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亞書第十章短篇信息 目錄: 撒迦利亞書第十章讀經劄記(王國顯) 撒迦利亞書第十章講義(陳終道) 撒迦利亞書講義(十章)(文牧) 真正的倚靠(10章)(香港讀經會) 神的應許(十章1~12節)(臺北基督之家) 要向發閃電的耶和華求雨(十○1~5)(臺北靈糧堂) 我要再領他們出埃及(十○6~12)(臺北靈糧堂) 撒迦利亞書第十章讀經劄記(王國顯) 持定依靠耶和華的心思 但是非常有意思,當神的話一進到第十章的時候,立刻你就看到,神又在那裏很明顯地突出那一個最要緊的點。第九章就說:「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裏,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着驢,就是騎着驢的駒子。」第十章一開始,「當春雨的時候」,我們要記得,在猶大地計算早雨和晚雨,和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我們的觀念早雨一定是在春天,晚雨一定是秋天。但在猶大地就不是這樣,正如同他們計算日子一樣,他們從黑夜算到白天,計算早雨晚雨,就是從秋雨算到春雨。說到春雨的時候,在他們來說是雨季的末期。僅管是末後的雨季,但還是雨季,所以當雨季的時候,一個正常的情形就是雨量非常充沛。但是稀奇的很,第十章一開始就說:「當春雨的時候」,當雨水非常充沛的時候,「你們要向閃電的耶和華求雨。」 弟兄姊妹留意,這個話很有意思。是雨季的日子,是已經閃電的時刻,這明顯告訴人大雨要來了。但是稀奇的是主的話在這裏說,在這種光景裏,你要向神求雨,那不是很奇怪嗎?應該是下雨的時刻,還要求雨嗎?再求雨,不就成水災了?但神沒有叫我們看水災那樣無聊的事,他衹
是把一個好像想不透的問題擺在人面前。既然是下雨的季節,下雨的前奏已經出現了,還求甚麼雨呢?但神說:「向耶和華求雨。」 弟兄姊妹們,甚麼意思?如果我們從字面上來看,這個太平常了,沒有甚麼值得去注意的。但是你真注意到這裏面的情形不調和,就是剛才一直題到的,已經是下雨的時候還求甚麼雨?這裏面就看到問題來了,那是甚麼呢?我們可以簡單地這樣說,當春雨的時候,那就是說一切重新顯現生機的時候,一件非常非常要緊的事情,人不能忽略,持定尋求耶和華神是最重要的關鍵。雖然在眼見的環境裏是下雨了,但是你心思裏還是要有一個很明顯的事實,那是堅定地尋求作供應的神,這個是最重要的。 弟兄姊妹們,如果我們回到撒迦利亞書整個信息,很清楚地看見一件事,神在用着撒迦利亞說了很多話,一面是給猶大的百姓看見,擺在他們前面的環境是怎樣的。都是平靜安穩的,沒有太大難處的,難處會有,但是沒有甚麼大不了的難處,他們是有前途的。但是關鍵的事情在這裏,你們用甚麼態度對待那一位帶領你們的神?當我們看到第十章的時候,你很清楚看見神在這裏很着重地題出這個點,不管環境是怎樣地平順,你們心裏面必須要持定那一位賞賜恩典的神。當你們是這樣地持定向着神的心思,那他就為眾人降下甘霖,那就是說,很充足的雨量會臨到,你們所有的作物就很自然地成長。 認定神是供應的源頭 到過以色列的人都能瞭解這一點,迦南地在地土本身來說是很肥沃的,但是他們一個最大的缺欠就是水。不管是飲用的水,還是灌溉的水,在整個地面上,這個是很短缺的。但是很稀奇,神給他們的應許是這樣,回到申命記裏面就看得很清楚。神說,我要領你們進的那地,不像你們生活過的埃及地。埃及地雖然很肥沃,但是灌溉還是要自己出力。不曉得當時他們怎麼灌溉,但是從主的話裏知道,他們還是要用水車把水運到要灌溉的地方。 我們看過那種人力的水車,要麼用手來推,要麼用腳來踩,不管用哪一種方式,都是很吃力的一種工作。神說,我領你們去的迦南地,不像埃及地,那裏有山、有穀、有泉水,你們用不着灌溉,因為神按時要把春雨、秋雨賞給你們。在以色列地缺的就是水,有了水,甚麼問題都解決了,神的應許就是指着水給他們一個很清楚的帶領。 再回顧祖先離棄神的歷史 現在撒迦利亞說到這個事情的時候,又回到神的那個應許裏。當你看到春雨的時候,你仍然在心裏仰望那位賜恩的神,他就按時賜下甘霖,所有的作物都能長起來。然後,馬上我們就看到,神就把他所說的話題一下就轉到他們祖宗的歷史,就轉到被擄前的時候,甚至是轉到士師記的時候。我們不去推測,反正士師記跟被擄前,在原則上來看,神的百姓在神面前的光景都是在同一個原則裏,都是離棄真神,拜偶像。因此,在他們祖宗的歷史上面,他們受了許許多多神的管教。所以,從第二節開始,神就說,為甚麼你們要向應許你們下雨的神尋求?人如果不尋求神,不會甚麼都不尋求,一定有別樣來代替尋求神。甚麼最容易代替神?拜偶像。這是以色列人的歷史,也是所有普遍人的歷史。 神就指着人最脆弱的那個點,題醒他的百姓,要用一個準確的態度活在神面前,不要學你們的祖宗,因為你們的祖宗犯了很多很多錯誤。第二節就看到,「因為家神所言的是虛空。」家神就是指着偶像,你家裏的神,你在自己家裏所安裝的神。我們看耶利米書和以西結書,就看出這個所說的家神是指着偶像,因為一切從偶像出來的都是虛假的。依靠偶像說話的,他們所說的話也都是虛假的。它們絕對不能給人帶來祝福,衹
能給人帶來傷害。所以,你們的祖宗就被擄到巴比倫去了,就好像羊沒有牧人一樣,就是有牧人,那個牧人也是很糟糕的。所以,神說,你們要看看你們祖宗的歷史就知道,不可以在神以外有任何尋求,在神以外所有的尋求都是虛假和虛空。衹要看看你們祖宗的歷史,就知道這個事情是準確的。 神確認不永遠棄絕他的百姓 雖然是這樣,但神說,我仍然記念你們,我要負你們的責任,我一定要眷顧自己的羊群,我要興起他們,我要憐恤他們,我要使他們在爭戰中得勝,我要讓他們踐踏仇敵。並且我雖然把他們分散,但是我一定要領他們歸回,歸回到一個光景,如同從來沒有出過毛病一樣。弟兄姊妹你留意第六節,「我要堅固猶大家,拯救約瑟家,要領他們歸回。我要憐恤他們,他們必像未曾棄絕的一樣。」這是甚麼?他們受過管教,鞭打,但神把他們帶領回來的時候,對他們來說,他們好像從來沒有被神對付過一樣。神起初選召他們,應許他們是怎樣的聖潔,他們就是怎樣的聖潔。神應許他們是怎樣的完全,他們就是怎樣的完全。 弟兄姊妹們,你看這是何等不簡單的一件事,這裏好像衹是說猶大和以色列,雖然被神很嚴厲地管教,但是神沒有給他們留下受管教的痕跡,不要說受管教的感覺,更不要說受管教的那一個過程。神說,你們被召回來的時候,是完完整整的,你們從前是如何,現在也就是如何。中間雖然有許許多多不妥當,但神說,我全都忘記了,我看你們如同沒有出過甚麼毛病一樣。弟兄姊妹們,這一件事情說在舊約的日子,那是非常非常不簡單的。 如果說在新約的日子,我們會覺得這是神的恩典所帶來的,理所當然。但是說這個話的時候是在舊約的日子,仍然是律法在管束着神百姓的日子。神說,我管教你們完畢以後,我看你們的完整、完全、聖潔,好像從來沒有被沾染過一樣。弟兄姊妹你留意,在舊約裏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舊約獻祭不就是帶出這個結果嗎?完全不是這回事。如果我們很嚴格地來看舊約獻祭的事,很明確告訴我們,舊約裏頭所有的獻祭,所起的功用就是遮蓋。 甚麼叫遮蓋?遮蓋就是叫你看不見。但它是否還存在?它還是存在,衹 是不叫你看見,這個叫作遮蓋。在舊約的日子,讀希伯來書的時候,很明確地讀到,牛羊的血衹
是給我們一次遮蓋,所以衹 給你蓋一年,第二年就失效了。第二年又要再獻一次,每年都要這樣獻,因為今年獻了,明年不獻,今年有遮蓋,明年就沒有了。明年沒有遮蓋,神就要追討,這個是舊約。 預告新約罪得洗淨的恩典 在這裏說到像未曾給棄絕過一樣,這個是新約的恩典,這個是救恩裏面那個洗淨的恩典,這是約翰一書第一章所說洗淨的恩典。「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必赦免我們的罪,洗盡我們一切的不義。」甚麼叫作洗淨?洗淨就是抹掉了,沒有了,不存在了,怎麼尋找也看不見了,這個叫作洗淨。這個是新約的恩典。但是在撒迦利亞書裏面,神已經在那裏宣告這個洗淨的事實。 但是我們瞭解,神在這裏宣告的不是說他們當時的情形,乃是引他們看到國度的時候,看到在春雨的時候,看到神的百姓重新恢復祭司的功用的時候。我們感謝我們的神,我一再地說,當時百姓聽到這些話以後,能明白到甚麼程度,我一點把握都沒有。但是我有一件事情很清楚,他們看見他們自己有前途,人衹
要看見自己有前途就可以了。人看見自己前面的路沒有被阻塞就行了,就可以放心了,就可以安息了。我們感謝主!神一直給他們看到他們的前途,這一個前途實在是太大了。感謝神! 我們今天在新約裏頭的人,我們也很清楚地看見,這是神兒子所作成的那個果效,叫到神面前來的人給洗淨到一個地步,成為聖潔,沒有瑕疵。對神的百姓來說,他們能否被帶到這個地步呢?感謝主!到了國度的日子,他們也是給神帶到這個地步,他們恢復作祭司的國度的功用。這個是根據甚麼呢?甚麼都不根據,根據神自己。你留意神在這裏宣告了這段話,就指出那個原因。 「我要憐恤他們,他們必像未曾棄絕的一樣,都因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這個就是原因,原因就是因為神的自己,原因就是神自己是他們的神。神和他們中間的關係,他們是子民,神是他們的神。我們實在感謝我們的主!弟兄姊妹們,當我們看到字句裏面的內容的時候,你站在當時百姓的地位上來領會,你衹
能看見前途,卻不知道內容。感謝神!我們今天在新約裏面的人,看見這些話語的時候,我們不僅是看見前途,我們也看見那個真實的內容。我們實在要向主低頭敬拜。 宣告神負責領回他的百姓 然後弟兄姊妹們就留意到,神說,我怎麼把他們帶回來呢?第十章下邊的那一小段,如果從字句上來看,就看見神從地上的各方把他的子民召聚回來,從埃及,從亞述,嚴格來說從全地,但是主要是說埃及和亞述這二個地區。亞述是包括巴比倫,就是現在整個中東那一帶地區,當然不限於中東那一帶地區,用列國這個詞把全地都包括了。你留意神說話所用的詞,第九節,「我雖然播散他們在列國中,他們必在遠方記念我。 他們與兒女都必存活,且得歸回。我必再領他們出埃及地,招聚他們出亞述,領他們到基列和黎巴嫩,這地尚且不夠他們居住。」弟兄姊妹注意,主的話說:「我必再領他們」。神從前曾經領過他們,如果從這個地區來說,神曾經領他們出埃及,也曾經領他們出亞述。但神現在說,我要再領他們,都不在歷史上神已經作過的那個範圍裏,乃是在歷史上神所作過的那些事以外,神再顯明神所作的。神說:「我再領他們,我一定再領他們」。領他們離開哪裏呢?「離開埃及,離開亞述」。去哪裏呢?「回到基列,回到黎巴嫩」。 弟兄姊妹再往下看,就看到沒有任何難處可以叫神的子民給領回來這件事情作不成功。他說:「在埃及,尼羅河的深處都枯乾,亞述的驕傲必至卑微,埃及的權柄必然滅沒。」你看到自然界裏面的阻擋,人文社會裏面的阻擋,都完全起不了作用,神就是要把他的子民領回來。特別叫我們留意到,十二節,「我必使他們倚靠我,得以堅固。一舉一動必奉我的名。這是耶和華說的。」 吹角節的應驗 這是說到他們的前途,就是吹角節的應驗。在舊約的日子,神給以色列人一個吹角節,每年都吹號角。甚麼是實際的意義呢?直到現在他們大概也不太領會。我們感謝神!他們不領會,我們領會,我們不領會他們的,最低限度我們領會我們的。我們曉得吹角節的號筒如果真的在天上一響,我們就要被提,這是我們知道的。但是他們是否知道每年吹角是甚麼意思呢?他們不一定知道。但是有一天他們知道,當天使的號筒一吹響,他們就在全地被召聚了,就被帶回以色列地了。在那一個地方,他們就被保存起來,他們就在那裏求告神,特別神在那裏說:「他們一舉一動必奉我的名,這是耶和華說的。」 弟兄姊妹們,這是大事,非常非常的大事。我們感謝主!在這一個地方,神藉着撒迦利亞先知說的話,一直讓神的百姓看見他們是有前途的人。主的話不停在這裏,主的話繼續下去的時候,你就看到,如果要從全地把神的子民召聚回來,怎麼能成就這件事呢?一轉到第十一章,很清楚就看到神在那裏說他要作甚麼事情。他要把一切人為的阻擋全都挪開。你留意那一段話,如果我們留意裏面所說的那種光景,那就是人為的和自然的一些阻擋。 你曉得以色列的百姓就是分散在這個地區以外的地區,他們要回來必須要經過這一帶地方,但是這一帶地方人有人的阻擋,自然界有自然界的阻擋,要他們一下全都回來,這個的確是不太容易作到的事。但是在人是不能,在神卻凡事都能。神在這裏就宣告,甚麼甚麼要毀壞,甚麼甚麼要消滅,甚麼甚麼要打開,這些都挪移了,神的百姓回來就一點阻擋都沒有了。 撒迦利亞書第十章講義(陳終道) 3.引導與歸回(十1~12) 撒迦利亞書講義(十章)(文牧) 救贖的來臨(十1-12) 戰爭與和平的回音在這一章中繼續響著,這時也引進了一個新比喻:這是一個牧人的比喻。這個比喻有積極和消極的信息: 一. 缺少牧人(1-2節)。牧人的一個基本角色,是去引導他的羊群,到一個有青草的地方。但是犯罪的人到別處尋找生存之道。他們轉向家神(teraphim),占卜者,和作夢者,那些宣稱有特別能力預言未來者,以為這種虛假的人將帶領他們進入豐盛的牧場。他們被誤導了,變成了沒有牧者的羊,四處遊蕩。 二. 外來的牧人(3-5節)。比喻的信息現在改變了。「牧者」在古代近東是用來描寫統治者,王者和掌權者。而先知指出,神的憤怒是直接向這些外來的牧人發出,這些牧人對羊群的命運是不關心的。這些外來的牧人是外邦列國的領袖。他們不關心他們的「羊群」,因為他們對群羊的福利毫無同情之心,神的怒氣將要向他們發作。但是,神將親自牧養群羊,使這一群羊轉變成為一支強大的軍隊。他們有力地戰鬥著,因為耶和華與他們同在(5節),他們擊敗了那些以前統治他們的人。 三. 真正的牧人(6-12節)。這幾節經文中的「我」說明這些話是神直接說的。神要加強猶大國和救回「約瑟」(也就是以前的北國以色列)。逃難和被擄的將要回歸到他們的家園,那些軟弱的將要變成強壯。從遠方的國家,從南方和北方(埃及和敘利亞,見10節),神分散的百姓將被帶回來:這是一個救贖的信息。第六節:「我要……領他們歸回,我要憐恤他們。」在新約,出現了這樣的牧人。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十11)。 真正的倚靠(10章)(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你的道就是真理,求你用真理使我成聖。 先知在本章經文接續前兩章的主題,指出甚麼才是復興的真正倚靠。 1. 虛假的倚靠(1~2):「春雨」的滋潤是古代農業社會最重要的耕種條件。舊約所提及的偶像「巴力」,就是迦南人認為專責掌管天氣的神祇,也是一直影響幵以色列人離棄神的主要誘因。此外,形形色色的家神偶像藉占卜與異夢來迷惑人,給人虛假的平安,以致信奉它們的人就如羊沒有牧人一樣流離困苦(參太9:36)。 2. 真正的拯救(3~12):神宣告要懲罰那些「牧人」和「公山羊」,就是那些迷惑人心的假領袖。在神的看顧下,猶大家將成為得勝的戰士。神以四方面形容他們將來的復興(4):1堅固建築物的「房角石」:這在舊約中乃指向「彌賽亞」(參詩118: 22);2固定帳棚的「釘子」:代表彌賽亞來臨時會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參摩9:11),堅立神的國度;3「爭戰的弓」:代表征服及得勝的能力(參詩45:5);4「一切掌權的從他而出」:代表猶大的君王也是大衛的後裔,同屬猶大支派,而彌賽亞也是由猶大支派出來的(參太1:1~17)。 神不但復興猶大家,也拯救約瑟家(6)。他們分別代表南國猶大與北國以色列。神會再招聚祂的子民從異地歸回故土,那時他們將比以前更興盛,甚至原來的地域也不足以容納回歸的人民。尼羅河的枯乾(11)使人想起昔日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的事蹟,如今他們在回歸時,將再次經歷類似的神跡拯救。 舊約時代的以色列民,常常盲目地聽從占卜術士或假先知的虛謊之言,以致陷在罪中而不自知。今天同樣有許多聲音圍繞我們,究竟哪些是聖經真理?哪些是世俗潮流?我們必須小心分辨,否則必自取其禍。昔日主耶穌曾預言,末世必有許多假先知起來迷惑人心(參太24:4、11)。今日在教會內外,充斥著很多異端邪說和假先知,若我們不仔細用聖經真理來分辨聽到的信息,便很容易中了那惡者的詭計。 讓我們再一次認定,在這充滿虛謊的世代,只有神的話語才是我們真正的倚靠。 神的應許(十章1~12節)(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在苦難中的百姓因耶和華神的應許有極大的盼望。 在聖經中凡是萬軍之耶和華神說:「祂必如何如何……」都是極寶貴的應許,我們不但要仔細讀、仔細領受,而且要一樣一樣真真實實的去支取、去經歷,因為神是信實的主,祂說話算話,祂絕不能背乎自己,祂每一個應許在耶穌基督裡都是:「是的」! 你看,在這一章聖經中有多少神的應許,經文說:「當春雨的時候,你們要向發閃電的耶和華求雨。祂「必」為眾人降下甘霖,使田園生長菜蔬」「我的怒氣向牧人發作;我「必」懲罰公山羊;因我萬軍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羊群,就是猶大家,「必」使他們如駿馬在陣上。」「他們「必」如勇士在陣上……他們「必」爭戰,因為耶和華與他們同在。」「耶和華…要領他們歸回。我要憐恤他們;他們「必」像未曾棄絕的一樣,都因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我「必」應允他們的禱告。」…………太多了,你要不要再仔細讀一遍,把每一個「必」圈起來,那就是神的應許! 然而,如果這些應許僅僅是給當年的以色列人,那我們為什麼要讀這些與我們無關的事呢?你要知道:因這耶穌基督的救恩,我們這些原來在神的揀選裡是所謂的「外人」的,卻成為「神家裡的人」,正如經上說的:「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祂的血,已經得親近了。……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了」!所以,靠著十架救恩,我們也可以支取諸般應許,這是耶穌用祂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我們當何等珍惜、何等感恩! 讓我們帶著感恩的心,去數算、去經歷神的應許! 回應:父神,禰是以色列的神,也是我們的神,在基督裡,禰的應許都是「是的」!願以色列和教會一起經歷禰的豐盛應許。 禱讀:撒迦利亞書十章12節 12 我必使他們倚靠我,得以堅固;一舉一動必奉我的名。這是耶和華說的。 要向發閃電的耶和華求雨(十○1~5)(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要向發閃電的耶和華求雨 禱讀 亞十1 第九章是描述彌賽亞第一次降臨前後得勝的光景。而第十至十一章則是描述彌賽亞第一次降臨前後絕望的光景。得勝與絕望乃在一線之隔,就在於他們究竟接待了彌賽亞,還是拒絕了他。很顯然的,彌賽亞第一次來的時候,他的百姓拒絕了他。 一、發閃電的耶和華 我們知道在以色列,降雨是一件重要的事,「當春雨的時候」(1節),正是要收割大麥之先,若無春雨收成即不會好。以色列人進迦南之後,最大的試探就是為了求雨而崇拜巴力,這在《士師記》已有記載,先知以利亞的時代,百姓轉而拜巴力,導致三年半不下雨,直到以利亞築壇獻祭,帶領百姓回轉承認「耶和華是神」,雨才降下(王上十八)。因此缺雨的時候究竟是尋求耶和華或是尋求巴力,就成為他們的重大考驗。在此先知呼籲他們,「要向發閃電的耶和華求雨。他必為眾人降下甘霖,使田園生長菜蔬」(1節),此點對照第九章17節的大地復蘇。大地的復蘇,惟靠歸向耶和華。 二、家神所言是虛空 但如前所言,他們也可能陷入假神崇拜――「家神所言的是虛空;蔔士所見的是虛假;做夢者所說的是假夢。」(2節)如果百姓轉向這些偶像假神,這些所帶給他們的將是「白白地安慰」,也就是一種假像的安慰,不能得到真正的祝福。而當百姓尋求假神時,他們將失去耶和華的牧養,「眾人如羊流離,因無牧人就受苦。」(2節) 三、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羊 此時耶和華「怒氣向牧人發作;我必懲罰公山羊」(3節),此處的牧人與公山羊指的都是領袖。無論是他們自己的領袖,或者是外邦敵國壓制他們的領袖都失職,因為百姓在信仰上的歸向,往往與領袖有密切的關係。以利亞時代因著亞哈王偏向巴力,導致全國拜巴力。此處耶和華要再度「眷顧自己的羊群……使他們如駿馬在陣上」(3節),羊是蒙眷顧的動物,而馬則是爭戰的動物。神要保護以色列,也要用他們來爭戰。 四、一切掌權的從祂而出 在此有三個比喻:房角石、釘子、爭戰的弓,這三者同樣也是指領袖。房角石是穩固並使建築排列整齊的基石,也指向彌賽亞(詩一一八22)。釘子也是牢固並承擔重負,也指向彌賽亞(賽廿二23)。爭戰的弓是指得勝,也指向彌賽亞(詩四十五5)。神要設立自己的領袖,這些領袖「從祂而出」,這些領袖「如勇士……將仇敵踐踏……。」(5節)當然其中最重要的領袖是將要來的彌賽亞。 這段經文充分描述了在彌賽亞來之前,充滿期待又充滿疑惑的以色列的光景。他們在壞領袖壓制之下期待好領袖,他們也在仰望耶和華的過程中,被要求要與偶像完全斷絕。 附注:由於弟兄姊妹往往對以色列的名稱不熟悉,在這裡做個總整理,方便大家閱讀。 亞伯拉罕屬希伯來族,因此又稱希伯來人。 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被神改名以色列。 當神與雅各子十二支派立約時,所成立的國家便叫以色列。 以色列第三個王所羅門之後,國家分裂,北國各支派稱以色列,南國以猶大支派為主,便稱猶大。 北國以色列於主前722年亡於亞述。 南國猶大於主前586年亡於巴比倫。 主前第五世紀歸回的百姓,因以猶大支派居多,就被稱為猶大人。 兩約中間時期因被列國佔領,被稱為猶太省,因此他們被稱為猶太人,兩約中間因以斯拉的努力,也出現猶太教。 主後70年,羅馬人毀耶路撒冷,驅趕猶太人,他們離散二千年,都是借著嚴謹的猶太教維繫。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猶太人回歸故土,于1948年建國,稱為以色列。 現今的以色列國中,也有阿拉伯裔的公民。 因此論民族,他們是猶太人,也許回歸以色列,也許分散各國。 回歸者論國籍是以色列,但擁有以色列國籍者又不一定是猶太裔。 這片土地因被迦南人佔領原稱迦南地,以色列人進入後是以色列國,希臘人統治的時代,稱此土地為巴勒斯坦,意為非利士人的地,時雖非利士人已不存在。今日的巴勒斯坦人是主後遷入的阿拉伯人。 默想 我願在凡事上單單仰望我的主,相信一切好處不在神以外;我尋求主自己成為我的領袖,我要降服於祂,單單事奉祂。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樂意賜下恩雨,使我們一切都豐盛,幫助我不再尋求假神,因為那是虛空。我相信你是神為我們預備的彌賽亞受膏的掌權者,你是房角石、釘子、爭戰的弓,政權都擔在你的肩上。我要順服你,經歷你的得勝。 我要再領他們出埃及(十○6~12)(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我要再領他們出埃及 禱讀 亞十6 一、我要領他們歸回 耶和華的救恩是臨到以色列全家,「猶大家」是指南國,「約瑟家」是指北國。「歸回」不僅是回到原處,還同時進入安定。被擄的以色列要像未曾被棄一樣,蒙憐恤並禱告蒙應允。「以法蓮」同樣指北國而言,他們回成為勇士,心中暢快喝酒,他們的世世代代也要因耶和華而快樂。此處不但提及南國,也提及北國,本意就是要跨越第一次的被擄歸回(單指猶大),而將全以色列含括到歸回的行列中。 二、我要發嘶聲聚集他們 「我要發嘶聲,聚集他們」(8節),發嘶聲是牧人招聚羊群的作法,這些曾經被「播散……在列國中」,如果他們「在遠方紀念我」(9節),他們就成為被聚集、被贖買的一群。他們的人數將成為以前的兩倍。 三、我必領他們出埃及地 出埃及是以色列人劃時代的壯舉,世世代代都紀念著這個史實,在先知書中不斷的將以色列的歸回等同是一場「再出埃及」。埃及、亞述、都是當時的強權,再出埃及表明這個歸回同樣是劃時代的壯舉;在此壯舉中,「亞述的驕傲必致卑微;埃及的權柄必致滅沒」(11節),外邦的勢力要因此瓦解。以色列會像第一次出埃及一樣――「他們必倚靠我,得以堅固;一舉一動必奉我的名。」(12節)以色列在出埃及時所經歷的要再次呈現,而當時所有的神蹟都是因為奉耶和華的名而行。 在彌賽亞第一次來臨前,耶和華要先招聚祂的百姓歸回,成為彌賽亞國度的百姓。 默想 我相信猶太人要再次被主招聚,如同出埃及時,如同出離巴比倫歸回時,昔日的神蹟將再現,因為神要招聚祂的百姓。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愛你的百姓,無論他們被分散到何處,當年你如何領他們出埃及、出巴比倫,今日你要照樣招聚他們,領他們出離列國,重新成為你的子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