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迦利亞書全書綜合短篇信息

 

目錄:

恢復的職事──撒迦利亞(江守道)

王、枝條、七眼石(9~10;三8~10)(藍培德)

信心的重建──撒迦利亞的挑戰(劉少康)

撒迦利亞書難題(Gleason Archer)

 

 

恢復的職事──撒迦利亞(江守道)

 

“天使又指給我看:大祭司約書亞站在耶和華的使者面前;撒但也站在約書亞的右邊,與他作對。耶和華向撒但說:撒但哪,耶和華責備你!就是揀選耶路撒冷的耶和華責備你!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嗎?約書亞穿著污穢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說:你們要脫去他污穢的衣服;又對約書亞說:我使你脫離罪孽,要給你穿上華美的衣服。我說:要將潔淨的冠冕戴在他頭上。他們就把潔淨的冠冕戴在他頭上,給他穿上華美的衣服,耶和華的使者在旁邊站立。耶和華的使者告誡約書亞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若遵行我的道,謹守我的命令,你就可以管理我的家,看守我的院宇;我也要使你在這些站立的人中間來往。大祭司約書亞啊,你和坐在你面前的同伴都當聽。(他們是作預兆的。)我必使我僕人大衛的苗裔發出。看哪,我在約書亞面前所立的石頭,在一塊石頭上有七眼。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親自雕刻這石頭,並要在一日之間除掉這地的罪孽。當那日,你們各人要請鄰舍坐在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亞3:1~10

先知撒迦利亞的職事,乃是一個恢復的職事,因為他是生長在神恢復聖殿的那個時候。神將祂自己的餘民,從巴比倫帶回到耶路撒冷,重新建造聖殿,在建造的工作上,他們遭遇到許多的困難,神興起了撒迦利亞來,勉勵這些餘民的心,叫他們同心合意,來完成這一個恢復的工作。

 

【君王的職事】神所要恢復的,乃是祂的見證,就是那個純金的燈檯。神要將祂自己的神性,再一次的藉著燈檯發光,得以在地上彰顯,叫人知道惟有祂是神。在撒迦利亞書第四章,神所說恢復見證的話,許多是特別指著所羅巴伯說的。在舊約時代,神興起了幾位君王,來恢復祂的見證,因為恢復見證,必須要有能力和權柄。所羅巴伯是大衛王的後裔,他被興起恢復神的見證,也是因為他有權柄和能力。但是,這個能力究竟是從哪裡來的?

“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纔能,乃是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4:6)這個能力,是從神的靈而來的。那麼,弟兄姐妹們!我們蒙主寶血洗淨的人,是否都是君王呢?啟示錄1:6:“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祂父神的祭司,但願榮耀、權能,歸給祂,直到永永遠遠。阿們!”這裡的“國民”,在英文翻譯是“國度”,5:9:“他們唱新歌說:禰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禰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在地上執掌王權。”在這裡的又叫他們成為“國民”,可以翻譯作“國度”或“君王”。神救贖的恩典,實在是浩大,祂不但洗淨了我們的罪,還叫我們成為君王、成為祭司。要用祂給我們的權柄和能力,來恢復祂自己的見證,這個權柄和能力,乃是主的靈。所以我們要被聖靈充滿,常常活在聖靈的裡面,讓聖靈來管理我們,就有權柄和能力,來恢復神的見證。

許多時候,在我們的觀念裡,作君王好像要等到將來,或者要等到千年國度,或者是在永世裡,我們才開始作君王。但事實上,我們這一班蒙救贖的人,主已經洗淨了我們的罪,又使我們成為君王,我們今天就是君王了,不過是隱藏的,世界上的人不知道罷了。感謝神!我們這班人都是君王,既是君王,就有君王的職事,靠著聖靈的能力,來恢復基督耶穌的見證。

 

【祭司的職事】在第三章裡,撒迦利亞在異象中,有天使指示他,叫他看見大祭司約書亞,站在耶和華的使者面前。當時神把猶大的餘民,從巴比倫帶回耶路撒冷,重新建造聖殿,這個工作,是在兩個人的帶領之下。君王的一面,是所羅巴伯所代表的。而祭司的一面,乃是大祭司約書亞所代表的(不是約書亞記裡的約書亞)。有了君王和祭司兩方面的帶領,猶大餘民就回去恢復了神的聖殿。我們既蒙救贖,就是君王、就是祭司。君王的工作,是恢復主的見證。祭司的工作,乃是恢復對神的事奉。

在異象裡,約書亞是站在神使者的面前,當然,這是他當有的地位。一個作祭司的人,不是站在人的面前,有各種活動,而是應當站在耶和華的使者面前,有隱藏、持守、仰望的生活。但是,聖經說:“撒但也站在約書亞的右邊。”撒但站在那裡是作什麼呢?乃是與他作對、控告他,要影響約書亞,不能盡大祭司的職分。

弟兄姐妹!我們都是君尊的祭司,應當在神面前有事奉,但是,撒但就是那控告的人,它常常在我們的旁邊,控告我們到一個地步,叫我們不能盡事奉的職分。撒但控告約書亞,與他作對,仇敵有沒有根據呢?有的,因為約書亞身上所穿的衣服,是污穢的。一個穿污穢衣服的人,怎麼能夠在神的面前事奉呢?我們知道祭司進到聖所,去事奉神的時候,必須要穿上祭司的禮服,他不能穿著便服,何況是穿了污穢的衣服,怎麼能夠來到聖潔的神面前去事奉呢?這是一個何等可憐的光景。

約書亞雖然是大祭司,他也站在耶和華的使者面前,但是他穿的衣服是污穢的,因此撒但就有了機會控告他,與他作對,意思說:你穿的是這樣污穢的衣服,有什麼資格來事奉神呢?神不要你這樣的事奉,你就是事奉,神也不會悅納,你根本在事奉上是沒有分的。我們要知道那控告者——撒但,很多的時候,藉著少許的理由,而誇大其詞來控告我們。當然,這其中我們也有難處,我們稍不留心,就有機會讓它控告。我們的良心受衝擊,事奉也就躊躇不前了。

弟兄姐妹可能很熟悉,馬丁路德被神興起改教的故事,他是作一件非常艱巨的工作,四圍都是仇敵的攻擊。馬丁路得說:“如果屋上的瓦片盡都是魔鬼,我還是要勇往直前。”他有個這樣剛強勇敢的心為主爭戰。有一天撒但向他顯現,手裡拿了一份書卷,裡外寫滿了字,它就把這書卷交給改教的馬丁路德。馬丁路德一看上面所寫的,盡都是他犯罪的記錄,裡面寫滿了,外面也寫滿了,撒但在那裡譏誚他說:“像你這樣的人,也配作改教的工作,你有什麼資格來做這個工作呢?”但是,感謝神!馬丁路德是一個認識主和主救恩的人,他就拿起一枝筆來,沾著紅墨水,在上面寫著這樣的字:“神兒子耶穌的血,洗淨我一切的罪。”當他將這樣的話寫上去的時候,撒但就逃跑了。

弟兄姐妹!我們要知道,撒但是那抵擋者,它是控告弟兄的,叫我們在神的面前不能有事奉。但是我們確定的知道,主耶穌的寶血,實在有功效。啟示錄12:11說:“弟兄勝過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必不愛惜性命。”我們要勝過撒但,需要主自己所見證的道,更需要主的寶血來潔淨我們。不管撒但的控告,有理由沒有理由,主耶穌的寶血,都能把我們洗得乾乾淨淨,使我們不至於不能事奉。

當撒但站在約書亞的旁邊,與他作對的時候,約書亞一句話也不說,可以說是垂頭喪氣。經撒但這樣的攻擊和控告,約書亞當然慚愧萬分,他不得不承認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他肉體裡沒有義,是一個憑著自己活著的人,好像撒但說的對,而他是失敗了。但是,我們的神卻不失敗,感謝主!我們的神對撒但說:“撒但哪!耶和華責備你。”

弟兄姐妹!當我們被撒但控告,感覺在仇敵面前,失敗得抬不起頭來的時候,雖然我們毫無辦法,但是宇宙的神,就是我們的神,卻替我們說話了。祂對撒但說:“揀選耶路撒冷的耶和華責備你。”我們是失敗無用的人,神卻揀選了我們,如果是耶和華的揀選,有誰能抵擋呢?弟兄姐妹!當我們在主面前,能更多認識神的時候,我們就非常寶貴神的揀選。

什麼叫作“神的揀選”呢?有人問說:“既是神的揀選,神願揀選誰就揀選誰,那麼人還能作什麼呢?”在沒有信主以前,可能的確是一個大難題。但當你信了主以後,你要發現這是神最大的恩典。愈往後你就愈發看見神的揀選恩典,是何等的浩大,如果不是神揀選我,就不能站在弟兄姐妹的面前,早已不知失落到哪裡去了。我之所以還有今天,這實在是祂揀選的恩典。祂既然揀選了我,我就完全屬於祂。世界上的人,沒有辦法能把我從神的手裡擠出去,魔鬼也沒有辦法能把我從神手里拉出來,甚至連我自己也沒有辦法想從神手裡逃出去。我是一個蒙揀選的人,不管我是怎樣的不配,我就是落到最卑微的地步,感謝讚美主!耶和華已揀選了我,仇敵就毫無攻擊的地位。誠然是神揀選我們,而不是我們揀選祂,因為是祂先揀選了我們,我們才揀選祂,並且祂揀選了我們,是永不搖動的。

“凡是神預先知道的人,祂就預定了他們,要把他們模成祂兒子的形像。凡是祂所預定的,祂就恩召他們,凡是祂所恩召的,就稱他們為義。凡稱為義的,祂叫他們得榮耀。”(羅8:29~30)所以親愛的弟兄姐妹!這給我們極大的安慰,極大的信心,神揀選了耶路撒冷,神也揀選了我們。耶路撒冷一定要被建造,祭司的職分一定要被恢復,因為這是神的揀選,也是神的旨意。

耶和華在那裡對撒但說:“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嗎?”不但有神的揀選,也有神的拯救。我們本來是應該被火燒毀的,但是祂把我們從火中抽了出來。我們也不知道祂為什麼把我們抽出來,在火裡面的柴很多,他竟然把我這一根柴抽出來,很可能一半已經燒焦了,但是,感謝神!雖然快燒焦了,我還是被抽出來了。我是一根抽出來的火柴,神是這樣的愛我,這是一個愛我到底的愛,祂一定要把我作到使祂自己能心滿意足,當作材料來建造祂的殿,建立祂的家。

弟兄姐妹!我們蒙恩,一切都在乎神,不在乎我們。要恢復祭司的職分,要恢復事奉,都不在乎我們。不在乎人的定意,也不在乎人的奔跑,只在乎那位施憐憫的神。感謝神!我們的神是發憐憫的神,是祂的定意,也是祂的性格,這給我們極大的鼓勵。我們的神起來與仇敵作對,祂擊破了仇敵的頭。所以從那個時候起,就看不見撒但,它退到幕後去了。神對付了撒但,祂還要在約書亞的身上,完成這個工作。約書亞穿著污穢的衣服,他仍然不能事奉,在第四節緊接著說:“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說:你們要脫去他污穢的衣服。”又對約書亞說:“我使你脫離罪孽,要給你穿上華美的衣服。”祭司要事奉,他必須穿上華美的衣服。

在出埃及記第二十八章,神不但指示摩西造會幕,神要住在以色列人的中間,並且神還揀選了亞倫和他的家作祭司。神又吩咐摩西,要為祭司作禮服。祭司穿的以弗得,乃是用金色、藍色、和紫色、朱紅色線作成的。上面有胸牌,兩肩有肩牌,都要鑲上各樣的寶石,刻著十二支派的名字。同時祭司所穿的長袍,直垂到腳,袍子周圍底邊要作石榴,中間有金鈴鐺,一個石榴一個鈴鐺,走路進聖所時,有叮噹響聲被聽見,使他不至於死亡。頭上戴的冠冕,上面有一面金牌,刻著“歸耶和華為聖”。

大祭司必須穿著這樣禮服,他纔能到神的面前去事奉。他不能隨隨便便,穿著平常的衣服進去,若是這樣,他就要死亡,因為會有火從神那裡出來把他燒死。當然,更不能穿污穢的衣服。出埃及記28:3神說:“衣服使他分別為聖,可以給我供祭司的職分。”他既是祭司,就得穿上這禮服,叫他成聖,盡祭司的功用。

弟兄姐妹!我們來看一件重要的事,亞倫是被神揀選作大祭司,所以穿了這件禮服,他作祭司,乃是憑著律法的條例。他穿的衣服,雖然極其榮耀美麗,但不過是衣服。而我們的主,是照著麥基洗德的等次,永遠為祭司,乃是照著無窮生命的大能。所以,主耶穌身上,所穿的禮服乃是生命。

弟兄姐妹!要恢復神的見證,必須要有聖靈的能力。要恢復真的事奉,必須要有豐富的生命。靠著這無窮生命的大能,像禮服一樣穿上,纔能在神的面前有事奉。事奉不是活動,事奉也不是工作,事奉乃是生命的流露,自然產生出來的。缺少豐富的生命,就像沒有禮服一樣,也就不能事奉。弟兄姐妹!我們實在需要到主面前,來領受這件禮服。

聖經記載:神的兒女有幾種的衣服,當然這都是指著基督說的。本來我們像浪子一樣,是放豬過日子,不但饑餓,我們的衣服,既骯髒又破爛。當浪子悔改回家的時候,天父就把我們那件破爛骯髒的衣服給脫掉,換上了上好的袍子。若沒有上好的袍子,怎能坐在桌子上與父親一同享受呢?凡是來到主的面前,祂不但把我們的罪汙洗淨,並且還替我們穿上了義袍。基督就是我們上好的袍子,我們穿上了基督,就可以與神——我們的父一同坐席了。

馬太福音22:11:“王請客吃飯:見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就叫人把他丟到黑暗裡。”啟示錄記載羔羊婚娶的時候,新婦妝飾整齊,穿上光明潔白的細麻衣,就是聖徒的義,這是我們所謂結婚的禮服。但今天我們在這裡所注意的,乃是祭司的禮服。

今天的祭司,不是按著亞倫的等次,乃是按著麥基洗德的等次,藉著主無窮生命的大能來事奉神。在3:5當撒迦利亞看見耶和華的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把約書亞污穢的衣服脫掉,並且給他穿上華美的衣服時,他就提議說:給約書亞戴上一頂潔淨的冠冕(這裡的潔淨是純潔)。因為大祭司不但有禮服,還要有純潔的冠冕,冠冕上面有一塊金牌寫著:“歸耶和華為聖”。這頂冠冕戴在頭上,意思就是分別出來歸給神。因為所有的事奉,都是歸給神的,一切的榮耀、一切的工作、一切的結果都是歸給神。事奉不是歸給人,這是事奉的原則。

 

【事奉的道路】到了這個時候,他看見約書亞穿了禮服,戴上冠冕,不再是站在耶和華使者的面前,而是耶和華的使者站在他的旁邊來侍候他。當神在約書亞的身上,已經作了恢復的工作,神的話就來了。

弟兄姐妹!我們的主總是先在我們身上作了工,恢復了我們祭司的身分,替我們穿上了禮服,用祂那無窮生命的大能,治死了我們的魂生命,到了這個時候,最後才給我們命令。萬軍之耶和華就這樣說:“你若遵行我的道,謹守我的命令,你就可以管理我的家,看守我的院宇,我也使你在這些站立的人中間來往。”神既然已經恢復了約書亞,叫他能盡祭司的職分,現在神就警告他說:“如果你遵行我的道,(英文譯作:‘若行走在我的道路上——事奉神是有祂的道路的’),並且遵守我的命令。”

新約提摩太書,也是用“命令”這兩個字。保羅對提摩太說:“你要謹守神當初給你的命令。”為什麼呢?很可能在當時教會中間,已經有了所謂祭司的事奉,但不在主的道路上,也不在主的命令裡。是隨著他們自己的意思,各行其道。

在舊約以西結書裡,我們也看見許多耶和華的祭司事奉偶像,因為他們不是行在主的道上,也不遵守主的命令,因此這一班人就被廢棄,不能再事奉神,這是多麼嚴肅的鑒戒。現在神恢復了約書亞,說警告他說:“今天我已經用生命的能力托住你,叫你能在我的面前有真正的事奉。”但是要記住:你不能照著你自己的意思來事奉,不能行你自己的道,走你自己的路,你要行在主的道路上,遵守主的命令。

弟兄姐妹!今天是末後的時代,因為在提摩太后書裡,也是說到恢復的工作。如果我們把提摩太前後書,來作一個比較就能看出來。在前書說:“教會是永生神的家,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到了後書說:“教會像一個大戶人家,有金器、銀器、也有木器、瓦器、有貴重的,也有卑賤的,人若脫離卑賤的事,就要作貴重的器皿,聖潔而合乎主用。”所以,後書也是說到恢復的工作,在恢復的工作裡,有一件事很重要,就是遵守主的命令。因為在那個時候,人都離開了主的吩咐,聽人的話,走自己的道路,主的命令,竟被人棄絕了。

主的道路,是十字架的道路,乃是狹窄的。但是今天人所走的路,卻是寬廣的,沒有十字架,都不過是隨從人的己意行動。事奉必須走在十字架的道路上,必須要守主的吩咐。主的吩咐,無論怎樣艱難,我們都要守住。正如保羅所說:“縱然眾亞細亞的人,都離開了我,我還是要守住真道。”如果我們向著主有這樣的心志,主定會說:“你可以有事奉,在你的身上,才有事奉顯出來。”

在事奉的事上,有哪幾方面呢?神說:“你可以管理我的家,看守我的院宇,我要使你在站立的人中間來往。”在這裡的“管理”二字,英文譯意,是“審判”和“分辨”。因為祭司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聖的和俗的分辨出來,如果在事奉裡,不能分辨什麼是聖的;什麼是俗的;什麼是屬於神的;什麼不是屬於神的;什麼是出於神的靈;什麼是出於人意的,神的家就混亂了。

當約書亞大祭司的職分,被恢復的時候,神就說:“你可以管理我的家,你可以把聖的和俗的分別出來,並且還要看守我的院宇。”我們都知道無論聖殿或是會幕,祭司有一部份的工作,就是看守聖殿的門,意思就是不容許那些污穢的,不屬於神的隨便出入。所以看守也是非常的要緊,好叫一切俗的,不出於神的都不能進來。惟有聖的,出於神的,纔能進到院宇裡來親近神。另外的一面,就是神要祭司,在這些站立的人中間來往,意思說要與他們有交通,你可以在他們中間有分。

 

【祭司的事奉】那麼什麼叫作“事奉”?真正的事奉,就是站立在神面前。我們往往以為東奔西跑叫作事奉,或是手忙腳亂的。今天有人說:我們中間連事奉都沒有了,不知這個到底是指什麼說的呢?是指缺少東奔西跑說的呢?還是指沒有手忙腳亂說的呢?所謂我們今天沒有事奉,是指著事奉神說?還是指著事奉殿說?是指祭司的事奉呢?還是指利未人的事奉?恐怕在許多人的觀念裡,所有的事奉,都是利未人的事奉。是不是沒有利未人的事奉,連祭司的事奉也沒有了呢?利未人的事奉,是在人的面前;祭司的事奉,是站在耶和華的面前。祭司的事奉,人是沒有主權的。什麼地方有生命,什麼地方就有事奉。什麼地方沒有生命,你就無法加進去。利未人的事奉,是可以停止,也可以加添的。但祭司的事奉,完全是根據無窮生命的大能,是穩定的,是不搖動的。祭司的事奉,是站在耶和華的面前,人總以為站在那裡不活動,就不是事奉,但是聖經卻說這纔是事奉。

詩篇一百二十三篇:“僕人的眼睛怎樣望主人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樣望主母的手,我們的眼睛,也照樣望耶和華我們的神。”我們的心,若是像這樣的專心仰望主,這就是事奉。從前阿拉伯的酋長宴客時,僕人們就在旁邊站立,非常儆醒的注視主人的手勢和眼神。當上菜、斟酒、或撤換的時候,主人不必用口招呼,只要動一動眼睛,或是擺一擺手,僕人就照著主人的手勢或眼睛的示意去作。弟兄姐妹!這個就叫作事奉。

今天我們所說:祭司的事奉,生命的事奉,是什麼事奉?就是我們要站立在主的面前。別人看我們似乎沒有什麼行動,沒有策劃,以為是消極。但是,感謝主!雖然我們是站在這裡,我們的眼睛卻是注意著神,當祂用眼睛引導時,我們立時就去。所以弟兄姐妹!真正的事奉,必須要站立在神的面前。又有人說:我實在是忙,忙到一個地步,不能來到主的面前,我整天都是在人的中間忙忙碌碌,我這個人是完全從神那裡出來了,是完全落在人的裡面。

那麼,像這樣有沒有事奉呢?也許只有利未人的事奉,但是,祭司的事奉,卻是完全停止了。今天我們在神的面前,必須要看清楚這一點,不錯,神應許我們,也要有利未人的事奉,但是,有一個事奉,比利未人的事奉更重要,就是祭司的事奉。祭司的事奉,必須要有聖靈的引導,首先就要站在耶和華的面前。你看這一班站在神面前的人,作了些什麼事呢?他們聽從主的命令,把約書亞污穢的衣服脫掉,給他穿上華美的衣服,這是他們的工作。他們是能把人帶到事奉的裡面,能把人帶到聖靈的裡面,他們把人帶到一個地步,叫他們也能被恢復起來,盡事奉的責任。

弟兄姐妹!今天是不是主也要我們作這樣的工呢?我們要一同用我們的靈,藉著無窮生命的大能,照著主的心意來事奉神。

這樣事奉的結果,就如同3:8~10節所說:“大祭司約書亞啊!你和坐在你面前的同伴都當聽,(他們是作預兆的),我必使我僕人大衛的苗裔發出。看哪!我在約書亞面前所立的石頭,在一塊石頭上有七眼,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親自雕刻這石頭,並要在一日之間,除掉這地的罪孽。當那日你們各人要請鄰舍坐在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祭司的事奉,如果得以恢復,就要發生兩個結果:一個叫大衛的苗裔發生,我們知道大衛的苗裔,就是以賽亞書所說,必有一枝從耶西的根發出來,政權必擔在祂的肩上,這一個枝子就是指著主說的。我們今天如果有祭司的事奉、有生命的事奉,結果是高舉基督,讓基督在人的中間,就像枝子一樣的發生。

弟兄姐妹!如果我們的事奉,不能把基督高舉起來,不能叫基督在人裡面長出來,那麼我們的事奉是虛空的,是徒然的,是勞而無功的,在表面上看,也許有點成就,但在永世裡,卻毫無價值。真正的事奉,不但是生命的流露,而且是把生命分給別人,讓基督的苗裔,在別人的身上彰顯出來。再一個結果,是把神所寶貴的房角的頭塊石頭高舉起來。主乃活石,有七眼遍察全地,信徒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全身靠著祂,筋節得以相助聯絡,被建造成為靈宮,藉著祂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叫神的兒女,都得以共用神家中無限的豐盛與安息。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全這事,親自雕刻這石頭,輝煌的站在宇宙中。

—— 江守道《神子民的恢復》

 

 

王、枝條、七眼石(9~10;三8~10)(藍培德)

 

「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的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我必除滅以法蓮的戰車,和耶路撒冷的戰馬。爭戰的弓也必除滅。他必向列國講和平。他的權柄必從這海管到那海,從大河管到地極。」(亞九9-10

「大祭石約書亞啊,你和坐在你面前的同伴都當聽(他們是作預兆的)。我必使我僕人大衛的苗裔發出。看哪,我在約書亞面前所立的石頭,在一塊石頭上有七眼。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親自雕刻這石頭,並要在一日之間,除掉這地的罪孽。當那日你們各人要請鄰舍坐在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亞三8-10

「他對我說,這是耶和華指示所羅巴伯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大山哪,你算什麼呢?在所羅巴伯面前你必成為平地。他必搬出一塊石頭,安在殿頂上,人且大聲歡呼,說:『願恩惠恩惠,歸與這殿。』」(亞四6-7

「對他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看哪,那名稱為大衛苗裔的,他要在本處長來,並要建造耶和華的殿。他要建造耶和華殿,並擔負尊榮,坐在位上,掌王權;又必在位上作祭上司,使兩職之間籌定和平。」(亞六12-13

事實上,解經家一直以來都難以將撒迦利亞書十二至十四章的經文靈意化地講解,所有基督教解經書都只是按字面意思解釋這幾章聖經。事實上,將這幾章聖經按字面解釋是更好的,因為神的靈借著先知撒迦利亞說,在末後的日子,耶路撒冷會重返世界舞臺的中心,許多戰爭會因為耶路撒冷爆發,耶路撒冷會成為世界動亂和爭戰的中心。有一件令人希奇的事,就是耶路撒冷多年來都算不得什麼,人們認為耶路撒冷只是猶大山區裡一個小小城鎮,寂寂無名。耶路撒冷的事物都非常落後,她的榮耀似乎只能在古代找到。沒有人會想到耶路撒冷會再次成為舉足輕重的城市,成為戰爭和動亂的核心。

可是,今時今日這個情況的確出現了──突然間戲劇性地出現。耶路撒冷又回到世界舞臺的中央,世界各地都屏息靜氣觀看耶路撒冷將會發生的事。很多人都為美國總統布殊擔心,大家擔心耶路撒冷會引發至關重大的事情,引起動亂。這是一件令世人希奇的事。神又說,祂會使耶路撒冷變成一杯烈酒,並將毒藥放在杯中。誰錯誤地喝了這杯酒,就會中毒。神又要使耶路撒冷成為一塊巨石,那一國誤以為這塊石頭放錯了地方,要把它挪移,就會遭受毀滅,她們不會再有力量去舉起其它東西。鄂圖曼帝國、大英帝國、蘇維埃帝國面對耶路撒冷,都是束手無策,遭受重傷。

神對耶路撒冷有一個計畫,是其它強國不能攪擾的。今天,另一個強大勢力正在進入全盛時期。這股新勢力牽連重大,其牽連範圍大至世上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參與。這股新勢力就是回教勢力。也許在未來日子,美國和英國會抓著拉登,但毫無疑問,回教的聖戰必會來臨。回教的聖戰與耶路撒冷將來的命運有關。因此,她也必定受重傷,因這重傷,她將沒有力量舉起其它東西,土耳其、英國及獨聯體仍然存在,但她們已經沒落,再沒有能力舉起來其它東西。

對於回教,基督的教會將有一個機會令回教徒歸向耶穌基督。中東的大小戰爭都是神學的戰爭,不只是某個範圍的恐怖活動。一個細小的以色列國,像瞎眼一樣,獨斷獨行,不清楚自己身處的景況。按照神所命定的,以色列人會站在光明與黑暗爭戰的中間,施恩叫人懇求的靈即將澆灌在以色列之中。那時,以色列人會仰望那位為他們釘死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穌基督,神也會將從祂而來的傷痛和後悔賜給他們,使他們重新仰望神,得著神的救恩。

這篇資訊的主題是彌賽亞,也就是我們資訊的中心。沒有彌賽亞,神救世之目的就沒法達成;沒有彌賽亞,就沒有救恩可言;沒有彌賽亞,就沒有真正的教會生命可言;沒有彌賽亞,以色列就沒法得救。聖經中,再沒另一個資訊比主耶穌彌賽亞這個資訊更美。

撒迦利亞書的預言有三處地方提到彌賽亞。首先,彌賽亞被形容為一位王──一位謙卑的王。祂帶著救恩,來到耶路撒冷,非常奇妙﹗第二,祂被形容為一條枝條,神說我的僕人──一條枝條(或一枝樹枝),令人難以置信,這稱謂很特別。第三,彌賽亞被形容為一塊有七隻眼睛的石頭,這更奇怪啊!

首先是帶著救恩的君王。撒迦利亞書有許多關於耶路撒冷的預言,從第一章至最後一章,常常提到耶路撒冷,然而這位王才是主角。「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的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亞九9-10)馬太福音曾經引述撒迦利亞書九章9 節的說話,指出當耶穌基督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時,這個預言就應驗了(參太二十一1-10)。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有記載這件事。馬太福音更明明地說:「這事成就,是要應驗先知的話。」馬可福音十一章9-10 節是一段非常有興趣的經文:「前行後隨的人,都喊著說:『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那將要來的我祖大衛之國,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似乎耶穌身邊的群眾都明白撒迦利亞書九章的經文。耶穌是王,祂的國度要將來臨,那是大衛家的國。

基督徒經常使用「和散那」這個希伯來字,「和散那」是「救我們」的意思。這節經文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這位將要來的王,是要將神的國度一併帶來的王,是與以色列人的先祖大衛有關係的王,是謙謙和和地騎著驢駒子來的王!一般來說,王是不會騎驢駒子的,只有那些不大富有或中等階級的窮人才會騎驢駒子。簡言之,貴為九五之尊,坐駕應當是勞斯來斯等級數的名貴汽車。君王不應乘坐甲蟲車。驢是那些稍微有錢的窮人乘坐的,騎驢駒子並不高貴。因此,耶穌騎驢駒子是一件奇怪的事,究竟彌賽亞在作什麼呢?祂是刻意隱藏自己尊貴的君王身分。

撒迦利亞書說:「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的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這位以色列的王、猶太人的王、宇宙的主宰、彌賽亞君王、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然而,在這些稱謂之上,祂是神的僕人,這是一幅奇妙的圖畫。為了服事天父,為了完成天父的旨意,祂成為世人的救主,成為神的羔羊。祂成為羔羊,不是成為獅子;不錯,祂是猶大的獅子,但祂現在是一隻小小的羔羊。羊是最愚笨的動物之一,真的很愚笨,我們的主沒有選擇一個比較有君王氣派及高貴的形象,但祂竟然成為神的羔羊,擔當世人的罪孽。事實上,祂是猶大族的獅子,但為了完成神的旨意,成為世人的救主,成為以色列的拯救者,這只獅子竟然成為一隻小小的羊羔。為了我們今天能夠領受救恩,我們的主付出了何等大的代價。

「……要在一日之間,除掉這地的罪孽。」(亞三9)我們的主耶穌要在一日之間,將世人的罪除掉。在那日裡的六個小時,這位無罪者為我們的罪成為祭物;在那六小時內,祂為我們成就了救恩,令我們更希奇的是,祂貴為君王,卻為我們成為罪,令人難以置信。大部分基督徒不大認識主的救恩。主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祂在肉身上受很大的痛苦,但祂肉身上的痛苦無法與祂靈裡所受的痛苦相比。很多殉道者在肉身上受苦的時間都比耶穌的長。很多年前,有一位弟兄被釘十字架,三天後才斷氣。在那六小時裡,那無罪的為我們成為罪,祂為我們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我們能否得著平安,關鍵都在祂手上,祂受鞭傷使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我們每個人都走自己路,耶和華卻將我們的罪孽歸在祂身上。從亞當起,直到最後一個生在世上的人止,多不勝數罪大惡極的人,例如希特勒、史達林所犯的罪,都壓在耶穌基督的身上。天父將世人所有的罪都壓在主耶穌身上。看哪﹗我的王來到,祂帶著救恩而來。你有否想過我們的救主付出了何等大的重價拯救我們呢?我們的主耶穌與天父分開,承受天父的刑罰,這是何等的痛苦!在那六小時內,發生了一些我們永遠也難以明白的事情,從我們的救主呼喊說:「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但祂成就了救恩。這位彌賽亞何等奇妙。

有些基督徒認為君王是頭戴冠冕,坐在寶座上,手執權仗,穿著華麗衣服,十分莊重。當王的手一動,身邊的人就立刻服事他;當王的眼神有所表示,服事他的人就立時為他預備。所以,有些基督徒很願意將來與主一同作王,與主一同坐在寶座上,他們都十分羡慕。但對於我們的王主耶穌來說,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主耶穌作王是要服事人,祂為了服事我們,甚將生命傾倒。這才是真正的作王。我們要從彌賽亞身上學習,從撒迦利亞書裡面學習。當主耶穌受到鞭打,當祂的臉受傷,當祂被吐唾沫,當兵丁將荊棘的冠冕放在祂頭上,又將葦子放在祂手中,並將紫色的羅馬兵丁袍加在祂身上,當兵丁們帶著嘲笑跪拜祂,稱祂作猶大人的王的時候,我相信千千萬萬的天使都俯伏下拜。事實上,祂頭上的荊棘冠冕是有史以來最榮耀的冠冕,祂手中的葦子則代表著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也只有這樣的王,才配坐在天上的寶座。因此,在天上,天使必定歡呼說:「為世人受死的王是配得稱頌的。」我們沒有基督化的史太林,也沒有基督化的獨裁者;我們有的這位王是至高神的僕人,我們得蒙的拯救,是借著一位這樣的耶穌,永恆的統治權也在祂手中。當我們看見主耶穌為我們的緣故,連衣服也被人奪去,連祂君王尊貴的身分也被奪去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明白祂的尊貴和榮耀。這位主耶穌是你我的救主,也是我們的神,更是我們的王。祂是那位雙手被釘破的主,祂的手、腳及肋旁均帶著永遠的記號。祂配得著榮耀和尊貴。神的恩典實在叫我們驚訝。以色列的彌賽亞竟然成為世人的救主,就是不同語言、不同種族的人都蒙彌賽亞救贖。

「那時,必有許多國歸附耶和華,作祂的子民。祂要住在你中間,你就知道萬軍之耶和華差遣我到你那裡去了。」(亞二11)很多人認為這預言要等到千禧年才應驗。不錯,但事實上,有許多民族已經歸向耶和華,這位彌賽亞,這位王實在作了很多令人希奇的事。各國的人都借著這位救主歸向神,首先是阿美尼族全族的人歸向神,另外是埃提伯民族。

「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將來必有列國的人,和多城的居民來到。這城的居民,必到那城,說,我們要快去懇求耶和華的恩,尋求萬軍之耶和華。我也要去。必有列邦的人,和強國的民,來到耶路撒冷,尋求萬軍之耶和華的恩。』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在那些日子必有十個人,從列國諸族中出來,拉住一個猶大人的衣襟,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聽見神與你們同在了。』」(亞八20-23)這段聖經當然要等到千禧時才應驗,但按照主耶穌肉身的猶太人身分,祂是以色列的王,是以色列的彌賽亞。祂自己說,救恩從猶太人而出。因此有人從列國諸族中出來,拉著猶大人的衣襟,說:「我們要與你們同去,因為我們已經知道神與你們同在了。」希伯來文「以馬內利」的意思是「神與我們同在」。無可置疑,神的話在將來會更全面地應驗,但你我已經得救,我們就好像拉著主的衣襟說:「我要與你同去,因為神與你同在。」最終,以色列人必會得蒙拯救。

「錫安哪,我因與你立約的血,將你中間被擄而囚的人從無水的坑中釋放出來。你們被囚而有指望的人都要轉回保障。我今日說明,我必加倍賜福給你們。」(亞九11-12)第12 節之後的經文都是指著以色列人說的。撒迦利亞書三章8 節稱我們的主為枝條。「從耶西的本必發一條,從他根生的枝子必結果實。」(賽十一1)「枝子」英譯branch,希伯來原文可以解作「枝條」、「花蕾」或「一枝」。這幅圖畫源自橄欖樹,橄欖樹是與眾不同的樹木,樹的四周都會長出枝條,所以詩人將橄欖樹四周的枝條比作子女圍繞著父母。開始時,那些枝條只是一顆細小的花蕾,但它們不斷生長,最後枝條交織地長在一起。曾遊覽以色列的人都會留意到橄欖樹交織地生長的情況。橄欖樹四周的枝條交織在一起,有些橄欖樹生長超過一千年,枝條粗大,有些橄欖樹更作為家族樹。

撒迦利亞靠著聖靈的感動,說彌賽亞像枝條一樣,橄欖樹雖然被砍下,但仍然能從根部再次生長,這是一幅令人希奇的圖畫。橄欖枝是指主耶穌,祂是大衛的後裔,祂要來作王。「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要給大衛興起一個公義的苗裔。他必掌王權,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義。在他的日子,猶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耶二十三5-6)耶穌降生的時候,有幾位博士從東方來尋找耶穌。他們問那生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耶穌基督確是由王族而出,耶穌的母親是王族之後,耶穌在地上的父親約瑟也出於大衛家。故此,主耶穌被稱為大衛的子孫,而不是稱為亞伯拉罕的子孫。祂是大衛的子孫,這是眾所周知的事,聖經也是如此記載。瞎子巴土馬呼求耶穌的時候說:「大衛的子孫啊,可憐我吧!」若在今時今日,他會這樣說:「王太子啊﹗可憐我吧!」耶穌基督是生來作猶太人之王的,祂被稱為猶大人的王。

主耶穌受死的時候,掛在祂頭上的牌子寫著:「拿撒勒人耶穌,猶太人的王。」祂從死裡復活之後,彼得在他偉大的宣告中這樣說,神借著主耶穌從死裡復活,已證明祂是王,祂是彌賽亞。從主耶穌升到父神右邊的時候起,直到現在,祂都坐在寶座上。主耶穌從來沒有放棄這個位置,祂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是世人的主,是教會的元首,是羔羊婚宴的新郎,但祂仍然是猶太人的王,這是一件美好而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從來沒有一位王死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並且升上高天,還要以王的身分再來。耶穌基督仍然有著人的肉身,有頭髮、膚色,祂的手、腳和肋旁仍然帶著傷痕,是同一位主耶穌;但祂已經復活,同一位主耶穌將會再來,再次回到耶路撒冷。祂再來的時候,祂的身分仍然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屆時神的國度顯明出來,但仍然擁有以色列的王之身分。

以色列認為自己是一個共和國,但事實上她有一個君主制度。她的王有一個特別的身分,祂不單是以色列的王,也是列國的王。祂對以色列的事並非不感興趣。我們要留意,枝子是活著的,枝子、花蕾及樹枝並非毫無感覺的死物,而是活著和有生命的。祂說:「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祂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我是復活,我是生命)。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祂又說:「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祂有生命,更豐盛的生命。祂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何等希奇的應許!祂就是生命。有人認為信了主耶穌,就進到傳統封建的儀式裡,只是用水濕一濕額頭或喝點葡萄酒,但他們沒有留意這些重要的事。司布真說:「你可以從英國到美國一直接受洗禮,結果你只是全身濕透罷了。」最重要的是,你從主耶穌得到生命,從聖靈的工作得到生命。當你向神活著,你的眼睛、耳朵才能開通,這樣你們才能有追求和成長。這樣才能證明我們是神的兒女。當我們在主裡重生,不過是嬰孩;當我們在主裡得到餵養,得著生命的糧,心靈才會成長,而且不斷成長。「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約壹五12)神賜我們永生,這永生是在祂兒子裡面的。你可以有宗教,卻沒有神兒子。這生命在祂兒子裡面。耶穌是那枝條、那花蕾。耶穌說:「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常在祂裡面的,就必多結果子。「在」英譯abide(住),是活生生的。葡萄樹不是一個機構或組織,而是活生生的。耶穌說,祂就是真葡萄樹,我們要在祂裡面,繼續活在祂裡面。這一切都關乎生命。這枝條能建成主的殿,耶穌說:「你們拆毀這殿,我三日內要再建立起來。」(約二19)這被拆毀的殿不一個機構,是關乎生命的。神的靈向一個猶太人說話,他就是保羅。他說:「各房靠祂聯絡得合式,漸漸成為主的聖殿。你們也靠祂同被建造成為神借著聖靈居住的所在。」(弗二21-22)這段聖經說明在基督裡,整座房子靠著祂成長,漸漸成為主的聖殿。實在奇妙,我們在祂裡面,同被建造成為神借著聖靈居住的所在。神的靈向另一個猶太人說話,他是彼得:「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神所揀選所寶貴的。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借著耶穌基督奉獻神所悅納的靈祭。」(彼前二4-5

撒迦利亞書六章說到枝條會建成神的殿,坐在神右邊的主耶穌會否繼續看顧和監管那將會在耶路撒冷興建的第三所聖殿呢?我從前認為不會,我以為神只是建立屬靈的殿;但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後書二章談及敵基督要進到聖殿裡。因此,我現在相信第三所聖殿最終會被建造起來。如今,第三所聖殿尚未被建成,聖殿上矗立的是回教清真寺。雖然我不太清楚其中細節,但我確實知道一件事,就是猶太人的聖殿必會建造起來。從前有些人認為以色列不可能複國,可是在1948 5 14 日,這件事成就了。曾有些基督徒認為以色列一定沒法奪回耶路撒冷,如果猶太人無法取回耶路撒冷,以西結書三十八章預言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就無法應驗。結果,在19675 7 日,猶太人奪回耶路撒冷。現在,有人說以色列人根本沒可能建造第三所聖殿,因為他們若真的建造聖殿,整個世界也起來反對,這正正就像撒迦利亞書十二章提及的事,世上所有民族都起來反對這件事。撒迦利亞三次提到這件事會成就。既是這樣,大家認為耶穌基督會否看顧這件事呢?祂坐在神的寶上作以色列的王。

最後,聖靈形容彌賽亞為一塊石頭,這塊石頭上有七隻眼睛。聖經以眼睛比喻智慧。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別人的眼睛分辨出這個人聰明與否。若有人擁有一雙明亮或神光電射的眼睛,我們會覺得這個人有智慧。不錯,眼睛代表智慧。這塊石頭代表彌賽亞。它不是一件藝術品,或一件裝飾品,這塊石頭跟神的建造計畫有關。

那七眼代表神完全的智慧。神救了我們,要把我們建造在一起,一塊石頭不能建造一座屋子,彌賽亞被稱為這建築物的頭塊石頭,又稱為連接房角的那塊石頭。彌賽亞是房子的房角石,建築物因著這房角石確定方向。這塊房角石也把屋子的兩堵牆連接起來,同時也是最高的那塊石頭。

在西方,人們常會舉行奠基石典禮,人們會在碑上刻字紀念這慶典,內容是立那塊石頭的日期,有知名人士,例如某某王子或親王獲邀奠基。建築物奠定基石後,才可稱為完成了。而在上古時代,他們先把整座建築物建好,而建築師的級數就取決於最高那塊石頭的擺放。建築完成後,就不會再添上些什麼,不會再用水泥修補。

倘若最後安放的那塊石頭之位置及形狀與建築物頂部完完吻合,那就代表那位建築師技巧高明。那個時刻非常重要,所以很多人都會注目這件事,看看這塊石頭與建築物頂部吻合與否。若需要水泥填補,就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如果是吻合,大家都會拍手慶賀。耶穌基督是那塊房角石,是房子裡最重要的那塊石頭,亦是最高的那塊石頭,這是神聖建築的程式;很少基督徒明白這一點。新約聖經常常提到我們被建造起來,是一同被建造的。這裡有一個極重大的真理。有一天,那枝條會回到橄欖樹那裡,成為活石。到那日,祂的腳會再站在橄欖山上,我們的王會回來。我們沒有為祂加冕,但祂會帶著神的國度、權柄、榮耀回來。願主摸著我們的心,讓我們成為石頭,也就是活石,來到那永活的石頭那裡,讓祂把我們建造成為靈宮。願主的旨意成就。

── 藍培德《撒迦利亞書與末世風雲》

 

 

信心的重建──撒迦利亞的挑戰(劉少康)

 

  今年是戴德生先生創辦中國內地會一百廿五週年紀念。而在今個月,海外基督團(即前中國內地會)會舉行一個很特別的感恩會。回想起一百廿五年前;當時中國仍然落在一個相當落後的光景裏面。戴德生先生是一位英國人,他熱愛中國,特別關心那些住在內陸的中國人。最初,戴德生先生在上海一帶為主作工;但後來他發覺所有宣教士都住在中國沿海通商口岸的地方,而內陸許多省份根本沒有人進去。那時,他心裏有很沈重的負擔──在內陸的中國人有誰向他們傳福音呢?一八六五年戴德生先生憑著信心,用十英鎊在銀行開了一個口。他祈禱求神賜給他廿多個青年人,好和他一齊進入內陸向那群可愛寶貴的人做傳福音工作。感謝神,在一八六六年有一艘船從英國開航來到中國,船上連男女老少合共有廿二人。從那時起,戴德生先生就開始了內地會在中國的事奉。那時戴德生先生只有十英鎊,卻要供養廿多個人在中國的生活費;但他憑著單純的信心倚靠神。而神亦很恩待他。後來中國內地會正式成立。當戴德生先生離開世界那一年,內地會已經有八二八個宣教士。感謝神,一個很小很微弱的信心,神就能成就又大又奇妙的事。各位,今日你們的信心在哪裏呢?

  最近,當我再次翻看戴德生傳時;實在非常受感動。一八六五年他創辦中國內地會,一八六六年一群青年人坐船從英國來到中國,開始內地會工作。一八六七年戴德生先生遭遇到一次打擊──他最疼愛的女兒──恩惠死於水腦病。那時她只得八歲。當她病危臨終的前幾天,戴德生寫了一封信給他在英國的一個好朋友柏加先生。信中寫著:「這時,我坐在將要離世最親愛的小恩惠旁邊,寫這封信給你。她患了水腦病。明知道英國婦孺難適應中國內陸惡劣天氣、環境和衛生;我仍然把我的妻子和小孩子帶到此地,這並不是我愚蠢或是藉此揚名;只是因為我甘願把我自己和我全家奉獻在主的祭壇上!」夏天來到,戴德生知道英國小孩實在不能適應中國內陸特別是江浙一帶炎熱氣候。經過長時期禱告,他們倆夫婦決定將小孩先送返英國。他們預備在揚州送小孩離開,就在過長江時;戴德生五歲的兒子撒母耳患了病,而且病情急劇惡化;不久更離開了世界。對於他的女兒和兒子相繼離世,戴德生再寫了一封信給柏加先生。信中寫著:「現在已經有兩個小孩無須我們掛慮,他們睡在耶穌的懷抱中。親愛的弟兄啊,雖然我難免常常流淚。然而,感謝神,准許我這極其不配的人有份於這偉大的工作。」信心,是何等重要。要建立神的工作,為主做更大的工作時;我們需要有剛強的信心、堅定的信心。各位,讓我們起來重建信心。今日你的信心在哪裏?你是否相信神是信實的?當戴德生帶著信心踏出第一步時,他甚麼也沒有;銀行沒有錢沒有人肯陪他一齊來中國。但當他憑著信心踏出第一步時,神就恩待、賜福這個差會;讓這個差會不斷發展。信心是何等重要呢!

  昔日以色列人在重建耶路撒冷聖殿時,因遇到許多攔阻和意外而感到灰心而失望。但感謝神,當以色列人最動搖、最沒有信心和失望的時候,神親自差遣先知來激勵他們,使他們恢復信心,最後聖殿被重建起來。各位,今日我們是多麼需要信心;尤其是在今日這個時代,面對香港局勢轉變的時候,你知我是否仍然有信心呢?求主幫助!

  舊約聖經十二卷先知書裏面,撒迦利亞書是篇幅最長的一卷,共有十四章。第一至六章描寫八個異象。而第七八兩章共寫了四篇信息。最後第九至十四章講出兩個默示。或者先讓我們認識撒迦利亞這位先知。撒迦利亞是一位很年青的先知,他有朝氣和理想。對神存著一個盼望和順服的心,他以先知的身份宣講神的信息。另外一方面,他是一位祭司。所以他很重視獻祭的活動,並且注重禮儀上的潔淨和敬拜的生活。今日讓我們從撒迦利亞的挑戰中得著信心的重建。

  在撒迦利亞書第一章提到神藉撒迦利亞先知對以色列人宣講信息。先有哈該先知、後有撒迦利亞先知,神不停供應信息給以色列民;使他們有信心重建神的殿。各位弟兄姊妹,如果今日我們要起來重新建立、重整我們自己屬靈生命,神同樣會按時供應祂的話給我們,使我們靠著祂得復興!今日,你有沒有面對神?當我們轉向祂,祂就轉向我們。這是先知給我們的一個確實應許。原來神伸出祂慈愛的手呼喚我們,叫我們不要再偏行己路;要回轉歸向祂。何謂「回轉」?就是離開你的惡行,離開罪惡回到神面前。昔日你是背向神,走自己的路。今日你回轉過來。知道在甚麼地方走錯了,就在甚麼地方重新站立,仰望神的恩典歸回。當我們回轉時,神就歸向我們。當我們親近神,神就更加親近我們。所以撒迦利亞先知傳出的第一個信息,就是叫百姓回歸!當我們回轉面向神,當我們願意仰望神的憐憫和榮美時;我們就能從神那裏重新得著盼望。

  (亞一7-6)記述先知見到的第一個異象。「我夜間觀看」、見一人騎著紅馬、站在窪地番石榴樹中間。在他身後,又有紅馬、黃馬和白馬。」(亞一 8)到底這異象代表甚麼﹖其實這個異象含有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在夜間的時候,我們要觀看。正如詩篇裏面告訴我們守夜的如何等候天亮一樣。今日的世界同樣落在一個黑暗的環境裏面──到處都有地震、饑荒,民攻打民,國攻打國。面對這些情況,我們是否需要抬頭觀看,看神在這時代要顯明的是甚麼作為?我們有否帶著信心的眼睛觀看呢?不單要觀看更要守望,做一個黑夜的守望者,隨時儆醒,為主作見證。另外,在異象中提及的番石榴樹,雖然只是一些矮樹叢,卻能散發芬芳的香氣。各位,在今日黑暗的世代中,誰能散發基督的香氣呢?在舊約聖經中,馬的顏色是有代表性和豫表性的。紅色代表戰爭,特別在戰爭當中有流血。而黃色的馬,有人推測是紅色和白色的綜合,可能是指戰爭後帶來的混亂景況。最後是白馬,白馬往往代表勝利、凱旋和榮耀;即勝利凱旋的榮耀之意。而整個異象就是說,我們要觀看、仰望和儆醒。求神開我們信心的眼睛,尤其面對這黑暗的世界;讓我們做一個守望者。守望等候天亮的來到。讓我們儆醒、等候這天發亮的時刻罷!

  昔日,當亞蘭王圍城的時候,以利沙的僕人真的很害怕,大軍壓境,怎麼辦呢?以利沙很安靜,他不是求神開他僕人的眼。當神真的開他僕人的眼,他們就看見滿山上原來都充滿神的火車、火馬在四周安營,保衛他們。不錯,當我們今日看到四周政治局勢、各地變化、聽到很多地震風聲,這些都叫我們膽顫。但讓我們仰望這位坐在寶座上掌權的神,祂要在現今的世代顯明祂的作為,祂要施行拯救。各位屬神的兒女啊!讓我們抬頭觀看,讓我們帶著信心的眼睛仰望神,祂要引導我們走前面的路。至於教會,要在地上為神作見證;在黑暗的世代中成為明亮的燈台。在一個充滿各種聲音和各樣異端的世代中;為真理發聲,做個時代見證人。在黑暗的世代,是何等需要光明;我們是何等需要散發從神而來,從主耶穌基督而來的香氣呢?

  (亞一12-17)提到神雖然曾經惱恨耶路撒冷和猶大,但最後神仍會施憐憫、拯救他們。在第十三節提及耶和華用美善的安慰話。美善含著憐恤的意思;是帶著恩慈、愛憐而發出的說話。而安慰則是低吟嘆息。即使今日四周好像漆黑一片,但我們的神仍然在這時代作工,這就是美善的安慰話。而第十四節至十七節則提到神為錫安為耶路撒冷心裏極為火熱,因為神從前稍微惱怒,敵人就對耶路撒冷和錫安的人加害過份。因此神要回到耶路撒冷,並且要重新得著榮耀。一直以來,神的殿代表神自己的榮耀,而耶路撒冷的城牆則代表神的榮耀在列國中得著彰顯。本來神的殿被拆毀,城牆也被破壞,那是何等羞恥的事。但神要恢復祂的敬拜和見證,神的榮耀要在這地方得彰顯。各位,你有沒有看見這幅圖畫?你有沒有信心神要在這末後的世代做更大的事?不但是神的殿被建立,城牆被建立,神的恩典和福氣更加傾倒在我們身上。而且這豐盛的恩典要滿溢出去,流到其他地方。耶和華再安慰錫安,並且揀選耶路撒冷。今日神同樣揀選屬祂的兒女為祂完成工作,在這世代成就神的旨意!所以撒迦利亞書不單帶給我們異象,也帶給我們信心。

  另外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五個異象,記載在亞四章,第一節提到撒迦利亞被天使叫醒,其實撒迦利亞是否真的睡著呢?本來他一直看著異象,怎會睡著呢?可能他只是被神的異象吸引,所以當另一位天使又來的時候;就好像拍醒他一樣,讓他再一次觀看。今次神讓撒迦利亞看見一個燈台,而燈台就代表以色列國;以色列要再一次被建立、被高舉。而這燈台有七盞燈,另每盞有七個管子,則合共有四十九個管子。而燈盞是需要油的供應,所以在燈盞的左右邊都有一棵橄欖樹;在以色列,油的來源自橄欖,即供應燈的原料。油是何等重要。油有滋潤、潤滑的意義。油更有醫治裹包創傷的意思,油能夠燃點發光,當點著火的時候更帶給我們溫暖。油帶來潤澤,所以古代膏立帝王的時候,都會用油倒在他們頭上,代表神的恩福臨到他們身上。而且透過這個帝皇,將神的恩典帶給整個民族。到底;今日我們所倚靠的又是甚麼?在第六節提到一個很重要的宣告,就是我們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勢力指軍事,勢力有軍事力量的意思。而才能可能是指我們的財富和資源;指我們的經濟能力。我們今日是倚靠人的力量麼?是靠賴人的經濟能力麼?不是,我們所倚靠的乃是神的靈。這個信息何等的重要。

  我們今日要為神工作,要有信心讓神的靈幫助我們,讓我們一齊起來為神作工。因為我們不是靠自己有甚麼力量,不是靠我們眾人能成就甚麼,我們今日所倚靠的,是神自己的靈在我們當中運行帶領我們。所以撒迦利亞就用這個信息,勉勵當時的百姓,讓我們仰望神,神的靈在我們當中作工。

  今日神的靈在各地有很奇妙的作為,神自己要在這世代中行又大又奇妙的事。我們今日有沒有順服神的帶領,我們今日所倚靠的對象是甚麼呢?讓我們看見神要在我們當中用祂自己的方法成就祂的美意。

  「大山哪,你算甚麼呢?在所羅巴伯面前你必成為平地,他必搬出一塊石頭安在殿頂上,人且大聲歡呼。」(亞四7)原來當所羅巴伯開始要工作時,可能只是一個很小的開始,聖經中提到搬出一塊小石頭立在殿頂上。這裏有兩個解釋,一是建殿時要立好根基;立好根基後就要在上面建造。最先是要搬一塊小石頭出來開始建造。第一塊石頭算甚麼呢?不過是一個好微小的開始。但誰敢藐視那日的事為小呢?一些好微少的開始,神豈不會成就很大的事麼?好像剛才提到中國內地會起先只戴德生一人有這樣的負擔,好多人都不支持他和認為他瘋狂。怎可以帶一班人進入中國。但一件微小的工作,一個信心的開始,誰人敢小盱他呢?亦有人解釋搬出一塊石頭立在在殿頂上可能是指聖殿在最後行平頂禮,最後一塊石頭放在殿頂上,神的聖殿就完成了。所羅巴伯的手既立了聖殿的根基,他的手必定完成這件工作。

  各位,今日如果你和帶著一點點的信心。求神幫助、堅固我們,使我們能在這世代為神作工。今日我雖然是那麼軟弱,那麼微小。但若果我將自己放在那神的手中,定能夠成就神自己的計劃。你願不願意將自己交在神的手中被神使用呢?不是倚靠你有甚麼勢力、甚麼才能;乃是倚靠神的靈,方能成事。── 劉少康《來吧!我們重新建造》

 

 

撒迦利亞書難題(Gleason Archer)

 

有何確據,證明撒迦利亞書九至十四章的作者,與一至八章的作者是同一人?

  
  解答這條問題,需涉獵多方面資料,以嚴格態度來作詳細的討論。本文作者已經在另一本著述Survey of Old Testament Intro- duction(中譯本:《舊約概論》,香港種籽),詳細陳明撒迦利亞書的統一性及可信性。有某些學者認為,撒迦利亞書九至十四章乃於主前三至二世紀寫成;有關他們的論據,《舊約概論》有所陳述,並加以反駁。撒迦利亞先知于主前五二0年左右開始其職事,那時,他協助哈該呼籲重建聖殿。主前四八O年左右,薛西大軍攻希臘而不果後(參九13),是撒迦利亞完結其職事之時。撒迦利亞書的一至八章與九至十四章,其寫成年代極可能相距數十年,因為兩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不同地方,風格亦迥異。在風格與主題上,九至十四章流露出較晚期的特色;至於一至八章,則較接近重建聖殿(主前五一六年完工),在八章經文內,都充滿建殿的意識形態。無論如何,沒有文字上的證據可以證明前後兩段出自不同作者。

  
  撒迦利亞書難題的特別注釋:

  
  讀者要留意一至六章所記的異象及其象徵意義,並細察七至十四章的某幾段預言性經文,相信這樣會對理解整卷撒迦利亞書的結構有所説明。要瞭解撒迦利亞書,並看清楚具如此魅力的先知,我們需要下一翻苦功:詳細研讀及比較古代的有關資料,與此段時期有關的文獻。在這本篇幅不大的聖經難題匯篇內,我可以寫出來的,就只有在過去十多年來我的研究成果,以及在課堂上的講義,以指出撒迦利亞書的一致性,及其預言的應驗。然而,只帶出我的結論,卻刪除這結論賴以成立的證據,對讀者的幫助不大。本來最妥善的解決方法是將此書卷內較難解的經文加以簡略的解釋,但本書的篇幅容納不下這些解釋性文字。另一方面,若在這裡詳解撒迦利亞書,則啟示錄也需作同樣詳盡的釋義了。因此,我決定不在這裡探究撒迦利亞書的異像。讀者若有興趣作進一步研究,可參看有關撒迦利亞書的其他書籍,下列書籍都刊載了近年來對於此卷先知書的討論。David BaronVision and Prophecies of Zechariah(Lond 1918)George LRobinsonThe TwelveMinor Prophet(New YorkDoran1926)Charles LFeinbergGod RemembersStudies in Zechariah (WheatonVan Kampen1950)Zondervan出版社的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vol7,裡面有Kenneth LBarker對撒迦利亞書的注釋,這位學者的著作向來都是有分量的,因此撒迦利亞書注釋亦必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