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撒迦利亚书第十章拾穗

 

【亚十1当春雨的时候,你们要向发闪电的耶和华求雨。祂必为众人降下甘霖,使田园生长菜蔬。

         「春雨」:见珥2:23注。──《串珠圣经注释》

         巴勒斯坦地每年的“春雨”在阳历三、四月间来到。是大麦、小麦收成之前的雨季。在先知书中,雨水可有字面上和属灵上两种含义。按字面意思,甘霖沛降,大地丰收,代表神在物质上的赐福;按属灵意思来说,代表圣灵降临带来的复兴。比较《何西阿书》六3;《约珥书》二2332;《撒迦利亚书》十二10──《启导本注释》

         春雨是在三、四月之交。在旧约中只提到两种雨,春雨与秋雨(申十一14;何六3;珥二23)。他们新年时节,应是秋雨的季节(参阅亚十四17)。

         「甘霖」不是小雨,却是大雨,但不是暴风的狂雨而已。雨水充沛,足可供给果园与农田,却不会像狂雨那样成灾,实在是十分需要。雨水缺少,是灾祸的现象,在大灾难时期有的(启十一6),可见神的福分是春雨,像滋润田地的甘雨(何六4)。──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耶和华。撒迦利亚说明,如果神的子民要接受所应许的福气,就必须向神祈求,而不是向偶像祈求(2节)。丰富的保证(9:17)促使先知向同胞呼吁单单信靠神,以求物质和属灵的福分。

         春雨。春雨发生在雨季结束的春天,以帮助庄稼成熟(见申11:14)。早雨发生在雨季开始的秋天,以促使种子生长。充足的早雨或晚雨是神眷顾和悦纳的象征,代表祂属世和属灵方面的福气(见赛30:2;耶5:24;珥2:23)。

         发闪电的chazizim )。“雷云”。用晚雨的比喻来描述圣灵在末日的倾降(见珥2:23注释)。现在正是“晚雨” 时节。人们应恳切地祈求,使预备教会迎接人子的属灵恩赐加速来临。──SDA圣经注释》

         以色列的雨水并不稳定,雨水的充足与否会决定当年农业的丰收与歉收。被掳前以色列人拜巴力,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巴力掌管雨水。──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1 耶和华为丰饶之神】在古代近东,有一悠久传统,就是特别敬祀给田野带来雨水丰收的风雨神。在迦南宗教体系里称作巴力。以色列在被掳前也会将田地的丰饶归诸于巴力,同时却乐于承认耶和华是他们举国的神(见:何二1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十1~5神呼吁百姓转向祂并应允与他们一同争战对付敌国。──《串珠圣经注释》

 

【亚十2因为神所言的是虚空,卜士所见的是虚假,作梦者所说的是假梦。他们白白的安慰人,所以众人如羊流离,因无牧人就受苦。

         “家神”。在家里的神明,常与占卜的活动有关(比较创三一19;王下二三24;结二一21)。──《雷氏研读本》

         「家神」:常作占卜用(见串4)。

         「卜士」:藉征兆预测未来的人。这与其他邪术同被神禁止(申18:10下)。

         「作梦者」:神有时藉人的作梦启示祂的心意,然而有些假先知自称从神得梦,讹骗人(见附录「梦与预言」)。

         「他们白白 ...... 受苦」:家神、卜士及作梦者只会以空言安慰人:作领袖的依靠这些来带领百姓,导人于迷,所以百姓如同没有牧人的羊,流离失所。──《串珠圣经注释》

         “家神”指偶像而说。“牧人”指百姓的领袖。──《启导本注释》

         「神」就是家中的神像(创卅一19),在士师时代是为占卜所用的(士十七5,十八5),在扫罗王的时候特别禁止(撒上十五3),在主前第八世纪仍旧没有废除(何三4)。士也与这些有关,预卜未来,都为以色列的神所憎恶,予以严禁。

作梦的,是指一些假先知,假借作梦,以谎言惑众(耶廿三32,廿七910)。

         「流离」原意为拆除帐幕,在旷野起行,这是一种自动的行为,并非是强迫的。羊流离,是他们不要牧人,因为以色列人既离弃耶和华,又离弃他们的王,纔会落到这样地步,简直是自讨苦吃,受苦是指他们被掳的苦楚。──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家神teraphim )。通常指家中的小神像(见创31:19注释)。

         虚空。即无用的回答。

         做梦者。指那些假装宣示诸神旨意的人(见珥29:8)。

         众人如羊流离。相信这些骗子导致以色列人被掳。

         无牧人。可能指他们没有国王领导和保护(见何3:4)。──SDA圣经注释》

         「家神」:「家庭偶像」,在此是阳性复数型态,表明各种家庭偶像。 31:19  17:5  撒上 15:23  19:13

         「卜士」 :「占卜者」。

         「白白地」:「空虚的」、「白费的」。

         「流离」:原意是「启程」、「出发」。

         无「牧人」:「统治者」。

         ◎不管当时以色列人是否有拜偶像的习性(这部分有争议),但先知这里提出警戒也没什么不妥,再者先知这里也要提醒听众:主宰雨水与农业兴衰的也是耶和华。看到这里,也让我们想到身处于多元多神台湾社会的我们是否真的全心相信我们的神是掌管一切的神?──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2 偶像与卜士】译为「偶像」的希伯来字是 teraphim,很可能不是神像,而是祖先的像(见:创三十一19)。那些自称与亡灵有沟通能力的人借着召魂或观兆,借着这些人像来「发言」。擅于预测的人,不仅能解梦(见:但一17,二4),也精于引出启示的梦(见:撒上三3)。──《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十3我的怒气向牧人发作,我必惩罚公山羊,因我万军之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羊群,就是犹大家,必使他们如骏马在阵上。

         “牧人……公山羊”。外邦的君主,他们将要被毁灭(11节)。──《雷氏研读本》

         「牧人」、「公山羊」:于此大概指统辖百姓的外邦首领。──《串珠圣经注释》

         本节的“牧人”和“公山羊”是指外邦政权的领袖(十11),他们欺压神的百姓。──《启导本注释》

         耶和华的怒气在那些首领身上,就是以牧人与公山羊为首领。以牧人喻为首领,他们受责,因为他们非但不照顾羊群,反而加害于他们,杀他们当作食物,残忍至此,为先知所严责(耶二8;结卅四2-6)。

         耶和华对首领是惩罚,对百姓是眷顾,因为他们是祂自己的羊群。这些羊群在惊惧中无人领导,他们也不愿受导引,现在一定会有改变,甚至成为活泼又勇敢的骏马,而且是阵上的骏马,大可出去应战,使敌人败退。──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牧人。根据上下文,这些假牧人是以色列背道的领导人,包括国王,祭司和先知。神认为他们要为以色列的被掳之难负主要的责任(赛3:129:16;参耶2:8,26,278:1,210:2132:32;结22:23-31;结34:2-10等)。亚11:15,17暗示出这些假牧人离弃了他们的羊群。亚10:2说以色列人如羊流离,因为没有牧人引导他们走正路(参耶5:1-5;结34:5等)。

         也有人认为这里的“牧人”指“无牧人”(2节)时统治以色列的外邦君主。神用这些外邦“牧人”惩罚祂的子民(见赛10:5,6)。但他们对神的子民过于残暴。

         公山羊`attudim )。创31:10,12;申32:14。也是指领导人,如这里和赛14:9中。

         羊群。神要赐福给祂的羊群,使祂的子民强壮,以战胜敌人(见亚9:13)。──SDA圣经注释》

         「公山羊」:就是「首领」(也就是前面「牧人」)的意思。参 14:9  34:17

         「骏马」:高贵的、皇家的马。

         ◎牧人与公山羊可能指着以色列人中间的首领,也有可能指的是外国指派的管理官员。

         「惩罚」、「眷顾」:原文是同一个字,「注意」、「观察」的意思。有「按看见的结果来处理」的意思。──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3 领袖为牧者】早于主前二四五○年,国王是百姓的牧者这种观念即已用于苏美国王卢加珥扎格西。拉加什城邦当时的国王吾鲁卡金纳声称他的国家为宁吉尔苏神所拥有,而他是神所拣选的「牧者」,为了神明与百姓治理城市。主持正义的神(美索不达米亚的沙马士神,或是埃及的亚孟神)也以牧人的形像出现。这种观念在近东一直持续到君权时代,以牧人指称亚述的亚述巴尼帕王(主前七世纪),以及尼布甲尼撒王(主前六世纪)。──《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十3我必惩罚公山羊,是指什么?】

答:耶和华神说:「我的怒气向牧人发作,我必惩罚公山羊,因我万军之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羊群,就是犹大家,必使他们如骏马在阵上。」(3)在新约圣经中,有绵羊与山羊之分的教训:绵羊表示温柔、谦卑、顺服、信从神的人;山羊表示与上述一切相反,偏行己路、悖逆神的人(太廿五3233)。羊群南代表神的子民,而神是羊群的牧人(参诗廿三1,结卅四15,约十1114)。地上的牧人常因未尽职责,受到神的怒气责罚(亚十3上,结卅四110)。这里所提到的「公山羊」一词,在先知以西结书中也曾用到(结卅四17),乃是指着当时国中的主脑人物而说的,且在以赛亚书中被用作首领的称呼(赛十四9)。在他们悲哀惨痛的景况中,耶和华要亲自成为他群羊的收人,施行审判(结卅四17),惩罚那些不尽己责的领袖,而施恩眷顾自己的羊群,就是犹大家的百姓,如同在战线上的骏马一般,极有能力(参伯卅九1925)。再者这公山羊在圣经中,也是预表仇敌之国及其君王而言,比如希腊与其王亚力山大帝是也(参亚九13,但八521,参上册175题)。――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亚十3~5神要使用以色列人为刑罚敌国的工具:日后犹大在玛加比时代果然盛极一时。

         「骏马在阵上」:指勇猛争战。──《串珠圣经注释》

 

【亚十4房角石、钉子、争战的弓,和一切掌权的,都从他而出。

         “从他而出”。即从犹大。这里称弥赛亚为“房角石”(参看赛二八16的脚注)、“钉子”(即营钉)、“弓”(用来打仗的)和“一切掌权的”(镇压恶人的)。──《雷氏研读本》

         「房角石」:代表领袖(参赛19:13);于别处象征出自大卫的弥赛亚(赛28:16)。

         「钉子」:钉牢在墙上用以悬挂兵器或日常器皿(参士16:14),或指钉子将拉紧帐蓬的绳子钉稳在地上 (参出27:19), 这里象征稳固的权势(参赛22:23; 33:20)。

         「弓」:喻军事上的势力(参何1:5)。

         「一切掌权的」:指神赐给以色列公正的领袖。──《串珠圣经注释》

         很可能是弥赛亚时代来临的预言。“房角石”、“钉子”象征坚固的力量,喻犹大将得着可以信赖的领袖。“弓”代表战争的胜利,基督要作神子民的公正领袖。──《启导本注释》

         房角石是用作首领的(在赛十九13及诗一一八22。)房角石有稳固的力量,且能联络各部门,成为完整的结构,因此喻为好的首领。钉子是为支撑帐篷之用(出廿七19,卅五18,卅九40)。这也可指帐篷之内悬挂器皿之用(结十五3)。以钉子作为弥赛亚之称谓,是指他是支持民族的力量,他不是那种不忠的牧人,无法处置公山羊的压迫。

         争战的弓,是提及弥赛亚得胜的能力,祂是战士,常胜的将军。他的箭锋快,射中王敌之心,万民仆倒在他以下(诗四十五5起)。──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房角石。用不同的比喻强调犹大的稳固安全。犹太人认为本节是预言弥赛亚的。

         钉子。参赛22:23──SDA圣经注释》

         「房角石」:代表稳固、支撑大局的力量,整个建筑都依赖这块石头。

         「钉子」:「帐篷的营钉」或「挂东西的钉子」,跟房角石一样,也是着重于其稳固与支撑大局的角色。

         「争战的弓」:代表军事力量、率领军队的才能。

         「一切掌权的」:用来解释前面「房角石」、「钉子」、「争战的弓」的比喻。

         10:4 提到的可能是指以色列人的领袖群由犹大出来,当然,原文的房角石、钉子与战争的弓都是单数,因此也有可能是指弥赛亚将由犹大出来。──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4 房角石】铁器时代的以色列建筑,不再像早期一样,使用粗糙的卵石与碎石,而是多用雕凿过的石头。为了使其稳固,并且将两面墙接起来,就用形状精细的石头作为房角石,尺寸比一般石头大,因此安装房角石的时候,需要举行特别的礼仪或形式。房角石的平滑、宽阔的表面,正好用来铭刻宗教性标语、建筑师的名字、 发起动工的国王,或是动工日期。房角石也可能用作基石。──《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4 帐棚桩】(新译;和合本:「钉子」) 桩子对帐棚的重要性,一如房角石之于房屋。从亚述早期领袖艾力士宏(Irishum)的碑文上可见,将桩子钻入神殿的墙,作为完工的记号。由此而言,基石标示了工程开始,桩子则代表完工。这两个用词后来都用来作为比喻,形容一些基要的事物(如:赛二十二23;拉九8)。美索不达米亚的地基储存物有时也包含桩子。──《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十5他们必如勇士,在阵上将仇敌践踏在街上的泥土中。他们必争战,因为耶和华与他们同在;骑马的也必羞愧。

         「骑马的也必羞愧」:指敌方的马兵必慌乱失措,被神的子民击败。──《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是一切掌权者,是来自犹大家的,好似勇士一般,奋勇出战,将仇敌践踏在泥地上,「仇敌」原文中是缺如的,但根据弥迦书第七章十节:仇敌被践踏,如同街上的泥土。仇敌被践踏,是他们服在胜利者的威力之下,遭受凌辱。但也可能是因死亡而陈尸在街上,被征服者的军兵践踏而过(参阅耶十二10;赛六十三18)。骑马的敌人们虽会打仗,终于败在以色列手中。──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勇士」:「善战的战士」。──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十6我要坚固犹大家,拯救约瑟家,要领他们归回。我要怜恤他们,他们必像未曾弃绝的一样。都因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我必应允他们的祷告。

         「犹大家」、「约瑟家」:分别代表南国和北国(后者见摩5:6, 15)。──《串珠圣经注释》

         犹大与约瑟指南北二国,是以色列民族的整体,必蒙神的救恩,归回再得复兴。

「归回」一词也有双重的涵义,又有「归回」,也有「安定」的意义,即「归回而安定」。神怜恤他们,不再像以前弃绝他们,耶和华仍作他们的神,恢复与他们立约的关系。──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犹大家。指南部王国(见王上11:31,32)。

         约瑟家。组成北方以色列王国的十个支派在这里被称“约瑟家“。因为在北方支派中人数最多,又最强大的是约瑟的儿子以法莲的后代。

         都因。神应许回归的流亡者白白获得完全的恢复。如果他们与上天的旨意配合,很快就会享受他们本来就有特权享受的繁荣昌盛。

         罪人的情况也是这样。虽然他曾犯下严重的罪行,但仍可以白白获得完全的赦免。当人凭着信接受基督的义时,神就会接纳他,就像他没有犯罪一样。──SDA圣经注释》

         「犹大家....约瑟家」:分别代表南国(犹大家)与北国(约瑟家)。──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十6~7预言神要顾念祂所有的百姓:使他们欢喜快乐。──《串珠圣经注释》

 

【亚十7以法莲人必如勇士,他们心中畅快如同喝酒;他们的儿女必看见而快活,他们的心必因耶和华喜乐。

         「以法莲」:见9:10注。──《串珠圣经注释》

         这里以法莲人并非指以法莲支派,而是北国所有的人,正如约瑟家为北国的通称。他们不仅得以归回,而且强盛有力,如勇士一般。他们饱享救恩之乐,不仅他们享受,而且也有他们的儿女。──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以法莲人。就是北方王国。由于这十个支派的罪,他们“无法完全恢复以前在巴勒斯坦的势力”。但有光明的前途等待着这些支派中愿意归向主,并加入犹大余民的人。──SDA圣经注释》

 

【亚十8我要发嘶声,聚集他们,因我已经救赎他们。他们的人数必加增,如从前加增一样。

         “发嘶声”。吹口哨或召集。──《雷氏研读本》

         「发嘶声」:牧人向羊吹口哨(或笛)发出呼唤的声音,同样神要发声聚集祂的百姓。

         「他们的人数 ...... 一样」:指他们人口加增迅速如昔日在埃及地一般。──《串珠圣经注释》

         耶和华是牧者,祂聚集羊群,会发出嘶声(赛五26,七18),是呼唤的声音。神已经救赎他们,现在要将他们聚拢在一起。救恩另一个特质是「增加」,可见这是质的改变,也是量的增进。──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发嘶声」:「吹口哨」。形容牧人吹口哨为信号召聚羊群。

         ◎「发嘶声,聚集他们」:让人想起主耶稣说:他的羊认得他的声音 10:5,16 ──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十9我虽然播散他们在列国中,他们必在远方纪念我。他们与儿女都必存活,且得归回。

         「播散」原意为播种,农人播种的目的,为使榖物增长,期待着收获。同样这是神的目的。神惩罚他们,虽把他们分散在列国,却无意将他们毁灭。相反地,仍要保守他们,达成祂在历史中的目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播散zara)。常指“分散”。这里无疑也是这个意思。可译为“我虽然分散了他们”(RSV版)。──SDA圣经注释》

 

【亚十10我必再领他们出埃及地,招聚他们出亚述,领他们到基列和利巴嫩;这地尚且不够他们居住。

         “埃及”与“亚述”代表以色列今天分布在世上的各个地方(比较太二四31)。──《雷氏研读本》

         「埃及」、「亚述」:代表把选民囚禁的敌国。

         「基列」、「利巴嫩」:分别在约但河东及约但河西,代表整个巴勒斯坦,即神的百姓日后要定居的地方。──《串珠圣经注释》

         “基列”是约但河东的草原。“黎巴嫩”是在巴勒斯坦北面肥沃之地。

    “再领他们出埃及地”:用出埃及的经历来衬托归回时的景况。“出亚述”:“亚述”代表所有被掳百姓居住的东北方之地,包括巴比伦和波斯。──《启导本注释》

         埃及与亚述是通称为列国的代表。埃及当然指以前以色列出离这为奴之家,出埃及的经验,是先知都注意的史事(赛十一11-16;何十一111弥七15)。亚述常被指为东北地带,就是被掳者居住的地方,所以也包括巴比伦与波斯。基列是在约但河东,利巴嫩在巴勒士坦的北端,将这二地纵横来计算,是指巴勒士坦的全境,范围很大。──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埃及地。见耶43:44关于住在埃及的犹太人。

         亚述。这里所说亚述的领土现为波斯所侵占(见拉6:22注释)。

         基列和利巴嫩。靠近以色列东部和北部的边界。这些地方的百姓最先被掳(王下15:29;见代上5:26注释)。──SDA圣经注释》

         「基列」:位于约但河东,是一块肥沃的牧场( 32:1  6:5 ),常有外族入侵,生产贵重的乳香没药( 8:22  37:25  )。

         「利巴嫩」:位于巴勒斯坦北部,是今日的黎巴嫩,以色列人从未占领过,只是他们理想的疆界。

         「基列和利巴嫩」:表示「巴勒斯坦全境」,就是应许之地。──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10 流亡的地点】我们都知道,亚述是北国与南国一些群体被掳的地点(见:赛二十二23注释)。但是可能早在主前第八世纪或第七世纪则确定无疑,以色列人就已经逃往埃及,或被掳到埃及,在那里结群居住(见:耶四十三7注释)。──《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10 基列与利巴嫩】提到基列(约但河东台地)与利巴嫩(利巴嫩山脉与前利巴嫩山脉之间,利坦尼河旁的贝卡山谷),好像美国人提到蒙他那州与怀俄明州一样,引人想起的是广阔、人烟稀少的景象。──《旧约圣经背景注释》

 

【亚十11耶和华必经过苦海,击打海浪,使尼罗河的深处都枯干。亚述的骄傲,必至卑微;埃及的权柄,必然灭没。

         「耶和华必经过苦海」:比喻神带领子民回到故土,冲破一切障碍,犹如神昔日使百姓安渡红海一样。

         「尼罗河的深处」:指埃及所倚靠的势力。──《串珠圣经注释》

         “苦海”:困苦的海,指进入福乐之地所须经过的困难,就象当年经红海一样。神也会如当日一样领他们平安渡过。“尼罗河的深处”:指埃及的势力。──《启导本注释》

         「耶和华」是译者加注的,原文中只有「他」字,有人改为「他们」,专指归回的犹太人。但是他们若无耶和华的率领,无法经过。所以「他」作「耶和华」,在经义上必无错误,何况他可击打海浪,更指神的作为。

         「苦海」是其它经文中所无法找到的,于是有人根据以赛亚书第十一章十一节「埃及」之原意为「埃及海」。「灭没」原意为「离开」。──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经过苦海。指过红海的奇迹(出14章)。神愿意再一次施行神迹拯救祂的子民。

         尼罗河ye'or)。出1:22,23等;见出2:10注释。但ye'or 也可指其它河流。在但12:5-7中指底格里斯河。有人认为这里是指幼法拉底河。从巴比伦返回的流亡者要经过这条河前往耶路撒冷。还有人认为根据平行关系,这是指尼罗河。

         灭没。那些囚掳神子民的民族将受到惩罚(见赛10:1213:1-22;结2932章等)。──SDA圣经注释》

         「耶和华」必经过苦海:原文是「他」,但「经过」是「阳性单数」,所以很可能是指「耶和华」。

         「苦」:「困境」、「危难」、「困难」。

         「耶和华必经过苦海,击打海浪」:耶和华必经过苦难或危难之海,使之分开,并击打海浪,好像出埃及当日分开红海一样。── 蔡哲民《查经资料》

 

【亚十12我必使他们倚靠我,得以坚固;一举一动,必奉我的名。这是耶和华说的。

         结语:保证以民稳固。

         「一举 ...... 的名」:以民必按照神的心意行事。──《串珠圣经注释》

         「他们倚靠我,得以坚固。」这再强调他们归回时的景况,他们现在可以行动自由,「一举一动」原意为走上走下。「举动」,原意为「行走」,但稍为「改动」(yithhallakuyithhallalu),即成为「荣耀」,这也极切合要旨。归回之民或因看见耶和华的作为,因惊奇而归荣耀予神。他们或因尊崇神而以祂的圣工为荣。──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撒迦利亚书》

         一举一动。或“行走”,如创5:22的译法。七十士译本的“荣耀”需要改动原文的一个字母。参弥4:5──SDA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