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个人的代祷 【两三个人的祷告小组】信徒除了个人私下每日的代祷之外,最好也能和几位(有时不只两三个人)较接近的弟兄姊妹或家人,定期在一起祷告。圣经也告诉我们「祷告小组」的必要和好处: (一)可以坚固祷告的意愿:自己一个人的祷告,有时会觉得灰心与单调,有时因着情绪与性格,也可能放纵或懒散,所以保罗劝勉提摩太要「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提后二22)。 (二)可以确知主的同在:主自己应许说:「因为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十八20)。两三个人奉主的名聚集在一起,往往更能感受主的同在。 (三)可以发挥更大的功效:在圣经里有一个原则,就是:一个人赶一千,两个人赶一万(申卅二30)。许多时候,两三个人在一起祷告,比个人私下祷告,更有能力,更有份量,更有权柄,因此所得的果效更大。 (四)可以有更透澈的祷告:祷告小组的祷告,不仅比个人私下的祷告更多方且丰富,并且比教会聚会中的祷告更专注且深入。同时,因为祷告小组的人数不多,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较易使平常不敢开口的人也能开口祷告,这就产生了参与祷告的人更为普遍的效果。── 黄迦勒《求主教导我们祷告》 【两三个人一起祷告的根基――奉主的名】「因为无论在那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十八20)。这节圣经指出:两三个人能够在一起祷告的根基,乃是奉主耶稣的名。「奉主的名」的意思是:(一)信徒不能和不信的人一起祷告,除非那是引领不信的人悔改接受救恩的祷告;信徒更不能和异教徒一起祷告,因为他们祷告的对象是假神,这是最惹神憎恶的。(二)这个聚集是归于主的名下的,祷告的目的是为着高举主耶稣,为着让主得荣耀的。(三)参与祷告的人是与主联合,与主同情、同心的。── 黄迦勒《求主教导我们祷告》 【两三个人一起祷告的诀要――同心合意】「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么,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太十八19)。「同心合意」的另一种译法是交响或和谐。世界上最好听的音乐便是交响乐。两三个人在一起的祷告,要像交响乐那样的和谐──一切的乐器须先调整,演奏的人须注意指挥,音调、时间和抑扬顿挫,都得丝毫不差;这样,乐声纔能和谐一致,幽雅动听。所以「同心合意」的祷告,就是要参加祷告的人,都向神调整,以神的旨意为我们的心意,这样,所求的事纔能蒙天父垂听并成全。── 黄迦勒《求主教导我们祷告》 【两三个人一起祷告的原则――顾到别人】两三个人在一起祷告,不可专顾到自己的感觉,而要顾到别人,为此,必须注意:(一)祷告的话语要尽量简短,太长的祷告,会拖垮别人的负担。(二)祷告的项目不可太多,以免顾此失彼。(三)不要各人一次祷告多项,宁可大家集中一项,等祷告透了,再换次一项目。(四)祷告要真实,不可装假,不要说虚空的重复话。── 黄迦勒《求主教导我们祷告》 ※ 神的儿女聚集在一起,简单的,专一的,真实的,同心合意的在神面前求,必要得着更多的答应。─ 倪柝声 ※ 祷告的第一原则是甚么?不是信心,不是应许,乃是需要。若无需要,就无祷告。─ 倪柝声 ※ 我们的祷告不应以自我为中心,我们祷告不仅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的需要必须交托给神,同时也要因为我们爱我们的弟兄,对他们的需要感同身受,与他们一同祈求。─ 加尔文 ※ 请你不要用你的祷告来苦待神的儿女。─ 马金多 ※ 一次祷告的事太多的话,结果会一事无成。─ 佚名 ※ 祷告是教会的坚城。─ 马丁路得 ※ 祷告如灯塔,可令会众不至失迷。─《拔剑逐魔》 ※ 祷告如吸管,能将无限能力,传达于教会各部份,并各圣徒心中。─ 无名氏 【设立妇女祷告会】在哈福特,斐尼的妻子在那里设立了妇女祷告会,参加的妇女很多。她们的祷告发挥极大的功效,成为推广神工作的主力。 第二年,一八五二年,冬天,他们接到非常迫切的邀请,到了西克拉斯(Syracuse)市。斐尼的妻子在那里也大大成功地设立了妇女祷告会。在她的祷告会中发生许多感人的事,不分宗派,彼此祷告融在一起。 斐尼常常听到他的妻子提到妇女祷告会中所发生的事。有一位未受教育的老太太,在祷告会中可说逢会必说。大家对她所说的并不感到兴趣,而她有时反而怪大家不说,责任都落到她身上,叫她非说不可。这样,她就成了聚会中的难处。 然而,过了一段日子,有一天,她依然在聚会中站了起来。她一开口,大家都看出她有极大的改变,她被圣灵充满,滔滔不绝说出她的新的经历,把神在她身上所作的,恳切地说出来。每一个人都受感动,妇女们泪流满腮。从此老太太成了大家最喜爱的人,乐意听她在聚会中述说神的作为。——林元度《真理与灵命造就故事》 【组成祷告后援团】慕安得烈,不仅在一处教会专心服事,且也答应各处要求前往讲道,供应属灵粮食。他号召信徒组成「后援团」,用祷告来支持他的工作。他的许多著作,诸如「代祷的服事」和「祷告的生活」应时而生。一次,他在带领布道会期间,写信给信徒说:「我渴望能将神的儿女聚集一堂,得以指出代祷和完全分别为圣的需要。……我深深相信,当我回来之时,神会将祷告的灵赐给弟兄姊妹,藉以求得更新更大的祝福。……我恳求各位,为着圣灵更有能力的工作祷告。……愿大家都为我们祷告。」 慕安得烈为着神的国度号召祷告同伴,不遗余力。他信,要叫神在人的生命里扎实作工,祷告乃是惟一管道。当许多农夫退休,迁到村里来住时,他就相信,这是神把他们带来,作代祷的人。于是立刻训练他们,承当代祷重任。——林元度《真理与灵命造就故事》 【芝加哥午祷会】一八六一年,慕迪二十四岁,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给慕迪开了一条传福音的新路。他造了一所大帐幕,到前线去,利用宣传福音、祷告聚会、歌唱聚会、分发圣经、福音小册、以及个人访问等等,争取士兵归向基督。内战期间,他共开了一千五百次布道会,使无数士兵获得身体的安宁和心灵的拯救。他是士兵们最欢迎的一个人,咸盼他能作他们的随军牧师。他在战线时,士兵们常常围着熊熊营火,听他恳切号召。他常跑进士兵营账,个别恳谈,引领他们归主。许多的士兵,他都接触,他常为士兵们祷告。他的祷告声音常绕营间,叫人听了不能不受其感。因着他有牺牲精神,肯舍已,到前线去抢救士兵灵魂,甚得众人敬重,他的名声也就远播全国。 慕迪和他的同工们常在芝加哥的午祷会中报告他们前往前线传福音的情形。西北全部居民纷纷向午祷会请求,为着丈夫、兄弟、儿子祷告。慕迪也常去参加午祷会。在美国内战期间,这个午祷会得到众人的重视。——林元度《真理与灵命造就故事》 【真的祷告会】在哈司丁城牛杳利牧师的礼拜堂有一个祷告会,是全英国最好的。每早开会时,牧师要说:『全体要为主日学祷告』。大家皆默然不语。顷刻就有人发声,专为这一件事祷告。以后,他又说道:『现在再请一位为查经班祷告。上礼拜日下午有某某事发生,专为这事祷告』。于是就有人专为这事祷告。一条一条的上去。大众同心,一人发声。如此的祷告会,非五分钟作成的。乃历二十五年之久,忍耐的继续下去,成了一个祷告的教会。因而得救的人非常之多。(不妨你的教会,也可以试办一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