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功用 (請參閱77「讀經的必要」) ※ 神的話語是屬靈的寶劍,我們需要用它作武器,因為在這個世界裡,魔鬼依然與我們爭戰,意圖誘惑和逼使我們犯罪。―― 約翰‧加爾文 ※ 我相信只要人類謙虛地遵行山上寶訓,今日世界一切紛爭可立時解決。山上寶訓中有叫人自由的真理。─
羅斯福 ※ 如果要找良藥來醫治心靈最深的創傷的話,我必須指明那有古老書中的古老故事。那是給予人類最偉大、最優美的禮物。─
格蘭斯頓 ※ 我認識我這時代百分之九十五的世界偉人,在這些人中有百分之八十七是信從聖經的。─
格蘭斯頓 ※ 聖經帶著特殊來歷的印記,而和一切與聖經爭勝的書有無限的區別。─
格蘭斯頓 ※ 先生,請相信我,我就是疲倦的時候,也必須讀了聖經才上床,沒有一晚不是這樣的。─
麥克亞瑟 ※ 我信聖經是神給人最好的恩賜。從救主而來的一切好處都是借著聖經而傳給我們。─
林肯 ※ 我是很瞭解讀經的好處的,勸你憑理性或信仰,儘量抓住這書的一切,這樣不論生死,總會叫你做一個更好的人。─
林肯 ※ 聖經不止是一本書,而是一個活的受造之物,有能力勝過凡反對它的人。─
拿破崙 ※ 聖經是為人類而寫的一本書,這一本書的存在是人類所經歷的最大福利。凡想減少它價值的,不啻是對人類的一種犯罪行為。─
康得 ※ 人類一切的發現,似乎都是為了愈加有力的證明聖經所含真理的一個目的而成就的。─
赫舍裡 ※ 當短暫的人生消逝之後,惟一能存到永遠的,只有那真是由神話語所產生的東西。─
達秘 ※ 在聖經裡面較之普通歷史更有確切可信的標記。─
牛頓 ※ 我們看神的聖經是最崇高的哲學。我從聖經中所找到的真理事實,多過任何屬世的史書。─
牛頓 ※ 讓精神的文化前進,讓自然科學在範圍與深度上日新月異地邁進,讓人的心思隨其所好而擴展,但不會越過在福音書中如光芒四射的基督教的高峰,與道德的造詣。─
哥德 ※ 聖經啟迪我,能看見的是暫時的,不能看見的才是永遠的。─
又聾又瞎又啞的海倫‧凱勒 ※ 沒有一個不認識聖經,而能好好認識主的。 【聖經是生命糧】聖經是人的生命糧,小孩子讀了能懂,有學識的人讀了也能懂,並覺味深長。一位長老一次問一小孩,「懂聖經嗎?」「懂!」小孩能懂聖經,豈非奇事!若去問一學問高深的人,他卻說,「聖經裡有好多地方難得很!」愈學愈覺得值得學。 用一指頭醮一點海水,而知道海水的鹹味。但他不能因此知道汪洋大海裡的大魚,和海底的奇珍活物,更不知道如今科學家所探索到的海底美景。他不過只知道膚淺的一點吧了!照樣,學識高深的人,只能領會一些聖經,那能因此知道聖經的浩博深大呢?——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攜帶聖經的小孩】一個鄉下的小孩,約十三四歲,進城找事作。恰有一家商店招學童,找事的人很多,一個一個的去見經理。輪到他進去見經理,經理問他要保證書。他打開小口袋,想拿出朋友些的保證書,忽然口袋裡掉下一本小聖經。那經理見了,立刻問他說:「那是什麼書?」小孩很安靜地說:「這是我離家時,母親給我的聖經。」經理又問:「你是不是願意在城裡實行聖經上的教訓?」小孩回答說:「是的!先生,那是我離家時應許我母親的。如果我不能實行,我便寧可回家去。」他那誠懇的態度,真叫經理感動。經理立刻說:「孩子!你的保證比別的孩子更可靠,因為別人從口袋裡拿證書的時候,掉下來的,不是聖經,而是幾張用過的紙牌。我個人雖不是基督徒,然而我很欽佩聖經上的教訓。你既要實行聖經的教訓,便不須要別的保證書了。好!這個職位是屬於你的了。」——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道德的測驗】人的罪可分為四類:一屬肉體,如淫亂不潔;二屬社會的,自私為己;三屬智識的,虛謊欺騙;四屬靈性的,驕傲狂妄。自然每個罪,也能貫通各級,息息相關。凡對個人佈道有經驗的,都知道一般人的罪惡,百分之九十是屬肉體的。所以個人談道,總要從道德方面下手,用道德測驗人。許多智識份子,拒絕不信,好辯論聖經,神跡等,其實真正的原因,不是可信不可信的智識方面,而實在是道德方面有問題。 有一個學生,品學兼良,愛讀聖經。暑假後返校,性情悖謬,向教員無理,和同學爭鬥。一日,校長召他到家裡談話,問他近來如何讀聖經。他聲色俱厲的回答說:「我不但不讀它,而且看見它都恨!」校長從容地問他說,前後仍是一本書,為什麼從前愛讀,如今卻恨惡呢?後來他哭起來,承認他的罪惡,說他在暑假中,被壞人引誘,逛妓院,喝酒打牌看戲,無所不為。犯罪自知,心中污穢邪不勝正,才怕聖經,恨聖經。——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交通燈】在現今的社會,最普通的交通工具便是汽車。在先進國家裡,富有的人固然有私家車出入,而一般白領或藍領人士多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班或外出。由於人多車多道路較窄的關係,交通事故也日漸增多。南洋某大城市的政府為了要使市民小心過馬路,特別造出不同的路燈或路牌,任何人都能看得明白,不致于被車撞倒。例如: (1)對於一般人有「WALK」(行走)和「STOP」(止步)兩個燈光訊號。 (2)對於色盲的人,會有一個正在走路的人的圖畫和站著的人的圖畫。 (3)對於文盲的人有紅、黃和綠三種燈號。 (4)對於全盲的人有一個發出「啤啤」聲的警號,表示可以通過。 所以無論是什麼人,都會有適當訊號,使他們不致被車撞倒。同樣,神也用各種方法曉諭他所造的人,「神……借著眾先知,多次多方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借著他的兒子曉諭我們」(來一1,2)。對於其餘的人,神將他的話(聖經)傳給我們,使我們可以借著聖經得知神對世人的愛。對於那些福音還沒有到的地方,神也借著他手所造的天地萬物(羅一20)向人們顯明。至於盲人,他們可以聽到雀鳥的悅耳歌聲和昆蟲有規律的鳴叫、水流淙淙的旋律。愛因斯坦說:「自然界的一切被造之物,是一本書,借著這書,我可以明白神的偉大和愛」。 經訓:「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一一九105)。——蘇美靈《故事百感》 【牢獄中的聖經】「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彼前一25) 請問你是否可以列舉曾經被關在牢獄內的好人。施洗約翰、使徒保羅、穿著彩衣的約瑟,還有寫「天路歷程」的本仁約翰,他們這些人都有類似這樣的經歷,他們的確都是大好人。事實上,我們若真要數算這些曾被關在監獄中的好男人、女人,我們可能需要到圖書館中查他們的資料和名單,這可不在少數呢!他們都是一些偉大的聖徒、殉道者、先知何教師、作家哩! 這裡我要列舉一位曾受這樣痛苦命運所折磨的偉大聖徒,我要告訴你有關他的故事。或許你從沒聽過他的名字,或許可能聽過。他是一個俄國人,名字的末端是「斯基」;他一生都住在俄國,已經去世很久了。當然啦,他現在已是舉世聞名的大作家,或許你曾經或不久之後將會讀到他的作品的,他就是杜思妥也夫斯基。 他生活在一個很可怕且危險的時代。那時有好些住在俄羅斯的無辜者被逮捕成為奴隸,且有許多人因此被送到終年冰天凍地的黑暗荒漠——西伯利亞,且死在那兒。杜思妥也夫斯基年青的時候就立志要改革這個政府體制,阻止這樣的殘忍暴政繼續發生。但是很不幸,他和夥伴們被秘密員警發現,而遭逮捕並準備槍決。他們的眼睛被蒙著,依牆而立正準備被槍決的時候,突然一個傳令過來,一則皇帝的手令:「杜思妥也夫斯基不被槍決,改為下放到西伯利亞勞改四年。」 所以他就開始一段漫長的旅程,長途跋涉在冰雪的堅硬土地上,到達西伯利亞黑牢獄。這個牢獄中都是開著一些被苦待的無惡不作的大罪犯囚徒。他是一個作家,他說他寧願帶著紙在囚牢中被關十五年,卻不顧沒有一枝筆,而空空白白的渡過那四年牢獄生活。但是他不但沒有筆、紙,就是禦寒的衣服和書本、錢也沒有。他在極度不滿和渴望之餘,恨不得自己能夠立即病死。但就在這個時候,有兩個被放逐的人的妻子對著他用法語嘀咕了幾句,然後送給他一本書,後來他發現那本書就是聖經,他因為是一個學者又稍微認識聖經,於是欣然地開始閱讀起來。當他慢慢閱讀的時候,發現其中所蘊藏的智慧比二十五盧布(俄幣單位,二十五盧布約值美金一百元)更有價值。讀者你若是有一百元美金,你會不會很高興呢?當然在人很窮困的時候,它的確會帶來很多的幫助,若是小心的節省使用,生活的困境的確可以被解決的,對不?但是杜思妥也夫斯基在這裡他發現了比這更有價值的東西,他發現了智慧,更看見了它的源頭即使存在的上帝。他以前就知道了這個神,但是經過這四年惟獨一本聖經之外,身上別無一物,他開始學習這位神的奧秘,他每天自己念著這本聖經,也念給同在監裡的友伴聽,從來不感到疲累。我們都知道聖經不只是一本書,它簡直像是蘊藏豐富的寶藏,其中包含有歷史、地理、傳記文學與詩歌和福音書等。這本聖經所帶給杜思妥也夫斯基的經歷影響是大的,他四年的牢獄生活就靠這本聖經來持續其精神生活,福音書的信息充滿著他的心。我希望在一般書和聖經中間,你會有一個肯定的選擇,特別是在困境的時候。但是請你現在就開始喜愛讀這本上帝對你說的話,最好不要等到船覆頂了或遇逆境了才想喊聲:「救命」。——修·提·卡爾《聖經真道故事》 【你有聖經否】在倫敦有一個老年的寡婦曾被人問說:『你有一本聖經沒有?』她回答說:『我有一本聖經沒有?若是沒有,我不知道應該怎麼作。這聖經是我少年時的指南,是我老年時的拐杖;它打傷了我,它醫治了我;它指示我是個罪人,它領我到我的救主那裡。我生時,它給我以安慰,我死時,它要賜我以希望。』『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都是有益的;』(提後三:16.)『我看重他口中的言語,過於所需用的飲食。』(伯廿三:12.)——倪柝聲《造就故事(卷一)》[譯] 【環境】一個賣聖經的人,到鄉村裡去傳道賣書,他對眾人說:『這本聖經有能力,能改變人的行為,不再受罪、不再犯罪。』一個詰難者就上前說:『那有此事?在罪惡充滿的世界中,誰能不犯罪阿?人能不受環境的支配麼?你曾看見什麼人不曾被環境改造呢?』這賣書的人答說:『魚在海水中,並不變為鹹魚!環境何怕呢?』——倪柝聲《造就故事(卷一)》[譯] 【麵包裡的聖經】很久以前,在歐洲波門地方,住有施本太太一家人。那時羅馬教皇頒佈一條命令,凡人民所有聖經必須交給神甫一齊燒毀;如不照辦,全家性命難保。神甫挨家搜查一天,搜到施本太太家裡。她一聽見神甫來了,立刻將她看為最寶貝的聖經,用麵糊團包了起來,作成一個大麵包,放在爐裡去烤。神甫知道她家信主,勤讀聖經,特別仔細地查。可是神甫找得滿頭大汗都找不到。神甫走了,她將麵包從爐裡拿了出來,掰開一看,聖經完全無恙,絲毫無損傷;如同但以理的三個朋友在烈火窯中,毫無損傷一樣。 後來她家遷居美國,這本聖經也帶了去。現在這本聖經還是保存在美國俄亥俄州施本先生的孩子施克博先生的家中。這本聖經成為他從祖先領受下來的寶貴遺產。雖然這本聖經已經用了一百五十年之久,至今猶為他家中的生命糧食。 經上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說的一切活」(太四:4)。我們的身體需要食物;我們的靈也需要食物,這個屬靈的食物就是聖經,神的話。主說:「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他借著聖經對我們說話,叫我們得著屬靈的食物,生命糧食。── 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 【拍賣一箱泥砂】從前,有一次,在美國勒布納斯加州,俄瑪哈地方,舉行臨時迅速的大拍賣。拍賣的人指著一個陳舊箱子說:「這口箱子裡面,不知道有什麼東西,你們能出價多少?」有一個人,出了四元半,箱子便買成了。可是當他打開一看,大失所望,發現裡面沒有什麼,只是一些泥砂;花四元半買了這樣一口舊箱,未免太貴了,只好一歎。後來,這位買箱子的人有一個朋友,看了這箱泥砂,認為其中一定有些道理,可能蘊藏某種貴重礦物。他們便將那箱泥砂交給一家礦物公司化驗,竟然提取了八百元價值的黃金來。 主耶穌說:「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約五:39)。聖經是講到基督,其中蘊藏基督那追測不盡的豐富。我們若用各樣的智慧來讀聖經,就能從其中取得豐富生命的供應;「當用各樣的智慧,讓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心裡」(西三:16)。 「……約瑟被賣為奴僕。人用腳鐐傷他的腳;他被鐵鍊捆拘。耶和華的話試煉他,直等到所說的應驗了」(詩一○五:17~19);「你也要紀念耶和華你的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申八:2)礦砂經過提煉才能取出黃金;許多時候神叫我們經過試煉,為要我們實際地經歷他的話,享受基督的豐富。 路德說,我的神學並不是在一次學得的。各種試探逼著我步步進入追求。若沒有各種試煉和試探,就沒有人能真瞭解聖經。……若沒有魔鬼在催逼著,我們對聖道只能作袖手旁觀者而已,只能依照我們自己虛空的理論,去夢想某種道理,必須如此,或如彼。……聖經的本身是確定的,真實的。願神施恩,使我們把握住它的正當用途。──
林元度《真理與靈命造就故事》 【神的話乃是一面鏡子(雅一22~24)】雅各說這等人好像對看鏡子觀看──古代的鏡子並不是用玻璃製造,而是用磨光的金屬來反射形像--臉上的污點,淩亂的頭髮,但過後便忘了自己的相貌。對這情形,人可說是無能為力。在聆聽真理的過程中,由於真理的顯示,他知道自己的現況,及應達之境界;他看見自己的弱點,及改進的方法。但如果他只是一個聆聽者,那麼,他仍是依然故我,所聽的真理對他毫無幫助。雅各提醒我們,要將在教會中聽見的真理,在日常生活中實行出來──若不然,聽道只是浪費時間而已。--《每日研經叢書》 神的話語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的模樣。 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說及一個患近視的年老紳士,常常自詡有美術的鑒賞力。 一天,他和妻子陪著幾位朋友走過一個大畫廊,他自充嚮導,要在朋友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學識。不幸他把眼鏡留在家裡,但這並沒有難倒他。他站在一個大框架前,開始慢慢地品評。『第一,』他說:『這畫框和畫的主題完全不配合。』 他的妻子站在幾位朋友後面,臉色發白。 他滔滔地說:『而題材本身(是一個男子)實在太平凡,事實上,是太醜陋,根本上連一幅像樣的畫也稱不上。』 『噓!』他的妻子一面低嚷,一面側著身子走向前去。 『任何一個藝術家,如果要使他的畫成為一幅精心傑作,卻選上這樣平凡的題材,那簡直是天大的錯誤。』 『噓─』他的妻子再叫一聲,急得有點發瘋了。 『即使他要選這個題材,至少˙也應該選一張有點性格的臉。』 『噓─』她已走到那群人的前面。『你是看著一面鏡子。』 神的話語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的模樣,而許多時候,我們都不喜歡自己所見到的模樣。── 巴勒《踐信於行──雅各書註解》 凡聽道但沒有在行為上改變的人,就像人每早晨對著鏡子匆匆一瞥,然後便完全忘了他所看見的。他雖然照過鏡子,但這行動對他毫無益處。當然,我們的外表有部分是不能改變的。但至少我們會因這一看而謙卑下來!當鏡子告訴我們「要洗臉了」,或「剃鬍子吧」,或「把頭髮梳好」,或「刷一刷吧」,我們至少也應照著做。否則,鏡子對我們來說便毫無實際的益處了。──《活石新約聖經注釋》 【照鏡子不致自欺】一位年輕人在街上看到一個招牌寫著『美國式婚姻服務處』,就付了一百元進去了。他推開一扇門,又看見兩扇門分別寫著『年輕貌美』和『成熟穩重』,他滿懷希望的推開『年輕貌美』那扇門,房裡又有兩扇門,寫著『溫柔體貼』和『偶有脾氣』,他當然開了第一扇門,豈知門裡又有兩扇門,分別寫道『嫁妝可觀』及『沒有嫁妝』。青年自言自語:『那還用說?』就進了『嫁妝可觀』的那扇門,房裡空空洞洞,但有一面鏡子,他往鏡子一瞧,上面寫著一行字:『你的要求太多!先照鏡子瞧瞧。』能常照鏡子的人,就不致於自欺,更不容易善忘自己是何等之人。──
柳健台《雅各書的信息》 【聖經能改變人】有一個紐約歹徒,最近因暴力打劫罪曾被判入獄。出監後不久,在他前往與從前黨羽會合,作另一宗打劫的時候,在第五街從一個男子身上扒了一件東西。他走進中央公園,看看偷了甚麼,他發現那是他所討厭的新約聖經。由於他還有餘剩的時間,他便懶洋洋地翻開聖經閱讀。但不久,他竟然全神貫注在經文裡面。結果數小時以後,他和他的舊黨會面,並和他們永遠斷絕。對這個舊罪犯來說,福音是使人過聖潔生活的呼召。 另一個青年阿拉伯人。他在阿納蒲(Aleppo)和一位舊相識發生口角,他對一位基督教傳道人說:『我恨他入骨,很想報復甚至想殺死他。』他繼續說:有一天,我去你那裡。你勸我買一本馬太福音;我只為討好你,於是買了。我從來不想讀它。當天晚上臨睡前,這本小冊子從口袋中掉下來。我拾起它,便開始讀。當我讀到那裡:『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殺人」……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我想起自己心中仍然恨我的仇敵。我不舒服的心情增漲,直到我看見:『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就在這時候,我不得不呼叫出來:『上帝!求你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於是歡樂和平安充滿我的心,而仇恨則消失了。從那時開始,我已經成為一個新造的人;而我最大的喜樂就是閱讀上帝的話。――《每日研經叢書》 【強盜變牧師】在義大利西西里島森林裡的一個黑夜,有一個強盜用槍指嚇一個出外兜售聖經的男子。強盜命令他生一個營火,並且把他攜帶的書燒掉。他聽命點起火來之後,請求准他在未燒聖經之前,在每本裡面讀出一小段。結果他先讀詩篇廿三篇;下一本則讀好撒瑪利亞人;從另一本讀登山寶訓;從另一本又讀哥林多前書十三章。當他讀完每一段的時候,那個強盜便說:『這是一本好書,不要燒它;把它送給我。』到了最後,一本聖經也沒有燒掉;那個強盜拿著聖經,走進樹林的黑暗裡。數年後,這個強盜再次出現。這次他以牧師的身份出現;他的改變完全歸功於閱讀他所搶走的聖經。――《每日研經叢書》 【聖經的話有潔淨的能力】聖經的話,即使我們讀了就忘掉,也能把我們潔淨一下。就如一個竹籃沖水。雖然水都漏去,仍被沖洗乾淨。所以我們要作一個潔淨的人,就必須常讀聖經。――《聖經要道》 【神的話是那純淨的靈奶】要健康成長,非吃適當的食物不可;否則,即使是最健壯的嬰兒也不能發育生長。彼得前書2章2節告訴我們什麼是適當的食物:"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兒愛慕靈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神的話是最滋補、最富營養的食物,能使我們屬靈的生命得著餵養。沒有一件事比查考聖經更能叫你正常生長;這絕非聽道、做禮拜所能相比的,連讀最好的屬靈書籍也遠不及直接讀主的話。德國一位思想家曾說:"人吃什麼就成為什麼。"在屬靈的事上也是如此。 【請泰國和尚翻譯聖經】有一次聖經公會要翻譯泰文聖經,要找一個懂希伯來文和泰文的人來擔負此工作,當時只有一個和尚能懂希伯來文和泰文,於是聖經公會派人去與該和尚商量,接二連三,一直被和尚趕走了數次,但他們仍不灰心,不住禱告。和尚因為厭煩他們,提出二條苛刻的條件,以為從此可以斷絕他們前來請求。第一條是要按時給工價。第二條是在翻譯時不許向他講耶穌。聖經公會為凓人的靈魂渴望有泰文聖經,全都答應了。但和尚翻譯到路加二十三章,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祈禱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和尚即停筆說:「祂若不是神的兒子,誰是神的兒子?」即將聖經公會送來的工價,全部送回,並且接受主。故此,人禱告,神就能成就萬事。 【神的話是我們穩妥的保證】很久以前,海洋上的船隻單靠風帆行駛,海員最懼怕的是駛進靠近赤道的海域――通常很平靜,不知道甚麼時候才會有風。 一次,一艘駛往南美洲的船隻,誤闖入這樣的一個無風地帶。多天來船隻動彈不得,有如在油畫中的船和海一般。船上的食水儲備漸漸減少,直至完全用盡。最後風來了,船隻繼續航程。不久,這群饑渴的水手看見另一艘船駛近,便大聲喊叫說:『水呀﹗水呀﹗請給我們食水﹗』 他們得到的卻是意外的回答:『將你們的水桶放下去﹗』 雖然充滿疑惑,水手們還是把桶放進水裡。當他們將桶拉上來時,驚訝地發覺竟是淡水﹗這些水來自亞馬遜河,繼續在巴西海岸沖流到許多哩外。船上的人一直以為自己在咸水上漂浮,但在極逼切的時候,竟找到了賜生命的泉源。 信徒在人生的旅程上,也會遇到同樣的情況。當我們被惡劣的環境包圍時,難免絕望,並且陷在靈裡的乾渴中。然而,我們若能『把水桶放入』神話語的泉源中,並讓聖靈以祂的能力和平安充滿我們,就必得著生命不止息的源頭。 【主的話能起死回生】主的話能使人起死回生。主耶穌對拉撒路說:『出來!』死人一聽見神兒子的聲音就活過來了。 【沾光走路】一位弟兄,從前住在四川,那時交通不便,常走石板路或是山上的羊腸小徑。如果是在白天,又是天晴,走路是沒有問題的;若在夜間,而又下雨,走這樣的路,真是非有亮光不可! 有一次,這位弟兄就在這樣的一個晚上走路。那時,他的住處是在山頂,手裡沒有電筒,也沒有火把。在黑黝黝的夜裡,下著毛毛細雨,路上滿了爛泥漿和小窪子;他又戴著一副不合度數、近視而又散光的眼鏡,摸索前進,真是步步艱難。正在這時,忽然看見後面遠處有人拿著燈火過來。他就決意停下來,讓那人先行,這樣便可沾他一點光。可是走不到幾步,那人轉入另一條小路上去了,叫他只好「望火興歎」!不久,又有另一個人拿著手電筒趕上了他。他拚命緊追在那人的後面,希望趕快結束這次可怕而又艱苦的行路。但是亮光究竟不在自己手中,所以行不到半裡路,已被那人遠遠拋在後面了!這樣的沾了好幾個人的光,直到深夜,方纔回到住處。但已弄得滿身泥漿,疲乏不堪了!那一次他深深嘗到沒有光行路的痛苦! 聖經說:「黑夜已深,白晝將近。」信徒也是在黑夜趕路,必須自己要有亮光。可惜今日許多信徒,在神的話語上自己沒有亮光和啟示,總是沾著別人的「光」行路,聽聽這人,跟跟那人,始終不會直接跟從神!弟兄姊妹們,只有神的話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必須殷勤虔讀祂的話語!「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一百十九105)。 【醫好壞脾氣】前年有一位太太到紐約城請一有名醫生治病,她的病狀乃是好發脾氣,又愛生氣。醫生的藥方是:『回家每天讀一小時聖經,過了一個月再來。』寫完,不等他說什麼,就行鞠躬送客。先是她要發怒,後來一想,他的藥方反正不費分文。於是同家,小心讀她素日所忽略的聖經。過了一個月,再去見見醫生,居然另是一個人了。就問醫生如何知道她須用這方子。醫生指他桌上一本破舊的聖經道:『我發脾氣的病也是它醫好的。」 【常從聖經取得安慰】從前在倫敦曾經舉行一次聖經見證聚會,非洲衣索比亞王撒拉西(Selassie)親臨會中作見證,大意說道:「我從小學習尊敬聖經,長大之後,讀經的興趣與日俱增,在國事煩忙之中,常從聖經取得無限的安慰。尤以『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給我快樂最多。以後我就設法克服各種困難,將古文聖經譯成近代的衣索比亞文,使全國人民都有機會閱讀。..總之,對於聖經和聖經的教訓,我滿引以為榮。」許多基督徒整日忙碌世事,不願抽出一點時間讀聖經,難怪他們勞苦背重擔,總得不著安息。 【讀經影響別人】美國大佈道家亨利,某次當眾見證,他之奉獻歸主,乃受司密斯之感動。司密斯是何許人,不是大學教授,不是教會領袖,也不是社會名流。原來他曾作過亨利之父的傭農。每於工作之暇,坐在床上刻苦閱讀聖經。無意之中影響了亨利,使他變成好孩子,並且成為大佈道家。 【司布真試聲水晶宮】一八五七年,英國政府為了印度作亂的事,下令全國人民,七月七日那天,守悔改求赦會,請司布真牧師在水晶官講道。那天聽眾有二萬四千人,為空前未有的盛會。在未開講的前三天,司布真先到水晶官去選擇一個適當地點,架設講壇,地點選定以後,又試聲浪是否適宜,就高聲讀提摩太前書一章十五節說:『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司布真讀這節經文時,並未看見任何人在內,那知有一瓦匠立在水晶官頂修補漏洞,這人對他靈魂得救問題,一向都不關心,這天偶然聽見這節聖經,心裡大受感動,好像觸電一樣,於是認罪禱告,接受救主耶穌。這事司布真一點不知道,直到這位瓦匠病重快要離世之前,司布真的弟弟去看他,他才說出。 【幼年的聖奧古斯丁】聖奧古斯丁幼年時候,乃是一位吃,喝,嫖,賭放蕩不羈之青年,其母是個虔誠基督徒,他求主教領導其子歸主,主教說:他的學問很大,我只要講兩三句話,立刻就會被他駁倒了,他母親聽見主教沒有辦法,便跪在救主面前大哭,主教說:這樣的淚,神必垂聽。 主後三百七十二年春,那位卅一歲的青年,心中忽覺不安,信步遊到一個花園,他覺青年之罪,重重壓在心上,便倒在一顆無花果樹之下,不住的歡息流淚,忽聽臨近有人喊道:『拿來讀!拿來讀。』他拿這話當作神的默示,回去打開聖經一看,恰恰看在使徒保羅達羅馬人書信,第十章十三節,十四節,上面寫著:『行事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晝,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欲。』讀罷,他就立刻決斷說:『夠了,不用再讀啦。』從此他所有的疑惑如雲霧消散,心中頓覺光明,後來他曾為主的教會作了很大的工作,後人稱他為聖奧古斯丁,這豈不是聖經救了他嗎? 【怕烏鴉來啄眼】德國有一童子,名叫奧丁。自幼刁頑,不聽母訓。父親早喪。每日早晚家庭禮拜,母親總要題名為他禱告,求神教養,引導他作好孩子.奧丁每逢聽見這樣的禱告,常常不服,故意惹他母親生氣。何時母親要教訓他,他必堵住耳朵走開,且走且說,不聽不聽。一天晚間,母親又要教訓他。他正想往外跑去,一看天已漆黑,只好忍耐著聽。母親本著聖經,給他教訓,讀箴言三十章17節:「戲笑父親,藐視不聽從母親的,他的眼睛必被穀中的烏鴉啄出來,為雛鷹所吃。」奧丁雖然不服,但是聖經的話總是入了他的耳朵。次日早晨,奧丁氣得飯也不吃,獨自走到山中去玩,幷且自言自語說:「入昨夜我因天黑不敢往外跑。今天我一定不回家,叫她以後不敢再教訓了。」奧丁一直在外遊蕩,離家十有餘哩。太陽平西之時,忽然山前飛來一隻烏鴉,盤旋在他的頭上,嗄嗄叫了幾聲。奧丁一驚,聖經的話又從心中浮現出來:「戲笑父親,藐視而不聽從母親的,他的眼睛必為穀中的烏鴉啄出來....。」他越想越怕,立刻拔腿,跑了回家。從此以後,大改前非,再也不敢不聽從母親,成為孝子。 這個故事說出聖經的話大有能力,也證實了:「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後三章16節) 【現今我見了太陽】在緬甸有一個人,得著一本詩篇,是一位旅客留下的。他讀了詩篇,大大發生興趣,認識了真神,就把偶像除去,敬拜詩篇中所說的神,幷用詩篇51篇為他每日的祈禱文。廿年後,一位教士送他一本新約聖經。他看了非常快樂的說:「過去二十年中,我是倚靠星的光行走,現今我見了太陽。」 聖經叫人認識基督,如同見了太陽一樣,使人活在光中。 【我不需要藥了】有一女人疲倦、不安、急躁,她往見一位名醫。醫生聽了她的病情,就對她說:「你要多讀聖經。」她甚不悅,以為醫生向她講笑話。醫生繼續的說:「你回去,每天用一小時,專讀聖經,經過一個月之後,再來見我。」過了一個月,她回來見醫生。醫生一見她來,見她面色精神俱佳,就對她說:「你是一位聽命的病人。你現在還需要其他的藥嗎?」她回答說:「我不需要藥了。但你怎麼知道的呢?」醫生從她的診桌,拿起他用了多年的聖經對她說:「我若不是天天讀聖經,就要失去智慧與力量的源頭。」 【靈界大藥房】某病者請醫生來診治,醫生先要診查他的病源,用手撫摩病人身體,一面撫按,一面問道痛不痛,摸到病人覺得痛的地方,就知道病在那裡。我們讀聖經時無論讀到那章那節,都當自審這節的訓誨,有無叫我們心痛之處,如有請暫且勿讀下去,靜靜在神前思想,蒙神光照覺得痛的病源在那裡,聖經就是屬靈的大藥房,各種靈病它都有適宜的藥治,聖經說:『她打破,又纏裹.她擊傷,用手醫治。』約伯記五章十八節。 【聖經使一個小偷變成牧師】這是一位韓國牧師的見證:在某一週末,有一間神學院遭小偷光顧,這時正好有一位前往教會實習的女學生,因遺忘東西而返回宿舍拿取,才一開門就看到一道黑影,這位小偷和女學生各自嚇了一跳,緊張之下的女學生竟然說:『喂﹗這個也給你。』就將手中的拉煉聖經遞給小偷。小偷以為是皮包,拿了就離開。後來這位女神學生畢業且服事一段時間後,嫁給了一位牧師。婚後有一天她正在整理牧師的書房時,發現書櫃中有一本突出的書籍,她順手抽出來一看,竟然是她學生時代交給小偷的那本聖經,她心中十分訝異與納悶,等她先生談訪回來,經瞭解詳情才知道她的丈夫原來就是當年的小偷,很奇妙的是當天那本聖經的小夾繩,正夾在以弗所書第四張廿八節,這位小偷看到『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這段經文,不但深受感動且無法忘懷,就到教會情教牧師,並因而信主奉獻為主傳道。――
施達雄《實用講道法》 【三年得救】有一歐洲人,被阿巴西寧王所擒,准其自由行動,可是給他帶上一對極重的腳鐐;有一歐洲人遊行到此,見而憐之,因為有人看守不能明明的幫助他,就送給他一本聖經,被囚之人,以為是衣物,就大失所望,故將書置之不顧。三年後打開一看,內有鋼銼一把,隨即逃往樹林,銼下腳鐐,不數日就逃到海口而得救,若他得到這書就看,那末,前三年就得了救。(人也是這樣忽略了聖經,就是忽略那能使他脫離罪奴的書)。 【蠟燭的政變】 ‧經文﹕以賽亞書九章1~4節 ‧金句﹕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 德國東柏林教會有一位牧師,他自一九八七年開始帶領三位青年查經,這三位青年每天晚上去教會找牧師,與牧師一起研讀聖經、祈禱。 有一天,他們讀到以賽亞書九章,甚為感動,於是告訴牧師,他們想讓共產政權下的東柏林能「看見大光」、「有光照耀他們」。他們開始每天每人身上帶二、三支蠟燭,走上街頭,逢人就問:「你想讓我們的國家多一點亮光嗎?」只要對方回答說:「要。」他們就分給他一支蠟燭,然後告訴對方,用同樣的方法去分發蠟燭。 如此,一天又一天,從一九八七年到八九年十一月九日,從三個參加查經班研讀聖經的教會青年,引發到三十萬人東柏林人民人人手上拿一支蠟燭走上街頭,就這樣地把二次大戰後隔絕東西人民記號的「柏林圍牆」摧毀了!這道圍牆是用蠟燭融化掉的,不是用大炮,也不是用坦克,也不是飛彈的力量,而是每人手上的一根小蠟燭,這些小蠟燭的微小燭光裡散發出上帝話語的能力,使堅固的城牆倒塌了。 這就是振盪世界的「蠟燭的政變」事件,這個事件改變了德國的歷史,到今天仍然持續在發展,也證明上帝的話會摧毀共產獨裁的政權。 ‧默想:燭光不說話,但它所發出的光,使人在黑暗中有希望。 【真神的道】 一、比如大錘,破我硬心(耶廿三29) 二、比如爐火,除我雜質(耶廿三29;參賽一25;瑪三2~3;詩廿六2;一百卅九22,24) 三、比如鋒刃,刺我心胸(來四12;路四28;約六60;徒二38;五33;七54) 四、比如準繩,正我偏邪(參羅七7;賽廿八17;八20) 五、比如寶鏡,顯我真像(雅一23~26) 六、比如良藥,醫我惡疾(參箴三7~8;詩一百十九11) 七、比如清水,洗我污穢(約十五3;十七17;弗五26;彼前一22) 八、比如善種,播我心田(路八11;彼前一23) 九、比如甘霖,潤我心地(賽五十五10~11) 十、比如活水,解我乾渴(約四12,14;六35;賽十二3) 十一、比如靈奶,加我精力(彼前二2;林前三2) 十二、比如蜂蜜,悅我口腹(詩十九10;一百十九103) 十三、比如珍饈,飽我饑腸(來五12,14;太四4) 十四、比如嗎哪,養我靈魂(太四4;耶十五16;約六35,48,51) 十五、比如家書,釋我懸念(參約十四1~3;箴廿五25) 十六、比如鑰匙,開我難關(詩一百十九50;羅十五4) 十七、比如謀士,代我策劃(詩一百十九24) 十八、比如利劍,擊我仇敵(弗六17;啟二16;十九15,21) 十九、比如恩師,啟我愚蒙(羅十五4;詩一百十九130,98~99;十九7;提後三16) 二十、比如明燈,照我前途(詩一百十九105;箴六23) 廿一、比如路碑,指我行程(參約三12~13;十四6;詩廿七11) 廿二、比如遠鏡,示我後事(約十六12~13;參啟全書) 廿三、比如判書,定我賞罰(約十二48;羅二12) ── 丁良才《經題模範》 【神的道】 一、使我重生(彼前一23) 二、賜我智慧(提後三15;伯廿八28) 三、救我靈魂(雅一21;弗一13) 四、使我建立(徒二十32;約壹二14) 五、叫我得益(提後三16) 六、令我成聖(約十七17;十五3) 七、備我行善(提後三17;弗二10) ── 丁良才《經題模範》 【遵主法度者的幸福】(詩一1~3) 一、離罪惡(詩一百十九11) 二、蒙引導(詩一百十九24~25;書一8;彼後一19) 三、得安慰(羅十五4;約十四1;帖前四18;詩一百十九65) 四、增膽量(徒四13,19~20;五29;九20~22;十七2~3;詩一百十九41~42) 五、有盼望(羅十五4;詩一百十九49;尼一8~9) ── 丁良才《經題模範》 【聖經的功用】 一、關於真理 1.圈人於罪(加三22) 2.使得鑒戒(林前十11) 3.記載應許(羅一2) 4.指明後事(加三8) 5.為主作證(約五39) 6.使人信服(羅十六26) 7.教訓信徒(羅十五4) 二、關於靈性 1.借蒙重生(彼前一23~25;雅一18) 2.靠著增長(彼前二2;太四4) 3.因而成聖(約十五3;弗五26) 4.順以行路(詩一百十九105) 5.學獲智慧(提後三14~15;詩一百十九98~99) 6.用作兵器(弗六18) 7.行之得福(詩十九10;詩一百十九1~2) 三、關於工作 1.堅定在天(詩一百十九89,152,160) 2.句句煉淨(詩十二6;箴三十5;詩一百十九140) 3.具有生命(約六63) 4.帶著能力(路一37;耶廿三29) 5.極其全備(詩十九7) 6.非常奇妙(詩一百十九18,129) 7.必有功效(賽五十五0~11) ── 田雅各《怎樣讀聖經》 【聖經的功用】 一、『給我(主耶穌)作見證』(約五39;路廿四27,44,46;約五46) 二、『使你…有得救的智慧』(提後三15) 三、『重生』(彼前一23;雅一18) 四、『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提後三16~17) 五、『教訓,…生忍耐…安慰…盼望』(羅十五4) 六、『鑒戒;…警戒』(林前十11) 七、『如同燈照在暗處』(彼後一19) 八、『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詩一百十九105;箴六23) 九、『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詩一百十九130) 十、『潔淨…行為』(詩一百十九9) 十一、『免得我得罪你』(詩一百十九11) 十二、『聖靈的寶劍』(弗六12) 十三、『比…兩刃的劍更快』(來四12) 十四、『當食物』(耶十五16;太四4;伯廿三12;來五14) 十五、『靈奶』(彼前二2;林前三1~2;來五12~14) 十六、『洗淨』(弗五26~27;約十五3) 十七、『像火,又像…大錘』(耶廿三29;五14) 十八、『如雨,…露,…細雨,…甘霖』(申卅二2) 十九、如『雨雪…滋潤』(賽五十五10~11) 二十、『像…鏡子』(雅一23) 廿一、『蘇醒人心;…使愚人有智慧;…快活人心,…明亮人的眼目』(詩十九7~8) 廿二、『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 廿三、『醫全體的良藥』(箴四20~22;十六24) 廿四、『謀士』(詩一百十九24) 廿五、『好比…磐石』(太七24~25) ──《聖經要道》 【聖經的目的】 a) 警告⊙ 詩 17:4, 19:9, 11; 林前 10:11 b) 保證⊙ 約一 5:13 c) 賜福⊙ 申 11:22-28; 書 1:8-9; 詩 1:1-3, 119:1-2; 路 11:28; 雅 1:25; 啟 1:3 d) 安慰⊙ 詩 119:50-52, 76 e) 管教⊙ 提後 3:16-17 f) 啟發和造就⊙ 詩 19:7-8, 119:28; 徒 20:32; 提前 4:6 g) 勸慰⊙ 羅 15:4; 帖前 4:18; 來 12:5-6 h) 賜予生命⊙ 約 6:63, 68 i) 引導⊙ 詩 19:8, 119:35, 105, 130, 133; 賽 8:19-20; 徒 17:11; 彼後 1:19 j) 供人聆聽⊙ 出 19:7, 9; 申 4:1-2, 9-13, 31:10-13; 書 3:9; 詩 85:8; 結 20:47; 徒 2:22, 13:7, 44; 啟 1:3, 22:18-19 k) 使人有盼望⊙ 詩 119:49; 羅 15:4 l) 供人學習⊙ 申 5:1; 詩 119:7, 71, 73, 98-100, 102, 104, 130; 路 24:45; 林前 2:10-13 m) 供人宣講⊙ 徒 8:4, 25, 14:25, 17:13; 林前 15:2; 提後 4:2 n) 保全⊙ 詩 119:25, 37, 50, 93, 107, 116, 175; 弗 6:13, 17; 約一 2:1 o) 供人閱讀⊙ 申 17:18-20, 31:11; 尼 8:2-3; 耶 36:6; 太 21:42; 徒 8:27-28, 13:15; 弗 3:2-4; 西 4:16; 帖前 5:27; 提前 4:13; 啟 1:3 p) 啟示基督⊙ 太 5:17, 26:24; 約 5:39-40; 徒 10:43, 18:28, 28:23; 林前 15:3-4; 彼前 1:10-12; 啟 19:10 q) 拯救⊙ 詩 119:41-42; 約 5:24, 46-47, 20:31; 羅 1:2, 16-17, 10:13-14, 17, 16:25-27; 帖後 1:8-10; 提後 3:15; 雅 1:18, 21; 彼前 1:23 r) 使人成聖和靈性成長⊙ 申 6:6-7, 8:3; 詩 119:9-11, 175; 約 15:3, 17:17; 弗 5:25-27; 西 3:16; 帖前 2:13; 提後 3:16-17; 彼前 1:22-23, 2:2 s) 供人思想/查考⊙ 拉 7:10; 尼 8:13, 18; 詩 1:1-2, 119:48, 148; 約 5:39; 提後 2:14-15 t) 教導⊙ 申 4:5, 6:6-9, 11:8, 19-21; 代下 17:9; 拉 7:10; 尼 8:9; 詩 119:12-13, 64; 徒 8:30-35; 羅 15:4; 林後 4:2; 提後 3:16-17; 彼前 4:11 ――《主題匯析聖經》 【用於聖經和神的道的比喻】 a) 謀士⊙ 詩 119:24 b) 火⊙ 耶 5:14, 23:29 c) 金子⊙ 詩 19:9-10 d) 大錘⊙ 耶 23:29 e) 產業⊙ 詩 119:111 f) 蜜⊙ 詩 19:9-10, 119:103 g) 燈⊙ 詩 119:105 h) 光⊙ 詩 119:105, 130; 彼後 1:19 i) 奶⊙ 林前 3:1-3; 來 5:11-13; 彼前 2:2 j) 鏡子⊙ 雅 1:23-25 k) 雨⊙ 賽 55:10-11 l) 種子⊙ 彼前 1:23 m) 雪⊙ 賽 55:10-11 n) 乾糧⊙ 來 5:11-12, 14 o) 劍⊙ 弗 6:17; 來 4:12 p) 水⊙ 弗 5:25-26 ――《主題匯析聖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