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迦利亞書第二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關乎重建聖殿的異象()

   四、持準繩者的異象──耶路撒冷必要興旺(1~13)

         1.手拿準繩量度耶城,預表將要重建(1~2)

         2.天使預告耶城將會住滿人畜,好像無城牆的鄉村(3~4)

         3.神將親自作耶城的保護和其中的榮耀(5)

         4.神呼籲被擄到各地之民逃回耶城(6~7)

         5.神視選民如祂眼中的瞳仁,必懲罰擄掠他們的列國(8~9)

         6.神必與錫安同住,並使多國歸附祂作子民(10~11)

         7.神必收回聖地,再揀選耶城作祂聖所(12~13)

 

貳、靈訓要義

 

【神的心意是要重建聖殿】

   一、用異象啟示神要復興耶路撒冷(1~5)

         1.神差遣天使量度耶路撒冷,為要著手重建聖殿(1~2)

         2.神藉天使的口預告耶路撒冷將會繁榮興盛(3~4)

         3.神應許祂將要親自作耶路撒冷的保護並作其中的榮耀(5)

   二、用預言啟示神必復興耶路撒冷(6~13)

         1.神呼籲被擄到北方之地的餘民逃回錫安(6~7)

         2.神啟示祂與選民感同身受──摸他們如同摸祂瞳仁(8)

         3.神啟示祂必掄手懲罰那擄掠選民的人(9)

         4.神應許祂必住在選民中間,並使多國之民歸附(10~11)

         5.神應許祂必收回聖地,並再揀選耶路撒冷(12)

         6.神應許祂必興起,從聖所出來預備有所行動(13)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迦利亞書註解》

 

叁、其他綱目

 

【講題一:聖城的興旺:火城與榮耀】

經文:迦2:1-5

   一、聖城必有天使仗量1-2

   二、聖城必有人民居住3-4

   三、聖城必有神作榮耀5

── 毛南春陽

 

【講題二:子民受安慰:有神同在】

經文:迦2:6-13

   一、被擄的子民應當逃回本地6-7

   二、錫安的子民應當歡樂歌唱8-10

   三、多國的子民應當靜默無聲11-13

── 毛南春陽

 

【第一大段 神對耶路撒冷和錫安的永遠旨意(第一章至第二章)】

肆、準繩的異象——是屬靈的耶路撒冷

一、聖靈的工作丈量耶路撒冷

     『我又舉目觀看,見一人手拿準繩。我說:「你往哪裏去?」他對我說:「要去量耶路撒冷,看有多寬多長。」與我說話的天使去的時候,又有一位天使迎凓他來,對他說:「你跑去告訴那少年人說,耶路撒冷必有人居住,好像無城牆的鄉村,因為人民和牲畜甚多。耶和華說:我要作耶路撒冷四圍的火城,並要作其中的榮耀。」』(亞 2:1~5

(一)手拿準繩量耶路撒冷

(二)居民甚多

(三)我要作耶路撒冷四圍的火城,並要作其中的榮耀

二、對逃脫之民的信息

 『耶和華說:「我從前分散你們在天的四方[原文是猶如天的四風],現在你們要從北方之地逃回。這是耶和華說的。與巴比倫人同住的錫安民哪,應當逃脫。萬軍之耶和華說,在顯出榮耀之後,差遣我去懲罰那擄掠你們的列國,摸你們的就是摸他眼中的瞳人。看哪,我[或譯:他]要向他們掄手,他們就必作服事他們之人的擄物,你們便知道萬軍之耶和華差遣我了。』(亞 2:6~9

 (一)逃脫之民——得勝子民

 (二)分散在天的四方——要從巴比倫逃走

 (三)摸你們的就是摸祂眼中的瞳人——看哪,我要向他們掄手——

三、錫安必歡樂歌唱

    『錫安城啊,應當歡樂歌唱,因為我來要住在你中間。這是耶和華說的。」那時,必有許多國歸附耶和華,作他[原文是我]的子民。他[原文是我]要住在你中間,你就知道萬軍之耶和華差遣我到你那裏去了。耶和華必收回猶大作他聖地的分,也必再揀選耶路撒冷。凡有血氣的都當在耶和華面前靜默無聲;因為他興起,從聖所出來了。』(亞 2:10~13

 (一)我來要住在你中間

 (二)必有許多國歸附主,作祂的子民

 (三)凡有血氣的(眾肉體)都當在主面前靜默無聲

 (四)因為祂興起,從聖所出來了

── 史伯誠《撒迦利亞書綱要》

 

【神的吩咐有三方面的應許(二1-5)】

  一、耶路撒冷必有人居住(二4b)━━這是豐盛繁茂的應許(人民牲畜甚多),是勝利後的情況,而非國家敗亡受蹂躪後的情形;而城市不需城牆,表示太平盛世,不用城牆作防禦敵人之途(這應許在歷史上尚未應驗,仍待彌賽亞在地上作王時才完全實現;參八十年後的尼希米要將城地分配,勉強百姓入城居住)。

   二、神必作耶路撒冷的火牆(中譯「火城」)(二5a)━━此時神也加入彌賽亞的應許,保證耶路撒冷必成為火城,即堅固之城(參出廿四24)。

   三、神作聖城的榮耀(二5b)━━這是神與其子民同在的應許。

——馬有藻《撒迦利亞書詮釋》

 

【第三個異象(二1~13)】

  一、聖城有無界的範圍(二1~5

   二、聖民之被擄的擄物(二6~13

——賈玉銘《聖經要義》

 

【鼓勵安慰性的預言】

   一、歸回原處(二6-7)━━以色列因犯罪而分散在四方,特別在北方的巴比倫,如今可歸回原處,因為神必會懲罰列國,故要「逃脫」,免遭池魚之殃。這句話尤對那些不願歸國的人發出。 

   二、懲罰列國(二8)━━神懲罰列國時就是顯出榮耀時(亦有人將之解作彌賽亞之誕生),因他們「摸」(nogeca,意「觸摸」、「打擊」;「瘟疫」一詞源自此字根)。神的「瞳人」以色列,神必會特別保護其選民(申卅二10)。

   三、由僕轉主(二9)━━神會向以色列的仇敵掄手,叫本是敵人擄物的以色列人(先前服事列國),由奴僕的身份搖身一變成為擁有擄物的得勝者。

   四、有神同在(二10)━━這是極可喜的應許,神不再離開他們,「以馬內利」與他們永同在(參賽十二6;番三14-15;結四十八35)。

   五、多國歸附(二11)━━「歸附」(Nilwu,意「歸屬」,即「利未」之意);此應許在舊約多處出現(參詩六十七23,七十二7,一0二14-23;賽二1-4,十九23,六十1-3;亞八20-23)。

   六、收回聖地(二12a)━━雖萬國歸附神,但神對以色列的應許永不改變。他必將他的地,那分別為聖之地收回作自己的份(參賽十九25)。以色列是神的產業,此點在舊約中是一個極寶貴的應許(申九24;賽十九24-25)。

   七、堅定揀選(二12b)━━神多次向選民宣告他與他們所立的恩約,叫選民蒙福報恩。

——馬有藻《撒迦利亞書詮釋》

 

【亞二章綱目】

   四、第三異象:拿準繩者量城──建造聖城(2:1~13)

         1.量城的異象(2:1~5)

         2.安慰的應許(2:6~13)

             (1) 耶和華從前分散他們,現在要錫安民逃回(2:6~7)

             (2) 基督這位受萬軍之耶和華所差遣的,以及差遣者萬軍之耶和華,將要抵擋列國(2:8~9)

             (3) 錫安城因神同住而當歡樂歌唱(2:10~11)

             (4) 一切有血肉的,當在耶和華面前靜默無聲(2:12~13)

── 梁家聲《撒迦利亞書讀經講義》

 

【回轉得福(二113)】

一、選民的祝福(461013)──這祝福包括了三方面:

  1、百姓要從被擄之地歸回,人數眾多,居住在耶路撒冷(46

  2、神應許作他們的保障,用火城取代四圍的城牆(5)。神要住在他們中間(1011),並作其中的榮耀(5下)

  3、百姓必再恢復其蒙揀選作選民的位分與福氣(12,參一17)。列邦也將歸附耶和華為子民(11

二、列邦的審判(79

──《新舊約輔讀》

 

【第二章綱目】

 貳、八個異象  1:7-6:15

   三、第三個異象  2:1-13

     (一)先知看到一人拿準繩,並表明要去量耶路撒冷的長寬。 2:1-2 

    (二)天使告訴先知:耶路撒冷將會有很多居民,好像無城牆的鄉村一樣。2:3-4 

    (三)耶和華應許要做耶路撒冷四圍的火城與榮耀。 2:5 

    (四)耶和華呼籲以色列人歸回,因為他要懲罰擄掠百姓的列國。 2:6-9  

   (五)耶和華要錫安城歡樂歌唱,因為祂在他們中間,要讓耶路撒冷復興。2:10-13 

──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你的耶城有了神  撒迦利亞書2章】

   一丶量耶城神看顧百姓2:1-2

   二丶看耶城無城牆復興2:3-4

   三丶神耶城神自己保護2: 5

   四丶屬耶城的民當逃脫2:6-7

   五丶在耶城外的必受罰2:8-9

   六丶住耶城的有神同在2:10

   七丶進耶城作神的子民2:11

   八丶選耶城作衪的聖地2:12-13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撒迦利亞書第2 準繩異象】

摸你們的

摸眼瞳人

一、無城牆的鄉村

二、錫安得脫災害

三、應當歡樂歌唱

1.要量耶京

2.人畜甚多

3.四圍火城

1.擄民逃回

2.顯神榮耀

3.懲罰列國

1.應許同在

2.多國來歸

3.審判萬民

── 張志新《查經分章大要》

 

【第二章  聖城被建造】

   1) 準繩量耶路撒冷、1/2

   2) 聖城必有人居住、3/4

   3) 神做其中的榮耀、5

   4) 分散的子民歸回、6/7

   5) 列國必遭受刑罰、8/9

   6) 錫安當歡樂歌唱、10

   7) 多國做神的子民、11

   8) 收猶大揀選聖城!12/13

── 郭提多《那鴻書讀經講道輔導題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