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相信 【信心增長的條件】信心的增長有三個條件:(一)必須把心中一切所知道的罪除掉,因為每一樣罪都能毀壞我們屬靈的生命。(二)必須把神的應許記在心中。信心的對象和根據是神自己的話語。(三)立志遵行神的話。遵行神的話就是信心的操練。─ 王明道 【人相信是因聖靈的運行】我深深的相信,人每一次靠著聖靈將神的話傳給人聽,聖靈定規跟在話的後面作運行的工作。因為傳了一次二次幾次之後,到了有一個時候,忽然人就接受、相信、得救了。在人身上雖然是在相信之後,纔發生主觀的改變,但在神這一邊,每一次祂的話進入人的耳朵是不落空的。因為聖靈用神的話在人裏面運行,是在未得救之先的。所以傳福音的聖徒們,請不要因人未信主而灰心,你儘管傳好了,沒有一次是落空的。─
俞成華《生命的信息》 【信心的程度在乎對神的認識】我們以對神認識的多少來測量我們的信心。認識神越多,自然就信祂更深。神是無限量的,所以我們對神的認識也是無限量的。 【使信心增長的路】亞伯拉罕與神相交極其親密,神甚至稱亞伯拉罕為朋友。這是因為亞伯拉罕藉著常與神相交,看見神的榮耀,聽見神的慈言,同時又向神吐露他的愛慕和疑難,並從神得到解答和安慰,結果就使他漸漸地多認識神,難怪亞伯拉罕到後來能很自然的相信神。因此,我們若要因信而往前,惟一的辦法,乃是活在與神的交通中。與神交通越親密,信靠神就越自然,不必勉強用力,不必立志掙紮,因為深知神是信實的神。同時我們也要小心,因為信心乃一直被養活在與神交通的空氣中。一失去與神的交通,信心立刻就乾涸。─
陳則信《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學習》 【遇見主是信心的開端】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他原來在大河那邊事奉別神(書廿四15)。據遺傳外史所記載,亞伯拉罕的父親他拉以製造偶像為業。以亞伯拉罕的家世,和他所處的黑暗環境,怎能轉而信奉又真又活的獨一真神呢?原因無他,乃是因著榮耀的神向他顯現,對他說話(徒七2~4)。這是亞伯拉罕信心的開端。藉此我們能看明信心並不發自我們,信心乃根源於向人顯現並對人說話的神。因此聖經纔說,信心是神所賜的(弗二8)。─ 陳則信《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學習》 ※ 真實的信心,就是光相信神的話,而不相信自己的經歷,不相信自己的感覺,不相信黑暗的環境。─ 倪柝聲 ※ 相信主,不是相信祂給我們一件一件的東西,乃是相信祂來作我們自己所不能作的。─ 倪柝聲 ※ 信心不是看他自己的感覺如何,乃是看他所相信的神的如何。─ 倪柝聲 ※ 信,就是停止自己的活動,等候神來作!─ 倪柝聲 ※ 經歷應當能加強信心,但需要有時刻不斷的信心,纔能運用經歷。─ 達祕 ※ 我們要的不是一個偉大的信心,而是一位偉大的神。─ 戴德生 ※ 那位為我們的,比一切反對我們的更偉大。─ 戴德生 ※ 假信心通常會為自己預留後路,以防神到時沒有顯大能;真信心只樂於走一條單程路,不介意沒有第二個後備方法或權宜之計。―― 陶恕 ※ 信心乃是重新校正我們的目光,使焦點離開我們所見的事物,而落在神的身上。―― 陶恕 ※ 信心是引導我們的視線歸正,叫我們視線的中心,不再是我們所注意的自己,而是以神作為我們注意的中心。―― 陶恕 ※ 真正的信心要求我們相信神所說關於祂自己的每一件事,也相信祂所說關於我們的每一件事。―― 陶恕 ※ 信心之賭注是將一切都押在神的信實上。―― 潘霍華 ※ 「信心」的三大要素是:認識、承認和接受。―― 慕迪 ※ 徒廿七章保羅被押解坐船赴羅馬去受審,航行途中,『太陽和星辰多日不顯露,又有狂風大浪催逼…』處此場合,保羅卻說:『我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徒廿七20,25)。保羅的信心是不看環境的信心,只相信神的話。 ※ 在生意買賣人當中,往往只要一通電話,就可訂購許多貨物,而不需要訂立合同,也不需簽章立據,彼此之間講究的是信用。但我們今天對我們的主,有沒有『一句話』(路七7)的信心呢? ※ 在恩典的學校中,學生是從兩方面學習信賴,一方面是神的話;另一方面是與神同行。──
貴鈎利曼德爾《十字架的道路》 【學習功課信任天父】一天,一個學生到教授面前,滿口埋怨說:「這些功課真不曉得學來作甚麼用,又難學,又難懂!」那教授手挽他的手,很誠懇溫柔的說:「是的,我現在雖不能使你知道學的課程,對你有什麼用處,但你該知道我是你的朋友,你該信任我,我知道你將來需要的是什麼!」那學生心裡很以為然,他信任他的老師,現在教他學的將來必有益。 基督徒在人生進大學校,隨時地都有功課可學,我們當信任我們的天父,他給我們學的功課,雖然不懂不明,但是他知道我們將來的需要,凡他所命令的,或順利或苦難,不可不學。——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先觀察後信任】古語說:愚者昧于成事,智者見於未萌。就是說:蠢人在事情成功以後還不知所以然;聰明人只要看見動機就知結果。 孟孫打獵,捉到一隻小鹿,叫秦西巴先把牠帶回去。那小鹿的母,跟著車子哀鳴,叫動了秦西巴的心,他把小鹿放了。孟孫回來,問:「小鹿呢?」答說:「我看牠的娘跟著叫,心裡不忍,將牠放掉了。」孟孫大怒,將他趕走了。過了幾個月,又去請秦西巴回來,做他兒子的先生。人問孟孫為什麼這樣做,孟孫說:「秦西巴愛小鹿,豈不也愛我的兒子嗎?」孟孫真會觀察,會信任,真是知人善任。——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信心加上知識】信徒若只站在初階上止步,不前進,不努力,不求漸漸的多知道他,真知道他,必定落伍,越老越糊塗。不但不能稱為先知先覺,反要成了不知不覺。 魯國有一人,獨居一室,隔壁有個寡婦,因風雨壞了房子,半夜敲他的門,請求進來躲避風雨,那個人因避嫌嚴詞拒絕。那寡婦說:「你沒有聽過柳下惠坐懷不亂嗎?何不學他的榜樣呢?」那人答道:「柳下惠可行,我卻不可行,我就是用閉門不納的法子學柳下惠。」孔子後來聽見了,就稱譽他說:「善學柳下惠,莫若魯男子。」 這個故事可以叫我們思想思想,魯男子立志學柳下惠是信仰;閉門不納是行為;知道「柳下惠固可,吾固不可」是知識。有許多人因不善學人而墮落了,那就是因為缺乏知識。——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要憑信心不憑眼見】魔鬼時常引誘人說:『看得見的是真,看不見的是假。』他叫人對真理,始終存凓懷疑的念頭。其實看不見的,纔叫我們相信,若看得見,則用不凓我們相信了。比方這裏的電燈已發出光亮,那用我們相信?但魔鬼對人說:你看不見,不可相信,且亦不必相信,這是誑人的。空氣是我們的眼睛看不見的,我們相信有空氣麼?蓋我們已受凓空氣的作用,已得凓空氣的好處,故雖看不見,而亦相信了。──
李既岸《約翰壹書的信息》 【信心在於意志】真信心是在意志上,不在情感上。宣信說:「人類的意志在人裡面是一左右靈力的大機器。神要推動一個人時,他先推動他的意志。」意志是管理人天性的能力,管理人一切的心思、意念和行動,是人裡面的王,也就是那個「自我」。 真理告訴我們,生命不活在情感中,而活在意志中。只要我們的意志持定在他的旨意,在他的話語上,情感就不會絲毫地混亂,或影響生命。 意志像是育嬰院裡的一個聰明的護士長,情感像是一班喧擾的小孩子。護士長規定了她所認為管教小孩子最好和最合適的方法。小孩子雖然叫囂反對,不受約束,但是護士長明白責任是她自己的,不管他們怎樣叫囂,她只安詳地用愛心執行她的方法。結果小孩子們不久都會就範,納入正軌,大家都會和諧快樂地過生活。一旦護士長讓步,讓小孩子們去當家,必會鬧出亂子來,甚至無法收拾。許多人心裡所以混亂,都是因為他們讓感情代替意志作主。 有一位很聰明的青年人,要過一個憑生命而有的新生活;但他發現自己有難改的懷疑習慣,使他非常沮喪。在這種情感之下,件件事都會令他懷疑,他越想掙扎勝過,越覺得懷疑重重。後他明白了意志的秘訣,就把意志放在信心上說:「我要信!我要信!」因此,衝動的情緒未幾都歸於和諧。他將意志單純地放在所信的事物上,決志相信神所說的,不理感覺如何。這樣他就開始過著憑生命而有的新生活。 有一位姊妹被一將要發生的災難所攪擾。她心中的每一個情緒都起來反抗這個攪擾。她想若再這樣聽憑自己的情感作主的話,勢必使她完全灰心失志。她就學了操練意志的秘訣,對自己的情緒絲毫不予理會,只堅定倚靠神的話,來應付災難引起的每一個思念。她將神的話反覆地背誦,並說,願你的旨意成全,願你的旨意成全!結果他發現,連她的情緒也喜歡神的旨意了,就是哥林多後書第十章四至五節所說的;「……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意志降服神,放在神的旨意,神的話語上,心思、情感也就都順服了。 還有一位女子,她有隱藏的罪。照著情感來說,她愛這個罪。但照意志來說,她恨惡這個罪,要拒絕這個罪。她曉得她自己是在感情控制之下,無法征服這個罪,除非感情有所改變。但她學了管理意志的秘訣,就走進內室禱告說:「主阿,你知道在情感的支配下我愛這罪;但我內心的己恨惡它;除非我的意志讓你作主,我就無法勝過它。現在我將意志交在你手中,讓你作工。我再不支配我的意志,讓你管理,使我能作你所喜悅的事。」 她這樣將意志奉獻給主,讓主佔有,她就立刻得到釋放。神的旨意克服了她的情感,靠著聖靈的能力,她照著神所喜悅的去行。 芬奈倫說:「真正的宗教(信仰)單寓於意志之中。以意志去愛神,是全部的宗教(神學)。」我們都當禱告說:「主阿,求你佔有我的意志,在我心中動工,使我所想所行的都討你喜悅。」 倪弟兄說,如果我們肯相信,肯運用我們的意志,揀選神所為我們成功的那件事,那件事就要在我們的生命上變成經歷。 在感覺上所得著的必須在意志裡保守,在意志裡所保守的,才真成功為信徒生命裡的一部分。 神的旨意只給那些立志遵行的人知道。 信徒如果沒有達到他的意志與神的旨意完全和諧的地位,就他還沒有經歷到屬靈生命的最高點。 神要信徒藉著自己的意志,使用他全人所有的本能,以與神同工,以被聖靈充滿。── 林元度《真理靈命造就故事》 【神的要求是相信不是感覺】一次慕迪在美國非拉鐵非城內傳福音,正對講臺首排坐著一位婦人,注目傾聽,似乎句句都是說到她的裡面。會後,慕迪問她:「你是基督徒麼?」她答:「尚未,但我盼望是。我已尋求耶穌三年了。」「這裡定規有錯。」婦人驚奇地說:「你不信我麼?」「不錯。你想你在尋求耶穌。可是一個迫切的罪人,不必用三個年頭來遇見一位迫切的救主阿!」「那麼該作什麼呢?」「問題就是在此。你一直想要作些甚麼。其實,你只要相信主耶穌就好了。」那位婦人反駁地說:「阿!我簡直討厭這個相信,相信,相信!我不懂得什麼是相信。」慕迪答說:「好罷,我們就把它改作倚靠好了。」「假如我說我要倚靠他,他會救我麼?」「你真地倚靠他;他必定拯救你。」「好罷,我真心倚靠他,可是我並不覺得有什麼進步。」這時慕迪知道了她的癥結所在,立刻答說:「阿!我懂得了。三年之久,你一直在注意感覺,並沒有注意主耶穌。信心是朝上看,不是往裡看。不要理會感覺,要像約伯一樣地說:『他縱然殺我,我仍要倚靠他』(伯十三:15)。」婦人對他看了幾分鐘,伸臂拉著他的手說:「慕迪先生,我倚靠主耶穌,他已救我靈魂了。」她跑了過去,也對幾位長老說了同樣的話。她走出門口,和教會一位執事握手,再說:「我倚靠主耶穌;他已救我靈魂了。」 第二晚,她又坐在前排正中,滿面光彩,永生光輝從她眼中透出。會後,她進了談道室,還去幫助別人信主。她的雙臂圍著一位女友,說道:「只要倚靠他,我發現的確是這樣的。」此後,她成為一位非常得力的個人談道者。 人是因信得救,非因感覺得救,神的要求是相信,不是感覺。你只要符合信的條件,神必成就他的應許。然而這也不是說,永無感覺。相信的人自然會有赦罪的平安,聖靈的喜樂,以及其它許多恩典充滿心中。但是要緊的是先相信,後感覺。 倪弟兄說,信心不是看他自己的感覺如何,乃是看他所相信的神如何。信心能夠取得神在過去所已為我們成功的,也能夠取得神在將來所將為我們成功的。 我們若不能憑著信心與基督同在,我們也就不能憑著感覺與基督同在。 要得經歷的人,應當先不顧自己的經歷,只相信神的話,才能得著經歷。── 林元度《真理靈命造就故事》 【三個人在窄牆上跟著走】有一位朋友對倪弟兄說,倪先生,我很願意接受神的兒子作我的生命,我也曾跪下禱告過,告訴神說,我願意接受基督作我的生命。但是又人告訴我,基督進到我們裡面都會有一種熱辣辣的感覺。怎麼我跪下來的時候,心裡冷冰冰的,禱告完了之後,心裡仍是冷冰冰的,叫我怎麼能說,我是接受了神的兒子作生命呢?倪弟兄就對他說,聖經從來沒有說,人接受神兒子作生命的時候,必須心裡是熱辣辣的,或者心裡是冷冰冰的。聖經只說要信,是憑信心,不是憑感覺。若只憑感覺來斷定有沒有得著,而不是因信神的話,那就等於以神為說謊的。神說話了,就是給了,與你的感覺沒有多大的關係。 有一年,在煙臺有一位弟兄,對倪弟兄說,我是相信神的兒子作了我的生命,可是我並不覺得榮耀,是不是我還沒有真接受?倪弟兄就對他說,我用一個比方來說明,這好像三個人在一道很窄的牆上,一個跟著一個往前走。甲走在最前面,代表神兒子作我們生命這個事實。乙走在當中,代表我們的信心。因著神所完成的事實,所以跟著我們就有信心。丙走在最後,代表人所有的榮耀感覺。這個榮耀的感覺,是當人信了主後而產生的,所以行在最後。當三人同往前行的時候,當中的乙只能看見前面的甲,正如我們的信心,是因看見神所作的事實而有的。神已賜了他的兒子,作我們的生命。我們看見了這個事實,所以就產生了信心,所以乙只能看前面的甲。我們有了信心之後,才產生出神兒子榮耀的感覺,所以丙所看見的乃是乙,而不是甲。若是乙不看甲,而轉過來看丙,他就會從牆上跌落下來,因為沒有事實根據的信心,就是虛浮的信心。乙若跌落下來,丙也就跟著跌落下去,那就是什麼榮耀的感覺都沒有了。所以不是去注意什麼榮耀的感覺,只跟定信心往前就夠了。神在基督裡已經作成了一切,基督也已經死而復活,化身在聖靈裡了,成為賜生命的靈了,他現在就是準備要作到你身上,只要你一信就成了。若是神沒有賜下他的兒子,就是你有榮耀的感覺,那個感覺也是靠不住的。──
林元度《真理靈命造就故事》 【熱水瓶的禱告】倪弟兄在上海時,有一天和一位十分關心自己屬靈光景的弟兄談話。他說:「這麼多人都過著美麗的聖徒生活,但我一直為自己慚愧。我自稱為基督徒,但是當我把自己和別人比一比,我就覺得我一點也不是。我真願意認識這釘十字架的生命,和這復活的生命,但到如今,我還不認識,也不知道怎樣才能認識。」當時,另有一位弟兄也在那裡。他們兩人說了差不多兩個鐘頭,想讓這位弟兄看見,離開基督,他就什麼也得不到;但是他們的企圖並不成功。他說:「人所能作的,最好就是祈求了。」他們就問他說:「如果已經把什麼都給你了,為什麼你還要祈求呢?」他回答說:「他還沒有都給,因我還發脾氣,失敗頻仍,所以我要多多祈求。」他們問:「那麼你有沒有得著你所祈求的呢?」他回答說:「我很難過,直到如今,我仍甚麼也沒得到。」到了這時,他們就指給他,關於稱義,他不需要作什麼;照樣對於他的成聖,也用不著他作什麼。 正在這時,有一蒙主重用的弟兄過來參加談話。桌上有一熱水瓶,這位弟兄拿熱水瓶來,對他說:「這是什麼呢?」「熱水瓶。」「不錯。假如這個熱水瓶會禱告,它這樣禱告說:『主阿!我非常願意作一個熱水瓶,你肯不肯使我成為一個熱水瓶?主阿,求你給我恩典使我成為一個熱水瓶。』請你說,你聽了這樣的禱告,你要怎樣說呢?」他說:「我想,熱水瓶絕不會這樣愚蠢。這樣的禱告,毫無意義,它就是一個熱水瓶阿!」於是這位弟兄就說:「你正在作同樣的事,神早已把你擺在基督裡,當基督死的時候,你也死了。他從死裡復活,你也復活了。現在你不能再說:『我要死,我要釘十字架,我要有復活的生命。』神說:『你已經死了!你有了新的生命!』你的一切祈求就像那熱水瓶的禱告一樣可笑。你用不著向主祈求什麼,你只要相信他已經把一切都作好了。」主藉著這些話開了他的眼睛。他流著淚說:「主阿,我讚美你,你已經把我擺在基督裡了,他的一切也是我的!」他得著了啟示,信心有了把握,生活起了變化。──
林元度《真理靈命造就故事》 【把眼鏡扔到閩江裡去】倪弟兄有兩位同工,一是姓倪的弟兄,一是姓李的姊妹,兩個都是近視眼,也都是先後都去配了眼鏡。這位李小姐在主面前禱告說,主,你曾開了瞎子的眼睛,難道不能醫好我的近視麼?叫我一個女人,帶了一副眼鏡,到鄉下去佈道,非常不便當。主,求你醫治。她是在一條開往鄉下的小火輪上禱告的。她禱告完了,知道神聽了她的禱告,有了信心,就把眼鏡摘下來,扔到閩江裡去,她的眼睛也不近視了。 這個消息傳到那位元倪弟兄耳中。有一天,他來對倪弟兄說,神既然治好了李小姐的近視,神也必定會醫治我。我有信心。倪弟兄對他說,你說神會醫治你,就證明你沒有信心,你不會得醫治。過了兩天,他也去乘小火輪,把眼鏡也扔到閩江裡去了。一個月後,倪弟兄去看他。他說,他的近視始終沒有進步,好像神還沒有醫治他。倪弟兄說,倪弟兄去看他。他說,他的近視始終沒有進步,好像神還沒有醫治他。倪弟兄說,如果你是聰明人,趕快再花十二元去配一副眼鏡。他說,他要到古田去佈道,四個月以後回來,他的眼睛必定會好。他說,他有信心。倪弟兄說,你認為過了四個月後,神才會醫治你,你是把信心放在將來,這不是信心。 李小姐的信心是信神已經作了。她說,感謝主。你叫我不近視了,所以我把眼鏡扔了。這種信心是正當的信,信神已經作了,已經成了,已經是了。對於我們的得救,以及得勝的問題也是這樣。並不是盼望神能救我,也不是盼望兩天之後才能得勝,乃是說,主,我感謝你。我的罪已經赦免了。我感謝你,主,不是我活,乃是你在我裡面活。你相信已經……了,你相信是……了,你這個人得救了。──
林元度《真理靈命造就故事》 【他想佈道好了眼睛就要好】倪弟兄曾碰到一位病人,問他怎樣?他說,我信神要醫治我。倪弟兄說,神才不醫治你;因為你沒有神的話。 有一位弟兄,眼睛近視,要去配眼鏡。有人告訴他說,你應當相信神,不配眼鏡。他想他的信心也許比別人大,他就禱告。後來有人請他去佈道。他想佈道完了,眼睛就要好。他也請倪弟兄為這事禱告。倪弟兄就對人說,我替他預言,神不醫治他。人問為什麼?倪弟兄說,因他沒有神的話,所以他的信心不是信心,乃是感覺。並且他所有的,實在不是信心,乃是盼望。沒有神的話,怎能信得來呢? 慕安得烈說,在亞伯拉罕的生活中,給我們看見什麼是信心。「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亞伯拉罕俯伏在地,神又對他說」(創十七:1,3)。信心乃是當神親近我們,因他活的能力對我們說話,並接觸我們的時候,在我們心中的一種接受;在這種接受裡面,我們把自己降服於神的話和工作,並接受神的話和工作。因此,很明顯的,信心有兩個東西要對待,第一是主的同在,其次是主的話;只有主活的同在,才能使主的話語成為活的。信心真正的意義,乃是「就著神的話接受神。」惟有我們與神自己有直接活的接觸時,神的話才能有效地作工,並為神開啟我們的心。──
林元度《真理靈命造就故事》 【有了神的話病狀是虛假的】張弟兄問倪弟兄一個問題說,一個人生病,有了主的話,得了醫治,但是病狀還在;這是怎麼一回事?倪弟兄答說:今天在宇宙中只有神和神的話是真實的,其他都是虛假的。張弟兄說,我所以問這個問題,是因我從一九三六年吐血,一九三七年躺了一年,得了主的話,蒙了醫治。後來回到煙臺,李、趙弟兄都走了,講臺事務都落在我們身上。那時,我們都很年青,傳起福音,真是拼命。有時講得精疲力竭,咳,一口血吐出來。從那時,直到一九四八年,病狀還在。在上海全國性交通聚會時,病狀更厲害。倪弟兄說,有了神的話,病狀是虛假的,不要相信這一個。從一九四八年到現在一九八六年,三十八年了,我已活了七十多歲,病狀再沒有了。倪弟兄這個答覆真是好。他真是一個認識神的人。──
林元度《真理靈命造就故事》 【羅馬八章十一節的話是真的】倪弟兄作他的見證說:我記得,有一次我病在這樓上。有一天有一位弟兄替我量熱度,查脈搏,熱度很高,脈搏很快。前幾夜,我一連幾夜不能睡,真是臨近死門了。那天夜裡我禱告,到第二天下午,我得了主的話,主已經聽禱告了。主給我羅馬書第八章十一節:「然而叫耶穌從死裡復活者的靈,若住在你們心裡,那叫基督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也必藉著住在你們心裡的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那一天,我以為特別要睡得好;那知,我那一天特別睡得不好。第二天那位弟兄再替我量寒熱,熱度更高,脈搏更快。撒但頂忙,他一點不慢地來說,這是什麼應許呢?神應許你活過來,你看,你那裡活過來呢?撒但說的話很有道理。在這個時候,神立刻給我兩節聖經。一處是約拿書第二章八節:「那信從虛無的人,離棄憐愛他們的主」(原文)這是約拿在大魚的腹中說的。外面的景況,外面的情形,都是虛無的,都是虛謊的。一處是約翰福音第十七章十七節:「你的道就是真理。」神說,我的話就是真的,其餘的話都是假的。如果神的話是真的,那麼我熱度的高就是假的,我脈搏的快就是假的,我夜裡的睡不好也是假的。所以我立刻感謝神說,羅馬書第八章十一節的話是真的,其餘的病狀都是假的。我就是這樣的相信,我就是這樣宣告。到了下午,我的熱退了,脈搏也慢了。到了夜間,我也能睡了。 慕勒說:「我倚靠你的話」(詩一一九:42)。我們信神的話有多少就是我們的信心有多少。信心與感覺、印象、可能性、眼見都沒有關係。我們把它們與信心並列,我們就是不信神的話,因為信心用不著這些東西。信心單信神的話。當我們憑他的話,抓住他的時候,我們的心就得了安慰。 倪弟兄說,真實的信心,就是光相信神的話,而不相信自己的經歷,不相信自己的感覺,不相信黑暗的環境。 任何時候,你遇見試探或者試驗,總要相信:神的話,神的事實,比你的感覺更靠得住。你只管滿心相信神的話,神要負責叫你有經歷。──
林元度《真理靈命造就故事》 【總有一點餘剩】倪弟兄說到和教士,有一次,她什麼都用光了。這時候,她去讀聖經,對神說,神阿,求你給我一句話。我並不要你現在把一千元放在我面前,我要你給我一句話。神就叫她想一段聖經,就是詩篇第二十三篇。她得著的一句是:「使我的福杯滿溢!」她此時不但不滿,並且是到底的空了。但是她有了神的話,就寫了一首英文詩,其中有幾句說:有了耶和華作了我的牧者,總有一點餘剩!雖有了這麼多的難處,總有一點餘剩!有了神作我管錢的人,總有一點餘剩?她寫了這首詩,寄給她一位朋友。她的朋友過了一些時候,回她一封信說,讀了你的詩,我想神真是賜福給你,所以你有許多的餘剩。豈知她是莫名一文了。但是神的話落了空麼?不!過二天,神藉著人供給了她。 倪弟兄說,我們如果有了神的話,我們就不知有了多少源頭,烏鴉也要供給你,溪水也要供給你,只剩下一把面的寡婦也要供給你。就是這些都沒有的話,神也能開天窗,從天上降下供給你。這是信心。──
林元度《真理靈命造就故事》 【獲得得救的證實】張宜綸弟兄是倪弟兄的內弟。他藉倪弟兄的幫助獲得得救的證實。一次,倪弟兄問他:「你得救了麼?」他回答說:「我不知道。」倪弟兄又問:「你為什麼沒有得救?」他又回答說:「我不知道。」倪弟兄又問:「你信約翰福音第三章十六節麼?」然後你弟兄把這一節分成兩部分,逐一地問:「『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你相信麼?」「我信。」「你得救了麼?」「我不知道。」於是倪弟兄強有力地對他說:「神是這樣說了。你若不信他所說的,就是以他為說謊的!」這話除去了他心中的帕子,點活了他的靈,立即感到裡面有膏油的塗抹,完全相信他已得救了。──
林元度《真理靈命造就故事》 【相信神的話獲得永生】一八八二年元旦,賓路易師母的內心渴望曉得,究竟自己是否是神的孩子。她提起擱置架上甚少閱讀的聖經,順手一翻,目光就落在這些話語上:「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賽五十三:6);再隨手翻閱,就有這樣的話;「信的人有永生」(參約三:36)。立刻她就捫心自問,我是否已經相信神將我的罪孽都歸在十字架上神的羔羊身上。她沉思而覺驚奇,經上實在說,你若相信神的話語,就已獲得永生。馬上她就發出呼聲說:「主阿,我實在相信!」神的靈立刻和她的靈同作見證,她是神的一個孩子,有極大的平安充滿了她的心。 倪弟兄說,除了神的話以外,沒有第二個可靠的證據。如果你信神的話,這就是證據;最大的證據就是神說了。──
林元度《真理靈命造就故事》 【把所有神的應許視作信用良好】慕迪年青時,曾在芝加哥一間商店作店員。店主常擁有一些分類且作記號的帳單。他向慕迪解釋:期票上作B記號的表示信用不好;作D記號的表示有疑問;作G記號的表示信用良好。他叫慕迪也要如此分類處理。 照樣人對神的應許,有的注上信用不好;有的注上疑問;但是我們該把所有神的應許,都注上信用良好,因為神是信實的大能者。創世記一開頭用的神字是Elohim,意即信實的大能者。他是立約的神,也是守約的神,從不爽約;創世記第九章裡神立了約就立虹為記,和啟示錄第四章裡有虹圍著寶座,都是說出這個;「我必不背棄我的約,也不改變我口中所出的」(詩八十九:34) 慕迪認識一位元老姊妹,她在聖經的每一個應許旁邊,注明T或P兩個字母。T的意思是「試驗了」,表示她已親自試驗過,知其所言確實;P的意思是「經歷了」,表示她親身經歷過,知其所言確是這樣。神的應許每一個都是可試驗,可經歷,確是如此。 倪弟兄說,我們對於神的應許,必須用信心接受。我們對於神的事實,不只當用信心接受,並且還要享用神所已經成功的事實。──
林元度《真理靈命造就故事》 【甚麼纔是真正的信心】許多時候,信徒還沒有得著神應許的話,就自以為有信心。其實,這不是信心,不過是心理作用而已。信心與心理作用不同。信心必須先有了神的話,而以神的話為信心的憑據;心理作用是神並沒有說「有」,而自以為「有」。比方:並沒有人請我今天去吃晚飯,我說,我信某人今天會請我吃晚飯,這就是心理作用,並不是信心,因為某人並沒有說。如果某人說了今天要請我吃晚飯,我信某人今天請我吃晚飯,這纔是信心,因為某人是說了。所以我們必須有神的話,然後可以說能信;沒有神的話,就不能信。 【神的話是信心的憑據】當你憑你的感覺來相信的時候,你一看環境,你的信心立刻就沒有了。比方:我的父親買了一塊地,把契紙給我,叫我到某地去找,要我掌管這產業。我到了鄉下,碰見一個流氓問我說,先生,你來作甚麼?我說,我來找我父親的地的。他說,這那裏是你父親的地?是我父親的地阿!我如果想,恐怕我父親的話靠不住,這地是他的罷,就只好回家去。如果我說,不,我的父親不會錯,憑著這張契紙,這地是我的,他就只好走了。聖經就是神所給你去掌權的契紙。你信這本書
─ 聖經 ─ 上所記的,他 ─ 撒但 ─ 就得走。可惜有許多的人經不得撒但一點的試探,就把神的話丟了,就失了信心。 【神說了就必兌現】如果我們有了神的話,就全世界的人,都不能推翻我們所信的,因為神說了,就必兌現。如果神說了,我們還沒有信心,那就是把神的話不算數。比方:我給你一張千元的銀行本票去兌換現金,你怎知必是兌得千元呢?是因上頭寫著是千元。神說有多少,就是有多少;神說怎樣,就是怎樣。 【應當一無掛慮】有一次倪弟兄遇見一件過不去的事,毫無出路可想,就想起了主的話﹕“應當一無掛慮。”於是走到滬西的荒野地上去禱告,禱告了十幾遍,仍然沒有平安。他就想,難道這節聖經只可以講給人聽,自己實行是不可能的麼?那時神就對他說﹕“我說,應當一無掛慮,你就有平安;現在你說,你沒有平安...”他就跳起來說﹕“神啊,你說我有平安,我就有平安。我自己不說什麼了。”他這樣相信了,就回家,他立刻就有平安,並且這平安是他一生很少經歷過的。所以,用神的話來禱告時,必須先信神的話。如果想要有了事實再相信,必無成就的可能。 【神的話不比人的話靠得住嗎】一位少年,在一次晚間聚會之後,十分苦惱的跪在那裏祈禱。第二日晚間,又在那裏禱告。原來他已信主,只是他仍沒有赦罪的確據。叨 我們多少時候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別人,也相信別人的代禱,卻不想念他所禱告的神,也不相信神所說的話。 【怕不能信到底】從前慕迪在英國時,去看一位剛信主的朋友。那人很灰心的說﹕“剛才我在奮興會中受感信主,只怕日子一久,又要跌倒,不能相信到底。”慕迪抬頭看見他的家中懸掛一大鐘,就問那朋友說﹕“你相信鐘現在走麼?”他說﹕“我信。”慕迪又問﹕“明後天仍走嗎?”他說﹕“這沒有問題。”慕迪說﹕“我再問你,今天主救你麼?”他說﹕“是的。”“為什麼你不信明天後天主還是救你呢?”那人想了一下,立刻領會,確信已經得著永生的救恩了。後來那朋友把那大鐘運到美國,送給慕迪,作他自己永遠得救的記念。 【信心的基礎】 一、神無所不通的知識(羅十一33;但二20) 二、神永遠不變的誠實(詩八十九34;一百卅二11首二句;羅三3~4;提後二13;多一2首句;來六17~19;十23;約壹一9) 三、神言之不盡的良善(詩六十九16;卅六7;四十二8;廿五6) 四、神極大無比的能力(林前二5;弗一19;帖後一11;耶卅二17) 五、神無所不包的慈愛(羅八32;約三16;約壹三1;四9~10) ── 丁良才《經題模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