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迦利亞書第三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關乎重建聖殿的異象(三)】 五、大祭司約書亞穿新衣的異象──除掉神子民的罪孽(1~10節) 1.神責備那與大祭司約書亞作對的撒但(1~2節) 2.神命給約書亞換穿華美的衣服並戴潔淨的冠冕(3~5節) 3.耶和華的使者告誡約書亞謹守神的命令才可管理聖殿(6~7節) 4.神應許親自設立並雕刻那預表基督的石頭(8~10節) 貳、靈訓要義 【大祭司約書亞穿上華美的衣服】 一、耶和華的使者預表主耶穌基督作神子民(大祭司約書亞)的中保(1~2節) 1.在神面前作神子民的辯護者,抵擋撒但的控告(1節) 2.神接受基督的辯護,責備撒但(2節上) 3.神判定祂子民是從火中抽出的一根柴──蒙恩者(2節下) 二、主耶穌基督的救贖已經除去神子民的罪污(3~5節) 1.神子民照著污穢的本相站在主的面前(3節) 2.主的救贖使神的子民得以脫離罪孽(4節上) 3.神子民因著接受主的救恩,得以穿戴基督──華美的衣服和潔淨的冠冕(4節下~5節) 三、主耶穌基督對神子民蒙恩後的期許(6~7節) 1.遵行神的道路(7節上) 2.謹守神的命令(7節中) 3.管理並看守神的家(7節下) 四、預言那要來的基督(彌賽亞)和祂的救恩(8~10節) 1.大祭司約書亞和他的同伴(所羅巴伯)是作預兆的(8節上) 2.神要使大衛的苗裔──基督,即彌賽亞發出(8節下) 3.神要親自雕刻那有七眼的石頭(9節) (1)是神在約書亞面前所立的石頭──道成肉身(9節上) (2)石頭上有七眼──祂滿有聖靈,乃是活石(9節中) (3)神要親自雕刻這石頭──使祂受苦,釘十字架(9節中) (4)要在一日之間除掉這地的罪孽──為人擔罪,完成救贖(9節下) 4.神人和睦,平安歸於祂所喜悅的人(10節)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迦利亞書註解》 叁、其他綱目 【講題一:穿上新人的約書亞】 經文:迦3:1-5 一、大祭司約書亞被撒但控告1-2 二、大祭司約書亞站著事奉神3-4 三、大祭司約書亞戴潔淨冠冕5 ── 毛南春陽 【講題二:忠心僕人的賞賜】 經文:迦3:6-10 一、告誡約書亞:遵行謹守的命令6-7 二、應許約書亞:除掉這地的罪孽8-9 三、祝福約書亞:同享神賜的福樂10 ── 毛南春陽 【大祭司的異象】 讀經:亞3:1-7 時間與背景:以色列民從被擄之地回國重建聖殿 一、大祭司站在神面前,信徒得救之後個個都是祭司的職分,“惟有你們是君尊的祭司……”(彼前2:9) 二、“撒但……與他作對”要認識撒但的詭計,祂是“晝夜控告我們的弟兄”(啟12:10)專與聖徒作對頭。(參路18:1-8) 三、神的恩典,他責備撒但,因神揀選了耶路撒冷,正像我們在神面前蒙恩典,乃是“用火抽出來的一根柴”(亞3:2) 四、神的吩咐: 1、脫去他污穢的衣服“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神,得以成聖”(林後7:1)“並要追求聖潔,非聖潔不能見主”(來12:14) 2、穿上華美的衣服,戴上潔淨的冠冕,即是披戴基督“穿上新人”“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弗4:20-24 羅6:5) 五、神的告誡(勸勉和儆戒) 要遵行主的道,謹守主的命令—— 1、可以管理神的家; 2、看守神的院宇; 3、可以在這些站立的人中間來往——與眾聖徒有正常的交通。 ──
王國恩 【脫舊穿新(三1~5)】成聖的工夫,我們靠自己作不到,越掙扎,越可憐。這是主作的。 一、脫去污穢衣服——指消極方面 1、撒但作對 2、神不受理——變控告為代禱 二、穿上光明衣服——指積極方面 三、戴上潔淨冠冕(三5)──信徒的生命生活聖潔高尚,這就是信徒的潔淨冠冕。 ——賈玉銘《聖經要義》 【勖勉造就(三6~10)】在基督裡受的勖勉和造就。許多人失敗的原因,是因靠自己——律法的義,不靠基督的義。 一、勖勉(三6~7) 二、造就(三8~10) ——賈玉銘《聖經要義》 【安慰的預言(三6-10)】——「誥誡」(三6-7)及應許(三8-10)。 一、管理神家(三7a)━━以色列當遵守神的律法,就可以代替神「管理」(tadhin,意「治理」,特別指「懲罰性」,如創十五14;伯三十六31,或「保護性」方面的管理,(如創三十6;箴三十一9)他的家(以色列國稱為「神的家」)。此點必使以色列人獲得無限的鼓舞與振奮。 二、看守院宇(三7b)━━並可以「看守」(tishmor,意「看顧」,如創二15;或「守望」,如士一24)神的殿,不叫人褻瀆之(如主後來潔淨聖殿的作為)。 三、自由敬拜(三7c)━━可在這些站立的人(指服事神的天使,在異象中,天使具有人的形象)中來往,即參與天使們自由地敬拜、無懼地接近並與他們一同事奉神。 四、苗裔發出(三8)━━約書亞與其餘的祭司,就是作「預兆的」(Mophthim,意指「將來事物之預表」(參賽八18,二十3;結十二6,廿四24),指祭司們為以色列祭司國度的標誌(他們的出現表示祭司國度要恢復了)。神又必使他的僕人(「我的僕人」亦是彌賽亞之名稱,參賽四十二1,四十九3、5,五十二13,五十三11;結三十四23、24)稱「苗裔」(zemach,英譯shoot,「大衛的」是補字)出來,這是彌賽亞來臨的應許(參賽四2,六十一11;耶二十三5,三十三15)。 五、立定石頭(三9a)━━神應許在約書亞面前選立(將「所立」譯作「選立」)石頭(「石頭」亦是彌賽亞之名詞,參賽八14,廿八16;但二35;詩一一八28),在「那」(補上這指定詞)石頭上有七眼,象徵全知,也指出石頭帶有神的屬性(猶太傳說七眼代表歸回時代的七大領袖:約書亞、所羅巴伯、以斯拉、尼希米、哈該、撒迦利亞及瑪拉基)。神應許給約書亞一塊全知的石頭,這石頭代表彌賽亞,這也是但以理預言那打碎列國的石頭(但二35),藉此叫約書亞安心,神的國度必然建立。 六、除掉罪孽(三9b)━━神親自雕刻這石頭(指神親自引導彌賽亞,使他完成神的救贖偉工),並在一日之間除掉罪孽。 七、平安豐盛(三10)━━「當那日」(舊約常用之詞彙,統稱「耶和華的日子」,分審判及福氣兩部份,此處是論祝福即禧年國部份,此時是描繪彌賽亞時代的氣象)。神便賜平安豐盛給以色列,堅定揀選之福樂(參王上四24、25;彌四4)。 ——馬有藻《撒迦利亞書詮釋》 【第二大段 約書亞的異象(第三章) 論及恢復時代的祭司體系】 壹、 撒但在神面前控告約書亞 一、大祭司的職分 『天使[原文是他]又指給我看:大祭司約書亞站在耶和華的使者面前;撒但也站在約書亞的右邊,與他作對。耶和華向撒但說:「撒但哪,耶和華責備你!就是揀選耶路撒冷的耶和華責備你!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嗎?」』(亞 3:1~2) (一)擔當神兒女的一切責任 (二)和神兒女的命運交織在一起 二、神為約書亞責備撒但 三、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嗎 (一)被擄歸回子民的價值 (二)荒涼的火焚燒神的兒女 (三)約書亞帶領歸回子民事奉的寶貴意義 貳、 脫去污穢,穿上榮美 『約書亞穿凓污穢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說:「你們要脫去他污穢的衣服」;又對約書亞說:「我使你脫離罪孽,要給你穿上華美的衣服。」我說:「要將潔淨的冠冕戴在他頭上。」他們就把潔淨的冠冕戴在他頭上,給他穿上華美的衣服,耶和華的使者在旁邊站立。』(亞 3:3~5) 一、 脫去污穢就是脫去罪孽 二、 穿上華美就是穿上基督和基督的救恩 三、 戴上潔淨冠冕是戴上基督的榮耀 參、 耶和華使者的教導 『耶和華的使者告誡約書亞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你若遵行我的道,謹守我的命令,你就可以管理我的家,看守我的院宇;我也要使你在這些站立的人中間來往。』(亞 3:6~7) 一、 遵行我的道,謹守我的命令,就可以管理我的家 二、 我要使你在這些站立的人中間來往 肆、 基督和聖靈的職事 『大祭司約書亞啊,你和坐在你面前的同伴都當聽。(他們是作預兆的。)我必使我僕人大衛的苗裔發出。看哪,我在約書亞面前所立的石頭,在一塊石頭上有七眼。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親自雕刻這石頭,並要在一日之間除掉這地的罪孽。』(亞 3:8~10) 一、大祭司和他的同伴都是作兆頭——主的代表—— 二、「大衛的苗裔」——復活的基督 三、有七眼的石頭——聖靈和聖靈的職事 (一)親自雕刻這石頭 (二)一日之間除掉這地罪孽 (三)神的百姓承受救恩產業 『當那日,你們各人要請鄰舍坐在葡萄樹和無花果樹下。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 的。」』(亞 3:10) ── 史伯誠《撒迦利亞書綱要》 【亞三章綱目】 五、第四異象:撒但敵對約書亞──大祭司贖罪與治理神的家(3:1~10) 1.異象(3:1~5) 2.誥誡(3:6~7) 3.應許(3:8~10) ──
梁家聲《撒迦利亞書讀經講義》 【第三章綱目】 貳、八個異象 1:7-6:15 四、第四個異象 3:1-10 (一)撒但與大祭司約書亞作對,耶和華責備撒但。 3:1-2 (二)神使大祭司約書亞(代表以色列人)脫離罪孽,讓他穿上華服。3:3-5 (三)天使告誡約書亞:只要守住神的命令就可以管理聖殿。 3:6-7 (四)預言彌賽亞將到,神要除去猶太地的罪孽,使猶太地和平。3:8-10 ──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你的蒙恩全靠神 撒迦利亞書3章】 一丶神知撒但與人作對3:1 二丶神幫百姓責備撒但3:2 三丶神命僕人脫去污穢3:3-4 四丶神賜美衣戴上華冠3:5 五丶神教僕人遵守真道3:6-7 六丶神對眾人所說當聽3:8 七丶神藉基督贖人罪孽3:9 八丶神愛贖民得享安息3:10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撒迦利亞書第3章 控約書亞】
── 張志新《查經分章大要》 【第三章 大祭司異象】 1) 撒但與祭司作對、1 2) 耶和華開口責備、2 3) 脫去污穢的衣服、3 4) 戴上潔淨的冠冕、4/5 5) 使者在旁邊站立、6 6) 受託付管理神家、7/8 7) 大衛後裔生基督、9 8) 聖民除罪得安息!10 ── 郭提多《那鴻書讀經講道輔導題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