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的所有 【基督的全足】 “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林後12:9) 詩:主耶穌!恩典之源, 在榮光中多完全! 這是一個何等有福的真理,我們無論進入任何環境中,基督都是能應付。無論是教會,或是聖徒個人,都不會落在一個祂恩典不夠用的境地。 不久以前,我一直在想“要常常喜樂。”是何等完全的話這一句是正面的一半,跟著下去是“應當一無掛念。”這是對於一切地上事物的態度。當我們所有重擔卸給寶座,並讓主去管理時,平安就來到。因為主是不會急燥的。什麼事正在開頭時,他已知道這事的結局了。神的平安,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這是個美好的避難所,它是給我們經歷的。 最要緊的是一直要相信──“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當我們的心在基督身上時,一切都是輕鬆的,且能遠離一切的陷阱。 祂是永遠不改變的,能滿足青年人,也能滿足老年人,並且充滿慈愛與恩典。但願主保守我們謙卑在他面前,叫我們真的認識祂,和在祂裏面所有的豐富。祂的豐富也能應付孤單,因為祂曾經歷過:“你們要分散,留下我獨自一人;其實我不是獨自一人,因為有父與我同在。”因此,你們可以說:“我與在我裏面的基督。” 我們越認識主耶穌,就越知道祂是一切的一切。 我們的智慧,那在於認識我們這個人,若在主耶穌之外,就不能作什麼,有祂,就什麼都能作(只要合乎祂的旨意。)得安息的秘訣,就是我們的心,因基督的全足而讓他佔有。這樣,我們就必借著祂,而在祂裏面找到了平安,當難處來到,也能得勝有餘了。 基督在我們裏面的力量,能使我們完全勝過一切的事物。看見這一點,乃是一件大事。 “各樣美善的事,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軒動的影兒。”我們實際的生活,往往違背了這一個真理,而向世界鑽營,因而瀕於失望。但神永不會因我們的失望而失望。他讓我們對自己失望,好叫我們更加知道,我們所需要的是基督,並以祂為滿足。 “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這一條道是記不生之路,豈不就是基督自己麼?……祂樂意察驗我們自己所走的路,好叫我們蒙他帶領,去走他的路,為要指示給我們看,基督之於我們,實際上必須如祂自己所宣告的那樣,祂是“首先的、末後的”,也是我們的“阿拉法,俄梅戛”。凡引我們走永生道路的,都是好的,因能管教我們脫開自己,而走上祂的道路,除了在開頭的時候外結果還會叫我們因這道路而寶貝基督。最後,我們不但認識基督為我們擔罪,更認識基督是我們賴以為生的糧食。―― 達秘《基督是我們的滿足》 【我們的需要與他豐富供應】 “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6) 詩:仍朝迦南往前行,缺乏、苦難帶進恩, 天上供應永不吝,豐滿活泉在於神。 人的智慧與哲學永遠找不到神;祂是借著我們的缺乏而使我們認識祂;只有緊急的需要,纔能打到神。罪人的心甚至連聖徒的心也是一樣,必如此,纔能進入正常的光景,我懷疑,除了這一個途徑之外,是否還有雖的方法,除非我們在任何事物上有實際的學習,我懷疑,人還有什麼別的方法能找到神。 我們總不應該灰心喪志,因為我們所倚靠的主,永不失敗,也永不能失敗。正如在提摩太后書那裏,當四面都是敗落的時候,保羅要他親愛的兒子有剛強的信心。這是最好運用信心的機會,因為當時遭遇著大需要,但主總是替人解決需要的。 在十安架,我已瞭解神是如何對待我們這個罪人;現在我是聖徒了,還要學習知道神如何解決我所有的缺乏,就是先要感覺我的需要,然後把需要帶到主前,只覺得饑餓還不夠,我必須真的好像饑餓到將死的地步,不明白主的心對我們是怎樣。當那個浪子餓的時候,他去吃豆莢,饑餓到將要死的時候,他轉回父家從此才認識父親心裏的大愛。 只要我們能明白一點,飽飲於神的愛河,是何等安慰與喜樂,我們就必會感覺,現在的一切環境,是不是介意的了。 在曠野中,無論可時真的有缺乏,若疑惑神到底肯不肯幫助我們的話,那就是罪,所謂試探神,就是疑惑神是否他恩,是否供應我們一切的需要。 “主,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那個長大麻瘋的人,對於主的能力夠認識,但不曉得能力背後的愛心,主把他的愛,帶到大麻瘋者的跟前〖就介手摸他說:“我肯,你潔淨了罷”假使常人摸了長大麻瘋的,他自己就變成不潔,要被趕出營外。但主是不人被玷污的,聖潔本身沒有玷污,也不會被玷污,這樣就把罪人所需要的愛帶到罪人那裏! “神阿,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這個講論神意念的題目,是一個何等蒙福的題目。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如同天高過地一樣。這個題目,也是關乎神難測和無限的恩愛,這裏有真的自由,我們是否認識,我們自己狹隘、卑下和鄙吝的意念,該被神高起、寬大,慷慨的意念打倒?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祂對我們的意念,乃是根據我們在基督裏的地位,神最大的意念,就是主耶穌。神所有的意念,都是在主耶穌裏面向我們彰顯出來,一個沒有墮落過的天使,還不能夠造進入神奧秘的意念中,只有因著受聖靈而活過來的罪人纔可以。―― 達秘《基督是我們的滿足》 【尼格拉瀑布長流不息】美國和加拿大的交界處,計有五個極大的湖。第一湖和第二湖中間有一道河,河流是從很高的懸崖直瀉下來,成了一個頂美麗的大瀑布,高達一百四十尺,闊約二裏,就是世界最大的尼格拉瀑布。一個外國人,來到這裏,第一次看見這瀑布,要等瀑布的水流完。等了一個鐘頭,就問那裏的人說:『到了什麼時候,這水才能流完呢?』那人答說:『哦!這水是從未流完的,是長流不息的阿!」為何這水能以長流不息呢?因有許多的水從山流下,經過此處要到河湖裏去,所以這水,就能長流不息了。神的恩典極其豐富,也是長流不息,只要我們願意接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詩篇八十一篇十節) 【不再是一個先令】英國的著作 【基督之靈的供應全備無缺】耶穌基督之靈的供應(腓一19)。這裏的『供應』,在希臘文裏是個特別的字,有它的典故。在古代希臘人中間有一種歌舞團,團長是負責所有團員在生活、表演上一切的需要,無論他們需要甚麼,團長都要負責供應。保羅特別用這個字來形容耶穌基督之靈的供應是多完備,多豐富,實在是包羅完有全備的供應。因此在任何的境遇中,祂的供應都夠我們用。 【基督在萬有裏充滿萬有】以弗所一章說,基督乃是在萬有裏充滿萬有的。這個『萬有』,今天有人繙作『泛』。比方『泛美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Airline)這個名字,那個『泛』字就是希臘字的『萬有』。基督就是在萬有裏泛萬有的。換一句話說,整個萬有裏面都是基督。你可想基督是多豐滿。 【得享基督的豐富】芝加哥有一位女店員,本來她窮得連五塊錢的東西都買不起,卻在一夜之間,變成一個買得起任何價值一千美金物品的婦人。 為甚麼有這樣的天壤之別? 因為她嫁了一位富有的丈夫!只此而已。她接待了他,所以他所有的一切自然也成為她的了。同樣,如果我們接待了基督,我們也得到祂所有的一切。 【浩瀚神恩】有一個孩子受傷被送進醫院,他有七個兄弟,家庭十分窮苦,如果有人送他們半杯牛奶,通常都得大家分著喝。有一天當護士端給他一大杯牛奶時,他就想他的弟弟,便問護士道:「我能喝多少?」護士感到很奇怪,回答他說:「你可以統統喝完!」神充足的賜予對你和對別人都是同樣的豐盛! 【神的一切都在基督裏面】在羅馬的梵諦岡宮殿中,有一個漆得非常漂亮的天花板,但它高高在上使人無法看到,遊客們再怎麼使用眼力都無法看得清楚。為了要解決這項困難,就有人設計了一種鏡子,可以返照它,你只要走到一小塊玻璃前,那本來在高處、令人眼花的壁畫的每一細小筆劃,都要呈現在你眼前了。同樣的,神把祂的榮耀、美麗、幫助,挪移到人類無知和無助的水準上,且把這一切都放在這「鏡子」耶穌基督的裏面,然後就對我們說:「你們向神所需要的一切,都集中在這『鏡子』裏面了。」 【祂是一切文化進步的源頭】 英國一位有名的學者說:『沒有一個歷史家不承認,世界文化的進步是靠著耶穌的引導。』『…也曾藉著祂造了諸世代』(來一2直譯) 諸世代,一個世代,又一個世代,…是祂造的,說出諸世代之文化如何,是祂造的,是在祂手中的;也就是說出祂是文化進步的根源;歷史家不得不承認世界文化的進步是靠著耶穌的引導。 就聖經啟示的光看來,諸世代乃與神在耶穌基督裏經綸的進展有關。概括可分:創世之前,神在基督裏計劃,揀選,豫定世代(已過的永遠);創立世界,引進基督降生,釘十字架成功救贖,死而復活成為賜生命的靈,建造教會世代;基督帶得勝者回來一同作王,建立千年國度世代;基督充滿萬有,一切更新,新天新地出現,新耶路撒冷城從天降臨世代(將來的永遠)。 整個宇宙的歷史乃是記載神在基督裏的經綸。就此而言,人非有基督不可;否則,就與神的經綸無關,無何人生意義可言,無何可載於史(宇宙史)。 【我經歷活的基督這就彀了】有一天,倪弟兄遇見一位裁縫姓陳。這位裁縫無意之中,撿到幾頁馬可福音,把它拿來閱讀。雖然他對聖經從未受過任何教導,但是聖靈在他裏面作工,給他啟示,使他認識了主,相信其中所說神蹟醫病的事。接著他就在他所在的鄉村,為主作見證。有一鄰舍,因他所作的見證,信了主,經歷了醫病的神蹟,病得奇妙的痊癒。從此這位裁縫信心更加堅固,就在那裏忠心,繼續不斷地為主作見證。 倪弟兄說,因著別人和他自己對於基督活的經歷,他能直截了當地回答所有無神論者的辯論說:『是的,你所說的,也許會有許多理由;但是我認識我的神,我經歷活的基督,這就彀了。』 主耶穌說:『我若不行我父的事,你們就不必信我。我若行了,你們縱然不信我,也當信這些事;叫你們又知道,又明白父在我裏面,我也在父裏面』(約十37,38)。主耶穌所行的事,就是神所行的事。神是在基督裏給人認識,給人經歷。 【靠這位理想人物養活七個兒子】在一無神派的演說會中,有一個人說基督是神話。當時一位七十二歲的老太太,站起來問說,甚麼是神話?那人說,神話就是理想的人物。老太太說,我要將我的經歷告訴你。我乃是寡婦,有七個兒子,窮乏得連一個辨士也沒有。你說基督是理想的人物,我就是靠著這位理想的人物來培養我的七個兒子。祂沒有一次誤過我的事。我的孩子們現在都是為著這一位救他們的主基督作工,並且我最不好的一個兒子,比你這個人還好得多呢!英國利勿浦的賈查理,就是因著這位老太太的見證,大受感動,當時就信主得救了。 【她的孩子們都被養大了】慕迪(D. L. Moody)被神重用,傳福音救了百萬靈魂。他父親是個水泥匠,去世時,留下七個孩子,還有一對雙生遺腹子,一個月後出生。那時慕迪纔四歲,排行第六,最大的哥哥只有十三歲。他父親未遺半點贍養費用,窮至一個地步,一次債主們把他們家裏的東西搬空了,連生火的木柴都拿走了。 有這樣一個貧窮的家庭中,一個寡婦要來撫養九個幼孩,在人看來,實在不易,甚至認為不可能。有一天,她讀聖經,主藉著耶利米書第四十九章十一節對她說話:『你撇下孤兒,我必保全他們的命;你的寡婦可以倚靠我。』她就大得安慰,大得力量。 鄰居都來勸她,把孩子送掉幾個;但她信靠她的主,總是說:『不行。只要我有這一雙手,我斷不肯這樣作。』鄰居就說:『你知道,一個女人是領不大九個男孩的。他們將來不是進監牢,就是被處絞刑吊死。』然而,她一面不斷禱告仰望主,一面靠主力量日夜勞作,她的孩子們都被養大了,沒有一個進監牢,也沒有一個被吊死;她還為著神重用了她的兒子,感到十分榮幸快樂。這又是一個基督可信,可經歷的明證。 【以主自己為樂】 【將臉上的救恩帶到各處】詩篇第四十二篇五節,作詩的人勸自己的心仰望神,因為他看見笑臉幫助他,這裏的笑臉,原文是救恩。喜歡就是神的救恩顯在人的臉面。 有一位姊妹,家裏很窮苦。有一天,她坐在車上,想到主就快樂得坐不住,一直在那裏喜,在那裏樂。許多人很奇怪這個女人,這樣貧窮,但是那樣快樂。車上賣票員看她這樣快樂,就說風涼話諷刺她說,我看你這個樣子,就像一個財主死了,叫你去承受產業一樣。這位姊妹聽了,一點不生氣。她說,是的,我的主為我死了,祂將天上一切的產業都賜給我了。她認識主,所以將臉上的救恩帶到各處。 【趕到之前主已安慰了她】一次,有一家基督徒的兩位小兄弟乘船往歐洲去,中途不幸與另一船相撞,終告沉沒。兩個孩子葬身海底。慕迪聞訊,趕去安慰他們的母親。因這兩個小孩是聽慕迪傳福音得救的。慕迪對他們的印象很深。他猶記得這位母親從前帶著兩個小孩,每晚都來參加他的佈道會。有一晚,當他呼召人們接受主耶穌時,其中一個小孩對母親說:『媽,我也相信主耶穌好麼?』孩子們像大人一樣,安坐會中,靜聽救主耶穌捨命流血的救恩。在他們的小臉上,淌著兩行熱淚。慕迪說,這是他所見過最美的情景。 現在,這位母親失去了這兩位小孩;慕迪以為她必定痛不欲生;可是他發覺他的想法錯了。原來在他趕到之前,主耶穌已經安慰了她。她對慕迪說:『兩個孩子已經被主接去了。』次日,她還安然地對婦女們作見證。 保羅在各樣患難中,經歷了基督作他的安慰。他說:『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多得基督的安慰(林後一3-5)。』 【沿海懸崖上的小香草】安得烈保納說到信靠與安全,用了下面一個比喻。一群經驗幼稚的水手,遭遇意外觸礁,被拋棄於海岸旁。他們向著峭峻山岩拚命攀登,惟恐洶濤突會打來,而將他們捲入海心。在這緊張氣氛之中,他們當中忽有一人發出歡呼:『感謝神,我們得救了,現在我們安全了!讓我們就在這裏稍歇罷!』其餘的同伴驚奇地問:『你怎曉得狂浪不會在侵襲我們?』他就指著從岩石中生長的香草說:『牠是從來不會生長在海浪到達的地方。』接著他又解釋說:『這裏浪花盡可濺遍,然而波浪本身絕不能到達;所以我們已得到了安全!』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在這世上雖有苦難,雖有浪花飛濺,但是在祂裏面仍是絕對的安全。祂已勝了世界;這世界的驚波駭濤,不能淹沒我們。 【他所需要的就是基督】一次,宣信旅行了一千哩路,到芝加哥 他到了他的的聚會處辦公室內,關上門,跪在主前,直到祂來充滿他的心。感謝神,祂使他高唱:『我已經看見耶穌,我心平安喜樂;我已經看見耶穌,一切得了供給,我已經看見耶穌,我已心滿意足;以主作我一切。』這給宣信很清楚地啟示,基督在他裏面,供給他,作他的一切。他所需要的,就是耶穌。 【靠內住基督過聖潔生活】戴德生(Hudson Taylor)弟兄,是衣凡(Eva)小姐所認識的。她從他那裏得到很大屬靈的幫助。她稱他為『聖的使徒』。他身材矮小,多經患難,在華長期工作,使他精疲力竭。他指示她因信成聖的真理,啟迪她如何靠著內住基督的能力,過一種聖潔討神喜悅的生活。某日午後,他滿面喜樂,對她說:『何等美麗,可以把喜樂歸給我們的主。』那時雖然他年邁軟弱多病痛,多磨煉,值逢拳匪之亂,每天都有可怖的消息從中國佈道地區傳來,他卻仍舊活在神的愛中,從他的眼眉間露出對神喜悅的光芒來。許多時候,她和他在一起,有一件事特別感動她,這位神的聖僕從來不說自己好,也從來不說別人壞。這樣,她就發現內心的聖潔顯於真誠、無己、謙卑、充滿了愛的生活上。這是真實的憑據;因為『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一次,她得到機會和戴弟兄夫婦兩位同住在日內瓦湖一個恬靜的農莊一週之久。那是他晚光返照之時。他的智力弱得不克連續用成句禱告,也不能主領談話,然而神同在的能力,和聖靈無礙的工作卻非常顯著。同時他還帶著一種天真的泰然和深刻的順服,深以他的神為樂。縱他不復領導佈道事業,也不能直接伺候中國十八省內四萬萬同胞,他仍能栽種愛護天父所造的花朵,從草場移植在盆內,在這些小小植物上,找到神無窮權能的明證。此後不久,他的宿願得以滿足,他能彀回到中國,進入內地到達長沙,隨後平安離世,遺體葬在中華國土,等候復活早晨。 【不是需要忍耐乃是需要基督】在美國,倪弟兄到一對信主夫婦家裏。他們請求倪弟兄為他們禱告。倪弟兄就問他們有甚麼難處。他們承認說:『哦,倪弟兄,我們最近生活過得很不好,很容易被孩子惹得生氣。已過幾個禮拜,我們兩人幾乎每天都要發幾次脾氣,實在是羞辱了主的名。好不好請你為我們禱告,求神賜給我們忍耐!』倪弟兄說:『我不能這樣作。』他們問說:『這是甚麼意思?』倪弟兄答說:『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神不會聽你們這樣的禱告。』他們十分驚訝地說:『你是以為我們差得太遠,以致神不願意垂聽我們的禱告,使我們有忍耐麼?』倪弟兄說:『不,這個不是我的意思。我要問問你們,你們這樣禱告過麼?我信你們常常這樣祈求;神有沒有答應呢?沒有!你們知道這是為甚麼?因為你們並不需要忍耐。』這時,那位作妻子的姊妹就瞪著眼說:『你說,我們不需要忍耐;但是我們一天到晚都在生氣,這是怎麼說的?』倪弟兄答說:『你們所需要的,並不是忍耐,你們乃是需要基督。』 【經過三重嚴格考驗】司可福論到慕迪時說:一個堅強的人,在他生活之中,都要經過三重嚴格的考驗,貧窮、卑微的考驗;興盛、得意的考驗;受苦的考驗。許多的人跨上人生大道,自己覺得或許是很模糊覺得,很有本領;但因無人賞識,環境狹窄冷漠,他就傷心抱怨。有些人雖然通過這第一種的考驗,沒有失敗;但在成功得意之中,開始腐化,軟弱下去。有些人雖經卑微以及成功都能站立得住,但是絕對忍受不住受苦的考驗。 【處何境況都能知足】馬禮遜無論在甚麼境況,都能知足,或安樂,或苦難,或成功,或失意,從無怨言,毫不退縮,像保羅一樣:『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在那加給我能力者的裏面,凡事都能作』(腓四11-13)。 一次,他在澳門的藏書室,因為鄰居失火而被殃及,損失嚴重,他的書籍全受損壞。這是一個文人看為莫大的損失。但是馬禮遜輕輕地說了一句:『M先生說,因我過分酷愛各書的精緻裝璜,所以受此管教。』 【一床一幾一凳一饅頭】倪弟兄初到重慶時,住在一間角樓上面,只有一床、一幾、一凳而已。張郁嵐弟兄去看他,登那角樓之時,木梯還會搖擺,吱吱作響。後來倪弟兄住入自己的工廠大樓,在他並無兩樣,態度依然如前。關於飲食,他有時一餐只喫一個饅頭,喝點白水;有時也赴豐富的愛筵;這些生活情況,他都不在乎,處之泰然。他學會了保羅所學的:『…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在那加給我能力者的裏面,凡事都能作』(腓四11-13)。 【我已學了這個秘訣】宣信說,我永不能忘記的是一個早晨,我在教會書室中,找到一本古舊的書,題為『更高的生活』。當我讀完那本書時,我看見新的亮光。主耶穌將祂自己啟示給我。我纔知道基督不只教我們脫離將來的死亡,就在現在,祂使我儘量在生命的戰場上爭戰。祂使我們被稱義,還要使我們成聖,將祂的聖潔、喜樂、愛、信、能力,傾入我們的生命中,代替了我們無用、軟弱、虛空的生命,而有基督生命的表現。『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二20)。對我這實在是一個新的啟示。我俯伏在主腳前,懇求祂寶貴的應許:『…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來往;…』(林後六16)。在我心中基督的位格,真是美到如同約翰在拔摩海島上所見的。有一種新的奇蹟,成為我生命中見證的喜樂、榮耀和能力。我已學了這個秘訣:『我在那加給我能力者的裏面,凡事都能作』(腓四13)。 【這宣傳是不用花錢的】英國前首相休姆,有一度連續一週,同時被國會和報紙批評。他的同僚見了,心有不忍,問他在這樣情況下,如何還能提起精神來,應付一切。休姆說:『還好。蘇格蘭人堅忍的血液救了我;因為他們指責我時,我一直在想,這宣傳是不用花錢的。』 我們信主的人有基督作生命,更能超過英國前首相休姆的堅忍(這不過是出於蘇格蘭人的血液,天然的生命)。我們的主是堅忍的;『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頰的鬍鬚,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並不掩面。…我硬著臉面好像堅石,…』(賽五十6,7);『祂不灰心,也不喪膽,直到祂在地上設立公理;海島都等候祂的訓誨』(賽四十二4)。主的堅忍在保羅身上顯明出來。他雖受到許多批評、論斷,卻不灰心,也不喪膽,仍然忠心往前;他說:『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我被你們論斷,或被別人論斷,我都以為極小的事;…』(林前四2,3)。他雖遭受許多逼迫、淩辱、患難、困苦,仍然百折不撓;他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二十23,24)。基督是保羅的堅忍;也是所有信祂之人的堅忍。 【向主支取他所需要的氣力】主常常容許很重的試煉臨到宣信,呼召他特別作牧養的工,文字的工,和往外佈道的工。這些工作需要他用很多的時間和力量去作。雖然這樣,他卻能見證主的大能,好叫榮耀尊貴歸給主自己。雖然工作比前更重更多;但他覺得比前更易更少,輕鬆得多。他常常覺得,他不是用自己天然的力量作工。照身體來說,他並不肥胖多少;但他天天時刻向主支取他所需要的氣力,來應付工作的一切責任。他滿心相信,這乃是基督的生命能力彰顯在他身上。『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林後四7)。 【靈魂的救主頭腦的醫生】宣信剛從神學畢業,起首作工的幾年中,每一題講章他寫了又寫,花了許多工夫。當他被聖靈充滿時,他的舌頭真像一枝快手筆(參詩四十五1)。他的信息是他腹中流出活水來。速記的東西,無需再加修改;因他出口成章。他的一生著作等身,是因神賜給他奇妙的恩賜。他寫作那麼多,不特身體沒有疲倦、軟弱,而且成為他在工作中的無上喜樂。 有一次,他在聚會中很謙卑地作見證說:本來我的頭腦不大清楚,常常思想沉重、遲鈍。我想,為主講道寫書需要好的記性腦力,好叫我所得的一點知識,能彀運用自如。我就來到主的面前,求問主,為我解決這個難處。主說:『是的。我的孩子,我就是你的智慧。』我常不斷作錯許多的事,懊悔莫及,立志不再那樣;但是主說,祂是我的智慧,『我們是有基督的心思了』(林前二16)。祂要『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祂能醫治我的頭腦。那時,我就接受了基督作我的一切。從那時起,直到如今,主都保守我的頭腦,脫離一切神經的衰弱;因此,工作成了我的安息。我從前一個星期只能寫兩篇的東西,每篇足足花了三天的時間。但是現今除了一個星期許多聚會之外,我還要寫許多篇文字。一切的工作都感容易,而且輕鬆。主真在我的腦力方面幫助了我。所以我知道,祂是我靈魂的救主,也是我頭腦的醫生! 【靠主加力登高山】靠近宣信住的地方,有座三千尺高的山。他被約同去爬山,立即退縮,不敢去。因他想起,曾去瑞士爬山的那種可怕光景,後悔莫及,決意永不再去爬山。這時心裏就有一個思想:『如果你怕去,這是因為你不信神已醫治你了。你若已經接受祂作你的力量,難道你還懼怕去作主叫你去作的事麼?』他就覺得這是神的意思,並且覺得他的懼怕乃是完全不信。他就應許主說:『靠主加給我力量,我一定要去。』於是他就去登山。起頭的時候,好像難得要命,覺得從前的軟弱和可怕又來,自己再也沒有力量了;但又覺得,另外有主的力量與他同在。如果他要支取,保守並堅持主的力量,這力量就要一直加給他了。當他到達山頂上時,似乎到了天堂門口,軟弱和懼怕都已踐踏在他腳下了。感謝神,從那時起,他得了一個新的心,無論如何,他以基督作他的生命、力量了。 【主愛澆透他的腳】有一天,宣信從家裏跑下山,去火車站趕搭早車。急急忙忙之中,跌了一跤,膝蓋骨脫臼了,疼痛難當,連站都不能。他就坐在地上,把腳扶起,靜默地祈禱。忽然之間好像主愛澆透他的腳,痛苦立止,身上感覺非常舒暢。 使徒約翰在他的禱告祝福中說:『親愛的兄弟阿,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約參2)。宣信相信,這個就是說到主的生命,為著我們的身體。在現今恩典的時代裏,主為我們全人、靈、魂、體都有同樣的拯救,醫治和保守。宣信題醒我們,不要只盼望身體能時常表現完全的健康,同時卻任憑自己在靈性上有明顯的失敗和軟弱;應當是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 【探悉他能力的祕訣】對於慕迪,有人見證說:『與他相處不久,我就想到基督,而不再想慕迪。他是一個這樣平凡的人,連這個『我』很快也就忘記了。』英國獨立教派領袖 陶雷說:『慕迪能力的源頭,不在他自己裏面,乃在神裏面。』當慕迪在紐約競賽場領會之時,曾用摩西所見火燒荊棘的異象,答覆這個問題。他說:『神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使一切有血氣的,在神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讓我們俯伏在灰塵裏,把所有的榮耀歸給神!當神在埃及施行拯救之時,未曾遣派大軍。若是我們必定遣派大軍,或者差遣一位雄辯家,但神卻是差遣一個避居曠野四十年,拙口笨舌的人。神所需要的是軟弱!在祂率領之下,決不嫌小。神要我們向祂求討大事,禱告罷!『哦!神,賜我聖靈!』』 全世界的人都在轉身觀看慕迪---一個平凡的人,交在神的手中,被聖靈充滿,完全絕對順服神;結果,被神的愛燒著,燒得透亮,遍照大西洋兩岸。這是神的作為,在世人眼中看為希奇。 【用甚麼能力】傳說非洲最初修築鐵路,一般土人還未見過火車。鐵路修好了,運來一隻大火車頭。土人莫明其妙,不曉得這大怪物,怎樣將它推動。於是他們召集了九十個黑土人,齊心合力纔把車頭推動一步。他們就都得意洋洋,自誇力氣大。機師來了,看見他們這樣用力推動,不免好笑,就請他們通通走上車廂坐著。黑人個個搖頭說:『這樣大的車,再加上我們這麼多人,怎樣推得動?』那位機師不和他們辯論,走上車頭,開動機器,火車立即風馳電掣地走動起來,嚇得那些土人心驚膽戰。 文明人與野蠻人最大的分別,就是在於身體之外應用的工具和能力。野蠻人多用自己的體力和牲畜的力量,以及簡單的工具。文明人使用火力、汽力、電力、原子力和複雜的機器。主耶穌說:『我要將我父所應許的降在你們身上;你們要在城裏等候,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路二十四49);『但聖靈降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人』(徒一8)。保羅說:『因為基督…在你們裏面是有大能的』(林後十三3)。但願我們都來應用祂這大能來作一切的能力。 【不去看人只學基督】有一信徒,名叫蒙憐,信主年數不多,道理懂得不少。可是信心軟弱,看看弟兄行為不好,自己險些滑跌,常對自己說,某某弟兄常去聽戲,怎麼天父不管?某某長老主日不來聚會,怎麼教會也不過問?也許聽戲,不來聚會不大要緊罷!但又轉念,無論為何,我卻定意不去聽戲,主日必來聚會。魔鬼看見這樣的信徒,很不甘心,多次誘惑他說,耶穌既是你的救主,犯點小罪並不要緊。何不看看某某先生,信主已經多年,還是常常偏離正道,你犯點小罪還怕甚麼?蒙憐險些被他說服。辛虧主在夜間給他作了一夢,領他進入一座大禮拜堂,看見裏面坐的男女十分擁擠,多半都是殘廢的人,有的長大痲瘋(滿身罪汙),有的瘸腿(不能行道),有的瞎眼(看不見主),有的耳聾(聽 不進主的話),有的臌脹(一肚子驕傲),有的瘋癱(不能作主工),有的被鬼附(胡言亂語),有的赤身露體(沒有義行),有的打架(滿了血氣),有的爭吵(專講是非),有的嘴大(喜歡批評),有的耳長(專門打聽),有的打盹(世事累乏了,聚會沒有精神),有的講買賣(一心發財),有的男女邪目相看(放縱情慾),有的搖頭(裏面不滿意);只有廖廖幾人身體健全,留心聽道。蒙憐甚感驚訝,就問主說:『這樣大的一個教會還有這麼多的醜罷!』主說:『你若仔細查讀聖經,就能明白,因為聖經明說,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參太二十14);又說,到了時候,他們必厭煩純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情慾,增添許多師傅,並且掩耳不聽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語(參提後四3-4)。所以,你不要去看別人的行為,只要一心學我。』說到這裏,蒙憐醒了,纔知乃是一夢;此後不去看人,只學基督。 『你們學了基督…』(弗四20)。我們是學了基督,看基督如何;『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祂的腳蹤行』(彼前二21)。神是設立基督作我們的標準;『祂(基督)吩咐我們傳道給眾人,證明祂是神所立定的,要作審判活人死人的主』(徒十42)。『我的眼目時常仰望耶和華;因為祂必將我的腳從網羅裏救出來』(詩二十五15)。看基督以外的人、事、物,會叫人的腳陷入網羅;得救的路,乃是轉眼不看,而只時常仰望祂,看看祂。『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裏』(太十七8)。我們要學基督:『誰比我的僕人眼瞎呢,…誰瞎眼像那與我和好的,誰瞎眼像耶和華的僕人呢。你看見許多事卻不領會。…』(賽四十二19,20);祂對神卻是『我的眼目時常仰望耶和華』(詩二十五15);『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詩十六8)。基督如何,也成為我們的如何。 【注視原作】一位青年藝術家,很想臨摹一幅掛在羅馬宮廷的美麗圖畫。可是宮廷不許有人繪畫;因此他就決定憑著記憶描繪出來。每次他去宮廷常是一坐幾個鐘頭,兩眼注視原作,抓住畫中特性,發現可愛之處,直到閉著眼睛也能記憶那畫。旋即快快回家,就在畫布上臨摹他所記得的印象。每次臨摹一些,直到全部作成。看見的人都說:『真是美阿!我們還得去看那幅原作纔是。』於是他們各都匆匆跑到宮廷去看,莫不欽佩所摹真像。 我們也能臨摹一幅美麗的圖畫,就是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形像。若是我們常常親近祂,瞻仰祂,讀祂的話,聽祂的聲音,久而久之,就會逐漸像祂。使徒保羅說:『我們眾人既然敝著臉,如同鏡子觀看,而返照主的榮光,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三18)。大衛是個這樣的人;他說:『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裏求問』(詩二十七4);所以他有神的形像,能以神的慈愛恩待人(參撒下九3)。詩篇第九十篇摩西的禱告文中說到以神為居所,神的榮美就歸於他身上,也有這個含意(詩九十1,17)。 【最美與最醜的像】早年在義大利國,有一畫師,想找一個模特兒,好畫一幅世上最美容貌的像。一天,他在街上碰見一個童子,生得眉清目秀,和顏悅色,極其俊美。畫師和他談談,願給重酬讓他繪其容貌。那位童子就很喜歡地到了畫師的家;畫師就將他的容貌畫了出來,成為世界的名畫。 過了許多年,畫師心想,我既畫了世上最美貌的像,何不再畫一幅世上最醜的像呢?把這兩張畫像掛在一起,豈不顯出美的更美,醜的更醜?於是他又上街,到處去找一個生得最醜惡,最可憎的像貌,好作他的模特兒。可是找了許久,都找不著。後來他想,世上最醜最惡的人,莫過於監獄裏的囚犯;他們殺人越貨,作奸犯科,面貌一定醜惡。他就設法進入監獄裏去,查看許久,心中仍不滿意。最後遇見一個殺人兇犯,面目猙獰,叫人見之害怕。畫師一見之下,上前對他說明來意,請他坐好,讓他畫像,並且應許給他報酬。兇犯抬頭一看畫師,便說:『你還記得麼?好多年前,你畫過我的像。』畫師對他看了一看,連忙搖頭,說道:『沒有!沒有!我向來都是畫美貌的像,我沒有畫過你的像。』兇犯說:『你從前畫的那幅世上最美的像,就是我的像阿!』兇犯接著就把一切詳情敘述,並且說出得了多少報酬。畫師仔細觀察一下,知他所說的果然不錯,就問他怎麼會把那樣美貌的像,變成現今如此醜陋的像。兇犯一一說出少年之時,怎樣受了壞朋友的引誘,怎樣犯罪,怎樣抽煙喝酒,怎樣賭博淫亂,以後又怎樣殺人放火,被捉下監。畫師聽了大為感歎。 『…濫交是敗壞善行』(林前十五33)。這位原來眉目清秀,和顏悅色,極其俊美的童子,因為濫交敗壞善行,以致面貌變成兇惡醜陋,可資鑑戒。『濫交朋友的,自取敗壞;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親密』(箴十八24)。主耶穌是我們的朋友,比弟兄更親密;我們多多親近祂,常常和祂來往交通,就會變化,成為祂的榮形。(參林後三18);主就是我們的榮形。 【相片上的遺囑】有一財主晚年生有一子,特別俊美,父母非常愛他,三歲那年,忽然生病,不久死了。母親思子情切,也就病死。父親遭此不幸,神經錯亂,不久也就死了!地方官來拍賣他的家俱,至終賣到一個小兒的像片,無人願要,一位老人出了大價買他回去。這位老人乃是他家老僕人,買去留作紀念。回家之後打開鏡子,打算擦淨玻璃,看見像片後面寫道之誰得著我兒子的像片,我一切的財產都歸於他。』結果僕人得了主人的一切。『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約翰壹書五章十二節) 【基督的一切都是恩典】恩典是白白得來的。你到超級市場去買東西,付三分錢可買到價值三分錢的東西,付三塊錢可買到價值三塊錢的東西。但基督是不要錢的。你今天不需要去取得任何東西,因為基督在裏面就是你的恩典(林後十二9,13~14),祂要作成一切。 【靠主凡事都能作的意思】保羅在任何景況中都可以知足,因為他得了一個秘訣,就是凡事靠著那加給他力量的基督(腓四11~13)這。裏的『靠著』,在希臘文裏是『在裏面』的意思。我在那加給我力量者的裏面,凡事都能作。這兩種繙譯的分別是很大的。譬如我們坐船,嚴格的說,是在船裏面。我們搭一條船,是進到船裏面去,是在船裏面航行。我們在船裏面走路、吃飯、睡覺、玩耍、作事,都不影響船的航行。這是在船裏面的意思。至於靠著船,那就好像這裏有一隻船,我要靠著它,我就用力量來靠。我有力量就靠得住,我沒有力量就鬆了手,靠不好了。請記得,我們靠主不是這種外面的靠,乃是裏面的靠。你既在祂的裏面,你靠是在祂的裏面,你不靠也是在祂的裏面,你在祂的裏面就安息了。這就是保羅的秘訣。 【聯租】一個法官臨死時,向他的牧師發一問題說:『你懂得法律,明白「聯租」的意思麼?』牧師說:『不,我不懂得法律,我只曉得一點恩典,它滿足我心。』法官就解釋說:『如果你和我合股聯租一塊農地,我就不能對你說,那片麥田是你的,這片麥田是我的;那是你的草場,這是我的草場。乃是所有的東西都歸我們共有了。牧師,我現在躺在這裏,想到耶穌基督沒有甚麼東西和我們分開,心裏就浮出說不盡的快樂。因為每一樣祂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我們要永遠分享共用。』阿,這是何等的權利和光榮,能夠在主的十架、淩辱、痛苦、得勝、榮耀上分擔共用! 【店員嫁富翁】有一位女店員,收入微薄,家境困難,常常預支薪水。忽有一天,她向東家辭職。再過兩天,她陪著一位富翁,坐著汽車,來到店裏,買了很多貴重的物品。所有的女同事個個覺得非常驚奇,到處打聽;原來她與這位富翁結婚了。在結婚之前,富翁一切的富有,與這位女店員沒有關係。但在結婚之後,所有富翁的財產,她都有分。結婚就是聯合。我們是有罪的,是貧窮的,當我們因信與主聯合之時,我們的債務都歸在祂身上;祂的富足也就歸於我們。 有一位弟兄說過一個比方。比方說,這裏有一杯水,這裏有一包糖,把糖放進水裏去,糖就溶化在水裏;現在水裏面有糖,糖裏面有水,水和糖合而為一。今天基督藉著聖靈和我們聯合,我們也照樣看見在寶座上的基督裏有我,在地上的我裏有基督。這真是榮耀的聯合。 【要爸爸媽媽】有位父親在外作生意。四個兒子在家等他回來。四個兒子商量說,爸爸回來我們應該向他要什麼東西呢?老大說,我要皮鞋。老二說,我要糖。老三說,我要洋娃娃。老四說,我要爸爸。媽媽聽見就很奇怪,問他說,你要爸爸有什麼用處?他又不能吃,又不能玩,又不能用。老四說,有了爸爸不只有皮鞋,不只有糖,不只有洋娃娃,有了爸爸他什麼都會給我買的。 我們有了天上的父親,他在基督裏豈不將所有的豐富都賜給我們麼?有一位母親時常外出,幾天才回來一次,每次都給孩子們帶些東西。有一次,她又回來,孩子們仍然熱烈的歡迎她。但這一次她沒有帶東西回來,就很抱歉的說﹕“這次我沒給你們帶禮物來,因為...”最小的孩子說﹕“媽媽,我們不是要禮物,我們要你。”照樣,我們所要的乃是基督自己,不是在他以外的一點祝福。 【與基督一同承受產業】一個垂死的法官問牧師:「你是否有足夠的法律知識,知道甚麼是聯合承繼權(joint heirship)嗎?」「不,我不知道,但我曉得一點是關乎恩典的。」牧師答道。這位法官說:「讓我解釋給你聽,如果你我一同承繼一個農場,我不能說這塊麥田是我的,那塊麥田是你的,這片草場是我的,那片是你的,因為凡是農場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我們共有的。這陣子,我一直非常喜樂地想到,無論在那一件事上,基督從未撇開我,使我無分;凡是祂所有的,也都是我的,一直到永恆裏都是如此,我是何等豐富!」感謝神,我們在祂裏面也得了豐盛。 【愛爾蘭人坐輪船】有一個愛爾蘭人乘船到美國去找生活。他帶的錢少,除了買船票外,只剩幾毫子了。於是他買了些粗點心,預備在船上吃。他在船上,不敢多吃,希望這些點心能吃過大西洋。誰知只過幾天,點心吃完了,肚子餓起來。正在挨餓的當兒,船上一個工人,端了一盤菜從他身旁經過,香味撲鼻,真叫他垂涎三尺。他忍不住了,追上去向那工人說:「請問你這一盤飯菜要多少錢?」那工人說:「你搭船,買了船票沒有?」他說:「買了。」工人說:「你既買了票,為什麼不到餐廳去吃飯?你可以去吃飯,不會另外要你的錢。」那人聽了這話,不覺「啊!」了一聲,明白過來說:「我太愚拙了!為什麼我在這裏挨餓,不去吃飯呢?」 許多基督徒現今在耶穌的船上,也像那愛爾蘭人一樣,不會去取用他生命的所需。人得了耶穌的拯救,如同得了輪船上的船票一樣。神要我們有屬靈的生命,更豐盛的生命。既然有耶穌作我們的產業,為什麼我們不禱告,向祂支取呢? 【把水龍頭打開】一位住在湖畔的居民,從該湖接了幾根水管通到他家,當他要用水時,只需要把水龍頭打開,水就跟著流進來。如果政府要把整個湖贈送給他,他反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所以,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如果神一下給我們夠用一輩子的恩典,我們反而不知如何使用,祂給我們一項權利,即一日過一日地依靠祂
─ 而不是四十日以後的未見之事。在天上的銀行有足夠的恩典,我們用不著害怕祂的恩典會被用盡。 【只因缺少基督】從前我們若是要跨越荒涼的西部大平原,坐車要相當的時日。在車子裏,天天所看到的,沒有別的,只有沿途的沙和山艾樹。當我打聽這一帶的情形,就發現這裏的土壤,是全國最好的,因為只要山艾樹能生長,任何植物都能生長。但這裏缺少一樣東西,這一樣東西是什麼呢?當時我們偶而會經過綠洲,其上的草比別的地方都更青綠,也有熱帶水果、無花果樹,以及橘子林。是什麼因素造成這一切的差異?當我們行經農田時,就發現有小河溝接引山水,灌溉了那一帶的地土。只需要一樣東西,就能使它改觀
─ 那就是水。你可以具備許多優越的條件,但除非你把水引進來,使其結滿果實,否則就什麼也沒有。沙漠需要水,水也需要沙漠。你需要基督,基督也需要你。只有這種聯合,這樣的住在祂裏面,祂也住在你裏面,才會使你多結果子。因為祂曾說:「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 【看萬事如糞土還不夠】據說日本熱海地方是名勝之一,那裏有懸崖很陡,人要自殺都選擇那兒。為了防止自殺,就有人在那裏掛個牌子,上寫:「請再想一想。」意思是說,你多考慮一下,就能回心轉意,不致走極端自殺了。但居然有自殺者在牌子上接著寫道:「想通了!」意思是說,我想通了,世界沒有甚麼值得留戀了,還是決心跳下去。 我們基督徒想通了,看萬事如糞土,這只是消極的,但更積極的,還要以耶穌基督為至寶(腓三8)。我們有了耶穌基督,自然能丟棄萬事,專心愛主、愛人,當然更不會自殺羞辱主名了。 【得著主耶穌就是得著神】今天世界上有很多的思想,是講善行、做好事,或是講苦行、要受苦,這是中國人和印度人的想法。就是你要上天去,必須把代價拿出來,這個代價是甚麼呢?就是善行或苦行。但是善的標準有多高呢?苦的標準有多大呢?就像你到了紐約帝國大廈,有一百多層樓。雖然一百多層的樓梯你爬不上去,但是有一個辦法,即你若進入電梯裏面,就可以上去了。今天如果我相信耶穌,進到耶穌的裏面,就可以到神那裏去。因為耶穌來到世界上的時候,就講過一句話:「如果不藉著我,人就不能到神那裏去。」所以我們得著耶穌,就得著神了。─
吳勇《生命之光》 【痳瘋者的故事兩則】有一島嶼,其上居民,乃是從各國各地來的長大痳瘋的人。 內中有一荷蘭婦人,她的病已沿凓她的口和她的兩手上發現了。她有三個兒子,都是和她同住在這島上。一個兒子只有十六歲,可是這種病已經在他臉上顯出厲害的蹂躪。 只有他的父親未受傳染,他是單獨的離開他們住在大陸上。 在這可憐母親的房裏,一張大硬紙片兒是懸掛凓,上面有兩個油印的大字「耶穌」。她說,「哦!我沒有祂──主耶穌──我要怎樣才好。」 在他們隔壁住凓兩個英國人,各人住在他們自己的茅草房子裏。他們倆都是完全被這病害得不成人的樣子。一個已在這島上過了十九個年頭,那一個已住了二十五年。第一個眼已失光,聲音也是差不多不能自聞的了,他說,「我看主是何等的可貴。祂把我的視力拿去,為要給我那更美的。現在因凓信,我心裏的眼睛看見主,並且祂是快要來接我去與祂永遠同住。」住在他鄰近茅屋裏的同伴的臉,是爛到這種地步,甚至舌頭都完全露出來了,他喊凓說,「耶穌是一切,是的,我看祂是一切!我不懊悔,祂是我救主,我也曉得祂要再來接我。」 【人的幫助不過如一皮袋的水】當亞伯拉罕打發夏甲攜以實瑪利出走時,他給她一皮袋水。語雲:「良人者,所仰望以終身者也。」親愛如夫妻,所提供的幫助,亦不過一皮袋水。足見人的幫助有時而窮,人的靠山隨時會倒。夏甲帶著丈夫所賜的一皮袋水,很快就用完了。眼看著孩子乾渴要死,於是坐下痛哭,神聽見童子的聲音,使夏甲的眼睛明亮,就看見一口活水井(創廿一14~19),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代表神的供應。人的幫助最多不過一皮袋水,神的供應卻是活水江河,只要你肯吸收,肯仰望,你的愚昧變為智慧,你的貧窮變為富足,你的軟弱變為剛強。─
寇世遠《屬靈的耳目》 【求樹不求果子】撒都說:「在我悔改以後的兩三年內,常為種種事物祈求,但我現在只求得著主自己。譬如有一棵樹,結滿果子;你可以去向樹的主人求一點或是買一點。假如你能得著那棵樹,那麼樹上所有的果子就都是你的了。照樣,假若神是你的,天上地下所有的東西也都是你的了;因為祂是你的父親,你的一切。否則,你就要像乞丐一樣,乞求某種事物,等到用完,還要再求。所以不要去求禮物,只要求那賜禮物的神。不要去求生命所需要的,只要求那賜生命的神;於是生命和生命所必需的,都要加給你們了。」 【基督之測不透的豐富】(弗三8) 一、是豐盛的 二、是多種的 三、是滿意的 四、是成聖的 五、是奇妙的 ── 丁良才《經題模範》 【基督的豐盛】 一、基督徒受恩的淵源(約一16) 二、基督徒進行的目標(弗三19;四13) ―― 陸德禮《歌羅西書註釋》 【基督的豐富】 一、福音的實際與內容(弗三8) 二、基督之所是的一切(約十六14~15) 三、恩上加恩的豐滿領受(約一14,16) 四、那實際之靈的全備供應(腓一19) 【基督的豐滿】 一、基督的豐滿,乃是恩典和實際的滿溢(約一14,16) 二、基督的豐滿就是神的豐滿(西二9) 三、基督的豐滿成為祂的彰顯,就是教會(弗一22~23) 四、基督的彰顯就是神的彰顯(弗三17~19) 五、長大成人,達到基督豐滿的身量(弗四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