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書目錄

 

瑪拉基書第三章註解

 

壹、內容綱要

 

【警戒、斥責與應許】

   一、警戒(1~5)

         1.神必差遣使者預備道路,煉淨人(1~4)

         2.神必施行審判,警戒一切虧負神和人的(5)

   二、斥責(6~913~15)

         1.斥責人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奪取神的供物(6~9)

         2.斥責人用言語頂撞神(13~15)

   三、應許(10~1216~18)

         1.應許若將當納的物全然送入倉庫,必要得神傾福(10~12)

         2.應許側耳傾聽敬畏神之人的談論,必要得神憐恤(16~18)

 

貳、逐節詳解

 

【瑪三1「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豫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祂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

   〔呂振中譯〕「『看吧,我將要差遣我的使者(即『瑪拉基』的意思)在我前面豫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堂;你們所愛慕的、盟約的使者、看哪,他快來了!』萬軍之永恆主說。

   〔原文字義〕「萬軍」軍隊,戰爭,群;「耶和華」自有永有的;「差遣」打發,送走;「使者」使者,天使;「前面」面,臉;「豫備」趕走,解救,清出一條路;「殿」聖殿,聖所;「立約」契約,結盟,保證;「仰慕」以為樂。

   〔文意註解〕「萬軍之耶和華說」意指本節的話乃是大能的神針對將來所作的預言。

         「我要差遣我的使者」:按原文,在本句開頭有『看哪』一詞,表示應當注意將要發生的事;本句意指神將會差遣祂的使者施浸約翰(參太十一710)

         「在我前面豫備道路」:本句中的『我』指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全句意指在耶穌基督降生之前,祂的先鋒施浸約翰必先被神差遣出現在以色列人面前,為主耶穌基督『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太三3)

         「你們所尋求的主」:意指以色列人素來所盼望、所等候的彌賽亞(參約一41;四25),也就是主耶穌基督。

         「必忽然進入祂的殿」:『祂的殿』乃指聖殿;本句意指祂將會突然公開的出現在以色列人面前(參太二十一5~11),並且進入聖殿(參太二十一12)

         「立約的使者」:意指當主耶穌基督第一次降臨時,是以祂的身體立了新約(參來八6~8;十1016~17),故稱『立約的使者』。

         「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從本句開始,乃指主耶穌基督第二次再臨;當祂第一次降臨,道成肉身時,大多數的以色列人大失所望,認為祂並不是他們素來所仰慕的彌賽亞,因為祂並未如他們所期望的,解救他們,使他們脫離外邦人暴政,所以一直到現在,以色列人仍在仰慕彌賽亞,盼望祂快快來到。際此末世,主耶穌基督即將第二次再臨,祂再臨的日子正在迅速地接近中。

   〔話中之光〕()主耶穌基督第一次降臨的預言,早已在兩千年前應驗;祂還要第二次再來,也必要應驗,並且正在臨近。

         ()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彼後一19)

 

【瑪三2「祂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呢,祂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因為祂如煉金之人的火,如漂布之人的鹼。」

   〔呂振中譯〕「『但他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呢?他顯現時、誰能站立得住呢?『因為他像煉金之人的火,像漂布之人的鹼。

   〔原文字義〕「當得起」理解,容納,測量;「顯現」顯現,出現,被看見;「立得住」站立,保留,持續;「煉金」熔煉,精練,試驗;「漂布」洗滌,漂洗;「鹼」鹼液,強鹼。

   〔文意註解〕「祂來的日子,誰能當得起呢」:意指當主耶穌基督第二次再來的時候,將會伴隨著公義的審判(參太二十五31~32;啟十九11),是沒有人能當得起的。三2~3的話是針對二17『公義的神在那裡呢』之問話的回應。

         「祂顯現的時候,誰能立得住呢」:本句和上句是平行同義子句,意思相同。祂來的日子,對應祂顯現的時候;誰能當得起呢?對應誰能立得住呢?

         「因為祂如煉金之人的火」:意指當祂再臨時將必如同烈火分離純金和雜質,照樣,將必藉著公義的審判,分別義人和惡人(參太二十五3245)

         「如漂布之人的鹼」:意指當祂再臨時將必如鹼分離衣物中的污垢,使聖徒的行為變得光明潔白(參啟十九8)

   〔話中之光〕()信徒必須在今天預備好自己,才能迎接主的再臨,不至於被祂懲治(參太二十四51;二十五1230)

         ()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表明出來,有火發現;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賞賜。人的工程若被燒了,他就要受虧損,自己卻要得救;雖然得救,乃像從火裏經過的一樣(林前三12~15)

         ()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又要遵守,並要悔改。若不警醒,我必臨到你那裡,如同賊一樣。我幾時臨到,你也決不能知道。凡得勝的必這樣穿白衣,我也必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眾使者面前,認他的名(啟三35)

 

【瑪三3「祂必坐下如煉淨銀子的,必潔淨利未人,熬煉他們像金銀一樣,他們就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

   〔呂振中譯〕他必坐著、作為熬煉銀子、使它潔淨者;他必使利未人潔淨,他必精煉他們像金子、像銀子,直到他們用對的供物獻與永恆主。

   〔原文字義〕「坐下」坐,居住,留下;「煉」熔煉,精練,試驗;「淨」(原文與「潔淨」同字);「潔淨」潔淨,清潔,純淨;「熬煉」精鍊,提煉,潔淨;「公義」公義,公平,公正;「獻」拉近,靠近;「供物」禮物,祭物。

   〔文意註解〕「祂必坐下如煉淨銀子的,必潔淨利未人」:『利未人』在此指祭司,他們在神面前負有持守正道並教導神的子民行道的責任(參二6~9);本句意指當祂再臨時將必坐在寶座上,藉審判之火煉淨一切蒙救贖又奉呼召事奉祂的僕人們。

         「熬煉他們像金銀一樣」:意指屆時,主將要熬煉他們像煉淨金銀一樣,使他們成為聖潔,合乎主用(參提後二21)。此事既然是在主再來之後才發生的,因此在屬神的人進入永世之前,在神的計劃中有所謂『千年國度』(參啟二十4~6)和『彌賽亞國』(參徒一6;羅十一26;賽十一6~9;亞八20~23)的安排,想必是為了熬煉他們(指得勝者以外的人),使他們全體都妝飾整齊(參啟二十一2~5),一同進入永世。

         「他們就憑公義獻供物給耶和華」:意指在永世裡,都是事奉神的僕人(參啟二十二3),所有屬神的人都已經被主煉淨,所以能夠憑公義獻祭給神。

   〔話中之光〕()公義的神不能單憑主耶穌基督第一次降臨時所成功的救贖,使所有得救的人,都無條件進入永世裡,而不審判信徒得救以後的光景(參彼前四17)。為此緣故,神必須安排主耶穌基督第二次再臨,先審判分離得勝和「僅僅得救」的人(參彼前四18),後又熬煉潔淨那些未獲得勝的人。

         ()我們信徒既然知道了在神永遠的計劃裡有如此公義的安排,便應當自我警惕且策勵,在這短短的有生之年,預備好自己,作個得勝者,以免將來見主之後,不知還得花費多少倍的時間和工夫,才能完全煉淨。

 

【瑪三4那時,猶大和耶路撒冷所獻的供物,必蒙耶和華悅納,彷彿古時之日,上古之年。」

   〔呂振中譯〕那時猶大和耶路撒冷所獻的供物就蒙永恆主看為甜蜜,仿佛昔時之日、往古之年。』

   〔原文字義〕「那時」(原文無此字);「猶大」讚美的;「耶路撒冷」平安的訓誨;「所獻的」(原文無此字);「悅納」令人愉快的,討人喜歡的;「古時」古代,始終,永遠;「上古」從前的,古代的,東方的。

   〔文意註解〕「那時」:意指擔任獻祭的利未人被主潔淨(3)之後。

         「猶大和耶路撒冷所獻的供物」:意指所有神的子民向著神的敬拜和奉獻。

         「必蒙耶和華悅納」:意指必定蒙神悅納。

         「彷彿古時之日,上古之年」:意指如同以色列人的先祖未曾在信仰和行為上跌倒以前所獻的祭一樣,例如挪亞出方舟之後(參創八20~21),又如亞伯拉罕與神立約之時(參創十五1017)

   〔話中之光〕()那頭一層帳幕作現今的一個表樣,所獻的禮物和祭物,就著良心說,都不能叫禮拜的人得以完全。這些事,連那飲食和諸般洗濯的規矩,都不過是屬肉體的條例,命定到振興的時候為止(來九9~10)

         ()凡祭司天天站著事奉神,屢次獻上一樣的祭物,這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在神的右邊坐下了。從此,等候祂仇敵成了祂的腳凳。因為祂一次獻祭,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來十11~14)

 

【瑪三5「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臨近你們,施行審判,我必速速作見證,警戒行邪術的,犯姦淫的,起假誓的,虧負人之工價的,欺壓寡婦孤兒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我的。」

   〔呂振中譯〕萬軍之永恆主說『我必走近你們來行審判;我必做個敏捷果決的見證、來警戒行邪術的、犯姦淫的、起假誓的、在工價上欺壓雇工人的、欺壓寡婦孤兒的、屈枉寄居的;而他們竟不畏懼我。

   〔原文字義〕「臨近」靠近,接近,到達;「施行」(原文無此字);「審判」審判,正義,律例;「速速」加速,急切,趕快;「作見證」見證,證據;「警戒」(原文無此字);「起假誓的(原文雙字)」欺騙,虛假(首字);發誓(次字);「虧負」壓迫,錯待;「欺壓」(原文無此字);「屈枉」延長,折彎,轉向;「敬畏」敬畏,懼怕,害怕。

   〔文意註解〕「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臨近你們,施行審判」:本句是直接答覆前面邪惡的祭司們的問話:『公義的神在那裡呢』(參二17),故『你們』不是指萬民,而是指神的子民;因此,這裡的審判不是指千年國度以後神在『白色大寶座』上面的審判(參啟二十11),乃是指千年國度以前『基督臺前』(參林後五10)的審判,也就是那『審判要從神的家起首』(彼前四17)之話的應驗。本節是重複證實本章二節的話,指基督必要第二次再臨,施行審判,並且祂來的日子,無人能當得起、立得住。

         「我必速速作見證」:『速速』一面是形容上句祂臨近的日子將不遲延,另一面又是形容祂對惡人辯詞的駁斥,迅速、果斷、有效;『作見證』是顯明下面所列舉的罪行,使犯罪的人無可推諉。

         「警戒行邪術的」:按原文無『警戒』一詞,但按語法含有『反對(against)』的意思;『行邪術的』指拜偶像假神的異教術士等人(參但二2)

         「犯姦淫的」:指違犯律法的離婚(參二14~16)和婚外性行為者(參申二十二22)

         「起假誓的」:指隨便指著神的名起誓卻無意執行誓言者(參利十九12)

         「虧負人之工價的」:指少付工資或拖延不付工資者(參申二十四14~15)

         「欺壓寡婦孤兒的」:指屈枉寡婦和孤兒,或侵佔其財產者(參申二十四17)

         「屈枉寄居的」:指虧負或欺壓寄居的外人者(參出二十二21)

         「和不敬畏我的」:指上述的各項罪行均源自不敬畏神,無懼於公義之神的審判。

   〔話中之光〕()目中無神,心中不懼怕神的審判與懲罰,以及離審判的日子還遠的心態,是人們犯罪作惡的主要原因(參太二十四48;彼後三49)

         ()人們的罪行可以總括為兩大類:輕慢神和欺壓人。

 

【瑪三6「因我耶和華是不改變的,所以你們雅各之子沒有滅亡。」

   〔呂振中譯〕因為我、我永恆主是不改變的;而你你、雅各子孫哪、你們也沒有消沒。』

   〔原文字義〕「改變」改變,更改,重作;「雅各」抓住腳後跟的人,取代者;「滅亡」結束,消失,消滅。

   〔文意註解〕「因我耶和華是不改變的」:本句開頭的『因』字又可解作『實實在在』;全句意指神是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參出三14;啟一8;四8),祂的慈愛和信實等屬性永遠不改變。

         「所以你們雅各之子沒有滅亡」:本句有正反兩面的意思:(1)正面的,指由於神的慈愛和信實沒有改變,故以色列人仍然是神的選民,並未因他們的罪行而失去其身分;(2)反面的,指相對於神不改變的屬性,以色列人也一如他們祖宗雅各詭詐的本性,未見改變(亦即他們詭詐的特性並未消失)

   〔話中之光〕()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十三8)

         ()祂既然愛世間屬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約十三1)

 

【瑪三7「萬軍之耶和華說:從你們列祖的日子以來,你們常常偏離我的典章,而不遵守。現在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你們卻問說:我們如何才是轉向呢?」

   〔呂振中譯〕萬軍之永恆主說:『從你們列祖的日子以來,你們總偏離了我律例、而不遵守。現在你們要轉向著我,我就轉向著你們。但你們卻還問說我們要在什麼事上轉向呢?』

   〔原文字義〕「列祖」父親,祖先;「常常偏離」轉變方向,離開,挪去,廢除;「典章」律例,法規,條例;「轉向」返回,轉回。

   〔文意註解〕「萬軍之耶和華說:從你們列祖的日子以來,你們常常偏離我的典章,而不遵守」:正如上一節的解釋(6),本句也有正反兩面的意思:(1)正面的,雖然一直以來,時常背棄神的律法,全族卻仍未被消滅;(2)反面的,歷世歷代都一直不斷的背棄神的律法,情況未見改善。

         「現在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意指上句所述以色列人的情況雖然不好,但神向他們呼籲,現在是決定性的片刻,必須立即轉向神,神就轉向他們。

         「你們卻問說:我們如何才是轉向呢?」:本句是以色列人的託辭,意指:(1)我們在甚麼事上需要悔改轉向神?(2)我們到底作錯了甚麼事?(3)我們該怎麼作才能免除神的定罪呢?

   〔話中之光〕()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但人若在黑暗中,就看不見自己錯在哪裡,也不知道如何改正。

         ()因為耶和華你們的神有恩典、施憐憫。你們若轉向祂,祂必不轉臉不顧你們(代下三十9)

 

【瑪三8「人豈可奪取神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

   〔呂振中譯〕人怎可搶奪神之物呢?你們呢、竟搶奪了獻與我之物!卻還問說『我們在什麼事上搶奪了獻與你之物呢?』那就是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奉的獻物阿。

   〔原文字義〕「奪取」搶劫;「物」(原文無此字);「我的供物」(原文無此詞);「當納的十分之一」十一奉獻;「當獻的供物」奉獻,貢獻。

   〔文意註解〕「人豈可奪取神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本句是對以色列人的問話『我們如何才是轉向呢』(7)的答覆,指出他們必須在獻給神的供物上悔改,因為他們在當獻的供物之品質和數量上虧缺了神,亦即奪取了神之物。

         「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本句形容神子民對神的狡辯,故意推卸他們的責任。

         「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意指以色列中出產的十分之一,和利未人所得的十分之一是神的,當歸給神為聖(參利二十七30;民十八2428)

         「和當獻的供物上」:意指按照律例所該獻給神的供物和禮物,在品質和數量上出了問題。

   〔話中之光〕()信徒所得的財物,表面上好像是自己憑才能、體力和時間所賺取的,實際上仍是神的賜予(參提前六17),所以應當向神有所感恩奉獻。

         ()耶穌說: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可十二17)

 

【瑪三9「因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我的供物,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

   〔呂振中譯〕你們被咒詛所咒詛,是因為你們、你們全國的人、搶奪的乃是我!

   〔原文字義〕「通國的人」國家,人民;「奪取」搶劫;「我的供物」(原文無此詞);「咒詛」詛咒;「臨到」被詛咒。

   〔文意註解〕「因你們通國的人」:意指大多數以色列人,並非指每一個人。大體而論,以色列人在奉獻的事上虧負了神。

         「都奪取我的供物」:意指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8),沒有履行律法的條例。

         「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意指天災人禍所造成的穀物歉收,致使大多數人落在饑饉光景中。

   〔話中之光〕()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加六7)

         ()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祂,拿供物來進入祂的院宇(詩九十六8)

 

【瑪三10「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

   〔呂振中譯〕你們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部送入倉庫,使我殿中有糧吧!並這樣試試我、萬軍之永恆主說,看我會不會給你們敞開天閘,將祝福給你們傾倒下來,直到有餘無缺。

   〔原文字義〕「當納的十分之一」十一奉獻;「全然送入」(原文無此詞);「倉庫」倉庫,庫房;「我家」房屋,家族;「糧」食物;「試試」試試,檢查,證明;「敞開」開,解開;「傾」倒空,倒出來;「福」祝福;「無處可容」充分,足夠。

   〔文意註解〕「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意指律法條例所規定當獻給神的供物和財物(8節註解)

         「全然送入倉庫」:意指十足按照律例,在品質和數量上,不得私自通融或扣留,完整地奉獻給神。

         「使我家有糧」:意指使事奉神的人、事工和神的兒女都無缺乏。

         「以此試試我」:意指藉忠實履行奉獻供物和財物的條規,來驗證神的信實。

         「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意指驗證神是否照祂所應許必要賜福的話,成就在忠實奉獻的人身上(參王上八56)

         「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意指神的賜福遠超過人所求所想的,綽綽有餘。當神的子民將當納之物『全然送入倉庫』時,神的傾福是使他們自己的倉庫『無處可容』。

   〔話中之光〕()你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謹守遵行祂的一切誡命,耶和華必為你開天上的府庫,按時降雨在你的地上。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申二十八112)

         ()你要以財物和一切初熟的土產尊榮耶和華。這樣,你的倉房必充滿有餘,你的酒榨有新酒盈溢(箴三9~10)

         ()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路六38)

 

【瑪三11「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為你們斥責蝗蟲〔蝗蟲原文作吞噬者〕不容牠毀壞你們的土產,你們田間的葡萄樹在未熟之先,也不掉果子。」

   〔呂振中譯〕萬軍之永恆主說我必為你們叱責吞吃者蝗蟲,不容它損壞你們土地的果實;你們田間的葡萄樹未熟之先也不掉果子。

   〔原文字義〕「斥責」斥責,責備;「蝗蟲」吞噬,吃;「毀壞」毀滅,破壞;「土」土地,陸地;「產」果實,出產;「掉果子」喪失,流產。

   〔文意註解〕「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為你們斥責蝗蟲」:本句是補充說明上一句『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神的子民既然把當納的糧產,全然送入倉庫,使神的家有糧,神的應許是使他們的糧產豐富,甚至無處可容(10),任何能負面影響糧產之物,神必將牠們排除。故本句意指神必不容許一切『吞噬者』(蝗蟲的原意),包括農作物的害蟲、田野間的動物、天災人禍等,臨到神子民所經營的地上(12)

         「不容牠毀壞你們的土產」:意指神不容許前述一切有害農作物的因素,發生在神子民的地上,以致減少糧產。

         「你們田間的葡萄樹在未熟之先,也不掉果子」:本句以『田間的葡萄』來代表一切土產;全句意指從栽種直到收成,風調雨順,沒有任何意外災情。

   〔話中之光〕()一切能毀壞土產的蟲害和天災,都在神手的管制之下(參珥一4;啟七1),只要神不容許,所有的災害必然不會發生。所以信徒每當遭遇不祥事故,應當在神面前審問自己,究竟在何事上得罪了神。

         ()我一心尋求了你,求你不要叫我偏離你的命令。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詩一百十九10~11)

 

【瑪三12「萬軍之耶和華說:萬國必稱你們為有福的,因你們的地必成為喜樂之地。」

   〔呂振中譯〕萬軍之永恆主說萬國必稱你們為有福;因為你們必成為可喜愛之地。』

   〔原文字義〕「萬國」國家,人民;「稱為有福的」宣稱快樂,成為受祝福的;「喜樂」喜悅,歡愉;「地」地,土地。

   〔文意註解〕「萬軍之耶和華說:萬國必稱你們為有福的」:意指當萬國的民看到神傾福給祂順命的子民,使他們的糧產豐饒(10~11),便由衷承認他們是蒙福的。

         「因你們的地必成為喜樂之地」:意指以色列人所居住的迦南地,乃是令人羨慕、可喜愛的美地。

   〔話中之光〕()蒙福的人所住之地乃是樂園;世上的人到處尋找宜居的樂土,但屬神的人隨處都可成為樂園,問題乃在自己是否合神心意,蒙神賜福。

         ()信徒若顧到神的家,使神家有糧(10),神就必顧到我們所棲身的家,使它成為令人羨慕、可喜愛的溫馨之家。

 

【瑪三13「耶和華說:你們用話頂撞我,你們還說:我們用甚麼話頂撞了你呢。」

   〔呂振中譯〕永恆主說『你們的話說得很硬來頂撞我;你們卻還問說『我們說什麼話來頂撞你呢?』

   〔原文字義〕「話(首字)」言論,言語;「頂撞(首字)」頑固,剛硬,死板;「話(次字)」說話,談論;「頂撞(次字)(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耶和華說:你們用話頂撞我」:意指以色列人說話剛硬、頑強,故意輕蔑神,令神深覺不快。

         「你們還說:我們用甚麼話頂撞了你呢」:意指以色列人蓄意頂撞神,卻故作不知,推卸己過。

   〔話中之光〕()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西四6)

         ()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阿,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悅納(詩十九14)

 

【瑪三14「你們說:事奉神是徒然的,遵守神所吩咐的,在萬軍之耶和華面前苦苦齋戒,有甚麼益處呢。」

   〔呂振中譯〕你們說『事奉神是徒然的;遵守神所吩咐的,在萬軍之永恆主面前愁眉苦眼而行、有什麼益處?

   〔原文字義〕「事奉」工作,服事;「徒然」空虛,虛妄,虛謊;「遵守」遵守,保守,看守;「吩咐」守衛,看守,保管;「苦苦」悲哀地;「齋戒」行,走;「益處」利益。

   〔文意註解〕「你們說:事奉神是徒然的」:意指以色列人向神抱怨,長年以來一直獻祭事奉神,卻得不到神的稱許,反而被神指責,簡直枉費工夫。

         「遵守神所吩咐的」:意指他們自以為已經遵行律法的條規,遵守了神的命令。

         「在萬軍之耶和華面前苦苦齋戒」:意指他們在大能的神面前顯出哀傷痛悔,猶如禁食齋戒,行為虔敬。

         「有甚麼益處呢」:意指結果卻得不到神的稱許,前述善行徒然無益。

   〔話中之光〕()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8)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奉耶和華(書二十四15)

 

【瑪三15「如今我們稱狂傲的人為有福,並且行惡的人得建立,他們雖然試探神,卻得脫離災難。」

   〔呂振中譯〕如今我們呢、竟稱傲慢人為有福了!而行惡的人居然得建立了!他們雖試探神,卻還得逃脫、免受災難呢!』

   〔原文字義〕「狂傲的」自大的,驕傲的,傲慢的;「稱為有福(原文雙同字)」宣稱快樂,成為受祝福的;「行」做,製作;「惡」邪惡,罪;「建立」建立,建造;「試探」試驗,檢查;「脫離」溜出,逃出,拯救;「災難」(原文無此字)

   〔文意註解〕「如今我們稱狂傲的人為有福」:意指以色列人抱怨說他們謙卑地照神所吩咐的事奉神,竟得不到神的稱許(14),反而他們所看為傲慢自大的人卻得到神的賜福。

         「並且行惡的人得建立」:意指以色列人自認在神面前行善卻無所獲,反而行惡的人卻從神得著建造。

         「他們雖然試探神,卻得脫離災難」:意指惡人屢屢試探神,違背神的旨意,卻得免受神的審判,而平安無事。

   〔話中之光〕()落在黑暗中的人,總是看不見自己的惡行,卻認為別人比自己壞,竟仍得著神的賜福,故覺得「公義的神在哪裡呢」(參二17)

         ()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惡人,因為惡人終不得善報,惡人的燈,也必熄滅(箴二十四19~20)

 

【瑪三16「那時,敬畏耶和華的彼此談論,耶和華側耳而聽,且有紀念冊在祂面前,記錄那敬畏耶和華思念祂名的人。」

   〔呂振中譯〕那些敬畏永恆主的就是這樣(傳統那時)彼此談論的;永恆主也留心聽著;在他面前且有備忘冊記錄著那些敬畏永恆主、想念他名的人的事呢。

   〔原文字義〕「敬畏」令人害怕的;「彼此(原文雙字)」人類(首字);朋友,同伴(次字);「談論」說話;「側耳」注意,留意,傾聽;「聽」聽,聽到;「紀念」紀念物,記憶;「冊」書冊,記載;「記錄」書寫;「思念」思考,思量,細想。

   〔文意註解〕「那時」:意指當那些不敬虔的人隨意評論神的作為時(13~15)

         「敬畏耶和華的彼此談論,耶和華側耳而聽」:意指神並不怎麼在意那些不敬虔之人的談論,因為他們受審的日子必會來到;與此同時,神卻非常在意敬畏祂之人的談論,甚且側耳傾聽。

         「且有紀念冊在祂面前,記錄那敬畏耶和華思念祂名的人」:意指凡是敬畏神、尊神的名為大的人,他們的談論必被神記錄在祂面前的紀念冊上,作為神在末日獎賞他們的憑據(17)

   〔話中之光〕()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我又告訴你們,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太十二35~36)

         ()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雅三2)

         ()敬畏神之人的談論竟受神如此的重視,可見信徒在教會中應當本著敬畏的心,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參西三16;帖前五11)

 

【瑪三17「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我必憐恤他們,如同人憐恤服事自己的兒子。」

   〔呂振中譯〕萬軍之永恆主說『在我行動的日子、他們必屬於我做特別產業;我必顧惜他們,正如人顧惜自己的兒子、那服事自己的一樣。

   〔原文字義〕「定」做,製作;「屬我,特特歸我(原文僅有一字)」產業,財產;「憐恤」憐憫,憐惜;「服事」服事,工作。

   〔文意註解〕「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意指在神行動的日子,亦即神在末日藉彌賽亞施行審判的日子(2節註解)

         「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意指『那敬畏耶和華思念祂名的人』(16),必被分別出來歸給神自己,特作祂珍貴的產業(或特作祂貴重的珍寶)

         「我必憐恤他們,如同人憐恤服事自己的兒子」:意指神必要如同父親憐恤自己順命的兒女一樣的憐恤他們。

   〔話中之光〕()耶和華將你們(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脫離鐵爐,要特作自己產業的子民(申四20)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君尊的祭司體系,是聖潔的國度,是神(或特作神)產業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了你們出黑暗而進入祂奇妙之光者的眾美德(彼前二9原文直譯)

         ()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祂的人(詩一百零三13)

 

【瑪三18「那時你們必歸回,將善人和惡人,事奉神的和不事奉神的,分別出來。」

   〔呂振中譯〕那時你們就必重新看出義人與惡人之間、事奉神的與不事奉神的之間、有什麼分別了。』

   〔原文字義〕「歸回」返回,轉回;「善人」公義的,公正的;「惡人」邪惡的,犯法的;「事奉」工作,服事;「分別出來」看見,識別,辨別。

   〔文意註解〕「那時」:意指在神所定的日子(17)

         「你們必歸回」:意指『真以色列人』(參羅二28~29)必要悔改轉向神。

         「將善人和惡人,事奉神的和不事奉神的,分別出來」:意指在神審判的光中,必要看見善人和惡人,事奉神的和不事奉神的,他們之間的區別。

   〔話中之光〕()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十六7)

         ()因為外面作猶太人的,不是真猶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禮,也不是真割禮。惟有裡面作的,才是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心裡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這人的稱讚,不是從人來的,乃是從神來的(羅二28~29)

 

叁、靈訓要義

 

【公義的神在哪裡呢(參二17)?】

   一、藉耶穌基督(彌賽亞)首次降臨完成公義的救贖(1節上)

         1.必先差遣使者(施浸約翰)預備道路

         2.然後以色列人所尋求的主(耶穌基督)必要顯現

         3.(耶穌基督)必忽然進入聖殿

   二、藉耶穌基督(彌賽亞)第二次再臨施行公義的審判(1節下~5)

         1.立約的使者(彌賽亞)快要來到(1節下)

         2.祂來到時候必如煉金之人的火分別義人和惡人(2節上)

         3.祂顯現的時候必如漂布之人的鹼潔淨聖民的行為(2節下~4)

               (1)祂坐下如煉淨銀子的潔淨利未人,使憑公義獻祭(3)

               (2)那時聖民所獻的祭必蒙神悅納(4)

         4.祂必臨近,施行審判(5)

               (1)祂必速速作見證(5節中)

               (2)警戒那作惡的和不敬畏神的(5節下)

   三、永不改變的神要藉公義的典章,保存以色列人(6~18)

         1.他們時常偏離典章,勸他們轉向神(7~9)

               (1)他們在當納之物和供物上奪取神的物(8)

               (2)奪取神的物,故招致咒詛(9)

         2.若全然獻上當納之物必蒙神傾福(10~12)

               (1)神必不容許一切有害土產的災害(11)

               (2)萬國必稱他們為有福,他們的地為喜樂之地(12)

         3.責備他們時常用言語頂撞神(13~15)

               (1)他們聲稱事奉神和遵守神的吩咐徒然無益(14)

               (2)他們抱怨狂傲的人有福,行惡的人得建立(15節上)

               (3)他們控告惡人雖試探神卻得脫離災難(15節下)

         4.在神所定的日子,要分別善人和惡人(16~18)

               (1)神現今側耳傾聽且記錄那敬畏神之人們的談論(16)

               (2)那日神必使敬畏祂之人特特歸祂,並憐恤他們(17)

               (3)那時神必使聖民悔改,並分別善人和惡人,事奉神和不事奉神的人(18)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瑪拉基書註解》

 

參考書目:請參閱「瑪拉基書提要」末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