滅。神尤其先要伸手攻擊猶大和 耶路撒冷。因為他們是一班背道之民。到了那日,什麼都不 能救他們,都必滅亡(番 1:2-614-18)。 3、本書呼籲猶大的子民趕快悔改

  先知西番雅以呼天喚地的心情,呼籲子民要在「耶和華 的大日」來到之前,回轉尋求神。在祂發怒的日子未到以先, 悔改並親近祂,謹守祂的典章,尋求公義,心靈謙卑,才能 在那日得著祂,作為他們的隱藏(番 2:1-3)。 4、本書對猶大的列邦又作進一步判語

  先知預言猶大的列邦,即將被滅亡。這些列邦包括非利 士、摩押、亞捫、古實(即指埃及)、亞述、和尼尼微。這 些判決都是徹底的,都在猶大受審之前,他們也都要被滅亡 了,而且是徹底永久的滅亡,他們再沒有復國,他們的民也 完全消失在萬民中,正如預言所指,惟獨猶大或以色列民在 悔改之後,得以歸回,並且帶進永遠的救恩,建立神永遠的 國度(番 2:4-15)。 5、本書指出了神子民國度的根本禍源

  《西番雅書》是猶大亡國前的警鐘,在本書第三章中, 先知西番雅特別明確而簡潔的,指出了猶大國的罪惡與禍源 (番 3:1-4),使她完全失去了神子民國度的真正性質與見 證,是對神的背叛、褻瀆、與羞辱。

6、本書也指出了神所要的國度的見證

  先知西番雅沉痛的指出:公義聖潔的神,絕對不要那種 虛有其表的敬拜事奉,而國中卻充滿不公不義的虛假。這種 情形,完全不是耶和華神所要的國度見證。神寧可讓猶大徹 底滅亡被擄,祂能從悔改的子民中,重新建造,使萬國萬民 都清楚看見並認識,神國度的榮耀見證,並且都心甘情願領 受祂的訓誨,真心誠意的學習,用清潔的言語,來求告祂, 同心合意的事奉祂(番 3:9-13)。這才是祂的旨意。 7、本書是帶子民看見神國度之榮耀盼望的書   先知在《西番雅書》最後的「歡樂之歌」(番 3:14-20), 不是普通的,或個人的歡樂之歌。與《哈巴谷書》最後的「信 心之歌」不同,西番雅的「歡樂之歌」是為神子民榮耀的國 度而唱的,是一種團體的盼望和榮耀,是更高的目標,是更 屬於神永遠旨意的彰顯與發表。

 

三、《西番雅書》的主要內容與分段綱目   《西番雅書》的內容,主要重點與分段有四: 1、 宣告「耶和華的日子」快到,那日是審判的,是極其 可畏的。(番 1:1-18 2、 呼籲神的子民趕緊悔改,真心尋求公義的神,祂要審 判列國。(番 2:1-15 3、 指出猶大國敗壞的根源,陳明神所要的國度見證。(番 3:1-13 4、 唱出為迎接神子民榮耀國度的「歡樂之歌」。      (番 3:14-20

── 漆立平《聖典舊約精華》

 

 

西番雅書──耶和華日子的審判與拯救(張向晨)

 

西番亞之名意:神所隱藏的

  大綱:

      一,耶和華日子的審判     一章~三章7

   二,耶和華日子的拯救      三章820

「耶和華的日子」有十二次:

   1. [一章7] 耶和華的日子是分別為聖的日子

    是以祭物為根基,神已預備了祭物,在命定的日子那祭物耶穌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成為全人類的祭物,打通人到神面前去的路,使全人類有二個分野,如同各各他山上

    三個十字架,接受主的強盜與主同在樂園,拒絕主的強盜永遠滅亡。

    接受耶穌基督十字架的人分別為聖歸於神,拒絕祂的人永遠滅亡。

   2. [8] 是耶和華獻祭的日子

        懲罰一切屬魔鬼的人,那獻祭的日子是耶穌基督釘十架的日子。救恩已經作成了,主耶穌已經為全人類接受了罪的死刑,釋放了全人類脫離撒但、世界、肉體的捆綁;主在十字架上除滅了魔鬼的作為,使人無可推諉。

        接受與否是人的責任,當主再來之時,主要審判一切拒絕救恩的人。

   3. [9] 是懲罰假神的日子

    耶和華的日子即主的日子,當祂再來之日,倒下七碗,要懲罰一切拜假神的人和作惡的人。

   4. [10] 那審判的日子是仇敵哀號的日子,是神兒女歡樂的日子。

    在近處的應驗是耶路撒冷被擄,貪愛錢財的人必受懲罰,貪財是萬惡之根。(提前六10)遙指主第二次再來審判外邦人。

   5. [14] 那日子是勇士痛哭的日子,因有戰爭臨到,勇士成為俘虜,是大災難的日子。

   6. [15] 是神忿怒的日子

    七碗倒下的日子,毀滅敵基督大軍,假先知,魔鬼,大淫婦。

   7. [15] 是急難困苦的日子

    三年半的大災難不得勝的基督徒落在患難中;不信的外邦人在戰爭,饑荒,地震,瘟疫,天災,人禍中痛苦地哀叫。

   8. [15] 是荒廢淒涼的日子,神審判地上的人,使地荒涼。

   9. [15] 是黑暗幽寞密雲漆黑的日子

天象改變,日頭像毛布發黑。是第六印神降災的時候。

  10. [16] 是吹角吶喊戰爭的日子

    那時候基督大軍與敵基督大軍爭戰,天上號筒吹響,哈米吉多頓大戰血肉橫飛,基督與忠心跟隨祂的人毀滅了敵基督大軍。

 11. [18] 是耶和華忿怒如火的日子

    從天降火,燒滅全地,七號七碗毀滅全地拜偶像的人。

 12. [二章3] 是耶和華發怒的日子

    隱藏敬畏祂的人。神拯救敬虔的人脫離試探。(彼後二9

    敬虔的人是謙卑服在神管教下的人,是遵守神忍耐的道的人,在普天下受災難的日子,能免去試煉,因為神隱藏了他們。首先被提與主同在。(啟三10 

[三章17] 神要在祂的愛中靜默(默然愛你們)

  主的日子是審判的日子,藉著審判顯明神的自己,顯明一切隱藏的事,神要除去罪惡,主要作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 張向晨《聖經六十六卷》

 

 

西番雅書簡介(楊震宇)

 

【西番雅書引言

 

【為什麼要讀西番雅書?】

Ø  任何人若想要明白神是如何在愛中來審判,而又是如何藉著審判把我們隱藏在祂的愛中,就必須讀本書。

Ø  本書只記載了五十三節經文,但其中卻說到神的忿怒、責備、和審判,比任何先知說得更嚴厲、更可怕,幾乎使有些讀聖經的人感覺受不住。但是讓我們記得神打擊的手雖然沈重,祂拯救的膀臂更是堅強。

 

【如何讀西番雅書?】

Ø 本書特別說到「耶和華的日子快到」「耶和華的大日臨近」,「耶和華發怒的日子」(一71418;二3),在先知約珥書與俄巴底亞書中同樣的提到(珥一15;二11131;三14;俄15)那可怕的日子,當時是應驗在巴比倫侵略猶大的事上,其完全的應驗,是在末後基督再來的日子(太廿四2930;廿五3146;啟十九121;廿110),這三卷書須同時研讀。

 

【本書鑰節】

【番一4】「我必伸手攻擊猶大和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也必從這地方剪除所剩下的巴力,並基瑪林的名和祭司

【番一7】「你要在主耶和華面前靜默無聲,因為耶和華的日子快到。耶和華已經豫備祭物,將他的客分別為聖。」

【番二3】「世上遵守耶和華典章的謙卑人哪!你們都當尋求耶和華;當尋求公義謙卑,或者在耶和華發怒的日子,可以隱藏起來。」

【番三89】「耶和華說:你們要等候我,直到我興起擄掠的日子;因為我已定意招聚列國,聚集列邦,將我的惱怒就是我的烈怒都傾在他們身上。我的忿怒如火,必燒滅全地。 那時,我必使萬民用清潔的言語好求告我耶和華的名,同心合意地事奉我。」

 

【本書鑰字耶和華的日子(7);忿怒(8)

 

【本書要旨】本書主要信息在論到神的忿怒,宣告耶和華的日子臨近,嚴懲拜偶像的惡行,施行各國的審判,嚴責耶路撒冷領袖之罪惡,以及預言以色列國度的復興。

 

【本書分段】本書是以神的審判為主題。總觀全書,是以罪與刑罰為開始(一1~三8),以愛的詩歌作為結束(三1420)。本書根据內容,可以分作兩大段:審判和拯救。

()  耶和華日子的審判(1~三8)

()  耶和華日子的拯救(1420)

 

【默想】本書西番雅用各種辦法來描述的「耶和華的日子」已臨近,亦即是基督再臨的日子不遠了。我們不想妄定那日的時間,但是屬主的兒女今日該怎樣儆醒預備呢?當神嚴厲審判的日子臨到,那些背逆神、拒絕神,他們的結局已經被命定但那日你是否是眼中看為寶貴,隱藏那些人呢?

 

【禱告】親愛的天父!我們何等的感謝祢賜給我們西番雅書!祢是嚴厲中又有慈愛的神。主阿!我們謙卑在你面前,

願將我們的心歸回,愛、信靠、順服,保守自己活在隱藏、長闊高深的愛裹,好在祢忿怒的日子臨到,而被祢隱藏。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詩歌】【你這神的隱藏的愛】(聖徒詩歌》288首第1)

你這神的隱藏的愛,長闊高深,無人知悉;

遠遠我見你的光采,我就歎息望得安息;

我心痛苦,不能安息,除非我心安息於你。

視聽――你這神的隱藏的愛~Church In Marlboro

 

【金句】「管教就是愛的另一副面目。」──柯柏(Cowper)的确,神一切的管教都是祂愛的鐵證。

 

 

西番雅書(大衛鮑森)

 

大衛鮑森-42西番雅書

先知西番雅出現之前,以色列已經有70年沒有預言,西番雅書的信息嚴厲,重點在主的日子──到那時神要施行審判,扭轉一切,伸張公義,罪惡要受懲罰,神會和每個人算帳,而且那個日子已漸漸逼近。西番雅書第一部分在講外來的宗教,嚴厲譴責以色列人;第二部分談到其他鄰國也要受審判;第三章前半部向以色列指出神公義的日子必會臨到,因為他們冥頑不靈,故意悖逆神;最後一小部分講到以色列可能蒙福的好消息。

 

現在我們來看兩卷小先知書,叫小先知書是因為短,但是這些先知在神眼中可不小,他們都是重要人物。十二卷小先知書我們已經看了大部份,先知西番雅,我們對他的認識很少,別處經文都沒有提到他,這卷先知書的重點放在信息,而不是傳資訊的人。只有一節經文介紹他,就是西番雅書1節,這裡講到他的名字和族譜。西番雅這個名字的希伯拉文是“Sephenjah” Sephenjah意思是「隱藏的神」,不知道這是不是指神隱藏了祂自己?當時祂確實已經有七十年之久沒有向以色列人說話,也可能是指西番雅被神隱藏,我覺得這比較可能是這個名字的含義,等一下我會解釋得比較清楚一點。
 
他的族譜很有意思,只有這個先知,往上追溯四代祖先,講到他是誰的兒子,誰的孫子,誰的曾孫和誰的玄孫。往上追溯四代會發現,其實他和希西家王有血緣的關係,所以他有王室血統,他是希西家王的後代。希西家王室南方二支派,最後的一個好王。當時北方十支派已經滅亡,被擄到亞述去。除非南方二支派從這件事學到教訓,不然南方也很有可能步上北方十支派的後塵。希西家是最後一個好王,是合神心意的人!他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並且他敬畏神,在神面前謙卑,這些都是好王的特質。那麼希西家王死後情況變得如何呢?答案是:出了一些很壞的王。希西家的續任者可以說壞到極點,是很壞的王,這個王叫做瑪拿西。他的惡行簡直叫人讀不下去,瑪拿西王重建所以異教的邱壇,重建那些象徵生殖器的雕像,還有亞舍拉像。他鼓勵百姓回去拜多產之神,那是一個充滿邪淫的宗教。他還引進摩洛神,他開始用孩童獻祭,甚至他還殺了親生的兒子來獻給這個神。他在欣嫩谷把自己的兒子獻給摩洛神為祭。這個山谷在耶路撒冷南方,耶利米酒曾經詛咒那個山谷,耶穌後來也用那個地方來形容地獄的景象,那裡後來變成垃圾場,叫做欣嫩谷。
 
瑪拿西王就是在那裡,把他親生的兒子獻給邪神。瑪拿西作王初期,先知以賽亞想阻止他的惡行。你知道瑪拿西剛開始怎麼做嗎?他禁止以賽亞公開傳道,於是以賽亞就把預言寫下來,以文字流傳,以賽亞書就是這樣來的。瑪拿西聽了非常非常生氣,就下令把以賽亞綁起來,他把以賽亞塞進一個中空的樹幹,然後叫人拿鋸子從中間劈成兩半,以賽亞就這樣死了,被王鋸成兩半。希伯來書11章提到他的下場,其中有句經文說有人被鋸鋸死,就是在講以賽亞是怎麼樣被這個壞王給殺害了呢。瑪拿西也迷上占星術,找靈媒來交鬼,屬靈的混亂當然就導致了道德的混亂,偶像崇拜必然會導致不道德。神在歷代志裏面甚至說,瑪拿西比從前的迦南人還要邪惡。你能想像神的感受嗎?神除掉作惡多端的迦南人,把地方空出來給祂的聖民,現在他們卻比當初所取代的人還邪惡,這是一個很危險的情況。瑪拿西作王55年後過世,接下來由亞們繼位。這個王很懦弱,完全沒有改邪歸正。猶大國的罪惡越來越大,後來臣僕背叛了亞們,亞們被刺殺了。他只作王了兩年之久,當時整個猶大國道德敗壞。亞捫被刺殺以後,有一個小男孩登基作王,他只有八歲,名叫約西亞。約西亞的挑戰是要怎麼樣才能夠振興國家呢?因為他年紀太小,頭幾年,是大祭司希勒家在治理,等到約西亞漸漸長大以後,他到底是會效法曾祖父希西家,還是祖父瑪拿西呢?他會效法曾祖父希西家,還是祖父瑪拿西?他到底會走哪條路?這個時候神差先知西番雅來,先知西番雅德人物是設法在年輕約西亞統治的期間,振興國家,免得為時已晚。就像北方十支派那樣,落入被擄的命運,所以這就是當時的背景。我認為西番雅小時候,可能被藏起來,就像摩西曾經被藏,為保住他的性命。所以他的母親才給他取名「被神隱藏」,Sephenjah
 
這是我個人的推論。因為當時的小男孩,都會被獻給摩洛神。他的母親保全了他的性命,他是王室成員,其他王室成員都被獻為祭。我想他母親把他藏起來,撫養他長大,所以才給他取那個名字。當時已經有70年之久沒有預言。從希西家死後,從以賽亞被鋸死以後,神一直沒有向他們說話。現在終於出現先知西番雅,帶來強烈的信息,他的資訊重點是主的日子。我前面解釋過,這個日子並不是指某一天,而是指神施行審判的時期,扭轉一切、伸張公義的時期。神要賞善罰惡,彰顯公益,而那個日子將會來臨。整卷西番雅書都在講主的日子,到時神會和每個人算帳,那個日子已經漸漸地逼近了,所以,神的子民必須預備好。在英國每年四季,都各有一個所謂的查帳日: 春季是三月25日,夏季是六月24日,秋季九月29日,冬季則是十二月25日,這是一年當中每一季的查帳日。在那幾天中,債務都要還清,財務狀況要更新。這個時候假賬會被發現,受到制裁。那幾天是查帳日,主的日子就像這樣,到時候會清查你所有的帳目,做假賬的要受到懲罰,所以主的日子將會來到。
 
我老是想到一些詩歌,請司琴到鋼琴那裡好嗎?我想在研讀西番雅書的時候,來唱三首詩歌,我說過預言和音樂是密不可分的。先知經常會用唱歌的方式傳話,我相信西番雅會希望我們學唱這首詩歌。請給我起個音就好,謝謝。 
 
這是耶和華 這是耶和華審判的日子 審判的日子 我們在其中 我們在其中會後悔難過 會後悔難過 這是耶和華審判的日子 我們在其中會後悔難過 這是耶和華 這是耶和華審判的日子   我想西番雅會希望我們 唱這首詩歌。這不是一首歡樂的歌,因為在審判的日子,我們會後悔我們會難過,在那個日子要流淚而不是歡喜。 
 
現在我們來看西番雅書的大綱,它的架構分成幾個部份,我把它分成三部份看起來很清楚,不過章節的分段放錯地方了。章節的分段常常會破壞了神的話,本來應該是放在一起看的話,卻被分開了,實在是很可惜。我們來看在第一部份: 祂關心的是許多外來的宗教進入猶大,所以祂宣佈了審判的資訊。針對主的審判日講了四段話,祂說百姓受審判是罪有應得,神已經宣佈要施行審判,然後描述是什麽審判?他們會有什麽遭遇?但祂說即使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只要他們悔改仍然可以扭轉審判。
 
每個先知都是傳講這個資訊。我們會覺得這些先知的信息,好像都一樣,非常地類似。沒錯,如果有必要,神會重講一遍!但是你要知道聖經上這些先知有的相隔很久,這裡是長達70年,所以這些話必須重講一遍。因此西番雅說,到那日,神會來審判。那個日子越來越近了,而你們卻還在走錯路!你看祂說要審判的國家,如今下場如何?其實百姓都看到了,根本不用再提醒他們。這就是西番雅書的架構,第一部份在講外來的宗教,再來看第二部份,談到其他鄰近的國家也要受審判。祂說以色列的神不但會審判我們,也會審判你們。他清楚的指出猶大西邊是非利士人居住的地方,是非利士人之地。今天的巴勒斯坦人聲稱他們是非利士人的後代。「巴勒斯坦」這個名字就是從「非利士」這個名字來的,所以西邊是非利士人之地,東邊是摩押和亞捫,南邊是埃及甚至遠至依所皮亞。北邊的亞述仍然是世界強國,國力強大,是底格裏斯和幼發拉底河勢力最強大的國家。巴比倫這個時候還很弱小,亞述就是將北方十支派擄走的國家,所以神的子民大多不在了。只剩下小小的猶大國被鄰國圍在中間。但西番雅卻有勇氣說這些國家也會受到審判,神是全世界的審批官。這些跟以色列接觸過的國家,他們尤其要為自己對待以色列的態度受到審判。關於非利士人有一點很有意思,當初神帶領以色列人從東邊過約但河,進入迦南的時候也同時帶領非利士人,從西邊過地中海來的迦南。他們原本住在克裏特,神把他們帶到迦南的同時,也把希伯來人帶來迦南。這很奇怪,不是嗎?
 
阿摩司書九章提到了這件事,神說:我不是從埃及帶你們出來嗎?我不是從克裡特帶非利士人來嗎?是神在主導國家的遷移,是祂在畫定國家的疆土。祂爲什麽在趕出迦南人的同時,又帶非利士人來迦南呢?非利士人後來不斷攻打以色列人。大衛王的時代曾經給非利士人致命一擊,但是之後他們還是繼續攻打以色列。非利士人老是跟以色列人作對,所以參孫當初就是得對付非利士人,以至於英文用「非利士人」來形容喜歡搞破壞的人。他是個非利士人,我們用這個名字來形容人。神爲什麽這麼做?在申命記中有解釋,祂說:我帶他們來試驗你們,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他們會束手無策,騷擾不了你們。如果你們悖逆我,我就要用他們來管教你們,你們不走正路,就會被他們打敗。神對祂的子民 自有一套管教辦法,祂是祂子民的父,好的父親會在子女做錯的時候管教他們。
 
西伯來書十二章說,主要是不管教你們,就表示你們不是真兒子,而是私生子。所以神願意管教你,表示你是祂的孩子。等一下我們會談到 這是一個選擇,你是選擇現在受管教還是以後呢?如果你現在成為神的兒女,祂現在就會管教你,日子不是那麼好過,只要你不走正路,祂就會管教你,神所愛的,就必管教。但祂現在若管教你,你以後就不用受罰了,瞭解嗎?所以事實上,成為神的兒女,不能躲過祂的管教,反而要提前受管教。但現在就受管教,成為神的兒女,做錯了事情的時候被管教,但卻仍然是一家人,要比現在不受管教,但是日後受罰要好多了。有兩個選擇,很多人不曉得這是個選擇,要現在受管教還是以後受罰?我寧願現在受管教。所以基督徒知道人生不容易,對不對?
 
每次有人做見證說信主以後,就不再有煩惱,我都不相信!我以前會信這種話,但反而讓我沮喪,現在我知道那些話不是真的。我的見證不一樣,我信主以後麻煩就來了,領受聖靈的洗以後,麻煩變得更大,過去五年我遇到的麻煩比頭四十年還多,那是我的見證。但是我很高興,因為這符合耶穌的應許。祂說:你們在世上會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有一次我問候一個朋友最近好不好?他說:我勝過了處境。我覺得這才是基督徒應該說的,耶穌應許我們在世上會有苦難,世人恨我們,會加倍我們痛苦,但有些苦難是從神來的,祂太愛你,不會袖手旁觀。你若偏離祂的道路,遭遇苦難就是預料中事,那是祂愛你的方式,只爲了要帶你回到祂的道路。因為祂愛你,所以現在就會管教你,這比累積到最後再懲罰要好,世人的做法就是等以後。這表示基督徒今生吃的苦會比非基督徒多,但是在來世,情況則截然不同。我好像講到後面去了,這本來是最後才要講的,不過我的時間並不多,所以先跳到結論了。
 
好,現在我們來看看西番雅書第三部份,他在第一部份強烈的譴責他們拜多產之神,還有迷信、占卜、交鬼、 把嬰兒獻給摩洛神,他強烈的譴責他們說神為此大發烈怒。各位,「烈怒」這個詞很有意思,從這個詞寫了一首詩歌出來,在中世紀時代的教會很流行,這個詞是指心中有怒氣。神發怒,而且已經忿怒如火,中世紀時代的教會 常常會唱這首詩歌,描述神忿怒的日子即將來到,將來有一天等神受夠了,祂的怒氣就會爆發。聖經上有兩種怒氣,新約聖經裏面講到怒氣,有兩個希臘字,一種是內在的怒氣,怒火中燒,悶在裏面,沒有爆發出來。別人不知道你有多麼的生氣。比如丈夫深夜才回家,妻子在飯桌上留張紙條說:你的拖鞋在冰箱裏,你的晚餐被狗吃了,我頭痛上床睡了。諸如此類的話,丈夫不知道妻子 已經氣了他一天!因為她在生悶氣,這是一種怒氣。另外一種是爆發的怒氣,我不問你們會常常生哪一種氣,我猜想很可能是一半一半。一種是怒火中燒,一種是怒氣爆發,那麼神的憤怒是哪一種呢?兩種都有。在座的姐妹有沒有這個經驗?爐上的鍋子在煮牛奶,你卻忘了在旁邊看著,如果你在旁邊看著,會看到牛奶冒泡快要沸騰,但你若不再旁邊看著去忙別的事,廚房會突然冒出煙來,你聞到味道才想到糟糕,牛奶沸騰了!到廚房一看,牛奶都溢出來了。你如果不留意正在醞釀的怒火 就會錯過怒氣爆發的一刻,這就是西番雅要說的資訊,也是聖經要說的資訊。
 
聖經說神的怒火正在醞釀,我相信神的怒火,正在我們國家醞釀,只要張開眼睛就會看見,因為有很多徵兆可以看出神正在怒火中燒。敗壞的情況日益嚴重、變態的性行為、 反社會的行為越來越氾濫,越來越多的家庭破裂,有越來越多人被各種慾望和癮頭捆綁。神看到這些就怒火中燒,西番雅說:你們沒有看見 神正怒火中燒嗎?祂怒氣爆發的日子就要來臨,那個時候祂不會再容忍你們。神忿怒的日子就是這個意思,舊約聖經和新約聖經都有提到,神現在是在壓抑怒氣,但這怒氣已經快要沸騰!在不斷走下坡的社會之中,可以看出神爲什麽發怒。在我們國家和許多西方國家都可以看出來,將來有一天神的怒氣會爆發。我們要悔改,改邪歸正,才能在審判日子站立得住。這樣的比喻你們瞭解嗎?好比爐子上的牛奶,神的怒火正在醞釀,即將沸騰。祂忿怒的日子會很快地來到,到時候祂的怒氣會爆發,像熱牛奶溢出來一樣。當某件事情或某個人惹你生氣,你的怒火會越來越大,到最後終於爆發出來,而且會很快地爆發出來。如果你不知道這怒氣正在醞釀,就會感到意外。
 
好,現在我們回來看這個,在最後這個部份,三章120節,這裡的章節分對了,這裡有一個奇怪的矛盾,在咒詛和祝福之間,有一個奇怪的平衡,在神的公義和憐憫之間,有一個奇怪的平衡。西番雅好像是在說,你們要做個選擇,你們要選哪一個自己做個決定!是神的公義在怒氣中爆發出來嗎?你們現在大大地惹神發怒,祂的怒氣不斷地增加,將來一定會爆發出來!等到爆發的時候,神就要施行公義和審判了。但是神充滿憐憫,祂想要憐憫你,向你彰顯祂的憐憫,那是神最想做的。但是如果你不配合,祂就不能這麼做,因為神的憐憫只賜給向祂祈求憐憫的人,祂樂意賜下憐憫。但很少人祈求憐憫,這你有沒有注意到?我聽過很多人禱告,他們祈求神引導、幫助,還有賜下力量等等,但是今天早上我很驚訝,你們禱告的時候用了「憐憫」這個詞。主啊,求你憐憫人只有自覺景況淒慘,才會用憐憫這個詞,如果你自認情況不錯就會祈求健康和引導等等,只有景況淒慘的人才會祈求憐憫。我們的景況都很慘,因為祂的憐憫我們才不致滅亡。祂的憐憫每早晨都是新的,我每天早上拿牛奶罐進來都會想到這個,有時候我起床以後會自以為是個好基督徒,就會泡一杯茶。但我不常有這種感覺,各位,每當我拿著牛奶罐進來,都會想到耶利米哀歌說,祂的憐憫每早晨都是新的。如果覺得自己很壞什麽都不配,就會想到神的憐憫。自認為還不錯的基督徒,很少求憐憫,他們還不夠壞,但今天英國的監獄,正掀起屬靈的復興,因為壞人在求憐憫,而且得到了。因為神會憐憫那些想要蒙祂憐憫的人,所以這裡有公義有憐憫,西番雅問他們要選哪一個?他在第三章的前半部,向他們指出神公義的日子必會臨到,並且說他們冥頑不靈。他們故意悖逆神,不聽神的懇勸,他控告他們悖逆神,抗拒神,他們是一群冥頑不靈的人。
 
我又想唱一首詩歌了,各位,你們知道嗎?每次,當我讀到西番雅書說,每早晨顯明祂的公義,我就想唱這首詩歌!請給我起個音。 
 
你公義何廣大 聖天父真神 你的審判永遠不會錯誤 你的命令長存 永世不改變 昔在今在永在 我主我神 你公義何廣大 你公義何廣大 清晨復清晨 你公義彰顯 世上一切善惡 你都已賞罰 你公義何廣大 求主垂憐  
 
爲什麽我要這麼做呢?因為我們常常歡唱,讓我們覺得舒服的詩歌,唱神的信實,唱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我們都喜歡唱這樣的歌。可是神還有另外一面,我們對神的認識一定要平衡,保羅平衡的談到神的良善和嚴厲,祂以良善對待相信的人,以嚴厲對待不相信的人。其實正確的翻譯應該是: 祂以良善對待持續相信的人,以嚴厲對待沒有持續相信的人。所以要持續相信才行,不是起點的信心拯救你,而是終點的信心拯救你,要持續相信才行。約翰福音三章16節的正確翻譯應該是,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持續相信祂的人,不至滅亡,反要持續得到永生。這才是經文更透徹的意思。要持續相信才能得救。他說:如果你繼續悖逆和抗拒,全國必要遭遇災禍,神怒氣爆發的日子必定要來到。他還說這怒氣會臨到列國,神要消滅全地。但是接下來連資訊最嚴厲的先知,最後都會說出有盼望的話來。就好像神每次到了最後,都會用好消息來勸我們。阿摩司的資訊非常嚴厲,他是北方十支派滅亡前,倒數第二個先知,他的信息嚴厲,在講神的公義。想北方十支派傳講資訊的最後一個先知是何西阿,他講神的憐憫和慈愛,仿佛是神給我們的最後一段話,你們不要我的憐憫嗎?是不是很有意思?神愛世人,祂不想懲罰我們,祂不樂意見到惡人滅亡,祂希望彰顯憐憫。所以很多舊約先知,在最後都會給好消息,講到未來的盼望,還有神的憐憫。他的公義信息是要給以色列還有列國,他的憐憫信息是要給列國還有以色列。神在給列國的憐憫信息中說,每個國家都會有愛神的人,各個族群,各個語言,都會有愛神的人,神不要有任何一個族群缺席,所以祂才會吩咐我們向各個族群傳福音,在各個族群中訓練門徒,這一點很重要。
 
神目前在英國的吉普賽人中大大動工,這些錄影帶將用來教導不能聽寫、 不能讀聖經的吉普賽傳道人。幾個月前我向160個吉普賽傳道人講道,他們說英國現在每一個吉普賽家庭都有人信主,他們很可能成為英國第一個全部信主的族群。神要每一個族群都能來加入祂的大家庭,祂的憐憫會確保每個國家都有敬虔的人。各位,這是神憐憫的應許,是不是很令人興奮?天上將是各種族的集合,但到時候我們會變成色盲,是不是很令人興奮?最後西番雅講到以色列的好消息。以色列有可能蒙福,這真是個好消息。神在最後這一小部份九次說:我必,我必,我必。。。百姓可以違約,但祂必不違約。神說到美好的未來,到時候祂必用愛使他們安靜下來,這句話是不是很美?祂必用愛使我們安靜下來,在經歷世上一切壓力之後,使我們安靜下來,我必用我的愛使他們安靜。然後神要歌唱,祂要唱歌談論祂的子民,祂要因他們的緣故喜樂歌唱。
 
我覺得在座每個人都想唱一首歌了,再請司琴起個音,我們來唱那段副歌,怎麼唱? “耶和華你的神在你中間”  歌詞不在講義上,會唱的人一起來唱,歌詞取自西番雅書。我一直強調一件事,預言和音樂密不可分!神要因我們歡呼歌唱,和我們一起歌唱,所以我們就一起來唱。不用起立,坐著唱就好。 耶和華你的神,必因你喜樂歌唱。 耶和華你的神在你中間 祂是公義,大有能力 耶和華你的神在你中間 祂大有能力,大有能力 祂必施行拯救 因你歡欣喜樂 祂必因你喜樂而歡唱 耶和華你的神在你中間 大有能力,大有能力 祂大有能力  我剛剛唱錯了,對不對?我這裡有歌詞,可是剛剛被遮住了,再來唱一遍,我會大聲唱的。 耶和華你的神在你中間 祂大有能力,大有能力 耶和華你的神在你中間 祂大有能力,大有能力 祂必施行拯救 因你歡欣喜樂 祂必因你喜樂而歌唱 耶和華你的神在你中間 祂大有能力,大有能力 祂大有能力  我從這裡學到的功課是,不要在電視上唱歌。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這個單元。
 
西番雅要說的是,趁神的怒氣尚未爆發趕快接受審判,不要等到祂的怒氣爆發。他要說的是,神的子民現在有機會接受審判,現在就跟神和好。列國要到以後才會受審判,這個原則在新約聖經中不斷地出現。彼得在他的書信中就說,時候到了,審判要從神的家開始,若是先從我們開始,那不信從神福音的人,將有何等的結局呢?是吧?現在就接受審判。我們對西番雅書最後還要問一個問題,約西亞有沒有聽進他的話?西番雅的預言有沒有收到成效呢?約西亞在西元640年登基作王,當時才八歲,他作王31年。剛開始他深受大祭司希勒家的影響,祭司通常不喜歡改變現狀,但後來約西亞開始受到西番雅的影響,他16歲的時候下令摧毀全國各地的異教祭壇。對不起,我講錯了,是他16歲的時候摧毀了耶路撒冷的異教祭壇,到了20歲的時候,則是下令摧毀全國各地的異教祭壇,28歲的時候,他注意到神的聖殿殘破,需要進行春季大掃除還有修復的工作,於是就下令整修聖殿。在整修過程中的時候 有人在滿布灰塵的就櫃子裏,找到一卷摩西的律法書。他們才醒悟已經好多年沒有朗讀律法書了。就好像在舊書架上找到一本滿布灰塵的聖經,他們把律法書拿去給王看,王讀過一遍以後,簡直嚇壞了!他說:難怪神在警告我們,我們非要改過自新不可!他在28歲的時候下令重新朗讀律法書,這個年輕的王開始尋求神。可惜為時已晚,法令不能使人變好,法令不能使人行出公義。很多人希望政府立法,規定大家活出基督徒的樣子,這樣做沒有用,這是要發自內心的。約西亞雖然盡力潔淨全國,可惜沒有用。然後他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他決定出兵去攻打埃及,神可沒有叫他這麼做。他遇見埃及軍隊,但是他們不是來攻打猶大國,只是要經過應許之地去攻打亞述,他其實應該讓他們經過就好了,但是他說:你們不能經過我的國土。他在米吉多跟埃及軍隊交戰,那裡是世界的十字路口,結果他死了,戰死沙場,很悲哀的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和約西亞同年,當時也是28歲,約西亞死後,這個年輕人蒙召,接下了先知的職分,開始向百姓傳道,因為約西亞的改革不管用,神要他向百姓傳道,這個年輕人就是耶利米,耶利米就是這樣開始服事的。
 
先知西番雅失敗了,他很努力,約西亞也很努力,但百姓不聽。下一個單元,我們要講的是哈巴谷,因為20年之後的哈巴谷,看見情況仍然不斷地惡化再惡化。有關西番雅書我要再講一件事,我想要讓各位知道,這卷書和新約的一卷書很類似,我用這張圖表來說明一下,西番雅書預言的架構,跟啟示錄的架構一模一樣。西番雅書跟啟示錄這兩卷書,一開始都講到神的百姓受審判,一個是以色列,一個是教會,西番雅書是1:1~2:3,啟示錄是13章。再來是講列國受審判,西番雅書是二章415節,啟示錄是419章。再來是講審判之日,也就是神怒氣爆發的時候,西番雅書3:1~3:8和啟示錄20章。最後再講神的賜福,神賜給祂的百姓一個永遠居住之地,西番雅書3:9~3:20和啟示錄21~22章。在西番雅書是指舊耶路撒冷,在啟示錄則是指新耶路撒冷。在西番雅書神以王的身份來到,在啟示錄耶穌以王的身份再來,兩卷書是不是很類似呢?啟示錄有四百多處提到舊約聖經,但是,啟示錄跟小先知書西番雅書最為類似,啟示錄是耶穌給約翰的啟示,或許約翰在寫啟示錄的時候,深受到多年前這個小先知的影響也是可能的。

 

 

西番雅書概論(賈玉銘)

 

    我們在那鴻、哈巴谷、西番雅這三卷相接續的小先知書裡,看到皆是論到主震怒的日子裡,信徒在神前當有的態度。在那鴻書裡,已看見我們從神所得的安慰;在哈巴谷書裡,又看見於苦難中,當如何懷抱神的旨意;在本書內,即看見屬主的子民,如何於苦難中,在神前隱藏起來。

   

一、著者    即先知西番雅,其名字之意,即隱藏或隱秘。表明神把自己的隱秘事指示了他。所以,他無愧為主的僕人。有耶和華的話臨到……西番雅,是說明他所講的,不但是出於神,且是神自己的話。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本處追述他的先祖,直到前四代的高祖希西家。此希西家或即猶大王希西家;果如此,則他是王家的子孫,是一個最虔誠之王的玄孫。

   

二、著時    他為先知之時,即在約西亞王在位之年,按約西亞在位時,是個復興時代。當然西番雅之言論,與此復興有極大關係(王下22-23)。他曾曆言當時國內各界人士道德之腐敗(3:1-3),不但是為此復興的障礙,且是表顯因會眾道德上之腐敗,雖然有一時之復興,卻不能救他們脫免將來之刑罰。與其同時為先知者,有女先知戶勒大(王下22:14),也有先知耶利米。

   

三、要旨  書之要旨,即主震怒的日子,或主威嚴之審判。借著巴比倫的侵伐,表明將來之災期。猶大因為種種罪惡,惹動主的震怒,借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手所行的審判,固然可怕;到後來雅各遭難的日子,所受的審判,更是難當。

   

四、分段

    ()一種分法

    1、主震怒之日對於猶大(1:1-2:3)

    2、主震怒之日對於列邦(2:4-15)

    3、主震怒之日以後之復興(3:1-15)

    ()二種分法

    1、主震怒日之預表(1:1-2:3)

    2、列國受審之預言(2:4-15)

    3、猶大受罰之原因(3:1-7)

    4、審判以後之復興(3:8-20)

    ()三種分法

    1、對猶大被審之宣告(1:1-18)

    2、對會眾悔改之勸勉(2:1-3)

    3、對周圍列國之刑罰(2:4-15)

    4、對選民罪犯之嚴責(3:1-7)

    5、對少數餘民之得救(3:8-l3)

    6、對主國將來之榮耀(3:14-20)

   

五、金句    書內有不少的金句是神的僕人們常用為講題者(1:71:122:33:43:83:93:163:173:l8)

   

六、內容  本書內容即預言,言明因猶大耶路撒冷之敗壞,而受迦勒底人之侵伐。並將會眾的罪,陳說在他們面前,盼望他們覺悟悔改。同時也說到列國之罪,與所當受之刑。終言福音救恩最後的效感與榮耀,使會眾因希望而勉勵。

    

七、要訓:苦難與榮樂

    ()神的一方面——威嚴與慈愛

    我們從一章一節至三章七節所見,皆是說到國家與會眾的罪犯,與將受的審判。此審判不但關於迦勒底人之侵伐擄掠,也是關於將來雅各遭災的日子。到三章八節以後,就看見神的安慰與熱愛,正如在烏雲密佈時,忽然露出彩虹,是何等榮美可愛啊!這是叫我們曉得神雖是威嚴的,他更是慈愛的。他威嚴中有慈愛,慈愛中也有威嚴,而且他的威嚴,也是慈愛。進而言之,他若不威嚴,也就不慈愛了,因為一個慈愛的父親,不能不嚴責子女的罪過。不然,就是溺愛,不是真愛了。

    ()人的一方面——苦難與希望

    以色列族雖是神的選民,卻仍是頑梗,不易受教。神要借著他們預備一個完全救法,並將此救法傳于萬人,就不能不特別管教他們,使他們可以成全神的旨意。及至他們經過這種種懲罰以後,一則再不敬拜偶像;二則再不與外邦聯婚。如此可以保全他們的信仰與種族。神預定的旨意,在他們身上成功了;神的榮美,也就在他們身上顯出來了。此即帕勒斯聽之約實驗,千年國實現之時。

    錫安的民哪應當歌唱!……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滿心歡喜快樂!耶和華已經除去你的刑罰,趕出你的仇敵。”“耶和華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豐。

 

 

西番雅書概論(文牧)

 

{\Section:TopicID=224}西番雅和他生活的世界

西番雅可說是少人認識的一位元舊約先知,但是在他在當時,卻是廣為人知的。先知的工作在主前第八世紀末達到高峰,以賽亞、彌迦、阿摩司和何西阿等著名的先知都在這時出現。但是這時期之後先知的事工開始沉寂下來,一直到第七世紀結束,西番雅先知再興起。對那些以為先知的運動已經死亡的人,他的出現再次成為一個希望,雖然他的信息沒有甚麼令人欣慰的地方。

聖經其它地方沒有提及西番雅,有關他的資料只在一章一節中找到。他的宣教工作是在「當猶大王……約西亞的時候」;是在主前六四至六九年間。這裡沒指明約西亞王統治期間那個時候作工;從資料的證據似乎是在約西亞王的早期,或者是在約西亞進行大改革之前(主前六二二年),相信他工作的日期是在主前六三年左右。

開頭的一節提供了西番雅的簡要家譜。這是一個極不尋常的四代家譜,通常只記一代就足夠。例如,何西阿是被簡單地稱為「備利的兒子何西阿」;約珥是「毘土珥的兒子」。為甚麼西番雅被描述為「希西家的玄孫亞瑪利雅的曾孫基大利的孫子古示的兒子」呢?相信較長的血統歷史表示他是一個純正的希伯來人,又或者說這個家譜的目的是要說明西番雅的血統可追溯到希西家王(主前七一五至六八六年)

這本書包含臨到西番雅的「耶和華的話」;這說明這本書是列在先知傳統的主流中。

先知宣道的那個時期,並不是一個愉快的年代。因為幾乎有半個世紀,猶大是在腐敗的瑪拿西王的統治下(主前六八七至六四二年),而他的兒子亞捫的統治更短(主前六四二至六四零年)。在瑪拿西時,猶大差不多變成亞述王以撒哈頓的殖民地;以撒哈頓(主前六八零至六六九年)之後又有亞薩班尼布(主前六六八至六二七年)的統治。當時猶大受到的不單是殖民地的地位,而是外來宗教和文化的滲透。希西家王統治期間的靈性復興,到了瑪拿西統治時期幾乎已喪失掉,反而吸收了許多亞述來的異教信仰。約西亞在主前六四年繼位的時候,他只有八歲,實在難於作任何事,特別是在約西亞統治的早期。

西番雅就必須在這個政治和宗教崩潰的萎靡社會中去工作。雖然我們對這位先知的信息和事工知道甚少,但是他的宣講是充滿力量的;也相信西番雅的工作是促使後來約西亞在猶大施行改革的一個動力。

 

{\Section:TopicID=225}這本書的內容架構

西番雅書畢竟只有三章。相信有一位編輯把先知所說的話編寫下來,也使這本書具備一種有條不紊的架構。()向猶大和耶路撒冷陳訴審判的話(2-3)()先知向各外邦民族宣講神的話(4-8),並再一次提及耶路撒冷。()本書以應許在將來盼望的話作為結束(9-20)

書中有一些證據,說明先知傳講信息是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並且是在一些宗教節期的期間。書中經常提到「耶和華的日子」,並把這個日子和獻祭聯繫在一起(78),指出全國的大集會(1),這些都暗示先知宣講是在聖殿裡,並且正在慶祝重大的節期。這些節期的本質是要紀念神和帶來希望,但西番雅卻藉這個機會指出:當耶和華的日子來臨時,真實的情況會多麼悲哀。

好像其它先知書,西番雅的信息也是以詩歌形式發表的。按文學角度,它雖非很美的詩集,但是它的意象是強而有力和生動的。

 

{\Section:TopicID=226}西番雅書的信息

西番雅書的信息可分成兩個部分:

. 西番雅的信息是有關神的審判,這種審判的範圍是普世性的。他也看見世界本身要受審判。雖然他首先關心的是猶大和耶路撒冷,但他不能讓信息局限在當前的環境。近鄰的國家,包括非利士、摩押、和亞捫,必將受審判,而較遠的亞述和古實(指非洲的地區)等超級大國也必同遭厄運。借著這些國際性審判的異象,說明了神的力量是宇宙性的。雖然先知發出一個簡短的呼召,要人悔改和歸向神(3),但這不能當作他宣講的重點。西番雅不太像是一位社會改革者,而較像是看見異象的先知。

. 先知的審判異象,被將來的希望異象所平衡。從猶大被毀壞的廢墟中,他期望餘下的選民能夠生存。在他審判信息之後,有一片亮光,雖然遙遠,卻是可以仰望得到。神的審判不會是一個休止符,儘管神恨惡邪惡,但祂的憐憫終必得勝。神最後必「默然愛你」(17)

要把西番雅這種有時明顯、有時隱秘的信息,轉變為一些適用于現代的字眼,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必須瞭解他所處的時代,才能覺察他的重要性。在經過半世紀先知們的聲音靜默以後,西番雅站出來再一次宣告神的話語。按其內容來看,這不是一篇新奇的信息;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出現了一位敢於宣講這篇信息的人。可以想像,人們大都不願意聽西番雅這樣的說話。當我們聽到那些向猶大、或非利士、或亞捫、或埃提阿伯(即埃塞俄比亞)宣講的話,我們必須思考它們對我們的國家和世界的適切性。

 

 

西番雅書概論(陳終道)

 

一、先知的出身

西番雅是希西家王的元孫,皇室之後裔(番一1),其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已隱藏神的隱密處。舊約聖經除先知西番雅外,還有利未人西番雅(代上六36~37)、約西亞的父親西番雅六10~14)、反對耶利米的一個副祭司西番雅(或作西番亞),(耶廿一1,廿九25,五十二24;王下廿五18)。

二、作先知時期

本書一1說他是在猶大王約西亞在位時作先知。按John Whitcomb年曆表,約在西元前635622年左右。與他同期作先知的有那鴻與耶利米。當他蒙召作先知時,猶大國因為希西家的兒子瑪拿西在位時的種種惡行,不但把希西家王所帶給猶大國短暫的宗教復興完全摧毀,並且大力提倡崇拜巴力與天上萬象,把整個猶太國深陷在偶像的罪中。在道德上瑪拿西亦邪惡到極點,正如王下廿一16所說:“……一又流許多無辜人的血,充滿了耶路撒路,從這邊直到那邊。瑪拿西死後,他的兒子亞們同樣行惡,在位僅二年便被殺,所以當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全國上下都抱著極大的期待,不論宗教方面或是國家政治和社會方面,都盼望有一個新的轉機。而就在這時,西番雅蒙召作先知。他的信息對約西亞王所領導的全國大復興,當必發生重大的影響。

三、先知的信息

西番雅的主要信息是警告猶大將因罪受罰,並且急難已經逼近,金銀不能救他們(番一18),當耶和華發怒的日子,無可逃避。但西番雅的信息也涉及若干外邦,如非利士、摩押、亞捫、古實、亞述等國亦同樣難逃神的審判。他們或因自高自大,或因侵犯神的百姓,都要受當得的報應。這類論及外邦受罰的預言,對猶大國同樣有重大作用,因為這可使那些希望投靠鄰近強國抵擋敵人的人,不再存什麼奢念,而更專心投靠神。

由於先知西番雅是出身皇族,所以他對皇室和首領的指責當然更為人所注意。但西番雅像其他的先知那樣,在宣告懲罰之後,預言猶大終必復興。神在猶大人受了應受的懲治之後,必使他們被擄的歸回,並使他們在地上的萬族中有名聲,得稱讚。

以色列人立國的基本使命,是要在萬民中作屬神的子民、祭司的國度。神賜下律法給他們,教導他們怎樣事奉他,向他們的外邦列國顯出他奇妙的大作為,為要叫他們成為一個事奉神的國度,彰顯神的各種榮美,因而使地上的萬國都來效法他們,事奉他們所事奉的獨一真神。豈知,以色列人不但未能引領列國歸向真神,自己反倒陷在列國所事奉的各種偶像的罪中,所以不論猶大受懲罰或列國受懲罰,都證明以色列人所肩負的屬靈使命完全失敗。最終,神親自顯出他得勝的權能,結束這邪惡的世代,設立他的國度在地上,完成他救贖的計畫。那時,我必使萬民用清潔的言語,好求告我耶和華的名,同心合意的事奉我。(番三9)。

四、分段

第一段 宣告的懲罰(一1至二3
一、自薦(一1
二、全地的懲罰(一2~3
三、猶大的懲罰(一4~6
四、描述神施罰情形(一7~18
1
.神要懲罰的人(一7~13
2
.神發怒施罰之可怕(一14~18
五、勸告同胞及時悔改(二1~3
第二段 預告列國必受審(二4~15
一、非利士(二4~7
二、摩押與亞捫(二8~11
三、古實(二12
四、亞述(二13~15
第三段 責備耶路撒冷的罪(三l~7
一、耶路撒冷的四不(三2
1
.不聽從命令(三2上)
2
.不領受訓海(三2上)
3
.不倚靠耶和華(三2中)
4
.不親近神(三2下)
二、耶路撒冷的領袖們(三3~4
l
.首領(三3
2
.先知(三4上)
3
.祭司(三4下)
三、耶路撒冷的耶和華(三5~7
1
.耶和華是在他們中間的神(三5上)
2
.神是公義的,斷不作非義之事(三5
3
已經除滅列國的民(三6
4
.神對選民的勸告和失望(三7
第四段 復興的遠景(三8~20
一、列國受罰與余民復興(三8~13
二、以色列家的歡樂(三14~20
五、章題
第一章——宣告神的懲罰
第二章——警告列國
第三章——忠告同胞

 

 

西番雅書導論(陳惠榮)

 

西番雅書

  舊約小先知書中的一卷。

作者
  根據一章1節所述,西番雅是在約西亞(主前640-609)作王期間的先知。他的家譜異常詳盡地記載在書中。有些釋經學者認為希西家王(主前715-686)是他祖父的祖父。但在猶太和基督教的傳統中,缺乏支持。書中列出的最後3個名字,很可能是要表明他父親的名字並非「古實人」的意思,從而確定西番雅是一個土生的猶太人。「西番雅」是一個相當普通的名字,意指「主所保護及蔭庇的」,以見證神保守的能力。

寫作年代、緣起和對象
  西番雅大約在主前630年作先知,當時尼尼微城還未傾覆(主前612;二13-15)。約西亞的統治,以主前622年為分界,分作兩期。在主前622年,當人把聖殿中異教的物品消除時,發現了律法書,以致加速了約西亞的宗教改革(王下二十二)。西番雅書中所形容的景象(一4-68-12,三1-4),是未改革前的情況,至少從他的責備中,可推斷是寫於622年以前。先知信息的對象,是南國猶大,特別是耶路撒冷的統治者及宗教領袖。約西亞王在8歲登基,而西番雅很有可能是在約西亞年幼時作先知的。
  學者向來很關注書中預言的真確性。書中第二章(除了二1314)對外邦的預言,以及三章920節的應許,是學者未敢肯定的。雖然外國文獻中與西番雅的歷史記載沒有任何牴觸之處,而且我們又不能絕對否定三章920節的真實性,但很可能三章1420節是附加的預言,用來完結被擄時期及後期所訂定最後的版本。書中有關猶大國的罪和刑罰的部分(現在已應驗了),可作為對叛逆神的人嚴厲的鑑戒。西番雅書中已應驗的警告性預言,加強了書中的正面意義,堅定新一代屬神的子民。

背景
  在政治方面,亞述帝國已向西面伸展,牢牢地控制巴勒斯坦。
  在瑪拿西長期的任內(主前696-642),國家完全臣服於亞述。政治上成為亞述的附庸國,也等如宗教上歸附亞述諸神,特別是敬拜天上的萬象(王下二十一5)。西番雅斥責這些罪行(一5),當國家之門向一個外邦宗教敞開,其他的宗教便自然湧入,一旦摒棄敬拜獨一以色列的神,巴勒斯坦的異教便公然得到接納。因此,正如西番雅所證實(一4),人們公然敬拜迦南地的巴力(王下二十一3)。西番雅斥責那些拜瑪勒堪的人(一5),他們把兒女作祭物獻給亞捫人的神(王上十一7;王下二十三10)。國際間的帝國主義削弱了本土的文化,以致人們追隨外國的風俗,可能還染上了外國的宗教色彩(一89)。
  約西亞的統治帶來改變,標誌著政治和宗教上的轉捩點。在此期間,亞述東面和北面均出現了紛擾,因而無法鞏固佔領的土地,不能加強西面的勢力,這就促使了約西亞推行改革運動。
  他把亞述的重壓拋開,向北伸展勢力至舊北國的領土。從宗教的角度來看,他個人以及國家已完全擺脫盛行於猶大地的各種宗教,他更重新召喚國家單純專一地信服以色列的神。西番雅書中顯示,至少有一個人與他擁有共同的理想;毫無疑問,他作先知的工作為約西亞日後的改革鋪了路。他與耶利米同期,至少是與耶利米早期同期(耶利米於主前627開始作先知)。
  學者曾這樣提出,西番雅的預言,部分原因是由於西古提人的侵略。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描述大約在西番雅作先知的時期,西古提人席捲西亞,甚至南達埃及的邊界。現在甚少人傾向相信希羅多德的故事,並把它與西番雅作先知的工作連在一起。沒有具體的證據可證實西古提人曾作那麼大規模的侵略。
  可能正如西番雅所言(例:一17),他是純粹由於神學上的需要而言的。他受神的啟示,預見由於神的干預和人的敗落而觸發的一場無法避免的衝突。

寫作目的和教導
  由於西番雅奉神的名講預言,他嚴斥猶大地在宗教上所犯的罪,並政府及宗教領袖貪污橫行的現象。他預言國家會衰亡,這也的確見於主前586年。道德和宗教上每況愈下,導致政治上傾覆性的毀滅,席捲整個國家;這次的傾覆就是西番雅所指的「耶和華的日子」,這並不是一個新名詞,而先知也知道聽者聽了,會膽戰心驚。阿摩司已用過這名詞,甚至在他的時代,這詞也甚為通行(摩五18-20)。首次在南國用這名詞的人是以賽亞(賽二6-22,尤見於第12節)。無論是在用詞還是其他方面,西番雅是神呼召的另一個以賽亞,負責向後人再次申明以賽亞曾經預言的真理。
  「耶和華的日子」主要是指在某一時間內,耶和華將決斷地介入世界中,以建立祂的主權。敵對的因素將要被掃一空,神的敵人──與神的道德意旨相違背的人──將要公然受罰。這日子是要審判一切不承認神的主權的人,特別是指外邦人,但也包括犯罪的以色列人。先知強調神的子民如何受苦,目的是糾正一個普遍的假設:其他國家才是神審判的唯一對象。
  這「日子」也要為向神忠心的人昭雪,那些為主受欺壓的人,得著復興的保證。西番雅提出這兩方面的論點,把神的真理傳達給他同時代的人。這是「耶和華忿怒的日子」(一1518,二2),那時,神將表露祂對人的罪所作出的反應,不單對其他國家,也包括猶大,就是首都耶路撒冷城(一10-13)和猶大的其他城市(第16節)。
  西番雅所痛斥的那些罪行,首推宗教方面。他抨擊外國宗教滲入猶大地,乃基於十誡中的第一條:「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出二十3)以色列的神要求人專一敬拜祂。西番雅呼喚以色列重回「古道」,也就是那「善道」(耶六16)。先知更抨擊耶路撒冷的掌權分子,稱他們濫用職權(一89); 就是宗教領袖,也未能作出合乎道德的領導(三34)。
  西番雅揭露了一個基本的罪行,就是驕傲(三11),那是自我中心和自滿的心理狀態。猶大有70年時間理解何謂和平安靜,當然要付上代價。猶大鄰近的國家經歷了軍事的襲擊和破壞,但猶大卻能倖免(第6節)。猶大國的人民一點也不為意神在護祐他們的生命(一12)。其他宗教似乎更為可取,敬拜以色列神看來已經落伍(一6,三2)。神惟有重新建立祂的至高地位和權威。
  西番雅的神是至高的。全世界也臥在以色列神大能的手中,過去軍事上的失敗是由於他派遣施行毀壞的工具(三6),祂將要以軍事力量對付猶大(一13),所有國家的命運全在祂手中,驕傲的亞述不久會遭毀滅(二13-15),還有非利士人、亞捫人、摩押人等也同遭此命運(二4-10)。在這方面,西番雅可談論的甚多,而且都是愛國的猶太 聽眾愛聽的。但是,他保留了一個神學上的平衡,就是當審判的日子來到,神的審判必須是由神家內的人開始(彼前四17)。這種平衡思想的另一個證據,就是除了猶大以外,其他國家也給賦予正面的角色。在這裏,他重申在以賽亞書二章24節所保留的傳統,就是預言普世都將敬拜以色列的神。
  西番雅也有一個正面的信息,要傳達給猶大的人民。從先知的立場來看,拯救的信息並沒有抵銷末日審判的信息,審判會先來到,隨後便是拯救。然而,災難的時期卻是無可避免,先知對「忿怒的日子」作出黯淡的描寫,可以理解為對猶大人民災難性的警告和含蓄的請求,希望他們放棄自滿、犯罪的行徑。
  二章3節、三章1113節清楚顯明,西番雅沒有想及完全的毀滅。他在審判和拯救之間築了一道橋樑,就是餘民的觀念,也是另一個從以賽亞得來的概念(三1213;參二3)。從西番雅痛斥驕傲自滿一事來看,可料及他看重在至高的神面前謙卑(二3,三12)。西番雅所指的謙卑,相等於以賽亞所指的信心。要被列入剩餘之民中,另外一個必須的條件,就是秉行公義,順服那位藉著與以色列立約而顯明自己道德意旨的神(二3)。
  西番雅在神引導下所擔任的角色,明顯就是重新提出已被當代遺忘的真理。西番雅能預見神如何審判猶大和世界,但他也宣佈永恆的真理,是關乎神的本性和祂與世界的關係,並神的子民應負的責任。
  西番雅書在新約中的重要性,在於有關耶和華的日子的用語。
  很多經文也暗示這方面的信息〔太十三41(番一3);啟六17(番一14),十四5(番三13),十六1(三8)〕。這些迴響強調了西番雅的重要性。他超越了時間的限制。西番雅完整的描繪聖經中的神是一位介入人類歷史,並建立祂國度的神。西番雅所描述的景象,就是一連串終結歷史的事件。

內容提要

西番雅
    一章1節介紹了西番雅,指出當時的歷史背景,最重要的是強調了他如何默想神的話。

審判
  猶大全書第一個主要部分是一章2節至二章3節。它可以分為4部分:27節、813節、1418節、二章13節。27節提及猶大將被包括在全球性的毀滅中(第23節,參修訂標準譯本;參三8)。西番雅利用傳統的材料,強調神的子民絕不會倖免於難,如他們素常以為的(參摩五18-20)。先知以充分的理由,支持他那使人震驚的啟示,這些理由是有關耶路撒冷在宗教上的偏差。作者以反諷的方式用了祭牲的比喻,把猶大描繪成受害者(第7節)。
  國家的行政人員及皇室成員犯了罪(一8-13)。人們遵從迷信的風俗(第9節),但沒有人理會神的基本吩咐:不可偷盜及訛詐取利。西番雅對於敵人在耶路撒冷北面的攻擊,以信心作出回應,又以此作為神懲罰不誠實商人的例子(參摩八56;彌六1011)。神在那些被遣往耶路撒冷的軍隊後面,要把人從藏匿的地方連根拔起。那些一直以來忽視神旨之人(參耶十5),將發現神介入他們的生活中,而且他們要受到咒詛,手裏所作的將得不到回報(參摩五11)。
  接著,先知描繪了那要來的「日子」黯淡的景象,是駭人聽聞、令人毛骨悚然的。先知的說話,刺激那些不想聆聽神言的傲民,他以沈悶的節奏描繪滅亡審判之事,使他們面對現實。
  猶大將要接受神的震怒而陷入混亂的狀態,他們的財富引來很多華麗的進口貨(第8節),但也不能逃過神的審判(參路十二15-21)。
  先知恰當地以懇求悔改的呼聲,完結他的講章(二1-3)。他既已使聽眾從冷漠的情緒中甦醒過來,便能傳遞那還沒有完全落空的大好消息。人民聚集在聖殿中,表示悔改(參珥一14,二12-17),加上在神的子民中有以神的旨意為念,並順服神的人為他們代求,神的毀滅或許可以中止(參創十八23-26)。
  西番雅小心地運用先知用語中「或者」一詞(珥二14;摩五15;拿三9;參徒八22;提後二25),以此突出了神的主權,並防止人自以為是。

審判外邦
  在書中第二個主要部分中(二4-15),先知描寫神如何審判外邦。在猶大以西、以東、以南、以北等代表國一一被點名。根據先前部分的上下文來看,這強調耶和華的日子的宇宙性。正如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可分為4段:二章47節;811節;12節;1315節。
  第一段的對象是非利士人。說到迦薩和以革倫兩個城市,先知採用了希伯來預言學中常見的修詞法。兩個名字在發音上均與描述他們結局之詞音近。先知抨擊非利士人為非法的入侵者,他們由革哩底僭越至原來是留給神子民的應許地。
  摩押人和亞捫人由於態度傲慢,而且奪取猶大的地域(二8-11),故此受到先知的抨擊;神則會幫助那些與祂立約之民。祂這樣做不單因為祂是以色列的神,更因為祂是萬國的神,祂以此來彰顯祂的主權(參賽四十五23)。
  西番雅書二章12節表面上是關乎古實人的。事實上,所指的是埃及;很久以來(大約主前716-663),埃及是由一系列古實法老統治(參王下十八21,十九9)。埃及為了要得到支持,對抗日漸強盛的瑪代人和巴比倫人,便與正在衰敗的亞述立約。因此,第12節與跟著有關亞述國的經文,有緊密的聯繫。
  經文中有大量的篇幅,用以描述猶大的敵人亞述(番二13-15)。猶大在亞述手下長期吃盡苦頭。正如以賽亞書十章1314節所描繪的,亞述是滿足自我和推崇個人驕傲的典型。

重申審判的信息
  最初的兩個主要部分,詳述了審判猶大和鄰國的信息。在第三部分(三1-8),這個雙重的信息以較簡短的形式出現。西番雅抨擊以耶路撒冷既為政治首都,又為宗教中心。作為神的代表,政府及聖殿的職員身上對他們的職分過於輕率。地方領袖濫用權力,收受賄賂,甚至把政敵殺掉(參王上二十一)。他們不但不是人民的牧者(參結 三十四),反是捕取獵物的野獸(參結二十二2527)。眾先知誤用恩賜,以圖增加私利(參彌三5;耶二十三4;結二十二28);眾祭司也破壞了聖殿中嚴謹的規條(參結二十二26)。令人更為震驚的,便是在他們面前,有耶和華崇高的標準作為永遠的典範,就是用來顯明及榮耀神的聖殿中每天的事奉。更甚的是他們忽視歷史的教訓,從來沒有學曉謹慎和敬畏的態度。書中的結論很清晰,在那要來的耶和華的日子,猶大不能逃脫刑罰,而且還要與其他國家一同受苦。

神的心意
  在最後的部分中(三9-20),呈現了神對猶大和列國的心意,但這一次卻從頗為不同的角度來說。「刑罰」不是神對子民和各國所定的結局;終極而言,神的心意是救贖,而不是毀滅(彼後三9)。二章3節中「或者」一詞,已被一個關乎審判後、肯定正面的應許取替。這部分可分為3段:三章910節;1113節;1420節。910節提及各國的回轉,這段值得注意的文字,有神肯定的保證,展示將來外邦人願意順服以色列的神。他們願意歸向神,並非出於人的意願,乃是因著神的介入。因敬拜外邦偶像而遭玷污的嘴脣,將被潔淨,只用來讚美以色列的神(第9節「言語」字面的含義是「嘴脣」;參賽六5-7)。從遠處而來的人,在這裏被形容為離開比古實尼羅河再南面的人,他們帶者哀求者的心態到來,就像是分散的猶太人歸家一樣。
  神的子民會以改變了的心,作為記號(三11-13)。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在政治和宗教上的驕傲,在神的面前會被潔除,他們將是一群被潔淨的餘民,謙卑地信靠神(參賽二1119)。
  他們的信靠將使他們獲得樂園的祝福(參彌四4),結果,以互相信任為基礎的社會生活將得以實現。
  最後一段說到將要來臨的歡樂(三14-20)。先知設想自己去到將來(參第16節),那時神的審判已完結,接著而來那拯救的時刻便要顯露(參賽四十2)。神的子民在他們那位行使祂至高意旨的主面前,充滿歡欣(參結四十八35)。神大能的同在和洋溢的喜樂,把恐懼和沮喪消除(參一17),祂的喜樂將要感染祂的子民,以致大眾要歡欣(三1417)。而且,神的喜樂就是祂子民的生命因祂慈愛的作為而產生的,奇妙的改變(第17節;參修訂標準譯本「祂會在祂的愛中把你更新」)。在這改變中,必定包括神替受苦之人昭雪。他們會賦予尊榮的地位,就是作為榮耀之神可見的代表,最終,神的權能會透過一群大能的子民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