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亞書第五章短篇信息
目錄:
撒迦利亞書第五章讀經劄記(王國顯)
撒迦利亞書第五章講義(陳終道)
撒迦利亞書講義(五章)(文牧)
空中的警號(5章)(香港讀經會)
被厭棄之地(五章1~11節)(臺北基督之家)
必按這話除滅(五1~4)(臺北靈糧堂)
為罪惡蓋造房屋(五5~11)(臺北靈糧堂)
撒迦利亞書第五章讀經劄記(王國顯)
我們同心禱告。「主啊!謝謝袮,我們又奉袮的名來到袮的面前,我們深知袮已經悅納了我們。因為從頭一天我們進入袮的裏面,袮就不住地用袮的眼目來看顧,袮也把我們放在袮的心上,為要把我們帶進袮拯救我們的目的。主,袮不單是叫我們脫離罪和死的權勢,袮也把我們帶回神永遠的旨意,讓我們這些人在神面前,可以滿足神的心意,也讓神自己的榮耀充滿在我們這些人身上。我們敬拜讚美我們的主!袮在我們身上所作的都是我們不配得的,但是袮樂意這樣作成在我們的身上。人的悖逆,人的跟不上也沒有阻止袮手中的工作。雖然讓袮遲延,但是袮還是沒有放棄。主啊!我們向袮低頭敬拜,袮作的事情是何等寶貴,何等滿了恩典。我們就是這樣一群蒙恩的人,我們回頭來看從前袮手中所作的,如今也看袮在我們身上所作的,我們都衹有一個心思,我們要承認我們的主袮是配,袮該得着一切的尊貴,榮耀和豐富。晚上我們再次來看袮從前如何領着袮你的百姓恢復在袮的榮耀裏,如今袮也同樣把我們恢復到袮那永遠的旨意。求袮叫我們透過過去袮所作的,看見今天袮在我們身上所作的。我們再次把榮耀歸給袮,謝謝我們的主!我們這樣的禱告仰望,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我們今天要從撒迦利亞書第五章開始,當我們在看第五章以前,我們還要稍微溫習一下在第四章裏,主藉着使者向撒迦利亞所說的話,因為這個和第五章的話是有關聯的。我們感謝神。當撒迦利亞聽到使者在那裏說了一些話,也讓他看了一些事,他末後就聽到使者在那裏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這七眼乃是耶和華的眼睛,遍察全地。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鉈,就歡喜。」弟兄姊妹們,我們題到當神告訴神的百姓要把殿造好,而成就這一個事情的關鍵人物,其中一位就是所羅巴伯。當神說完了那些話,他看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鉈,就歡喜。我們題過手拿線鉈乃是說,實實在在地按着神的安排來進行那個建築的工程。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跟上神的安排。
當神看見那一位執行他旨意的人,跟上他的安排,神說,他就歡喜,我們感謝主。這和約翰三書裏頭一句話正好遙遙相對,第三節和第四節,「有弟兄來證明你心裏存的真理,正如你按真理而行,我就甚喜樂。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當然,我們讀約翰三書的時候,我們就說這個是約翰裏面的感覺,但是我們不能不留意約翰裏頭的生命,和主的生命是聯接在一起的。所以,這裏約翰所發表的感覺,也可以說是主的感覺藉着約翰來表達出來。這個表達是甚麼呢?他看見人跟上神自己的心意,約翰說:「我的喜樂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也就是說,主看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鉈,主心裏面的喜樂也是很大的,因為神在地上找到樂意按着神的心意來跟隨的人。弟兄姊妹們,這樣的人不就是被造的亞當所應該帶出來的那一點嗎?自從我們的祖宗墮落以後,神在人中間要尋找這樣的人,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但是你若是讓神找到,哪怕是一位,神心裏頭也蠻喜樂的。
當然,我們要體會到神的心思,所以,在第四章末了,當使者給所羅巴伯說出了這樣的一個事實以後,他也讓所羅巴伯很明確地瞭解,為甚麼神會那樣喜樂。就藉着撒迦利亞問那兩棵橄欖樹是甚麼意思,使者就回答他,但是沒有直接回答他所問的問題。我們上次已經題了,他問的是整棵橄欖樹,但使者回答他的衹是橄欖枝。換句話說,乃是整個橄欖樹上的一小部分。不管是小部分還是整棵橄欖樹,使者回答的話就帶出一個很清楚的事實,也可以說是一個很實際的屬靈的原則。橄欖樹也好,橄欖枝也好,他們所表達的乃是神在一位作見證的人身上所顯明的供應。從整個橄欖樹來說,那是神的完全的見證,從橄欖枝上面來說,你看到那是作見證的個別人。但是不管是整個的見證,還是作見證的個別人,使者就說出了第四章最末後的那一件事。說出這兩個橄欖枝是指着約書亞和所羅巴伯,乃是神的兩個見證人,這兩個見證人是神特別選召的。所以,他們又是承受膏油的人。
兩個受膏者的見證
我們中文聖經就說他們是受膏,他們也實在是受膏者。不過因着「受膏者」這一個詞,在聖經裏面我們常常沒有掌握得很準確,因為平常我們腦子裏一題到受膏者,立刻就想到是指着主。但是這裏說是兩個人,那就不可能是主。我猜,為了讓人很清楚地沒有一個錯覺在這裏,有些英文的繙譯就沒有把它翻成受膏者,他們衹是說:「膏油之子」,就是有油的人。當然那個意思是一樣的,都是說他要為神作見證。但是他們作見證乃是根據神的選召和膏抹,重要的話在哪裏呢?不是在「受膏者」這三個字,而是在他們所站的位置。我們感謝主!因為這裏說得太清楚了,他說這是兩個受膏者,站在普天下主的旁邊。他們是神所特別選召出來,用膏油膏抹的,要在這一個世代裏來表達神的見證。他們這個見證表達的源頭在哪裏呢?在主那裏。他們見證的能力和才幹從哪裏得供應呢?從主那裏。
所以,弟兄姊妹,當你看到使者向撒迦利亞說出這一個事實的時候,我們就要回到當時猶大人在神面前那個光景。當時全體猶大人都落在一種很散漫的光景,環境把他們嚇倒了,眼見的事情叫他們失去了志氣,所以他們就說建造神的殿的時間還沒有到。我們現在就是建出殿來,也不像樣子。既然如此,我們何必現在又要冒險,又要承擔太大的責任呢?這不單是當時猶大人的那種心思,其實也是當時猶大人的首領們心裏的重擔。所以,我們讀撒迦利亞書的時候,就看見神一開始就是向猶大的兩個首領說話,為要叫他們連同整個猶大人都要在神面前站起來。
所以,神一面作一些工作,讓神的百姓領會到整個環境是在神的管理底下以外,神還把他們帶回到裏面去,認識神怎麼來作這件事。神讓他們領會到外面整個環境是平靜的,但是現在要緊的是你們裏面的光景對不對?如果你們裏面的光景不對,就是有一個沒事情的環境,你們也不可能作出甚麼來的。若是你們裏面對了,就算外面的環境有一些困擾,那些困擾也不能阻擋你。如果外面的環境沒事情,你們裏頭也對了,事情就更明確地要進行了。
確認神的見證要顯明
現在使者領着撒迦利亞要傳給猶大的首領和百姓的,有一件很嚴肅的事在這裏,他要讓他們看見他們所作的乃是神的見證的顯出。這個見證的顯出乃是根據神作起頭,在進行的過程裏面,神一直作他們的扶持和供應。特別到了第四章的時候,神讓他們看見那兩棵橄欖樹,在七個燈檯的兩邊不住地把油送進去。從看見的景象來說,既然有不住的油在那裏供應着,那個光就不可能熄滅了。為甚麼會這樣呢?因為神自己作了供應。所以當使者在那裏說,這些見證人是站在普天下主的旁邊,把見證人所站的位置很明顯地擺出來。
既然他們是站在天下的主的旁邊,他們見證的一切根據,就是主在那裏給他們作了背書了(用現代的話來說),我們感謝我們的神!因此,回到當時猶大的景象,他們在那裏停工十多年,因為他們看自己所有的,因為他們看他們所能的。弟兄姊妹不單他們是這樣,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看自己所有和自己所能的,那個結果一定是叫人灰心喪志的。因為總有一天人會走到盡頭,人會走一個地步,甚麼動作都出不來。
感謝主!神要讓那些作見證的人看見他們所站的位置,是在主的旁邊。也就是說,在那裏看見的也是實在地經歷神作他們一切的供應。神成為他們不止息的扶持,那個結果他們一定站住了。我們感謝我們神,因此弟兄姊妹們,當神的使者這樣讓猶大的百姓和首領,看見見證人所站的位置以後,第五章的內容就開始了。第五章我們很簡單就可以把它看過,因為如果我們能領會第四章,第五章就非常容易領會。
申明神律法的要求
第五章上面一段乃是說到神向猶大人說話,然後下面的那一段基本上是神對巴比倫人說話,當然整個來說,也可以說是對外邦人說話。說了甚麼話呢?我們現在就來看看。到了第五章的時候,撒迦利亞就看到有一本會飛的書,那一卷書是在空中飛行着的。當然,他看到一本會飛的書,他不明白,我們讀聖經的人也不會明白。不過,撒迦利亞的寶貝就是在這裏,不明白就問。他就問那個使者,他說,我看見一本飛行的書,很長,有二十肘那麼長,寬也有十肘,這個絕對不可能是人間的書。人間的書不可能那麼大的,這個桌子也沒有十肘長,但是那本書是長二十肘,寬十肘在空中飛行。
當然撒迦利亞是不可能明白的,所以他就問,「我不明白,我不知道這是甚麼意思」。他既然問了,使者就回答他了,他說,「這書是發出在天地上所宣告的一個咒詛。凡是偷竊的,就按着書上所說的給除滅;凡是起假誓的,也要按着書上面那些話除滅。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使這書卷出去,進入偷竊人的家,和指我名起假誓人的家,必常在他家裏,連房屋帶木石都毀滅了。」
當我們讀完整段話,我們就曉得這個書卷乃是神在那裏宣告咒詛,並且這個咒詛不是在某地,某時,而是長久地,並且在全地上神都照着書上的話宣告咒詛。這樣我們就體會這本書上所說的是甚麼,雖然他們一點都沒有給我們說是甚麼,但是我們領會那就是神律法的要求。因為人不按着書裏面所說的顯明出來,咒詛就要臨到他們,這個是籠統來說的。
但是使者在回答的時候特別指着兩件事,頭一件是偷竊的,第二件是起假誓的,奉主的名起假誓,指着主的名起假誓。這樣我們就知道,這個書裏頭所影響到的人,乃是指着神的百姓,因為在那個日子,不是神的百姓不會指着神的名來起誓。所以,我們說這裏所說的是指着神的百姓來說到一種光景。那個光景是甚麼呢?弟兄姊妹們回去對照一下哈該書,馬上就瞭解為甚麼神特別題出那兩點。一個是偷竊的,一個是指着神的名起假誓的。
偷竊神的榮耀
我們讀過哈該書,曉得猶大的百姓當時停工的外頭的原因,但是神所重視的是裏面的原因。裏面的原因是甚麼?當然,我們可以舉出好些具體的事實,但是我們把它綜合來說,不敬畏神,不以神的話為重。這個是他們裏面的原因,其中有兩件事情是很普遍的,就是這裏神所說的偷竊,猶大人怎麼會偷竊呢?弟兄姊妹留意,這裏說偷竊不是說偷東西,因為神給的律法沒有一條嚴重到要除滅偷竊的人的。律法上是偷了人家的東西給抓了,就要賠,獻贖愆祭,另外再加上五分之一作懲罰,這個是偷竊所帶來的結果,不至於給除滅那麼嚴重。這裏說凡偷竊的要除滅,偷竊甚麼會帶來那麼嚴重的後果?弟兄姊妹們,其實問題很簡單,偷竊神的榮耀。
神老早就說,你們從巴比倫回去,回去的目的是建造聖殿。這個在以斯拉記一開頭就說得很清楚。我們讀以斯拉記的時候也非常有把握地領會,如果不是神管理那個事情,他們根本沒有條件回猶大,更沒有條件在聖殿的原址重新建造聖殿。所以,很清楚回去建造聖殿那件事情完完全全是神作起頭,神在負責的。因為聖殿在當日的猶大地,乃是神的榮耀,神的華美。我們感謝我們的主!神差遣他們回去重新把神的榮耀,神的華美顯明出來,結果他們把這個事情完全放下了。
所以,在神眼中看來,他們是在偷竊神的榮耀,不說偷竊神的榮耀那麼嚴重,說得輕一點也是扣留了神的榮耀,阻擋了神的榮耀。衹有這樣的事情才會在神的面前,讓神的懲治帶到那麼嚴重的地步。因為偷竊神的榮耀也好,阻擋神的榮耀也好,傷害神的榮耀也好,是把自己放在作神的對頭的位置上。因此,當我們看到這個點的時候,就領會了為甚麼神的話說得那麼嚴重,這個人要給除滅,這是一面。
冒神的名傳話
另一面是指着神的名起假誓。弟兄姊妹記得當時他們就說,建造殿的時間還沒有到,憑甚麼知道建造殿的時候還沒有到呢?明明是神差遣他們回來建殿的,他們當時就有人會這樣作,說神給他們帶領,神讓他們知道,神現在暫時放下建殿的工作。「你不相信嗎?我指着神的名起誓,神說現在不需要那麼快建造聖殿。」弟兄姊妹們,這種情形雖然沒有記錄在這裏,但是非常可能出現這種事情。
因此,你就看到在那個時候,為甚麼整個猶大都完全停下來,如果有一半猶大人停下來,那已經是不太簡單的事情。如果有少數猶大人停下來,這個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全體猶大人都停下來,難道他們中間沒有一個人再記起,他們還在巴比倫沒有回來以前,神怎麼說話嗎?這個不可能,因為這是他們自己親身的經歷,他們沒有辦法能忘記。當有人起來指着神的名說,因為現在時勢不好,建殿的事情稍微遲延一下沒關係。這些話一傳開,整個猶大就癱掉了。
在這裏,你注意到神說話就是對着當時猶大人裏面那個光景說重話了。你留意神怎麼說?「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使這書卷出去,進入偷竊人的家,和指我名起假誓人的家,必常在他家裏,連房屋帶木石都毀滅了。」就是不是偶而進去,是常在那裏。現在我們對照哈該書,「你們撒的種多,收得卻少,你們辛辛苦苦賺來的工錢是放在一個破爛的口袋裏,你收回來,我就吹去。」弟兄姊妹這是甚麼?這是不是這裏所說的那個事情?
哈該書所說的是那個現象,這裏所說的是那個原因。哈該書的時候,神讓他們看到,他們不管怎麼勞苦,就是活得很辛苦。如果他們心裏頭是甦醒一點的,他們會記起神叫他們回來是建造聖殿,神一直是讓他們看見神的榮耀和豐富,陪伴着他們回到這個地方。為甚麼現在都沒有了?現還在落在這樣艱苦的光景裏?他們要是會回想,他們也該有點甦醒。但是很可惜,十幾年下來,他們沒有醒。神在外面作了好些事情,他們都不醒,現在神就說出原因來了,因為你們這樣活在我面前,所以我就讓你們去嘗到一些不容易的事情。
我們感謝神!當神那樣明顯地說出了這些話,猶大的百姓聽了,裏面不可能沒有反應,他們一定會醒悟過來。七八十年前,我們給帶到巴比倫就是因為不聽神的話,現在落到這個光景,起初不知道是因為不聽神的話所引出來的,現在神差遣使者向我們說話了,我們也實在看見我們真的是落在這種光景裏,他們該甦醒了。我們感謝我們的主!猶大的百姓果然在先知哈該和撒迦利亞說話以後,他們甦醒過來。我們感謝主!因着這樣,我們就看到以色列人在那一段時間重新恢復工作了。我們讀以斯拉記就看到,他們停工一直停到大利烏王二年。哈該說話跟現在撒迦利亞說話就是在大利烏王第二年。當先知們把神的話傳遞過來以後,我們就看到猶大人的反應,就是回到神話語的權柄底下,重新恢復建造聖殿的工作,這個是記載在以斯拉記上。
徹底的停止拜偶像的可能性
我們繼續要看當時神為了聖殿的重建,藉着先知向他的百姓說了些甚麼話。我們可以領會這樣的一件事,當我們看到下面神指着外邦人,特別是指着巴比倫人說的話,我們會瞭解一件事。現在雖然把聖殿建起來,從前聖殿給拆毀乃是因着我們傾向外邦的偶像,我們在神面前滿了不信,所以神把我們流放到巴比倫。現在我們回來了,也把聖殿重建起來了,但是如果我們將來再犯同樣的毛病的時候,今天我們所作的是不是白費了呢?等到有一天我們又再給送到巴比倫去,這個想法很可能在猶大的百姓心思裏面產生出來。
我們感謝主!他在他百姓身上作工的時候,他不會衹是作一半,剩下一半不作,他要作就作得非常徹底。猶大的被擄連同以色列的分散,都是與偶像發生直接的關係。現在神把他們從巴比倫帶回來,神不僅是用七十年來懲治他們拜偶像的事,也非常徹底地把拜偶像的事情,在神的百姓當中作了一個完全的停止,這個是歷史上已經成為事實的。你現在要跑到以色列人家裏,碰到一位以色列人,再也沒有辦法從他們這個民族的生活裏,能尋找到拜偶像的影子。是甚麼時候眼見的偶像在以色列家給完全隔斷呢?從巴比倫被擄回來的時候。
法利賽人的來歷
如果用眼見的現象來說,我們可以這樣說,當他們被擄到巴比倫的時候,有一批心裏甦醒又敬虔的人,他們在那個時候就有點警覺,他們就覺得,如果將來神真的要把我們帶回去,我們再也不能作得罪神的事,我們必須要非常非常嚴肅地活在神面前。是在這樣一種情緒底下,猶大人中間的法利賽人就出來了。法利賽人就是在被擄時期裏面產生出來的,他們起初是沒有在四福音時的光景。我們讀四福音的時候,對法利賽人的印象就是假冒為善,衹作外面的敬虔,卻失去了裏面的敬畏;衹求外面的風光,而不管裏頭的實際。
所以,一題到法利賽人,就說假冒為善。但是法利賽人的起頭並不是這樣的,他們起頭的確是存一個非常敬畏神的心,但是他們敬畏神的心過了神的界限,怎麼說呢?敬畏神還有過了界限的嗎?真正的敬畏是不會過界限的。不過,甚麼時候把人的東西摻雜進去的時候,就會越過界限。當時他們在巴比倫那邊有了這樣一個心思,所以,他們就非常嚴肅地遵守律法上所吩咐的。但是他們生怕遵行的不夠,所以就發明瞭許多律法以外的細節的東西。
比方說,律法上說,安息日不要作工,他們就在安息日真的是安息,不作工。直到現在,以色列禮拜六沒人上班,沒人作工,清潔街道的人在禮拜六也不作工的。禮拜六在以色列人家裏頭吃不到熱的東西,因為他們連生火都不作,他們認定生火也是工作。但是不能不走路,反正總有一點事情,就是要喝點水也要走幾步路,他們就說究竟走路算不算作工?他們有許多掙紮。聖經上面是有說安息日可走的路程,安息日那一天可以走路,但是不能走太多,有一定的距離,走到這個距離,那一天可走的路就走完了,再有需要作的事情也不能作了,因為再作的話就越過了安息日的定規,結果就是給石頭打死。他們後來嚴謹到一個地步,把許多事情弄出一個細節來,把人困在那裏。
我跟弟兄姊妹題過,那一年我們去以色列,到了禮拜六離開旅館到外面去,等到傍晚從外面回來到旅館去。我們那時是住在七樓,我們明明是按七,哪裏曉得,那個電梯在平常的時候我們按G就到底下,我們在底下按七就上到七樓。到禮拜六那天就不是這樣,我們明明是按到底下,但是我們從七樓到底下,層層都停下,但沒有人進出。怎麼沒有人也要停?上去的時候也是一樣。按七了,層層樓都停,然後才到七樓,究竟怎麼回事呢?後來我們就問旅館的人,你們電梯壞了,要修了,我們按七樓,層層都停,又沒有人進出。
他們就告訴我們今天是安息日,連按鈕都不可以,猶大人連按鈕都不可以,所以等到禮拜五晚上他們就開始安息日,安息日開始以前,酒店管理部門就把電梯按鈕調到每層都停。不管按哪一層,所經過的每一層都停,因為猶大人在那個時候連按鈕都不可以,那怎麼進出電梯呢?當然一直到現在他們都是這個樣子。我扯得太遠了,我乃是說到當猶大人從巴比倫回來,神就給他們一個很清楚的啟示,神要把他們被擄到巴比倫的原因,從他們中間除掉。所以,我們看到從巴比倫回來以後,在以色列人歷史的記載裏頭,再也看不見拜偶像的事情出現。
按着人來說,這個也是不可能的,上一代拜偶像,下一代自動會拜偶像的。但是猶大人從被擄回來一直到現在,就不再碰拜偶像的事情。在人看來,這個是不可能的。但是感謝主!因為主自己說過,神要作成這個事,所以以色列人就脫離了眼見的偶像的吸引。那個事情在哪裏說到?就在這裏說到。撒迦利亞看到第二個異象,是使者要叫他看的,他就看到一個東西,使者也問他看見甚麼?他說,看見一個量器。我們說他看到一個大量杯,就是一個量器,蠻大的,大到一個地步,可以把一個人擺進去。結果他的確也看見那個量器裏面擺着一位女人。然後使者就給他解釋了,這個量器本身乃是一位惡人在遍地的形狀。甚麼形狀呢?不是說他作惡的動作,而是說作惡的人雖然不停止作惡的動作,但是他們所有的動作都在一定的範圍裏面,不能越過,這就是那個量器。
這個量器在那裏一面好像是看見它盛裝的惡行,從另一面看到特別說是量器,用通俗的話來講,乃是神給惡人行動的範圍是有分寸的。他可以橫行,可以無法無天,但是神劃定了一個界限,他們不能越過那個界限,這是開始我們看到的光景。他說是惡人在遍地的形狀,那個形狀不是他看見的那個女人,因為那個女人所表明的就是罪惡,他所看見的乃是那一個量器。所以,我們着眼點是在那個量器,不是在量器裏頭那一個人。然後他就看到,神把那個女人放到那個量器裏。如果光是這樣看,她在那個量器範圍裏,所有的罪惡都不能越過那個範圍,在神允許的範圍裏面也許是作頭的,但是她的號令衹能在量器裏頭的範圍,她不能越過這個範圍。
不單是這樣,然後又問撒迦利亞還看到甚麼?他說看到一片圓的鉛片,把量器蓋起來了。弟兄姊妹,你看到一件甚麼事?那就不僅是把罪惡限在那個量器裏,同時是把它封閉的。撒迦利亞當時看得很明確的一件事,罪惡的勢力雖然很凶,但總是在神的管理底下,不能越過那個範圍。然後他又看到另外兩個女人,有翅膀的,她們就把這個量器抬起來,在空中飛行,飛得很快,飛去哪裏呢?撒迦利亞不知道,所以他就問,要把這個東西帶到甚麼地方去呢?使者就告訴他,她們要把那個量器抬到示拿地去。抬到那邊的時候就為它建造房屋,等到房屋齊備了,就把它安置在自己的地方。謎底在這裏就解開了,甚麼謎底呢?弟兄姊妹你注意,那兩個抬的也是神另外的使者,神把這樣的一個罪惡從猶大地送回示拿地。
弟兄姊妹都知道示拿地就是巴比倫。我們從歷史的考證裏面看到,世界上所有宗教的起頭都是從巴比倫開始,然後分散到世界各地就成了各種各樣不同的宗教。這許許多多不同的宗教,根源是在巴比倫,產生的功用就是作神的對頭。現在神要作一件事情給猶大人看,神要把這一個罪惡的源頭送回巴比倫,把它安置在巴比倫。有時候叫我們感覺有點困擾,帶回到那邊為它建造房屋,又把它安置在那裏。建造房屋是甚麼意思?弟兄姊妹不要問這個,因為主沒有給我們說到這是個甚麼樣的房屋,但是神確實給我們指出巴比倫的結局,就是毀滅。我們讀到啟示錄最末了的時候,看到一個大巴比倫城,那裏是榮耀,華麗,但都是滿了罪惡的。
在那個地方,的確是所有罪惡的發源和結局顯明的地方。那個結果是甚麼呢?巴比倫大城傾倒了,整個被焚燒了。弟兄姊妹留意到,神從猶大人當中把偶像的罪惡原裝送回巴比倫,在那裏等候巴比倫的結局。這個是底下所說的那一段話,也就給我們解說了為甚麼從被擄回來以後,猶大人怎麼可能跟偶像完全脫離關係。雖然他們從回去以後到現在,在他們的歷史裏面,仍然有對神存着不信的噁心,有其他悖逆神的事情,但是再也沒有拜偶像的事情發生在他們身上。
撒迦利亞書第五章講義(陳終道)
6.飛行書卷的異象(五1~4)
五章一至四節
讀經提示
1.這異象與以上的五個異象有什麼性質上的分別?
2.這異象可使我們認識神那方面的性格?
3.按本章3節看來,這飛行書卷的異像是安慰性?還是警告性?
4.為什麼特別提及偷竊與起假誓這兩樣罪?
5.讀完本段得著什麼教訓?
(1)書卷與預言
先知以西結(結二8至三3)與使徒約翰(啟十8~11)都曾在異象中吃神所賜的“書卷”而繼續說出審判性的預言。在此先知撒迦利亞則是看見一飛行的書卷之異象。整個異象所帶出的信息也是屬於審判性的,因第三節已明說“這是發出行在遍地的咒詛”。咒詛是審判罪惡的直接結果。亞當犯罪後,地因人的緣故受咒詛(創三17),所以這異象在性質上與以上五個異象都大不相同。上文神一直藉先知所見的異象給神的百姓許多鼓勵和安慰。但這異象卻是審判性的。神對他的百姓雖有豐富的慈愛與恩典,神的兒女們萬不可仗著神的恩典放縱罪惡與私欲(猶4節)。
(2)書卷之形狀大小
這飛行的書卷是展開的,因聖經說明了它的尺寸,長二十肘,寬十肘,約合現在的尺碼三十尺長十五尺闊,比較一般書卷大很多。但沒提厚度。書卷展開表示神要追討其上所寫的罪。書卷特別大且兩面都寫字,表示犯罪的人很多。書卷是會飛行,且能進入人的家,表示神的審判和咒詛很快臨到犯罪的人,且無處可以躲藏。所有犯罪的人只能誠心悔改認罪,求神赦免,才能逃避神的懲治,絕不能憑掩飾推諉逃避神的追討。
(3)特記之罪狀
特別提起:“凡偷竊的必按卷上這面的話除滅,凡起假誓的必按卷上那面的話除滅。”(3節下)按這裡所說,書卷的兩面每面各記其中一種罪,諒必包括犯罪者的姓名及應受的懲罰。為什麼特別選記這兩種罪?可能因為:
①這兩種罪是當時較為普遍的罪,而成為那時代人的罪的代表,所以特提這兩種罪。
②特別提說那時較突出的兩種罪,可以更具體的把犯罪者和該受的罪刑加記載,證明神對我們所犯的罪並未輕忽放過,也不以為小事不予理會。
③偷竊與起假誓看來遠較姦淫與劫掠為輕,但神卻同樣慎重記在書卷中,則其他的罪當然也記在他的“案卷”上了。在審判日按案卷所載“照他們所行的受審判”(啟二十12)。
④這兩樣罪可能與建造聖殿的工作有關;因這異象緊連上文的五個異象。上文的異象之主要信息在勉勵以色列人重建聖殿,可能有少數以色列人在建造聖殿之工程上不誠實,竊取聖殿材料,為自己建造房屋,或在工作上逃避責任而起假誓,就像現今信徒製造藉口,不盡應盡之本分那樣。注意下文第四節“進入偷竊人的家……連房屋帶木石都毀滅了”,暗示所偷竊的可能與建造工程有關。(指著神起假誓是以色列人才會犯的罪,因外邦人不認識真神)。
⑤第一個時代的人可能特別偏向某些特別的罪,甚至“製造”新的罪行,但神會根據人犯罪的事實,發出針對那種罪而有的咒詛與刑罰。
一九七○年以來,西方盛行同性戀。北美洲同性戀者甚至舉行示威大會,政治家竟要討好他們爭取選票。但八三年報紙報導發現一種致命病毒,大多數同性戀的人才會染上,無可救治。先知所見異象,這咒詛性的飛行書卷,能進入人的家,徹底“搜查”追究,使人無可逃避。
7.量器的異象(五5~11)
五章五至十一節
讀經提示
l.細讀全段,試把先知所見異象之情景作完整而可理解之描述。
2.本異象中的“婦人”應作好或壞方面的象徵?為什麼?
3.示拿地是什麼地方?這異象中的婦人與啟示錄中的大淫婦相同點?(參創十一2;啟十七5)
在撒迦利亞所見異象中,天使常用引起注意和啟發性的誘導先知的注意力。主耶穌在世上時,也常用類似方法訓練門徒,如:馬太福音第十六章八節——“耶穌看出來,就說,你們這小信的人,為什麼因為沒有餅彼此議論呢?”馬太福音第十六章十五節——“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馬太福音第十七章廿五節下——“……耶穌先問他說,西門,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丁稅?是向自己的兒子呢?是向外人呢?”等。在此天使也一再用相似的方法教導先知注意神所給他看見的異象。
(l)量器(五5~6)
五6:“量器”——英文聖經是“ephah”(伊法),是猶太人量度幹量最大的容器,約等於廿二公升。整個異象應按象徵意義領會。
天使對先知說,那量器就是“惡人在遍地的形狀”(6節)。“形狀”英文N.A.S.B.譯作appearance(樣貌),與和合本相近。N.I.V.則譯作iniquity(罪惡或不法),與中文呂振中譯本譯作“罪孽”相近。惡人的形狀怎會像量器?量器原是量度物質分量的,象徵神要量度人的罪惡,要按人所犯的罪使他得著當得的刑罰。所以惡人的形狀像量器,就是象徵神所給人罪惡的報應是公義的,合乎規格的,正是罪人所應得的。
(2)量器中的婦人(五7~8)
五7:“……(我見有一片圓鉛被舉起來)”——按英文N.A.S.B.及N.1.V.等譯本都把“圓鉛”譯作圓鉛蓋“lead cover”或“the cover of lead”。在此注意:
①按一般之伊法幹量器,多半是方形(正方或長方)而不是圓形,且是沒有蓋的。(英文N.1.V.把“量器”譯作“measuring
basket”即量籃或量筐)。但在此聖經既提及圓的鉛蓋,可見這量器也必是圓的。否則方器怎能用圓蓋?既然有蓋,則這“量器”似乎不是普通量器了。
②婦人是坐在量器裡面。N.A.S.B.作“a woman sitting in side the ephah”,若這婦人是坐在量器裡面,必不是普通的婦人,因為僅可容廿二公升的“量器”,不可能容得下一個人在裡面,且可用蓋把她蓋住。這樣,這婦人似乎只是先知在異象中所見的特別小的婦人,使人一見而覺得她是邪惡而不正常的“妖物”。
③從第五節連續到八節,要從聖經摘要的記載中得著完整的概念的話,大概是這樣:當先知留心看見所出現眼前的異象時,天使把圓鉛蓋舉起,他就看見一個婦人坐在裡面。天使把婦人提起來,然後對先知說:“這是罪惡”,然後又把婦人扔進量器中,再把圓鉛蓋上。
④天使既明指那婦人說“這是罪惡”,所以”婦人”象徵世上的罪人(參6節末——“這是惡人在遍地的形狀”),和他們所犯的罪惡。婦人被扔在量器中蓋上鉛蓋,像征世上的罪惡必受神的審判,無可逃避。(“鉛”是重金屬,比重很高,卻不是貴重的黃金)。
(3)抬量器的婦人(五9~11)
婦人被扔入量器之後,有另兩個婦人,有翅膀像鸛鳥,將量器抬到示拿地去。這另兩個婦人一定不是天使。因聖經從沒以婦人象徵天使,況且她的翅膀像鸛鳥,是一種似鶴的鳥類,在摩西律法中被視為可憎而不潔的鳥類(利十一19;申十四18),所以這兩個婦人應當象徵世上某種國權或敵神的勢力。她們把原本在以色列地的量器及其中的婦人挪去,表示神不再利用這世上的國權懲罰他百姓的罪惡。神雖曾藉今世敵神的國權,管教他的百姓,但他也能藉今世的國權把他審判的指頭指向別處。
五9中:“在他們的翅膀中有風”——形容飛行的速度很快。
五9末:“懸在天地中間”——這只是暫時飛行中的現象,因下文第十一節明說要把它“安置在自己的地方”。
五11:“……要往示拿地去……”——示拿是洪水後人要建造巴別塔,悖逆神的地方(創十一2),也就是巴比倫地。按啟十七5所描寫的大淫婦,她的額上寫著說“奧秘哉大巴比倫……”,而本處所說量器中的婦人,由兩個有鸛鳥翅膀的婦人把她抬到示拿地。聖經又指明這示拿地就是她“自己的地方”(11節末)。可見這婦人與啟十七章之大淫婦在本質上是相同的,這異象較偏重於顯明在信仰上邪淫之罪惡將受審判。上一個異象——飛行書卷——所偏重的是道德上的罪惡。
五11末:“就把他安置在自己的地方”——似含有使邪淫的罪惡與污穢歸到他們應有的結局裡去。
注意:本異象中之婦人既是“罪惡”,卻由天使把她扔在量器中,帶到神所要她到的地方,可見罪惡的勢力雖囂張,卻全在神的管理之中。總之,神必按照他自己的旨意和時候,消除罪惡與污穢。在神的國度裡,絕不再有罪惡與痛苦了!
──
陳終道《撒迦利亞書講義》
撒迦利亞書講義(五章)(文牧)
第六和第七個異象(五1-11)
一. 飛行的書(1-4節)。先知再一次進入他異象的境界,這一次他看見一本飛行的書,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一部非常大的張開的紙卷。它的大小尺寸,大約為30×15英尺,表示這不是「普通」的飛行的書,而是一卷非常大的書本,因為一般的紙卷是較為小的。這卷書飛過全地,把它的信息帶給所有看見的人,就好像一幅商業廣告橫額,被飛機拖著經過群眾。
然後撒迦利亞被告知這飛行書卷的意義:它代表神的咒詛,並且它來回飛行,進入偷竊和起假誓者的家,在它所到之處盡行毀滅。這種飛行的咒詛比律法的膀臂還要長,因為它好像是自動駕駛的,毫無差錯地落在那些行為招致神咒詛的家中。它的受害者是那些干犯兩條十誡的人,而十誡是立約生命的中心;換句話說,這個咒詛是直接落在那些行偷盜,和在法庭上提供假見證顛倒正義的人身上。
異象信息的焦點,現在從聖殿和百姓的領袖,轉到整個社會的道德組織方面,而這種轉變對於掌握整個撒迦利亞的信息是重要的。所有聖殿重建工作的進行,都在假定神和以色列之間還保留著立約的關係,因此敬拜仍然一直是可能的。而關於約書亞和所羅巴伯的異象的陳述,也假定了有一個繼續生效的約;神通過祂所揀選的領袖,會繼續去指導祂的百姓。但所有這些立約繼續生效的保證,產生了一些基本的問題。好像先知清楚地知道,原本西乃山的約不但包含著賜福,如果不順服,也會帶來神的咒詛。因此先知在第六和第七個異象裡轉而提到咒詛。
二. 甕中的怪物(5-11節)。第七個異象的焦點是一個伊法(ephah),這個詞含有兩個的意思:一是度量單位(約五加侖),另一是量器。這裡指的是後一種意義:先知看見一個大的缽或者量器,明顯地大過普通的量器,好像紙卷大於通常的書籍那樣;這個量器看來即將移到地上(5-6節)。撒迦利亞被告知這個量器代表遍地人民的「惡」,它的移動象徵著這種罪惡,在整個社會廣泛散佈的趨勢。然後先知又看見量器的蓋被舉起來(和合本譯作「一片圓鉛被舉起來」),令他目瞪口呆地看到有個女人在量器裡面,她正從這個量器的口窺視。好像甕中的怪物,這個女人遍地遊行,在她所到之處散佈她的魔力。撒迦利亞得知,這個女人代表邪惡。
然後這個異象繼續移動:這個女人被拋回到容器裡面,然後那個蓋穩固地關閉好。接下來有兩個女性天使出現,她們有寬闊的翅膀好像鸛鳥,她們舉起量器,把它帶著飛走。撒迦利亞問她們要把量器帶到甚麼地方;他被告知它的目的地是示拿,即是巴比倫。在那裡有一間房子(或者殿)將為它建造起來,而且它將永遠保存在那偏僻的地方。
前面異象曾提及一些所犯的罪──偷盜和作假見證,而這個異象中則泛指邪惡。這邪惡在此還被人格化為在量器中的女人。異象中使用了一個女人代表邪惡,同樣地,女性的天使代表善良。這個異象也說明一個信息:這個容器所代表的邪惡是可以被制服的,並且暗示在神的手中,它的藏匿處變成罪惡的永久監獄。罪惡必須盡可能遠遠地離開我們,永遠把它封住,把它棄置到遠方。
空中的警號(5章)(香港讀經會)
祈禱: 求主幫助我能時刻警醒,並遠離一切試探,免得罪惡有機可乘。
隨著五個安慰與鼓勵的異象過去後,緊接而來的就是三個具審判性的異象,其中兩個是在空中發生的。
1. 飛行的書卷(1~4):先知在此異象中看見一卷展開的書卷,長十公尺,寬五公尺。這書卷在空中飛行,為的是能讓全地的人看見。根據天使的解釋,可知其內容與十誡及神的律例有關,而且天使更警告,其中的咒詛必會臨到那些不守誡命的人。天使特別提到「起假誓」及「偷竊」的罪,可能是因為當時有些人曾起誓為重建聖殿作奉獻而沒有實踐,另一些人則偷竊舞弊,使工程受損,禍害神家,因此咒詛必會臨到這些人的家中。此異象警告當時的人,聖殿的重建必須有聖潔的生命配合(參該2:10~14),因此,人在重建聖殿的同時,也必須自潔。
2. 量器中的婦人(5~11):先知在此異象中先看見一個用來貯物的量器,天使指它是罪惡的「形狀」,意即藏汙納垢之物。當量器的鉛蓋被揭開,先知看見其內有一婦人,天使指她代表罪惡,因為當時的罪惡常與偶像敬拜、對神不忠有關,而先知書就曾把對神叛逆不忠之人比喻為「淫婦」(參何2:2,3:1)。接幵兩個婦人出現,將整個量器抬到空中。天使說要為那在量器中的婦人於示拿地蓋造房屋,然後把她安置在那屬於她「自己的地方」。這表明罪惡不應在屬神之地——聖殿所在之處出現,而應該把它放在應放之地,即罪惡與偶像之地——示拿(巴比倫)。那况會有它的廟宇,要見它或拜它就往那裡去吧!但神聖之地則再也不容這些罪惡存在。
神透過此異象發出警告,指出祂必會嚴懲罪惡,並提醒祂的子民必須與罪惡徹底分開。今天也許我們會常常認罪悔改,但卻不能克服某些生命中的軟弱,以致不斷重複再犯。希伯來書形容這些是「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參來12:1),它們好像邪繩惡索,揮之不去,是屬靈生命復興的最大障礙。
倘若你也正被某些罪纏累著,求神幫助你將之擲回「巴比倫」。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再踏足那罪惡與偶像之地了!
被厭棄之地(五章1~11節)(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一章經文神繼續透過「異象」來啟示神的僕人:神對「罪」的處置。
這裡特別提到兩樣的罪:「偷竊」和「起假誓」的罪!一個是關乎「行為」方面的罪,一個是關乎「言語」方面的罪,「偷竊」是用不正當的方法,將原本不屬於我的東西,占為己有!而「起假誓」則是為了逃避當負的責任,或是為了贏取不當得的利益,所說虛謊的言語,而聖經更進一步說:這些人是指著神的名起假誓!他們不但在言語行為上得罪神,更可怕的是:他們心態上一點也不懼怕神、一點也不敬畏神!
然而,我們的神實在是可敬可畏的神!主說:「我必……進入偷竊人的家和指我名起假誓人的家,必常在他家裡,連房屋帶木石都毀滅了。」你看,這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犯罪得罪神,最後的結果還是白忙一場,不但所偷的、所得的留不住,甚至,連原本自己所有的都賠上了,因為聖經說:「連房屋帶木石都毀滅了。」更可怕的是:「這咒詛必常在他家裡!」「常在他家裡」真是沒完沒了的惡夢!這也再次提醒我們:我們的神是輕慢不得的!
在「異象」中撒迦利亞又看見一個量器,並且主清楚的說這代表的是:「惡人在遍地的形狀」而神要將罪惡如何處置呢?經文記載說:「我問與我說話的天使說:她們要將量器台到哪裡去呢?他對我說:要往示拿地去,為它蓋造房屋;等房屋齊備,就把它安置在自己的地方。」「示拿地」指的就是巴比倫,是一個當時流行偶像崇拜之處,這真是一個悲哀的地方啊!竟然是一個罪惡的安置地!
求主幫助我們的生命:在神的眼中要像「耶路撒冷」是被揀選的、被分別為聖的!而不能是「示拿地」,是被厭棄的罪惡之地!
求主幫助我們的國家:是被揀選的、被分別為聖的!不要被厭棄、被任憑!
回應:天父,讓我的言語和行為都遵行禰的法則,遠離罪惡。讓我不輕忽禰的訓詞,我的心也成為禰所喜悅的居所。
禱讀:撒迦利亞書五章4節
4 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使這書卷出去,進入偷竊人的家和指我名起假誓人的家,必常在他家裡,連房屋帶木石都毀滅了。
必按這話除滅(五1~4)(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必按這話除滅 禱讀 亞五3〜4
這是撒迦利亞的第六個異象,是飛行書卷的異象。
一、飛行的書卷
先知在異象中看見一個卷軸,卻不是卷起來的卷軸,而是敞開的卷軸,並且這卷軸飛行在空中。卷軸「長二十肘,寬十肘」(2節),通常卷軸長寬的比例是30:1,因此這個比例非常特別。卷軸敞開表示是要人來讀,卷軸飛行表明這卷軸是要天下的人都來讀的。
二、遍地上的咒詛
只是這卷軸上所記載的,卻是「發出行在遍地上的咒詛」(3節)。沒有人願意讀咒詛的信息,也沒有人願意咒詛行遍天下。但我們記得申命記廿七章,摩西要以色列人進迦南地後,要到基利心與以巴路山上,六個支派宣讀遵行律法的祝福,六個支派宣讀不遵行律法的咒詛。申命記廿八章就實際記載了這個祝福與咒詛的內容。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攻下艾城後,他們真的到此二座山去宣讀了祝福與咒詛(書八30〜35)。從此我們看見以色列的歷史的確隨著守約與背約,經歷了神的祝福與咒詛。而被擄是背約咒詛的實現,也就是他們被趕離應許之地(申廿八63)。
三、這書卷進入人的家
書卷在遍地上飛行,並進入人的家,顯明各人的罪,偷竊與起假誓只是代表違背了十誡。這書卷自然地審判了違背神律法的人。
因此守約遵守神話語者必然蒙福,背約不遵行神話語者則活在咒詛之下,是真實存在著的。咒詛就是失去神的祝福,神的保護。直到新約保羅還是說:「凡不常照律法書上所記一切之事去行的,就被咒詛。」(加三10)眾人都「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羅三20)因此人在罪中就在神的眼中就是可咒詛的。我們惟一的盼望是「基督既為我們受了咒詛,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加三13)
默想
我真的相信基督在十字架上擔當了我的罪,與應承擔的咒詛嗎?我可以憑信心來支取這一切恩典嗎?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當我信靠你的時候,我就經歷你的赦罪之恩。幫助我看這個世界時,渴望這個世界能與我一樣,經歷脫離咒詛,進入祝福的恩典。
為罪惡蓋造房屋(五5~11)(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為罪惡蓋造房屋 禱讀 亞五10〜11
這是撒迦利亞的第七個異象,是量器與婦人的異象。這個異象仍然與罪有關係。
一、量器中的婦人
首先先知看見的是一個量器,量器不僅是容器,也是用來衡量穀物重量的,因此量器是來度量事物的。天使說這是「惡人在遍地的形狀」(6節),這就指著惡人將在全地被度量,被審判。
量器中所坐的是一個婦人,天使說「這是罪惡」,並且天使「把婦人扔在量器中」(7節),表明這個罪惡被審判了。
二、圓鉛扔在量器口上
有一片圓鉛原本是蓋在量器上的,它被掀起來是為要先知看見量器中的婦人,之後天使再「將那片圓鉛扔在量器的口上」(8節),把象徵罪惡的婦人關在量器中,使她動彈不得,表示神要審判這地的罪惡。
三、安置在自己的地方
接著先知看到另外兩位婦人出來,她們有翅榜飛行,「將量器抬起來,懸在天地中間」。看起來罪惡將被送走,送去哪裡呢?天使說:「要往示拿地去。」示拿地就是巴比倫所在的兩河流域。並且天使說要「把它安置在自己的地方」(11節)。可見這罪是由巴比倫出來的。這是表明歸回的百姓要脫離巴比倫的罪。以賽亞論歸回時也說:「你們離開吧!離開吧!從巴比倫出來,不要沾不潔淨的物;要從其中出來。你們扛抬耶和華器皿的人哪,務要自潔。」(賽五十二11)
我們再一次看到神要除去歸回百姓的罪,特別是由巴比倫帶回的罪。今天的信徒也要思想,當我們分別為聖歸主時,當怎樣自潔,不效法這世界的樣式。《啟示錄》中,在神最終的審判中,「不義的,叫他仍舊不義;污穢的,叫他仍舊污穢;為義的,叫他仍舊為義,聖潔的,叫他仍舊聖潔。」(啟廿二11)這不是說我們任憑這個世界,而是說當我們努力傳福音並轉化這個世界之餘,最後神至終必將此二者分別出來。
默想
我願意主除去我生命中所有的罪與沾染嗎?我願意過一個分別為聖的生活嗎?我生命中還有哪些未分別為聖的地方?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樂意更新我的生命,我每天在世上,心思意念常被污染,求主親自用寶血潔除我一切不義與不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