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迦利亞書第九章註解

 

內容綱要

 

【彌賽亞第一次降臨前後】

   一、彌賽亞第一次降臨之前(1~8)

   二、彌賽亞第一次降臨時的情景(9~10)

   三、彌賽亞第一次降臨所帶來的福分(11~17)

 

貳、逐節詳解

 

【亞九1「耶和華的默示應驗在哈得拉地大馬色,世人和以色列各支派的眼目都仰望耶和華,」

   〔呂振中譯〕神託永恆主的話在哈得拉地,落到大馬色;因為屬於永恆主的是亞蘭的城市(傳統人的眼目)、和以色列的眾族派。

  〔原文字義〕默示(原文雙字)」負擔,承受,重任(首字);言論,言語(次字);「應驗」安息之地,休息;「哈得拉」居住;「大馬色」安靜的粗麻紡織者;「眼目」眼睛,泉源;「仰望」(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耶和華的默示」:意指神放在心裡的負擔,祂在將來要付諸實行或促成的事,啟示給先知撒迦利亞,由他傳達給神的選民。

         「應驗在哈得拉地、大馬色」:『哈得拉地』原屬亞述帝國,相繼被巴比倫帝國、瑪代波斯帝國佔領,現今在敘利亞境內,哈馬(2節;摩六14)的北面;『大馬色』原為亞蘭國首府,現為敘利亞首都。全句意指本段經文(1~8)的預言將會應驗在以色列人的世仇大敵上,在耶穌基督降生之前,都將淪亡於希臘(13)亞歷山大大帝。

         「世人和以色列各支派的眼目都仰望耶和華」:意指不僅是全體以色列人,甚至連列國萬民也都將轉眼注目仰望救主耶穌基督。

  〔話中之光〕()耶和華是信實的神(參申七9),凡祂所啟示的話(負擔),都必得著應驗,決不至於落空。

         ()耶和華又是大能的神(參詩八十九8),祂親口應許,也必親手成就(參王上八24)

 

【亞九2「和靠近的哈馬,並推羅、西頓;因為這二城的人大有智慧。」

   〔呂振中譯〕還有交界的哈馬,推羅和西頓,不管他們有多大的智慧。

  〔原文字義〕靠近」接壤;「哈馬」堡壘;「推羅」岩石;「西頓」打獵;「大」極度地,非常地。

  〔文意註解〕和靠近的哈馬,並推羅、西頓」:這些地方是在亞蘭國之南,腓尼基人所住之地,靠近地中海東岸,現為黎巴嫩轄境。當年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攻佔敘利亞之後,揮兵南下,直搗地中海東岸各地。

         「因為這二城的人大有智慧」:『二城』指推羅和西頓,它們是海口大港,居民腓尼基人以貿易經商著名於世,而腓尼基人所用的字母乃是西方世界字母之母,堪稱智慧之城。注意,本句所提的城是複數,其動詞卻為單數,故推羅、西頓可視為一個完整的單位,聖經中常將此二城連在一起提說(參拉三7;耶二十五22;二十七34;珥三4;太十一2122;十五21;徒十二20)

  〔話中之光〕()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九10)

         ()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三7)

 

【亞九3「推羅為自己修築保障,積蓄銀子如塵沙,堆起精金如街上的泥土。」

   〔呂振中譯〕推羅為自己建造了堡障,堆積銀子如塵沙,精金如街上的泥土。

  〔原文字義〕修築」建造,重建,建立;「保障」防禦工事,圍牆;「積蓄」堆積;「塵沙」乾地,灰塵;「堆起」(原文無此字);「泥土」泥巴,鬆土。

  〔文意註解〕推羅為自己修築保障」:『推羅』城建造在岩石上,故名『推羅』即岩石之意;城牆用岩石修築,非常高大,易守難攻,歷經數次戰役,得免被敵人攻佔,但最後仍被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攻破。

         「積蓄銀子如塵沙,堆起精金如街上的泥土」:腓尼基人擅長貿易經商,歷世歷代,積存了無數的財富,故本句用金如土、銀如沙來形容。

  〔話中之光〕()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的享受的神(提前六17)

         ()你們存心不可貪愛錢財,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因為主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來十三5)

 

【亞九4「主必趕出她,打敗她海上的權力;她必被火燒滅。」

   〔呂振中譯〕但是你看,主必奪取她的產業,將她的資財擊落海中,她本身呢、必被火燒滅。

  〔原文字義〕趕出」佔有,剝奪;「打敗」擊打,殘殺;「權力」力量,能力;「燒滅」吞噬。

  〔文意註解〕主必趕出她」:意指按照神所定的旨意,推羅王終於被希臘亞歷山大大帝趕下王座。

         「打敗她海上的權力」:意指推羅的龐大海上艦隊也被擊潰(參結二十六17)

         「她必被火燒滅」:據說推羅城被希臘大軍放火燒毀,以致其他各城都不敢再頑抗。

  〔話中之光〕()你們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點不能幫助(詩一百四十六3)

         ()我的神阿,我素來倚靠你。求你不要叫我羞愧,不要叫我的仇敵向我誇勝(詩二十五2)

 

【亞九5「亞實基倫看見必懼怕;迦薩看見甚痛苦;以革倫因失了盼望蒙羞。迦薩必不再有君王;亞實基倫也不再有居民。」

   〔呂振中譯〕亞實基倫看見必懼怕;迦薩必翻騰、非常難過;以革倫必因失所望而蒙羞。王必滅沒於迦薩;亞實基倫必不再有居民。

  〔原文字義〕亞實基倫」邪惡的火,我將被衡量;「懼怕」畏懼,害怕;「迦薩」強壯;甚」極度地,非常地;「痛苦」扭曲,旋轉;「以革倫」移民,連根拔起;「盼望」期待,希望;「蒙羞」枯乾,乾涸。

  〔文意註解〕亞實基倫看見必懼怕;迦薩看見甚痛苦」:『亞實基倫』、『迦薩』、以革倫,以及亞實突(6)都是非利士人的大城;本句意指非利士人因看見推羅城被火焚毀的結局,故面對一路揮軍南下的希臘大軍,大感恐慌,因體認到自己無力抵擋而極度痛苦悲哀。

         「以革倫因失了盼望蒙羞」:意指在『以革倫』的非利士人因失去了免於被毀滅的盼望,以致羞於頑抗。

         「迦薩必不再有君王;亞實基倫也不再有居民」:意指『迦薩』的非利士人不再被自己族人掌權統治,僅能作傀儡;而『亞實基倫』的非利士人則被擄分散或淪為奴隸。

  〔話中之光〕()不信的外邦人,「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弗二12)

         ()信徒和不信的外邦人不同。正如使徒保羅所說:「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腓一20)

 

【亞九6「私生子〔或譯:外族人〕必住在亞實突;我必除滅非利士人的驕傲。」

   〔呂振中譯〕雜種人必住在亞實突;這樣、我就剪除了非利士人的驕傲。

  〔原文字義〕私生子」婚外所生的孩子;「亞實突」強而有力的;「除滅」剪除,砍下;「非利士人」移居者;「驕傲」升高。

  〔文意註解〕私生子必住在亞實突」意指亞實突的非利士人必與外族人雜居通婚,而不能維持純種本族。

         「我必除滅非利士人的驕傲」:意指神必要使他們長久被外族統治,藉此除掉非利士人的狂妄自大。

  〔話中之光〕()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

         ()必有萬軍耶和華降罰的一個日子,要臨到驕傲狂妄的,一切自高的都必降為卑(賽二12)

 

【亞九7「我必除去他口中帶血之肉和牙齒內可憎之物。他必作為餘剩的人歸與我們的神,必在猶大像族長;以革倫人必如耶布斯人。」

   〔呂振中譯〕我必除去他們口中帶血的肉,和他們牙齒間可憎的禁物;他們必作為餘剩之民歸於我們的神;必像個族系在猶大中;以革倫人必像耶布斯人。

  〔原文字義〕除去」轉變方向,出發;「可憎之物」可憎的事物;「餘剩」保留,遺留;「以革倫」移民,連根拔起;「耶布斯」被踐踏,打穀場。

  〔文意註解〕我必除去他口中帶血之肉和牙齒內可憎之物」:意指神必要廢除他們長久所信奉的偶像假神祭祀之禮,故不再吃帶血之肉和拜過偶像的祭物。

         「他必作為餘剩的人歸與我們的神」:意指大多數非利士人必將消失其民族性,其中有少數餘民歸化而信奉以色列人所敬拜的真神。

         「必在猶大像族長」:意指這些歸化信奉真神的餘民,必將融入猶大支派中,而成為尊貴的一部分家族。

         「以革倫人必如耶布斯人」:意指住在以革倫的非利士人,必如當年住在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並沒有被大衛王趕走或剪除,而是被同化成為以色列人的一部分。

  〔話中之光〕()世人以多數人的選擇為歸向,但聖經所啟示的原則乃是「餘剩的人」;剩下的餘數(參羅九27),才是得救且得勝的人。

         ()神的話說:「我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羅十一4)。但願我們也能在茫茫人海中,作個極少數的「七千人」中之一。

 

【亞九8「我必在我家的四圍安營,使敵軍不得任意往來,暴虐的人也不再經過,因為我親眼看顧我的家。」

   〔呂振中譯〕我必在我家四圍紮營來抵擋敵軍(或改點母音作我必在我家四圍紮營作為防衛者),不使人來回經過;不使再有壓迫者從他們身上經過;因為如今我親眼看到了。

  〔原文字義〕家」家庭,房屋,住處;「四圍」(原文無此字);「安營」紮營,衰微;「敵軍」看守者;「任意往來(原文雙字)」經過,穿越,往前(首字);返回,轉回(次字);「暴虐的人」壓迫者,強求者,催逼者;「經過」經過,穿越,往前;「看顧」看見,察看,覺察。

  〔文意註解〕我必在我家的四圍安營,使敵軍不得任意往來」:意指亞歷山大大帝所率領的希臘大軍,雖然從北方的敘利亞地區一路攻打下來,卻因為神對以色列民的特別看顧與保護,而得以倖免於難,不受敵軍的攻擊。

         「暴虐的人也不再經過,因為我親眼看顧我的家」:意指由於神親自看顧,使得凶暴殘虐的亞歷山大大帝,不但不攻擊耶路撒冷,反而友善地對待以色列人,並且揮軍轉向,再度北上攻打波斯,而不再經過以色列家所住的地區。

  〔話中之光〕()耶和華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祂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是我的避難所。我的救主啊,你是救我脫離強暴的(撒下二十二2~3)

         ()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耶和華是我性命的保障,我還懼誰呢(詩二十七1)

 

【亞九9「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祂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

   〔呂振中譯〕錫安子民哪,盡情快樂吧!耶路撒冷子民哪,歡呼吧!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他得勝而勝利(與素譯『拯救』一詞同字)!謙卑謙卑地騎著驢,騎著驢駒、母驢的崽子。

  〔原文字義〕錫安」乾枯之地;「民」女兒;「大大」極度地,非常地;「喜樂」歡喜,歡欣,快樂;「耶路撒冷」平安的訓誨;「歡呼」喊叫,吹出響聲;「公義的」公義的,公正的;「拯救」拯救,解救;「謙謙和和」貧窮的,困苦的,謙卑的;「驢」公驢(首字);母驢(次字);「駒子(原文雙字)」公驢(首字);兒子,少壯的(次字)

  〔文意註解〕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錫安』和『耶路撒冷』是同義詞;本句意指耶路撒冷的居民應當歡喜快樂,因為彌賽亞,就是主耶穌基督,將要降生,並且來到他們中間。

         「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你的王』指神百姓的君王,就是彌賽亞;本句預言彌賽亞第一次來臨,在神的眾百姓面前出現。

         「祂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本句形容這位彌賽亞與前一節『敵軍任意往來,暴虐的人』(8)正好相反:(1)祂持守公義,絕不任意妄為;(2)祂施行拯救,絕不凶暴殘虐。祂的來到,是要顯明神的公義,將神的百姓從罪惡中拯救出來(參太一21)

         「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這句話在主耶穌和門徒們進耶路撒冷城時得著應驗(參太二十一1~11),表明彌賽亞第一次來臨,並不是以色列人所誤以為的,威風地騎著馬來率領祂的百姓,使脫離外邦人君王的暴政;而是溫和謙卑地騎著驢駒子,來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使祂的百姓得以脫離黑暗和撒但的權勢(參徒二十六18)

  〔話中之光〕()主耶穌說:「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太十一29)

     ()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二35)

 

【亞九10「我必除滅以法蓮的戰車和耶路撒冷的戰馬;爭戰的弓也必除滅。祂必向列國講和平;祂的權柄必從這海管到那海,從大河管到地極。」

   〔呂振中譯〕他(傳統我)必砍毀以法蓮的戰車,砍死耶路撒冷的戰馬;作戰的弓必被砍拆。他必向列國講和平;他的統治必從這海管到那海,從大河管到地極。

  〔原文字義〕除滅」砍掉,剪除;「以法蓮」兩堆灰塵,我將獲雙倍果子;「戰馬」戰車馬,燕子;「講」說話,講論;「和平」和平,完全,健全,平安;「權柄」統治權;「管」(原文無此字);「極」極端,中止,終點。

  〔文意註解〕關於本節經文的解釋,有兩種解法:(1)按上下文看,宜解作當彌賽亞第一次降臨時所顯出的光景,但不能按字面解;(2)有關普世和平的預言,需要等到彌賽亞第二次再來時才能得到真正的應驗。

         「我必除滅以法蓮的戰車和耶路撒冷的戰馬,爭戰的弓也必除滅」:意指戰車、戰馬、弓等一切戰爭的工具,都將歸於無用。(1)當彌賽亞第一次降臨時,祂絕不使用武力,絕不以戰爭的手段擴展神的國;(2)當彌賽亞第二次再來時,神百姓的仇敵已被殲滅(參啟十九17~21),故不再需要戰爭的武器。

         「祂必向列國講和平」:意指:(1)當彌賽亞第一次降臨時,主要的任務是使神與人,以及人與人之間帶來和平(參弗二13~18)(2)當彌賽亞第二次再來時,將會實現普世真正的和平(參賽九6「和平的君」)

         「祂的權柄必從這海管到那海,從大河管到地極」:意指:(1)當彌賽亞第一次降臨時,神國度的福音將會傳遍天下(參太二十八18~19;徒一8)(2)當彌賽亞第二次再來時,神的國度必從巴勒斯坦地區擴展到全世界(參詩七十二8;啟十一15)

  〔話中之光〕()屬神的人應當向不信主的外邦世界傳和平的福音(參徒十36;弗二17)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十二18)

 

【亞九11「錫安哪,我因與你立約的血,將你中間被擄而囚的人從無水的坑中釋放出來。」

   〔呂振中譯〕錫安哪、你,你也如此,為了和你立的約之血、我必將你中間被擄被囚的人從無水坑中釋放出來。

  〔原文字義〕立約」契約,結盟,保證;「被擄而囚的人」囚犯;「坑」地牢,監獄,坑;「釋放」打發,送走。

  〔文意註解〕錫安哪,我因與你立約的血」:『立約的血』指被殺祭牲的血,作了神與祂子民立約的憑據((參出二十四5~8;來九20),預表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寶血,是『成聖之約的血』(參來十29),在神面前永遠有功效。

         「將你中間被擄而囚的人從無水的坑中釋放出來」:『被擄而囚的人』泛指身陷在不由自主之困境中的人們;『無水的坑』指不能自力脫離的困境。全句意指信實的神必要履約施救援。

  〔話中之光〕()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祂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祂的身體(來十19~20)

         ()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加五1)

 

【亞九12「你們被囚而有指望的人都要轉回保障。我今日說明,我必加倍賜福給你們。」

   〔呂振中譯〕被囚而有指望的人哪,返回堡砦哦!我今日鄭重地說明我必加倍地還報你們。

  〔原文字義〕指望」指望,期望,繩子;「轉回」轉回,返回;「保障」堡壘;「說明」顯明,告訴;「加倍」雙倍,重複;「賜」(原文與「轉回」同字);「福」(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你們被囚而有指望的人都要轉回保障」:意指在困境中而不放棄指望的人,都終必得到釋放,且要蒙神保守。

         「我今日說明,我必加倍賜福給你們」:這是引述先知以賽亞的話:『你們必得加倍的好處,代替所受的羞辱;份中所得的喜樂,必代替所受的淩辱。在境內必得加倍的產業,永遠之樂必歸與你們』(賽六十一7)

  〔話中之光〕()主阿!如今我等甚麼呢?我的指望在乎你(詩三十九7)

         ()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八24~25)

 

【亞九13「我拿猶大作上弦的弓;我拿以法蓮為張弓的箭。錫安哪,我要激發你的眾子,攻擊希臘〔原文是雅完〕的眾子,使你如勇士的刀。」

   〔呂振中譯〕我拿猶大做我上弦的弓,拿以法蓮做張了弓的箭。錫安哪,我必激動你的眾子去攻擊希臘的眾子(傳統你的眾子、希臘阿),使你如勇士的刀劍。

  〔原文字義〕(首字)」彎起,踩踏,前進;「猶大」讚美的;「上弦的弓」(原文無此詞);「拿(次字)」充滿,盈握,成就;「張弓的箭」弓,彩虹;「激發」激動,鼓勵,興起;「攻擊」(原文無此字);「希臘」起泡,泥土,卑鄙的人;「使」建立,設立;「勇士」強壯的,大能的。

  〔文意註解〕我拿猶大作上弦的弓;我拿以法蓮為張弓的箭」:『猶大』和『以法蓮』是南北兩國時期的代表支派;『上弦的弓』和『張弓的箭』表示做好準備,隨時要射出箭。全句意指神已經將以色列人裝備好,要使用他們起來對抗外敵。

         「錫安哪,我要激發你的眾子」:意指神要使祂的子民興起,激勵他們勇敢以赴。

         「攻擊希臘的眾子,使你如勇士的刀」:在彌賽亞第一次降臨以前,希臘是巴勒斯坦地區的統治者,『希臘的眾子』即指希臘人,『如勇士的刀』乃形容勇敢善戰;本句有二意:(1)主前175~163年,以色列人發動馬加比革命,掙脫希臘人的暴政統治;(2)預表新約的信徒裝備好神的話──它如兩刃的利劍(參來四12),攻擊希臘神話所代表的一切迷信偶像假神(參徒十七16~31)

  〔話中之光〕()要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弗六10~11)

         ()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弗六13)

 

【亞九14「耶和華必顯現在他們以上;祂的箭必射出像閃電。主耶和華必吹角,乘南方的旋風而行。」

   〔呂振中譯〕永恆主必顯現在他們以上;他的箭必射出如閃電;主永恆主必吹號角,乘南方的旋風而行。

  〔原文字義〕顯現」看見,覺察;「他們以上」(原文無此詞);「射出」前往,出來;「吹」吹奏,發出響聲;「角」號角,公羊的角;「旋風」暴風,龍捲風。

  〔文意註解〕耶和華必顯現在他們以上」:『他們』有二意:(1)指錫安的眾子(13),就是神的子民,神的顯現必為他們帶來引導與祝福(參出十三21~22;創十七1~2)(2)指希臘的眾子(13),就是神子民的仇敵,神的顯現對他們乃是審判與打擊(參瑪三2;出十四24~25)

         「祂的箭必射出像閃電」:意指神若動手攻擊,無人能閃避,無堅不摧(參詩十八14)

         「主耶和華必吹角」:意指神已發出爭戰的信號,祂要親自動手攻擊(參番一16)

         「乘南方的旋風而行」:『南方的旋風』指行動迅速且威勢驚人(參賽二十一1);本句意指神的攻擊行動快如迅雷。

  〔話中之光〕()你不要怕他們,因那為你爭戰的是耶和華你的神(申三22)

         ()撒母耳將一塊石頭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間,給石頭起名叫以便以謝,說:到如今耶和華都幫助我們(撒上七12)

 

【亞九15「萬軍之耶和華必保護他們;他們必吞滅仇敵,踐踏彈石。他們必喝血吶喊,猶如飲酒;他們必像盛滿血的碗,又像壇的四角滿了血。」

   〔呂振中譯〕萬軍之永恆主必圍護他們;他們必吃喝,必踐踏甩機;必吃喝鬧嚷嚷、如同喝酒;盛滿滿如血祭碗,濕透著血如同祭壇角。

  〔原文字義〕保護」保衛,庇護,環繞;「吞滅」吞噬,燒毀;「踐踏」制服,奴役;「彈」彈弓;「石」石頭;「血」(原文無此字);「吶喊」咆哮,吼叫,喧鬧;「盛滿」充滿;「壇」祭壇;「四角」角落。

  〔文意註解〕萬軍之耶和華必保護他們」:本節的『他們』顯然是指神的子民,故本句意指在神子民和仇敵的爭戰中,神必親自作他們的盾牌和保護(參詩一百十五9)

         「他們必吞滅仇敵,踐踏彈石」:意指神的子民在攻擊敵人的行動中,敵人的彈石射不中他們,故他們能順利的擊潰仇敵。

         「他們必喝血吶喊,猶如飲酒」:本句原文無『血』一字,故應解作:神的子民吶喊衝鋒陷陣,猶如飲酒般的輕鬆克敵。這種情形,有點像中文的『談笑用兵』。

         「他們必像盛滿血的碗」:本句原文也無『血』一字,故可解作:神的子民爭戰結果大獲全勝,滿載而歸。

         「又像壇的四角滿了血」:本句原文仍無『血』一字,故可解作:神的子民戰後向神獻祭,祭壇四周堆滿祭物,以表達他們無限的感恩之情。

  〔話中之光〕()求你保護我,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將我隱藏在你翅膀的蔭下(詩十七8)

         ()賜平安的神,快要將撒但踐踏在你們腳下。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常和你們同在(羅十六20)

 

【亞九16「當那日,耶和華他們的神必看祂的民如群羊,拯救他們;因為他們必像冠冕上的寶石,高舉在祂的地以上〔或譯:在祂的地上發光輝〕。」

   〔呂振中譯〕當那日、永恆主他們的神必使他們勝利(與『拯救他們』一詞同字),他必牧養他的人民如同群羊一般;因為他們必像冠冕上的寶石在他的土地上閃閃發光(或譯高舉)。

  〔原文字義〕神」神,統治者,審判官;「拯救」拯救,解救。

  〔文意註解〕當那日」:意指神的子民爭戰得勝的日子(15)

         「耶和華他們的神必看祂的民如群羊,拯救他們」:本句回顧神子民爭戰得勝的原因,乃在於神看祂的子民如群羊,是神在敵人面前為他們擺設筵席(參詩二十三5),又為他們與仇敵爭戰,拯救他們(參申二十4)

         「因為他們必像冠冕上的寶石」:本句說明神特別看顧祂的子民並拯救他們的原因,乃因他們在神的心目中,就像祂冠冕上的寶石,特別珍貴。

         「高舉在祂的地以上」:本句按原文又可譯作:『在祂的地上閃爍發出亮光。』意指在神的造物中獨具榮美寶貴的身分與地位。

  〔話中之光〕()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二十三14)

         ()耶和華神啊,你看顧我好像看顧高貴的人(代上十七17)

 

【亞九17「他的恩慈何等大!他的榮美何其盛!五穀健壯少男;新酒培養處女。」

   〔呂振中譯〕哦,他們的俊美何等的光采!他們的美麗何其耀目阿!五穀使壯丁精力旺盛,新酒使處女容光煥發。

  〔原文字義〕恩慈」良善,好的事物;「榮美」美;「健壯」結果實;「少男」青年人;「培養」(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他的恩慈何等大」:本節不是稱頌神,而是欣賞神所高舉的子民(16),故本句應譯作:『他是何等的善』(參詩一百三十三1),形容神子民的內在性質臻於至善。

         「他的榮美何其盛」:本句應譯作:『他是何等的美』(參詩一百三十三1),形容神子民的外在表現達到至美。

         「五穀健壯少男」:意指如同年輕男子因充分得到養分的供應,而顯出健壯有活力一樣,神的子民也因為神的餵養無缺,而顯得有生氣。

         「新酒培養處女」:意指如同年輕女子因充分得到新酒的能力,而顯得容光煥發一樣,神的子民也因為神的澆灌與滋潤,而顯得有丰采。

  〔話中之光〕()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詩一百三十三1)

         ()我的神必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裏,使你們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腓四19)

 

叁、靈訓要義

 

【彌賽亞(耶穌基督)首次降臨所啟示的新約】

   一、啟示新約蒙恩的人(1~8)

         1.蒙恩的原則──無論世人或選民都須仰望耶和華(1)

         2.倚靠自己智慧、能力、錢財的人都要滅亡(2~6)

         3.少數的原則──餘剩的人得救(7)

         4.在神的家中蒙神保守(8)

   二、啟示新約的救主(9~10)

         1.謙和騎驢的王──憑公義施行拯救(9)

         2.在平安中掌權的王──除去敵對,傳講和平(10)

   三、啟示新約的救恩(11~17)

         1.立約的血是得釋放的憑據(11~12)

         2.不再受仇敵的攻擊和轄制(13~15)

         3.得神寶愛和看顧,滿有榮美的形像(16~17)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迦利亞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撒迦利亞書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