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撒迦利亞書第九章綱目

 

壹、內容綱要

 

【彌賽亞第一次降臨前後】

   一、彌賽亞第一次降臨之前(1~8)

   二、彌賽亞第一次降臨時的情景(9~10)

   三、彌賽亞第一次降臨所帶來的福分(11~17)

 

貳、靈訓要義

 

【彌賽亞(耶穌基督)首次降臨所啟示的新約】

   一、啟示新約蒙恩的人(1~8)

         1.蒙恩的原則──無論世人或選民都須仰望耶和華(1)

         2.倚靠自己智慧、能力、錢財的人都要滅亡(2~6)

         3.少數的原則──餘剩的人得救(7)

         4.在神的家中蒙神保守(8)

   二、啟示新約的救主(9~10)

         1.謙和騎驢的王──憑公義施行拯救(9)

         2.在平安中掌權的王──除去敵對,傳講和平(10)

   三、啟示新約的救恩(11~17)

         1.立約的血是得釋放的憑據(11~12)

         2.不再受仇敵的攻擊和轄制(13~15)

         3.得神寶愛和看顧,滿有榮美的形像(16~17)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撒迦利亞書註解》

 

叁、其他綱目

 

【講題一:人的眼目都要仰望耶和華】

經文:迦9:1-7

   一、不是依靠世人大有智慧1-2

   二、不是依靠積蓄銀子金子3

   三、不是依靠君王權力幫助4-7

── 毛南春陽

 

【講題二:應當向耶和華大大歡呼喜樂】

經文:迦9:8-10

   一、因為祂親眼看顧是祂的愛家8

   二、因為祂施行公義是祂的拯救9

   三、因為祂除滅爭戰是祂的權柄10

── 毛南春陽

 

【講題三:耶和華必保護施行拯救】

經文:迦9:11-17

   一、祂使被囚有指望的罪人有保障11-12

   二、祂使弱者如勇士的刀劍有得勝13-15

   三、祂使聖民像冠冕的寶石有光輝16-17

── 毛南春陽

 

【第七大段 主第一次與第二次來的預言(第九章至第十四章)】

壹、 他們必作我餘剩的民,我必在我家的四圍安營

   『耶和華的默示應驗在哈得拉地大馬士革─世人和以色列各支派的眼目都仰望耶和華─和靠近的哈馬,並泰爾、西頓;因為這二城的人大有智慧。泰爾為自己修築保障,積蓄銀子如塵沙,堆起精金如街上的泥土。主必趕出她,打敗她海上的權利;她必被火燒滅。亞實基倫看見必懼怕;迦薩看見甚痛苦;以革倫因失了盼望蒙羞。迦薩必不再有君王;亞實基倫也不再有居民。私生子[或譯:外族人]必住在亞實突;我必除滅非利士人的驕傲。我必除去他口中帶血之肉和牙齒內可憎之物。他必作為餘剩的人歸與我們的 神,必在猶大像族長;以革倫人必如耶布斯人。我必在我家的四圍安營,使敵軍不得任意往來,暴虐的人也不再經過,因為我親眼看顧我的家。』(亞 9:1~8

貳、 主第一次的來

   『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裏!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凓驢,就是騎凓驢的駒子。我必除滅以法蓮的戰車和耶路撒冷的戰馬;爭戰的弓也必除滅。他必向列國講和平;他的權柄必從這海管到那海,從大河管到地極。』(亞 9:9~10

一、錫安的民應當大喜樂,你的王來到你這裏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

二、騎凓驢和騎凓驢駒子

三、祂的權柄必從這海管到那海

參、 啟示新約的救恩

一、 因立約的血使被擄而囚的人釋放

     『錫安哪,我因與你立約的血,將你中間被擄而囚的人從無水的坑中釋放出來。 你們被囚而有指望的人都要轉回保障。我今日說明,我必加倍賜福給你們。』(亞 9:11~12

 (一)對錫安子民的救恩

 (二)從無水的坑中釋放出來

 (三)轉回保障必加倍賜福給你們

二、 插入神的百姓如何勝過仇敵

    『我拿猶大作上弦的弓;我拿以法蓮為張弓的箭。錫安哪,我要激發你的眾子,攻擊希臘[原文是雅完]的眾子,使你如勇士的刀。耶和華必顯現在他們以上;他的箭必射出像閃電。主耶和華必吹角,乘南方的旋風而行。萬軍之耶和華必保護他們;他們必吞滅仇敵,踐踏彈石。他們必喝血吶喊,猶如飲酒;他們必像盛滿血的碗,又像壇的四角滿了血。』(亞 9:13~15)──以色列人的最後得勝

三、 新約的浩大救恩

    『當那日,耶和華─他們的 神必看他的民如浛羊,拯救他們;因為他們必像冠冕上的寶石,高舉在他的地以上[或譯:在他的地上發光輝]。他的恩慈何等大!他的榮美何其盛!五穀健壯少男;新酒培養處女。』(亞 9:16~17

 (一)他們的神必看神的百姓如浛羊,拯救他們

 (二)他們必像冠冕上的寶石,高舉在他的地以上

 1. 寶石是經過高壓與火煉產生的最榮美的生命

 2. 「冠冕上的寶石」用以榮耀君王

 (三)祂的恩慈何等大!祂的榮美何其盛!「恩慈」是良善(goodness),「榮耀」就是指美麗(beauty),說到主自己

 (四)「五穀健壯少男;新酒培養處女」「五榖」是指主的豐盛生命;「少男」說到強壯;「新酒」在聖經中是一個特別的名詞,指著聖靈;「處女」說到美麗

── 史伯誠《撒迦利亞書綱要》

 

【王首次降臨之境況(九1~17)】

  一、除滅仇敵(九1~7

   二、萬民歡樂(九9

   三、為和平君(九9~10

         1.公義的

         2.柔和謙卑的

         3.施行拯救的

         4.解除武裝的

         5.向列國講和平

   四、憑著血約(九11~15

   五、信者得榮(九16~17

—— 賈玉銘《聖經要義》

 

【彌賽亞的國權(九1017

一、國權實施的範疇(10

二、國權實施的基礎(11

三、國權實施的條件(12

四、國權實施的情形(1317

1、戰勝仇敵(1315

2、建立太平(1617

—— 馬有澡《神必紀念——撒迦利亞書詮釋》

 

【王的特徵及工作(九9-17)】

  一、公義的━━王本性公義,所以處理萬機時亦以公義為準則,回應先知書多處的描述,如賽十一3-5,九7,卅二1;耶廿三5

   二、拯救的━━王的來臨是為拯救以色列人,挽回他們所喪失的國權與國土。

   三、謙和的━━原文(ani)本意謙卑,附意順從,顯出王對神的敬虔與順服。

—— 馬有藻《撒迦利亞書詮釋》

 

【與外邦國有關的事件(九1-7)】耶和華的默示,應驗在哈得拉地大馬色(世人和以色列各支派的眼目都仰望耶和華)和靠近的哈馬、並推羅、西頓,因為這二城的人大有智慧。

   一、敘利亞(九1-2a)━━神的默示在哈得拉地的大馬色和附近的哈馬。「哈得拉」(原文是由二字組合的;hadh,意「硬」;及rakh,意「軟」)。此名字從未在聖經中出現,故引起各界學者的臆測。

         1.象徵性名字,指波斯(如在賽廿九1的耶路撒冷亦稱為「亞利伊勒」)對耶路撒冷的政策軟硬兼施(如Hengstenberg, Keil, Chambers, Henderson, H.C. Leupold等主張)。

         2.象徵性名字,指彌賽亞;因他對以色列柔和,滿有恩典,對外邦人則強硬待之,常施審判(Kimchi, Cashdan及大部份猶太傳統)。

         3.不知名的一城市(Pusey, Laetsch, C. L. Feinberg)。英國亞述學者Rowbinson爵土在一些亞述碑文中找出有關這城市(稱Hatarika)的記錄,其地點在敘利亞境內,介乎哈馬與Riblah之間。

   二、腓利基(九2b-4)━━循著吞沒了敘利亞的勢力,亞歷山大又於主前332年沿地中海東北岸揮軍直掃,攻佔了腓利基境的各小國,以推羅西頓為代表。推羅在三方面聞名當世(1)智慧;(2)堅固城市,因推羅是建在天然的岩石上,靠山面海,以賽亞稱之為「海中的保障」(廿三4),城牆高達150尺,長2640尺,牆厚27尺,後來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在主前572年用了13年時間也攻之不陷,結果仍是嗚金收兵。(3)極其富有、金銀堆積如山(參結廿八28),故自命非凡。

   三、非利士(九5-7)━━亞歷山大挾戰敗推羅西頓的餘威,乘勢南下,陸續滅了非利士一帶的小城國(City States)(以五大城國作代表以實基倫、迦薩、以革倫、亞實突,另一城迦特在此時已因烏西亞王(代下廿六6)的戰役而被消滅了)(九5)(另有學者卻稱作者故意遺漏一城,而用「四」城表示神全地性的審判)。

—— 馬有藻《撒迦利亞書詮釋》

 

【與以色列有關的事件(九8)】

  一、彌賽亞的來臨(九9)。彌賽亞的來臨是一件大喜的訊息,對以色列來說更是極大喜訊,因為彌賽亞是他們久待來臨應許的王。對亡國後多年的猶太人,這是一件喜出望外的預告,只求他早日來臨。

   二、彌賽亞的國權(九10-17

         1.國權實施的疇域(九10)━━彌賽亞既是王(九9),他實施國權是太平天國的國權。(參何一7),領域是全地。凡是戰爭的武器他都毀滅(非如HengstenbergKeil解作以色列亡國),因他帶來全地太平(如詩七十二8-11)。

         2.國權實施的基礎(九11)━━彌賽亞成為王全因他能將自己犧牲給以色列人,先完成救贖進而作全地之王。他的獻身遂成為日後為王的基礎,這為國捐驅是為神與選民立約的憑據。

         3.國權實施的條件(九12)━━彌賽亞王來臨(九9)要建立的國度(九10)是因神與選民間有契約關係之故(九11),而國度建立之條件需要選民(用「有指望的被囚人」作描述,「有指望的人」原文hattigwah前有定冠詞,指明是一種有特殊身份的人。

         4.國權實施的情形(九13-17

               (1)戰勝仇敵(九13-15)━━上文所論乃應許之言,如今作者以「因為」(ki13)介紹神如何祝福他們。在此作者以極優美的文筆書寫神如何為他的選民爭戰,叫他們吞滅仇敵,踐踏彈石(即是將仇敵的「子彈」也踐踏在腳下),又如兇猛的獅虎,撕碎仇敵,吃喝他們的血肉(參民廿三24),而仇敵之血又如濺滿祭場的血般,這是一幅狂勝的描繪,凡敵擋神的,結局也必如此。

               (2)建立太平(九16-17)━━「當那日」是舊約神學的一個特殊名詞,尤是大小先知書內主要神學命題之一,是指選民受禍(如珥三1-17;摩八9;番一至二,三8)或蒙福的時代(如珥三18-21;彌七12;摩九11-15;番三9-20)。

—— 馬有藻《撒迦利亞書詮釋》

 

【和平之君(九117)】

一、外邦的刑罰與選民的保障(18

二、和平的君王(910)──神預告一位君王要蒞臨他們當中,這位君王有四方面的特點(9

  1、他執行公義(9

  2、施行拯救(9)──在以賽亞書中「公義」與「拯救」常一起同用,且「公義」有「得勝」之意

  3、他是謙謙和和的臨到(9)──謙和有貧窮,受欺壓之意

  4、騎著驢駒子來到(9)──驢駒子代表「和平」之意

三、神為選民爭戰獲勝,選民得蒙拯救(1117

──《新舊約輔讀》

 

【亞九章綱目】

   十二、二個默示(九至十四章)

         1.第一默示:彌賽亞王之預言(九至十一章)

               (1)彌賽亞王之來臨(九至十章)

                     A.彌賽亞來臨前外邦國與以色列的情形(9:1~8)

                     B.彌賽亞來臨與彌賽亞的國權(9:9~17)

                           a)謙和之君的來到(9:9)

                           b)神使用選民攻擊列國並征服邦國(9:10~15)

                           c)彌賽亞國度的繁榮與和平(9:16~17)

── 梁家聲《撒迦利亞書讀經講義》

 

【第九章綱目】

 肆、第二部份的第一個默示  9:1-11:17

   一、耶和華從北方得勝掌權  9:1-8

      (一)默示應驗的範圍:哈得拉地大馬色、哈馬、推羅、西頓。 9:1-2 

    (二)推羅要被趕出、被火燒滅。 9:3-4

    (三)非利士看到推羅被毀就要痛苦蒙羞,但神要使非利士人變成自己的子民。 9:5-7 

    (四)神卻要保護猶大地,讓敵軍不能任意往來入侵。 9:8

  二、君王的來臨  9:9-10

    (一)先知要求耶路撒冷的百姓喜樂歡呼,因為彌賽亞來了。彌賽亞必除去戰 爭,帶來和平,擁有大權柄。 9:9-10

 三、歡樂與昌盛  9:11-17

   (一)被擄被囚的人被釋放,神要加倍賜福。 9:11-12

   (二)神要幫助以色列抵擋希臘人。 9:13

   (三)神必彰顯能力,保護拯救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享受勝利的筵席。9:14-16 

   (四)結論:神的恩典使以色列美善,少男少女因五穀和新酒健壯。   9:17 

── 蔡哲民等《查經資料》

 

【凡事在於神  撒迦利亞書9章】

   一丶人的眼目都仰望神9:1

   二丶人的財富都屬於神9:2-4

   三丶人的懼怕因沒有神9:5-7

   四丶人的仇敵當交給神9:8

   五丶人的平安是源於神9:9-10

   六丶人的歸回是出於神9:11-12

   七丶人的得勝是全靠神9:13-15

   八丶人的蒙恩當感謝神9:16-17

── 作者不詳《聖經查經題目大綱》

 

【撒迦利亞書 9保護應許】

主是公義

施行拯救

一、豫言列國受審

二、神保護他的家

三、應許加倍賜福

1.首亞蘭國

2.推羅西頓

3.非利士人

1.四圍安營

2.謙和的王

3.統管萬國

1.立約的血

2.神的弓箭

3.冠冕寶石

── 張志新《查經分章大要》

 

【第九章  和平的君王】

   1) 尋求神眾望所歸、1

   2) 積金銀卻如泥土、2/4

   3) 沒有神痛苦懼怕、5/7

   4) 神親眼看顧祂家、8

   5) 和平的君王來到、9/10

   6) 錫安的百姓釋放、11/12

   7) 助子民打敗仇敵、13/15

   8) 賜百姓五穀新酒!16/17

── 郭提多《那鴻書讀經講道輔導題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