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亞書第四章短篇信息 目錄: 神的見證器皿──撒迦利亞書金燈台的異象(江守道) 聖靈隱藏的工作(四章)(藍培德) 撒迦利亞書第四章讀經劄記(王國顯) 撒迦利亞書第四章講義(陳終道) 撒迦利亞書講義(四章)(文牧) 燈檯的啟示(4章)(香港讀經會) 靠神的靈方能成事(四章1~14節)(臺北基督之家) 一個純金的燈檯(四1~5)(臺北靈糧堂) 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四6~10)(臺北靈糧堂) 兩個受膏者在主旁邊(四11~14)(臺北靈糧堂) 神的見證器皿──撒迦利亞書金燈台的異象(江守道) “不是倚靠勢力,也不是倚靠纔能,乃是倚靠聖靈,方能成事。”(亞4:6) 【純金的燈台與兩棵橄欖樹】在這章聖經裡,記載先知撒迦利亞,在異象中看見了一個純金的燈檯。當時猶大餘民,從被擄之地——巴比倫,蒙神呼召歸回耶路撒冷,重新建造聖殿,遭受了許多的壓迫,經過了很多的患難,結果因著他們的軟弱,建殿的工作,因而停頓了十幾年之久。直等到神興起了兩位先知,一位是老年的“哈該”,另一位是少年的“撒迦利亞”,藉著他們的預言,來激勵所羅巴伯和祭司約書亞,率領被擄歸回的猶大餘民,再起來重新建造聖殿。 就在這樣處境之中,神給撒迦利亞看見了一個異象,就是一個純金燈檯的異象。這個金燈檯的異象,所表明的是什麼呢?金燈檯乃是神見證的一個器皿,藉著這一個器皿,把神的光,就是祂的見證,照耀在地上。重新建造聖殿,乃是為要將神的見證,重新在地上恢復起來。因此先知所看見的這一個金燈檯,也是說到見證的恢復,因為有這個純金燈檯的發光,神的見證,也就在這個地上得以恢復。 不過在這個異象裡,金燈檯的構造和出埃及記第二十五章,及啟示錄第一章所記載的有一點不同。實在說來,金燈檯只有一個。在出埃及記給我們看見的金燈檯,是有七個燈盞,並且這個燈檯,所用的材料、製造的方法、和製造出來的模式,都記載得很詳細。啟示錄所提到的,乃是七個金燈檯,而且有人子行走在其間。為什麼有這樣的不同呢?因為在出埃及記裡,是說明這個神見證的器皿的性質。啟示錄所著重的,是這個燈檯在神面前所負的責任。 在撒迦利亞書裡,所描寫的金燈檯,又是另一種樣式。先知看見一個純金的燈檯,頂上有燈盞(原文是“頂上有一隻碗”),這碗乃是盛油的。在這碗裡面有許多管子,通到七個燈盞,每盞燈都有七支管子,共有四十九支管子,都是藉著這管子來輸油。因著油的供應豐富充足,使每盞燈的光非常明亮,成為強而有力的見證。所以這裡面的重點,是在於見證的供應。神興起教會來,乃是要為主耶穌作見證。為主作見證,必須要有能力,而這能力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 我們知道:燈是由管子所供應的油而發光,“油”是預表“聖靈”,這就叫我們看見,為主耶穌基督作見證的力量,是從聖靈而來。因此這裡說:“不是倚靠勢力,也不是倚靠纔能,乃是倚靠聖靈,方能成事。”換句話說:這見證的能力,不在乎人的這一方面,人即或有勢力、有纔能,也不能把主見證出來。如果要把主見證出來,我們必須要靠著主的靈——油。 在這裡我們要來看,這油是從什麼地方來的?碗裡滿了油,是非常的豐富,這油乃是從旁邊的兩棵橄欖樹,源源供應而來的。按著舊約記載,點燈的油是用橄欖油,橄欖油是出於橄欖樹,“樹”在聖經裡,常常是代表“人”。在福音書裡,有一個瞎眼的人求主摸他,主就醫治了他,當他的眼睛能看見時就說:“我看見人好像樹木。”所以“樹木”在聖經裡,是代表“人”的。這見證的能力乃在於聖靈,是從那兩棵橄欖樹供應而來的。 撒迦利亞問天使,這“兩棵橄欖樹”是什麼意思?天使告訴他說:“這是兩個受膏者,站立在普天下主的旁邊。”(“兩個受膏者”,原文譯作“兩個油子”,就是裡面有油的兩個人。)所以,橄欖樹是表明裡面有油的人,一面是站立在普天下主的面前,另一面是擺在人的面前。何以稱他為橄欖樹呢?因為橄欖樹能結出橄攬,經過壓榨而變成油。為什麼要有兩個呢?因為兩個是見證的數字。所以在這裡有兩個見證人,這兩個見證人,像兩棵橄欖樹一樣,他們有聖靈在裡面,而且能供應見證。 人如果不是從聖靈生的,就沒有主。每一個從聖靈生的人,不但我們的靈被更新,而且聖靈也就住在我們的靈裡,雖然我們裡面都有聖靈,但並不是說我們就是橄欖樹。橄欖樹的意思是說,不但有聖靈住在他的裡面,並且他還是作聖靈的管子,是供應聖靈的。聖靈的性格,在他的身上已經形成了,這個纔是橄欖樹。 弟兄姐妹!我們信主的人,都有聖靈在我們的裡面,但不是說因有聖靈在我們的裡面,我們就是一棵橄欖樹,就有油能叫主耶穌的見證得著供應。我們必須知道,有主的聖靈,和讓聖靈在我們身上作主掌權,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因此聖經說:“不要醉酒,因為酒能使人放蕩,倒要被聖靈充滿。”這就是讓聖靈掌權,全人要服在聖靈管理之下。 一個蒙恩得救的人,有主的靈在裡面,若是我們沒有倚靠祂,沒有讓聖靈在我們身上執政掌權,還是憑著我們自己的肉體行事,自己作主掌權,像這一種的光景,我們對主耶穌的見證,就不可能有供應。如果我們真是蒙恩,真是肯把自己降服在聖靈權柄的底下,讓祂來管理我們、讓祂來充滿我們,使耶穌基督的性格,在我們的身上見證出來。還得要像那橄欖一樣,必須經過壓榨,纔能變成油,也就是說要經歷與主耶穌死的聯合,天天讓耶穌的死,在他的身上發動,好叫耶穌的生,在別人身上發動。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第四章,就提到這件事,我們如果要供應教會,要供應這個見證,一方面,我們裡面必須要有橄欖油,另外一面,我們還得肯讓耶穌的死,在我們身上發動。為著主耶穌,我們肯交於死地、肯傾倒自己、肯被人踐踏、肯為主破碎,這樣你就要看見耶穌的死,在我們身上發動,主耶穌的生,就會在別人身上發動。如果我們不肯破碎,還是要顧全自己,因著自私叫神的恩典被扣住,留在我們自己的裡面,就要使見證受虧損。今天主的見證,需要油的供應,需要一班人真肯把自己交付給主、被破碎、被熬煉,使基督的性格,在他身上有建立,結出聖靈的果子,就要像橄欖樹一樣供應見證。 但是弟兄姐妹!先知撒迦利亞所看見的那個異象,從橄欖樹裡流出來的不是油,而是金子。在我們中文聖經,“金色油”的“油”字旁邊,有幾個小點(4:12),表明原文沒有那一個“油”字,譯者為了怕讀經的人不能領會,從兩根橄欖樹枝裡怎會流出金子來?因此譯作“金色油”,原文實在就是“金子”。“金子”在聖經裡是代表“神的生命”,所以一個被聖靈充滿,受聖靈管治的人,從他裡面流露出來的,乃是神的生命,正如兩根橄欖枝子裡流出金子一樣。將基督的生命供應出來,就是流出金子來。但是這金子到了碗裡,經過管子通到燈裡去的時候,就變成了油。信徒在神面前,如果肯受聖靈的管治,基督的生命,就在裡面豐富長大,當基督生命從人裡流露出來的時候,就是生命油,真正能成為見證的供應。 聖經記載有兩棵橄欖樹,繼續不斷的供應生命油。意思就是說,當神要恢復耶穌基督見證的時候,這個恢復與得勝者發生直接的關係。什麼是“得勝者”呢?並不是說他們比其他一般神的兒女更特殊一些,乃是說他們是活在神的面前,當神的話語臨到的時候,他們肯降卑下來、肯順服神、專心仰望神,願意讓主在他的身上掌權。這樣的人,要成為橄欖樹,成為恢復見證供應的人。 弟兄姐妹!我們相信主耶穌,今天在祂的教會中,要做恢復的工作。要恢復耶穌基督的見證,就必須要用油,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纔能,乃是倚靠主的靈,必須是聖靈自己來作工。但是聖靈怎樣作呢?我們要知道,聖靈的工作,並不是所謂超脫的、抽象的。聖靈的工作是藉著人來作,但不是人作的,而是藉著人作。因為這靈,乃是從人裡面供應出來的,正如這油是從橄欖樹裡流出金子來供應燈檯一樣;是神的生命從人裡面流露出來,供應耶穌基督的見證。 弟兄姐妹!當這個末後的世代,教會荒涼,主的見證遭受虧損的時候,主的心願,是要恢復祂自己的見證,巴不得我們在主的面前也有這樣的心願。如果我們真的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你就要看見,這恢復的工作,是主的靈作,我們不能作什麼。但是另一面,我們也不能消極的坐著等待,應該把自己放在主的手裡,讓聖靈來管治,要在日常生活裡隨從聖靈,住在聖靈裡、活在聖靈裡,為著神的見證,願意傾倒自己,使神的見證得以早日恢復。 【願恩惠歸與這殿】這個工作是怎樣作法呢?第七節說:“大山哪!你算什麼呢?在所羅巴伯面前,你必為平地,他必搬出一塊石頭,安在殿頂上,人且大聲歡呼說:願恩惠恩惠歸與這殿!”所羅巴伯是當時猶大餘民歸回時的首領,是他把這些遺民帶回來的。他所遇到的艱難,像大山一樣,不但四圍的仇敵攻擊他們、控告他們、威嚇他們,並且當時瑪代波斯的王,不明白神的旨意,用勢力強逼他們停止建殿的工程。他們所遭遇的艱難,正像大山一樣擺在他們面前,但是主說:“大山哪!你算什麼?” 弟兄姐妹!在恢復神見證的事上,如果我們今天用肉體的眼睛,四圍看一看,那實在都像大山一樣,又高又大的阻擋著,照人看是沒有辦法勝過的。但是感謝主!祂說:“大山哪!你算什麼呢?在所羅巴伯面前,你必成為平地。”並且說:他必搬出一塊石頭,安在殿頂上。從前建造殿,有一塊房角石,那是最重要的,有人說:房角石實在是指著殿頂上的那一塊石頭說的,好像建造金字塔一樣,將石塊從四周往上砌,砌到最後到了頂端,將一塊石頭從頂尖上罩下,整體都聯絡起來了,全部的工程也就完成了。這見證是怎樣恢復呢?是要搬出一塊大石頭,把它安放在殿頂上,這塊大石頭放在殿頂上的時候,人就要大聲歡呼說:“願恩惠恩惠歸與這石頭!” 弟兄姐妹!我們都知道這塊石頭,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彼前2:6~7),所以見證的恢復,是恢復主耶穌在神兒子的地位上,乃是指著神的兒子,要在凡事上居首位。因為神的旨意,都在祂兒子的裡面。主耶穌基督,就是這一塊房角石——殿頂上的那一塊大石頭,祂是元首、祂是首先的、祂是末後的、祂是存活的、祂曾死過、又從死裡復活、祂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祂就是神所立的根基,祂就是這一塊房角石,祂也是殿的頂,祂是一切的一切。 所以弟兄姐妹們!在恢復見證的過程上,重點乃是高舉主耶穌基督。把這一塊大石頭搬出來,要不見一人,只見耶穌。不是一般的道理,也不是普通的教訓,不是一種的方法,也不是一些的組織,甚至也不是只注意到殿,乃是要把房角石搬出來,高舉我們的主耶穌,聖靈在我們裡面,就是要求榮耀主耶穌。所以,如果我們今天靠著主的靈,能讓聖靈在我們裡面作主掌權,大家同心合意,把這一塊大石頭搬出來,並且放在祂應該有的地位上,讓主耶穌居首位,祂得著祂當有的地位時,我們就要歡喜快樂,可以呼喊說:願恩惠恩惠都歸與這塊大石頭!我們常以為恩惠是歸與人,其實就是我們所蒙的恩惠,凡事謝恩,這些的恩惠,還是要歸與主,因為一切都是出於祂、倚靠祂、也當歸給祂。 【誰藐視這日的事為小】當主的話臨到所羅巴伯,他們就起來修建聖殿,在他們修建的時候,裡面卻是非常的作難。他們一面修建,一面灰心,因為他們覺得,無論怎樣盡力去修建,也不能與所羅門時代的聖殿相比,所羅門建殿的時候,他動員了多少的人,他用了多少的材料,所羅門是多麼的富有,所建造出來的聖殿,是何等的宏偉輝煌。而我們這班餘民,作了七十多年的奴隸,現在回來時,手裡只有一點財物,人手也非常有限,全部的人口,也沒有所羅門召集的工人那樣多。他們實在沒有這個力量,雖然他們是在建聖殿,但是在他們的感覺裡,覺得太微小了,想到神是那樣的偉大,而我們今天為神所建的殿,卻是這樣的小。 所以他們一面建殿,一面又是灰心,總覺得什麼都不如當年,既然如此,又何苦去建呢?因此神就藉著先知向他們說:“誰藐視這日的事為小呢?”(4:14)意思說:“你們不要藐視這一件事情。”不錯,在人的眼光中,包括這班遺民自己看來,認為這殿太大了,既然沒有辦法把殿恢復到當年那樣的光景,那又何必枉費力氣呢?神就在這時安慰祂的百姓說:不要藐視這日的事為小! 弟兄姐妹!我們今天是不是也像那些遺民一樣,認為主的見證,既然不可能恢復到使徒行傳第二至四章的光景,而灰心氣餒,也同樣的藐視為小呢?要知道末後的日子,真正屬於神的,往往是小的,大的反而不是神所注意的。金、銀、寶石的工作總是小的,草木禾秸的工作,都是很大的。若用草木禾秸來建一個很大的工程,既很便宜,也很輕鬆。若要用金、銀、寶石來作一個大的東西,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為金、銀、寶石都是很小的,雖然很小,卻是神所注視的。第十節下半所說這七眼,是耶和華的眼睛,祂遍察全地,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鉈,祂就喜歡。 所以弟兄姐妹!今天不是看大小的問題,只有經過神測量過的才算數。我們的眼光,如果注意大小,就很容易受迷惑、被欺騙。在這末後的時候,在神恢復的路上,恐怕只有小事,雖然是小,卻是真實的,正像金、銀、寶石一樣,是主的眼睛所察驗的。 弟兄姐妹!只要主能喜歡就夠了,人雖然說這算得什麼,與從前那個時候不能相比,但聖經卻說:“在末後所作的,要比先前的更大。”因為神所注意的,是裡面的實際,不是外面的龐大。盼望大家共同勉勵,神要恢復祂兒子耶穌基督的見證,必須要有一些人,肯把自己放在聖靈權柄底下,願意為主破碎,像五餅二魚一樣,讓主使用,流露生命,供應教會,叫這個燈檯,輝煌的照耀在這個地上。 一九八○年十一月所釋放的信息 ——
江守道《神子民的恢復》 聖靈隱藏的工作(四章)(藍培德) 「那與我說話的天使又來叫醒我,好像人睡覺被喚醒一樣。他問我說:『你看見了什麼?』我說:『我看見了一個純金的燈檯,頂上有盞燈,燈檯上有七盞燈,每盞有七個管子。旁邊有兩棵橄欖樹,一棵在燈盞的右邊,一棵在燈盞的左邊。』我問與我說話的天使說:『主啊,這是什麼意思?』與我說話的天使回答我說:『你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麼?』我說:『主啊,我不知道。』他對我說:『這是耶和華指示所羅巴伯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大山哪,你算什麼呢?在所羅巴伯面前,你必成為平地。他必搬出一塊石頭,安在殿頂上。人且大聲歡呼,說:『願恩惠恩惠歸與這殿。』」』耶和華的話又臨到我說:『所羅巴伯的手,立了這殿的根基。他的手也必完成這工。你就知道萬軍之耶和華差遣我到你們這裡來了。誰藐視這日的事為小呢。這七眼乃是耶和華的眼睛,遍察全地,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鉈就歡喜。』我又問天使說:『這燈檯左右的兩棵橄欖樹,是什麼意思?』我二次問他說:『這兩根橄欖枝,在兩個流出金色油的金嘴旁邊,是什麼意思?』他對我說:『你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麼?』我說:『主啊,我不知道。』他說:『這是兩個受膏者,站在普天下主的旁邊。』」(亞四全) 撒迦利亞書四章記載了一個奇妙的異象。這個異象是關乎以色列的,說到聖靈在重建以色列的事上之隱藏工作。撒迦利亞說他好像一個人在睡夢中,被天使喚醒,朦朦朧朧地看見一個純金的燈檯,頂上有燈,燈檯上有七盞燈,每盞有七個管子。「啊!這不是聖殿中的金燈檯嗎?」他整個人立時清醒過來,然後看見金燈檯旁邊有兩棵與金燈檯相連的橄欖樹,一棵在右邊,一棵在左邊。他又看見兩根橄欖枝,一枝在右邊,一枝在左邊。跟著,他看見有金色的油從兩根橄欖枝流到金燈檯。我們要留意第12 節所說的「金色油」,希伯來原文聖經中並沒有「油」字,只有一個「金」字。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金從橄欖樹伸出的兩枝流到金燈檯,然後變成燃料,使金燈檯發出光來!金燈檯為的是發光,而不是裝飾或擺設。也許翻譯聖經的人認為金是固體,怎能流到金燈檯呢?所以加上一個「油」字,變成了金色的油。然而,聖經只用一個「金」字是有意思的。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八12)主說祂是世界的光,跟從祂的人,必得著生命的光。祂不是說跟從祂的人,必得著知識之光,而是說必得著生命的光。 金在聖經中常常代表神性,可以說是代表主耶穌。主的生命成為光。金傾倒在橄欖樹裡。約翰福音一章4 節也說到同樣的事情:「生命在祂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讓我們再看撒迦利亞書四章的異象。首先有一個金燈檯,金燈檯代表彌賽亞,說到彌賽亞是世界的光。然後,有兩棵橄欖樹。聖經中,橄欖樹一直代表男人或女人,正如詩篇第一篇說,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的人,「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詩一2-3)樹在聖經中一直代表男人或女人,而橄欖樹則代表被聖靈重生、膏立、充滿的男男女女。兩棵橄欖樹代表神所要的人,神要人被聖靈重生、膏立、充滿。然後,聖靈會在他們裡面作工,使他們發出主的光來,產生主的生命和性情的素質。正如歌羅西書一章27 節說:「……基督在你們心裡成了有榮耀的盼望。」一左一右兩棵橄欖枝代表特別的人,是被聖靈重生、膏立、充滿的人,他們因著聖靈的工作,發出主耶穌的生命和素質,這些就成為金燈檯的燃料。主說:「我是世界的光。」又說:「你們是世上的光。」(太五14)我們又被稱為「光明之子」(參約十二36;帖前五5),這些都在這個獨特的異象中找到了。 以色列和教會有著微妙的關係。她們理應都充滿神聖的光輝。神揀選以色列作列國之光,祂揀選猶太人作祂的器皿,讓人認識祂;像光照在黑暗中那樣,向列國展示神的心和神的心意;神借著他們將祂的話語臨到世人;彌賽亞也是借著他們來到地上;他們也是將救恩傳到地極的管道。以色列是列國之光,所以金燈檯也可以代表以色列,代表神對以色列神聖的心意。金燈檯也可以代表教會,但不是制度化的教會,而是真正的教會,是主的身體。教會就是神用來反轉這個世界,用來撥亂反正的器皿。教會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造在山上不能隱藏的城,是神用來照耀列國之光。教會應在地上彰顯和表達神的心和祂的心意。 請大家想想身體的用處。為什麼教會被稱為主的身體?你有否見過一個沒有頭但活著的身體,或沒有身體卻又活著的頭呢?身體與頭一分開,就活不成。身體表達頭所想的。若我的頭想拿聖經來讀,頭會指揮手去拿;若我的頭想翻到聖經某頁,頭會指揮手指去翻;若我想去某處,頭會指揮腳走到那裡。所以,身體表達頭所想的。教會是在地上表達在天上復活的主之意思,若教會真的發揮這功用,就必在地上撥亂反正,改變列國,社會的種種罪惡也必定受到挑戰。這樣,金燈檯代表充滿生命,充滿光,是神的光,是主的光──世界的光。 究竟撒迦利亞在這個關於以色列的異象裡看見什麼呢?他三次問天使這個異象中的橄欖樹和橄欖枝有什麼意思,這十分有趣。撒迦利亞好像某些基督徒,有點自我中心,他以為異象中的橄欖樹和橄欖枝與他們有關,所以他問天使說:「主啊,這是什麼意思?」「這燈檯左右的兩棵橄欖樹,是什麼意思?」「這兩根橄欖枝,在兩個流出金色油的金嘴旁邊,是什麼意思?」天使回答說:「這是耶和華指示所羅巴伯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天使在回答撒迦利亞的問題之前,先說出神指示所羅巴伯關乎重建聖殿的話。神說這個異像是關乎一個神聖的建造工程:聖殿重建。那時仇敵用盡方法阻止建殿的工程,因為聖殿若不重建,殿頂的石頭若沒有安放好,彌賽亞就不能來。為什麼呢?瑪拉基書三章1 節清楚地說:「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 在撒迦利亞的日子,以色列地根本沒有耶路撒冷,因為耶路撒冷已經被毀,耶路撒冷沒有城牆,也沒有聖殿,而他們回國就是要重建聖殿,可是當他們立了聖殿的根基後,工程就停了下來。這樣,在瑪拉基書三章1-2節中關乎彌賽的預言就暫時不能應驗了。聖經還說:「伯利恒,以法他阿,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他的根源從亙古,從太初就有。」(彌五2)這段聖經預言彌賽亞降生在伯利恒,然而在撒迦利亞的日子,以色列地也沒有伯利恒,因為伯利恒已經被毀,所以這個關乎彌賽亞的預言也無法應驗。聖經又說:「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賽九2)但當時在加利利根本也沒有拿撒勒,也沒有迦百農,因為這些城都被拆毀了,所以這個預言也無法應驗。這些城都必須被重建,然後這些預言才能應驗。重建聖殿是這一切重建工作的焦點,是當時聖靈工作的焦點。所以,撒但的勢力要阻止建殿的工程,不准以色列人建造,不准他們完成這工,因為撒但若不阻止這項工程,等到聖殿完成,彌賽亞就要來到,救恩就要傳到地極。當時以色列人在巴比倫生活舒適,住天花板的房屋,設備很好,他們又在美麗的會堂敬拜神,聽取神的話,又不再拜偶像,所以他們不想回到耶路撒冷這片被拆毀、沒有人居住荒涼之地。 讓我們再讀一遍這個奇妙的異象,這個關乎完成神在那個時代的旨意之異象,「大山哪,你算什麼呢?在所羅巴伯面前,你必成為平地。」重建聖殿看來困難重重,難處好像大山一樣,難以解決的困難,但萬軍之耶和華說:「大山哪,你算什麼呢?在所羅巴伯面前,你必成為平地。他必搬出一塊石頭,安在殿頂上。人且大聲歡呼,說:『願恩惠恩惠歸與這殿。』」神的恩典必開始、保存、成就這事。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神說:「所羅巴伯的手,立了這殿的根基。他的手也必完成這工。」 撒迦利亞書三章9 節說到一塊有七眼的石頭,在第四章提到這七眼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鉈就歡喜,「這七眼乃是耶和華的眼睛,遍察全地,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鉈就歡喜。」線鉈不是釣魚用的,線鉈是建造用的。神看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鉈,建造聖殿,祂就歡喜。 怎能完成聖殿的工程呢?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神的靈,就是這樣完成,因為聖靈臨到先知哈該、撒迦利亞、瑪拉基,也臨到猶大省長,大衛家的後裔所羅巴伯和大祭司約書亞,聖靈到他們,膏立他們,加他們力量,使他們有信心,使他們堅心完成建殿的工程。雖然有時受攻擊、低沉,但是他們因著神的恩典,借著聖靈的工作,就能建成聖殿,成就神的旨意。感謝神,他們結果真的完成了。否則我們今日沒有一個人會得救,因為聖殿若不完成,彌賽亞就不能來,救恩就無法成就;但神使用被聖靈充滿的人,成就建殿的工作,成就祂的旨意。 撒迦利亞書四章的異象與教會又有何關係呢?我不知撒迦利亞是否明白神要做些什麼。我有時覺得,舊約聖徒比新約基督徒更清楚明白神的心意。 「我轉過身來,要看是誰發聲與我說話。既轉過來,就看見七個金燈檯。燈檯中間,有一位好像人子,身穿長衣,直垂到腳,胸間束著金帶。」(啟一12-13)這是另一個奇妙的異象,復活的彌賽亞──主耶穌站在七個金燈檯中間。這個異象與撒迦利亞書四章的異像是一樣的。 在聖經中,「七」是一個完全的數字。七個金燈檯代表七個教會(參啟一20),每一個教會由一個有七盞燈的金燈台代表。我們要留意這七個教會是特別挑選出來代表曆世歷代的教會,這七個金燈檯是有實際意思。作為金燈台是教會在地上的功用。這七個金燈檯也代表一個神聖的建造工程──人得救、重生、與主建立關係,並且彼此在主裡建立關係,這都是十分奇妙的。 經常有人問我:「我正在尋找一個完美的教會。」可是在地上根本沒有完美的教會。教會只有在變成不再是教會的情況下才會完美。舉例來說,一個只有三十至五十人的教會,他們聚在一起,任何有問題的,他們就排斥、趕走,卒之只餘下一小撮人,再沒有問題了,完美了,但這再不是教會。教會乃所有重生的人聚在一起。 假設香港某地方有三十個基督徒一同聚會,已經十年了,他們十分相愛,明白聖經,不屬世,很完美。他們禱告說:「主啊,拯救香港!」主聽了他們的禱告,聖靈作大工,突然間有一千人蒙恩得救,一下子有一千零三十人一同聚會,賭徒、妓女、吸毒的、酗酒的都加入了教會,他們把許多問題帶進了教會。教會不再完美了!各種問題不斷湧現,要不停為這個、為那個禱告;又要幫助這個、幫助那個。「啊!天上的教會真完美!」 人很容易覺得他們與倫敦、南非或澳洲的信徒合一,因為倫敦、南非或澳洲的信徒在千里之遙,沒有為他們帶來問題;但是他們與本地的信徒很難合一,因為本地教會有問題,聚會沉悶,不斷重複同樣的資訊。啟示錄七個教會也有問題,但主沒有吩咐那裡的信徒離開,而是吩咐他們要勝過難處。換言之,我們若與身邊的弟兄姊妹關係有問題,特別是與軟弱的信徒,神要建立你,使你活出主的樣式,給你力量,使你能與弟兄姊妹彼此洗腳。我們可以傳講天上的教會何等美好,空中樓閣何等了不起,但這是遙不可及的。啟示錄的七教會有各種問題,但是主向他們說話,說他們是金燈檯、世界的光。唯有聖靈能使我們成為世界的光,因為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 有些人懼怕聖靈,這是仇敵的工作,因為我一旦沒有聖靈,就什麼也不能作,神的工作也會癱瘓。唯有倚靠聖靈,我們才能安放殿頂石;唯有倚靠聖靈工作,主才可以真真正正作教會的頭;唯有倚靠聖靈,我們才能被變化,成為主的形狀。 親愛的弟兄姊妹,讓我們一同看看最後的啟示。「那城內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榮耀光照,又有羔羊為城的燈。」(啟二十一23)新耶路撒冷是羔羊的妻,羔羊是城的燈,這是一件奇妙的事。我們再不看見七個教會,或七個金燈檯,乃是一個城,一個新婦。那光是什麼光呢?光是神的榮耀。那燈又是什麼燈呢?燈乃是主耶穌。 那麼,燈檯呢?燈檯就是我們。有些聖經譯本將「燈檯」譯作「蠟燭」,但這裡所說的不是蠟燭,而是燈檯。親愛的弟兄姊妹,撒但會盡一切方法攔阻教會完成,黑暗的力量會使教會分爭、分裂、混亂、疑惑、低沉,直到神的兒女覺得教會無法完成。神卻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靠著神的恩典,教會一定能夠完成。聖靈能使我們有信心。攔阻教會完成的大山必移為平地,殿頂石必會安放好。 撒迦利亞書四章的異象與今日的以色列有何關係呢?關於這方面,撒迦利亞看見什麼呢?以色列第一任總理本古理昂是一位偉大的人物,雖然他不是一個虔誠的猶太人,但他也讀聖經。當他要為以色列定國徽,他想過用獅子(兩隻獅子),但他最後選擇了金燈檯和橄欖樹,這是根據撒迦利亞書四章的異象。我不知道本古理昂對這異象瞭解多少,但我知道這是聖靈引導他選擇的,這就是聖靈隱藏的工作。傳統上,猶太人相信撒迦利亞看見金燈檯和橄欖樹的異象時,他看見每一盞燈的火焰裡都有一個希伯來字,而這些字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1948 年5 月14 日,以色列複國的時候,世上的專家都認為以色列沒有機會生存下去,他們都認為以色列四周的二億回教徒會將她剷除,她實在絕望。以色列能夠生存下來,確實是聖靈隱藏的工作。神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結果,以色列奇跡地生存下來,並且得勝;五十三年來,她經曆六場戰爭,但都取勝,不是因為以色列人聰明或能幹,乃是因著神的恩典,這許許多多的恩典,聖靈許許多多的工作都是隱藏的,大部份是以色列不知道的。奇妙之極! 我見過不少以色列建築物的奠基石都刻著聖經的預言,曾經有一位帶我遊覽以色列的導遊,他是不信主的,他將某建築物奠基石上刻著的經文讀給我聽,我問他這是什麼意思,他說不知道,但他覺得先知的話值得注意。我記得有一位市長曾經領我到該市的主要廣場,那裡的一塊石上刻著西番雅書二章7 節的話:「這地必為猶大家剩下的人所得。他們必在那裡牧放群羊。晚上必躺臥在亞實基倫的房屋中。因為耶和華他們的神,必眷顧他們,使他們被擄的人歸回。」我知道他是一個不可知論者,所以我問他為什麼帶我來看段經文,他說他認為我對這些經文會有興趣。我再問他這些經文有什麼意思,他說他不知道,但他覺得先知的話值得注意。 我在神學院講道的時候,人們經常問我說:「你怎能肯定今日的以色列乃是神的工作。難道你不知以色列的建國者差不多都是無神論者和不可知論者嗎?」我說我知道,但這是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我要引瞎子行不認識的道,領他們走不知道的路。在他們面前使黑暗變為光明,使彎曲變為平直。這些事我都要行,並不離棄他們。」(賽四十二16)先知是向誰說話呢?「一定是基督徒。」是的,我也認識一些瞎眼的基督徒。但請等一等,在同一段預言說:「我耶和華憑公義召你,必攙扶你的手,保守你,使你作眾民的中保,作外邦人的光,開瞎子的眼,領被囚的出牢獄,領坐黑暗的出監牢。」(賽四十二6-7)這段聖經說到彌賽亞乃外邦人的光,開瞎子的眼睛,所以神兒女的眼睛是打開了的,不是瞎的。那麼,誰仍是瞎子呢?誰是那些神不丟棄的瞎子呢?神還要帶他們走他們不認識的道,要使黑暗變為光明,使彎曲變為平直。誰是先知所指的瞎子呢?主說雖然他們是瞎眼的,但祂不會丟棄他們。 赫爾赫茲(Theodore
Herzl)是一位來自維也納的匈牙利猶太人,人稱「近代錫安主義之父」。他原本是一位記者,有一次,他要報導一位元法國將軍的審訊,法國政府要以這位將軍為代罪羔羊,為國家戰敗負責。赫爾赫茲聽審時,他對這位將軍印象並不深刻,但他相信這位將軍是無辜的。當這位將軍被判終身流亡加勒比海的荒島,赫爾赫茲很失望。赫爾赫茲步出法院後,感到十分沮喪。突然,他看見一個異象,他看見猶太人在他們祖先的地土上建立了以色列國。從此,他就肩負起複國的使命。結果,他在1897
年於瑞士巴塞爾(Basel)召開了第一屆錫安主義大會。赫爾赫茲在大會的第一日發言說:「我們今日聚集,安放重建以色國的房角石。」他們選取國旗、國徽,這成為全球的笑柄。當晚,赫爾赫茲在日記中寫道:「我在巴塞爾締造了猶大國……也許五年後,最遲五十年後,猶太人一定可以複國!」結果,在五十年後,即1947
年11 月29 日,聯合國代表大會,以三十三票對十三票,超過法定三分之二的票數獲得通過將巴勒斯坦餘下23% 土地一分為二,成立猶大國和阿拉伯國,並將耶路撒冷劃為自由的國際性城市。 赫爾赫茲其實是一位不可知論者,但事實證明聖靈使他說出蘊含預言性的說話。他臨死時對醫生說:「你看見站在病房門口的年青人嗎?他們是新以色列人,是馬加比人,他將住在猶太地。」赫爾赫茲去世後,人發現他的遺囑上有一條寫著:「把我葬在維也納我父母的身旁,當猶大複國後,要把我葬在以色列的國土。」結果在1949年,以色列人將赫爾赫茲葬在耶路撒冷最高的山──今日命名為赫爾赫茲山。是誰給赫爾赫茲猶太人將要複國的異象呢?是仇敵、撒但,還是聖靈呢?是誰叫他能力說出以色列將於五十年內複國的預言呢?是仇敵、撒但,還是聖靈呢?是誰使他指出站在他病房門口的年青人是新以色列人,他們將住在猶太地呢?是仇敵、撒但,還是聖靈呢?是誰使他留下遺命,像雅各和約瑟那樣,叫後人在以色列複國後,將他葬在耶路撒冷呢?是仇敵、撒但,還是聖靈呢? 這些乃是聖靈隱藏的工作。「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唯有倚靠聖靈和神的恩典,以色才能複國。有些人認為我不應這樣說,因為以色列屬世、不信、滿身罪汙,神怎會如此恩待他們。但請大家看看先知以西結怎樣說:「所以你要對以色列家說:『主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家啊,我行這事不是為你們,乃是為我的聖名,就是在你們到的列國中所褻瀆的。」』」(結三十六22)並且,神說以色列複國後,曠野變為肥田,肥田看如樹林,城市再被建造,可是神說:「我行這事不是為你們,乃是為我的聖名。」伊利亞撒.葉浩達(Eliezer
Ben Yehuda)被稱為「現代希伯來文之父」。一千七百多年來,希伯來語除了在猶 太會堂使用外,在日常生活已不再使用,並且許多希伯來字辭和用語已經失傳。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的文字在失傳一千七百多年後,可以恢復過來。然而,今日希伯來語已經成為以色列日常用語。這在歷史中是獨一無二的。令人奇怪的是,葉浩達不是一個虔誠猶太人,他生於立陶宛,一次他聽見吹號的聲音,他看見以色列人歸回本地,並且說他們的母語(希伯來語)。從此,葉浩達致力整理希伯來文,他也因此被趕出猶太會堂,因為拉比們說他不獲准使用希伯來文。當時有的希伯來文都是聖經用語,很難用作日常生活,當時也根本沒有電力、收音機等希伯來字辭。希伯來語怎能用作日常溝通呢? 於是,葉浩達參考埃賽俄比亞、中東、東歐各國語言,日思夜想。他兩個女兒說,他只准她們用希伯來語說話,她們如使用其它語言說話,他一概不聽。葉浩達去世之前,在耶路撒冷舊城會堂裡,聽見從前將他趕出會堂的猶太首席拉比,用現代希伯來語宣佈說:「猶太人流亡的日子已經過去。」他不禁流下淚來。可是,葉浩達當日所聽見的吹號音,所看見的異象,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仇敵、撒但,還是從聖靈來的呢?如果聖經靈用隱藏的方法工作,我們就可以肯定神會拯救以色列人,這就是為什麼黑暗勢力如此憤怒,要用盡方法催毀以色列,要在人類歷史中塗抹以色列的名。 然而,撒但終必定失敗,以色列必蒙拯救,主必再來。撒加利亞書四章的異像是一個難以置信的異象,是給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今日神的教會和現代的以色列,殿頂石必定會安放好,人且會大聲歡呼說:「願恩惠恩惠歸與這殿。」感謝神,因為這「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 藍培德《撒迦利亞書與末世風雲》 撒迦利亞書第四章讀經劄記(王國顯) 維持大衛的行政系統 到了第四章,就看到這個恢復不單衹是在宗教上的恢復,在行政上的也要恢復,雖然不能再恢復大衛的寶座,但是大衛的行政的實際還是需要有恢復。所以,在第四章裏那個恢復的對象就轉移到所羅巴伯身上,所羅巴伯是誰呢?如果猶大人他們不是那樣愚昧,不必經過被擄的話,所羅巴伯就是接過大衛寶座為王的人。弟兄姊妹,你看馬太福音第一章的家譜就看到所羅巴伯,他不僅是耶哥尼雅的後裔,他也是約雅斤的後裔。 但是他不可能再坐大衛的寶座,沒有條件再坐。雖然如此,但神還沒有把他行政上的位置挪掉。到第四章的時候我們看到,在民中間的首領仍然是大衛的後裔,但是卻沒有王的身份,衹是民中的一位領袖。我們曉得,第四章是把所羅巴伯來重新建立起來。沒有看到所羅巴伯這個部份的時候,我們看第四章的那個異象是怎麼開始的。雖然第三章和第四章當中應該還是同在一天,聖經裏沒有很清楚說出時間,但是我們確實有把握說,仍然是十一月二十四日那一天,神在異象裏向撒迦利亞說話當中的一個部份。 隱蔽的屬靈爭戰 那一天神向撒迦利亞說了很多話,從第一章到第三章就說了好多方面的話,第四章就說到王室裏面的一些事情。但是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的當中,有一件隱藏的事情沒有記錄下來。甚麼隱藏的事情呢?不知道是甚麼原因,也許是神的話太沉重,也許是神的話太豐富太濃縮了,撒迦利亞聽聽聽,聽到他疲倦了,睡着了。聖經沒有記載這個,或者不是這個,或者根本就是神說完第三章就停了一下,撒迦利亞也實在是有點累了,就睡了,這個我們不必管。反正我們知道第三章和第四章當中撒迦利亞睡着了。如果你要去注意的話,那你注意甚麼呢? 神向人說話,這是一個非常要緊的時刻,你怎麼可以睡覺呢?這的確是一個很不簡單的事,神現在向你說話,你怎麼可以睡覺呢?也許撒迦利亞是知道不可以睡覺,但是好像由不得撒迦利亞,因為撒迦利亞到底還是一個人。在第三章裏你看到,神讓撒迦利亞看見撒但在那裏控告阻擋約書亞。有沒有可能當神要把話交托給撒迦利亞,傳遞給神的子民的時候,撒但也要來擾亂一下呢?這個可能是絕對存在的。所以,你看他有記載或者沒有記載,都不會影響這樣的可能性存在。所以,在撒迦利亞睡着了這個點上,我們就有點領會,如果我們看到神現在在那裏啟示他要作成的事情,撒但要在這裏阻撓,不讓神要作的事情順利地執行,那是甚麼?弟兄姊妹,很清楚我們看到,這個就是屬靈的爭戰,屬靈的爭戰就是這麼一回事,屬靈的爭戰就是神要作工,撒但在那裏攔阻。 但是撒但沒有辦法對付神,所以一切的動作都朝着那些揀選神的人。如果我們要看這個點,不能不留意有一個屬靈的爭戰在那裏進行,如果我們看到是一個屬靈的爭戰在那裏進行,我們就曉得在我們這一方要儆醒。屬靈的爭戰不一定要我們出面與撒但面對面,有些時候的確是我們沒有辦法不與撒但面對面的,但是有些時候不一定需要面對面,衹要我們不儆醒,那個屬靈爭戰的尾巴就會掃到我們。撒迦利亞就睡着了,很可能有那樣的事,不過聖經沒有記載,我們也不必說得太多。我們要留意當撒迦利亞睡着,那個跟他說話的天使又來把他叫醒,你看到撒迦利亞當時的確是睡得很沉,他說:「他來叫醒我好像人睡覺給喚醒一樣」。 當時的光景我們不管,天使把他拍醒,像以利亞在羅藤樹下,天使來把他拍醒,起來趕路,不能在這裏睡覺,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大概是差不多的情形。撒迦利亞給拍醒過來,天使就問他,你看見甚麼?撒迦利亞就說:「我看見一個純金的燈檯,頂上有燈盞,燈檯上有七盞燈,每盞有七個管子。旁邊有兩棵橄欖樹,一棵在燈盞的右邊,一棵在燈盞的左邊。我問與我說話的天使說,主啊!這是甚麼意思。與我說話的天使回答我說,你不知道這是甚麼意思嗎?我說,主啊!我不知道。他對我說,這是耶和華指示所羅巴伯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我們先看到這裏。 堅立所羅巴伯 讀到這裏,我們就瞭解第四章裏頭的事情,完全是為着所羅巴伯說的,神要興起所羅巴伯,也要堅立所羅巴伯,因為他是在當時回歸的人當中作首領的。雖然他衹是首領當中的一位,但是因為他是王室的人,所以這個首領比其他首領有一點特殊,眾人在那個時候都看着所羅巴伯。我們讀以斯拉記的時候就看到這個事情,但是在以斯拉記裏頭,沒有很明確地把所羅巴伯首領的地位突出來。但是現在我們在這裏很清楚地看到,建造聖殿行政上的首領乃是所羅巴伯。因此,所羅巴伯在聖殿重建的事情上面,他一定要站立得很穩,他要站得很穩,必須讓他裏面有光。如果他裏面沒有光,怎麼能站在那裏呢?我們說他裏面有光,他必須把神給約書亞所看的全部看到,不然他沒有辦法承擔當時行政的責任。因為這一件事情推回到他們停工的那一件事上面,乃是王的命令禁止他們繼續建殿,這個政治責任是很不容易承擔的,要砍頭的。所以,所羅巴伯站在那樣一個地位上,他必須要很明顯地看見,要勝過外面環境所帶來的壓力。 這個外面來的壓力有好多方面,頭一個就是政治的壓力,第二個是地方勢力的壓力,再一個是猶大百姓的壓力。如果猶大百姓沒有跟上來的話,他一個光棍司令也起不了甚麼作用的。還有一個壓力就是他自己,我能承擔這樣的事情嗎?我是誰呢?我怎麼可以承擔這個?弟兄姊妹你留意到這許許多多各方面來的壓力,叫所羅巴伯在那種環境裏的確是不容易站立的。現在神在所羅巴伯那邊開始說話了,他讓撒迦利亞看到一些事情,好像根本與所羅巴伯沒有關聯的,表面上沒有關聯,卻是引入所羅巴伯。神讓撒迦利亞看到甚麼呢? 看到一個純金的燈檯,頂上有燈盞,燈檯上有七盞燈,如果我們衹是看到這裏,完完全全就是聖殿裏面的燈盞,一個燈檯七個燈盞,就是聖殿裏面照明的來源。但是現在已經七八十年沒有燈,當然也沒有光,就算有燈也沒有燈檯。現在神就讓撒迦利亞看見一個燈檯,燈檯上面的燈盞是點着的。這裏沒有說是點着的,但是你看到他的描寫,就知道是亮的。因為這個燈檯上面要有燃燒的供應,不住地注到燈管裏。 在耶路撒冷恢復有燈光 弟兄姊妹我們要注意,不管我們怎麼來看這個燈檯,你能看到一件事,在當時的猶大地,在耶路撒冷是沒有聖殿的,當然也沒有燈檯,沒有燈檯就是沒有光,就說出整個猶大百姓在神面前是在一個黑暗裏頭。讀列王記或者歷代志的時候,看見裏頭有好幾處記載一些事情,大衛的後代有些已經走岔了路,神的管教在那裏出來,神的對付在那裏顯明。雖然神給猶大當時承擔了非常不容易的環境,或是給敵人欺壓,或是他們自己把自己弄得一點也不安寧。但是聖經裏頭記載一件很不簡單的事情,甚至在撒母耳的日子,「聖殿的燈光還沒有熄滅」,或者說:「耶和華神還讓聖殿的燈光沒有熄滅」。如果你注意到這樣一句話,在以色列歷史上面多次出現,你就注意到在耶路撒冷,燈光能不能亮就說出一些問題。燈還能發光,就說明神的記念還沒有完全離開他們。如果你看到燈熄滅了,就知道神把他們棄絕了。 現在耶路撒冷有沒有燈光?在當時的情形,耶路撒冷沒有燈光,因為沒有聖殿,所以不可能有燈光。神就讓撒迦利亞看見,神要把燈光安置在那裏,神已經把一個燈檯放在那裏,這個燈檯和聖殿的燈檯完全是一樣的,一個燈檯七個燈盞,甚麼意思呢?神要恢復在耶路撒冷有燈光。但是怎麼去恢復呢?恢復耶路撒冷有燈光這個事情太重大了。感謝神!神這次叫撒迦利亞看到的燈檯,和原來聖殿裏的燈檯有一點點不一樣,因為在聖殿裏面的燈檯,燈盞裏頭油的供應是祭司每天早上和黃昏去添的。現在神讓撒迦利亞看見的燈檯卻不需要祭司去添油的。那麼油從甚麼地方來呢? 神用聖靈作完全的供應 我們先來看看那個形狀,每個燈盞有七個管子,那就是說那個燈檯一共有七七四十九個管子,每個燈盞有七個管子,這些管子是作甚麼的?是把油輸進去的。這些油從甚麼地方來呢?在燈管的二旁有二棵橄欖樹,一棵在燈盞右邊,一棵在燈盞左邊,然後橄欖樹就透過那個管子供應油,輸送到燈盞裏面去。我們看到燈盞是這個樣子,詳細的今天晚上不能看了,我要弟兄姊妹去注意的,這個異象是對所羅巴伯說的,使者就問撒迦利亞這是甚麼意思?當然撒迦利亞不知道,如果主不解說,我們也不知道。感謝神!神從來作事不是衹給你看見,卻不給你解說,他不直接解說,他也用原則來讓我們明白,但是絕大部份神說的,神自己去解說。現在神就說了,這些事情是神指示所羅巴伯的,這些燈盞,橄欖樹,管子是神要讓所羅巴伯去領會的。領會甚麼呢?說出的那個話是我們都很熟的,但是我們卻不知道這個話的背景,也不真實地知道怎麼去取用這個話的應許,不過衹是知道有那麼幾句話就是了。 在當時對所羅巴伯來說,真是對症下藥。對我們真實要尋求神的人,也是對症下藥。我們現在看神這個藥方是怎麼開的,所羅巴伯當時所面對的是一個很兇險的環境,他沒有力氣去承擔,但神給他開一個藥方,「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神的靈方能成事。」說勢力,你們沒有勢力,你們是戰敗國,你們是被擄到外邦,現在人家是送你回來,但是你還是沒有力氣,你一點勢力都沒有。不要說跟王對抗,跟地方勢力對抗,你們都沒有這個力氣。所以神就說根本不是依靠勢力,也不是依靠才能,你所羅巴伯在巴比倫學了甚麼?就算你能學一點,都不過是零零碎碎的一些事。就像尼希米也不過是在王面前給他倒酒,有甚麼本事?就算你在那邊作了甚麼很大的事情,到底是奴隸,大事作不來,能作的都是小事,有甚麼才能呢?甚麼都沒有。 乃是依靠神的靈 但是現在要來承擔重建聖殿這樣的一件事情,不說你沒有才幹,就算你有才幹也沒有辦法應用,因為在這裏你所應付的,不單是一個外面的建築,而且是一個屬靈的爭戰。所以你不要再去想依靠勢力,依靠才幹,你要完成這樣的一件事情,衹有一個條件,衹有一個可行的揀選,那就是依靠耶和華的靈,你就能作成功。我們感謝主!換句話來說,你必須讓聖靈作工,你不要依靠自己所有的,你要看自己所有的,你甚麼都作不來,你現在要作的話,把你的眼睛從自己身上轉移去看神。是的,我甚麼都沒有,但是神哪,我有你,有你就夠了吧?神說:「夠了,你有我就夠了,但是你必須真實地承認你有我就夠了。」弟兄姊妹我們的難處,是不太容易承認有主就夠了,或多或少總要看看我手上有的是甚麼,不敢放眼來看我所有的是神。 我們感謝主!現在你看到神來扭轉端正所羅巴伯的心思,你要承擔這樣的事情,你的眼目衹能看到神,你所依靠的是神,神藉着聖靈來成全你所要作的。我們感謝主!這是太寶貝的一個啟示,不單是對當時的所羅巴伯,也是對着今天教會建造,我們這些跟隨主的人。如果沒有看見這個才是建造的路,我們到頭來是一無所成。我們感謝主!主要作一件事情,他就興起他要用的人,他興起他所要用的人,他就扭轉他們的心思。當人的心思甚麼時候歸向主,甚麼時候就是神作成他所要作的工的時刻。這是從舊約一直到新約,我們都看到的一個很實際的事實。我們感謝主!在這一點上我們下禮拜詳細去看,今天晚上就停在這裏。 我們感謝主!撒迦利亞書越叫我們看下去,我們裏面越是感覺和從前神的百姓一同得着釋放。因為越看就越看出我們的主真的是細微到一個地步,他解決人的難處不單是從裏面開始,並且他是領人看到他安排的細微。他說,我們心中的意念他都知道,事實上我們也看到神在過去歷史上所作的工的確是如此。猶大人回去建造聖殿,他們裏裏外外有許多難處,我們看見神是一一來給他們解開。我們感謝讚美主。如果我們設身處地放在當時猶太人所面對的建殿時刻的環境,我們也實在是覺得非常為難,不作不行,作也不行,真是不知道該怎麼來應付前面的日子。不作的話,明明知道神把我們從巴比倫領回來就是為了這個。但是要作的話,官府那方面的壓力又是那麼厲害,地方上勢力的抵擋又是那麼明顯,怎麼繼續下去呢?但是感謝主!人有為難的時刻,但神要把人裏面為難的事情一件一件地挪開。我們看見神先在百姓中間作了一個大體的解決,然後就很具體地一個人一個人作工,特別是在領頭的那些人身上來作工。 我們已經看到他在大祭司約書亞身上怎麼作,我們也稍微看到他在政治領袖所羅巴伯身上怎麼開始。我們實在感謝神!因為他不單是在外面安排一些事物,他要緊的是把人裏頭的重擔卸下。我們上個禮拜所看到的,他對所羅巴伯所說的那些話,如果從撒迦利亞所看見的那個異象本身來說,又好象看不出有甚麼意義,頂多是看見神的燈檯沒有熄滅。但是怎麼樣能不熄滅呢?如果你看那個異象,有二棵橄欖樹流出來的油供應它們,但是你把這個異象和現實的情形並在一起的時候,你看不出有甚麼值得我們去尋求的。你頂多就是覺得,如果直接從橄欖樹上得着油的供應,那個燈當然不會熄滅,這個誰都知道。但是當撒迦利亞看到這樣的一個異象的時候,使者就問他,「你看到甚麼?」撒迦利亞說,我看到這些,這些,這些。他看是看見了,但是不明白。感謝主!撒迦利亞是一位尋求神的人,他看到神讓他看見一些特殊事物的時候,他裏面很清楚神有話要向他說。所以他就問那個使者是甚麼意思呢?使者就說:「你不知道是甚麼意思嗎?」使者又說:「這許多的事情是為了要告訴所羅巴伯一些事情,藉着這裏面所題到的事,讓所羅巴伯去明白一些神要他明白的事。」 神的工作衹有神自己才能作 弟兄姊妹我們留意到,那裏撒迦利亞是看到二棵橄欖樹,在燈盞二旁。我們曉得,這一個燈檯是和會幕的燈檯有關聯的,當然我們用新約的話來說,那是生命之光。但是你站在舊約的時刻,他們就沒有生命之光的認識。雖然沒有這個認識,他們卻知道一件事,那是神見證的指導,指導人進入神的見證。因為我們都知道了,如果在會幕的聖所裏頭沒有這個燈檯,那麼聖所是黑暗的,甚麼都看不見。但是聖所裏有了這個燈檯,聖所就明亮了,祭司在那裏的服事就有把握了。但是這個燈檯最大的功用是甚麼?乃是引進至聖所的服事,讓大祭司知道從哪裏可以跨進至聖所。雖然在認知上面和新約不一樣,但是在神所要表達的事實上完全是同一件事情。 問題又來了,那兩棵橄欖樹是甚麼?當然撒迦利亞不懂,就算天使說了他也不一定懂。但是使者還是告訴他,這些事情是神要告訴所羅巴伯,他該怎麼去認識現在的這一個實際。在這個時候,撒迦利亞所能體會的就是,神顯明這個異像是為着要藉着他向所羅巴伯說話。說甚麼話呢?就是告訴所羅巴伯,你現在要帶領猶大人建造聖殿,這個聖殿是神要建造的,神差派你去作首領。而這個建造是非常不容易,不簡單,根本是你所羅巴伯不能作的。但是現在神告訴你,不是你去作,是你在那裏領着神的百姓,從神手裏頭接受這個差遣。你要真正來作成這個工作的話,這完全不是任何一個人有條件作好的。神要所羅巴伯很清楚地知道,神所作的工衹有神自己能作,除了神以外,誰也不能成就神所要作的。 神需要人順服作他的發表 但是神需要人,神要藉着人來發表他的能力,神要藉着人來發表他的智慧,神要藉着人來彰顯他的作為。這個是從伊甸園開始一直到啟示錄,我們都看到的一個非常明顯的原則。神作工,神一定藉着人去完成,但是神卻不是要人去完成,他是藉着人去完成,在整個完成的過程裏實際作工的是神自己。神需要人和他配搭,但是那個配搭,神衹要求人一件事情-服神的權柄。我們上次特別題到以色列人過紅海以前,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前面沒有路了,後面是埃及軍兵追來,已經很接近了,如果不是神的雲柱轉到後邊,埃及人老早就超越過他們。在那麼緊迫的時刻,他們怎麼能救自己?他們怎麼能解決當前的難處?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除了哭以外,除了喊以外,除了埋怨以外,除了吵鬧以外,他們甚麼都作不來。所以,神告訴摩西,轉告他們衹管安靜,不要作聲,這個事情不是你們去應付的,你們也應付不來,你們所要作的就是安靜下來,看神怎麼作。 神最大的需要是人與他同心 弟兄姊妹們,這是人在神面前要跟隨神的時候一個最大的難處。因為從外面來說,好象神告訴人說,你不需要作工,因為你作不來的。你要作的衹有一樣-看我作。弟兄姊妹,這個是人最難最難接過來的。我們總會想,我們不作,誰作?我們不作,事情怎麼會成就?的確在我們的心思裏,我們很不容易脫出心思上的纏繞。我們感謝神!神總給我們看見,當神需要我們與他一同作工的時候,他最大最大的那個需要乃是人要和神同心。你衹要站在神那一邊,就給神有作工的機會。我們常常有一個錯覺,以為我們不動手,工作就沒有人去作。當然,從人看來的確是這樣,但是你看到裏面去的時候,你就看到一件事,在我們動手以前,你必須先讓神動手。如果神不先動手,你去動手,你就好象對神說:「神啊,這個事情我能作,那就不必煩勞你了,你賜福給我們作好就可以了。」我們常常是這樣想,不自覺地這樣想,但神卻是讓我們學習一個我們從來不去想的事。神說,工作是要你作,但是不是你先作,你衹在那裏看,看我怎麼作,我作了你就跟上來。」 弟兄姊妹們,這是神在我們身上的引導。從舊約一直到新約,神在人中間作工都是如此來引領跟隨他的人。現在來到猶大人面對如此艱難的一件事情,怎麼去完成神所要作的呢?政府的權力我們沒有辦法抵擋,地方的勢力我們防不勝防,看看我們自己本身,又有許多缺欠,我們怎麼能把神要作的作成呢?這是當時猶太人心裏頭最難脫出的那一個重擔。我們讀哈該書就對這一方面掌握的比較完整一點,這個重擔不解決,猶大人沒有辦法動起來。接着神就作工了,神就告訴所羅巴伯,你要完成神所要作的工,不是依靠你的才能,也不是依靠甚麼勢力。你要依靠才能,你有甚麼才能?因為今天的對手在眼見的裏面是官府和地方勢力,背後的是撒但的權勢,你憑甚麼來和這些對抗呢?你有甚麼能力,有甚麼把握可以和這些對抗呢?根本沒有。但是主很清楚地告訴他,不是依靠勢力,也不是依靠才能。就算你有勢力,你這個勢力也用不上,因為在地上的權勢沒有一個能大過皇帝的權力。如果摸到屬靈的那個境界,沒有任何的人、事、物可以和撒但唱對台的,所以,根本沒有動手的餘地。 在這樣的光景底下,我們衹能揀選不作了。但神說一定要作,既然一定要作,我們也沒有條件作,那怎麼作?感謝主!主說:「當你作的時候,你不要看你自己有甚麼,也不要看你自己能作甚麼,你們要注意的是甚麼呢?誰能作成這件事。」如果知道我們自己不能作,衹有神能作,那你就讓神作。神的話說得很清楚,「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你要依靠我的靈來作,也就是說你要讓我的靈來作,你要站在我這一邊,讓我的靈有作工的通道。弟兄姊妹們,這個是我們在新約裏的人應該很清楚的,因為我們常常題到,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捆綁,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釋放。所以在地上有兩三個人奉主的名在那裏禱告,事情就完成了。為甚麼?因為天上有一個安排,但是他要在地上尋找出口,他要在地上尋找通道。地上的出口和通道是甚麼?與神同心的人。你能與神表同情,你站在神的那一邊,你按着神的心思來告訴神說:「神啊,我們與你同行,你要作的你作成。」感謝主!神得着作工的出口,神就作成那件事情。 依靠神的靈的具體實行 現在我們看到當時猶大人建殿的時候,神就把他們帶回這一個法則裏面。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是依靠我的靈方能成事。怎麼依靠神的靈呢?就是看你們站在哪裏,你們站在該站的地位,神就在那裏伸手作工。他們該站一個甚麼地位呢?建造聖殿。你們都回到聖殿的工地上去,你們就站在那裏,你們就照常在那裏作該作的,其他的事神對付。感謝主!這個是非常不簡單的事情,因為當人在神的面前,能照着神的心思站對了他們該站的位置,我們就看到神在那裏說話,仍然是連着這個主啟示的作工的法則來表達的。那個作工的法則乃是「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神的靈方能成事」。 如果人站對了,在這一個點上就發生甚麼結果呢?許多人讀經的時候就是讀那三句話,但是這三句話不是一般性的應用,是在神特別要作的事情上,神顯明他怎麼去完成他的工作。下文馬上就說出一件事情來,第七節,「大山哪,你算甚麼?在所羅巴伯面前,你必成為平地。」如果我們衹是看這麼一點,我們也看不到結果來,頂多不過看到有一個大山擋在前面,在所羅巴伯面前成為平地。這是甚麼意思?要是連接到當時那個環境,弟兄姊妹你很清楚知道這個大山是指着甚麼?乃是指着王的力量,地方的勢力,還有猶大人心思裏面的散漫。這三種光景,任何一種不能越過去,都不可能把聖殿建好。其實認真說起來,外面的難處還不是最厲害,猶大人心思裏頭的散漫,那才是最厲害的。 但是怎麼能把散漫的猶太人整個連接起來呢?所羅巴伯沒有這個權力,約書亞也沒有這個權力,見異象的撒迦利亞也沒有這個權力。我們要是看到這點,就留意到怎麼能把猶大人的散漫完全連接起來呢?人所不能的,在神手裏沒有難成的事,問題就是人的位置有沒有站對?作首領的人有沒有站對位置?作帶領的人有沒有把神的百姓帶到對的位置?如果都站在那個對的位置上面,弟兄姊妹你就看到,那個時候不是人在那裏作工,是神伸出手來對付事情,所以就帶出一個這樣的結果-大山哪,你有甚麼了不起,你站在所羅巴伯面前就成為平地了。就是說沒有任何難處可以再停留下來了,這是說到一般性。 但是使者的話還沒有說完,還有一句很嚴肅的話,他說:「他」就是指着所羅巴伯,「他要搬出一塊石頭,安在殿頂上,人且大聲歡呼,說,願恩惠恩惠歸於這殿。」弟兄姊妹我們看這裏就知道,明顯地告訴所羅巴伯,「這個殿一定建成,這個殿建成就根據你,因為到最後,你要把末後的一塊石頭放在殿頂上,這個重建聖殿的工程就完成了。現在整個問題在乎你,你現在要出來站在對的地位。」弟兄姊妹,這個話是對的,這個意思是對的,神就是要所羅巴伯現在站對在他該站的那個位置。甚麼叫作站對那個位置呢?不是衹是起來登高一呼說,我們都起來建造聖殿。這樣的口號喊出來是不發生作用的,喊一百遍,一千遍也不發生作用。既然是這樣,那怎麼叫我來站對那個地位呢?弟兄姊妹們,我們留意使者當時說的話是非常非常有深意在那裏的,上次我已經給弟兄姊妹題了一下,但是沒有解說。現在我們要花點時間來留意。 當所羅巴伯把一塊石頭放在殿頂上,我們讀下文就知道,那是表明這個殿已經建造成功,所以底下就是眾民的歡呼。人就在那裏大聲歡呼,說:「願恩惠恩惠歸於這殿。」弟兄姊妹,上次我特別請弟兄姊妹留意那個小字,就很清楚看見下面使者所說的話,完完全全不是我們字面上所領會的那個意思。原來的文字怎麼說呢?「願恩惠恩惠歸於這石頭!」弟兄姊妹你留意,第一,你要注意「恩惠恩惠」,重複題出「恩惠恩惠」,乃是說明這一個恩典的事實顯明是非常明顯又確切的。但是問題在這裏,你要是站在舊約的立場上,「願恩惠恩惠歸於這殿」,我們也都能領會,現在聖殿建好了,聖殿重新得着榮耀。在舊約的預表上來說,殿就是說出神的居所,得着榮耀也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很明顯這裏不是說恩惠恩惠歸於那殿,是歸於那石頭。真是豈有此理,為甚麼要把恩惠恩惠歸於那塊石頭呢?換句話說,為甚麼要把榮耀歸給那塊石頭呢? 因着這樣的一個問題,就引出另外一個問題,當這個殿在那裏建造好的時候,最後的工程就是安放一塊石頭在殿頂上,有這個事情嗎?殿的最高處就是一塊石頭?所羅門建的殿不是這樣,所羅巴伯建的殿在實際上也不是這樣,以後希律重修的那個殿也不是這樣,怎麼可能殿的最高處是一塊石頭呢?弟兄姊妹,這個非常非常不合乎歷史,也不合乎情理。但神的話就是這樣說,甚麼意思?弟兄姊妹們,撒迦利亞書和哈該書之所以重要,不是重要在完成當時重建聖殿的這一個工程,而是神藉着這一個重建聖殿的工程,來發表在他永遠的旨意裏,他要怎麼來完成他的定規。如果我們不瞭解神說話的目的,我們就無從瞭解當時使者對撒迦利亞說的話。難怪那些新派的人說,聖經裏面都是說一些胡說八道的事情,其實胡說八道的不是聖經,是他們! 完成神所要作的關鍵 我們回過頭來看,「願恩惠恩惠歸於這石頭」,這石頭是甚麼?你不能不回到第三章,神把這塊石頭給約書亞看,說這個石頭有七個眼睛。然後底下就是第四章裏頭又說,這個石頭上「七個眼就是耶和華的眼睛」。如果眼睛是耶和華的眼睛,那個石頭就是耶和華本身,就是神的本身。弟兄姊妹們,當我們留意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們就把整件事情看得很清楚了。第三章就說到這塊石頭有七個眼,然後神就說,他要親自雕刻這塊石頭,並且在一日之間除掉這地的罪孽,然後,所有的人都在那裏享受平安、豐富。那裏是說到將來我們的主,他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所帶出的在以色列人中間的一個結果,那是神的七個節期裏面贖罪日的表明。就在一日之內神有赦免,讓以色列全家得救。然後就把以色列帶進國度,所以,以色列人都在國度裏享用平安,豐富。因此我們留意到,現在對所羅巴伯說話的時候,所羅巴伯把那塊石頭安在殿頂上,這個殿就建造完了。甚麼意思? 很清楚你看到,這裏不是說那個物質的殿,是說到因着這個物質的殿,神的百姓給帶到一個甚麼樣的屬靈光景。你留意殿頂上是那塊石頭,那塊石頭就是神自己,甚麼意思?殿的給建成,如果從實質的意義上來說,乃是神的自己完全被高舉。現在那塊石頭在殿頂上,在殿這個事實來說,那是殿的至高處。在舊約,當人來到殿的時候,他們是在那裏遇見神的榮耀,在那裏遇見神的豐富。為甚麼殿能叫人遇見神的榮耀和神的豐富呢?因為神住在那裏,那是神的居所,神的榮耀在其中。弟兄姊妹們,現在我們回到當時他們的情形。比方說,殿已經建造的差不多了,就差那塊石頭沒有擺上去,那個殿不能說完全建好。一直等到那塊石頭擺上去了,那個殿就算完全建成了。所以,那個殿建成的關鍵是那塊石頭擺上去。我們回到實際上面來,那個物質的殿是建造好了,但是如果在殿裏面不是讓主居首位,不是成為一個高舉主的地方,那麼這個殿還沒有建造完。感謝神!甚麼時候當人能把神完全高舉起來,甚麼時候神的榮耀在那裏能顯出來,就是神的地位在地上完全被人尊重到一個最高最高的實際裏。 當我們看到這件事的時候,我們要回到舊約的歷史,當神的榮耀離開耶路撒冷,從甚麼地方開始?從聖殿開始。從殿到門,從門到殿頂,從殿頂到耶路撒冷城上空,然後轉移到橄欖山,最後就回到天上,那個時候全地都沒有神的榮耀。那個時候耶路撒冷還沒有給攻破,聖殿還沒有被毀,物質的殿還在耶路撒冷,你曉得神的榮耀已經不在那裏。我們讀以西結書的時候,已經很清楚看到那個過程。感謝主!現在聖殿要重建,表明神的榮耀要回到耶路撒冷,神的榮耀怎麼回到耶路撒冷呢?不是物質的殿建造好,神的榮耀就回來。乃是這個殿實實在在成為神的居所,這個殿實實在在成為人尋求神的地點,人在那裏事奉敬拜神,讓神得着完全的高舉。這才是真正的殿,這才是殿的實際。所以,弟兄姊妹你看到這件事情,當猶大人,當然是包括所羅巴伯和約書亞,他們心裏讓神得着完全的地位,他們完全在那裏高舉神,感謝主!聖殿的建造在屬靈那個方面就完成了。因着這樣一個心思,物質的殿建成也就沒有難處了。我們感謝我們的主! 確定所羅巴伯的任務 現在主要對所羅巴伯說的最要緊的話說出來了,第八節,「耶和華的話又臨到我說,所羅巴伯的手,立了這殿的根基。他的手也必完成這工。」弟兄姊妹我們就知道了,帶領猶大人重建殿的根基是所羅巴伯。現在神告訴所羅巴伯說,你不能起了一個頭而不到結局,你必須是起了頭也要到結局。我們感謝我們的主,主明明告訴所羅巴伯,這一個屬靈工程的建造,你要負責任,也是你的責任,你一定能看見這個事情的成就,你不要以為這是小事,這個事情就是這樣就完成了。弟兄姊妹留意第十節,「誰藐視這日的事為小呢?」甚麼事?把聖殿建好的事,建好就包括了眼見的物質和靈裏對神的高舉。如果這個事情能作完,誰敢說這個是小事?誰能說這個事情是不必重視的事? 弟兄姊妹記得,哈該書那裏猶大的百姓說甚麼話?建殿的日子還沒有來到,現在還不是建殿的時候。你留意神在這裏所說的話,把當時哈該要說沒有說的話說出來了。這日的事情誰能看為小?這不是小事,為甚麼不是小事呢?因為神的眼睛一直看着這個事實,這個事實乃是神心裏要完成的一件事,所以神一直看着這個事情,神的眼目沒有離開這個事情。這個事情一天沒有作好,神所注視的點就在這裏。正如今天我們說,今天是神在建造他的教會,教會一天沒有建造完成,神的眼目就一天停留在教會的身上不過去。 神喜悅的滿足 說了這些話,使者就說了一個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他先說了「耶和華的眼遍察全地。」然後就說出一個事實,「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鉈就歡喜」。弟兄姊妹甚麼意思?看到所羅巴伯拿着線鉈,神就歡喜。當所羅巴伯拿出線鉈來的時候,那就是聖殿重建的工作恢復的時候,重新來量度尺寸,重新來安排工程怎樣進行,這是當時實際的故事。但是這個話說出兩方面的事。第一件事,很清楚地告訴猶大百姓,包括所羅巴伯在內,當你們跟上神的心意的時候,神就喜樂了,神就滿足了。雖然那個物質的工程還沒有完成,但是你們站在那個該站的地位,神就喜悅了。我們感謝主!這是一方面我們要留意的,神很重視他所要作的事在地上的進度。如果當人在那裏一直跟着神的心意來行走,神喜樂了,不必等到事情完成。當神看見有人樂意跟隨他的腳蹤,神的裏面就感覺喜悅了,這是一面。 另一面是說到,神說,我看到所羅巴伯手拿線鉈,我就歡喜。弟兄姊妹曉得,線鉈是從前測量不可缺的工具,聖經裏面題到量度,你如果留意的話,很有意思。當神在那裏記念他手中的工作的時候,他都用量度這一件事情來發表他工作的程式。弟兄姊妹留意,這裏說用線鉈來量度,第二章的時候就說拿準繩去量度,準繩跟線鉈是同一類。但是翻到以西結書去看看一些事情,第九章那裏又說到一件事情,第二節的下半句,以西結在異象裏看到一個人,穿着細麻衣,腰間帶着墨水匣子。然後就告訴這個人整個耶路撒冷都走遍了,你要在那些為着猶大人悖逆而憂傷的人作一個記號。作記號幹甚麼呢?那是要叫耶路撒冷裏一些人,在耶路撒冷被毀的時候能保存下來。我們在啟示錄也看到這樣丈量的事情,以西結書末後的時候,說到聖殿的尺寸,也說到量度的問題。當我們看到這個量度的時候,都看到一件事,這個量度是說出神的記念。神記念他所作的工,現在所羅巴伯手拿線鉈,神就很開心。 一個燈檯,兩棵樹的意思 但是有一件事情,應該到第五章的時候我才和弟兄姊妹們說。所羅巴伯手拿線鉈從正面來說,那是神喜悅了,神記念他手中的工作。但是如果所羅巴伯手裏不拿線鉈呢?第四章裏頭沒有說甚麼話,第五章就有話說了,既然是在第五章才說,我們也不說。我們先把第四章神要所羅巴伯心裏明亮過來的事情弄清楚。當使者跟撒迦利亞說到所羅巴伯的事情到這裏的時候,就引起撒迦利亞心裏的一些想法,他根本不明白天使跟他說這許多話,跟他所看見的那個異象有甚麼直接關聯。一個燈檯,二棵橄欖樹,橄欖樹上出的油直接流到燈盞上面,每一個燈盞是接受七個管子流進油來。 在撒迦利亞的心思裏,我所看見的和你所說的有甚麼關聯?你要我看這個,你要我聽這個,但是這個和這個有關聯嗎?撒迦利亞不明白。所以他就問了第一個問題,在燈檯兩邊的兩棵橄欖樹是甚麼意思?好象使者沒有回答他。我不知道使者為甚麼沒有回答他,但我自己想,他這個問題好象不重要,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是問到一個很原則很原則的問題,因為從下文我們就領會到這兩棵橄欖樹說的是甚麼。我們曉得兩棵橄欖樹,神是在那裏說出神的見證,因為這件事情在啟示錄裏頭有一個回應,說到在大災難裏面出來的那兩位見證人。聖靈在那裏就給他們印證說,這就是那兩棵橄欖樹。 我們看看啟示錄第十一章,「我要使我那兩位見證人,穿着毛衣,傳道一千二百六十天。他們就是那兩棵橄欖樹,兩個燈檯,立在世界之主面前的。」我們留意,這兩位見證人就是兩棵橄欖樹。如果是這樣說的話,我們說這個是一般性,跟你我今天作神的見證應該是同一個類型,沒有甚麼特別。但是聖靈在這裏不是這樣說,聖靈在這裏說:「他們就是那兩棵橄欖樹。」這個貫詞就是特別有所指的,但是在全本聖經裏頭,在哪裏題過有兩棵橄欖樹呢?除了撒迦利亞書,找不到別處。橄欖樹是有,兩棵橄欖樹沒有。說到兩棵橄欖樹,一個就是撒迦利亞書,一個就是啟示錄。所以,這二處是有關聯的。 撒迦利亞問使者那二棵橄欖樹是甚麼?使者沒回答,為甚麼不回答呢?當然,我不敢說一定是這樣,但是跟啟示錄那個事實一連起來,就指出了一個很明顯的法則,那是說到歷世歷代以來神的見證人,不是特別指出兩個人,而是原則性地題出,歷世歷代以來神的見證人。這是一個很大的事情,使者沒有回答他,所以他就再問了。你留意他問的那個問題和第一個問題不一樣,許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同一個問題,但是你留意就發覺不是同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在十二節,「我二次問他說,這兩根橄欖枝,在兩個流出金色油的金嘴旁邊,是甚麼意思?」弟兄姊妹很清楚,頭一個問題是兩棵橄欖樹,第二個問題是兩根橄欖枝。有不同嗎? 完全不同。橄欖枝是橄欖樹上一個個別的枝子,而橄欖樹上有許多枝子。現在他第二個問題是問到其中兩支特別的枝子,不再是兩棵橄欖樹。這兩個橄欖枝是在流出金色油的金嘴旁邊。你可以想像,一個燈盞上有七根管子,這些管子就是接上橄欖樹的枝子,這個橄欖樹上所產生的油就直接流到燈盞裏,這是當時撒迦利亞所見的,當然和一般的情形是不一樣的。因為一般要得橄欖油,必須把橄欖樹上的橄欖摘下來,壓碎了,然後榨出油。但是這裏的橄欖油是直接從樹上來的,上面就說到那兩棵樹在燈盞兩旁,就引出那個「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我的靈方能成事」的這個作工的法則。 下文那個使者就說,你不知道這是甚麼意思?他說,我不知道。這就是兩個受膏者站在普天下主的旁邊。這兩個受膏者就回到三章四章裏面所題到的,一位是約書亞,一位是所羅巴伯,指出神現在整個的安排,要叫他們兩個作為神的見證人站在神的一邊,站在主的旁邊就是與主站在一邊。當他們這樣站在主的一邊的時候,主就讓他們直接去得着供應,並且那個供應是不會停止的,因為這個供應是從枝子接到橄欖樹。兩棵橄欖樹乃是神自己的見證,神就把人所需要的見證的能力,直接輸送到見證人的身上。 我們感謝神!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整個來說,他用着這個異象去堅固所羅巴伯,要讓所羅巴伯和約書亞兩個人,很準確地站在神要他們站的位置上。我們感謝神!當所羅巴伯和約書亞他們能按着神的心意,站在神旁邊,神就讓他們很清楚地知道,其他的事情神負責,其他的重擔神挑起,你們就是衹管站在你們該站的那個位置。你們站在你們該站的那個位置,神就親手作工,來完成他所要作的。我們實在感謝我們的神,整個來說,主是要當時的領袖,一位是宗教上的領袖大祭司約書亞,一位是政治上的領袖所羅巴伯,他們把眼睛從人的所有轉過來看神自己。 因為如果人要看人的所有,特別是看自己的所有,那個結果一定是叫人灰心喪志。但是感謝神!甚麼時候人轉過來看神,那個結果就是人能站立得住,這是總結了第三、四章裏面,神給撒迦利亞看到的異象裏所要帶出的結果。這個結果的原則,或者說這個過程的原則,不單是當時重建聖殿的時候是準確的,在歷世歷代以來,要成就神的工作這一點上也是準確的,對今天神的教會的建造更是準確的。 我們巴不得從猶大人重建聖殿的經歷裏頭,也看見我們今天跟隨主腳蹤的路,當然也就是讓主建造他的教會的路,我們也從主以外的任何人、事、物的影響裏面轉回過來,單一地注視我們的主自己。哪怕那些事情好象是和主有關的,如果不是主自己的話,也是我們要轉離的那些事物。但願主得着我們在這一個世代!特別我今天在報紙上看到一段新聞,我越發感覺主的話的準確。現在是末後的日子,那些不信的人用背向着神,那是見怪不怪了。但是在末後的日子,許多稱為屬神的人,也是那樣用背向着神。 當然,所謂屬主的人不一定真的屬主,但這是有屬靈眼光的人才能看得透,一般人不會這樣看。報紙上說美國的合一堂的系統,他們全國的大會決議通過承認同性婚姻,當然也有很少數人當時就反對,但是聲音太小了。他們說如果真要這樣,衹好脫離這個系統。新聞是這樣說,但是我不管多少人脫離那個系統,你看到一個教會組織的上層已經垮了,他們說出很說服人的道理,還是那些自由派的人說的老話,「神是愛,衹要他們相愛,那就是神的發表。」他忘了聖經裏面從舊約一直到新約,同性戀這個東西一直是在神定罪的底下。 弟兄姊妹你就看到,這個是末後的光景,當神的教會建造還在進行,沒到盡頭的時候,最後的那塊石頭還沒放在殿頂上的時候,我們該站在主的那一邊,讓神得着作工的機會,去完成他所要作的。我們感謝神!我們這樣來讀到當時重建聖殿的歷史,才有實際的意義。如果光知道一些過去的歷史的事實,那麼知道和不知道就沒有甚麼分別。但願主憐憫我們,今天晚上我們就交通到這裏。 撒迦利亞書第四章講義(陳終道) 5.金燈檯與橄欖樹的異象(四l~14) 撒迦利亞書講義(四章)(文牧) 第五個異象:燈檯(四1-14) 在接受第五個異象之前,他必須被叫醒,而且他再一次被問及他看見了甚麼。這個異像是一個金燈檯:那裡有一枝柱子,其上有一個燈盞,裡面裝著燃油,一共有七盞燈,從燈盞裡伸出來。在燈檯的每一邊,先知看見兩棵橄欖樹。撒迦利亞問他身邊的天使這個異像是甚麼意思;他沒有得到直接的答案,雖然有暗示他應該知道他所看見的象徵意義。雖然先知沒有得到他的問題的答覆,卻得到一個向所羅巴伯王宣告的信息。 神給王的信息是:他的任務就是重建聖殿。工作的完成將「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6節)。第七節的「大山」是一種隱喻,說明像大山一樣的困難擺在聖殿完成的路上。所有複建任務的障礙,將要夷平成為平原,一直到最後一塊在殿頂上的石頭──標誌著這個工程已經完成的記號。 最後的幾節經文,異象的象徵意思再一次被提及。燈檯上的七盞燈是「耶和華的眼睛」。相信七這個數目字象徵完全。也許因為他始終不肯定,撒迦利亞就繼續去問他身邊的天使。這兩棵橄欖樹代表甚麼呢?先知得到的答案是這兩棵樹代表「受膏者」,那就是約書亞祭司和所羅巴伯王。 第五個異象的基本目的,看來是為了平衡和補充第四個異象。在前面的異象中,主要的焦點是在約書亞身上,他是百姓屬靈的領袖。現在,明顯地,代表人民的約書亞和所羅巴伯兩者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且,如果燈檯代表神的眼睛,那麼,這個異象就整個強調祭司家系和大衛王朝在執行神旨意中的重要性。 燈檯的啟示(4章)(香港讀經會) 祈禱: 願我的生命像聖殿中的燈檯,時刻為主發光。 這是一個燈檯的異象,開首是先知對眼前情景的描述及對有關異象的詢問(1~5),末段是天使向先知解釋異象的內容(10下~14),但中間卻插入了一段耶和華對所羅巴伯的鼓勵與應許(6~10上)。如此特別的鋪排凸顯了所羅巴伯事奉的重要。 1. 對所羅巴伯的鼓勵(6~10上):所羅巴伯是當時重建聖殿的領袖(參該2:23),在重建聖殿的過程中面對種種仿如「大山」的困難,包括仇敵的阻擾(參拉4:1~16)、資源的貧乏(參該1:6、10~11)和百姓的灰心失望(參該2:3)等等,以致重建的工程被擱置了十六年之久(參拉4:24)。但神一方面提醒他不是倚靠勢力才能,而是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6下);另一方面又應許他必親自成就這工,並會讓他親手放上聖殿平頂的石頭(7),那時百姓就能再度經歷神與他們同在的歡欣喜樂。 2. 對金燈檯的解釋(10下~14):天使接著回答先知在第4節提出有關金燈檯的提問。金燈檯的七盞燈是代表耶和華的「七眼」(10下),象徵神的眼目完備,遍察全地,祂必看顧祂的子民,成就建殿之工。而燈油是透過兩棵橄欖樹供應給燈檯,代表神要透過兩位「受膏者」——約書亞和所羅巴伯賜下恩澤,借著他們的事奉來重建聖殿與百姓的信心。 聖殿中的金燈檯見證著神的榮耀,今日教會也同樣肩負著「金燈檯」的使命(參啟1:20)。神的心意是要教會成為祂的見證,光照幽暗的心靈,使人得著基督的救恩。然而主在恊示錄中警告我們,倘若教會不能履行應有的見證使命,神便會將她的燈檯挪去(參啟2:5),言下之意,就是教會將會失去其實際的功能,成為一間「空殼」教會。 你認為自己所屬的教會能否充分發揮「燈檯」的功能?請勿忘記:「教會」原本的意思是「被呼召出來的一群」,而主也曾提醒門徒要作「世上的光」(參太5:14)。每一個信徒都是燈檯上的一盞「燈嘴」,需要共同肩負著發光的使命。 靠神的靈方能成事(四章1~14節)(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一章經文提示一個極重要的屬靈原則:得勝的關鍵在於聖靈的大能。 我們再次彼此勉勵:基督徒的生活和事奉都不能只有「人的努力」,必須看見「神的能力」,這一段經文神清清楚楚說:「這是耶和華指示所羅巴伯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今天神也指示你我:無論在我們的事業、婚姻、兒女、事奉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倚靠勢力(外在的資源),或是倚靠才能(本身的條件),必須倚靠神的大能---聖靈的能力,才不會白忙一場,才不致枉然勞力! 上帝不是說不要努力、不要盡本分,祂是在問我們:這些日子以來,你心中真正倚靠的到底是什麼呢?是你的努力,或是神的能力! 其次,我們也看見先知撒迦利亞尋求神、面對神的態度是如此謙卑誠實:你看這一段對話──「我問與我說話的天使說:主啊,這是甚麼意思?與我說話的天使回答我說:你不知道這是甚麼意思嗎?我說:主啊,我不知道。」先知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不明白就求問神,絕不憑自己的意思強解!當神的僕人謙卑求問時,神就啟示回答他!感謝主! 接下來聖經記載:「我又問天使說:這燈檯左右的兩棵橄欖樹是甚麼意思?我二次問他說:這兩根橄欖枝在兩個流出金色油的金嘴旁邊是甚麼意思?他對我說:你不知道這是甚麼意思嗎?我說:主啊,我不知道。」你看,也有的時候,當神的僕人求問時,神沒有立刻回答,這時該怎麼辦呢?先知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他第二次繼續求問!而不是:禰不說,我就自己做、就自己說、就自己想……就照自己的方法來了! 今天神也提醒你:耐心繼續求問神,祂一定會指示當行的路! 回應:主啊,我每一天敏銳並順服聖靈的引導,支取聖靈的大能,做當行的事,走當行的路,榮耀主名。 禱讀:撒迦利亞書四章6節 6 他對我說:這是耶和華指示所羅巴伯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一個純金的燈檯(四1~5)(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一個純金的燈檯 禱讀 亞四2〜3 這是撒迦利亞的第五個異象,就是金燈檯的異象。先知在看這個異象時,有點如夢似真「好像人睡覺被喚醒一樣」(1節)。這個異象有一點複雜,我們要看完本段,再看第11至14節,才能有完整的解釋。 一、燈檯上有七盞燈 金燈檯是聖殿中聖所內的器物,是聖所中唯一的發光體。一般的金燈檯有七個燈盞,整個燈座是連在一起的。先知在異象中看見的燈檯不但有七盞燈,並且「每盞有七個管子」(2節)。這與一般的金燈檯有一點不完全一樣。 二、兩棵橄欖樹 更特別的是燈盞旁邊還有「兩棵橄欖樹」(3節)。我們知道金燈檯是須要由橄欖油來供應的。兩棵樹在金燈檯的左側與右側,表明這金燈檯的供油永不會缺乏。 三、我不知道 先知在異象中往往與使者對話,這是啟示文學的特色,就是看異象者往往走入異象,與異象中的人或物互動。在《撒迦利亞書》中,這樣的互動往往與解釋這些異象有關。多半是使者問先知明白不明白所看到的,先知往往誠實地回答他:「我不知道」(5節),這也導致了使者進一步的解說。 默想 我是否渴望明白主的奧秘,如同先知一樣,渴望有所看見,並且明白這些看見?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樂意顯明你的奧秘,讓我們明白,求主開啟我的眼,我的心,能看見並能明白。 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四6~10)(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倚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禱讀 亞四14 現在要以第6〜10節來解釋建殿過程中的關鍵因素。 一、所羅巴伯手拿線鉈 我們說兩個受膏者是所羅巴伯與約書亞,因為他們二人一同建殿,但是約書亞擔負的是軟體,就是建殿之後恢復聖殿的事奉;而所羅巴伯擔負的則是聖殿的硬體,就是聖殿實際的建造。因此這段話針對所羅巴伯――「這是耶和華指示所羅巴伯的」(6節)。當耶和華的眼睛「遍察全地」時,祂「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鉈就歡喜」(10節)。什麼叫手拿線鉈,就是手持施工者的器具。耶和華因所羅巴伯開始真實的修建聖殿就歡喜。 二、大山哪,你算什麼 在修建聖殿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難處,因此耶和華對這些困難說:「大山哪!你算甚麼呢?在所羅巴伯面前,你必成為平地。」(7節)大山代表的就是難處,但耶和華會把一切難處從所羅巴伯的面前挪去,成為平地。 三、不是倚靠勢力才能 因為耶和華提醒所羅巴伯,作為一個受膏者,真正的倚靠在於上帝的靈。勢力與才能往往是人所倚靠的,但是受膏者完成的是他受膏要去完成的事,就必須倚靠膏抹他的靈。 四、必搬出石頭安在殿頂上 因此所羅巴伯開工也必完工,最後「一塊石頭安在殿頂上」時,就是完工之時。此處的「恩惠恩惠歸與這殿」(7節),應指對殿的榮美的稱頌。當殿完工時,人們就稱頌這殿。 整個金燈檯的異象,就是勉勵所羅巴伯作為上帝的受膏者,要倚靠聖靈完成建殿的工作。 默想 我深知完成主的工一定有難處,但我願意不倚靠自己的勢力、才能,單單倚靠耶和華的靈來克服一切難處,完成此工,見證上帝的榮耀。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呼召我們與你同工,並用你的聖靈膏抹我們,讓我學會倚靠聖靈的大能,而不倚靠自己的勢力、才能。並且面對一切難處,還能堅定不移,直到完工的日子,讓榮耀歸於你。 兩個受膏者在主旁邊(四11~14)(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兩個受膏者在主旁邊 禱讀 亞四14 我們由第1至5節直接跳到第11至14節,解釋了金燈檯之後,再來解釋第6至13節整段的意義。 一、約書亞與所羅巴伯 第11〜14節說明了金燈檯和兩棵橄欖樹的關係。使者清楚說明這兩棵橄欖樹是「兩個受膏者」(14節)。這兩個受膏者在當時,非常明顯是指著當時的兩個領袖――所羅巴伯與大祭司約書亞。我們知道君王要受膏,所羅巴伯是君王之後代,祭司也要受膏,因此大祭司約書亞也要受膏。更進一步的意思是說,這兩位領袖都被上帝驗中,成為祂的僕人,為要完成祂的使命。 二、橄欖樹與金燈檯 而橄欖樹在金燈檯旁邊是什麼意思呢?天使回答說,是兩個受膏者「站在普天下主的旁邊」(14節)。在此處金燈檯是否就是普天下的主,有不同說法,有人認為金燈檯既由橄欖樹得供應,當然指的不會是上帝自己。但如果我們認同金燈檯指的就是聖殿的重建,聖殿重建之後就能為主作見證,彰顯出主的榮耀來,那麼我們也可以認為兩個受膏者從主受命,得著恩膏重修聖殿,而聖殿重修後又如金燈檯一樣彰顯了上帝的榮光。 因此金燈檯的異象很清楚是指聖殿的重修了,兩個當時的領袖被上帝膏立,為來完成建殿的工作,好來彰顯上帝的榮耀,叫眾人看見。 默想 當我明白金燈檯的異象時,我是否渴望被主恩膏,一同建造教會,來彰顯主的榮光,叫眾人看見就歸向主?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就是榮光,你樂於將你的聖靈恩膏我們,賜我們力量來建造你的殿,好叫你榮耀的同在可以住在我們中間,叫遠方近處的人都一同看見你的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