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認罪和赦罪

(請參閱79認罪」)

 

【赦罪的必需】我們在神面前都有罪;無論是自認為「還算可以」的人,或是人人看為罪大惡極的人,在神面前都是罪人。神既是公義的神,若我們罪的問題沒有解決,就沒有辦法親近神,就不可能與神恢復正常的關係。所以,神首先必須解決我們罪的問題。神解決我們的罪的方法,乃是叫主耶穌來為我們罪人死,叫每一個罪人都有得救的可能。凡是真實悔改相信主耶穌的人,第一所享受到神的救恩,就是罪得赦免。神必須先赦免人的罪,纔能進一步向我們施行救恩的其他部分;我們在祂面前的罪必須消除,纔能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得憐恤,蒙恩惠(參來四16)

 

【赦罪的根據】神寬恕罪人的罪,並非神姑息,神裝聾,神馬虎。神乃是公義的神,祂絕不能馬馬虎虎的忽略人的罪。神的公義,不能隨便讓人的罪過去。神不能隨便的赦免我們的罪。若是我們隨便的犯罪,神也隨便的赦免我們所犯的罪,神就要陷祂自己於不義。神不是不能赦罪,神只在與祂的體統合得起來的情形下,纔能赦罪。神不能因著赦免我們的罪,卻把自己陷於不義。神永遠是公義的神。

        那麼,神根據甚麼來赦免我們的罪呢?聖經說:「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來九22)。罪必須刑罰了,纔能赦免。又說:「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前二24)。神已經在基督身上施行罪的刑罰,而我們相信的人是包括在基督裏面的;基督受罪的刑罰,也就是我們受罪的刑罰。我們與祂是合一的,也就在祂裏面受了刑罰了。就是這樣,我們的罪就得到赦免了。神所以赦免我們的罪,乃是根據祂已經在基督裏刑罰了我們。這不是隨便的赦免,乃是公義的赦免。

 

【赦罪的條件】聖經說:「凡信祂的人,必因祂的名,得蒙赦罪」(徒十43)。神赦罪的根據,既是由於祂已經刑罰了耶穌基督,凡是藉著信與基督聯合的人,也都在基督裏面受了罪的刑罰,就祂不能不赦免我們的罪。所以我們得著赦罪的條件,不在於我們改良自己,也不在於我們哭求神憐憫,乃在於我們相信耶穌基督。得著赦罪的條件很簡單,只有「信」一個字而已。我們不必禱告得神回心轉意了,纔可得到赦免。絕對沒有這件事!今天就是神不回心轉意,神也得赦免你的罪!神赦免你的罪,不在乎你禱告的長短,乃是在於神已經把救贖作成了。現在神已經悅納了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祂就不能不赦免我。罪人只能受一次的刑罰,不能第二次再受!

        當一個人真正的相信主耶穌基督幷祂救贖的工作時,他必然會有悔改和認罪的表顯,因此聖經不但常把悔改和赦罪放在一起(參路廿四47;徒五31),聖經也題到認罪和赦罪的關係:「我向你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我說,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惡」(詩卅二5);「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必要赦免我們的罪」(約壹一9)

 

【赦罪的意義】聖經裏面所謂的「赦罪」,有多方面的意義:

        ()不定罪:「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約三18)。本來我們每一個人在神面前都有罪案,但是因著相信主耶穌,我們的罪案就被消除了。人的罪案一經消除,連帶的,也就免去將來所要受神公義的刑罰。這是因為主耶穌已經在十字架上,擔當了神公義的刑罰,神不能再來刑罰我們。

        ()忘記罪:「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卅一34;來八12)。神赦免我們的罪,不但使我們不被定罪,免除罪的刑罰,幷且還忘記我們的罪,使我們在祂面前,好像從來沒有犯過罪一樣。

        ()洗淨罪:「祂洗淨了人的罪」(來一3);「祂愛我們,用自己的血洗去我們的罪」(啟一5原文)。上述「忘記罪」,是指在神裏面的故事;這裏的「洗淨罪」,則是指在我們身上的故事。不只神自己忘記了我們所犯的罪,幷且也在我們身上消滅犯過罪的痕跡,使我們的良心不再有虧欠、愧疚的感覺(參來十22)

        ()除掉罪:「祂...把自己獻為祭,好除掉罪」(來九26)。舊約時代的人所犯的罪,是暫時被「遮蓋」的(參詩卅二1;羅四7);但到新約時代,當主耶穌死在十字架的時候,罪是被「除掉」的。施洗約翰看見主耶穌時,就喊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一29)。神赦免我們的罪,更進一步把罪從我們身上除去。所以在新約聖經裏,「赦罪」和「赦免」的原文字義是「使()離開」、「遣去」。利未記第十六章內有兩隻贖罪的公山羊,就是指基督贖罪的兩方面:一面在神面前用血滿足神公義的要求,一面從人的身上把罪帶到無人之地,就是把罪永遠除去的意思。不過,這一個「除掉罪」,和「與主同死、同活」一樣,是指客觀所成功的事實,我們信徒個人還得使它成為主觀的經歷。(注意:來九26的「罪」和約一29的「罪孽」原文都是單數詞。)

 

【赦罪的程度】聖經說:「東離西有多遠,祂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詩一百零三12)。聖經的遣詞用字非常有意思,地球有北極和南極,卻沒有東極和西極;若說「南離北有多遠」,乃是有一定的距離的,但說「東離西有多遠」,便不能度量其距離。所以這裏的意思是說,神赦免我們的罪,使罪離開我們,是人所無法測量的。

        彼得曾有一次問主耶穌說:「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麼?」主的回答是:「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太十八21~22)。主耶穌的意思是說,你饒恕人、赦免人的罪,應當到「不計其數」的地步。哦,神赦免我們的罪,到「不計其數」的程度!

 

【赦罪的範圍】聖經說:「我告訴你們,人一切的罪...都可得赦免」(太十二31);「神赦免了你們一切過犯」(西二13)。這裏神的話是說「人一切的罪」,神說「一切」,就是「一切」。沒有一個人的罪是大到一個地步,是神不能赦免的;也沒有一個人的罪是多到一個地步,是神不能赦免的。人的罪範圍有多廣、多大,神赦罪的範圍也有多廣、多大。我們的神是完全的神,祂所作的事也都是完全的,祂的救恩是完全的,祂的赦罪也是完全的。神若是不赦免一個人的罪,就連一點點的罪也不赦免;但神若是赦免一個人的罪,就赦免他所有的罪。神一赦罪,就赦免我們全部的罪,祂決不會只局部赦免我們的罪。

 

【赦罪的時間】我們的罪得赦免,是現在就得著呢?還是將來纔要得著呢?聖經說:「你們的罪藉著主名得了赦免」(約壹二12)。注意這「得了」兩字。不是將要,乃是得了;不是盼望得著,乃是已經得了;不是等一等纔得著,乃是一信就得著了。一個人一信主耶穌,他的罪就已經得了赦免。神的話說「得了」,就是「得了」,因為神決不會說謊。

 

【罪】

  “罪魁”。“並且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們在基督耶穌裏有信心和愛心”(提前一1415)。

    你進入內室時,不可一刻忘記,你與神的關系,完全是根據於你對罪的認識,認識你是一個蒙救贖的罪人。

    “罪”使神的聖潔成為可怕。“罪”使神的聖潔顯出榮耀,因為他說:“你們要自潔,成聖,因為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我是叫你們成為聖的耶和華”(利二十78)。

    “罪”顯明神奇妙的愛,不愛惜他獨生的兒子。“罪”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因此顯出他的愛是何等的深,何等的強。在天上的榮耀裏,當我們向神發出贊美時,我們仍是蒙救贖的罪人,直到永遠。

    千萬別忘記,就是因為罪,才使你和基督耶穌中間發生了一個重大的關系。神所以要你每天與他相交,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拯救、保守你脫離罪的權勢;且帶領你進入他的形像,並進入他無限的慈愛裏。

    就是因為想到罪,才使你低頭俯伏在他腳前,深深地降服敬拜他。

    就是因為想到罪常常圍繞你,試探你,因此你的禱告就能熱切,你的信心,就是隱藏在基督裏的信心,才能急切。

    就是因為想到罪,才使基督顯得不可言喻的寶貴,使你每時每刻倚靠他的恩典,並且叫你靠著那愛我們的主作一個得勝有餘人。

    就是因為想到罪,才使我們存破碎痛悔的心來感謝神;這破碎痛悔的心神必不輕看。他要在我們裏面作工,並喜悅住在痛悔謙卑的靈裏。

    惟有在內室親近父的時候,我們才能勝過罪,基督的聖潔才賜給我們,聖潔的靈也充滿我們的生命。

    只有在內室裏,我們才能學習充分認識,並經歷這寶貴話語的應許有何等神聖的能力。

    “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住在他裏面的,就不犯罪”(約壹一7,三6)。──  慕安得烈《敬拜的秘訣》

 

【銀行出納的差錯】銀行出納示意叫我過去。我走近視窗,把放在口袋裡好幾個星期的六、七張支票交給他。我告訴他:「請給我二十元面額的紙幣。」他把支票翻過來查驗是否簽了字,然後把總數加起來,兌換了五百二十元另四十六分。他把銀盤端給我,我便開始數算。在我還沒有離開櫃檯之前,他問我:「我給你足夠嗎?」我答:「是的,太多了。」他說:「我想我給你的是正確的數目。」我只好說:「不錯,假使你高興的話,我也同樣高興;其實你多給了我一百元——我是無所謂的,算了吧!」他的臉頓時通紅,立刻重新計算支票的數額,然後帶著歉意說:「果然我算錯了,總數應該是四百二十元另四十六分,我多給了一百元!」我把一百元還給他說:「聽見一位銀行出納認錯是值這個價錢的。」

出納的故事說得太多了——現在來談談聖經的教訓。那人只犯了一個錯誤,他只用心算而沒有使用電腦。他沒有用電腦的機器,而只憑他的腦力。我們有時卻犯更嚴重的錯誤,我們用自我判斷來處理屬靈的事,而不去查對上帝的言語。每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時,我們必須問:「上帝的教訓對這件事是怎樣說的?」如果我們不敢肯定的時候,寧可不要貿然去做!—M.R.D.——梁敏夫譯輯《清晨露滴》

 

【跳樓自殺的女大學生】一個女大學生,偷了人的一個金表,一個金戒指。後來他聽牧師講道,心被聖靈感動,可是他怕丟臉,不肯認罪。因此他行立坐臥都不平安。一晚,她為罪憂傷,想從三層樓上跳下自殺。忽然來了一位朋友,彼此談及一切。朋友說:「你若偷了別人的東西,我可以幫助你退還別人。」於是她把金表交給她的朋友去退還,但是金戒指上她已鑄了自己的名字,因怕丟臉,仍然留下,罪還未離開她,她無論到何處,罪總跟著她跑,心中極不平安。她就把戒指埋在球場地下。不料當她在球場打籃球時,看見埋金戒指的地方,心裡又不平安起來。寒假時,大家回家去了,她是外省人,仍住在校裡。一個深黑的夜晚,罪如同魔鬼伴著她,叫她不安寧,終於在那黑夜裡,從三層樓上跳下去死了!與那戒指一同埋葬了!——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一個將軍的畫像】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於主前三三六年即位後便率兵攻佔敘利亞、埃及、巴比倫、以色列諸國,不久更成為波斯帝國統治者,名震世界。當他凱旋回國時,請一個畫家替他畫像。亞力山大站好了姿勢,畫家立即動筆。當他畫完頭部時,突然停下,對這位百勝將軍說:「將軍,讓我拿一條白色絲巾,把你頸部圍起來,因為你頸部有一個很明顯的刀疤。」亞歷山大聽後大聲回答:「請照我原本的樣子畫!何況刀疤是我的榮譽,不是甚麼可羞恥的事。」

    一個人找耶穌必須承認自己有罪,沒有掩蓋,他必赦免。照我本相來他面前的,他必拯救。——張欽煌《小嗎哪》

 

【我們的神是活神是可敬畏的】一八四八年秋天,x弟兄在一個地方講我們的神是活神是可敬畏的。在那裡有一位弟兄,他相當有學問,曾經居過高位,也相當熱心愛主。但是他卻不夠敬畏神以致他犯了一個罪,幹犯罪的政治,叫那裡的弟兄們都不能說話,只有禱告。後來這位弟兄,就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離開了世界。落在活神的手裡是可怕的,我們所事奉的這位活神是輕慢不得的!你的存心,你的意念,你的思想,你的一切他都鑒察,什麼都不能瞞過他。無論是我們的存心,我們的意念,我們的態度,我們在神和人面前的生活,以及在教會中的事奉,都要存著敬畏他的心,因為我們的神是活神。——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想跟神作買賣】從前在山西,有一信徒姓崔,以打石起家,發了財,據說家當有幾百吊錢;可是為人吝嗇,一文錢也不肯捐獻給教會。後他害了重病,瀕危之時,打發人請席勝魔為他禱告。勝魔到了,他對勝魔說,他願捐獻四十吊錢作為教會費用,條件是要勝魔為他禱告,醫好他的病。勝摩說:「這是那裡的話,與其你想跟神作買賣,不如懊悔自己的罪,等你病好了之後,再說捐獻。」說完勝魔就和他禱告。過了幾日,他的病果然好了。

但他身體一複元,將病急時所許的願忘得一乾二淨,如同「好了瘡疤忘了疼。」不久,他的舊病復發,症狀比上一次更凶。這次他真的急了,又請勝魔來,先把寫好的一張錢票,當面送給勝魔,求他再度禱告。勝魔含悲地對他說:「恐怕太遲了。你可把錢票收起來,求天父恩待你,饒恕你,或者他還會憐憫你的靈魂。」

過了兩天,他果然死了。不到幾個月,他的遺孀也嫁人了。他所遺留的積蓄也就蕩然無存了。這也是一個鑒戒,說出神是可敬畏的,輕慢不得的。——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一張會說話的紙】許多年前,非洲沿海的一個地區,有不少白種人到那裡作生活;也有傳教士在那裡傳福音。有一土人,名叫賴比,本是住在深山裡面,為了生活,來到海岸,在一英國商人家中工作。他已十五歲了,但因沒有讀書,一字不識,見識又少,因此常常遇到麻煩。一天,主人打發他送一箱橘子到大理城朋友家裡。原來賴比的主人曾經告訴他的朋友,他所種的橘子最好,汁多且甜。他的朋友也說他所種的香蕉更好,不只甜,而且香而嫩滑。他們因此說過,彼此把所種的交換嘗試。賴比聽了主人的吩咐,當天早上用頭頂著盛滿橘子的木箱,往二十五裡外的大理城去。他一直行走,沒有歇息,直到下午四點鐘,天氣很熱,走得又久,口渴難忍,想起頭上頂的橘子,滿滿一箱,少了一個誰會知道?於是停下,坐在一棵大樹之下,從箱裡選了一個最大的橘子,慢慢吃了。橘子又好吃,又解渴。賴比吃了一個,心裡癢癢,按耐不住,再吃一個。然後繼續走路,到了大理城。朋友收下橘子,十分歡喜,招待賴比吃過晚飯,再安頓他睡覺。

第二天清早,主人的朋友交給賴比一箱香蕉,對他說:「等一會,你吃過早飯,快把香蕉帶回給你主人。但是千萬記住,你昨天吃了兩個橘子,今天切不可再吃香蕉了。」賴比沒有受過教育,也不認識主耶穌,並不知道說謊是罪,堅決否認昨天曾經吃過帶來的橘子。可是主人的朋友說:「箱子裡面有一張紙,那張紙是會說話的;它所說的是真話,不是謊言。」賴比仍然說他沒吃過那些橘子。主人無奈,只好再三叮嚀,不可再吃這些香蕉。

賴比頂著香蕉,起程回去,一面走,一面想,紙怎會說話,那白人分明在騙我。走到下午四點鐘,又像前一天一樣,覺得口渴,想起香蕉,同時肚子也有饑餓,香蕉對他引誘更大。他想,雖然箱內的紙可能會說話,大概是因見到才會說出;若是見不到,也就不會說了。於是他把頭上的箱子放下,取出白人放在裡面的紙,在深沙的地上挖了一個小洞,把紙平放裡面,用沙把它遮蓋起來。然後他就拍拍手上的沙,安安心心地坐了下來,拿出兩條香蕉,慢慢地吃。吃完把紙從沙下取出,放在箱裡繼續前行。回到家中,以為必定平安無事。那知次日早上,主人氣憤憤地叫了他去,大大責備他,說他偷吃兩個橘子,不聽勸告,再偷吃兩條香蕉。主人十分震怒,罵他不誠實,用鞭打他,然後攆他離開,不再雇用他了。

賴比十分傷心,離家又遠,家境又窮,叫他投奔那裡?忽然想起,一位教士待人很好,或許會肯收容。於是跑到教士那裡,哭訴傳教士,那一張會說話的紙怎樣害他生活無著。傳教士聽了,一面好笑,一面可憐他無知,把他留下。賴比從此日間替傳教士工作,晚間到教會開辦的學校讀書,學會看書寫字,方才知道紙繞怎樣會說話了。

一個晚上,賴比讀了約翰福音,受了聖靈光照,發覺自己內心罪惡重重,眼淚盈眶,去找傳教士。傳教士帶他一同跪下禱告。他的罪惡,連同從前說謊,偷吃的罪都向主承認,也都蒙了赦免,心裡滿了喜樂。兩星期後賴比請假回家,傳福音作見證。他的親友,鄰居,甚至酋長都受了感動。後來那地方也興起聚會,建了一所能容五百人的會所。

「我又看見死了的人,無論大小都站在寶座前;案卷展開了;……死了的人都憑著這些案卷所記載的,照著他們所行的受審判。……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扔在火湖裡」(啟二十:1215)。人所行的都有案卷記載,照此受審判;必須現在向主認罪,求主赦免,用血洗淨;否則將來難逃永火。——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照像錄音】法京巴黎有一銀行,內有一小窗戶,專為秘密照像用的,一開立刻關上,在人取款之時,就將他的像照上,如有差錯,可照像片拿人。

一對夫婦,制賣豆腐為生,天天吵架,夜半起來磨豆,即行對罵。鬧得四鄰不安,不能入睡。因無可靠證據,不予起訴了事。鄰居就去借一答錄機,等到夜半,夫婦吵架,便將聲音錄下,再告法院。夫婦上庭,又辯其無,鄰居即將答錄機開放,播出他們吵架對罵聲音。夫婦無話可答,俯首認罪。

「因我的眼目察看他們的一切行為;他們不能在我面前遮掩,他們的罪孽,也不能在我眼前隱藏」(耶十六:17)。主耶穌說:「我又告訴你們,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太十二:36)。「……只等主來,他要照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裡各人要從神那裡得著稱讚」(林前四:5)。——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狼皮襯裡】有一本書裡說到一則寓言。有一隻狼,譏笑屠夫說:「你買羊何必花錢呢?我從未花過這項錢。」屠夫說:「當時你雖不花錢,然而此債終久必須償還。」「那麼我們償還什麼呢?難道狼還要還清欠債麼?」屠夫說:「你看!」說著便將大衣解開,叫狼看看他的衣服襯裡,乃是狼皮作的;狼就驚駭而去。

所有的罪債都得還清,主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若有一文錢沒有還清,你斷不能從那裡出來」(太五:26)。罪會追上人來討債,「要知道,你們的罪必追上你們」(民三十二:23)。——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記憶的引發】宣信少年時,有一次面臨死亡,差點溺死。他在讀高中時,有一次跟他同學同去河邊摘野葡萄。不久,那同學引他去泅水。他對游泳一無所知,幾分鐘後就踏不著底了。他在水中浮沉掙紮。正要沉沒之時,一生的事,將來永世的光景,全都呈現在他面前。他好像看見本地的報紙登載他被淹死的新聞,親友們為他極其惋惜。

但是感謝神,他憐憫了他,用他奇妙的方法拯救了他。他的同學雖然害怕來救他,卻大聲喊救,幫助了附近小船上的幾個人。他們看他末次沉下去時,總將他拉上來,放在岸邊。不久,他就蘇醒過來。他的確相信,這個被水淹沒的經過,後來引進他的得救。

當他最後一次沉下去時,在一眨眼之間,他從孩提起,一生所有的事情都浮現在他腦中,如同電健一按,電腦的記錄都現出來。這是一件隱秘的事,神把他已往的記憶引發出來。從此我們可以想到,我們所犯過的罪,當神引發我們的記憶時,如果它們未蒙主耶穌寶血的潔淨,會一個一個地回到記憶中,而在永世裡無窮盡地一直纏繞著我們。

有的人以為有一些天使負責記錄我們一生的事情,其實我們自己就是記錄的天使。我們每個人都會把自己的事情記錄下來,然後保存在記憶裡,如同打入電腦裡。當神引發這些記憶時,它們都會浮現在腦中,如同電鍵一按,所有記錄全都呈現在電腦上。那時定我們罪的,就是我們自己。「我又告訴你們,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太十二:3637)。句句供出來都是引發記憶,自己供出來。「……因為我們都要站在神的台前,經上寫著『主說,我憑著我的永生起誓,萬膝必向我跪拜,萬口必向我承認。』這樣看來,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說明」(羅十四:1012)。將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說明,也是引發記憶,自己把事情向神說明。「……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 心的意念,……」(林前四:5)。他引發我們的記憶時,連暗中的隱情,心裡的意念也都一一回憶起來。——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一切罪行都浮現出來】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四日,巴克辛弟兄在加拿大的溫尼白城,得到一本袖珍本的新約聖經,開始從馬太福音讀起,讀到清早三點鐘,神的話語深深銘刻在他心中。第二天,整個天空滿布雪花。這一天,他整天躺在床上繼續誦讀聖經。又過了一天,他正在讀約翰福音第三章,讀到第三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這幾個字抓住了他,使他的心跳得越來越快,覺得有人站在他的旁邊,不停地對他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使他感到極其慚愧,已往所有用來反對基督的一切褻瀆的言詞,一一浮現在他眼前。他在中學、大學時代一切的罪行也都浮現出來。他第一次知道他是世上極大的罪人,內心那樣汙穢敗壞,曾用卑鄙的妒心對付他的朋友和敵人……一切罪行全都明顯排咋眼前。他眼淚汪汪,顫聲叫道:「主阿,饒恕我。真的我是一個大罪人。」就在悲傷哭泣之時,仿佛聽見再有聲音對他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的罪舍的,這是我的血,為你贖罪而流。」這時他才明白主耶穌的寶血,可以洗清他的罪,喜樂平安進入他的心。他得到一個保證,他所有的罪都洗清了,主耶穌已經在他心裡作主了;他只有繼續地讚美他!——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看見裡面所有的汙穢邪惡】王明道弟兄在保定西關烈士田學校任教之時,校中新來一位同人,一天晚間和他談到罪的問題。他心中十分惱怒,他想像他這樣好的一個基督徒還有甚麼罪呢?他承認在幼年時,犯過許多的罪,但是這時自認已經成為一個極高尚優美的基督徒,每日必定祈禱讀經,勉力參加一切聚會,按月奉獻十分之一。謹慎自己的口不說汙穢的話,竭力追求敦品勵行,沒有一樣不良的嗜好,在財物上十分清廉,沒有同任何異性人發生過不正當的關係,忠心於職務,體恤母親,和姐姐相敬相愛,熱誠為學生們服務,説明他們,領了不少的學生加入教會。大多數的人都尊敬他,信任他,這一切都使他自豪自慶,志得意滿,自視為天之驕子,人中佼傑,比教會中的長老、牧師還強得很多;因此他就以為不需要人再同他談起罪的問題。

那位同人看明白了他的意思,便和他談到種種隱藏的罪,也談到在神眼中看為最可憎的一樣大罪就是驕傲,說道:「有些信徒很熱心,也很殷勤作工,但是他們並不是藉此榮耀神,乃是榮耀自己。」這些話刺透了他的心,道破了他的症狀。他先是忿怒,漸漸欽佩他的談論,最後深受感動。約在十點鐘他離開和他談話的那位同人,回到自己的宿舍裡,跪在床前禱告。那時一切的人都在他眼前消失了,他自己赤裸裸地站在神的面前。他的榮光照亮了他的眼睛,他看見了他裡面所有的一切汙穢邪惡。他開始承認別人所犯的種種罪惡在他心中一樣都不缺少,只是別人的罪惡顯露在外面,他的罪惡隱藏在心裡而已。他在神面前 得無地自容,戰競恐懼,越禱告,越覺得自己卑微、汙穢、邪惡、可憎。那次的經歷,使他明白,無論多麼好的人一被神的靈所光照,立時就會覺得自己汙穢邪惡到了極點。正如先知以賽亞,眼見了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蒙了光照,不能不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參賽六:15)。

倪弟兄說,神榮耀的最高點,就是他無邊際的聖潔,是不能一刻容讓罪的。——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裡頭全是微生菌在那裡亂動】有一次,x弟兄帶孩子們到一科學館參觀,一位職員拿出一杯水來。他們大家看來很透明、很清潔,一點髒的東西都沒有。那知那位職員,從這杯水中,取出一滴擺在玻璃片上,然後放在放映鏡上,用強光放在牆壁上,他們一看都嚇了一跳,因為裡頭全是微生菌在那裡亂動。

神就是光。若是進到神這個光裡,就會發現在這件事上也有錯,在那件事上也有錯。不僅如此,你若是在神的光中多停留一點時間,連你的思想,你的存心,你的意念,你的態度,你的性情,都會在光的照耀之下,受到檢查,沒有辦法隱藏。——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最好的行為也有精彩的罪】懷特腓與衛斯理齊名,是一特出的傳道人,論到他自己說:「在我們所有盡本分的行為中,都有敗壞摻雜在裡面。所以當我們悔改之後,如果主要照著我們的行為,才收留我們,我們的行為必定定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並不能獻上什麼,能夠像神的道德律所要求的那麼完全。我不知道你們要怎麼想。但是我能說,我不能禱告,我只會犯罪;我不能向你們或向別人傳道,我只會犯罪。我只好這麼說,就是我的悔改;就是我的眼淚也得在我的救主的寶血裡去洗。我們最好的行為,也不過是有最精彩的罪而已。」

倪弟兄說,凡一切不是倚靠神而作的,在神看來就是罪(參約三:21。詩三十七:3)。神不會容讓我們保留任何自己的東西,他的手指會逐一地指著每一樣不是他的。——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拿出手和他的手比一比】在赴西藏的途中,孫大信在一個山村裡停留。那裡的人都不洗澡,所以非常骯髒。一個小孩子跑來,把他打量一番,又拿出手來,和他的手比了一比。他沒有說什麼,就跑出去了。他看見那個小孩到小溪裡洗手,洗了又跑回來,再拿出洗了的手來和他的手比一比。孫大信沒有對他說什麼話,可是他已受了孫大信清潔的影響,心裡生出一種要和孫大信一樣清潔的願望了。我們若和天父常有接觸,也會受他的影響,越過越能完全像他完全一樣。

當我們照鏡子時,我們才能看見自己的面貌如何。照樣,我們若是和主同在,就會認識自己,看見自己許多的罪狀和不是。那時如果我們以順服的心,不斷地向他祈禱,與他同活,他就會除去我們一切的不義,而使我們變化得與他的形象合符。

約伯親眼看見了神,就厭惡自己,發覺自己的不是(參伯四十二:5)。以賽亞看見了主,就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參賽六:16)。

倪弟兄說,越親近神的人,他聖潔的程度越高,越知道什麼是汙穢,什麼是敗壞,什麼是不義的。——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把石頭一一放回原處】托爾斯泰是帝俄時代著名的小說家。他信神與基督,存心仁慈,博愛為懷。在他晚年時,曾說,所有基督的信息,都包含在這幾個字裡面「不要與惡人作對。」他寫過許多很有意義的短篇故事。以下說出其中的一篇。

兩個婦人到一智慧人那裡去求指引。其中一個因為曾對丈夫不忠而傷心哭泣。另外一個雖然過著她自以為模範的生活,可是並不覺得快樂。那位智慧人對第一個婦人說:「你去,走到我的花園牆外的田野,在那裡找到你所能拿得到的最重的那塊石頭,帶來給我。」又對另一個婦人說:「盡你所能的,帶許多石子來給我。」

她們兩個人就照他的話行了。按著那位智慧人就叫她們把石頭一一放回原處,說道:「你們去把每一塊石頭,放回原來所撿到的地方。」第一個婦人很快地就把石頭放回原處去了。但是另外一個婦人卻記不得那麼多的小石子,那一塊原來是在甚麼地方,只好背著那袋石子,又回來了。那位智慧人就告訴第一個婦人說:「你很感覺得到你的大罪,就像你很清楚知道那塊大石頭放回原處一樣;由於你自己的認罪,神已經寬恕了你,你已從罪裡得到釋放,你有平安了。」接著他對第二個婦人說:「你並沒有犯過甚麼大罪,但是許多小罪,不知承認,仍然留在你的身上,使你不覺快樂,沒有平安。這就如同你已忘了那些小石子原來是從那裡撿到的,又背著回來一樣。你自以為是個好人;可是神是欺騙不了的;許多小罪可能要比一個大罪更壞。不要批評別人,你還有許多事要作,使你自己的生命得以改進。」

聖經上的例子也給我們看見是這樣的。那些稅吏娼妓到主面前來認罪都得到赦免,也都有了平安。那些法利賽人仗著自己是義人,不但不知承認自己的罪,反而在那裡定罪、指責別人,結果都不蒙恩(參路七:36394849;十八:914)。

倪弟兄說,自義沒有除去,不義隨後就到。——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漏洞與籽粒】荷蘭國海面,高過陸地,沿海築起極其堅固的壩。有時壩上滴下如同露珠大的水點,人一發現,立刻就在漏處修補;若不在意,年日一久,就會堤崩,。淹沒全國。涓滴之水,小小漏洞就會釀成巨災,能不慎哉!每一個小罪,都會使良心產生漏洞。若不對付就會像船破壞一樣,漸漸入水,終至沉了下去。不要以為吸一枝煙不算甚麼,飲一杯酒也不要緊。須知吃大煙,酗酒皆由這一枝,這一杯而起。撒了白謊就會撒黑謊;撒了小謊就會撒大謊。

有一個小榕樹籽對棕樹說:「我被風吹得實在困乏,請你讓我在你底下稍微休息一會兒罷!」棕樹說:「好,隨你願意住多久,就住多久。」棕樹漸漸把牠忘了,但是牠不懶惰,漸漸發芽,紮根,就順著皮表往上爬,穿過棕樹心。棕樹說:「這是甚麼?」棕樹說:「就是那在你底下的小籽粒。」棕樹說:「現在你離開我罷!」「現在我不能離開你了,我們一塊兒長罷!」漸漸榕樹長大,把棕樹脹開,葉落樹死,只剩下榕樹。對罪不能容讓,若不對付,讓它發展下去,就會釀成巨禍。「……罪又活了,我就死了」(羅七:9)。罪一活,你就死了。「私欲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一:15)。

倪弟兄說,一個失敗,如果未在主前認罪過,求主寶血洗淨過,而重新前進,則我們在外表上很有進步,而其實這些年日都是空度的。

一個罪惡的思想留在頭腦裡,而不除去,過了一時,也許幾年,就要變成一個罪惡的行為。一切不正當的思想,都必定生出不正當的行為。

只要有一個難處,就夠叫基督徒受到耽擱,不能在神面前走正直的路。——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樹中樹】一位弟兄,到北平西山去玩,看見泉源前面有一棵松樹,裂為兩半,枯死已久。當中卻有一棵白果樹,長得甚旺。路人說,前些年有一白果樹籽,落在松樹老枝當中,漸漸發芽,紮根入地,逐將松樹脹開,以致於死。

罪在人的身上也是如此,等它根深蒂固之時,不但不能除去,反而叫人受害,死亡。我們千萬不可讓罪在我們身上有地位,經上說:「所以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欲」(羅六:12);誰一讓罪有地位,帶來的就是死。「……罪作王叫人死……」(羅五:21)。先是屬靈的死亡,再是身體的死亡。

倪弟兄說,眼中微小的塵沙如何使我們看不見東西,覺得痛苦;我們所知道的罪,無論如何微小,都要攔阻我們看見神的笑臉。——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蛀食硬木的蟲】蛀食硬木的蟲,鑽穿岩石的蟲,都是極其柔軟微弱的;可是久而久之,最硬的木也會蛀空,極堅的石也會蛀穿。同樣我們如不儆醒,不在神恩之下,把看似無關緊要的罪念、惡習剷除淨盡,久而久之,我們的靈命也會被其蛀空,而使我們只剩一架乾殼。

美國科羅拉多州琅峰的斜坡上,倒下一棵大樹。據博物學家說,這棵巨樹的年齡約為四百歲,枝葉蔥蘢,參天蔽日,四百年的悠長歲月中,遭遇了十四次的雷擊,無數次的狂風暴雨,仍然屹立不動;可是最後卻被甲蟲吃倒。甲蟲成群結隊,不停地樹皮蠶食到樹心,使這尚在盛年的巨木,不死于電光雷火,狂風疾雨,而死在區區甲蟲嘴裡。你說甲蟲有多大?捉一個來,放在你的拇指和食指之間,輕輕一捏便可捏成粉末。

所以雅各警告我們說:「你們要脫去一切的汙穢,和盈餘的邪惡,……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雅一:21,四:8)。大衛也禱告說:「神阿,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一三九:2324)。再小惡行、惡念都得脫去,都得除盡,不要以為無所謂,無關緊要。否則,久而久之,越積越多,就會使你在屬靈的路上倒斃下去。

倪弟兄說,主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但是,主不能任憑我們心裡注重罪孽。(有罪不肯承認,不肯對付就是注重罪孽。)——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跳豆】墨西哥有一種跳豆,一被太陽照著,便在地上打滾,一直滾到石頭或是草木之陰影之下為止。這種怪豆所以如此,是因豆的裡面,曾經鑽入一種蟲,以吃豆肉為生。蟲慢慢長大,豆肉也漸漸吃完,只剩一個空殼。這蟲怕熱,太陽一照,牠便掙紮逃避,而使豆殼轉動,直到找到陰影方才停止下來。

    「光來到世間,世人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不愛光,倒愛黑暗,定他們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約三:1920)。人若不喜歡親近主,不來就光,而只喜歡走向黑暗逃避,必定裡面有了甚麼惡行。不喜歡親近主,是人趨向罪惡的一種徵象,必須及早對付裡面的惡行。否則會像跳豆一樣,蟲慢慢長大,豆肉也漸漸吃完,只剩一個空殼,成為空有其名的基督徒。——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浮不上來了】科學家告訴我們,一個軟木皮的瓶塞,若被房日兔海中,低過海面十尺,一放鬆仍要浮上海面。若低過海面二十尺、三十尺、四十尺,一放鬆也要浮上海面。若低過海面一百尺,也要浮至海面。但若低過二百尺以下,就是軟木皮的瓶塞也浮不上來了。海水的壓力要壓住它,使它無法上升。

    許多信徒以為犯罪不要緊,一認罪就可以了事。豈不知今天犯一點罪不要緊,明天犯一點罪不要緊,漸漸地越墮落越深,到有一天就爬不起來了。——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細線纏身】慕迪在格拉斯哥時,曾向數千名兒童講道。他拿著一捆線,問其中一位最大的男孩說:「你相信我可以用這線把你捆住麼?」他笑慕迪有這樣的想法。慕迪用線在他身上繞了幾下:他稍微一掙就斷了。慕迪再用線在 身上繞了又繞,繞了許多圈,然後對他說:「現在你試試看,能不能掙開?」這時,他掙不開了,動都不能動了。

罪惡糾纏人也是如此。今天犯一點罪,人以為不要緊;明天犯一點罪也以為無關重要;那知越犯越多,罪惡的細繩越纏越多,也就無法掙開擺脫了。「惡人必被自己的罪孽捉住;他必被自己的罪惡,如繩索纏繞」(箴五:22)。

假如你有了一些壞習慣,趕快將它戒除;不然,久而久之它會把你毀了。我們都得作到「……不容這罪轄制我,……」(詩十九:13);「…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西三:9)。——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把門閂拿下】慕迪在都柏林時,一次去參加一個早上的聚會;但是管理教堂的人還沒有把門打開。慕迪拉開一支門閂,但是門打不開,又開了一個鎖,門仍打不開。最後慕迪發現,在門的上面和下面還各有一支門栓;而且另外還有一支橫閂和一個夜間的鎖。慕迪算計總共有五、六種不同的關鎖。

慕迪想,每一個罪人的心也好像這個門,他的心門用兩個鎖,兩支門閂,兩支橫栓重重鎖住,必須把閂栓拿下,而讓榮耀的主進來。「眾城門哪,你們要抬起頭來;永久的門戶,你們要把頭抬起;那榮耀的王將要進來」(詩二十四:7,9)。「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三:20)。切不可像「耶利哥的城門,……關得嚴緊,……」(書六:1)。

「……有人被罪迷惑,心裡就剛硬了」(來三:13)。罪叫人心裡剛硬,也就是給心門加閂加鎖。倪弟兄說,犯罪就是我和罪在一起,我離開了神。我一犯罪,我就與神離開。我和罪在一起,我就沒有方法和神在一起。

倪弟兄又說,你在你生命的那一點曾向主關門否?你有否那一點自己為政,不願主干涉?這就是你得不著與主完全聯合,親密交通的緣故。——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木箱裡藏蠹蟲】一位姊妹租了一間新房子。搬進去時,她到全屋各處查看,在地窖裡發現了一隻乾淨的大木箱,釘得很牢靠。她心裡曾經打算把它搬出,撬開看看,裡面有無什麼東西;但它好像是空的,看來又乾淨,而且要從地窖搬上來是很吃力,所以也就留在那裡,不去動它。每年春秋大掃除時,一記起那隻箱子,心裡總是覺得不安,惟恐裡面有些甚麼骯髒的東西。但是因怕搬起查看麻煩,也就讓它安然擺在地窖裡面五年。

後來忽然莫名其妙的,她的滿屋都是蠹蟲,用盡一切方法防備撲滅,盡都徒然。牠們越來越多,使她甚感威脅,以為牠們是在地氈裡生的,就把所有地氈大洗一次;又怕是從沙發椅裡出來的,就把全部沙發拆開重新整理。甚麼都動過了,蠹蟲還是不見減少。最後她猛然想起那隻箱子,立刻把它搬出,撬開一看,成千成萬蠹蟲蜂擁而去。定規這是由於以前住戶在箱子裡面藏有招惹蠹蟲的東西。這也就是她一切困惱的原因。

照樣,在我們身上,可能有些好像無害的習慣或任性,或是似乎渺小不足介意的事,雖然良心有時也會因之感覺一點不安,可是沒有把它坦白地暴露出來,讓神洞察一切的眼睛來查看。我們不肯交出一切,有些秘密的角落還是鎖著,不肯讓主進去,有些惡根還是藏在心裡的隱密處,不肯除去,以致我們站立不住,仇敵一攻擊,便打敗仗了。為要提防這個失敗,我們應當常常學大衛禱告說:「神阿,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甚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一三九:2324)。不可像亞幹一樣,將當滅之物藏在帳棚內地裡,結果以色列敗在仇敵面前,自己和全家招致殺身之禍(參書七章)。

「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的必蒙憐恤」(箴二十八:13)。倪弟兄說,基督徒不是作錯了事,蓋起來,或者下一次不作就是了;這不是基督徒。基督徒作錯了事,是要承認說,某一件事我錯了;所以,一切作錯了事的,都得認罪。

倪弟兄說,你在主面前能夠丟面子,我在主面前也能夠丟面子。你有錯能夠承認,我有錯也能夠承認。我們乃是遵行神旨意的人。——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與毒畫親嘴】有一故事,說到一位公爵夫人渴望一件事能以成功,去見一位衛士。這位衛士老奸巨滑,告訴她與一張美術圖畫親嘴一百天,每天一次,期滿就能達到目的。於是公爵夫人天天去親那幅圖畫。原來那張圖畫上面塗有一層毒質,衛士想要害死公爵夫人,故用此法。漸漸,公爵夫人黃色頭髮變白,眼睛發暗,面成灰色,百天未滿她就一命嗚呼了。

魔鬼想要害人,也是如此,誘騙人與罪惡親嘴,享受罪中之樂,至終致人於死。箴言第七章裡警告人說:「……有一個無知的少年人,從街上經過,走近淫婦的巷口,直通往他家的路去,……有一個婦人來迎接他,是妓女的打扮,有詭詐的心思。……拉住那少年人與他親嘴;……你來,我們可以飽享愛情,直到早晨;我們可以彼此親愛歡樂。……淫婦用許多巧言誘他隨從,用諂媚的嘴逼他同行。少年人立刻跟隨他,好像牛往宰殺之地,又像愚昧人帶鎖鏈去受刑罰,直等箭穿他的肝,如同雀鳥急入網羅,卻不知是自喪己命。」——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罪惡重如石頭】一位傳道人在禮拜堂講道,他說:「你們當將你們的罪惡拋到海中去!」事後,他十歲的孩子對他說:「你說:『你們當將你們的罪惡拋到海中去』,最好要把罪惡比作石頭,是有重量的;否則你把它拋到海中,它會像草木又浮上來。」

「我的罪孽高過我的頭,如同重擔叫我擔當不起。……我被壓傷,……」(詩三十八:4,8);這裡說到罪是有重量的,能壓傷人的,必須將其拋棄,使其消蹤滅跡,免受其害。——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狼群吃野馬】在墨西哥的荒地裡,野馬正很自由地吃草。忽然覓食的狼成群而來。馬聞狼的腥味,甚驚;但是舉目看看,毫無動靜,自恃腳快,倒可自慰,又在那裡繼續吃草。後來遠遠看見狼來,形容像很溫柔,牠心也就略定。先是兩個大狼走向前來,卻又慢慢退去,裝作好像只為吃草。不料忽然前後左右數狼,一齊擁上,撕碎吞吃,可憐白馬沒有好久隻剩一堆白骨。

罪惡害人也是這樣,可能表面裝作很好看,又能給人一些罪中之樂,至終卻是把人吞吃了。箴言裡說到罪惡誘人害人,像淫婦一樣;「因為淫婦的嘴滴下蜂蜜,他的口比油更滑;至終卻苦似菌陳,快如兩刃的刀」(箴五:3,4)。千萬不要上罪惡的當,越快逃避越好。

倪弟兄說,罪惡和不敬虔是會傳染的,我們要學習逃避這些事,像逃避病菌一樣。——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割斷浮鐘的線】在蘇格蘭之東,沿海有一浮鐘,表示下面有礁石之險。航海者聞而避之,可免危險。有一貴族羅拉弗為人極其陰險,暗中將線割斷,任浮鐘漂去。過了多年,羅氏周遊世界各國。歸國途中遇風,船不能自主,正撞上這塊礁石,他和他所有的,一齊都沉下去,再也沒有上來。

作惡想要害人的,結果必定自害。「這些人埋伏,是為自流己血;蹲伏是為自害己命」(箴一:18)。「試看惡人因奸惡而劬勞;……他掘了坑,又挖深了,竟掉在自己所挖的阱裡。他的毒害,必臨到自己的頭上;他的強暴,必落到他自己的腦袋上」(詩七:1416)。——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壞材料當作好材料】某富翁家裡,有一信主的女工人,因她忠心,誠實與能幹,全家的人無不愛她,待她好像自己人一樣。不幸,她嫁給一個男人,不務正業,與惡徒為伍,以致家貧如洗,家庭生活要靠她來維持。富翁想要幫助他,決定送給他們一塊地,並蓋一座房子給他們。但他並沒有將此計畫宣佈,只命土木匠興工,又命那不務正業的男人就是那位信主女工人的丈夫去督工。那位男人以為賺錢機會來了,可以從中取利,就把壞材料當作好材料,舊材料代替新材料。又故意拖延,使竣工日期一再改遲。等到工作完了,房子蓋成了,富翁方才宣佈此屋乃是為著那督工的和他的妻子蓋的,他們要為那屋的主人。富翁說:「從此你們可有好房子住;你們生活的問題至少解決了一少部分。」那男人聽了這話,呆了半天,早知如此,那他必定要用好材料並新材料了。他騙了富翁,結果卻是騙了自己。經過不久,房屋弱點畢露,大有倒塌之虞。那男人常常自言自語說:「我若早知道這屋子是為我自己蓋的,……。」

凡人所作的都要自食其果;騙了別人,結果卻是騙了自己,這是自吃惡果;幫助了別人,結果卻是幫助了自己,這是自吃善果。凡事為別人作,要像為自己作,這也是愛人如己的原則。經上說:「你們要論義人說,他必享福樂;因為要吃自己行為所結的果子。惡人有禍了,他必遭災難;因為要照自己手所行的受報應」(賽三:1011)。又說:「要愛人如己」(太二十二:39)。——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選擇繼承的人】有兩大商家,合股開一間百貨公司,產業總額在數百萬元之上。但他們年老膝下無兒,不知將來有誰承繼。於是議定招收藝徒,從中選擇最聰明,最良善,最殷勤,最可靠的人為承繼者。議既定,藝徒來者頗多,經過淘汰,卒選得最合宜的一人,但尚未將他們的計畫告訴他,要再觀察他數個月。

有一天,他們看見這個藝徒從大公司的收款櫃上取了東西,向袋裡藏匿。他們要他拿出來看是甚麼東西,原來是一塊值五角的銀元。他們察出他的不誠實,大失所望,就不要他為繼承人,再行另選。他因五角損失數百萬元,這個損失何其大!

這是一個因小失大的故事。照樣,因著一點小罪,會叫我們失去與神的交通;因著一點小利,會叫我們失去神的祝福。以掃只因一碗紅豆湯失去長子的名分(參來十二:1517)。神許多時候在小事上試驗我們。我們務要謹慎,切勿因小失大。——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逃罪最穩當的辦法】一位老弟兄,告訴一位年青弟兄,愛神乃是逃避大罪最穩當的道路。他說:「你只要全心愛神就可以了。人若真心愛神,怎能犯罪得罪他呢?每當試探引誘緊迫你時,你可不住地對神說:『我愛你,我不能犯罪得罪你。』」那位年青弟兄得此秘訣,歷試不爽,過著得勝生活,從此樂意常將此道傳告他人。

又有一位姊妹熱心愛主,最小的罪她也懼怕,不敢沾染,她常從愛中發出呼喊說:「人以為是小罪,但我的心把它看得猶如嚴重大罪。」

蓋恩夫人是一熱切愛主的人,她寧可揀選下地獄而不願犯罪;她怕犯罪過於下地獄。她對罪有這樣深惡的感覺,那敢沾染罪汙,那能容讓罪惡留在身上而不對付。她之這樣,說出她是何等的愛神,同時又是何等的有神的性情。神是「喜愛公義,恨惡罪惡。」(來一:9)的神。你越愛神,你就越怕犯罪得罪了神。你愛神,認識了神是公義聖潔的神,怎敢再去沾染罪汙呢?

一位古聖說,人的裡面有罪,有世界,有己意,無論如何對付難以收效,追求愛神就能解決。他設比喻說:「林中惡獸為孽,若大舉行獵,必定費時而又勞力。最簡捷的方法,就是引火焚燒,必能使其很快消蹤絕跡。」若要完全消滅我們心中的邪惡,惟一有效方法是用愛火將其焚化。——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摸聖工的手怎可摸麻將】寇弟兄在一教會,有一件事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每月第一個主日,他除了講道,還要司會。有一次,一位負責收捐獻的執事請病假,臨時得找一位代替的人。有位姊妹,人人知道她是嗜好打麻將的。他為了幫助她靈命有所改變,特別題名請她出來收捐獻。她一聽他叫她,楞了一下,滿臉疑問,用手指指自己。他就在臺上點頭,表示雖是請她,沒錯。她一見他確是請她,趕緊搖頭擺手,不顯出來,並且用手比了個搓麻將的手勢。但他仍然堅請她出來。最後,她沒辦法,低著頭,羞羞愧愧地到前面來收捐獻。會後,她說:「寇弟兄,你害死『我』了……。」他就明白告訴她,他就是要害死她那個犯罪的「老我」。因此她蒙了光照,看見摸聖工的手,怎可再摸麻將,也就把這嗜好棄掉了。——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把燈掛起】在十二世紀時期,倫敦城入夜之後小街窄巷都是一片黑暗。小偷趁機活動,所以常常發生偷竊搶劫的事,居民不勝其苦。政府因此下令,每戶人家都要備燈一盞,下午六點把燈點著,掛在門外,直到翌晨六時方可除下。每天規定時間一到,巡查的人手拿木杖,沿戶敲門,高叫:「把燈掛起,把燈掛起!」那時,家家戶戶將燈點起,全街照亮,那些小偷、盜賊、歹人因怕亮光,就都不敢一展身手了。

主耶穌說:「凡作惡的便恨光,並不來就光,恐怕他的行為受責備」(約三:20)。以弗所書第五章十三節說:「……因為一切能顯明的,就是光。」光能顯明人的一切罪惡,叫人厭惡罪,不敢去犯罪。「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約壹一:5)。我們多親近神,黑暗、罪惡就都逃遁。

倪弟兄說,除非神的光臨到我們,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罪是何等的可恨,我們的自己是何等的可恨。凡從聖靈來的責備,都是起初在我們裡面有一點感覺,以後裡面越過越亮,叫我們清楚我們有錯。在道理裡看見自己的錯是膚淺的,在神的光中看見自己的錯是徹底的。——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過了三年悲慘的生活】一位熱心的信徒,在教會裡有相當的服事,享受了好幾個月平安喜樂的生活。後來忽遇試探,沒有好待一位弟兄,立刻陷入很嚴重的沮喪中,以為自己還沒進入信心的生活,沮喪越過越厲害,竟至承認自己必定還沒重生。因此,他度過三年極其悲慘的生活,離神越過越遠,犯罪越來越多。在可怕的重壓之下,他的身體軟弱了,人家也怕他會發瘋。三年之後,他遇見一位女信徒。兩人彼此談了一會,她瞭解了他的情形,就對他說:「你當時待弟兄不好,毫無疑義,這是犯罪;但是你曾向主認罪,並求他赦免麼?」他說:「在這慘痛的三年期間,我什麼都沒有作,日夜都在認罪,並且求神饒恕。」女信徒問他:「然而你一直都不信他已經饒恕你了麼?」這個可憐的人說:「我那裡信得來呢?因我從來沒有感覺到他已經饒恕了我。」女信徒說:「但是如果他曾說過,他必饒恕你,你要不要相信,那就比你自己的感覺還靠得住呢?」他回答說:「如果神說了,我當然要相信。」於是女信徒翻到約翰一書第一章九節,高聲讀給他聽:「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接著又說:「你三年之久屢屢認你的罪,而神的話卻一直地向你宣告,他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你,洗淨你;可是你竟一次也不相信。你這樣不信他的話,豈不是一直『將神當作說謊的』麼?」這個可憐的人這才恍然大悟,跪下禱告,承認過去不信和所犯的罪,即刻接受現在的赦免,和現在的洗淨。結果,黑暗立刻消除,得到奇妙的釋放,大聲讚美神!

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罪,把它消滅掉,像以色列人處置亞乾涸他所有的一樣。然後就當相信,神照著他的信實、公義,必然已經赦免了我們的罪,也已經進一步洗淨了我們一切的不義。同時我們也當憑著信心相信自己已蒙赦免、洗淨了,並當從此比前更誠心地倚靠他。── 林元度《真理靈命造就故事》

 

【必照你的話赦免我】一位女信徒享受了幾周之久的信心生活。後來她忽然不能自製的發了一次大脾氣。沮喪的怒潮一時沖掃她的心靈。撒但攻擊她,對她說:「你看,你這樣大發脾氣,證明你的一切都是錯的,根本沒有進入信心的生活。現在你倒不如索性放棄罷!」這些思想突然湧上她的心頭。但是她在信主的事上曾經受過很好的帶領。她立刻回答說:「不錯。我犯了罪,這是很傷心的。可是聖經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我相信他必照著行。」接著她便毫不猶豫地趕快跑進臥室,獨自跪下禱告說:「主阿,我認我的罪,我犯了罪;我恨它,可是我不能把它除掉。所以我帶著慚愧的心和蒙羞的臉來向你認罪。現在我相信你必照著你的話赦免我,洗淨我。」當「赦免我,洗淨我。」幾個字一說出口時,她立刻得到釋放!主說:「住了罷!靜了罷!」魔鬼的攪擾就大大地平靜了,光照和喜樂,如同潮水充溢她的魂間。── 林元度《真理靈命造就故事》

 

罪擔脫落﹑心靈釋放】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定罪了﹐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裡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羅八﹕1-2
  有位青年在某公司任職﹐他有一位放蕩不羈的老同事﹐每隔幾天就來向他借錢﹐要不借給他﹐他就在這青年的耳邊﹐念念有辭﹐直到肯借為止﹐其實他經常是有借無還的。這位青年痛苦萬分﹐廿多年來好象欠他的債一般﹐啞吧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原來這位青年是個逃兵﹐他那同事知道他的底細﹐若不借錢給他﹐他就以告發作威脅。有一天欣逢國王加冕典禮﹐下令所有逃兵都到京城領受特赦﹐這位青年欣然前往而獲得﹐那個同事還不知道﹐仍想照樣用它威脅﹐青年人就大膽他說﹕你去告發吧﹗說著就拿出特赦證明給他看﹐他只好啞口無言地退去。廿多年的罪擔脫落﹐心靈才得釋放。
  有罪的人阿﹗快把罪擔卸在耶穌十字架前﹐要承認一切的罪而悔改﹐好得祂赦免﹐不要再自己背負﹐耶穌已經為你全然的擔當了
── 佚名《喻道故事續集》

 

無窮的赦免】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當歸向我們的神﹐因為神必廣行赦免。(賽五十五﹕7
  有位青年學會了他父親的簽名式﹐冒支一筆巨款潛逃﹐拿去吃喝嫖賭﹐沒有多久就花得一干二淨﹐到了山窮水盡之地步﹐不敢回家﹐後來不得已﹐才寫一封信向父親求饒﹐信中說某日他要乘火車回家﹐如果父親肯饒恕他﹐則請在門外樹上掛一條白布﹐當火車經過家門時﹐他一見白布就知道已蒙父親饒恕﹐否則只好投海自殺。後來果然乘火車回鄉﹐當火車離家門不遠時﹐他心中躊躇不安﹐態度失常﹐坐在旁邊的旅客恰好是一位牧師﹐問出原因就安慰他說﹕你父親一定肯饒恕你的﹐但他總難以相信﹐及至車經家門﹐只見滿樹都掛著白布條。他回家高興地見到父親﹐父親說﹕孩子阿﹗我怕火車開得太快﹐一個白布條使你看不到﹐所以我把全樹掛滿。今日天父也切望赦免回頭的浪子
── 佚名《喻道故事續集》

 

【要相信赦罪的事實】美國內戰結束,南北雙方簽署和平條約之後,有好些士兵仍躲藏在森林裏,靠野果充饑。其實,他們早就可以回家團聚。他們的袍澤都已歸回家園,與妻兒團聚多時,他們卻還繼續懷疑,更改不了已經和平,家門已經大開等待他們歸回的這個事實。
我因欠債害怕被逮捕與蒙羞辱,而逃離故鄉。但是,可能有一位知心的好友已為我清還一切債務。他處理得那麼快捷,以致我的信用未受任何虧損,名譽亦未曾喪失。舊日的愛護與尊重正等待著我。這位朋友可能已經告知我一切。倘若我仍然流離在外,不肯回家。從這一方面來看,我的愚昧固然枉然多受一些痛苦,但卻改變不了我朋友為我所作的善行之事實。── 邁爾《神引導的秘訣》

 

【認罪即得赦免】有一年老的女教友,自覺有罪,三年之久,懇切祈禱,每次都痛哭流淚,後有一教友,領她入室,問她說:「你信耶穌能救你麼?」她答:「信」,於是兩人跪下禱告,再讀約翰一書一章九節「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這回,那婦人覺悟自己已經得救,就破涕為笑,三年之久,祈禱未赦之罪,在數分鐘的時候,就得了赦免,滿心喜樂了。

 

【我們的罪過已蒙洗淨】得救後不可再稱自己為罪人,因為這樣的稱,是忽略主的救恩。即使日常生活裏偶然有罪過,亦只要在耶穌的銅盆內洗腳「把腳一洗週身就乾淨了,」因為腳上雖染塵土,本身仍是乾淨的。故只須把腳一洗便得清潔了。我記得有一位牧師每次禱告,少不了說:「我們這些有罪的人。」有一次遇凓一位女教友質問他,說:「你為甚麼在禱告時,代表我們大家說,我們這些有罪的人,你有罪難道我們也有罪嗎?」牧師瞠目,不知所對。

 

【塗抹你的過犯】一個孩子問媽媽說:『神赦免人罪以後把罪放在那裏呢?』媽媽說:「昨天你在黑板上書的圖畫到那裏去了?』孩子說:『我已用海綿把它擦去了。』媽媽說:『擦去以後,你把那圖畫放在那裏呢?』孩子說:『咦!擦幹競後圖畫就沒有了呀!」媽媽說:『神說:「惟有我爲自己的緣故塗抹你的過犯,我也不記念你的罪惡。」(以賽亞書三章二十五節)所以神赦免人的罪以後,罪就消滅無蹤無跡了,就像你將黑板上的圖畫擦淨以後就不再看見那畫了。』

 

【張流便拿你的證書呀】有一牧師,當著大佈道家幕迪在俄亥俄的監獄講完了道以後,說了下面一個故事:幾年以前,這裏的典獄官曾到省長那裏,要求釋放五個行爲好的人。省長答應了,可是有個條件,此事必須嚴守秘密。到了六個月後,名單居首的幾人,不管他們是誰,或是什麽罪犯,就可開釋他們。六個月滿了,所有犯人都到講堂裏來,主席站在臺上,拿出幾張文書說:『我的手中拿著五個犯人的開釋證。』還未發表的一刹那,令人真難受,主席念出第一個:『張流使請你來拿開釋證。』不料無人應聲,無人前來。主席就問:『犯人都到齊了麽?』典獄長說都到齊了。主席又讀一遍說:『張流使可到前面來取你的開釋證,省長已經簽字加印,許你作個自由人。』還是一個動的也沒有。張流使在獄已經十九年,差不多的人都是認識他。牧師看見別的人也都望著張流便,以爲他要站起來。但是張流便自己也在四面望,看看到底是誰得開釋。牧師望著張流便說:『張流便就是你阿。』那知張流便把頭一扭,回頭向後看去,以爲他漢後面的人說話。牧師又說:『張流便就是你阿!」他又往後看,以爲必是另有一個張流便。可惜人都是這樣,不信福音是爲他的,以爲這個消息太好了,所以自己信不來,以爲傳給另一人;但是現在要知道你就是那人阿!這個老人後來明白過來,站了起來,混身顫抖,來到前面,拿了他的證書,看了又看同到自己座上,埋頭痛哭起來。後來衆囚犯整隊歸牢時候,張流便仍舊起來列在隊內,牧師再招呼他說:「張流便你出來,不要站在隊中了;你已得著釋放,不再是個罪犯了。『張流便這才離隊被釋放了。』這是世人赦罪的法子,他們赦罪是照著品行與行爲。真神所赦免的人,沒有什麽好品行,都是頂壞頂壞的罪人。她將赦罪之大恩,賜給世上所有的罪人,只要你接受,無論你是誰,無論怎樣的罪人,個個皆能得赦免。

 

【孩子向母求饒恕】有個孩子得罪母親,求她饒恕。母親說:『好!你去玩罷!』不一會的工夫孩子又到母親跟前,顯出很不高興的樣子說:『母親我下次再也不敢叫你焦急了!」母親說:『我不是已經饒了你的過犯麽?玩去罷!』過了一會孩子又來說:『母親,你當真饒恕了我麽?』母親就生氣的說:『孩子你說什麽話哪?我說饒恕就是饒恕了,爲何整天來麻煩我呢!』『一次認罪悔改,天父即已赦免,不必重復麻煩她也。

 

【人到底需要什麽】比方有一犯人,關在監牢,明天就受死刑;有位朋友,看他可憐,豫備一碗很好的菜,對他說:『朋友,不要傷心,我給你好的東西吃。』試想那位要死的人,聽見這話,能夠快樂嗎?不會快樂的。因爲他明天要死了,吃了有什麽益處呢?這話在他聽來不能算是好消息!或者又有一個人告訴他說:「某某.你已定了死刑,真可憐阿。但是不要傷心,這裏有好衣服給你穿。』試想那人能夠快樂麽?不會的。因他明天就要死了,衣服有什麽用處呢?這話也不能算好消息。或者又有人告訴他說:『某某,你已定了死刑,真是可憐阿,看哪,這裏有筆钜款,要送給你。」試想那人聽了這話,能夠快樂嗎?不會的。因他明天要死了,錢有什麽用處呢?這話也不能算好消息。最後又有一人告訴他說:『朋友,明天你本要受死;現在我有一個好消息告訴你,皇帝已經下令赦免你的罪,明天不必了,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家,與你的妻兒相見了。』試想罪人聽了這些話,將要如何歡喜?必定歡喜跳起來,感恩得要流淚。這纔是好消息!這纔是福音。

 

【過犯得以赦免】卡斯爾‧斯圖爾特夫人聽見她的姑母宣稱自己已經得救,幷且過犯得以赦免,她心中大惑不解,便去請教傳道人。傳道人要她翻到以弗所書一章七節:「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傳道人跟著問她這裏的「得以」(have)在文法上是一個什麼詞。她答道:「是直語法(indicative mood)現在時式。」傳道人再問:「直語法與現在時式是什麼意思?」她回答說:「在直語法的形式中,動詞表示了事實;所以,『過犯得以赦免』是指現在過犯得以赦免的事實。」這位夫人終于明白,因著主在十架所流的血,我們的一切過犯現在就得以赦免;她不僅明白這道理,並且當天也得著得救的經歷。─ 沈保羅《真知灼見》

  

【罪與我們的距離】威伯‧查普曼博士常常講到一位德國大學的數學教授,他因為酗酒而失魂落魄。後來他信主並成為教會的一員。一次來參加查普曼博士的聚會,沮喪可憐,坐在房間的後面。查普曼博士有個習慣,每主日早晨站講台之前,要和教會的弟兄相聚,簡短地討論有關基督徒生活的事。那天早晨,他告訴弟兄們,我們的罪已被除去,離我們好像東離西那麼遠。他看見眼前的老教授,就說:「教授,這對你是個數學命題,東離西究竟有多遠?」教授伸手拿起鉛筆和本子,忽然停住,眼淚奪眶而出。他對著眾弟兄說:「弟兄們,你無法測量,假定你在此釘一木樁,面對東方,背向著西,你可以繞地球一周回到木樁這裏,而東仍在你面前,西仍在你後面,這距離是無可測度的。感謝神,我的罪正是離我那麼遠。」

 

【在審判的日子坦然無懼】有一個人即將受審,若他的一生中被發現有任何的罪,他將難逃一死,除非國王特赦。有人為這位即將受審的人,向國王請求特赦,幾經懇求,後來國王終於同意,但是他說:「這件事要守密,若法官沒定他罪,那就什麼都不要提;若法官定他罪,他便可以使用特赦令。」於是,這人口袋裏帶著特赦令踏入法庭,以愉快的心情面對審訊。果然他被控有罪。當法官宣判其罪刑時,很沈痛地說:這人面對關乎他生死的審判,竟然無動於衷,真是令他和全法庭的人震驚。法官宣判完畢,這位被判死刑的人向前走去,將國王的特赦令放在法官桌上,然後像獅子般昂然步出法庭。你或許可以控告我,但我不會介意,因為神已稱我為義。基督所流的寶血,使我們在審判的日子坦然無懼。

 

【不問從前如何】「你的罪赦免了,平平安安的回去吧!」這是主耶穌常說的安慰話語。許多主大大使用的器皿是由大罪人改變過來的,辦孤兒院的慕勒先生就是一個壞透了的青年,而抹大拉的馬利亞身上則趕出了七個鬼。─ R.A. Torrey "The Real Christ"

 

【因怕刑罰認罪的人】(這樣認罪毫無價值)

   一、法老(出九27;十16)

   二、百姓(民十四40;申一41)

   三、巴蘭(民廿二34)

   四、亞干(書七20)

   五、掃羅(撒上十五30)

   六、猶大(太廿七4)

── 丁良才《經題模範》

 

【信徒的罪】

   一、赦免了(賽六7;路廿四47;弗一7)

   二、拋棄了(彌七19)

   三、塗抹了(賽四十四22)

   四、洗淨了(約一7)

   五、忘記了(來十17)

── 丁良才《經題模範》

 

【赦免】

   一、赦免的意義

         1.免去神公義的刑罰──『不被定罪』(約二18;五24)

         2.使罪離開蒙赦免者──『赦免』在新約裏,原文最少用過兩個不同的字。第一個字的意思,乃是『使()離開』(太十二31;羅四7;約壹一9);另一個字的意思,乃是『遣去』(徒五31;十三38;弗一7)

         3.忘記──『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耶卅一34;來八12)

   二、赦免的權位

         1.『除了神以外,誰能赦罪呢?』(路五21)

         2.『人子(主耶穌)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路五24)

   三、赦免的根據

         1.『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來九22)

         2.『我(主耶穌)…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免』(太廿六28)

         3.『我們藉這愛子的血過犯得以赦免』(弗一7)

   四、罪人得赦免的方法

         1.『悔改赦罪』(路廿四47;徒五31;賽五十五6~7)

         2.『信祂(主耶穌)的人得蒙赦罪』(徒十43;廿六18)

   五、信徒得赦免的方法

         1.『我們(信徒)若認自己的罪,神必要赦免我們的罪』(約壹一9;詩卅二5)

   六、赦免的範圍

         1.『一切的罪都可得赦免』(太十二31)

         2.『神赦免了你們一切過犯』(西二13)

   七、赦免的結果

         1.『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詩一百卅4)

         2.『他許多的罪都赦免了,他的愛多』(路七4742~43)

   八、赦免的種類

         1.神永遠的赦免︰是關係人永遠得救的

               (1)因著基督的『血』(來九22;太廿六28;弗一7)

               (2)藉著人的『信』(徒十43;廿六18)

         2.恢復交通的赦免︰是關係信徒和神的交通

               (1)因著主的血(約壹一7)

               (2)藉著信徒的認(約壹一9)

         3.神管教的赦免︰是關係神在今世管教祂兒女的方法

               (1)藉著今世的責打(雅五14~15;撒下十二9~15;參加六7~8;撒下廿二26~27;彼前五5~6)

         4.國度的赦免︰是關係神在千年國度時對信徒的懲罰,是在來世,就是在千年國度時施行的

               (1)藉著來世的責罰(太十八3421~35)

         5.教會的赦免︰是關係神兒女們的交通,是藉著教會接納新得救的信徒,或收回犯罪悔改的信徒而有的

               (1)靠著聖靈的能力(約二十22~23)

               (2)『顯出堅定不移的愛心』(林後二5~11;參林前五1~211~13)

         6.信徒個人的識免︰這是信徒今天赦免別人,關係他自己在將來免去千年國度時的懲罰

               (1)為叫自己得赦免(太六1214~15;十八21~35;可十一25~26;路六37;弗四32;西三13)

──《聖經要道》

 

【洗淨】

   一、洗淨的需要

         1.『誰能說,我潔淨了我的心?脫離了我的罪?』(箴二十9;三十12)

         2.『婦人所生的,…「如蟲」,「如蛆」,在「污穢之中」,「污穢可憎,喝罪孽如水的世人」,──怎能潔淨?』(伯廿五4~6;十五14~16;十四4)

         3.『從前…將肢體獻給不潔…作奴僕』(羅六19)

         4.『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賽六5)

         5.『一切的惡都是從裏面出來,且能污穢人』(可七20~23)

         6.『逞著心裏的情欲,行污穢的事』(羅一24)

         7.『我們都像不潔淨的人,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服』(賽六十四6)

         8.『他們(世人)都偏離正路,一同變為污穢』(詩十四3)

         9.『在污穢不信的人,甚麼都不潔淨』(多一15)

         10.『長大痲瘋…的,…喊叫說,不潔淨了!不潔淨了!『(利十三45)

   二、在救贖時的洗淨

         1.『用血潔淨』(來九22)

         2.『祂(基督)洗淨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來一3;參利十六15~1730)

   三、在得救時的洗淨

         1.血的洗淨

               (1)『祂用自己的血洗去了我們的罪惡』(啟一5)

               (2)『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已經洗淨』(林前六11)

               (3)『祂的血豈不更能洗淨你們的良心?』(來九14)

         2.生命的洗淨

               (1)『重生的洗』(多三5)

               (2)『借著信潔淨了他們的心』(徒十五9)

               (3)『因順從真理,潔淨了自己的魂』(彼前一22原文)

               (4)『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就已經乾淨了』(約十五3)

               (5)『借著我們神的靈,已經洗淨』(林前六11)

               (6)『潔淨我們,作祂自己奇特的子民』(多二14原文)

         3.受浸的洗淨

               (1)『起來,…洗去你的罪』(徒廿二16)

   四、得救以後的洗淨

         1.生命一方面的

               (1)『要用道裏面的水,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弗五26~27原文)

               (2)『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林後七1原文)

               (3)『潔淨自己,像祂潔淨一樣』(約壹三3)

         2.血一方面的

               (1)『祂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原文的意思,是長久繼續不斷的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壹一7)

               (2)『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必要…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9)

         3.『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啟七14;廿二14)

   五、洗淨的結果

         1.『必變成雪白,…必白如羊毛』(賽一18)

         2.『比雪更白』(詩五十一7)

──《聖經要道》

 

【向神認罪】

   {\Section:TopicID=4644}1. 認罪的特質

         {\Section:TopicID=4645}a) 隨信心而來{\ShowRefList} 19:18

         {\Section:TopicID=4646}b) 隨敬畏神而來{\ShowRefList} 130:3-4; 23:39-41

         {\Section:TopicID=4647}c) 隨禱告而來{\ShowRefList} 9:20-21

         {\Section:TopicID=4648}d) 隨敬拜而來{\ShowRefList} 撒上 15:24-25; 9:3

         {\Section:TopicID=4649}e) 是尊榮神{\ShowRefList} 7:19

         {\Section:TopicID=4650}f) 包含承認罪惡{\ShowRefList} 16:21; 1:6-7; 59:12-13; 14:20

         {\Section:TopicID=4651}g) 包含潔淨{\ShowRefList} 51:2-4, 7; 1:15-16; 4:8; 約一 1:9

         {\Section:TopicID=4652}h) 包含謙卑{\ShowRefList} 26:40-42

         {\Section:TopicID=4653}i) 包含內省{\ShowRefList} 3:40-42

         {\Section:TopicID=4654}j) 包含懊悔{\ShowRefList} 38:17-18; 3:21, 25, 31:18-19; 1:20

         {\Section:TopicID=4655}k) 包含悔改{\ShowRefList} 王上 8:33-36; 42:5-6

         {\Section:TopicID=4656}l) 包含賠償{\ShowRefList} 5:5-7

         {\Section:TopicID=4657}m) 是神的要求{\ShowRefList} 5:5; 5:5-7; 3:13; 5:15; 14:11

   {\Section:TopicID=4658}2. 認罪的後果

         {\Section:TopicID=4659}a) 使人與基督聯合{\ShowRefList} 23:40-43

         {\Section:TopicID=4660}b) 使人得神的賜福{\ShowRefList} 26:40-42

         {\Section:TopicID=4661}c) 使人得神的醫治{\ShowRefList} 41:4; 5:16

         {\Section:TopicID=4662}d) 使人得神的憐憫{\ShowRefList} 33:27-30; 28:13

         {\Section:TopicID=4663}e) 使人罪得赦免{\ShowRefList} 32:5; 約一 1:9

         {\Section:TopicID=4664}f) 使人過敬虔的生活{\ShowRefList} 51:3-4, 11-13; 3:5-8

         {\Section:TopicID=4665}g) 使人發出讚美{\ShowRefList} 51:14-15

         {\Section:TopicID=4666}h) 使人脫離邪惡{\ShowRefList} 撒上 7:2-6; 10:11; 34:31-32

   {\Section:TopicID=4667}3. 認罪的表現

         {\Section:TopicID=4668}a) 認罪的例子

               {\Section:TopicID=4669} (1) 浪子{\ShowRefList} 15:17-24

               {\Section:TopicID=4670} (2) 稅吏{\ShowRefList} 18:13-14

         {\Section:TopicID=4671}b) 神子民的認罪

               {\Section:TopicID=4672} (1) 亞倫{\ShowRefList} 12:9-13

               {\Section:TopicID=4673} (2) 以色列{\ShowRefList} 10:10-16

               {\Section:TopicID=4674} (3) 約伯{\ShowRefList} 14:4, 17, 40:1-5

               {\Section:TopicID=4675} (4) 大衛{\ShowRefList} 代上 21:8; 38:3-4, 18, 40:11-12, 51:1-12, 69:5

               {\Section:TopicID=4676} (5) 以賽亞{\ShowRefList} 6:5, 64:5-7

               {\Section:TopicID=4677} (6) 耶利米{\ShowRefList} 14:7

               {\Section:TopicID=4678} (7) 但以理{\ShowRefList} 9:4-8

               {\Section:TopicID=4679} (8) 以斯拉{\ShowRefList} 9:5-7, 13, 15

               {\Section:TopicID=4680} (9) 尼希米{\ShowRefList} 1:4-7

               {\Section:TopicID=4681} (10) 利未人{\ShowRefList} 9:5, 33-37

               {\Section:TopicID=4682} (11) 彼得{\ShowRefList} 5:8

               {\Section:TopicID=4683} (12) 悔罪強盜{\ShowRefList} 23:40-42

               {\Section:TopicID=4684} (13) 保羅{\ShowRefList} 7:18-19, 21-23

――《主題彙析聖經》

 

【神的赦免和洗淨】

讀經:約翰一書一章九節

一、神的赦免

1、神的赦免是根據主耶穌的擔罪。

2、神的赦免是除去我們的罪案。

二、神的洗淨

1、神的洗淨是藉主耶穌的血。

2、神的洗淨是叫我們成為無罪的。(赦免是消除罪案,洗淨是除去罪的痕跡)

三、神的赦免和洗淨的憑據

1、神的信實——神的信實是在於神的話。神的話再聖經裡應許我們說:祂要捨命我們,洗淨我們。我們憑著祂的話,相信耶穌,祂的信實叫祂必須赦免和洗淨我們。

2、神的公義——神的公義是在於神的作為。神的作為是藉著主耶穌已經解決了我們的罪。我們今天相信主耶穌,神的公義就叫祂赦免洗淨我們。

四、神赦免洗淨的範圍

1、以一切為範圍,就是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2、包括所有信的人的罪。

五、如何得著神的赦免和洗淨

1、要悔改向神認罪。

2、要接受主耶穌和祂的救贖。

──《福音材料267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