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迦利亞書第八章短篇信息

 

目錄:

四件神注目的事(1~8)(藍培德)

撒迦利亞書第八章讀經劄記(王國顯)

撒迦利亞書第八章講義(陳終道)

撒迦利亞書講義(八章)(文牧)

真正的復興(8)(香港讀經會)

我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八章123)(臺北基督之家)

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1~8)(臺北靈糧堂)

我必使餘民享這福(9~13)(臺北靈糧堂)

我定意施恩(14~17)(臺北靈糧堂)

禁食的日子變為歡樂的節期(18~23)(臺北靈糧堂)

 

 

四件神注目的事(1~8)(藍培德)

 

「萬軍之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我為她火熱,向她的仇敵發烈怒。耶和華如此說:我現在回到錫安,要住在耶路撒冷中。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萬軍之耶和華的山必稱為聖山。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將來必有年老的男女坐在耶路撒冷街上,因為年紀老邁就手拿拐杖。城中街上必滿有男孩女孩玩耍。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到那日,這事在餘剩的民眼中看為希奇,在我眼中也看為希奇嗎?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從東方、從西方救回我的民。我要領他們來,使他們住在耶路撒冷中。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神,都憑誠實和公義。』」(亞八1-8

這個動盪的時代,局勢瞬息萬變,我們更需要認識主。不是認識有關主的東西,而是認識主自己, 在心靈裡經歷主。讓聖靈作工我們身上,以致我們能親身認識主。哈該是與撒迦利亞同期的先知,從他們所寫的先知書裡面提到的日期,我們就可以得知他們是一起事奉的。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過不多時,我必再一次震動天地、滄海與旱地。我必震動萬國。萬國的珍寶必都運來,我就使這殿滿了榮耀。』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該二6-7

「萬軍之耶和華說:『銀子是我的,金子也是我的。這殿后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在這地方我必賜平安。』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該二8-9

新約希伯來書的作者亦曾經引用這節哈該書的經文:「當時他的聲音震動了地,但如今他應許說:『再一次我不單要震動地,還要震動天。』這再一次的話,是指明被震動的,就是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動的常存。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來十二26-29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地方。黑暗的權勢要震動那不能震動的國。唯有神才能震動一切。我們正身處一個歷史的階段,神要震動地和天。九一一事件只不過是這個震動的一個里程碑。事實上,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神震動的序幕。地上的王國都消失了。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不過是延續第一次大戰開始的震動。我們現在可能處身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前奏。毫無疑問,毀滅性的大災難將會臨到。

九一一事件之後,航空公司開始震動,她們已經損失大量金錢。還有很多行業都受到虧損。日本也開始震動了。事實上,九一一事件之前,日本已開始震動。德國的經濟也出現問題,德國是歐洲經濟的火車頭,日本則是亞洲經濟的火車頭。但這兩個國家現在都面對經濟的困難。

原本在九一一事件之前,美國是唯一經濟比較穩定的國家,但是在九一一事件之後,世界面臨二十年來最差的經濟情況。經濟下滑將會影響所有人。主說:「我要震動列國。」最後,天上的太陽、月亮、星辰都會震動,地和海也震動了。

神注目的第一件事:福音工作

「看哪!我在約書亞面前所立的石頭,在一塊石頭上有七眼。」(亞三9

「誰藐視這日的事為小呢?這七眼乃是耶和華的眼睛,遍察全地,見所羅巴伯手拿線鉈就歡喜。」(亞四10

眼睛透露人的智慧,眼睛沒有神采代表不那麼聰明,眼睛烔烔有神表示聰明伶俐,所以聖經用眼睛比喻智慧。神的眼目遍察全地,但主注目什麼呢?在這個動盪的時代,我們要注意四件事情。第一是福音工作,主耶穌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二十四14)從此我們就知道主的眼目一定注視福音工作。對神來說,福音工作是首要的,祂渴望地上的男男女女都能夠有機會聽聞福音。聖經說,通道是從聽道而來,聽道是從基督的話而來;要讓人聽道,就要有傳道的。不論在哪裡,不論是透過電視、收音機、文字,或講道,把福音傳開去,這就是福音工作。福音要傳遍世界,要向列國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神的兒女都應該支持福音事工。

神注目的第二件事:教會完成

主注目的第二件事情是教會完成的事。我不是說加入一些不信的會眾,而是真的把教會建立起來,使彌賽亞得著新婦。雖然現在教會間有很多衝突,但也要繼續傳揚福音。我們要趁著白日作工,黑夜來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在那日之前,不管世界多麼動盪,不管震動多大,福音工作仍然要繼續。建造教會亦然,雖然教會可能要在地下聚會,或者聚會被禁止。然而,教會的工作仍要繼續(也許地下教會會更強)。這是聖靈的工作,聖靈要建立基督的身體,聖靈要把房角石放在殿頂上。我得救後才開始讀聖經,當我讀到撒迦利亞書,覺得很奇怪,這些人大聲歡呼,說:「願恩惠恩惠歸與這殿。」為什麼呢?因為房角石已經安放好了。他們說「恩惠恩

惠」,因為爭戰猛烈,敵人像大山那樣強勁,他們覺得根本沒有可能完成這項工程。可是,在一個這麼大的震動中,主卻能完成這麼大的工程。所以,我們不要放棄,我們要參與。不是建造一個自我中心、不和其它教會交往的教會,這並不合符聖經真理。聖經教導我們要和主建立關係,也要和眾聖徒建立關係。我們要彼此相愛,彼此鼓勵,彼此堅固,這是我們的需要。

「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要用水借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獻給自己,作個榮耀的教會,毫無玷污、皺紋等類的病,乃是聖潔沒有瑕疵的。」(弗五25)教會有瑕疵,有污點,也有皺紋。污點通常是髒的。皺紋象徵年老,年輕人不會有皺紋,年紀大了才有。教會有時也會有皺紋,有時還會有風濕、關節炎等病,因為教會很多時都活在過往的榮耀裡。我們需要聖靈使我們年輕,供應我們生命,更豐盛的生命,這樣才能把皺紋清除。教但需要的不是美容院,而是主供應的生命,更新我們,這樣,皺紋就會消失。祂用靈奶餵養我們,那是心靈最好的食物。

神注目的第三件事:以色列

主注目的第三件事情是以色列。主不會放棄以色列。「萬軍之耶和華說:『在顯出榮耀之後,差遣我去懲罰那擄掠你們的列國,摸你們的,就是摸他眼中的瞳人。』」(亞二8)「眼中的瞳人」是什麼呢?就是眼珠。摸以色列的,就是摸祂眼中的瞳人。主曾對亞伯拉罕說:「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十二2-3)「哪一邦哪一國不事奉你,就必滅亡,也必全然荒廢。」(賽六十12)我們正目睹敵對以色列的國家企圖分列以色列,但神卻對付她們。真的很奇妙。

1996 年,老布殊在一個會議中站起來說:「易地求和,英國要以色列易地求和,所有歐洲國家都要以色列易地求和。人人都要以色列易地求和。」就在那天,大西洋刮起了一場大風暴,從東吹向西,刮到布殊的家鄉去,把他屋子前面的部分吹毀了。這是不是一件巧合的事呢?當他們在華盛頓進行和平協議,叫以色列易地求和的時候,就有一個百年來最猛烈的颱風吹襲弗羅裡達州。

當英國比美國更厲害分列以色列的時候,英國突然就發生瘋牛症事件,令英國的畜牧業大受打擊,跟著英國就遇上五十年來最猛烈的洪水,可是貝裡雅的政府仍然分裂以色列。英國向美國施壓,要美國迫使以色列投降,於是英國就開始有手足口病,手足口病令畜牧業被摧毀。從事畜牧業的人在兩小時內看見他們的牲畜感染這病,這是巧合,還是由於神的手呢?神注目在以色列身上,聖經有一個接一個的預言,包括以色列人從世界各地回歸,從東、南、西、北方回歸。他們是被擄到東方的巴比倫,距離耶路撒冷一千公里,但聖經的預言不斷強調以色列人要從東、南、西、北方回歸呢?

「不要害怕,因我與你同在;我必領你的後裔從東方來,又從西方招聚你。我要對北方說,交出來!對南方說,不要拘留!將我的眾子從遠方帶來,將我的眾女從地極領回。」(賽四十三5-6)為什麼神這樣說呢?他們被擄巴比倫,不是應該只從東方歸回嗎?有人說,這只不過是猶太人誇張的說法,是詩詞的表達方式。然而,神是說是從東、南、西、北回歸。神為什麼要叫北方放手呢?祂為什麼不對東方說放手呢?原來除了北美洲外,最多猶太人的地方是前蘇聯。而在當時,蘇聯不許猶太人回歸,也不准他們學習希伯來語。所以神對北方說,交出來!結果有一百萬猶太人從俄羅斯回歸,因此在以色列每個地方都有人說俄文。今天,以色列有很多從蘇聯來的猶太人醫生,他們在市場賣一些雜貨維生;還有很多從蘇聯來的猶太人科學家,他們也是音樂家(他們應該可以組成二十五隊管弦樂團)。

神很重視以色列國,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卅一3)祂用永遠的愛愛以色列,所以用慈愛吸引他們。「以色列的民(原文作處女)哪,我要再建立你。」(耶卅一4)其實以色列民並非處女,而是淫婦,是失去童貞的女子,因為以色列民曾經背道。但他們回歸的時候,怎會是「以色列的處女」呢?有些人說,猶太人從巴比倫回歸時,這節聖經已經實現了。

「又必在撒馬利亞的山上栽種葡萄園,栽種的人要享用所結的果子。日子必到,以法蓮山上守望的人必呼叫說:『起來吧!我們可以上錫安,到耶和華我們的神那裡去。』」(耶卅一5-6)這段經文清楚指出猶太人在撒瑪利亞山上種植葡萄樹。我們要留意,猶太人從巴比倫回歸後,他們跟撒瑪利亞人沒有來往。約翰福音提到撒馬利亞婦人說,沒有猶太人會經過撒馬利亞村莊。因為撒瑪利亞人和猶太人是沒有來往的。沒有猶太人喜歡到撒馬利亞的村莊。從撒瑪利亞的村莊到加利利只需兩天路程,但猶太人寧願拐一個彎,走七天路程,因為他們不想跟撒瑪利亞人來往,而撒瑪利亞人也不想跟猶太人來往。因此,猶太人從巴比倫回歸並沒有應驗上述傑裡邁亞書的預言。而猶太人在撒瑪利亞山上種植葡萄樹只在過去三、四十年前才發生。他們稱那裡為殖民區。人人都因這些殖民區很興奮。但耶利米書早在二千六百年前就宣告了。主說:「我愛以色列,我用永遠的愛愛她。所以,我要用慈愛來吸引她。」所以以色列得以重建,得以在撒瑪利亞的山上種植葡萄。

神注目的第四件事:我們屬靈的品格

主注目的第四件事情是我們屬靈的品格。我們沒有帶什麼來世上,也不能帶什麼離開。我們赤身而來,也要赤身而去,不能帶著自己的金銀珠寶、資產、學位、衣服、書籍、電腦離開。我們能帶走的只有一件,就是品格,是神在我們身上造就的。品格是永恆的,不會失去。神借著逆境熬煉我們,造就我們永恆、屬靈的品格。

總結:神要為以色列大發熱心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我為她火熱,向她的仇敵發烈怒。』」(亞八2

「與我說話的天使對我說:『你要宣告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為耶路撒冷、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我甚惱怒那安逸的列國。因我從前稍微惱怒我民,他們就加害過分。』」(亞一14)這是一件事令人希奇的事,嫉妒最令人衝動。耶和華為以色列發的熱心,就好像嫉妒的熱心。神為錫安,為耶路撒冷熱心,是極其熱心。撒迦利亞書二章指出重新建造的耶路撒冷是沒有城牆的。這是真的,耶路撒冷有舊城的城牆,新建的卻沒有。

撒迦利亞書十二章3-4 節指出,無論那國想要搞亂耶路撒冷,神就會毀滅那個國家,就好像神摧毀鄂圖曼帝國,當時沒有人會想到鄂圖曼帝國會被消滅;又好像祂摧毀大英帝國那樣,在以色列複國的那一年,英國就沒落了。還有蘇聯,沒有人相信蘇聯會被動搖,但是神搖動了它,因為神大發熱心,祂愛護以色列和錫安,要為她們大發熱心,甚至向她們的仇敵發烈怒。如果回教世界想要攪擾以色列的前途,她也會被震動。表面看來似乎不大可能,因為世上有五分一人口是回教徒,然而,如果回教勢力膽敢干擾以色列,亦要被神粉碎。

記得我曾經在1986 年,在以色列加密山舉行的一個基督徒聚會上這樣說:「神會粉碎蘇聯。」幾年後,蘇聯真的瓦解了。這不是說我很威風,只不過是因為我明白聖經的話,我知道任何國家如果干擾以色列和錫安的前途,就是跟神正面衝突。不管是鄂圖曼帝國、大英帝國,還是蘇聯,或是回教世界,或是美國,或是歐盟,任何干擾神計畫的國家都會被粉碎。「震動」就是這個意思,神可以使氣候大大的轉變,祂可以使沙漠變為田園,也可以使田園變為沙漠。啟示錄指出神可以震動整個世界。神要為以色列大發熱心。如果我們為神的事發熱心,神會幫助我們。撒迦利亞書幫助我們明白我們處身的世代,指出耶路撒冷要再次成為全球的焦點、戰爭的焦點。過去千多年,藉籍無名的耶路撒冷,人口不過三數萬,亦非什麼國家首都,但今天已經聞名天下,成為全球的焦點。真令人奇怪!我最後要說,神是不能搖動的神,祂稱自己為萬古磐石,磐石代表不能動搖,不能改變,戰無不勝。神是不能改變的,但我相信有史以來,只有一次神被震動了,那就是耶穌受死的時候,因為主死之前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這句話好像一把劍刺入神的心,天地都黑暗、震動了。如果神曾經被搖動過,那就是當神的兒子為人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否則神永不動搖,祂的彌賽亞也永不動搖。祂是我們的高臺,是我們的山寨,是永不動搖的神。詩篇第二篇說,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但那坐在天上的必嗤笑他們,因為祂已經立了一位君王在錫安的聖山上。我們有一位永不動搖的神,有一位不能動搖的彌賽亞,還有一個永不動搖的國。

祈禱

「親愛的主啊,我們活在一個最動盪的時代,是你搖動世界的時候。主啊,你來摸著我們的心,開我們的眼睛,我們真的很想像你那樣不動搖。我們唯一能不被動搖,就是住在你裡面。我們感謝你,所有能夠搖動的你都能夠搖動。主啊,我們在你面前俯伏感謝你。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 藍培德《撒迦利亞書與末世風雲》

 

 

撒迦利亞書第八章讀經劄記(王國顯)

 

我們感謝主!上一次我們讀到撒迦利亞書第七章的時候,我們就看到有人來問耶路撒冷那些先知和祭司關於禁食的事。因為這些人在耶路撒冷遭遇大變動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在一定的時間面禁食。神也藉着撒加利亞來回答他們的問題,其實不是單單回答他們當時的問題,也是回答從那時候開始一直到現在的問題。因為他們所問的就是,「以前耶路撒冷遭遇大的變故,我們禁食,現在神把我們都帶回來了,又用着我們來建造神的殿,我們還要不要繼續在那些日子禁食?」

 

神的回答好像完全出乎當時神百姓的意料之外。我們沒有辦法能領會他們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他們要到神的面前來表明他們是何等向神忠心,或者他們要在神百姓面前誇耀他們在神面前對神心意的尋求,或者他們沒有存有那種光景,是一種宗教上的熱情,讓他們要尋求神的拯救。神回答他們這個問題的時候,沒有直接說你們是否需要繼續作。神給他們一個問題,你們為甚麼要這樣作?你們這樣作的原因在哪

 

真誠的尋求才是神所要的

 

在人的感覺上面,特別在舊約的日子,人遭遇一些非常的事,他們的反應總是第一就披麻蒙灰,撕裂衣裳,然後更進一步就是禁食。好像人在神面前這樣作了,神的憐憫就要出來了,神的拯救就要來了。弟兄姊妹,我們不敢說神不樂意向尋求他的人顯出恩典,但是神在人身上所要尋找的是真正的尋求神。在當時神對撒利亞說的話,就指出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你們作了七十幾年這樣的動作,但是這七十幾年所作的,在神的面前都沒有蒙記念。這個回答的確是出乎當時猶大人的想法,我們這樣作,神竟然沒有記念,神竟然說我們這樣作是白作,我們這樣作是裝模作樣,一點實際的意義都沒有。

 

這不能不叫當時的猶大人心面吃了一驚。為甚麼神會說得那麼絕對呢?甚至說得那樣嚴厲?因為在神的鑒察面,他們作了七十幾年,每一次他們作這些事情都是作在宗教的儀文,他們是表達一些宗教的動作,卻沒有一個真實尋求主的心意。所以主說,你們就是禁食的時候,你們吃喝是為自己。你們現在禁食不吃不喝,也是為自己,為要表達你們在神面前有一個宗教的虔誠,沒有一點悔改的心意,沒有一點認識為甚麼我們會落到這種光景

 

上次我們已經題到,他們一年有四次禁食,四月,五月,七月,十月這四月份,他們都有禁食的動作。但是神說,你們這七十幾年所有的禁食,一點意思都沒有,因為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焚燒,百姓君王被擄到巴比倫,卻沒有醒悟為甚麼會發生這些事情。你們以為在外表作一些虔誠的動作,就能改變那個環境。神說:「不是那樣一回事,如果是這樣一回事,不要說七十多年在神面前的禁食沒有意思,就是七百年,七千年在神面前這樣禁食也沒有一點意思。你們真要尋求神的時候,現在你們來尋求神,看是不是需要再禁食下去。如果你們真的是尋求神的話,你們要尋求為甚麼神從前讓你們遇到那麼嚴重的難處,現在神為甚麼又恩待你們這些人,你們要尋求這樣的一個事實的真相,卻不是在那作一些宗教的動作。」

 

人喜歡宗教的動作與神交換恩典

 

當然,神這樣向他的百姓說話,他們恐怕是不太懂,所以,神接着對撒迦利亞再說,為甚麼你們會被擄到巴比倫去?為甚麼猶大會遭遇這樣厲害的對付?為甚麼耶路撒冷會被拆毀?為甚麼君王和許多的尊貴人都被擄到巴比倫去?因為你們悖棄了神。神差遣先知到你們面前說話,你們都不要聽,等到事情危急的時候,又裝模作樣地作一點事。弟兄姊妹記得,我們讀耶利米書時候就題到這一點,那是在耶利米書三十四章上面所記載的。當耶路撒冷被圍困的那段日子,猶大人覺得沒有辦法了,他們稍微有一點感覺,認定他們作了許多神不喜悅的事情,所以神的管教來了,神的鞭打來了。

 

那時他們宣告了一件很不平常的事,就是釋放奴僕,讓那些給他們作奴僕的人被釋放出去。這個事情作出來以後,神給他們一點稱許,說他們作得對,如果他們繼續維持着這樣的形勢,還是在這裏蒙記念。但是可惜的很,沒幾天這些猶大人就後悔了,他們把那些釋放出去的奴僕全都召回來,說前幾天說的話不算數,我們不能給你們自由,你們也得不着釋放,你們都要回來在我們家裏作奴僕。因着這件事情,神非常嚴厲地警告他們,耶路撒冷一定受圍困,一定被攻破,一定被毀,並且你們當中這些人都要被擄到巴比倫去。

 

神的話說得很清楚,但是他們不要聽,結果耶路撒冷果然被攻破,被焚燒,百姓被擄去。神又說,你們留意到耶路撒冷所以遭遇到這樣的事情,乃是你們作了愚昧的事不肯悔改。現在你們在那禁食,你們以為在外面作一些虔誠的宗教動作,就可以挽回神的心。神在這明明告訴他們,你們一看清楚了被擄的原因,你們就知道被擄是因為你們不順服神的權柄,你們偏行己路,你們悖棄神,拜偶像,這是你們被擄的原因。你們不肯悔改回轉到神的面前,這是被擄的原因。現在你以為用一些宗教的動作就可以代替了順服,順服是不可能用別樣來代替的,因為神是鑒察人內心的神,神不會因着你外面作一點動作,而裏面動也沒有動,神也悅納你們,也承認你們現在作得不錯。

 

神看重人面的光景

 

不會的,神不會說這樣的話的,神要看人裏面的轉變,如果他們真的轉回到神的面前,聽從神的話,這樣,神的記念就不因着人有沒有一些宗教的動作,也都顯明在人當中。若是他們仍然是照着從前那樣的剛硬活在神面前,神也就衹好讓他們繼續落在神的對付底下。當神給他們說清楚這樣的事,神就轉過來說到他用甚麼心情來對待他的百姓。從第八章開始,神就在那向猶大人顯明他心的意念。他怎麼顯明呢?弟兄姊妹記得,第七章,第八章所發生的事情,是在他們恢復建殿第二年所發生的事。就是他們已經回轉過來,願意按着神的話來跟隨,按着神的心意來行走。所以神現在就告訴他們,你們之所以蒙福,你們現在之所以蒙記念,絕對與你們那七十幾年禁食沒有關係。既然和那些沒關係,那跟甚麼有關係呢?就跟你們順服神有關係,你們重新把自己放在神權柄底下有關係。

 

如今還要不要禁食

 

我們沒有看第八章以前,先要來澄清一些事情,那就是我們今天要不要禁食?今天我們如果遇到重大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該要禁食?弟兄姊妹們,我不說不要,也不說一定要,那究竟要還是不要?總該有個明確的答案,不然的話,我們覺得要,作了又不是,我們覺得不要,沒有去作,結果我們還是不是。弟兄姊妹,我們要領會這一個問題,還是要回到神的話面去領會。如果我們從律法這一個範圍來看,弟兄姊妹你沒有辦法能找到一點一滴律法面的記錄說你們要禁食。但是你從舊約那些歷史的記錄面,的確看到他們很早就有禁食這樣的事情。究竟這個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呢?

 

聖經頭沒有給我們記載禁食的起源,也沒有給我們看見禁食這件事情起初是甚麼時候開始的,都沒有。是給我們看見有一些事情,人在神面前禁食,神就應允他們的所求。比方說先知約拿去尼微的事情,弟兄姊妹你看到,尼尼微人披麻蒙灰悔改禁食,神的憐憫就在那顯出來。你看到以斯帖去見亞達薛西王的時候,她告訴末底改吩咐猶太人要為她禁食三天,她自己也禁食三天,然後就去見王。果然神就答應她所求的,把猶大人的結果整個扭轉過來。

 

在舊約還有好多關乎禁食的記載,神都悅納他們的動作。這樣我們就覺得有點為難了,究竟禁食是需要,還是不需要?律法沒有這個要求,但人在神面前這樣作的時候,神也悅納。究竟是要還是不要呢?你看到舊約,就說舊約的事情我們不必拿它來作榜樣。但是你看到新約的時候,有一些話也叫我們無所適從。我們的主對眾人說,那一次他們從變化山上下來,因為趕鬼的事情,門徒趕不出去,他一來,鬼就被趕走了。門徒就問他,「為甚麼你能,我們不能?」

 

眾人這樣問他,門徒心也是有這個問題,「為甚麼你能,我們不能?」主當時回答說:「有一類的鬼如果禁食禱告,他不會出來的。」好像主也告訴我們需要禁食。主又說到你們禁食的時候,要好像平常的生活一樣,不要拉長臉孔,愁眉苦臉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在禁食。如果你這樣的話,禁食就沒有意思。要把禁食作在父面前,不要作在人面前。這些話都給我們看到,好像禁食又是必須的。在使徒行傳面也有不少禁食的記錄,這樣的禁食是應該被留意的麼

 

弟兄姊妹們,我們必須要很明確領會,人為甚麼要禁食?好像主並沒有給我們看到很明確的原因,但是從趕鬼那件事情給我們一點參考,就是有一類的鬼太凶了,你就是奉主的名,它也不怕,它就要搔擾你。像這樣強悍的鬼,你們就要用禁食去對付它。為甚麼呢?甚麼叫禁食?禁食就是你清心去尋求神,禁食並不是說不吃不喝。我們的主四十天禁食,為甚麼他四十天禁食?弟兄姊妹你曉得,你看到確實有一些禁食意思的記載,都能看到這樣一件事,當人真的遇到又大又難的事情,不知道怎樣去解決的時候,他們就來尋求神。

 

他們心有一個很重的負擔,他們到神面前來尋求神。這一個很重很重的負擔,讓他們根本顧不上想飲食的問題,他們是在神面前仰望主自己的憐憫,伸出手來。如果我們用主對趕鬼所說的話來說:「這一類的鬼,若禁食就趕不出來。」那是甚麼意思?你一點辦法都沒有,你沒有辦法,但是鬼也必須要被趕出來,那你怎麼趕呢?主說:「你就到神面前來,你要承認你甚麼都不行,你沒有辦法,你作不來,仰望神自己來作。」

 

禁食乃是完全停止靠自己的活動

 

我們說得更清楚一點,讓神去作。怎麼讓神去作呢?你必須停止你以為自己能作的這種心思,也停止你認為自己能作的那種傾向。就是承認,神啊,我不行,我完全不行,有你來作,如果你不出手,事情就沒有辦法解決。弟兄姊妹們,讓出地位來給神作,簡單地來說,這個就是禁食的那個實際的意義。如果你有一個禁食的動作,卻沒有讓出那個給主作工的位置,你再怎麼禁食也都是空的。所以,弟兄姊妹們注意這一件事情,當神的啟示一進入書信以後,甚至我們可以說在使徒行傳中期以後,就已經看不見禁食的記錄了。

 

當你看到書信這個部份,直到啟示錄,完全沒有再看見禁食的記錄,也沒有看見一丁點關乎禁食的交通。所以,弟兄姊妹們,就要來留意這一件事情,當我們真的是準確認識禁食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不是不可以禁食,但是必須要有真正的禁食。如果不是真實的禁食,所有的禁食都成了宗教的儀文。像現在基督教面所流行的禁食,有甚麼事情,我們都要來禁食,絕大部份都是落在宗教的儀文的表現上面。我們求主給我們很明確看到禁食這件事,我們要作就很準確地作在主所接受的那個光景。千萬不要作過了,在神面前所得着的不是稱許,而是責備,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神宣告他永遠的旨意

 

我們回到撒迦利亞書本身來,當神在第七章面說出了人的宗教儀文對神要作工的事情沒有任何影響以後,我們都知道神是根據他自己的旨意來作工,不是根據人的動作來影響。第八章開始就看到神說出他自己的意念來。我們千萬不要忘記這是重建聖殿以後兩年的事,雖然聖殿當時還沒有被建造好,但是建造的工程是在進行中,是在這樣的光景底下,主就發表他自己的心思。留意第八章第二節,「我為錫安心裏極其火熱,為她心裏極其火熱,所以神就要向耶路撒冷的仇敵發烈怒。

 

弟兄姊妹注意,神說發怒不是一般的發怒,他在發烈怒,很嚴重的發怒。為甚麼神這樣說呢底下神就說了,「因為現在我要回到錫安,我要住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要稱為誠實的城。萬軍之耶和華的山必稱為聖山。」這說出甚麼呢?這說出猶大他們已經從心歸向神,他們已經在神的面前重新建立了對神的敬畏。所以,在當時那樣四面受敵的環境面,他們沒有停止建殿的工程。

 

弟兄姊妹記得我們讀以斯拉記的時候,看到他們重建聖殿,那個地方勢力和那些抵擋神的人,好像從前一樣要來抵擋他們,連地方政府也出來干涉,形勢是非常嚴重。當時的地方官來問,「誰叫你們蓋這樣一個建築物?」他們當時怎麼回答呢?他們當時就可以抬出古列來,但是他們不是先抬古列,他們先說出神要我們為他建造聖殿,先王古列就下命令叫我們來建。我們當中停止過,沒有繼續這個工程,現在我們重新來進行這個工程,這個工程進行的負責人是誰,是誰。弟兄姊妹看到,他們很坦然地就這樣攤開來了。

 

頭一次亞達薛西王下令禁止他們建殿的時候,他們都躲起來不敢作聲。王要我們停,我們好停。要他們留一位負責人的名字,他們就怕得要死了。現在你看這一次他們沒有一點恐懼,很坦然地告訴他們,如果有甚麼事情,你們來找我,這的負責人是誰,是誰。他們當時定規說出一位是所羅巴伯,一位就是約書亞。結果河西總督拿他們也沒有辦法,呈報回到巴比倫那邊去。神也管理那個環境,讓波斯王在一檔案庫,找出了古列王當時所下的命令。所以,猶大人建殿的事情就繼續在那進行,沒有受到攪擾。他們沒有受到攪擾的起頭,乃是因為他們服在神話語的權柄底下。

 

神在耶路撒冷建殿的事情上面,他看到了那些服在他權柄底下的人,所以,神的心意就很清楚,很自然地發表出來。神說:「我心向着錫安非常火熱。」他要為着錫安火熱,要對付猶大人的仇敵,並且說出現在的耶路撒冷不再是一個被廢棄的耶路撒冷,它要重新成為神的居所。所以他說:「我現在回到錫安,要住在耶路撒冷中。」神現在已經作了一件事情,他重新以耶路撒冷作他的居所,而耶路撒冷,我們中文把它成「誠實的城」。不過我以為,把它成「耶路撒冷就是作為一個真理發表的城」,還比較接近當時神所說的話。「耶路撒冷的錫安山要稱為神的聖山。」

 

然後神就說:「將來這個耶路撒冷城就成了一個叫人非常慕的地方,表現在甚麼地方呢?將來你就看到許多年老的男女坐在耶路撒冷的街上,因為年紀老邁就拿着拐杖。」我們就說:「你拿着拐杖就走到街上來,呆在家裏享清福就好了,到街上跑來跑去作甚麼?」弟兄姊妹們,你要細細留意這神說話的意思,乃是說到耶路撒冷要平靜到一個這樣的地步,就算是老年人如此來到街上,也不會受害,也不會給自己找麻煩。這個是很清楚的一件事!

 

不但老年人是這樣。還有,他說:「城中街上必滿了男孩,女孩的玩耍。」這個很有意思,不要說耶路撒冷,現在你要記得這是耶路撒冷,這是一個大城,是一個很熱鬧的地區。不像我居住的地方,也不像弟兄姊妹居住的地區,更不如一些弟兄所居住的地區。就好像是有很寬廣的街道,有很安靜的環境,孩子們到街上去玩耍。現在你看到孩子們在街道上玩耍,弟兄姊妹留意,這裏說的,在街上玩耍的是有男孩和女孩,英文這個字可以到十九歲,他們到了二十歲才不叫少年人。十七八歲到街上玩耍有甚麼不好?

 

弟兄姊妹們,許多時候你要是看到街道上有十八九歲的孩子,你還叫他孩子,他們在那玩耍,你經過他們那些地方,你心面很有點戒心,你不曉得他會不會給你弄一個惡作劇。一般那些到了這年齡的人不會跑到街上來玩了,在街上玩的都是那些年齡小的。弟兄姊妹們,你有沒有想過,那些小孩子的父母放心他們在街上玩耍嗎?就說剛才我所題的那些地區,你不知道甚麼時候會有一部車子經過,如果發生甚麼意外,怎麼辦呢?你會讓小孩隨便到街上玩耍嗎?這個是不會發生的事。

 

但這裏特別就題到男孩,女孩在街道上玩耍,你特別還要注意一個字,滿有男孩女孩,不是三個兩個,是滿有。這個「滿有」究竟是多少?我們不知道,反正能有滿的感覺就一定不少。這樣不是要發生許多難處嗎?感謝主!主說,將來要有這些事情出現,在甚麼景況底下會出現這種環境?簡單地來說,非常地平靜安穩,有在這種情況底下才能有這種情形出現。不然的話,用現代的話說,上街示威才會有這許多的人擠滿在街道上。我們的主輕描淡寫地就說一說,耶路撒冷要給恢復到一個甚麼樣的光景?完全是平靜安穩,這種光景在將來那些活着的人看到都覺得稀奇。

 

神給耶路撒冷享用完全的安寧

 

弟兄姊妹們,我們看到這的時候,要指出一個明確的事實來,當時神對撒利亞說這個話,是有雙重意思的。一個意思是說當時神要怎樣恩待耶路撒冷,另外一個意思你特別留意「當那日」這幾個字,那日在舊約的預言上面,先知所說的那日,在他們的心思常常是指着國度說的。但是說得更準確一點,是指着將來新天新地說的。第八章我曾經題過,主從開始說的話轉了一個話題,一面是說當時的光景,一面就引到將來國度和新天新地的日子。我們看下去就體會到的,感謝神!

 

神說:「我要恩待耶路撒冷,我要回到錫安,我要住在那,我要記念我的子民,我要叫我所揀選的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神。」然後主又說:「當建造耶和華殿的根基之日,先知所說的話你們聽見嗎?你們應該手強壯,不要因敵人的原故心懼怕。」為甚麼呢?神就說:「是我叫他們那些人互相攻擊,而不來影響你們。」

 

我們看歷史也看到這種情形,瑪代波斯滅掉了巴比倫,以後他們就不住地在各地有許多爭戰,他們也沒有太多的餘力來管遠離他們的猶大。等到以後希臘興起來的時候,又把瑪代波斯滅掉了。我們曉得亞歷山大出來征服各地的時候,到處連年都是在打仗,曾經幾乎要對南地動兵了,結果遇到一些事情,馬其頓的軍隊就沒有來到猶大。

 

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情呢?當時君王爭戰的時候,不可能會留下猶大這個小小的地方讓它平安的,尤其是在中東這一帶,猶大所在的地理環境也是一個戰略的地理環境,不可能不發生困擾的。但神說:「我讓他們自己在那彼此相殘,你們很平安,你們不會受到攪擾,所以你們不要懼怕。」這個是對着當時說的,也就是堅固他們繼續在建殿的事情上面不必手軟。

 

神在百姓身上所作的根據人與神所立的約

 

然後神又說了,「從前你們的祖宗惹我的怒氣,我定意降禍給他們,我不後悔。我沒有認為降禍給你們祖宗是作錯了,現在我照樣定意施恩給你們,給耶路撒冷的人,給猶大家,所以你們不必再擔心,好好把殿建好,我要顯明那是我的居所。」弟兄姊妹注意,神在這給猶大人看得很清楚,他們祖宗受咒的原因,也讓他們看見現在蒙記念的原因。如果你們一直維持現在的光景,就不必擔心會像你們祖宗一樣受到咒。從前你們的祖宗愚昧,我怎樣咒並降禍給他們,我現在同樣定意要施恩於你們。我們感謝主!這是指出當時的事情。

 

但是你們必須要很清楚地曉得,你們若是繼續維持在蒙記念的事實面,你們必須好好按着神的心意活在這裏,不可像你們祖宗那樣愚昧。這是題到一些具體的事項。換句話說,這題到特別的事都是按着神的律法的要求來表達,我們沒有繼續往前看以前,必須讓弟兄姊妹看清楚一件事情,「神從前定意降禍給我們的祖宗,現在又定意施恩給我們,一定都是神的定意,我們也沒有甚麼話好講。」弟兄姊妹們,是的,我們絕對有話好講。我們必須要看到一件事情,為甚麼神定意要降禍給我們的祖宗?那是根據申命記神與人立約的事實,以色列人是和神立了一個約,這個約是神應許讓他們承受各種各樣的祝福,但是他們必須向神承擔一個義務,就是要遵行神自己的話。如果他們遵行神自己的話,當然他們得不着神應許的祝福,並且要擔上神給他們的咒詛。所以,神作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事實的依據。

 

神現在定意施恩給他們,也是根據同樣的事實,因為他們與神立約的時候,神說:「如果你們好好遵行我的命,律例和典章,我就怎樣怎樣把各樣祝福傾倒給你們。」這是一個立約的內容所帶出來的結果。我們感謝神!現在神讓他們很清楚地看見,你們現在所蒙的恩典,乃是你們履行立約的義務的結果,所以我不能不記念我與你們所立的約,我要向你們施恩,我不能不向你們施恩。如果我不向你們施恩,我就成為不義了。神不是不義的神,所以,神說:「我定意要向你施恩。」我們感謝主!現在我們的主說的話就帶進一個更明顯的啟示。從十八節開始,弟兄姊妹們就看到神說話的目的,神一面告訴他們禁食的事情要停止,不需要再繼續了,也不要再來問禁食不禁食的問題了。因為從今以後猶大要成為一個歡樂之家。過去禁食的日子,你們心面的重擔、苦惱都不會再出來了,所有的節期都是你們歡樂的節期。

 

耶和華節期的實意

 

題到這個,神給以色列人七個節期,七個節期頭有歡樂,但是也有很嚴肅的事。所以,你看到這七節期,有好幾個節期有嚴肅會,特別在住棚節裏面。這是個歡樂的節期,但是就是在這個歡樂的節期面也有嚴肅會。如果你看到除節,你曉得這就說到,你們要清除這個,清除那個。在屬靈的意義上面來說,那是對付罪的問題。等到贖罪日的那一天,神就更清楚說:「要刻苦己心」。所以,在猶大人按着神的安排來過節的時候,並不是過節就一定喜樂,他們在過節的日子也要很愁苦的。

 

感謝主!現在神藉着撒迦利亞說,你們過去四月、五月、七月、十月禁食,現在不必要了,那些日子都要成為歡樂的日子。為甚麼呢?弟兄姊妹注意了,從十八節開始,主說這個話就不再是停留在當時了,而是轉到將來國度的預告。看下去就看到一個非常非常嚴肅的問題。甚麼問題?神把以色列顯明出來作為列國的中心。這個就和當時耶路撒冷重建聖殿的事情有一點關聯。怎麼能叫猶大成為列國的中心呢?因為神的居所在那因為神住在耶路撒冷。主曾經引先知的話說:「我的殿要成為萬國禱告的殿」,萬國都要到耶路撒冷神的殿尋求神。我們讀哈該書的時候也留下這個印象,這殿將來的榮耀大過先前的殿,列國要把他們的財物都運到這來敬奉。說得嚴重一點,各國的王后都要來乳養這裏的孩子們。這是甚麼時候的事?不是在當年聖殿重建起來的事,是剛才我特別給弟兄姊妹指出的,主的話說到「在那日」。那日是甚麼?那是遙遙指着國度和新天新地。

 

遙指國度與新天新地的聖城

 

現在看二十節,神說得很清楚,「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將來必有列國的人,和多城的居民來到。」來到哪?「來到耶路撒冷」。來到耶路撒冷作甚麼?二十一節,「這城的居民必到那城,說,我們要快去懇求耶和華的恩,尋求萬軍之耶和華。我也要去。」全地的人都湧到耶路撒冷,去作甚麼?去尋求神的恩。為甚麼要到耶路撒冷尋求神的恩?就着當時的情形來說:「因為神的殿在」。但是看下去就看到一件事情比神的殿在更重大的,是甚麼事情呢?「列的人都到耶路撒冷來尋求萬軍之耶和華,懇求耶和華的恩。」人要尋求神必須到耶路撒冷來,人要懇求神施恩,他們必須要到耶路撒冷來。為甚麼呢?不是單單因着那裏有神的殿,更明確的一件事,因為人和神中間的媒介在耶路撒冷。

 

這是回到說到國度時候的情形,也就是神在起初選召以色列民出埃及的時候。如果當時的以色列能跟得上神的心思的話,這個事情就不必等到將來的國度,在他們出埃及進了南以後,事情就要發生了。但是他們沒有跟上來,所以這個事情就沒有發生。等到主來了,主說:「天國近了」,如果當時的猶大人他們能跟上來的話,國度的王已經來了,如果國度的百姓能跟上國度的王,國度的事情在主在地上的日子也就出現了。但當時的猶大沒有跟上主,所以國度又隱藏下來。

 

國度雖然隱藏下來,但是國度的進行沒有停止,神還是照着國度的設計繼續在那裏作工。一直作到有一天,我們的主從天上降臨回到地上來,國度就真的建立起來。當國度建立起來的時候,國度的特色在哪?國度的特色乃在以色列重新顯明他們作祭司的國度這一個神的應許。神的設計就是要用着以色列這個蒙揀選的民族,作為祭司的國度把萬民帶回神的面前。這個是在出埃及記十九章面,神和以色列民立約以前所宣告的話。如果他們在神面前活得對,他們就顯出一個作用成為祭司的國度。甚麼叫作祭司的國度?就是列國人要來到神的面前,他們必須憑藉以色列人。

 

實現祭司的國度

 

我們今天在救恩憑藉猶太人,我們是憑藉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在國度的日子,我們的主是登上寶座的,萬民要來到他寶座前,他們怎麼可以來到神的寶座前?他們必須有一個憑藉,他們必須有一個依據。那個依據是甚麼?必須要找到一位有祭司職份的人。在那個日子去哪找有祭司職份的人呢?如果衹是亞倫的子孫作為祭司的話,那祭司的人數就太少了。所以,主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就很清楚地指出,他要以色列整個民族作為一個祭司的國度。

 

現在我們看到,這個事情在國度的時候就出現了,在主回來的時候,把他的國建立在耶路撒冷,作為國度的中心。列國要到耶路撒冷來尋求神,他們怎麼去尋求神呢?是他們不認得路嗎?現在還沒有到國度的時候,我們拿着地圖全世界跑。要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地方,沒有地圖亂闖也能闖到,還需要地圖嗎?都不需要。你可以不用地圖,但是你必須要有一個憑藉,憑藉甚麼呢?以色列人。

 

在這就看到了,列國和強國的民都來到耶路撒冷來尋求神,神就說了,在那些日子,那些列國諸族出來的人,他們來尋求神。怎麼尋求呢?「十個外人拉住一位猶太人,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去哪?「去尋求神」。為甚麼一定要同他們去呢?因為不同他們去的話,就見不到神。弟兄姊妹千萬記住,這個不是指教會,教會那時候已經成熟,和主一同從天上降臨到地上,與主一同掌權。這個是甚麼呢?

 

這個是馬太福音二十五章面,山羊綿羊審判的那一批綿羊。他們要來尋求神,他們怎麼能見神的面呢?他們必須要抓住一位猶太人說:「你去看神的時候,必須帶我們去,你不帶我們去的話,我們就見不到神,我們願意尋求神也沒有路。」這是甚麼?這就是祭司的國度的實際。列國人在那說,你們去尋求神,要帶着我們去,我們老早就知道神與你們同在。你帶着我們去,讓我們也享用神的同在。

 

弟兄姊妹,這是國度的宣告,也是國度恢復的實現。但是作為一個祭司的國度,人到耶路撒冷來尋求神,首先要解決的是必須讓耶路撒冷成為神的居所。這又間接回到鼓勵他們在建殿的事上趕快的作完成,讓耶路撒冷頭有神的居所,好讓要尋求神的人,可以在耶路撒冷尋找到神。我們感謝主!這個很着重地指着神整個預言的發展,或者說神計畫的執行。等到有一天,耶路撒冷要成為列國的中心,以色列人要成為祭司的國度,把列國都帶回神的面前。

 

我們感謝主!當我們領會這件事的時候,我們就更看到今天這個稱為在教會的人,他們所承擔的屬靈責任是何等重?因為教會一天沒有長成,國度就一天不會顯現,這裏所說的預言的實現就又受延。但是感謝神!神所要作的,神一定作成功。我們盼望看見神作成他所要作的,我們就留意在今天不要耽延神作工的時間。當然,我們今天不像猶太人當時建造物質的殿,但是在神建造教會的事上確實有我們的一份。求主憐憫我們!今天晚上就交通到這

我們上次末了看到,主的話說出了末後的一些事。我們特別題到撒迦利亞書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激勵猶大的百姓起來重建聖殿。開頭那六章乃是在當時激勵他們要起來的話。從第七章開始,我們就看到神向以色列人說出一些前面要發生的事。這個前面要發生的事故然是因為當時在猶大有人在被擄的時間,他們每年有四次禁食,是為了聖城被毀,聖殿被焚燒,百姓被擄到巴比倫,每年在那些日子他們都禁食。現在猶大人已經把聖殿建造兩年了,他們就覺得聖殿快建造好了,還要不要禁食?所以他們來到耶路撒冷問祭司和先知們,就引出了神一些話,神告訴他們說,你們的禁食沒有一點意思,因為你們禁食是一個外表的宗教動作,面並沒有向着神的心;所以,你們外面所作的禁食一點意思也沒有。

 

因着這件事情就引出神在那裏說了好些話,這些話嚴格說起來是一直說到撒迦利亞書的末了。乃是說到在以後的日子,神要怎樣來完成他自己所定的意念,很明顯地告訴他的百姓,神作一切的工是根據他自己的定規,而不是根據人的動作。如果人的動作能配上神的定規,事情就更好。如果人不能跟上神的定規,神還是照着他自己的定規來作工。他要把走迷的人帶回神的心思,他要叫那些失落的人被尋找歸回。但是這一個歸回按着人來說,好像是歸回到他們原來所住的地方,說明顯一點就是歸回他們原來所有的地位。他們是被擄到巴比倫去,從神的百姓成了奴隸,他們從耶路撒冷被帶到巴比倫去,這個是失去了他們的地位。神照着他自己的定意來作工的結果,在時間滿足的時候就把他們帶回他們原來的地位,身份和居處。這一切的事情都是神按着他自己的定意來執行的。因着這樣的一件事,就引出神說了很多話。

 

弟兄姊妹記得,我們讀哈該書的時候,神用着哈該向以色列百姓說了不多的話,向哈該說的話沒有撒迦利亞多,但是卻說出了非常重要的那些點。弟兄姊妹還記得,頭一樣是指出他們的路走不上來,原因在哪?然後就說出這個殿的重建,將來榮耀的結局是怎樣?這兩件大事都是對着猶大百姓心裏的難處來說明的。但是是說出那一個結果,沒有說出那個過程。感謝神!神說話從來不會藏頭露尾的,他要說就說得很清楚。他用着撒迦利亞把對哈該沒有說的話也說出來了。哈該在那邊就說到,這殿將來的榮耀大過先前的。大到一個甚麼地步呢?

 

大到全地的人都要來這個殿面,去尋求要見神的面。在當時的猶大人他們以為,雖然聖經沒有明說,但是我想,他們以為這一次聖殿的重建,就是把神這一個宣告帶到結果。但是事實上,我們在歷史上從沒看到在過去有一個時刻,把神的那一個宣告作為事實擺出來。當然,現在讀聖經的人都看到,神用哈該先知說那一段話不是為當時,乃是為着神的旨意完成而宣告神作工的過程。但是具體的過程是怎樣呢?在哈該書裏就沒有題到,但在撒利亞書裏就題到。所以,從第八章開始,我們就看到神一點一點地說出那一個神的殿,將來的榮耀大過先前的榮耀的那個過程是怎麼一回事。

 

祭司國度的服侍內容

 

我們上次看到第八章末了的時候,我們就題到有一天全地的人都要來尋找要見神的面。他們怎麼來尋找呢?他們都到耶路撒冷來,他們十個人拉住一個猶太人,就告訴他說:「你要把我們帶到神的面前,因為我們要來尋求神的恩。」弟兄姊妹注意這一件事,從字面上我們看到,這些事情是發生在將來國度的日子。因為有在國度的日子,全地的人才會去尋求神。在神恢復他工作的過程,今天我們說是國度前教會建造的時候。但是在教會建造這一段時間,你沒有看到全地的人都要在那尋找神。不單是沒有看見全地的人在那裏揀選神,相反地,你是看見絕大部分地上的人都在悖逆神,反對神。第八章末了就給我們看到,等到那一天來到,全地的人都來尋求神。他們尋求神的方法是藉着猶太人,這就引起我們注意到一件事,上次輕輕題了一下,那是神揀選以色列作為一個祭司的國度的應許,重新顯明它的功用。

 

因此,我們在這首先就接觸到一件事,聖殿的榮耀顯得最厲害的時候,乃是在國度的時候。在國度的時候眾人都要來尋求神,但是他們怎麼能尋求神呢?他們就要藉着一個祭司的國度來作橋樑。所以,你就看到十個人拉着一個猶太人,要與他同去,因為神與猶太人同在。弟兄姊妹你看到,列國的人怎麼能進到與神同在的經歷?他們要拉住一個猶太人,讓猶太人領他們到神同在的光景,這就是祭司國度的光景。要他是一個猶太人,一個以色列人,他就站在一個祭司的地位上面,把列的人和神連接起來。這個是我們從字面上很清楚看到的。但是引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蠻不簡單的。猶太人他們既然是站在一個祭司國度的地位上,那是不是在國度的日子,人在神面前還有獻祭的事?如果沒有獻祭的事,那他們怎麼作祭司呢?

 

我們讀以西結書的時候,我們也讀到那有一個聖殿的圖樣,讀經的人都承認那個就是將來國度時候聖殿的模樣。我們讀帖撒羅尼迦後書的時候,我們也看到在國度開始以前,敵基督出來統治全地的時候,他要進到神的殿,坐在那自稱為神。這些話都給我們看見一些情形,在國度面有聖殿,有祭司。既然有祭司又有聖殿,那聖殿頭的活動是甚麼?祭司在聖殿面作些甚麼?是不是像舊約那樣,還要殺牛殺羊?我們從以西結書來看,給我們的印象好像是他們仍然要殺牛殺羊

 

如果我們是這樣來看國度面祭司的服侍,我們就發生難處了。因為舊約的祭司所作的都是影兒,他們在那個時候遙遙指着以後神兒子要來作的事。現在神的兒子已經作了舊約律法上面表達的一切,如果在國度的時候,照着舊約律法的要求重新來執行那些事物,那些動作有甚麼意思呢?因為舊約所預表的一切都已經成為事實了,影兒也成了實體了,在國度頭還要回到影兒那個光景去嗎?這是一個大的難處。但是主給我們看見,以色列成為祭司的國度的事實,在國度的日子面的確是要顯出來的。這個祭司的國度的功用是甚麼呢?要像從前那樣來作獻祭的事情,好像是沒有根據。如果不照着律法上的要求來作,這些怎麼作為祭司呢?如果我們停留在舊約的觀念面來看國度,這的確是叫我們在心思上有難處的。

 

作神兒子的見證人

 

我們感謝神!因着神自己的救恩,我們就看到一個新的事實,當然,這個新也是和舊約的日子來作比較的。那是在救恩的每個人,神都給他們一個祭司的職份。現在我們都明白了,每一個蒙恩得救的人都是一個祭司,你是祭司,他是祭司,我也是祭司,我們所有蒙恩得救的人都是祭司。那個合起來稱為教會的,也可以說是祭司的國度。弟兄姊妹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今天有沒有看見按着舊約的原則來作獻祭的事呢?沒有,我們都不再作獻祭的事。雖然你可以說,我們禱告就是一個獻祭,但是這個獻祭和律法上的五祭完全是兩回事。

 

因為在律法上獻祭的事情,實實在在有流血犧牲的事,並且他們的動作是指明將來神的兒子要作成的事。我們現在的禱告,交通可以圍繞着神兒子的所是和所作來作內容,但是我們不是在那裏說,將來神的兒子要替我們死,因為這個事情已經作成功了,已經完成了,不可能再重作一次的,也不需要重作一次。這樣,我們這些有君尊的祭司的職份怎麼表達呢?我們讀彼得前書的時候,就很清楚看見,這個君尊的祭司的功用,乃是在那發表主自己的榮耀。我們這些到主面前來的,都是有君尊的祭司,「要顯明那召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我們就看到這個有君尊的祭司,他們整個服侍的內容(或說獻祭的內容)乃是作為神兒子的見證。

 

所以,我個人有這樣的領會,我不敢說一定是很準確,但是起碼值得我們去留心。將來國度的時候,猶太人祭司國度的恢復,不是叫他們每一個以色列人,都像利未人或者亞倫的後代那個時候所服侍的內容,他們就是在那作為神的見證。見證甚麼呢?見證神是如何恩待人,神是如何恢復人,神是如何不放棄人。他們怎麼來見證呢?就用着整個猶大民族的經歷來作這個見證。我們看以色列從被召開始,直到國度開始的日子,在他們幾千年的歷史頭,有哪一個時候在神面前,能完完全全表明神對人的動作?沒有,就是在大卫的日子,也沒有看到這個。你看到在大衛的日子,在以色列的範圍裏面悖逆神的事情還是不少,連大衛自己也在神面前製造了不少缺欠,大衛的家面更是如此。

 

但正因為整個歷史那麼長的階段面,以色列人是一再悖逆神,但是神一直把他們恢復過來。出埃及是一個恢復,整個士師記是一個恢復,列王的日子反反復所作的,一直叫我們看見神的恢復。被擄歸回是一個恢復,直到四福音的時候,你仍然看到那個恢復。雖然到了四福音以後,猶太人整個來說,好像是神把他們暫時放在一邊。神在恩典面興起教會來,代替他們在地上要顯明功用的地位和身份。但是等到主再來的時候,我們看見一個很重要的事,仍然是一個恢復。我們看到主再來的時候,一面看見教會被提,另一面我們看見以色列人重新被召聚了召聚回來作甚麼呢?要顯明國度。所以,在整個以色列人的歷史,他們所帶到神面前來的都是悖逆、頑梗、頂撞。但是在那麼長久的歷史神用着他自己的憐憫,恩典,權能,智慧,來把這些悖逆的人帶回神起初揀選他們的目的。

 

以色列人全體成了神悅納人的見證

 

在國度的日子,以色列人有一個很明顯的見證在那,他們都是悖逆的人,他們離棄神,一次又一次,但是神沒有放棄他們,神仍然很忍耐地把他們帶回他起初揀選他們的目的。弟兄姊妹們,他們這樣的一個見證,就叫列的人看到了,神是滿有恩典的神,神是樂意悅納尋找他的人的神。尤其經過大災難以後,神的權柄、智慧、能力是那樣明顯地顯出來。所以,那些經過災難剩下而能進入國度的人,他們都要來尋求神。他們怎麼去尋求神呢?他們就拉住猶太人,領他們去尋求神。我們感謝主!我個人想,在將來祭司國度的恢復是這樣一個恢復,不是再恢復他們去殺牛殺羊,而是用着他們來引領人回到神面前,來彰顯神悅納人的事實。

 

因為在這也給我們看到有一個這樣的題示,「有十個人從列國諸族出來,拉住一個猶太人的衣襟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神與你們同在了。」神與你們同在了,我們也要得着神與我們同在。我們怎麼能尋找到神的同在呢?你們以色列人是有神同在的,你們領着我們去。我們感謝主!這個就是祭司國度的實際,這個就是站在神和人中間,把神和人連接起來的橋樑。那個時候的祭司不再是殺牛殺羊,因為在那個日子不能再叫神的兒子為我們流血,在那個日子是人去享用神兒子已經成就的恩典的顯明。我們感謝主!

 

舊約中的啟示錄

 

在第八章末了的時候,已經領我們留意到,撒利亞書面的話,已經把神的啟示向屬他的人來表明。所以,很多讀聖經的人都承認一件事,他們說新約有一本啟示錄,舊約也有一本啟示錄。甚麼是舊約面的啟示錄?撒迦利亞書就是舊約面的啟示錄。的確我們也看到這樣的事,從第八章開始直說到末了,就是說到末後時候的事,就是說到主再來的時候所發生的事,說到國度發生的經歷。當然,這些話在當時猶太人的心思是聽見,肯定他們不會領會到那樣深。但是無論如何,雖然他們沒有領會得那麼深,那麼准,但是他們看見前途。對他們當時來說,就已經達成了神啟示的目的。他們看見他們有前途,他們在神的心意裏一直蒙神紀念,現在把聖殿重新建造起來不應該有難處。

 

感謝主!我們讀撒迦利亞書的時候,我們看到他們當時接受帶領的原則,和我們今天在教會建造的過程,所接受的原則完全是一樣的。如果我們真要看今天教會建造過程面的一切,說明顯一點,就是看今天基督教面的光景,跟當日的猶大人重建聖殿的屬靈光景沒有兩樣。外面是可以作一些主名下的工作,但是心思卻帶着許多疑惑,甚至有迷茫在那裏。我們讀哈該書也好,讀撒迦利亞書也好,都看到這種光景。但是感謝神!不管人在神面前的光景是怎樣的高或是低,一直叫人看見他們有前途。要他們的心向着神,衹要他們沒有離開神的心思,他們永遠在神面前有路可走,他們永遠在神面前有前途。當然,當你要達到那個路程的終點,過程面還有很多曲折。不管有多少曲折,那個指望在那沒有動,那個前途沒有被任何事情遮蔽。

 

 

撒迦利亞書第八章講義(陳終道)

 

五、復興的應許——耶路撒冷的將來(1~23

八章一至廿三節

讀經提示

1
.錫安代表什麼?神是忽然為錫安火熱的嗎?我們曾為神的家火熱嗎?

2
.第7~8節的話,是否已經完全應驗?

3
.神所應許給以色列人的福分有那些方面?屬靈的還是屬物質的?

4
.要得著神賜福有什麼條件嗎?

5
.列國都要來尋求耶和華的恩這預言已應驗了嗎?這話可否及如何應用在教會方面?


1
.應許回到錫安(八1~8

1~2錫安(參本書一17註解)原是大衛城(撒下五7),但在先知書中,錫安常作為整個耶路撒冷的代表,甚至是整個大衛王國的代表,也象徵天上耶路撒冷(來十二22)或基督的國度與王權,因大衛的寶座預表基督的寶座(結卅四24),錫安的人民可代表神的兒女。

神宣稱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重複本節第一章十四節的話。難道以色列人被擄巴比倫期間,神就不為錫安心裡火熱嗎?神單在他們被擄歸回來,才心裡火熱?這話是為鼓勵以色列人建殿而說的,神顯明他對子民的關心熱愛,就是他們的力量與安慰。

3“……我現在要回到錫安,要住在耶路撒冷。注意是(神)要回到錫安,並要回到耶路撒冷,然後才領他的百姓歸回,又使他們住在耶路撒冷……”8節),這是神為錫安發熱心的最終目標。這些話已隱藏著神救贖的最後目的,是要使蒙救贖的人,與他永遠同住,這是本書第十四章所說住棚節所象徵的意義。也是啟示錄第廿一章2——“……看哪,神的帳幕住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所描寫的神人永同住的完美景象。這是基督道成肉身——神的帳棚支搭在人間的第一步。他的名稱為以馬內利,就是神人同住的意思。到神國度具體實現,並進入新天新地時,就完全實現了。

5城中街上必滿有男孩女孩玩耍”——按當時歷史而論,猶太人經過七十年被擄的生活,許多人已家被人亡,在亡國的日子中新生的一代,對耶路撒冷並沒有什麼印象。當時從巴比倫歸回的人數稀少,當然整個城市難免顯得蕭條冷落,所以按本段所描寫的那種繁榮太平的景象,實在是令當時的人感到難以想像的。

在神的國未具體實現的今天,教會就是無形的神國,信徒是神國的子民,神國的權柄可以運用的範圍。所以教會內的弟兄姊妹的和睦同居,同心事奉,就是千年平安國度的縮影。

神藉先知問說:這事在餘剩的民眼中看為希奇,在我眼中也看為希奇嗎?6節) 換言之,在人雖然覺得不可能成就而以為希奇,但在神沒有難成的事,豈會以為希奇呢?

7“……我要從東方從西方救回我的民……”這話的真正應驗應指千年國時期,現在雖然以色列人已複國,也從各地逐漸回國,但這新建的以色列國,卻不是以神為他們的神,也不作神的子民,甚至多數是偏向無神主義者。但在千年國中的以色列人,不但在政治上成為屬神的國度,信仰上亦成為敬拜神的中心(亞十四9~1116~20)。

2
.應許降福——勉勵建殿〔八9~13

1)追想先前可憐景況(八9~10

從前先知所說的話

神在要賜福之前,先提醒猶太人先前聖殿立根基的日子先知所說的話,如今仍當聽從。應手裡強壯,不可喪志,按以斯拉記第三章八至十三節聖殿立根基時,是在古列王第二年二月(參拉三8)[當時只立了聖殿的根基即因仇敵的控告而被逼停工,直到大利烏王第二年(拉四24)]。先知哈該與撒迦利亞都是在文士以斯拉第一次回國時返回的先知,但是他們蒙召說預言,卻在約十七年後。按以斯拉記所載,當時未記先知說了什麼話,但這裡所注重的似乎不是當時說話的是誰,並說了些什麼話,乃是當時先知所說與現今先知所說的都是一樣地出於同一位神,並且都是要勉勵他們重建聖殿,這是他們所當留心聽從的。

從前勞而無功的日子(八10

10那日以先即聖殿立根基的那日以先,那時工作不得工價,因為敵人的窺伺與逼害,又有人扣發工人的工錢(該一6),而農產減收(該二16~17)。但現今神應許他們必平安撒種,葡萄樹必結果子,地上必有出產,天也必降甘露……”(亞八12)。

2)應許如今可得的福(八11~13

這幾節主要信息有兩方面:現今撒種便可有收穫。從前怎樣受咒詛,現在照樣蒙拯救。這樣勉勵的應許的最主要目的,是要堅固那些重建聖殿的人的手,叫他們不要懼怕,手要強壯(13節)。

注意:全段勉勵和應許的話中,以經濟方面的收入和神要在物質方面的賜福他們為重心。可見這些回國的以色列人中,仍以屬貧困的人居多。如果要他們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建造聖殿,或是要他們獻上有限的財力幫助建殿,那都是更加重大的擔子,他們既不敢明明反對建殿這麼神聖而重要的號召,又在心裡實在懼怕所要面對的生活擔子,如果積極投入建殿的工作,生活勢必更加貧乏了,所以神藉先知所應許他們的,正是物質生活需要方面的供給和賜福.解除他們心中真正擔心的問題,我們的神自古以來都是講求實際.並且針對人心中真正的難處,給人合乎需要之恩助的,那些避重就輕、逃避現實的,都不真正認識神做事的原則。

3
.應許施惠(八14~20

l)應在愛心與誠實上悔改,神就必施恩(八14~17

14“……你們列祖惹我發怒的時候所指的並非單指道德方面得罪神,更重要的是在事奉神的信心上不專一,如:在西乃山下造金牛犢(出卅二l~29)、在加低斯大發怨言(民十三至十四章)、可拉黨的背叛(十六章)、與米甸女子犯姦淫(民廿五章)……等。這些事蹟既在信仰上惹神發怒,也在道德上得罪神。新約希伯來書所引的顯然是偏重他們在曠野行程中惹神發怒的經歷(來三7~19),但在此所說:

16各人與鄰舍說話誠實,在城門口按至理判斷……”。(16~17節)較偏重在列王時代以色列人在社會道德方面的偏離神。在先知書中一再提及類似的勸告或責備,如:賽一13~17;耶九7~9;結十一5~10;何四1~10;摩二6~8;彌六6~8;番三1~7;亞七8~14等。

2)禁食節要變為歡樂日(八18~23

在這一段中,神藉先知正面回答了第七章伯特利人所提的問題,但所答覆的不只是關乎五月和七月的禁食,連同四月十月的禁食節都一併答覆了。顯然在神看來這些禁食的節期,雖然日子不同,原理卻是一樣,第七章已經提到他們沒有按至理判斷是非,以慈愛憐憫弟兄,又欺壓孤寡,卻緊守日子節期而禁食有什用呢?但本段的答覆的重點和第七章有很大的分別,第七章八至十四節是強調以色列人方面的責任,本章是注重神方面的恩典。神應許說,他們每年的禁食節期要變成歡喜快樂的日子,這是神方面的主動。第十九節本句說:所以你們要喜愛誠實與和平。注意:這所以不是先決的條件,乃是當有的本分,不是先誠實和平,然後那些禁食節期要變成快樂的日子,乃是神既應許使禁食的節期變成快樂日;所以他們就當喜愛誠實與和平,這樣才與所蒙的恩相稱。

20~21“……將來必有列國的人和多城的居民來到……我們快去懇求耶和華的恩……”

——
這些話在現今福音時代雖已部分應驗,但在猶太人的歷史中未完全應驗過。列國各城的居民,彼此聯結要到耶路撒冷去求神的恩,顯然是指彌賽亞國實現時的光景。

23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在那些日子必有十個人,從列國諸族中出來,拉住一個猶太人的衣襟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神與你們同在了。本節特別強調以色列人在千禧年國中令人羡慕的情形。現今的教會,若真正以基督為元首,各信徒服從聖靈的權柄,讓和平之君在我們心中作王,外邦人也必像這裡所描寫的那樣,拉住……衣襟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要信靠我們所信靠的主神(約十三34;彼前三15)。

── 陳終道《撒迦利亞書講義》

 

 

撒迦利亞書講義(八章)(文牧)

 

撒迦利亞的講章()(1-23)

在這一章的講章中,對過去事情的記憶漸漸轉為對將來事情的期待。先知與神分享一幅新耶路撒冷的異象與當時的實況成強烈的對比。這座城不再像主前五一八年的悲慘狀況,它將轉變被稱為:「誠實的城」(3)。在撒迦利亞的時代,住在那城中的市民,很少有年長的;很多百姓在年輕或中年時就已死去,而那些被擄的年長的,很少會長途跋涉,回到應許之地來。但是一個社會沒有年長的一輩,不是一個完整的社會;它缺乏經驗和智慧。因此,撒迦利亞重建社會異象的一個基本要素,是老一輩的居民。老年的男女將要坐在街上(4),享受陽光和豐裕的城市生活。

雖然在撒迦利亞的時代,街上只有很少的少年人;但是在新的耶路撒冷,兒童將要成為活躍生活的一部分。許多帶著年幼孩子的家庭不會冒跋涉的辛苦,從巴比倫來到耶路撒冷重新開始。而對尚留於耶路撒冷的家庭而言,疾病和貧困在年青一代之中,敲起它們的喪鐘。但是先知預見一座城市,有孩子在街上玩耍,表明只有年輕一代才具有無憂無慮的喜樂生活。他描述男孩和女孩的說話(5),這些孩子的歡笑使整個社會生活更加豐盛,而這就是他希望向讀者描繪的社會。

但是除了有老年人和孩子以外,撒迦利亞也預期整個社會的復興。向著一個毀掉大部分的城市,這是一個難以令人理解的異象,它的貧困居民正掙扎著,而大多數人的親戚,還一直生活在遠方被擄之地。但是這些被擄的將要回歸,人口要增長,與神所立的約將要再一次堅立起來:「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神」(8)

這種充滿活力和繁榮的城市的異象,對於那些和先知一起,在耶路撒冷中掙扎的人,將是一種力量的源泉,產生鼓勵作用(9-17)。他們必須繼續勇敢地重建聖殿的工作,相信完成時,將有一個和平的新世紀。葡萄樹必再一次結果子,甘露將降在五榖上(12)。這城曾被列國嘲笑,但它將再一次繁榮起來,因為這種轉變是神旨意的一部分。但是人民為這將來的遠景而工作,他們的工作預示了彌賽亞世紀的降臨。

撒迦利亞超越現在,看見一個新的世代,傳達兩個信息。

. 禁食(18-19)。先知回到七章二至三節的信息,原本禁食是為了紀念耶路撒冷和聖殿的毀壞。但是現在有所不同了。禁食將轉變為歡樂的節期,悲傷將被「歡喜快樂的日子」取代(19)

. 外邦人(20-23)。先知再一次論及外邦人,即列國的人民(參見二11)。他描述一種狀況,耶路撒冷將變成國際之間的新聞。他們將彼此鼓勵前往耶路撒冷。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將實現,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要因他蒙福。那些猶太人要和外邦人一樣,一起分享這個異象:神賜給祂百姓一座永久的城市,身處其中,便可以享受「神與你們同在了」(23)

 

 

真正的復興(8)(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求你讓我和整個教會群體都能經歷真正的復興。

 

這段經文記述了神對其子民復興的應許。神重申祂對以色列那份強烈的愛,祂不會再容忍列國傷害他們,並應許會重回錫安,與他們同在(13)。雖然以色列人曾背約失信離棄神,但他們將會悔改,重新堅守與神的聖約,因此耶路撒冷也得以被稱為「誠實的城」。神的同在也使她得以被稱為「聖山」,並重現歡樂祥和的復興景象。那時,四方八面的子民也將歸回故土,一同享受從神而來的福樂(48)。神提醒祂的子民,既然有了復興的應許,就應當積極面對將來,努力實踐合神心意的生活,重建聖殿,剛強作工,又要持守誠實,遠離詭詐,這樣便可經歷復興的轉機。

1819節再次回應了73有關禁食的問題,但神仍沒有在這裡直接表明是否可以取消禁食之傳統(雖然這是那些求問者最關心的問題),而是預言將來會有一天,禁食會變為歡樂的節期。神要他們明白禁食與否並非最重要,最重要的乃是誠實與和平(19),這才是復興的關鍵。倘若神的子民能愛神,又遵守祂的誡命,復興之火將會燎原,那時各族各方的人,也會因著他們美好的見證而被深深吸引,渴慕尋求這位能改變生命之主(2023)。

甚麼才是真正的靈命復興?我們應該追求怎樣的復興?也許有人會將重點放在超然的能力(如趕鬼治病)或情緒的高漲(如大哭、大笑或狂喜的精神狀態)方面。昔日的以色列人則常著眼於他們的宗教儀節,因此他們所關注的是傳統的禁食問題。但神提醒他們,真正的復興最重要的並不在於這些宗教上的傳統儀節,而是在於如何過一個虔守神律法的生活,特別是把誠實和公義的品格表明出來。因此,衡量復興的準則不是在於短暫的超然感受,而是在乎長遠的品格要求。這樣的復興也是吸引未信主的人願意尋求福音的最有效方法,因為他們可以藉此更具體地感受到信仰改變人生命的真實。

 

 

我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八章123)(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這一章經文是一個何等榮耀的復興景象。

其實你知道嗎?面對「復興」,主的心比我們更迫切,你看主是怎麼說的:「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我為她火熱……」主熱切地要為祂所愛的選民成就大事,聖經用「極其火熱」來形容神的心,許多時候我們懇求復興,仿佛父神是個吝嗇的父親,非常不願意把我們所求的好處賞賜給我們,所以我們只得苦苦哀求。其實不是這樣的,父神不但樂意把各樣的豐盛賞賜給我們,而且祂是「極其火熱」「非常迫切」的想把最好的給我們,只是,祂不能背乎自己,神做事有祂的原則,祂急切的等待選民「回轉」回到祂的原則裡,祂就要大大賜福他們。

今天你、我是否也在同樣的光景裡,你是否也為一些事情拼命向神求?其實你知道嗎?主比你更急,急著要祝福你、急著要施恩給你,急著等你「回轉」回到祂的原則裡,你知道祂要你做的是什麼嗎?如果你不知道,快快求問神;如果你根本知道,只是不願意,還在跟主摔跤,快快順服吧!順服即蒙福!

你看,活在上帝的恩典中是何等的蒙福!首先,「耶和華如此說:我現在回到錫安,要住在耶路撒冷中。」神回來了!神同在是最大的祝福!祂更祝福祂的百姓,神說:「因為他們必平安撒種,葡萄樹必結果子,地土必有出產,天也必降甘露。我要使這餘剩的民享受這一切的福。」神甚至親自宣告這是一個新的開始,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神說:「猶大家和以色列家啊,你們從前在列國中怎樣成為可咒詛的;照樣,我要拯救你們,使人稱你們為有福的。」不再哀哭、卻充滿喜樂和感恩,因為主應許說:「你們列祖惹我發怒的時候,我怎樣定意降禍,並不後悔。現在我照樣定意施恩與耶路撒冷和猶大家。……禁食的日子,必變為猶大家歡喜快樂的日子和歡樂的節期!」最感恩的是,神的兒女要經歷一個榮耀的復興:到那日「必有列邦的人和強國的民來到耶路撒冷,尋求萬軍之耶和華,懇求耶和華的恩。……在那些日子,必有十個人從列國諸族中出來,拉住一個猶大人的衣襟,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神與你們同在了。」你看,這是何等榮耀的復興!你看,活在上帝的恩典中是何等的蒙福!

回應:神啊!我們何等期待看見禰榮耀的復興!從耶路撒冷直到地極,全地都要稱頌禰的名!禰的心極其火熱,禰必成就復興大工!

禱讀:撒迦利亞書八章23

23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在那些日子,必有十個人從列國諸族(原文是方言)中出來,拉住一個猶大人的衣襟,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 神與你們同在了。」

 

 

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1~8)(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    禱讀        亞八38

 

第八章117節是第三個信息,關於耶和華要如何復興耶路撒冷。本段的18節是耶和華要回到耶路撒冷。

一、我要回到錫安

被擄的百姓已經回到耶路撒冷,現在是神自己的榮耀是否回到耶路撒冷呢?在這裡有三個宣示:第一個宣示――「我為錫安心裡極其火熱,我為她火熱,向她的仇敵發烈怒。」(2節)耶和華要為耶路撒冷發熱心。第二個宣示――「我現在回到錫安,要住在耶路撒冷中。」(3節)耶和華願意回到耶路撒冷,住在其中,耶和華的榮耀要回到耶路撒冷。

二、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

但是前提是「耶路撒冷必稱為誠實的城,萬軍之耶和華的山必稱為聖山」(3節),這是第三個宣示。以賽亞書第一章21節曾感歎耶路撒冷――「可歎,忠信的城變為妓女!」然而當耶和華煉淨之後,「你必稱為公義之城,忠信之邑」(賽一26)。耶路撒冷必須被煉淨,成為忠誠信實之城,耶和華才能回來居住。

三、這事在餘民眼中看為希奇

當耶和華回來居住時,這城會有怎樣的光景呢?「這事在餘剩的民眼中看為希奇。」(6節)舊約中「餘民」不僅是打仗沒有死的人,而是向神存忠誠信實之心的百姓,這群人是真正繼承亞伯拉罕之約與西乃之約的人。他們將會看到「年老的男女坐在耶路撒冷街上……城中街上必滿有男孩女孩玩耍」(45節)。這是一種升平的描述,相對于第七章14節的「荒涼」,耶路撒冷要得著復蘇。

四、我要領他們回來

耶和華不但自己回來,祂也要把祂的百姓帶回來――「從東方從西方救回我的民……使他們住在耶路撒冷中。」(78節)這些被救回的百姓就是余民,是誠實公義的。

默想

我願意被主煉淨,成為主的居所,我也願意多人被主煉淨、領回,成為忠信之民,經歷主的同在與祝福。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樂意煉淨我們,與我們同住。也求你在這末後的時代煉淨以色列人,好叫他們成為真正的餘民,向著你忠誠信實之民,真正認識你、事奉你。

 

 

我必使餘民享這福(9~13)(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我必使餘民享這福        禱讀        亞八1113

 

歸回的百姓若成為忠誠信實的餘民,他們將經歷什麼呢?他們將經歷極大的祝福!

一、那日以先

「那日以先」的那日指的是「立根基之日」,就是重建聖殿立根基的日子,這日子成了一個分水嶺。「先知所說的話」(9節),這裡的先知很可能指的就是哈該。我們看到哈該的信息也是勉勵剛強壯膽,並留下建殿之後由咒詛轉入祝福的應許。兩位先知一同見證建殿之前的「人得不著雇價……出入之人不得平安」(10節)的窘境,以及建殿之後將要蒙受的祝福。

二、但如今

「但如今……必不像從前」(11節),當然就是恢復建殿之後了,「他們必平安撒種,葡萄樹必結果子,地土必有出產,天也必降甘露。」(12節)參照哈該書二章1519節,完全是相同的寫照。

三、使人稱你為有福的

在此「從前在列國中成為可咒詛的」與「我要……使人稱你們為有福的」(13節),就成了強烈的對照。咒詛與祝福只有一線之隔,就是背逆神或回轉歸向神,也就是失去神同在或經歷神同在。耶和華要「使這餘剩的民享受這一切的福」(12節),忠信之民是有福的,因此要「不要懼怕,手要強壯」(13節),起來建造神的殿。

默想

我願意起來服事主,起來傳福音,與眾聖徒一同建造主的教會,成為神可以信託的百姓,成為祂祝福的對象。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樂意祝福我們的生命,求主幫助我剛強壯膽,起來傳福音,領人歸主,建造神的教會,使我與眾人的生命都可以由咒詛轉入祝福。

 

 

我定意施恩(14~17)(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我定意施恩    禱讀        亞八1617

 

在此,耶和華安慰歸回的百姓。這裡有兩個「定意」(1415節),可卻是截然不同的定意。

一、我定意降禍

「你們列祖惹我發怒的時候,我怎樣定意降禍。」(14節)第一個定意是定意降禍,那是針對列祖的罪。但對於歸回的百姓,他們真的須要安慰與確據,知道他們已經脫離神的忿怒與責罰。

二、我定意施恩

「現在我照樣定意施恩與耶路撒冷和猶大家。」前面如何定意降禍不後悔,現在也照樣定意施恩不後悔。因此歸回的百姓「不要懼怕」(15節)。「剛強壯膽、不要懼怕」再三出現(亞八913;該二4),學者提醒這樣的用語用於約書亞進迦南地之前,以及所羅門建殿之前,都是在極大的挑戰之前,神給予領袖與百姓的勉勵。

三、你們所當行的

但是「不要懼怕,神要施恩」的前提是「你們所當行的是這樣……」(16節),這是有條件的;什麼條件呢?「各人與鄰舍說誠實話,在城門口按至理判斷,使人和睦。誰都不可心裡謀害鄰舍,也不可喜愛起假誓。」(1617節)這就回到了弟兄的盟約之中。2008年我們談到職場倫理,其根基就是公義與誠實,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因為「這些事都為我所恨惡」(17節),我們要留心的不是得罪人,而是得罪神,遵守誠信的準則縱或得罪某些人,但是一旦得罪神,失去祂的祝福,則一切的努力都化為烏有。

默想

我願意竭力討主喜悅,回到忠誠信實的生活準則之中,我不要因怕得罪人而得罪了神,我要活在祂定意的施恩之中。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樂意定意祝福愛你守你誡命的人,求主幫助我不起假誓、說話誠實、憑真理判斷、不設謀害人,得罪神。讓我剛強壯膽不懼怕,完成神對我各方面的託付,活在你的祝福之中。

 

 

禁食的日子變為歡樂的節期(18~23)(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禁食的日子變為歡樂的節期        禱讀        亞八2223

 

在這裡先知回答了第七章3節百姓的求問:「在五月間哭泣齋戒,現在還當這樣行嗎?」先知清楚告知百姓,禁食是為了悔罪,不是一個儀式。如果他們真的被更新了,那麼禁食的日子就有了新的意義。

一、四月、五月、七月、十月禁食的日子

「四月、五月禁食的日子」(19節),四月是紀念當年四月九日城被攻破(耶卅九2),五月是紀念五月七日城完全淪陷(王下廿五9)。「七月、十月禁食的日子」(19節),七月紀念城破後,巴比倫委派的領袖基大利被殺(耶四十一14);十月是紀念城破前二年的十月,尼布甲尼撒王開始圍攻耶路撒冷(耶卅九1)。這一連串的禁食都是為耶路撒冷當年被毀而舉哀。

二、變為歡樂的節期

但是只要他們「喜愛誠實與和平」,這些舉哀的日子就會「必變為猶大家歡喜快樂的日子和歡樂的節期」(19節),歡喜快樂的日子,是因為他們脫離被擄的羞辱與悲哀,重回耶和華的祝福。歡樂的節期特別指七月贖罪日之後,最大的歡慶住棚節,將不再因悲哀而不能歡慶,卻因神的祝福豐收,而能大大的歡慶。

三、列國的人到耶路撒冷尋求耶和華

在這場歡慶之中,不但以色列人到耶路撒冷來守節,同時「必有列邦的人……來到……懇求耶和華的恩。」(22節)耶路撒冷重新成為耶和華大君王的城市,列國可以在這裡尋見耶和華,並懇求祂的恩。

四、我們聽見神與你們同在

此時以色列人在列國的眼中將不同以往,以往是列國欺壓以色列,但如今「必有十個人從列國……出來,拉住一個猶大人的衣襟」,以色列在列國眼中看為至寶;因此,「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神與你們同在了。」(23節)我相信不只對以色列人,今天的信徒我們若活出蒙神喜悅的生活,也會有許多人抓住我們,詢問關乎神的事,他們也要主動前來,與我們一同尋求神的恩典。

默想

我願意活在誠實與和平之中,使悲哀轉為豐收、喜樂。我願意活出蒙神喜悅的生活,使眾人羡慕並一同來尋求神的施恩。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樂意止住我們的悲哀,帶我們進入喜樂與豐收,求主幫助我活出討你喜悅,使人羡慕的生命,吸引更多的人來快跑跟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