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迦利亞書第十章短篇信息

 

目錄:

撒迦利亞書第十章讀經劄記(王國顯)

撒迦利亞書第十章講義(陳終道)

撒迦利亞書講義(十章)(文牧)

真正的倚靠(10)(香港讀經會)

神的應許(十章112)(臺北基督之家)

要向發閃電的耶和華求雨(十○1~5)(臺北靈糧堂)

我要再領他們出埃及(十○6~12)(臺北靈糧堂)

 

 

撒迦利亞書第十章讀經劄記(王國顯)

 

持定依靠耶和華的心思

 

但是非常有意思,當神的話一進到第十章的時候,立刻你就看到,神又在那裏很明顯地突出那一個最要緊的點。第九章就說:「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裏,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着驢,就是騎着驢的駒子。」第十章一開始,「當春雨的時候」,我們要記得,在猶大地計算早雨和晚雨,和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我們的觀念早雨一定是在春天,晚雨一定是秋天。但在猶大地就不是這樣,正如同他們計算日子一樣,他們從黑夜算到白天,計算早雨晚雨,就是從秋雨算到春雨。說到春雨的時候,在他們來說是雨季的末期。僅管是末後的雨季,但還是雨季,所以當雨季的時候,一個正常的情形就是雨量非常充沛。但是稀奇的很,第十章一開始就說:「當春雨的時候」,當雨水非常充沛的時候,「你們要向閃電的耶和華求雨。」

 

弟兄姊妹留意,這個話很有意思。是雨季的日子,是已經閃電的時刻,這明顯告訴人大雨要來了。但是稀奇的是主的話在這裏說,在這種光景裏,你要向神求雨,那不是很奇怪嗎?應該是下雨的時刻,還要求雨嗎?再求雨,不就成水災了?但神沒有叫我們看水災那樣無聊的事,他衹 是把一個好像想不透的問題擺在人面前。既然是下雨的季節,下雨的前奏已經出現了,還求甚麼雨呢?但神說:「向耶和華求雨。」

 

弟兄姊妹們,甚麼意思?如果我們從字面上來看,這個太平常了,沒有甚麼值得去注意的。但是你真注意到這裏面的情形不調和,就是剛才一直題到的,已經是下雨的時候還求甚麼雨?這裏面就看到問題來了,那是甚麼呢?我們可以簡單地這樣說,當春雨的時候,那就是說一切重新顯現生機的時候,一件非常非常要緊的事情,人不能忽略,持定尋求耶和華神是最重要的關鍵。雖然在眼見的環境裏是下雨了,但是你心思裏還是要有一個很明顯的事實,那是堅定地尋求作供應的神,這個是最重要的。

 

弟兄姊妹們,如果我們回到撒迦利亞書整個信息,很清楚地看見一件事,神在用着撒迦利亞說了很多話,一面是給猶大的百姓看見,擺在他們前面的環境是怎樣的。都是平靜安穩的,沒有太大難處的,難處會有,但是沒有甚麼大不了的難處,他們是有前途的。但是關鍵的事情在這裏,你們用甚麼態度對待那一位帶領你們的神?當我們看到第十章的時候,你很清楚看見神在這裏很着重地題出這個點,不管環境是怎樣地平順,你們心裏面必須要持定那一位賞賜恩典的神。當你們是這樣地持定向着神的心思,那他就為眾人降下甘霖,那就是說,很充足的雨量會臨到,你們所有的作物就很自然地成長。

 

認定神是供應的源頭

 

到過以色列的人都能瞭解這一點,迦南地在地土本身來說是很肥沃的,但是他們一個最大的缺欠就是水。不管是飲用的水,還是灌溉的水,在整個地面上,這個是很短缺的。但是很稀奇,神給他們的應許是這樣,回到申命記裏面就看得很清楚。神說,我要領你們進的那地,不像你們生活過的埃及地。埃及地雖然很肥沃,但是灌溉還是要自己出力。不曉得當時他們怎麼灌溉,但是從主的話裏知道,他們還是要用水車把水運到要灌溉的地方。

 

我們看過那種人力的水車,要麼用手來推,要麼用腳來踩,不管用哪一種方式,都是很吃力的一種工作。神說,我領你們去的迦南地,不像埃及地,那裏有山、有穀、有泉水,你們用不着灌溉,因為神按時要把春雨、秋雨賞給你們。在以色列地缺的就是水,有了水,甚麼問題都解決了,神的應許就是指着水給他們一個很清楚的帶領。

 

再回顧祖先離棄神的歷史

 

現在撒迦利亞說到這個事情的時候,又回到神的那個應許裏。當你看到春雨的時候,你仍然在心裏仰望那位賜恩的神,他就按時賜下甘霖,所有的作物都能長起來。然後,馬上我們就看到,神就把他所說的話題一下就轉到他們祖宗的歷史,就轉到被擄前的時候,甚至是轉到士師記的時候。我們不去推測,反正士師記跟被擄前,在原則上來看,神的百姓在神面前的光景都是在同一個原則裏,都是離棄真神,拜偶像。因此,在他們祖宗的歷史上面,他們受了許許多多神的管教。所以,從第二節開始,神就說,為甚麼你們要向應許你們下雨的神尋求?人如果不尋求神,不會甚麼都不尋求,一定有別樣來代替尋求神。甚麼最容易代替神?拜偶像。這是以色列人的歷史,也是所有普遍人的歷史。

 

神就指着人最脆弱的那個點,題醒他的百姓,要用一個準確的態度活在神面前,不要學你們的祖宗,因為你們的祖宗犯了很多很多錯誤。第二節就看到,「因為家神所言的是虛空。」家神就是指着偶像,你家裏的神,你在自己家裏所安裝的神。我們看耶利米書和以西結書,就看出這個所說的家神是指着偶像,因為一切從偶像出來的都是虛假的。依靠偶像說話的,他們所說的話也都是虛假的。它們絕對不能給人帶來祝福,衹 能給人帶來傷害。所以,你們的祖宗就被擄到巴比倫去了,就好像羊沒有牧人一樣,就是有牧人,那個牧人也是很糟糕的。所以,神說,你們要看看你們祖宗的歷史就知道,不可以在神以外有任何尋求,在神以外所有的尋求都是虛假和虛空。衹要看看你們祖宗的歷史,就知道這個事情是準確的。

 

神確認不永遠棄絕他的百姓

 

雖然是這樣,但神說,我仍然記念你們,我要負你們的責任,我一定要眷顧自己的羊群,我要興起他們,我要憐恤他們,我要使他們在爭戰中得勝,我要讓他們踐踏仇敵。並且我雖然把他們分散,但是我一定要領他們歸回,歸回到一個光景,如同從來沒有出過毛病一樣。弟兄姊妹你留意第六節,「我要堅固猶大家,拯救約瑟家,要領他們歸回。我要憐恤他們,他們必像未曾棄絕的一樣。」這是甚麼?他們受過管教,鞭打,但神把他們帶領回來的時候,對他們來說,他們好像從來沒有被神對付過一樣。神起初選召他們,應許他們是怎樣的聖潔,他們就是怎樣的聖潔。神應許他們是怎樣的完全,他們就是怎樣的完全。

 

弟兄姊妹們,你看這是何等不簡單的一件事,這裏好像衹是說猶大和以色列,雖然被神很嚴厲地管教,但是神沒有給他們留下受管教的痕跡,不要說受管教的感覺,更不要說受管教的那一個過程。神說,你們被召回來的時候,是完完整整的,你們從前是如何,現在也就是如何。中間雖然有許許多多不妥當,但神說,我全都忘記了,我看你們如同沒有出過甚麼毛病一樣。弟兄姊妹們,這一件事情說在舊約的日子,那是非常非常不簡單的。

 

如果說在新約的日子,我們會覺得這是神的恩典所帶來的,理所當然。但是說這個話的時候是在舊約的日子,仍然是律法在管束着神百姓的日子。神說,我管教你們完畢以後,我看你們的完整、完全、聖潔,好像從來沒有被沾染過一樣。弟兄姊妹你留意,在舊約裏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事?舊約獻祭不就是帶出這個結果嗎?完全不是這回事。如果我們很嚴格地來看舊約獻祭的事,很明確告訴我們,舊約裏頭所有的獻祭,所起的功用就是遮蓋。

 

甚麼叫遮蓋?遮蓋就是叫你看不見。但它是否還存在?它還是存在,衹 是不叫你看見,這個叫作遮蓋。在舊約的日子,讀希伯來書的時候,很明確地讀到,牛羊的血衹 是給我們一次遮蓋,所以衹 給你蓋一年,第二年就失效了。第二年又要再獻一次,每年都要這樣獻,因為今年獻了,明年不獻,今年有遮蓋,明年就沒有了。明年沒有遮蓋,神就要追討,這個是舊約。

 

預告新約罪得洗淨的恩典

 

在這裏說到像未曾給棄絕過一樣,這個是新約的恩典,這個是救恩裏面那個洗淨的恩典,這是約翰一書第一章所說洗淨的恩典。「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必赦免我們的罪,洗盡我們一切的不義。」甚麼叫作洗淨?洗淨就是抹掉了,沒有了,不存在了,怎麼尋找也看不見了,這個叫作洗淨。這個是新約的恩典。但是在撒迦利亞書裏面,神已經在那裏宣告這個洗淨的事實。

 

但是我們瞭解,神在這裏宣告的不是說他們當時的情形,乃是引他們看到國度的時候,看到在春雨的時候,看到神的百姓重新恢復祭司的功用的時候。我們感謝我們的神,我一再地說,當時百姓聽到這些話以後,能明白到甚麼程度,我一點把握都沒有。但是我有一件事情很清楚,他們看見他們自己有前途,人衹 要看見自己有前途就可以了。人看見自己前面的路沒有被阻塞就行了,就可以放心了,就可以安息了。我們感謝主!神一直給他們看到他們的前途,這一個前途實在是太大了。感謝神!

 

我們今天在新約裏頭的人,我們也很清楚地看見,這是神兒子所作成的那個果效,叫到神面前來的人給洗淨到一個地步,成為聖潔,沒有瑕疵。對神的百姓來說,他們能否被帶到這個地步呢?感謝主!到了國度的日子,他們也是給神帶到這個地步,他們恢復作祭司的國度的功用。這個是根據甚麼呢?甚麼都不根據,根據神自己。你留意神在這裏宣告了這段話,就指出那個原因。

 

「我要憐恤他們,他們必像未曾棄絕的一樣,都因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這個就是原因,原因就是因為神的自己,原因就是神自己是他們的神。神和他們中間的關係,他們是子民,神是他們的神。我們實在感謝我們的主!弟兄姊妹們,當我們看到字句裏面的內容的時候,你站在當時百姓的地位上來領會,你衹 能看見前途,卻不知道內容。感謝神!我們今天在新約裏面的人,看見這些話語的時候,我們不僅是看見前途,我們也看見那個真實的內容。我們實在要向主低頭敬拜。

 

宣告神負責領回他的百姓

 

然後弟兄姊妹們就留意到,神說,我怎麼把他們帶回來呢?第十章下邊的那一小段,如果從字句上來看,就看見神從地上的各方把他的子民召聚回來,從埃及,從亞述,嚴格來說從全地,但是主要是說埃及和亞述這二個地區。亞述是包括巴比倫,就是現在整個中東那一帶地區,當然不限於中東那一帶地區,用列國這個詞把全地都包括了。你留意神說話所用的詞,第九節,「我雖然播散他們在列國中,他們必在遠方記念我。

 

他們與兒女都必存活,且得歸回。我必再領他們出埃及地,招聚他們出亞述,領他們到基列和黎巴嫩,這地尚且不夠他們居住。」弟兄姊妹注意,主的話說:「我必再領他們」。神從前曾經領過他們,如果從這個地區來說,神曾經領他們出埃及,也曾經領他們出亞述。但神現在說,我要再領他們,都不在歷史上神已經作過的那個範圍裏,乃是在歷史上神所作過的那些事以外,神再顯明神所作的。神說:「我再領他們,我一定再領他們」。領他們離開哪裏呢?「離開埃及,離開亞述」。去哪裏呢?「回到基列,回到黎巴嫩」。

 

弟兄姊妹再往下看,就看到沒有任何難處可以叫神的子民給領回來這件事情作不成功。他說:「在埃及,尼羅河的深處都枯乾,亞述的驕傲必至卑微,埃及的權柄必然滅沒。」你看到自然界裏面的阻擋,人文社會裏面的阻擋,都完全起不了作用,神就是要把他的子民領回來。特別叫我們留意到,十二節,「我必使他們倚靠我,得以堅固。一舉一動必奉我的名。這是耶和華說的。」

 

吹角節的應驗

 

這是說到他們的前途,就是吹角節的應驗。在舊約的日子,神給以色列人一個吹角節,每年都吹號角。甚麼是實際的意義呢?直到現在他們大概也不太領會。我們感謝神!他們不領會,我們領會,我們不領會他們的,最低限度我們領會我們的。我們曉得吹角節的號筒如果真的在天上一響,我們就要被提,這是我們知道的。但是他們是否知道每年吹角是甚麼意思呢?他們不一定知道。但是有一天他們知道,當天使的號筒一吹響,他們就在全地被召聚了,就被帶回以色列地了。在那一個地方,他們就被保存起來,他們就在那裏求告神,特別神在那裏說:「他們一舉一動必奉我的名,這是耶和華說的。」

 

弟兄姊妹們,這是大事,非常非常的大事。我們感謝主!在這一個地方,神藉着撒迦利亞先知說的話,一直讓神的百姓看見他們是有前途的人。主的話不停在這裏,主的話繼續下去的時候,你就看到,如果要從全地把神的子民召聚回來,怎麼能成就這件事呢?一轉到第十一章,很清楚就看到神在那裏說他要作甚麼事情。他要把一切人為的阻擋全都挪開。你留意那一段話,如果我們留意裏面所說的那種光景,那就是人為的和自然的一些阻擋。

 

你曉得以色列的百姓就是分散在這個地區以外的地區,他們要回來必須要經過這一帶地方,但是這一帶地方人有人的阻擋,自然界有自然界的阻擋,要他們一下全都回來,這個的確是不太容易作到的事。但是在人是不能,在神卻凡事都能。神在這裏就宣告,甚麼甚麼要毀壞,甚麼甚麼要消滅,甚麼甚麼要打開,這些都挪移了,神的百姓回來就一點阻擋都沒有了。

 

 

撒迦利亞書第十章講義(陳終道)

 

3.引導與歸回(十1~12

十章一至十二節

讀經提示

1
.默想第1——通常我們在看來有困難時(如農夫無雨時)才祈求,是嗎?若看來困難將必能解決時會誠心禱告嗎?

2
.比較第3節首二句,公山羊指誰?那些牧人錯在那裡?

3
3~4節中神先使猶大成為什麼,才使他們得勝?何要訓?

4
.從6~11節神應許給他百姓共有幾樣福分?

5
.本章末節有什麼生活要訓與新約教訓相同?


全章信息是連續上章的題目,繼續鼓勵以色列人不可沮喪灰心。擺在他們前面有美好的遠景,神不但要在屬物質看顧他們,使田園生長菜蔬,還在靈性上引導他們向著正確的方向追求。神也要為他們懲罰那些誤導他們的領袖,並在為他們戰勝仇敵,要領他們歸回,使他們一舉一動都為敬奉神而行。按中文聖經全章提及字二十次,可顯示神應許之確定不改,必然成就。

1
.呼喚求雨(十1~3

求雨(十1

l當春雨的時候,你們要向……耶和華求雨。

這話似乎有些多餘,既然是春雨季節,不是自然會降雨嗎?為什麼當春雨時節還要向耶和華求雨?因為

i
.雖然四季迴圈是自然規律,但自然規律也是出於神的安排,不可因為自然界的各種自然規律而不知不覺中忘記了靠神,反之,各種自然界現象正是神所顯的大能,要我們常存敬畏倚靠的心歸榮耀給他。

ii
.神喜歡降雨施恩給人,卻更喜歡人有知恩靠恩的心。向神求雨表示求的人從心裡需要神所降的雨,從心裡承認他們並未因慣常按時節所降的雨,忘記歸榮耀給神,也沒因此以為可以倚靠自己的能力,這種心意正是神所喜悅的。

iii
.反之,應降春雨的時節竟乾旱無雨,是神因人的忘恩與悖逆,不得已而行的反常現象。原本按自然規律得以成就的事,竟需神顯出神跡異能來成就,這都是因人的信心不足,神才按他自己所喜歡的顯出超自然的能力,堅固人的信心。

iv
他必向眾人降下甘霖……”——得著甘霖的是眾人,向神求雨的只是少數領悟神心意的人,他們該為眾人的無知儆醒守望,在眾人還不知不覺時,應有屬靈的先知先覺。

2
家神(十2

2家神……蔔士……作夢者……”都是指偶像與藉偶像欺騙人的人。本節似指以色列人的先祖如何求偶像、蔔士之無知。與第一書呼喚他們應向神祈求成對比。

2上:蔔士所見是虛假”——NASB,作“diviners see lying visions”(假異象),作夢的說明夢迷惑人。這些人可能只不過在生活或精神方面偶有稍為巧合的事,便借題發揮,繪聲繪影,編譯成神奇經驗,以騙取人的信任與敬慕。自古以來,追求個人神奇經歷的人,常不自覺中迷信偶像或假異象。

2下:因無牧人就受苦”——其實不是無牧人,因下節明說神要向牧人發怒。換言之,牧人誤導眾人走入錯誤的信仰路上,在神看來有牧人等於無牧人,有不按神真理引導群羊之牧人,就是無牧人了!這正是今日教會所以荒涼的真正原因。

懲罰惡牧(十3)十3我的怒氣向牧人發作,我必懲罰公山羊……”主耶穌曾將山羊比作被咒詛要進入那為魔鬼和牠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裡去的人(太廿五41);先知以西結把公山羊暗喻為假牧人(結卅四17)。在此公山羊指上文1~4節的牧人,也就是不愛惜羊群的領袖。神宣告要懲罰這些牧人,並要親自眷顧自己的羊群。

2
.拯救歸回(十4~7

怎樣拯救(十4

4房角石、釘子、爭戰的弓和一切掌權的……”——神先在他們中間興起可被神使用的各等人。

房角石是全房最受力的石頭。釘子”NASB.與NIV.都譯作“tent peg”指釘帳幕的釘子,是穩定整個帳幕的著力點。爭戰的弓是古代爭戰的主要兵器。和一切掌權的指各種行政官員,都要從猶大而出。無論在平安日子或爭戰時期,猶大都必人才輩出,成為神使用的器皿。神將使他的百姓輕易的勝敵有餘(羅八37),就如踐踏街上的泥土(亞十15)一般。

換言之,神怎樣拯救他們?使他們成為弓箭或勇士為神爭戰,成為房角石或帳幕的釘子,可以為神的子民建造家園。神就是這樣的拯救了他們。

要拯救他們到什麼地步(十6~7

6~7領他們歸回”——包括猶大家與約瑟家,即全民族。他們得以歸回故土,是神的拯救,不要看作只是波斯王偶然的政治策略,並且日後他們所住的巴比倫將遭災受罰(參本書二7)。

6中:我要憐恤他們……像未曾棄絕一樣”——即神要重新復興耶路撒冷,就像他們還沒亡國前那樣。

6末:我必應允他們的禱告”——從前犯罪被擄,甚至不能向神禱告,如今禱告卻可蒙神應允,也就是說他們認罪而得了赦免,所以禱告蒙應允。

7以法蓮必如勇士如有大能力又大有膽量的人。他們心中暢快如同喝酒,形容他們蒙恩得勝生活而喜樂,不是因屬世財物的收穫而喜樂,而是因有耶和華的同在而喜樂。

這兩節所提各點,也是個人信主得救的經歷:

i
.因神的憐憫歸回父家,不作浪子。

ii
.他救我們成為神兒女的地步(約一12~13),仿佛未曾被神棄絕過一樣,甚至勝過亞當未犯罪之前的光景。

iii
.禱告蒙應允:蒙恩得救的人,他們的禱告必蒙應允。神不聽罪人(約九31),但信徒靠他救贖功勞,奉他的名求什麼,就必蒙應允(約十四13~14;雅一5)。

iv
.心靈以神為樂:罪得赦免,禱告又蒙應允的人,必嘗到心靈得潔淨的喜樂,且因有神的同在而常有喜樂(羅五11)。

3
.人數增加(十8~12

8“……發噝聲……”英譯NASB.作whistle吹哨聲NIV.則作signal打信號或暗號。按當時背景而論,可能是指牧人吹哨聲,或特別暗號聲以招聚羊群或牲畜。總之,本書主要意思是指神要招聚他的百姓。按馬太福音第廿四章卅一節——“他要差遣使者用號筒的大聲,將他的選民,從四方……都招聚了來。

8末:他們的人數必加增,如從前加增一樣”——從前可能指雅各家下埃及生養眾多的日子,因為那是他們人口增加得最快的日子。這裡既以人數增加為蒙福的應許,則在埃及的日子的增加是明顯的例證了。

初期教會人數增加,也是神跡性的倍增,是神的工作,不是人策劃的結果,而是聖靈自己工作的結果。從一百二十人忽然增加三千(徒二41),又突而再增約五千(徒四4),教會方面所作的只是同心禱告、補滿缺欠(徒一12~25)、信徒相通(徒二41~47)、勇敢為基督作見證、保持教會聖潔與相愛(徒五1~11,六1~7)。

10~11“……再領他們出埃及,招聚他們出亞述……”——本句重點在指神將施行之拯救,如在埃及所行,正如先知哈巴谷曾求神復興他的作為——復興他曾行于埃及的作為(哈三1~2),但在此卻不注重他們是否曾完全被擄到埃及去?只不過藉此顯明神的拯救而已!反之,埃及與亞述的驕傲必招致懲罰。

11耶和華必經過苦海”——NASB.譯作“He will pass through the sea of distress(痛苦之海),與英文各譯本相似,但NIV.則將代表神的“He”譯作“they”(他們)——“they will pass through the sea of trouble”,是則經過痛苦之海的是他們,而不是神,但按前者經過痛苦之海的是神,擊打尼羅河,使它枯乾的也是神。

無論如何,第十一節是形容亞述與埃及受神擊打而衰敗。

12我必使他們倚靠我……一舉一動必奉我的名……”——倚靠神並凡事奉主名而行,與新約書信教訓相同。如: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弗五20),又與哥林多前書第十章卅一節、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五章十五至廿二節等教訓意思相通。

這是基督徒可以榮神益人,又能保守自己常在主愛中的要訣。本節猶如全章的總結,說明神懲罰、拯救、賜福的最終目的,是要我們過一個完全倚靠神,以神為中心的蒙恩生活。
── 陳終道《撒迦利亞書講義》

 

 

撒迦利亞書講義(十章)(文牧)

 

救贖的來臨(1-12)

戰爭與和平的回音在這一章中繼續響著,這時也引進了一個新比喻:這是一個牧人的比喻。這個比喻有積極和消極的信息:

. 缺少牧人(1-2)。牧人的一個基本角色,是去引導他的羊群,到一個有青草的地方。但是犯罪的人到別處尋找生存之道。他們轉向家神(teraphim),占卜者,和作夢者,那些宣稱有特別能力預言未來者,以為這種虛假的人將帶領他們進入豐盛的牧場。他們被誤導了,變成了沒有牧者的羊,四處遊蕩。

. 外來的牧人(3-5)。比喻的信息現在改變了。「牧者」在古代近東是用來描寫統治者,王者和掌權者。而先知指出,神的憤怒是直接向這些外來的牧人發出,這些牧人對羊群的命運是不關心的。這些外來的牧人是外邦列國的領袖。他們不關心他們的「羊群」,因為他們對群羊的福利毫無同情之心,神的怒氣將要向他們發作。但是,神將親自牧養群羊,使這一群羊轉變成為一支強大的軍隊。他們有力地戰鬥著,因為耶和華與他們同在(5),他們擊敗了那些以前統治他們的人。

. 真正的牧人(6-12)。這幾節經文中的「我」說明這些話是神直接說的。神要加強猶大國和救回「約瑟」(也就是以前的北國以色列)。逃難和被擄的將要回歸到他們的家園,那些軟弱的將要變成強壯。從遠方的國家,從南方和北方(埃及和敘利亞,見10),神分散的百姓將被帶回來:這是一個救贖的信息。第六節:「我要……領他們歸回,我要憐恤他們。」在新約,出現了這樣的牧人。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十11)

 

 

真正的倚靠(10)(香港讀經會)

 

祈禱:   主啊!你的道就是真理,求你用真理使我成聖。

 

先知在本章經文接續前兩章的主題,指出甚麼才是復興的真正倚靠。

1.     虛假的倚靠(12):「春雨」的滋潤是古代農業社會最重要的耕種條件。舊約所提及的偶像「巴力」,就是迦南人認為專責掌管天氣的神祇,也是一直影響幵以色列人離棄神的主要誘因。此外,形形色色的家神偶像藉占卜與異夢來迷惑人,給人虛假的平安,以致信奉它們的人就如羊沒有牧人一樣流離困苦(參太936)。

2.     真正的拯救(312):神宣告要懲罰那些「牧人」和「公山羊」,就是那些迷惑人心的假領袖。在神的看顧下,猶大家將成為得勝的戰士。神以四方面形容他們將來的復興(4):1堅固建築物的「房角石」:這在舊約中乃指向「彌賽亞」(參詩118 22);2固定帳棚的「釘子」:代表彌賽亞來臨時會重建大衛「倒塌的帳幕」(參摩911),堅立神的國度;3「爭戰的弓」:代表征服及得勝的能力(參詩455);4「一切掌權的從他而出」:代表猶大的君王也是大衛的後裔,同屬猶大支派,而彌賽亞也是由猶大支派出來的(參太1117)。

神不但復興猶大家,也拯救約瑟家(6)。他們分別代表南國猶大與北國以色列。神會再招聚祂的子民從異地歸回故土,那時他們將比以前更興盛,甚至原來的地域也不足以容納回歸的人民。尼羅河的枯乾(11)使人想起昔日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的事蹟,如今他們在回歸時,將再次經歷類似的神跡拯救。

舊約時代的以色列民,常常盲目地聽從占卜術士或假先知的虛謊之言,以致陷在罪中而不自知。今天同樣有許多聲音圍繞我們,究竟哪些是聖經真理?哪些是世俗潮流?我們必須小心分辨,否則必自取其禍。昔日主耶穌曾預言,末世必有許多假先知起來迷惑人心(參太24411)。今日在教會內外,充斥著很多異端邪說和假先知,若我們不仔細用聖經真理來分辨聽到的信息,便很容易中了那惡者的詭計。

讓我們再一次認定,在這充滿虛謊的世代,只有神的話語才是我們真正的倚靠。

 

 

神的應許(十章112)(臺北基督之家)

 

分享:

在苦難中的百姓因耶和華神的應許有極大的盼望。

在聖經中凡是萬軍之耶和華神說:「祂必如何如何……」都是極寶貴的應許,我們不但要仔細讀、仔細領受,而且要一樣一樣真真實實的去支取、去經歷,因為神是信實的主,祂說話算話,祂絕不能背乎自己,祂每一個應許在耶穌基督裡都是:「是的」!

你看,在這一章聖經中有多少神的應許,經文說:「當春雨的時候,你們要向發閃電的耶和華求雨。祂「必」為眾人降下甘霖,使田園生長菜蔬」「我的怒氣向牧人發作;我「必」懲罰公山羊;因我萬軍之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羊群,就是猶大家,「必」使他們如駿馬在陣上。」「他們「必」如勇士在陣上……他們「必」爭戰,因為耶和華與他們同在。」「耶和華要領他們歸回。我要憐恤他們;他們「必」像未曾棄絕的一樣,都因我是耶和華他們的神,我「必」應允他們的禱告。」…………太多了,你要不要再仔細讀一遍,把每一個「必」圈起來,那就是神的應許!

然而,如果這些應許僅僅是給當年的以色列人,那我們為什麼要讀這些與我們無關的事呢?你要知道:因這耶穌基督的救恩,我們這些原來在神的揀選裡是所謂的「外人」的,卻成為「神家裡的人」,正如經上說的:「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裡,靠著祂的血,已經得親近了。……這樣,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與聖徒同國,是神家裡的人了」!所以,靠著十架救恩,我們也可以支取諸般應許,這是耶穌用祂寶貴的生命換來的,我們當何等珍惜、何等感恩!

讓我們帶著感恩的心,去數算、去經歷神的應許!

回應:父神,禰是以色列的神,也是我們的神,在基督裡,禰的應許都是「是的」!願以色列和教會一起經歷禰的豐盛應許。

禱讀:撒迦利亞書十章12

12 我必使他們倚靠我,得以堅固;一舉一動必奉我的名。這是耶和華說的。

 

 

要向發閃電的耶和華求雨(十○1~5)(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要向發閃電的耶和華求雨    禱讀        亞十1

 

第九章是描述彌賽亞第一次降臨前後得勝的光景。而第十至十一章則是描述彌賽亞第一次降臨前後絕望的光景。得勝與絕望乃在一線之隔,就在於他們究竟接待了彌賽亞,還是拒絕了他。很顯然的,彌賽亞第一次來的時候,他的百姓拒絕了他。

一、發閃電的耶和華

我們知道在以色列,降雨是一件重要的事,「當春雨的時候」(1節),正是要收割大麥之先,若無春雨收成即不會好。以色列人進迦南之後,最大的試探就是為了求雨而崇拜巴力,這在《士師記》已有記載,先知以利亞的時代,百姓轉而拜巴力,導致三年半不下雨,直到以利亞築壇獻祭,帶領百姓回轉承認「耶和華是神」,雨才降下(王上十八)。因此缺雨的時候究竟是尋求耶和華或是尋求巴力,就成為他們的重大考驗。在此先知呼籲他們,「要向發閃電的耶和華求雨。他必為眾人降下甘霖,使田園生長菜蔬」(1節),此點對照第九章17節的大地復蘇。大地的復蘇,惟靠歸向耶和華。

二、家神所言是虛空

但如前所言,他們也可能陷入假神崇拜――「家神所言的是虛空;蔔士所見的是虛假;做夢者所說的是假夢。」(2節)如果百姓轉向這些偶像假神,這些所帶給他們的將是「白白地安慰」,也就是一種假像的安慰,不能得到真正的祝福。而當百姓尋求假神時,他們將失去耶和華的牧養,「眾人如羊流離,因無牧人就受苦。」(2節)

三、耶和華眷顧自己的羊

此時耶和華「怒氣向牧人發作;我必懲罰公山羊」(3節),此處的牧人與公山羊指的都是領袖。無論是他們自己的領袖,或者是外邦敵國壓制他們的領袖都失職,因為百姓在信仰上的歸向,往往與領袖有密切的關係。以利亞時代因著亞哈王偏向巴力,導致全國拜巴力。此處耶和華要再度「眷顧自己的羊群……使他們如駿馬在陣上」(3節),羊是蒙眷顧的動物,而馬則是爭戰的動物。神要保護以色列,也要用他們來爭戰。

四、一切掌權的從祂而出

在此有三個比喻:房角石、釘子、爭戰的弓,這三者同樣也是指領袖。房角石是穩固並使建築排列整齊的基石,也指向彌賽亞(詩一一八22)。釘子也是牢固並承擔重負,也指向彌賽亞(賽廿二23)。爭戰的弓是指得勝,也指向彌賽亞(詩四十五5)。神要設立自己的領袖,這些領袖「從祂而出」,這些領袖「如勇士……將仇敵踐踏……。」(5節)當然其中最重要的領袖是將要來的彌賽亞。

這段經文充分描述了在彌賽亞來之前,充滿期待又充滿疑惑的以色列的光景。他們在壞領袖壓制之下期待好領袖,他們也在仰望耶和華的過程中,被要求要與偶像完全斷絕。

附注:由於弟兄姊妹往往對以色列的名稱不熟悉,在這裡做個總整理,方便大家閱讀。

亞伯拉罕屬希伯來族,因此又稱希伯來人。

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被神改名以色列。

當神與雅各子十二支派立約時,所成立的國家便叫以色列。

以色列第三個王所羅門之後,國家分裂,北國各支派稱以色列,南國以猶大支派為主,便稱猶大。

北國以色列於主前722年亡於亞述。

南國猶大於主前586年亡於巴比倫。

主前第五世紀歸回的百姓,因以猶大支派居多,就被稱為猶大人。

兩約中間時期因被列國佔領,被稱為猶太省,因此他們被稱為猶太人,兩約中間因以斯拉的努力,也出現猶太教。

主後70年,羅馬人毀耶路撒冷,驅趕猶太人,他們離散二千年,都是借著嚴謹的猶太教維繫。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猶太人回歸故土,于1948年建國,稱為以色列。

現今的以色列國中,也有阿拉伯裔的公民。

因此論民族,他們是猶太人,也許回歸以色列,也許分散各國。

回歸者論國籍是以色列,但擁有以色列國籍者又不一定是猶太裔。

這片土地因被迦南人佔領原稱迦南地,以色列人進入後是以色列國,希臘人統治的時代,稱此土地為巴勒斯坦,意為非利士人的地,時雖非利士人已不存在。今日的巴勒斯坦人是主後遷入的阿拉伯人。

默想

我願在凡事上單單仰望我的主,相信一切好處不在神以外;我尋求主自己成為我的領袖,我要降服於祂,單單事奉祂。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樂意賜下恩雨,使我們一切都豐盛,幫助我不再尋求假神,因為那是虛空。我相信你是神為我們預備的彌賽亞受膏的掌權者,你是房角石、釘子、爭戰的弓,政權都擔在你的肩上。我要順服你,經歷你的得勝。

 

 

我要再領他們出埃及(十○6~12)(臺北靈糧堂)

 

主題信息        我要再領他們出埃及    禱讀        亞十6

 

一、我要領他們歸回

耶和華的救恩是臨到以色列全家,「猶大家」是指南國,「約瑟家」是指北國。「歸回」不僅是回到原處,還同時進入安定。被擄的以色列要像未曾被棄一樣,蒙憐恤並禱告蒙應允。「以法蓮」同樣指北國而言,他們回成為勇士,心中暢快喝酒,他們的世世代代也要因耶和華而快樂。此處不但提及南國,也提及北國,本意就是要跨越第一次的被擄歸回(單指猶大),而將全以色列含括到歸回的行列中。

二、我要發嘶聲聚集他們

「我要發嘶聲,聚集他們」(8節),發嘶聲是牧人招聚羊群的作法,這些曾經被「播散……在列國中」,如果他們「在遠方紀念我」(9節),他們就成為被聚集、被贖買的一群。他們的人數將成為以前的兩倍。

三、我必領他們出埃及地

出埃及是以色列人劃時代的壯舉,世世代代都紀念著這個史實,在先知書中不斷的將以色列的歸回等同是一場「再出埃及」。埃及、亞述、都是當時的強權,再出埃及表明這個歸回同樣是劃時代的壯舉;在此壯舉中,「亞述的驕傲必致卑微;埃及的權柄必致滅沒」(11節),外邦的勢力要因此瓦解。以色列會像第一次出埃及一樣――「他們必倚靠我,得以堅固;一舉一動必奉我的名。」(12節)以色列在出埃及時所經歷的要再次呈現,而當時所有的神蹟都是因為奉耶和華的名而行。

在彌賽亞第一次來臨前,耶和華要先招聚祂的百姓歸回,成為彌賽亞國度的百姓。

默想

我相信猶太人要再次被主招聚,如同出埃及時,如同出離巴比倫歸回時,昔日的神蹟將再現,因為神要招聚祂的百姓。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愛你的百姓,無論他們被分散到何處,當年你如何領他們出埃及、出巴比倫,今日你要照樣招聚他們,領他們出離列國,重新成為你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