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來源 【聖經的由來】『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給你們的福音就是這道。』(彼前一:25.)聖經『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彼後一:21.) 這本聖經,大概是用一千五百年才寫完畢的。最先的幾卷書,是摩西在前三千五百年所寫的,最後一卷書,是使徒約翰在一千八百五十年前所寫的。有一古時的遺傳,說挪亞曾帶著一些的書籍,到他的大船裡,但主耶穌是顯然說摩西是首先寫聖經的人。在四百年以前,聖經還沒有印行時,所有的聖經,皆是從手抄來的。這都是文士們所作的。 歷史家告訴我們,他們如何抄寫聖經:他們極其小心抄寫,不但算聖經有幾字,並且算有幾個字母。若是抄錯一字,就將全篇一根都毀滅。他們將聖經抄寫在清潔的羊皮上面,抄寫的人,須大聲將每一個字讀出,然後才寫。他們寫到『神』的名字時,他們就須先將他們的筆,小心擦乾淨,然後才寫。他們未寫『耶和華』三字以前,要洗他們的全身,不然,他們就以為污穢了神聖潔的名字。 有一次,有一個拉比莊嚴的警告抄寫的人說:『你們當注意你們的工作。因為你們所作的,乃是屬天的;若是你在抄寫上,減少或增多了一個字,你就是一個敗壞世界者。』 但是我們怎能曉得我們現在經,就是與古時被聖靈感動所寫出來的,是一樣呢?摩西、先知、以及使徒親手所寫的原本,還在麼?若非神把他們藏在什麼地方,現在實已沒有了。神所以不要人們找著,是因為恐怕世人禮拜那原稿。 雖然聖經的原稿現在已經沒有,但有三本極舊的抄本還在。這三本的聖經,都是在第四世紀,大概就是一千五百年前寫的。這個證明我們現今所有的聖經,是與一千五百年前人們所有的聖經一樣的。當第四世紀康士坦丁為帝的時候,他曾定寫五十部的聖經。這是在主後三百三十年。所以有人信這三本的老聖經,就是從這五十本中來的。 我們如何曉得這三本聖經,是一千五百年前寫的呢?有一個理由:因為聖經裡面所用的字體,乃是同那個時期的字體,在那個時候,希臘人都是大寫字母,並且在每字中沒有隔開的地方。例如約翰福音第三章十六節,若是在英文,就是這樣寫God so Loved the world that hegave hisonly 畏鐵肯古卷 有一件最奇妙的事情,就是這三本抄寫的聖經,是藏在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中——天主教、希臘教、和改正教。這三本中最舊的抄本,是藏在羅馬畏鐵肯(Votican)圖書館,所以就名叫畏鐵肯的抄本。我們曉得天主教保存這抄本,已經五百年了。但他們是從那裡得來的,我們尚不能曉得。 這抄本是很大的,大概寬度有一英方尺,計七百五十九頁。這抄本雖然因為時間長久,以致有幾頁已經脫失,但是還是一本最完全的聖經。這抄本的創世記第一章到第四十六章,和提摩太、提多、腓利門、啟示錄的第一二章,皆已失掉。 西乃古卷 這個是第二本舊抄本。這是屬希臘教的。藏在俄國聖彼德堡國家圖書館裡。這抄本是寫得非常好看,在一百張的羊皮上面。這抄本是一個德國著名的文學家地前都福博士(Tischendorf),在西乃山(Sinatic)下的一個修院中的一大破紙堆(修士以之生火用的)裡找出來的。 當那修士曉得這抄本是寶貴的,他就只應許地前都博士拿了幾頁去。過了十五年,地前都博士帶同俄國皇帝的一隊護兵,又到這修院裡拿回所餘下的寶貴聖經。地博士是在主後一千八百四十四年,在這修院裡得著這個抄本的。但是那修士從什麼地方得著,尚是不能曉得。這抄本的新約是完全的。 亞力山大古卷 亞力山大(AI exandrian)。這是第三的舊抄本。是屬英國藏在博物院的。這抄本是分作四卷裝訂。舊約失去十頁,馬太福音失去二十五頁,約翰福音失去兩頁,哥林多書失去三頁。這抄本是康士坦丁總主教斯多,在主後一六二八年,送給英皇查理第一的。斯多總主教,從何處得來這抄本,也尚未為人所知。除了這三本最舊的聖經以外,還有許多聖經的舊抄本存在,大概有一千五百本。還有一本,比前三本更舊的,就是名叫: 以法蓮抄本 這是屬法國巴黎圖書館的。這抄本所有的字,給古時愚昧的老著作家擦去;因為他們想用這羊皮去寫另的書。大概在八十年以前,人用一種的化學品,又使聖經的字跡現出來,所以現在人又可以誦讀了。 教父的見證 當我們研究這幾卷舊抄本之後,我們看見這本所失提的,那本沒有失掉(除了創世記的幾頁以外),所有我們家裡現在所有的聖經,與主後三百年信徒所有的是一樣的。然而現在還不能證明到底這聖經是否和古時教父的著作,證明古時他們所有的聖經,和我們的聖經一樣的,教父,就是在使徒死後,那些代替使徒作教會領袖的人。這些教父的著作,現在還存在。 前幾年有一個人名叫大約浦(Da l rymple),查出一件出名的事情,就是在教父的著作和書籍中,所引的新約經文(除了十一節以外),都是與我們的新約一樣的。教父阿利根,生在主後一百八十五年。在他幾本的書籍中曾引用全新約三分之二。教父大士林,生在主後一百五十年。他的書籍,曾引用新約的經文節二千五百處,他逐章引用馬太、路加、約翰。以蓮裡亞斯,生在主後一百三十年。在他的著作裡,曾引用新約一千二百次。亞力山大的革利免,生在主後一百六十五年。在他的著作裡,曾引用新約三百二十次。 羅馬的革利免、坡旅甲和伊格那丟,各教父,都是生在各使徒未死之前的。他們皆認得各使徒,並也曾和他們談話過的。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第四章三節,講到革利免是他一個同作工的人。革利免是在使徒約翰死後第五年死的。革利免曾寫一封信給哥林多教會,在這信裡面,他引用使徒彼得、雅各、約翰和路加的話,他並且引到羅馬書、哥林多書、帖撒羅尼迦、提多、雅各、彼得、希伯來、和使徒行傳。坡旅甲是使徒約翰的門徒。 坡旅甲曾寫一封信給腓立比教會,這封信是很短的,用十分鐘就能讀完。在這封信裡。我們能找出馬太、路加、約翰、行傳、彼得書、羅馬書、哥林多書、加拉太、帖撒羅尼迦、以弗所、腓立比、歌羅西、提摩太、和提多各書信的話。伊格那丟認識安得烈和約翰,並同腓力的幾個的女兒是很熟的。他告訴我們。馬可曾寫一本福音,馬太也用希伯來文寫一本福音。他也曉得啟示錄,並且說這書是神所默示的。所以看這幾個教父的著作,和書籍,我們就能曉得使徒未死以前,新約就已經存在了。 比時陶和舊拉丁文 我們也有個事實的記載,就是在使徒死後的第一世紀裡,新約就已經翻作兩種的文字了。第一是名比時陶,特意翻譯給敘利亞人用的。第二是舊拉丁文,翻譯給北非洲人用的。將這兩種的新約合起來看,我們就曉得,除了彼得後書以外,其餘都是與我們現在所有的相同。這樣能夠證明新約聖經,不但在第一世紀裡就已經有了,並且已經翻為譯別的語言了。 主耶穌的聖經 以上所說新約,是使徒寫的之證據,凡誠心研究真理的人,自然都要滿意。但是舊約到底如何呢?當我們聽基督的話,看他常時引用舊約的話我們就知基督在世的時候,舊約就已經有了。我們也曉得,舊約在基督二百八十五年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因為在那時候,埃及人已經將舊約從希伯來文翻作希臘文了。這就是七十士譯本。 我們也曉得清楚,基督和他的使徒所有的舊約,和我們現在所有的,乃是相同的。因為他們所引用經文的話語。和我們今日所用的舊約,是完全相同的。他們總共引用我們的舊約639次,其中從摩西的五經,有191次,從詩篇有101次,從以賽亞書有104次,從其他先知(平常所謂小先知書)的書有30次。 這樣看來,我們老舊巍巍的聖經,乃是神用他的大能大力,用神跡保存、看管、保護,以經過這長久的時期的。一九二七年七月《基督人報》——倪柝聲《造就故事(卷二)》[倪柝聲、魏光禧合譯] 【愛人就是那書的作者】前有一個女子,和一男人訂婚。訂婚之後,男人問她說:「我曾寫過一本書,你讀過沒有?女子家裡早已有了那本書,但束之高擱,從未翻閱,連那本書的存在也不在記憶之中。及至她的未婚夫提起,那書作者就是她的愛人。立即她對那書發生愛慕之心,未婚夫一走,他就去把那書拿了出來,從頭到尾,一氣讀完,讀了一遍又讀一遍。她從那書更清楚地認識了她的未婚夫。她從那書看出了未婚夫的性情、思想、志向、和計畫。她和那書的作者發生了愛的關係,也就愛讀他所作的書,不忍釋手。 聖經這本書的作者是神,所說的是他在基督裡的經綸,叫人讀了能以更多認識他、得著他;令人愛慕不已。「我趁天未亮呼求,我仰望了你的言語。我趁夜更未換,將眼睜開,為要思想你的話語」(詩一一九:147~148)── 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 【我認識也愛慕那作者】一位不信神的人問一信主的女人,為何她這樣敬重讀她的聖經。她答:「因我認識那作者,也愛慕那作者。」 這話答得甚好。聖經的作者就是神。誰認識了他,都會愛慕他,也都會虔讀他所默示的這本聖經。──
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 【聖經的來源】 一、聖靈的默示(提後三16) 1.神有話語(來一1) 2.借靈感動(賽六十一1) 3.命人寫上(出十七14;廿四4;卅四27;申卅一24~25;賽卅8) 4.應用已知(參代上四22;一1~2;廿九29;代下九29) 5.啟示未知(約十六13;賽四十四7) 6.全部掌管 7.使無錯誤 二、藉人的寫著 1.借人的歷史 2.用人的言語 3.配人的經歷 4.帶人的性格 5.無人的私意(彼後一21) 6.作神的工具(徒三21;彼前一10) 7.是神的言語 三、成典的證據 1.著者的自證(利一1;申一1) 2.彼此的互證(書一7~8;代下十七9;王下十一12;代下卅四14) 3.基督的見證(太廿二24,29,31;十九4~6) 4.全書的合一 5.預言的應驗(如路廿四44;太一18;賽五十三1~12) 6.效果的偉大 7.教會的印證 ── 田雅各《怎樣讀聖經》 【聖經的來源】 一、『神所默示的』(提後三16) 二、『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彼後一20~21) 三、『神…所說的』(太廿二31) 四、『神…在眾先知裏面…說話,…在兒子裏面…說話』(來一1~2原文) 五、『神的話』(約八47) 六、『聖靈…指教…我(主耶穌)…所說的一切話』(約十四26) 七、『聖靈…告訴』(約十六13) ──《聖經要道》 【聖經的默示】 1. 舊約的默示 a) 舊約對其默示的宣稱⊙ 出 4:11-16, 29-31, 7:1-2, 19:7-9, 20:1-2, 24:4, 12, 25:21-22,
31:18, 32:15-16, 34:27-28; 利 26:46; 申 4:5, 5:5-6, 6:1-2, 6-9, 18:17-22, 31:19, 22; 撒下 23:1-2; 王下 17:13; 尼 9:13-14; 伯 23:12; 詩 19:7-11, 78:5, 99:7, 119:160, 147:19; 賽 34:16, 51:16, 59:21; 耶 1:9, 17, 30:2, 36:1-2, 4, 27-28, 32; 結 2:7, 3:10-11, 16-17, 11:24-25; 但 10:18, 20-21; 何 8:12; 摩 3:8; 彌 3:8; 亞 7:12 b) 新約對舊約默示的宣稱:舊約的引句⊙ 太 4:4(申8:3); 太 4:7(申6:16); 太 4:10(申6:13); 路 4:14-21(賽61:1-2); 徒 1:16, 20(詩69:25; 109:8); 徒 13:32-35(詩2:7; 賽55:3; 詩16:10); 徒 28:23-28(賽6:9-10); 羅 9:17(出9:16); 加 3:8, 18, 22, 18; 弗 4:8(詩68:18); 來 1:8-9(詩45:6-7); 來 2:6-8(詩8:4-6); 來 3:7-11, 7-11, 4:3(詩\cs1695:11); 來 5:5-6, 110, 4, 7:21(詩110:4); 來 10:15-17(耶31:33-34); 來 12:5-6(箴3:11-12); 來 13:5(申31:6); 彼前 1:23-25(賽40:6-8) c) 新約對舊約默示的宣稱:耶穌的教導⊙ 太 5:17-19, 19:3-9, 22:29-32, 41-45; 可 7:5-13; 路 16:16-17, 27-31, 22:36-37, 24:25-27, 44-45; 約 10:34-36 d) 其餘新約對舊約默示的宣稱⊙ 徒 3:18, 18:28; 羅 3:1-2; 提後 3:16-17; 來 1:1-2; 雅 2:8; 彼前 1:10-12; 彼後 1:19-21, 3:2, 15-16 2. 新約的默示 a) 耶穌的看法 (1) 基督的教導與新約的默示⊙ 太 7:24-25, 24:35; 約 4:25-26, 5:36-47, 6:68, 7:16, 8:26, 28, 12:48-50, 14:10, 17:1,
8, 14, 17 (2) 基督的應許與新約的默示⊙ 路 21:15; 約 14:26, 15:26-27, 16:12-15 b) 使徒的看法 (1) 保羅與新約的默示⊙ 徒 22:13-15; 羅 16:25-27; 林前 2:12-13, 7:10, 14:37; 弗 3:2-5, 6:17; 西 3:16; 帖前 2:13; 多 1:2-3 (2) 彼得與新約的默示⊙ 彼前 1:23-25; 彼後 3:15-16 (3) 約翰與新約的默示⊙ 約一 1:1-5; 啟 1:1-3, 10-11, 17-20, 19:9-10, 22:6-8, 18-19 ――《主題彙析聖經》 【耶穌對舊約的看法】 1. 基督確認舊約的歷史為事實 a) 舊約的人物 (1) 亞伯⊙ 太 23:35 (2) 亞伯拉罕⊙ 太 8:11; 路 13:28; 約 8:37, 39-40, 56, 58 (3) 但以理⊙ 太 24:15-16 (4) 大衛⊙ 路 6:3-4 (5) 以利亞⊙ 太 11:13-14; 路 4:25-26 (6) 以利沙⊙ 路 4:27 (7) 以撒⊙ 太 8:11; 路 13:28 (8) 雅各⊙ 太 8:11; 路 13:28 (9) 約拿⊙ 太 12:39-41, 16:4 (10) 羅得⊙ 路 17:28-32 (11) 摩西⊙ 可 1:44, 10:2-5, 12:26; 約 3:14, 5:45-46, 6:32 (12) 挪亞⊙ 太 24:37-39 (13) 南方的女王⊙ 太 12:42 (14) 所羅門⊙ 太 6:29, 12:42; 路 12:27 (15) 撒迦利亞⊙ 太 23:35 b) 舊約的習俗 (1) 割禮⊙ 約 7:22-23 (2) 祭司在安息日的工作⊙ 太 12:5-6 c) 舊約的地方 (1) 尼尼微⊙ 路 11:30, 32 (2) 所多瑪和蛾摩拉⊙ 太 10:15, 11:23-24; 路 17:29 (3) 泰爾和西頓⊙ 太 11:21-22 d) 舊約的物件 (1) 銅蛇⊙ 約 3:14 (2) 嗎哪⊙ 約 6:30-32, 49-50, 58 e) 舊約的事件 (1) 創造⊙ 可 10:6-9 (2) 洪水⊙ 太 24:37-39; 路 17:26-27 (3) 燒著的荊棘⊙ 路 20:34-38 (4) 律法的傳遞⊙ 太 8:4, 19:8; 約 7:19 (5) 吃陳設餅⊙ 可 2:25-26 (6) 先知的受苦⊙ 太 5:11-12, 23:29-32; 路 11:47-48, 50-51 f) 摩西寫五經⊙ 可 10:5; 約 5:46 g) 以賽亞作為作者⊙ 可 7:6-7 2. 基督認為舊約是默示的 a) 舊約是神的話⊙ 太 15:6, 22:43-45, 24:15-16; 可 7:6-10; 路 11:28; 約 10:34-35 b) 舊約預言獲得應驗⊙ 太 11:10(瑪3:1); 太 26:23-24, 31(亞13:7); 太 26:53-56; 可 9:12-13; 路 4:16-21(賽61:1-2); 路 18:31-33, 21:20-24, 22:37(賽53:12); 路 24:25-27, 44-47; 約 5:39-47, 13:18, 41, 9, 15:25(詩35:19; 69:4); 約 17:12──見有關基督的預言 c) 舊約具有權威⊙ 太 4:4(申8:3); 太 4:7(申6:16); 太 4:10(申6:13); 太 5:18, 12:3-5, 19:4-6(創1:27; 2:24); 太 21:16(詩8:2); 太 21:42(詩118:22-23); 太 22:29, 31-32(出3:6); 太 26:50, 53-54; 可 11:17(賽56:7; 耶7:11); 路 4:21, 16:16-17, 29-31; 約 5:39-40, 45-47, 7:38, 13:18, 41, 9 3. 基督權威地引用舊約 a) 在倫理討論中引用舊約⊙ 太 7:12, 19:17-19, 12-16, 5, 16-20, 19, 18, 22:37-40(申6:5; 利19:18) b) 在駁斥中引用舊約 (1) 駁斥撒但⊙ 太 4:4(申8:3); 太 4:7(申6:16); 太 4:10(申6:13) (2) 駁斥猶太領袖⊙ 太 9:12-13(何6:6); 太 12:7-8(何6:6); 太 15:3-6(出20:12; 21:17; 利20:9; 申5:16); 太 21:15-16(詩8:2); 太 21:42-43(詩118:22-23); 太 22:29-32(出3:6); 太 22:41-45(詩110:1); 可 7:5-13, 12:28-31(申6:4-5; 利 19:18) (3) 駁斥群眾⊙ 約 7:21-24 (4) 駁斥聖殿商販⊙ 太 21:13(詩56:7; 耶7:11) c) 在教導中引用舊約 (1) 描述他的使命⊙ 太 10:34-39(彌7:6); 約 6:44-48(賽54:13) (2) 宣告舊約的應驗:施洗約翰⊙ 太 11:9-11, 13-14, 3, 1 (3) 宣告舊約的應驗:以色列剛硬的心⊙ 太 13:10-16(賽6:9-10); 太 15:7-9(賽29:13) (4) 重新解釋舊約⊙ 太 5:21-22(出20:13); 太 5:27-30(出20:14); 太 5:31-32(申24:1); 太 5:33-37, 30, 2, 38-42, 20,
19, 21, 43-45(利19:18); 太 12:11-12(出20:8-11); 太 19:8-9(申24:1); 約 7:37-38(賽58:11; 耶2:13; 17:13) (5) 說明他的教導⊙ 太 11:2-5, 9-15, 20-24, 12:3-8, 39-42, 19:17-19, 5, 16-20, 19, 18,
24:37-39; 可 9:47-48(賽66:24); 路 10:25-28 d) 在預言中引用舊約⊙ 太 24:15-16(但9:27; 11:31; 12:11); 太 24:29(賽13:10; 34:4); 路 21:20-22, 23:28-30(何10:8) 4. 基督看自己為舊約的應驗 a) 應驗了舊約的預言 (1) 他身為所應許的彌賽亞⊙ 太 23:10; 可 8:27-30, 14:61-62; 約 4:25-26 (2) 他的公開事工⊙ 路 4:16-21, 61, 1-2; 約 15:25(詩35:19; 69:4) (3) 他的受苦⊙ 太 26:23-24, 54-56; 路 18:31-33, 22:36-37(賽53:12); 路 24:44-49; 約 13:18-21(詩41:9)──見有關基督的預言 b) 應驗了舊約的預表 (1) 銅蛇預表基督⊙ 約 3:14-15 (2) 約拿預表基督⊙ 太 12:40 (3) 嗎哪預表基督⊙ 約 6:32-33, 41, 48-51, 58 (4) 所羅門預表基督⊙ 太 12:42──見預表中的基督 c) 應驗了舊約的類比 (1) 以利亞類比於基督⊙ 路 4:24-26 (2) 以利沙類比於基督⊙ 路 4:24, 27 (3) 聖殿類比於基督⊙ 太 12:5-6; 約 2:19, 21 ――《主題彙析聖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