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愛綜合 【信、望、愛】 【問】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十三節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究竟什麼是信、望和愛?為什麼其中最大的是愛?三者的光聯是什麼?如何才能成為我們主觀的經歷呢? 【答】 一 信 羅馬書說,「義人必因信得生」(一17);又說,「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與神相和」(五1)。以弗所書也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二8)。但是,究竟什麼叫做「信」呢?我們講說這些事,不能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語,必須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林前二13)。聖經就是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就是屬靈的話,因為它是神所默示的(提後三16)。 聖經告訴我們,「通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十17)。可見主的話乃是人信心的根源。神因著愛我們,「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祂兒子曉諭我們」(來一1~2),特別是將祂兒子啟示在我們心裡(加一16)。聖經是一本記載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的書(來十7;詩四十7;約五39)。當有人把基督的話傳給我們時,我們若接受這個話,就是接待祂的人,也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給我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一12)。所以信就是接受基督的話。 主耶穌說,「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使徒彼得也說,「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彼前一23)。由此可見,基督的話就是神的自己,就是我們重生的生命,和一切屬靈的實際。而這基督的話,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的,乃是由於神的恩典,叫我們有信心,能夠接受基督的話。所以說,祂是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主(來十二2);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弗二8)。 基督的話,不只叫我們蒙了重生,並且也成為我們生命的糧,信靠的根據。當我們的信心搖動的
,祂會賜給我們應時的話語,叫我們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3);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路一37)。祂對我們所說的話,就是信心的憑藉,使我們對所望之事有了實底,對未見之事由了確據(來十一1)。所以,我們的心,我們的眼目,應當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並且常常思想,免得疲倦灰心(來十二2~3)。我們必須抓住主的話,並遵守主的話(約十四21),忍耐著行完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來十36),就是得著信心的果效——靈魂的救恩(彼前一9)。 二 望 當我們藉著信,把神和一切屬靈的接受到我們裡面時,自然會產生出一種的反應,這個反應就是信徒的盼望。「願頌贊歸於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祂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人中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的盼望,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你們這因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彼前一3~5)。那一位藉著信,住在我們靈裡的主是活的神,所以就產生了活的盼望;基督在我心裡,成了榮耀的盼望(西一27)。 我們重生所得到的生命,就是基督自己,也是賜生命的靈、生命之靈的律、真理的聖靈。這真理的聖靈,把為主作見證的聖經(約五39),刻在我們的心思上(來八10),引領我們進入一切的真理(約十六13),在凡事上教訓我們(約壹二27),叫我們認識主,認識主的旨意和祂作事的法則,認識主對今世和來世的應許,認識祂的再來,認識國度和公義的獎賞,並認識我們將要承受之榮耀的基業。 我們知道基督已復活,所以我們的信不是突然的(林前十五17)。並且知道我們這些信祂的,即使死了,有一天在基督裡眾人都要復活(林前十五22);因為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世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8)。雖然今天尚在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羅八23),但是我們卻確實知道,有一天,榮耀的日子要來臨,我們都要改變,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林前十五章)。 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羅八24)。今天我們在世上有苦難,但是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四17)。所以應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來十二1)。我們必須天天讀聖經,和這位作我們生命、榮耀盼望的主,有生命的交通,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羅十五4)。 三 愛 神就是愛(約壹四8,16);愛就是神的自己。愛能把信所接受的一切屬靈的實際,和因著信所產生的榮耀的盼望,聯絡在主自己身上。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約壹四16)。我們若住在主裡面,主的話也住在我們裡面(約十五7)。住在我們裡面的話,會更新我們的心思,叫我們能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2)。我們就能顧到神的心意,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 5)。我們禱告的時候,不再單顧自己,也能愛主,顧到主的需要,顧到主的意願,與主的意願合而為一,凡我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我們成就。我們多結果子,父神就因此得榮耀(約十五7~8)。 本來我們沒有愛。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約壹四10),所以我們就能對神的愛產生反應。這個愛的反應就是遵守主的命令(約十四21);而主的命令就是「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路十27)。愛主的結果就是,「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十四21)。我們會給神的愛浸透,活出愛的生活。這個愛的生活,就是林前十三章所說的最大的恩賜——愛的恩賜。有了這個愛的恩賜,叫我們更能遵守主的命令「要愛人如己」(太二十二39)及「彼此相愛」(約十三34)。 藉著愛住在神裡面,享受祂的自己,成為我們信心的生活、盼望的生活和事奉的生活的原動力。沒有愛,證明我們和神自己的關係已脫了節,落在人(魂)的熱心裡面,作屬靈的事工;如此結果,便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從啟示錄第二章我們看見,以弗所教會的屬靈光景似乎相當不錯;主稱讚他們的行為,勞碌、忍耐、有屬靈的分辨力,並且恨惡尼哥拉一党人的行為:諸如此類的光景,可作今日眾教會的好榜樣。然而他們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他們因著沒有遵守主的命令,活出弟兄相愛的生活,以致她的燈檯終竟被主從遠處挪去了,教會的見證就從該城市消逝了。相反的,非拉鐵非教會因著遵守主的話,活出弟兄相愛的生活,就得著了災前被提的應許(啟三10)。可見,愛是最大的福,也是最大的恩賜。 四 結論——如何培養並經歷信望愛 信、望和愛這三樣是常存並立的;它們不是分開的個體,而是整體的迴圈。若非有信,就不會產生望和愛;若非有望,信和愛就似乎仍顯得不實際;而若非有愛,信和望就仍不完全。 屬靈的實際,並救恩的生活是從信開始的。「你們得救是在乎恩,也因著信」(弗二8)。感謝神的憐憫,安排了好機會,讓我們能聽到福音——基督的話,並且也給我們「創始」了一顆信心(來十二2),使我們剛硬的石心,變為柔和的肉心(結三十六26),叫我們能接受一般人所信不來的福音,所以說,得救是本乎恩。 當我們因著信,把所聽到的基督的話,就是神活潑常存的道,接受到我們裡面的一刹那,我們就蒙了重生(彼前一23)。因為主對我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我們接受了基督作生命,也接受了一切關乎生命和虔誠的事(彼後一3)。藉著祂的話,我們也得到了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彼後一3)。基督活在我們裡面的事實,成為活的盼望(彼後一3),榮耀的盼望(西一27)。我們和神的生命關係,也在我們的裡面產生了愛的情感。我們雖然沒有見過祂,卻是愛祂。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祂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一8)。 但上述的情形,只不過是救恩的開始而已。需要時間來培養更大、更深切的信心,反應出更榮耀、更穩固的盼望,活出更多、更深切的愛心。這需要生命的長大;而神的話就是屬靈生命的糧食。我們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我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彼前二2)。我們的重生(靈的得救)如何是是因著聽到基督的話,從接受話而開始,同樣地,我們的長大成人(逐步經歷魂的得救),進入基督那測不透的豐富(弗三8),豐滿全備的救恩裡面,也必須藉著讀聖經,和這一位作我們生命的基督,天天長生生命的交流,享受祂的餵養和照顧。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後三16),它是啟示神兒子的書。主耶穌曾說,「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來十7;詩四十7),「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五39)。聖經既是如此的寶貴,我們應當建立正常
禱告親近主的生活,不但個人讀,和家裡的人也一起讀,把基督的道理(話)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西三16),同時也要殷勤教訓我們的兒女,無論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六5~9,十一18~20),讓主的話成為信徒行事為人的中心。結果,我們的心思就被逐的話更新而變化,使我們能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2);並知道祂的法則,曉得祂的作為(詩一百零三7);叫我們的信心增長,不因艱難而灰心,更多認識祂的救贖和復活大能,更多經歷無窮生命;讓使人有盼望的神,因信,將諸般的喜樂平安,充滿我們的心,使我們藉著聖靈的能力,大能盼望(羅十五13)。 當我們接著主的話,跟隨靈的引導經歷救恩時,無論是失敗或是得勝,總叫我們的信心更上一層。使徒彼得就是這樣來培養他的信心、盼望和愛心。他因著有主的話「來吧」,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後來因憑眼見,而失去信心,被主責備(太十四29~31)。這是一次從失敗中得著教訓的經歷。另一次,他自作主張回答收丁稅的人說,他的先生(主耶穌)也要納稅,因此受到主的管教,往海邊釣魚,從魚口得銀錢去繳稅(太十七24~27)。這次他在等待魚兒上鉤的時候(可能時間不會很短),學了一點功課。又有一次,彼得跟主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後來,他不只如主預先說的,雞叫以先三次不認主,他乃是在使女的指認下否認了主(太二十六33~34,69~75)。這些失敗的經歷,一面讓彼得認識自己的軟弱,一面也讓他證實主話的可靠,因此也培養了他對主話的信心。等到他年老的時候,就能說出「惟有主的道(話)是永存的」(彼前一25)這樣的話了。 信心的增加,叫我們接著聖經,加強了盼望;因為聖經中滿了今生和來世的應許(提前四8)。使我們相信神要使我們的身體得贖(羅八23),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活著的也要被提(林前十五章;帖前四14~17),因此就更多愛慕祂的再來。 惟有盼望主的再來,並且警醒等候主來的人,才能脫離地的吸引,將萬事當作有損的,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腓三7~8)。雖然我們都知道,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因為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壹二15);但是除非我們真正愛主,愛慕祂的顯現,等候主的再來,活在從天上來的異象之中,我們就難得脫離肉體的情欲,眼目的情欲,並今生的驕傲;也難得不貪愛前錢財,不事奉瑪門。 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信心帶給我們榮耀的盼望,叫我們能愛未見之神,叫我們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輕看瑪門,輕看事上的榮華。愛叫我們渴慕祂的顯現,渴慕祂的再來。神就是愛。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先愛我們;因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
在我們心裡(羅五5),所以我們才能愛神。神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約壹四16)。住在祂裡面的,祂的話也住在我們裡面(約十五7),叫我們更有信心,更有盼望,更有愛心。信、望、愛,是促進聖徒生命長進的迴圈。這三樣,叫我們在認識我們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閑懶不結果子,使我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也叫我們豐豐富富的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
黃共明《讀經拾遺》 【信與愛】有信心者,能行其所不能;有愛心者,能因難而見其易。 我們若認識釘十字架的基督,手裏就有我們監牢門的鑰匙。我們各人應當天天存愛心,父用愛心,又要加添一個愛真理的心。―― 倪柝聲 【耶穌活在信望愛裏】耶穌復活後,最先向馬利亞顯現。耶穌乃是在愛裏能找得到祂,你如果有像馬利亞的愛心,你定規能找得著主,能看見祂,得著祂。在七日第一日的晚上,門徒聚會盼望等候主來顯現,主果然站在他們中間。我們也要盼望等候主再來,而在盼望裏面,就能看見主,得著主。又過了八天,主特別再顯現,向多疑的多馬說:「不要疑惑,總要信。」主是向有信心的人顯現。─
寇世遠《剩下集》 【信、愛、望(西一4)】基督徒生命的標誌是甚麼呢?如果你去問初期教會的信徒,他很可能會回答說:『有三點――信、愛、望』。 保羅有七次把這三個字放在一起(帖前一3;五8;西一4~5;林前十三13;加五5~6;弗四2~5;羅五1~5)。其中三次是一信、愛、望這個次序,另外三次,與林前十三13頌讚愛的詩章的次序一樣:『現在常存的,有信、望、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我們推測可能堆出的次序是『信、愛、望』,因為『信心是跟據過去的經驗,愛是在現今工作,盼望是展望未來。』 雖這三個字是保羅常用的,但它們卻不是保羅所創的。事實證明,這是保羅從其他基督徒前輩學回來的東西之一。首先請注意保說『信、望、愛這三樣』,語氣就好像這是人人都認識的公式一樣。第二點也很重要的,當保羅提出這三個字之中的兩個字時,他也會自然地引述『愛』這個字(例如在帖前五8),而不理會『愛』這個字會破壞『信』和『望』在經文中對稱的關係。最後,這三個字常常以一組的形式出現。在其他初期基督徒的寫作之中,例如彼得前書、希伯來書,還有一封坡旅甲(Polycarp)的信。看來當時基督徒經常使用這三個字,可不是使徒保羅自己的安排。現代聖經學者馬加里烏絲(Macarius)更說最初使用它的是耶穌。馬氏引述主耶穌的話說:『留心信與望,因神的愛和人的愛由此而生,愛帶來永生。』 倫敦聖保羅座堂首席牧師英格(Inge)說過,如果我們能夠明白初期教會信徒所說信、望、愛的意義,我們就明白基督教啟示的要義了。幸而根據保羅自己的解釋,我們也可以得到一些線索,在帖前一3有很清楚的說明(次處經文,保羅論信、望、愛,同時提及工作)、『勞苦』、『忍耐』),而在西一4~5所說的就更加明顯。『…你們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和對眾聖徒的愛心,這都是由吽那給你們存在天的盼望。』 保羅認為信心(pistis)就是向信神說我們可以在基督裏得救。信心是叫我們相信一個人,而不是相信一種教條。信心就是信任這位為我們的罪而死、而活的基督,祂現在仍然活著,是管理萬有的君王,是教會的元首,教會又是祂的身體。 其次,保羅認為信心是藉著愛心表達出來….(加五6)。愛心就是agape,不是佔有,乃是施予。為所愛的付出,鞠躬盡瘁。基督徒蒙召,是要把這種愛的力量在人群中散發出來,而基督的愛就是一個最好的榜樣。 最後提到『望』(elpis)。盼望就是確信藉十字架救贖人類的神,在末時必會把『存留在天上』的榮耀上賜給祂忠心的信徒。 如果這就是初期基督教會信仰的要素,我們便可以說基督徒就是一些藉信心而活的人,這種信心是藉愛心表達出來的,而這種愛心則有盼望而來。今天真正的基督徒豈不也有這些特徵麼?―― A.M. Hunter《新約珠璣集》 【信望愛三種特性】西一3~8保羅說,歌羅西教會的人有基督徒信、望、愛三種特性。從經文看來,這裏所說的信心是對神的,愛心是對人的,盼望是對自己(將來在天上的基業)的;信心是因基督而來的(4節)愛心是因聖靈而來的(8節)盼望是從神來的(6節)。這三樣在原則上是『自從你們(歌羅西的信徒)聽見福音,真知道神恩惠的日子』就已開始的。──沈保羅《真知灼見》 【基督徒是有信望愛的人】信望愛三者是我們基督徒生命的三個要素。基督應該是有信心的人,有愛心的人,並且是有盼望的人。徒二43~47是最好的證明:『信的人都在一處』──物以類聚,這些都是有信心的人;『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這些人都是有愛心的人;『在殿裏,且在家中擘餅』──他們擘餅不只是記念主的死,也盼望主的再來(林前十一26);這些人都是有盼望的人。 【使徒約翰傳信望愛的信息】使徒約翰向當時教會所傳的信息,注重信望愛三者:他的約翰福音注重信(約廿31);他的書信注重愛(約壹五1);他的啟示錄則注重望(啟一7)。 【信望愛是人生三方面接觸的要素】信心是以神為對象──『因聽見你們在基督耶穌裏的信心』(西一4;來十一6);愛心是對人──『並向眾聖徒的愛心』(西一4;彼後一7);盼望是為我們自己的──『是為那給你們存在天上的盼望』(西一5)。 『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來十22),可見信心與我們的敬拜有關;『堅持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來十23),可見盼望與我們信仰的堅固有關;『要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來十24),可見愛心與我們的善行有關。 這樣看來,信、望、愛在我們屬靈生活中的敬拜、信仰和善行上何等要緊! 【信望愛是工作上的基本要素】帖前一2~3論我們在神國度工作上的『工夫(工作)』、『老苦』和『忍耐』: 『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工作需要信心,人沒有信心就不能工作;『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工作一定會勞苦,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而願意忍受勞苦的心是從愛心來的;『因盼望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若中斷勞苦的工作,必然功虧一簣,所以必須有忍耐的工夫才能成事。 【信望愛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林前十三7說愛是『凡事相信,凡事盼望』。這裏清楚說明了,人有愛心,就有信心與盼望。 來十一1『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約壹五1『凡信耶穌是基督的,…以必愛從神生的』,這兩節聖經又說明了,人有信心,就有盼望和愛心。 羅四18『因信仍有指望』,按原文可譯作『在盼望中相信』,這裏又把盼望與信心相連在一起。 這三者的不可分割性,讓我們看見一件事:有其中一樣就必有其他兩樣;沒有其中的某一樣,也就不具備其他兩樣;其中的一樣不足,其他的兩樣也必不足。故此,對於基督徒這三樣在人生、生活、工作上的要素,我們必平衡地追求,平衡地發展! 【我們如何平衡追求信望愛】信心既然是在耶穌基督裏的(西一4),怎我們愈認識基督,我們就愈有信心!盼望既然是從神而來的(西一5~6),則我們愈信靠神,就愈有盼望;愛心既然是從聖靈而來的(西一8;加五22),我們愈被聖靈充滿,就愈有愛心。 Griffith Thomas說:『信心是以過去為基礎,愛心是現在的功效,盼望憧憬未來;或者說信心向後向上看,愛心向外看,盼望向前看。這三樣組成基督徒真實與完美的人生,任何一樣都不可缺少或輕看。』 讓我們一同追求認識基督、信靠神、被聖靈充滿,這樣,我們在信、望、愛三樣要素上方能平衡發展! 【信心和盼望都是肉眼看不見的】從羅八24~25可知,我們之所以能夠忍耐等候,是因為知道我們的盼望必然會有結果,是絕對有把握的。信心、盼望的對象都是目前肉眼看不到的。以屬靈的眼光來說,看不見的才是真實的,也只有屬靈的眼睛才能看見屬靈的實際。就像我們的聚會,用肉眼看不見我們主,但在我們的心靈裏,卻能感覺到主與我們同在,而你能夠碰到那看不見的屬靈實際,這就是信心,這就是盼望。 【信望愛的實際乃是神】一切的起初都是神,因此神就是信心,神就是愛,所有的美德全部都在神和主耶穌基督裏頭,故此,神被稱作盼望的神,祂也能使我們有盼望,而我們的盼望就是主耶穌基督。 信心、愛心、盼望都不是一件事物,乃是一個位格,就是神自己。羅十五13提到神是有盼望的神,所以祂能使我們有盼望,神是非常積極的,祂從不蕭極。祂的目的是積極的,願望是積極的,能力、信心、愛心全部是積極的。祂對祂自己充滿信心,祂知道一切的結局為何,所以祂充滿盼望。其實信心和盼望是同時存在的,有信心一定有盼望,有盼望者就一定有信心。 【約三16】全部聖經,以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為主題。「神愛世人」乃是最大的愛;「叫一切信祂的」乃是最大的信;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乃是最大的望。──
徐松石《新約七公信擷華》 【信望愛三使徒】大致而論,保羅可以稱為信的使徒,因為他特別宏揚這一個信字。「因信稱義」乃基督教最大的教義之一,保羅在羅馬書第五章,把這道理反復說明,我們很感謝他。約翰可以稱為愛的使徒,因為他特別宏揚愛這一個字。「神就是愛」(約壹四8),出於約翰的口;主耶穌賜給我們一條「彼此相愛」的新命令,也只見於約翰福音。詞外還有一位望的使徒,就是使徒彼得,因為他特別宏揚望這一個字,在彼得前書第一章裏,題到三次「盼望」,這一章內文說來說去都關聯到基督徒最大的盼望。── 徐松石《新約七公信擷華》 【聖經中信望愛三大章】希伯來書第十一章,顯然是聖經裏最偉大的信章。其次就是雅各書第二章。約翰壹書第四章,顯然是聖經裏最偉大的愛章。其次就是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至於聖經裏最偉大的望章,就當推彼得前書第一章。──
徐松石《新約七公信擷華》 【信心的方程式】對很多人而言,物質主義的橫流,已經侵蝕他們對永生的信心。但是,別忘了,愛因斯坦的相對公式R=MC2(能量=質量+光速的平方),卻無法取代信心的方程式:信心+奉獻=盼望。──
葛培理《浩劫前夕──苦難的透視》 【基督徒生活的要素:信、愛、望 】 讀經:帖前一3;三10,12~13;五8,16~18 一、 信、愛、望的重要性和相關性 (羅五1~5;林前十三13;加五5~6;弗四2~5;西一4~5;帖前一3;五8;來六10~12;十22~24;彼前一21~22) 新約聖經有十次將信、愛和望三項有關基督徒生命的標誌相提並論,可見它們的重要性和相關性。 二、基督徒生活和工作的見證(帖前一3) 1.
因信心所作的工夫 2.
因愛心所受的勞苦 3.
因盼望所存的忍耐 三、基督徒生命長大的指標(帖前三10;12~13) 1.
信心補充、成全 2.
愛心增長、充足 3.
盼望堅固、持守 四、基督徒生活爭戰的軍裝(帖前五8) 1.
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 2.
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 五、信、愛、望的實行(帖前五16~18) 1.
任何境遇要常常喜樂──結出『聖靈』的果子(加五22) 2.
任何時刻都要不住的禱告── 保持與『基督』的正常關係(約十五7) 3.
任何人事物都要凡事謝恩──順服『神』的美意 (羅八28) ── 楊震宇 【信望愛】 一、因信心所作的工夫 1.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來十一6) 2.有信心的行為證明活的信心(雅二22) 3.信心作工的原則──信神所差來的就是作神的工(約六28~29) 二、因愛心所受的勞苦 1.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壹四19) 2.勞苦是愛的行動(林後十一28~29) 3.在主裏的勞苦不是徒然的(林前十五58) 三、因盼望所存的忍耐 1.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八24~25) 2.因盼望永遠的而忍耐至暫至輕的(林後四17~18) 3.因盼望主來而忍耐等候(雅五7~8) ── 梁家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