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得永生

 

【耶穌的生命是自有永有的生命】主耶穌在約翰福音第十一章曾講過一句話:「我是復活,我是生命。」這個「生命」和一般的生命並不一樣。好比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那條牛站在草地上。在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三種不同的生命。草是植物的生命,牛是動物的生命,牧童乃是人的生命,你看,這生命就有三等。可是耶穌的生命又和這三種生命不同,人的生命是被造的,而耶穌,祂的生命不是被造的,祂的生命是自有永有的。所以時間對祂就沒有意義,時間不能夠限制祂;死亡對祂也沒有意義,不能禁止祂。因此祂到死裏面去,又能夠從死裏面出來。─ 吳勇《生命之光》

 

【生物的共同特點】人是個生物(Bios),神也是個生物。人的生命比下等生物的生命等級高。神這生物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高。所有生物的生命,都有共同的定律,也有一定的現象。第一個特點,每種生物都喜歡保存,或是再生存自己的生命;或者說牠要有後代,把生命繼續綿延下去。第二個特點,生命喜歡與其他的生命往來交通;若是你把牠關起來,孤立起來,牠是受不住的。所以許多時候,國家的律法,就根據這兩個特點來刑罰人。譬如說死刑,就是殺死犯人,斷絕他的生命,這是叫犯人感覺非常痛苦的。若是所犯的罪沒那麼重,就把他關在監牢裏,叫他與其他的生命不能自由交通來往,這是違反生物的原則,是叫犯人感覺頂痛苦的。神既是個生物,祂必定也受這生物定律的支配。所以祂不只喜歡和我們人交通來往,將祂自己啓示給人,幷且還要將祂的生命分賜給人。倪柝聲《基督與神》

 

【信子的人有永生】一個青年人,正在憂愁煩悶之中,遇見一位傳道先生。傳道先生很恭敬地對他說:「我可以向你談幾句話麼?」那青年拒絕說:「不!」傳道先生又接著說:「那麼,神可以向你說幾句話嗎?」那青年很驚奇的瞪了他一眼說:「可以!」於是他將聖經打開,叫他唸約翰福音三章三十六節,「信子的人有永生」七個字。那青年很快樂的說:「這話真的嗎?」傳道的說:「神向人說的話,一句算一句,當然是真的啊!」

    朋友!我們信耶穌,不是問感情說,我是否得了救?乃是問神說了沒有。神既然說了「信子的人有永生」,那麼你就要將神的話,當作真話,是信實可靠的。——陳樹祥、陳瑞伯《喻道故事集》

 

【小草比山更大】山上的小草比山更大,因草有植物的生命。棕樹上的小蟲比棕樹更大,因蟲有動物的生命。(動物的生命比植物的生命高)。小孩比獅子更大,因小孩有人的生命。(高等動物的生命比低等動物的生命高)。沒有讀過書的信徒比任何大學教授更大,因信徒有神的生命。(神的生命是最高的生命)。

    人信了神的兒子主耶穌,就得著了神這最高的生命,成為神的兒女。

 

【都是必須經過一番變化】白可爾先生是一聞名的傳道人。一天,他應邀參觀一家香皂工廠。經理先生先帶他參觀一座儲油大廈,裏面儲藏各種肥油,臭不可當。然後帶他參觀造皂廠,香氣悅人。經理先生隨即送他一盒香皂,並說,這些香皂就是儲油大廈那些臭肥皂經過一番變化而成的。

  當晚傳道人先生,就以此為題講論重生之道。他說,我們原來都是罪人,但是經過聖靈重生之後,變為神的兒女,成為聖徒。這是神的生命進到人的裏面,使人發生變化。

    第二日,他接到一封信,是另一家香皂廠的經理先生寫給他的。信上說,他這一家的香皂不是從臭肥油製造的,乃是從香油製造的,請白先生撥冗來參觀。白先生回信說:「再參觀一家香皂廠是不需要的。無論臭油或香油,若要變成香皂,都是必須經過一番變化,這是絕無疑問的!」

  我們不是憑自己去效法主耶穌的行為,乃是經過重生,變化成為主耶穌的模樣。所以無論壞人,好人都需要重生,人人都需要神的生命來變化。

 

【你可有一個美麗的心靈】美國哈佛大學校長伊略特(C. W. Elliot)乃是聞名的校長之一。他生來面部破相,十分難看。他的父母從他年幼,就為他尋求補救之法,可是至終無法可施。他一生一世都要帶著這副難看的面孔。當他母親對他說,他難看的面無法可治之時,他母親說:「那真是我心中最難過的一刻。」但她繼續的說:「我的兒阿,我們已和很多著名的外科醫師商量過,他們都不能作什麼。但是尚有一個辦法,藉著神的聖靈,你可有一個美麗的心靈,叫人見你之時,就被你心靈的美麗奪去,忘了你的面孔。」

  神能使你的心靈美麗,只要你相信主耶穌,接受祂作你的生命,你就能有一美麗心靈。保羅說:「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憑著外貌認人了。」(哥林多後書五章16節)人的美麗在於內心,不在外貌。人一重生得著神的生命,有了美麗的心靈,那麼外貌如何,或是外面有無什麼,都算不得什麼了。

 

【化身住在你裏面】從前在美國有一位神所重用的僕人名叫宣信,他是宣道會的創辦人。一次,他帶領一個放蕩不羈的青年人歸向主,以後就常跟他一起禱告、交通。因此,這個青年人就有了很大的改變,規規矩矩的作人。這樣過了一個時期,宣信要到別處去,相當期間才能回來,這個青年人聽見,就對宣信博士說:「我信主以後,天天與你接觸交通,才蒙保守脫離以前所犯的罪;現在你要離開我這麼久,恐怕你回來時,已經找不著我了。」宣信就問他說:「假使我能夠化身住在你裏面,時刻與你同在,與你交通,給你幫助,這樣好不好?」他說:「最好!」宣信又說:「假使主耶穌能夠這樣住在你裏面,豈不是更好嗎?」

  於是宣信博士就對他詳細講「基督內住」的道。這個青年人因之確認復活的主已經住在他的裏頭與他同在;因此,他就安心的讓宣信博士走了。

    主耶穌從死裏復活成了賜生命的靈(哥林多前書十五章45節下,原文),進到我們裏面,作我們的生命(歌羅西三章4節),能使我們脫離罪惡(羅馬書八章2節)。

 

【棕樹種子打開墳墓】德國罕諾弗城有一古老教會墳場,上有一所小禮拜堂,禮拜堂東面附近有一墳墓,建於一七八二年。該墓乃是石階式建築物,許多巨大石塊利用粗大鐵鎖扣住。墓碑之上除了普通族氏銘志之外,還有兩行高傲的字:『永買墳穴,不許開啓。』後有一棵棕樹種子,被風吹了下來,落在墓上石塊縫隙裏面。經過一些歲月,這顆小小種子長大成爲茂葉壯樹,終把巨大石塊揭開,脫離墓基,粗大鐵鎖因之斷裂,墓碑顛搖欲倒,墳墓敞開直到如今。一顆有生命的種子,能夠打開堅牢的墳墓,有了神復活生命的人,將來都要從墳墓裏出來,復活得生。

 

【隨便你要一件】假使一個天使從神寶座那裏差來宣告說,真神打發他來,叫人隨意要一件東西,無論誰要什麽,都可得著。請問你沂裁瘁?只有一個回答:『要永生,要永生。』就是永遠的生命,其餘的一切,都要變成虛無。人所需要而最寶貴的乃是生命。比方一個人有一百萬元,可是在一個將沈的船上,倘若他能用這一百萬元多活六個月,他必立刻拿了出來。但這福音的恩賜,不只是六個月。『真神的恩賜乃是永生。』雖然如此,但是世人還得傳道人去竭力懇求,勸勉他們接受真神這樣寶貴的禮物,這豈非希奇中最奇希的事麽?

 

先生的假眼】倫敦一位英國朋友先生,他的精神很好。這位先生在戰時被槍傷了一隻眼睛,他把那只眼睛挖了下來,鑲上一隻假的。但是人們看來,那只眼睛很好,也能轉動,不像假的,其實那只眼睛不能看見東西,因它和神經系沒有聯絡。各位,全世界的人,外面很好,身體強壯,學問高明,但是與神斷絕,生命綫不通,如同先生的眼睛,外面好看,實是死眼睛。在亞當裏衆人都死了,生命源與神隔絕了。人有五覺官:就是耳、目、口、鼻、膚、各有感覺。但是還有一個覺官,就是靈覺官,雖然有了,你卻一向不去用它。

 

【豬性不改】傳說一個皇帝把一隻豬從小嬌養。給它住在王官,睡在床上,還有臉盆,肥皂,香水,以爲它的環境清潔,性情自然清潔。豈知一天帶它出外旅行,它看兄污泥污水非常高興,馬上全身滾了下去!爲什麽豬那麽喜歡汙穢?因爲它的生命是汙穢的。

 

【草包變文豪】據說有位土財主,因爲沒有讀過書,大家都看不起他,稱他爲草包財主,他不服氣,也要作個文豪,所以他很羡慕本地一位大文豪。他想他之所以不能成爲文豪皆是環境關係,只要有了文豪環境,自己也就不難成爲一位大文豪了。他就考察文豪之環境,觀其與衆不同之處,大約因有特別書房三間,前有草地,後有花園,環境幽雅之故;於是照樣建了三間書房,一切園庭花木與文豪一樣。住了一月,仍舊一字不識,他說環境尚不夠像,還缺文豪所用桌椅設備,以及書桌上之文房四寶。後來文豪死了,他便不惜代價,即把文豪室內一切陳設,文豪書寫文意所用桌椅筆墨一齊買來,佈置在他新書房中,位置方向也與文豪原樣一點不差,他就非常得意,以爲這樣一來必定要成大文豪了。於是大大方方的狂文豪大椅上一坐;拿過一張稿紙放在桌上,提起文豪常用之墨筆,豫備寫出文章,那知恩潮不來,急得頭上出汗。不只不能寫出文章,連一個『大』字也寫不出來!環境只能改你外表,怎能改你思想與內心呢?

 

【政治教育耶穌那樣要緊】一個新王即位,召集新任各部大臣,圖謀改良國事。政治大臣說,國家興衰重在政洽,必須努力改革政治方能複與。教育大臣則曰,政治乃是以人爲本,人若不好政治一定不好,要有好人必須先從教育著手,這是治本方法。國王轉問一位信主的大臣道,你又有何高見,信主大臣回答道:『人的好壞,不在外面乃因心壞,人心不變教育也是無用,所以必須相信耶穌,改變他的內心,外面自然會好,這是治根的辦法。』國王覺得最後二人說的皆似有理。不知揀選那個辦法,就叫他們各人尋找證據,一個院後,再定方針。教育家出去尋找證據,走到一家旅館,看見一貓穿著衣服站立加人,爲客逛茶,大臣非常得意驚嘆!這是教育的成功。出了重大代價買來,獻給國王,國王大喜,爲此召開大會,爲要證明教育之重要。會中小貓獻茶,會衆莫不稱贊,教育大臣慶得成功。國王轉問信耶穌的大臣,你得到什麽證明,他說:『明天請國王再試一次,我必提出我的證據。』翌日信耶穌之大臣,在會前捉了三個老鼠,放在袖裏,正當開會小貓獻茶送給王后之時,大臣使把袖口一松,老鼠忽然穿出,東西亂跑。貓見老鼠原性畢露,立刻丟下茶杯,茶水倒了王后一身,它自己奔向老鼠而去,捕著一個大吃大嚼。會衆見此光景,大爲掃與,嚴責信耶穌之大臣不該如此胡鬧。此時他便發表意見:『我說教育沒有用,你們不信,貓能教育像人,不能說教育不成功,但是貓性猶存,遇見老鼠它就不顧一切了,就如人心不見得整天在那裏想貪汙,起淫念,但是一有機會來到,原形立刻畢露,所以非信主耶穌另外接受一個新的生命,不能盼望有新的生活。』

 

【猴子學人】有一外國人買了一個猴子,想法盡力訓練它,叫它學人戴帽,拿手杖。起初一給它戴上帽子它就丟下來,三番四次用鞭教導它,結果可以戴帽子了,但是一等主人轉身不注意它時,它又丟下帽子;主人又教猴子用刀叉吃飯,但是主人稍不留心,它又用手去抓,又訓練它睡在床上,但是主人一離開,它又睡到床底下去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猴子只有猴子的生命,要它學人行爲是不可能的。今日沒有生命的基督徒,可說是沐猴而冠的基督徒!聖經上告訴我們從前有個尼布甲尼撒王非常驕傲,後來神處罰他,使他吃草如牛,睡臥如牛,因爲神將牛的生命放在他的心中。

 

【卡裏其大王死了乞兒大哭】卡裏其鋼鐵大王財多無子,忽染一病身死。有一討飯的偶經大王寓所,得悉大王死了,放聲大哭。有人問道:『你不是卡裏其之子,爲何哭呢?』乞兒答道:『因爲我不是他的兒子,所以才哭,若是他的兒子,我可以得他的財産還會哭嗎?』天上的真神是創造的神,是萬有的主宰,是她要作我們的父,她要把他兒子的生命放在人的裏頭,你一接受救主耶穌基督,你就得了那尊貴無比的生命,這生命也叫永生,也就是神自己的生命。

 

【富翁奉贈家產】某富翁年老無子女,他想,他快死了,留下財産何用。於是決定登報贈送家產,載明某日打開大門奉贈家產。奉贈即是福音,多人看了啓事都是不信。但有少數的人要去看看,到底是怎樣一同事。到了那天,雖然來了些人,但是無人敢要,以爲開玩笑,怕人說他傻子。都在那裏你看我,我看他,大家正在觀望時。有個小學生說:『我要那一個球,』老翁當即與之。又有一人要一花瓶,也即與之。有一人說:我要多一點可以嗎?老翁說:『可!』『要這汽車」也給了他。有一人發聲最高說『我要作你的兒子。』老翁說:『可。』就收他作了兒子,隨後有人要這所房子,老先生說:『對不起我不能給你了,因爲我有了兒子了,他應該承受我的全部産業。』所以聰明人就想作兒子。這個作兒子的,不過是乾兒子,因爲沒有富翁的生命。我們一信耶穌,就從神那裏得到一個永遠的生命——即是神自己的生命,是在宇宙之中,一件極其了不起的事。你想要這個生命嗎?有了這個才能承受神的一切。

 

【落葉與小魚】李弟兄一次在旅途中,路旁有一條小溪。見有許多落葉紛紛順流漂去。但有許多小魚卻是頂著水往上游,爲什麽呢?因爲落葉沒有生命,而小魚有生命。落葉是死的,小魚是活的,所以小魚不但不會隨波逐流,還能頂著這麽急怕水力,往上游去。我們作人作得不靈,我們沒有行善能力,這是因爲什麽?就是因爲我們也像落葉一樣,裏面缺乏一種生命的能力。我們外貌雖還完整,但是裏面卻是朽壞了,死了。所以沒有辦法作好,沒有辦法行善。朋友們!請你把心安靜下來一想,你是好的呢?還是壞的呢?你是活的呢?還是死的呢?你想想看。到底你那個高尚的願望,光明的趨向,能達到不能呢?如果你不能達到的話,就證明你是死的人,你是弱的人。凡是弱到不能再弱的就是死。各位朋友,你在這個敗壞的世界裏,你豈不也是隨著敗壞的潮流下去嗎?這個證明你是死了。但是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乞丐作王】從前有個老乞丐,一天討得很多好的食物,天氣很熱,他就坐在一棵大樹之下,獨自痛快大嚼;吃後,拿著討飯棍子俗砒了。他作了一夢,覺得自己坐在皇宮寶座之上,成爲南面王,又看見來了一個仇人,請他給個差事。他不但不給他,反而拿起棍子迎頭痛擊,不料他這一棍就是打在自己的腿上,就把自己打醒了。許多人以爲自己是重生了,恐怕也是南柯一夢。

 

【兩個不同的集團】有兩個團體的人,搭乘兩船出外遊玩,一個團體是信主的;一個團體是不信的。一個基督徒走錯了,上了不信主團體的船,一個非基督徒也走錯了,上了信主團體的船。兩船開了.那基督徒在非基督徒的團體中,非常難過,因爲不願加入那個吃煙,喝酒,打牌的團體,所以全身不安。那非基督徒在基督徒的船上,也很難過,看見他們唱詩禱告,也很不安。因爲他們的生命各有不同,所以胃口也就不同。

 

【吳榮富二次改名】吳壽四十多歲才生一個兒子,因爲門單賬薄,家境清寒,就把所有希望寄託在他身上,給他起名叫『榮富。』可是榮富出生之後,吳家比前更爲困苦,他年已上三十,榮華富貴未曾沾到半點,因此常常嗟怨。有人笑他說:『你的名字雖好,但是加上姓吳,就與無榮富同音,反而不好了。』榮富心中頓有所悟,立刻改名爲『窮。』窮字加上吳姓,便是『無窮,』無窮就是富了。但是十年過去,吳窮仍然是窮,他便怨天尤人,恨人單單稱呼他的名字,卻不連姓。於是他又感到重新改名之必要,爲了慎重起見,特去請教鄉中一位多福,多壽,多財的田大公。田大公得悉他的情形之後,便對他說:『中國人最守中庸之道,你就以『中庸』爲名好了。』榮富遂即改名『中庸』。這個名字既是文雅又是不偏不倚,他的心裏覺得很是滿意。可是人們卻把他的姓名都叫歪了,稱爲『無中用。』人生不在外面名字的改變,乃在內心的改變,只有蒙主寶血洗淨,裏面得到重生的人,人生才能起了奇妙的改變。

 

【以善勝惡】中世紀時,日爾曼動勛希利地班,和某一勛爵發生衝突,非常忿怒,決定找他決鬥。去的時候心裏想著,這次和人決鬥,不知能否活著回來,經一教堂,他就進去默禱,看見墻上懸掛三幅圖畫,一幅是耶穌站在希津王面前受戲弄,群衆環立譏誚,畫下有字說:『被駡不還口。』第二幅是兵士鞭打耶穌,畫下有字:『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彼得前書二章二十三節)第三幅是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畫下有字:『父阿!赦免他們!因爲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二十三章三十四節)希利地班看後,心裏深深受了感動,想到我主耶穌忍受這樣痛苦侮辱尚無一言,我怎可以懷怒尋人決鬥呢!於是跪下禱告,求主赦免,起來之後立刻上馬到那仇人家去,伸出雙手對他說:『我來本要決鬥,因在教堂看畫受了感動,現在特來講和。』二人由此開始,成了最好知己。接受耶穌,有神生命的人,就能以善勝惡。

 

【海魚】撒都說:『我們雖在這個危險,愁苦,罪惡,和試探之世界中,但是我們因著爲我們捨命的救主已經得救了。正如海水是鹹的,但在海裏生活的魚,卻不是鹹的,因爲它們有生命。我們若是接受主的生命,雖然在這世界裏,卻不是屬這世界的;不但這裏,就是將來在天國裏,我們也要在她裏面。

 

【鶏抱鴨】一次,有一個農人把鴨蛋和鶏蛋摻雜起來,拿給母鶏去孵,到了時候,出來一群小鶏,小鴨。母鶏一樣看待育養愛護它們。每逢找到小蟲或是其他食物,母鶏只要咯咯一叫,小鶏小鴨很快一同跑來領受。如遇老鷹突襲,母鶏一發特別警叫,小鶏小鴨也便迅速一同躲藏在它翅膀之下。小鴨經過這番保護教養,似乎爲鶏所同化了,母鶏似乎默認自己也是這群小鴨的母親了。一次,這群小鶏小鴨同隨母鶏出外找食,經過一個小小池沼,小鶏個個小心翼翼,沿著池邊行走,深恐掉下喪了性命。小鴨則不然,勇敢走下水去,幷在水面游來遊去,非常活潑。在她們的行動和歌聲裏,現出它們無限快樂,因爲它們得著發揮本性技能的機會。母鶏雖然驚惶慘叫,一次,兩次甚至聲嘶力竭,但是小鴨好像失去聽覺,幷不理睬保護它們的母親,悠然自得,水上游著作樂。朋友們,鴨是鴨,鶏是鶏,決不能因著小鴨是由母鶏孵養,而失它們本性,變成小鶏。照樣我們人心不能哭著外面的修養和鍛鏈,善誘和教導,而使內心有所改變。假若這些方法果真使人能夠向善,那麽今日的世界,決不會變成現今的淩亂樣子,人心也不至於這樣極端的詭詐,凶殺,惡念,淫亂與不義了。

 

【蝌蚪與小魚】一同一隻蝌蚪對一條魚說:『魚哥哥,過幾天我就要走了。』魚問:『你要到什麽地方去?』蝌蚪說:『我要到陸地去,那裏有太陽,有花草。』魚說:『沒有這樣的事,我們生在這裏,死在這裏,此外沒有別的地方。』蝌蚪說:『實在有一個地方比較這裏好得多。』魚說:『你帶我去罷。』蝌蚪說:『你不能去,我裏面有一個東西能在空中呼吸,你沒有那個東西,不能呼吸,所以你一去就必定死。』 一個不信主的人說:『我生在世上,也死在世上。』一個信徒對他說:『有一個地方,是另外一個世界,那裏很安全,沒有打仗,也沒有病痛。』那不信的說:『你什麽時候去?我跟著你去。』那信徒說:『你沒重生,不能去,去也要死。因爲你裏面沒有那個東西。』各位,那個是什麽東西?是主的生命。有主的生命就能活在天上。主耶穌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

 

【方言交通】有一英國信徒剛到印度,遇不見信徒,心中悶悶。一天在飯館用飯,看見一個人禱告謝飯,就禁不住喊出『哈利路亞』。另外還有一位外國人也受同樣感動就說:『阿們』,這三個人雖然話語不同,因爲同有基督生命,卻能用方言交通。

 

【愚人金】數年前,有人在美國一座山上找到一具人的骸骨,那人手骨旁邊有塊大黃石,看去如同黃金,太陽光下發有燦爛光輝,而且又很沈重。這石顔色如金,實在不過是一不值錢的特別石頭而已,這種石頭俗稱『愚人金』。凡有礦學知識的人,一看立即知道它是毫不值錢。這人旅行來到這山,看見這塊大石頭,以爲是塊大金,就將這塊石頭帶看走了許多路程.心裏忖想既得如許一大塊金子,必成富翁無疑了。以後漸漸疲乏,覺得很難前進,但他仍舊背負這個無謂的重擔。唉!愚蠢的人哪!何不丟開這塊石頭,而救自己的性命呢?你看他竟沒有丟開,仍是拚命抱著走,雖至十分疲乏無力,還是不肯舍去,至終他在路旁倒下,死了仍是緊抱這塊『愚人金』。他是受了很大的欺騙,爲著不值一文的東西捨命。當記得聖經告訴你的話說:『魔鬼從起初是騙人的。』 朋友!請聽這個可怕的警告,在我國有許多的兒童,女孩,青年,少婦,他們爲著一些輕賤的東西賣了他們的生命,至終他們所得的同那愚人的金毫無分別。

 

【基督進到我們裏面作生命,人生才有意義】譬如說,我穿了一件夾克,這件夾克是按著我身體的樣子作的。它決不會只作一隻袖子,那樣就不合我的身材了。它剛剛好作了兩隻袖子,因此穿了非常合身。當我穿上這件夾克,它就成了我的彰顯,我就成了它的內容。如果我從不把這件夾克穿上,雖然它料子可能很好,也毫無意義。換句話說,如果我沒有這件夾克的內容,它就是無用的。只有在我穿上這件夾克的時候,它才滿有意義。同樣,我們被造是來彰顯神的。有一天,神在基督裏進到我們裏面,成了我們的生命和內容,這才使我們滿有意義。這就是說,基督已經進到我們裏面,成了我們裏面的所是。現在我們都有基督在我們裏面,做了我們裏面的所是。

 

【死不足畏】一九四五年當神學家潘霍華在德國費洛省堡的集中營將要被處以絞刑前與獄友話別時說:「這雖是結束,對我而言是另一生命的開始。」他赴刑前請求祈禱後從容勇敢地上絞首台。他為何不畏死亡?因為他相信耶穌基督是賜生命的主,更是賜永生生命的主;死並非結束,而是永生生命的開始。

 

【蟲子在梨心長大】一次,有人去買梨子吃。買時,專揀外面光滑,沒有蟲眼的。吃著,吃著,覺得有點不對,仔細一看,原來梨肉裏面竟有蟲子。那梨子的皮很光滑,又沒有洞,到底那些蟲子是怎麼進去的呢?原來早在梨樹開花的時候,就有蟲子把卵生在梨花的心中,到花結成梨的時候,蟲子就在梨的心中長大。在外面看,這個梨似乎很好,但是心裏卻有蟲子。

            這個說出人的壞不在於行為,基本上是裏面的生命壞了。基督的救法不是來改你的外面,乃是來換你的生命;將神的生命給人,好讓人能憑神的生命而活。

 

【基督是我們的生命】中國南部某教會,有一牧師說,有一位本地人來問他:「你為甚麼不講別的呢?你一連三日竟講基督耶穌。」牧師就問他:「你今天吃的是甚麼飯?」本地人答道:「大米飯。」「昨天吃的是甚麼飯?」「大米飯。」「明天呢?」「還是大米飯。」「你整年吃的是甚麼?」「大米飯。」「為甚麼不吃別的呢?」「我們就是吃大米飯活著的。」「這正是那個緣故,為甚麼我們天天講基督,因為祂是我們的生命,沒有祂,我們不能活(約十四6)。」─《箭上羽》

 

【沒有重生的人在神面前是死人】或者有人說,我明明是活著的,能說話,能走路,你怎麼說我是死人呢?能說話,就是活人麼?那麼留聲機會唱歌、能說話,也是活人麼?你能走路,那麼汽車走路比你更快,你趕得滿身大汗、氣喘吁吁,你能說汽車有生命、是活人麼?你或說,我會吃飯應該是人了,那麼飯桶裝飯比你更多,豈也是活的人麼?一個沒有重生得救、沒有屬靈生命的人,不過是屬肉體的人,是行屍走肉而已。─ 計志文《長成基督》

 

【生命的奧秘】生命可分四種:植物的生命,動物的生命,人的生命和神的生命。小草長在大山上,卻能向大山誇口說:「我雖然小,然而我比你大,因為你是死的,我有生命,能長大,結子粒,生生不息。」小蟲爬在大樹上,也可誇口說:「我雖然身量比你小,然而你沒有知覺,我有活潑的生命,能活動,勝過你百倍。」小牧童騎在大水牛背上,能向大水牛誇勝說:「蠢東西,我雖然身體比你小,力量不及你大,然而我是人,有思想、有靈魂,我小小一根鞭子可以制服你。」一個識字不多的基督徒,能向不信神的哲學博士誇口說:「我的學問不及你,然而我認識神,和祂所差來的獨生子耶穌;我有神的生命,就有了永生。你雖是博士,若你心裏沒有神,還是愚頑人,生在世上沒有盼望。」

            照自然的公例:土不能上升為草,草卻能栽入土中,吸土成為草;草不能上升為牛,然而牛可低頭吃草,使草入牛身;牛不能成為人,但人能吃牛肉、牛乳,使成為人體質的一部份。同樣,人不能上升成為神,然而神卻親自降到世間成為人,為人捨命流血,使信祂的人與祂聯合。如同主耶穌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裏面,我也常在他裏面。永活的父怎樣差我來,我又因父活著;照樣,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著」(約六57)

            信主耶穌的人,接受了主的生命,就因主活著。所以主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幷且得的更豐盛。」─ 陳樹詳《喻道故事集》

 

【生命的奧秘】生命本身是個奧祕,無人能以領會。生命沒有重量,沒有體積,但有力量。正在生長的樹根,能衝裂岩石。生命征服了海洋、陸地和空氣,能叫物質分解,也能叫它們化合。生命給宇宙帶來活躍美麗,生命刻出生物各種的式樣,設計每種樹葉的圖樣,渲染每朵花的色彩。生命教飛鳥唱歌,教昆蟲發出千萬種聲音,彼此唱和。生命將各種味道賜給水果,各種香氣賜給花草。生命將水和二氧化碳變成糖和木材,而放出氧氣,使動物能以維持生存。生命使小鳥飛在空中,使魚游在水裏。生命的能力何等偉大。

        生命的胚種乃是藏在微小的細胞之中,世界上所有人類的遺傳因數(genes)放在一起,恐怕還沒有針頂那麼大,但牠卻能帶有祖先的特性,並保有每人的心理特性,而統治所有的生命。如此微巧而又含蓄莫大的能力,我們只有贊嘆不已!若說這些乃是自然而有,絕不可能。若說岩石和海水能彀應付它們的需要,誰能相信?科學家雖能發現生命,卻不能創造生命。科學家雖能造出許許多多東西,卻不能創造生命。科學家能造飛機,不能造一隻小蚊;能造汽車,不能造一隻小蟻;能造潛艇,不能造一隻小蝦;能造鶏蛋形狀、顏色、成分、口味可與真蛋相似,卻孵不出小鶏。生命既不能自然而有,科學家也不能造出生命。那麼,生命從何而來?除了出自智慧全能的神,別無可答。

 

【作神兒女就不須受死亡轄制】我記得在新英格蘭我出生的村落,有一個積沿成習的禮俗──即送葬行列離開教堂時,教堂鳴鐘次數會與死者的歲數相符。我非常盼望數一數鐘聲響了多少下,好知道我大概可以活多久。有時鐘聲響了七、八十下,我心中不覺鬆口氣,心想還有好些年可活;可是也有些時候鐘聲沒響多少下,那時每一想到,不久我也會成為那可怖惡怪──死亡手下的犧牲者時,就不寒而慄。死亡和審判曾在某個時期,持續地成為我恐懼的來源,直到我認清一個事實──神的兒女再不會受轄制。

            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上,使徒保羅用最直接的話指出,對神的兒女不再有定罪,他已經越過律法以下的權勢。在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他告訴我們:「有血氣的身體,也必有靈性的身體。」「我們既有屬土的形狀,將來也必有屬天的形狀。」─《慕迪喻道故事》

 

【屬神的生命】有人把鷹的蛋和雞的蛋都放在雞窩裏。母鶏孵出小雛來,它們雖不得不同在一起,但一個不斷的側起小頭,仰望碧藍色的天空,似有無限的感慨;一個只要有水有食,就稱心快意。所以同是有生命,然而有性情之分。正如豺狼有豺狼的性情,羔羊有羔羊的性情一樣。大衛雖然像羔羊掉在豬坑裏,一時隨著肉體犯罪,但他屬神的生命的性情在他裏面叫他痛苦不堪,甚至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惟有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得了基督生命的人,纔能真有屬天的性情,脫離世上從情欲來的敗壞(彼後一4)。─ 陳樹詳《喻道故事集》

 

【永生】

   一、永生是甚麼

         1.「這生命原與父同在」(約壹一2)

         2.「這永生是在祂兒子裏面」(約壹五11~12)

         3.「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約十四6)

         4.「基督是我們的生命」(西三4)

   二、如何得永生

         1.「凡接待祂的」(約一11~13)

         2.「重生」(約三35)

   三、何人得永生──「一切信祂的」(約三14~16)

   四、何時可得永生

         1.「信祂的人『有』永生」(約六47)

         2.「信子的『有』永生」(約三35)

         3.「『就』有永生」(約五24)

   五、我們能否知道我們已有永生

         1.「叫你們知道子己有永生」(約壹五13)

         2.「我們就曉得」(約壹三14)

   六、永生能否失落

         1.「蒙神能力保守」(彼前一4~5)

         2.「永不滅亡」(約十28)

         3.「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約十四19)

         4.「那在你們心裏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腓一6)

         5.「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提後一12)

         6.設若信徒犯了罪

               (1)「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提前一15)

               (2)「在父那裏我們有一位中保」(約壹二1)

               (3)「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約壹一8~9)

         7.設若信徒故意犯罪而不認罪──「被主懲治,免得午們和世人一同定罪」(林前十一31~32)

注意──讀者,你已有永生否?(約壹五12)

── 司可福《分題查經八十一題》

 

【永生】

   {\Section:TopicID=3378}A. 永生的本質

         {\Section:TopicID=3379}1. 是信徒永恆的居所{\ShowRefList} 林後 5:1; 3:20; 西 3:1-4; 12:22-24

         {\Section:TopicID=3380}2. 是信徒的盼望{\ShowRefList} 2:26-27; 8:23-25; 5:5, 6:8-9; 1:18; 西 1:27; 帖後 2:16; 1:1-2, 3:7; 彼前 1:3

         {\Section:TopicID=3381}3. 是信徒的基業{\ShowRefList} 19:28-29; 1:13-14, 18-19; 9:15; 彼前 1:3-4

         {\Section:TopicID=3382}4. 是信徒今生的產業{\ShowRefList} 3:36, 5:21, 24, 6:27-29, 10:27-29, 11:25-26, 17:2-3

         {\Section:TopicID=3383}5. 是基督{\ShowRefList} 約一 1:2-3, 5:11-12, 20

         {\Section:TopicID=3384}6. 是神的恩賜{\ShowRefList} 133:3; 6:23

         {\Section:TopicID=3385}7. 是因基督而賜下的{\ShowRefList} 5:21, 6:23

         {\Section:TopicID=3386}8. 是聖靈所保證的{\ShowRefList} 林後 1:21-22, 5:1, 5; 1:13-14, 4:30

         {\Section:TopicID=3387}9. 是認識神和基督{\ShowRefList} 17:3

         {\Section:TopicID=3388}10. 是基督的憐憫{\ShowRefList} 21

         {\Section:TopicID=3389}11. 是神所應許的{\ShowRefList} 提前 4:8; 提後 1:1; 9:15; 彼後 1:4; 約一 2:24-25

         {\Section:TopicID=3390}12. 藉基督表明出來{\ShowRefList} 6:68; 提後 1:9-10

   {\Section:TopicID=3391}B. 永生的擁有者

         {\Section:TopicID=3392}1. 凡預定得永生的人{\ShowRefList} 13:48

         {\Section:TopicID=3393}2. 神所賜給基督的人{\ShowRefList} 6:39, 10:28-29, 17:2

         {\Section:TopicID=3394}3. 信靠基督的人{\ShowRefList} 3:15-16, 36, 6:40, 47

         {\Section:TopicID=3395}4. 信靠神的人{\ShowRefList} 21:4; 5:24, 12:25

         {\Section:TopicID=3396}5. 喝活水的人{\ShowRefList} 4:14

         {\Section:TopicID=3397}6. 吃生命之糧的人{\ShowRefList} 6:48-58

         {\Section:TopicID=3398}7. 吃生命樹果子的人{\ShowRefList} 2:7

   {\Section:TopicID=3399}C. 有關永生的勸諭和保證

         {\Section:TopicID=3400}1. 對信徒的勸諭和保證

               {\Section:TopicID=3401}a) 獲保證得永生{\ShowRefList} 約一 5:13

               {\Section:TopicID=3402}b) 蒙保守一直到永生{\ShowRefList} 10:27-29

               {\Section:TopicID=3403}c) 要按照永生的要求而生活{\ShowRefList} 2:6-7, 6:13

               {\Section:TopicID=3404}d) 要尋求永生{\ShowRefList} 6:27

               {\Section:TopicID=3405}e) 要持定永生{\ShowRefList} 提前 6:12, 19

               {\Section:TopicID=3406}f) 會復活得永生{\ShowRefList} 12:1-2; 5:28-29

               {\Section:TopicID=3407}g) 會進入永生{\ShowRefList} 25:34

               {\Section:TopicID=3408}h) 不會被定罪{\ShowRefList} 3:18, 36, 5:24

               {\Section:TopicID=3409}i) 不會滅亡{\ShowRefList} 3:16

               {\Section:TopicID=3410}j) 會在永恆中作王{\ShowRefList} 7:18; 5:17

         {\Section:TopicID=3411}2. 對不信者的勸諭

               {\Section:TopicID=3412}a) 永生非靠行為而得{\ShowRefList} 3:9-20

               {\Section:TopicID=3413}b) 不信者會與永生隔絕{\ShowRefList} 25:41; 13:46; 約一 3:14-15

   {\Section:TopicID=3414}D. 永生的未來福氣──見天堂{\LinkToBook:TopicID=5893,Name=VII. 天堂}

――《主題彙析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