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人生觀

 

     人生的價值不在能得多少,要看肯失去多少。佚名

 

     一個人的真價值,不在他有甚麼,而在他是甚麼。─ H阿爾米

 

     青年與老年各從望遠鏡的一端看人生,青年望見人生長,老年望見人生短。畢契

 

OPTIMISM & PESSIMISM 樂觀與悲觀】悲觀者說:「玫瑰花雖好,但有刺。」,樂觀者說:「人生雖有刺,但在其中和在其上有玫瑰花。」

【你屬於那一類】有人說,人分三類,就是「我要」、「我不要」和「我不能」三種;第一類人凡事皆成,第二類人凡事都反對,第三類人一事無成。——曾盛泉、若石《慕迪喻道故事》

 

【單眼的牝鹿】有一個古老的寓言說到:有一隻單眼的牝鹿喜歡在湖邊吃草。為著安全,牠把瞎眼的那一邊向著湖水——牠認為這邊沒有危險,而用好的眼睛注視著陸地。有一些人注意到牠的習慣,就找了一條船,從湖水那邊靠近牠,並且把牠射殺了。嚥著最後一口氣,牠叫道:「噯!我的命好苦!想不到死亡來自我以為安全的這一邊;而我以為最危險的那一邊卻沒有事情!」——曾盛泉、若石《慕迪喻道故事》

 

【每早晨都是新的】我認為最叫人同情的殘障者是美國的海倫·克勒女士(Helen Keller),也可以說她是天下第一奇女子。她因病於生下十個月便成為瞎聾,不久也啞了!從此她便生活在黑暗中,與世完全隔絕。六歲時有位慈愛的老師安·沙利文來教她寫字。第一天老師帶她到溪水邊,將其手浸在冰冷的水裡,教她這就是水。當然每教一字必須付上很多時間,很大耐心,因全靠她臉、手、腳皮膚的感觸。她常半夜醒過來,問自己說:現在幾更天了?今天我又會學到新的字。後來她竟讀畢大學,並出版好幾本書。她說,每一天對我都是新的(哀三:23)。她活了八十八年,沒有一天是空白的。我在大學時,班上有一姓沈的同學,也是瞎眼。他課餘常到大禮堂彈鋼琴,我最常叫他彈「少女的禱告」。有時我故意躡腳進去,但走不到幾步,他便從臺上喊叫,你是誰?他讀完大學。每天對他也是新的,也都充滿希望和音樂。想到我們健壯的人豈不更當珍惜每一天,在上帝所交給我們的田地上耕耘結果。——張欽煌《小嗎哪》

 

【藝術與生命】義大利的禮拜堂,是習慣在牆壁間繪上美麗底圖畫的。有兩位美術家,被請到一間建築宏大的禮拜堂,在聖壇頂上的一幅牆來繪畫,在高高的地方搭了棚架來慢慢繪。有一天,畫繪成功了,其中一位覺得這一次的繪畫,是十分成功的,因此他往後退兩步來看,覺得更好看,他再退兩步說:「更好看」。他再退後說:「越遠越好看」。但他卻忘記了自己的環境,是在禮拜堂頂的棚架上,若再退後就會掉下去。他的同伴起初沒有注意他的行動,果然那畫家真是還要退後,已退到危險的邊緣,同伴偶回頭一看,不覺大驚,這時用言語來提醒他已是來不及了,於是拿起一桶漆油,向他所讚歎的畫濺上去,把他的畫弄汙了。那畫家立即向前走回,充滿怒氣的質問他的同伴為什麼這樣做,他的同伴用手指著他後面說,若不是這樣做,你早已掉下去,粉身碎骨了。那畫家才明白,他的同伴這樣做是要救他的命。

由於以上的故事,可以得著下面的教訓:

①一個人的藝術高深了,便會驕傲起來,驕傲了便會發生危險,甚至於跌倒,以至不可收拾,得意可以忘形,便便會忘記危險,所以人在得意之時更要小心。

②一個人當面臨危難的日子,最難得有一位良友的扶助和拯救,這位畫家,若是沒有這位好同伴,早已一命嗚呼了,所以有一位良友,真是寶貴得很啊!

③這位畫家的同伴,不但不嫉妒這畫家,不肯讓他跌死,反而用方法把他拯救,真是一位良友的典型,那些要打倒那比自己本領高的朋友讓自己居高,和這畫家的同伴比較,能不愧死麼?

④一個善意的行動,卻招來了惡意的誤會,世上最難堪的事,莫過於此了,所以事情沒有明白以前不可輕易發怒,否則變了恩將仇報了,但事情到底是會水落石出的,所以經上說:「行善不要喪志」,確有道理。

⑤一個人遇著橫逆的事情臨到身上的時候,常常苦悶難過,怨天尤人;豈知事過境遷,卻知道這橫逆之來是為我們的益處,甚至可以拯救我們的生命,正如這畫家的成功傑作,給他的同伴用漆濺壞了一樣,原來是為自己的益處。詩篇一一九:71有這樣一句話:「我受苦是與我有益」。——蘇天佑《故事深思》

 

【潛在的才幹】每年十月左右,不少人會收到一疊賀咭和來年的日曆,還有一張訂單,讓收信人購買這些物品。雖然收信人可以把物品退回,但也有不少人會寄上所需的金額去購買。原來發信者是一個全球性的機構,而香港支會成立了只有幾年。這機構是「口足協會」(FOOT AND MOUTH ASSOCIATION),會員都是身體由於意外或天生嚴重殘障的。

在數十年前的話,這些因意外而重傷者大多都不能存活,可是在今天醫學發達的地區,由於有急救和先進技術的協助,不少人可以從死亡邊緣被挽救過來。這些意外包括車禍、遇溺、火災和由於工業意外跌傷等等。但今天被救活者卻是終生殘障,不少是四肢癱瘓者,要坐輪椅的或需要別人在某一方面協助才能正常生活的。

但他們卻從不棄屢,因為生命仍是寶貴的。雖然身體有缺陷,但他們的智慧絲毫無損。於是他們要發掘潛能,才發現不少人都有繪畫的天份。以前四肢健全時從來未畫過甚麼,現在竟然可以用口含著筆桿或用腳趾夾著筆一點一點的創造獨特的圖案和造像。看過這些畫的人很難相信這些作品是來自他們的口/足筆,因為連四肢健全者也未必可以畫得出來。會員中亦有患上腦部痙攣的,在外表看來像是有些弱智的,但他們比我們還要精明,可以畫出構思獨特的圖畫。

事實上,潛伏在我們心裡面的才能是睡著了的,可惜我們這些健全者經常怨天尤人,永不知足。但殘障者卻可以從絕望中找出生命的曙光,要親手工作維持生活而不必依靠別人的救濟,使他們更有勇氣的活下去,並且活得有尊嚴。

「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雅一17)——蘇美靈《故事百感》

 

【隱身帽】經文: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路 12:3)

  老師在上課時,向學生講了一個很有趣的童話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孩子在深山裡抬到一頂帽子,他將帽子往頭上一戴,與他同去的同伴就看不見他了,慌慌張張東找西找,誰知他就在身邊,他將帽子一摘下來,夥伴們又看見了他。所以這頂帽子就叫作隱身帽。老師最後說:大家回去後考慮下面一個問題:你喜愛不喜愛這頂隱身帽?為什麼喜愛?明天上課時回答。
  這一下學生們討論可熱鬧了。雖然是童話,卻使大家非常興奮。
  第二天老師聽第一位同學的回答:我若有這頂帽子,那有多高興,我戴著它,要什麼有什麼,不花錢可以拿到東西,不用買票去乘公共汽車,看電影也用不著買票,不論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樣樣都不用愁。
  第二位接著說:我若有這種帽。可以爬上樹去捉鳥,鳥看不見我。我把一向欺侮我的同學,一下子把他打倒在地,他也不知道是我對他的報復。這該有多痛快啊!
  第三位是個基督徒。他說:這樣帽子我們不應該戴它作惡事,人雖然看不見我們,但是神卻看得一請二楚,一切的一切都逃不出他的視野。
  "這就對了。老師說:許多人不作惡事是勉強的,他們怕被人看見,怕受刑罰。我們不應該在暗地裡作壞事,應當作一個光明正大的人。
  這個童話故事雖然講給小學生聽,可是對我們大人來說,也是值得深思。我們可以問一問自己,如若有隱身術的話,我們究竟屬於那一類型?是損人利己,還是榮神益人?當時法利賽人的為人!主曾斥責他們是假冒為善,因為他們的行善施捨等在人前吹號,故意叫人看見,故意要得人的稱讚和榮耀。所以主教導我們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 6:4)
  基督徒的行事為人應該是光明磊落,正如保羅所說:我們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這樣”(林後 8:21)
  "原來萬物在那與我們有關係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開的。
  我們不健忘的話,還能記起大衛王一生有一次行了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就是借亞捫人的刀殺害赫人烏利亞,又娶了他的妻為妻。大衛所作所為以為非常巧妙,認為神不知鬼不覺。但事實上神早已鑒察了。因此祂對大衛說:你在暗中行這事,我卻要在以色列眾人面前,日光之下報應你”(撒下 12:12) ──《為甚麼要用比喻》

20美元鈔票】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裡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面對會議室裡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只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允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而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髒又皺。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這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淩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了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骯髒或潔淨,衣著整齊或不整齊,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你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 梅爾《喻道小品》

 

【人生須朝向對的方向】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不懂得航海的人,糊里糊塗當上了船長,傳一開航,各式各樣的機械,來來往往的水手,繁忙沉重的工作,很快就讓這位業餘航海家感到煩躁起來,他不耐煩的指著前艙的一個人;『你看!這人在搞甚麼鬼?就這樣忽左忽右,不斷的轉動那大舵輪。』別人回答他:『他是舵手,負責控制船的方向,讓船安全前進。』『除了一望無際的海洋,還會有甚麼危險呢?這樣重複不停的操縱是沒有必要的,我認為船隻本身自會朝前行駛,只要在陸地和船隻出現時趕快控制它就行了。現在,停止船上機器運作,我們可以輕鬆的隨船自行前進。』命令執行了,可怕的是船也跟著觸礁了,這個愚蠢的船長,引領著全體水˙手走向滅亡。傳說就是這樣,而多少年後的我們,依然廻盪著船的故事,依然深深記得這位糊塗的船長。

   當然,我們很難相信有這麼愚蠢的船長,可是,在我們人生過程中也要負責導航一些最珍貴最精緻的『船』――包括我們的心智和生命。這時候我們究竟付出多少心力去引導它?會不會也像一個愚蠢的船長讓它隨心所欲的發展?── 施達雄《邁向成熟──雅各書之精緻講章》

 

【要接受從神而來的一切】有太多的基督徒,一生不安於他們的性別、年齡、體高,甚至生命本身。對棒球運動具有天賦的女孩子,渴望生為男兒身。青年人覺得自己是大人就好了,老年人卻希望青春復再。個子矮小的,妒忌身材魁梧的;魁梧的卻寧願自己並不那麼出眾。有人甚至說:「我情願死掉好了!」這一切都是可笑荒謬的!基督徒應有的態度,就是接受從神而來、非我們所能改變的東西。這是神命定給我們的,我們應盡量加以利用,以致能榮神益人。──《活石新約聖經註釋》

 

【貧富自在己心】多年前我遇見一位信主的人力車夫,他因戰事而攜家逃難,過的是極窮困的生活。我問他為甚麼還能作這樣快樂的一個基督徒,他回答我,『神還是供給我。』『可是,你不是極其窮困麼?』『那是不錯的,不過我的家境比我未信主以前好得多。』我問他,『那是怎麼一回事?』『因為我已戒除我的種種犯罪的嗜好,從前為那些事花的錢,現在我都拿來養家了。』這是神的一個高貴的人。

         我又想到我在美國的一位親戚,若干年前他是一個富人,他惟一的願望就是有加無已的多得錢財,有加無已的多多購置房屋田產。後來他作見證說,『我原欲盡我所能以求富足,然後用我的錢財服事主。後來我喪失了一切所有。現在我看出來,神不要我的錢財,祂只要我。』── 安保吾《雅各書的研究》

 

【真信心乃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可惜許多信奉宗教的人都是以求福樂為目的。其出發點都是自私。甚至許多基督徒也是如此。他們信耶穌就是盼望今生發財,來世得永生。以前有一位主日學教員向一班小學生講財主與拉撒路的故事,講完之後問學生們說:『你們願意做那一位,財主或拉撒路呢?』有一個小孩子很天真的回答說:『在生做財主,死後做拉撒路。』各位,這個小孩可以代表許多信仰宗教的人。── 張有光《雅各書講章》

 

【人生的幸福不在於錢與權】你們也許多次聽過有關希臘哲人里奧格尼斯的故事吧!他不僅以學識著名,而且被視為怪人。一個春天的日子,他坐在路旁晒太陽,注視著地面正進入沉思;忽然,有個大影子出現打斷了他的思緒,於是抬起頭想知道那搗蛋鬼是誰?原來是穿了華麗服裝的國王帶著許多臣僕站在那裏,說:『我是亞歷山大大帝,你是誰?』『我是里奧格尼斯。』『噢!你就是那位著名學者里奧格尼斯呀?』國王憐惜的注視著他一身襤褸。

   『今天好不容易才遇見你,你可願意要求得著甚麼禮物?』王問。

   里奧格尼斯以生氣的口吻說:『請走開一點,因你站在那裏遮住了陽光。不要擾亂我的思索,趕緊走開吧!』哲人指著王的影子直截了當地說:王不由得退後兩三步,向他行個禮靜靜地走開了。

   人的幸福決不在於今生的金銀財寶或權勢。擁有無數財富、地位、名譽的亞歷山大大帝,也得在針理面前低頭。―― 川部金四郎《清晨心路》

 

【不要把生命建造在那脆弱的根基上;雅一10~11雅各用生動的手法,描述巴勒斯坦人甚為熟悉的事物。比方,在沙漠地區裏,一陣微雨會使綠草發嫩芽;但日頭一出來,炙熱的陽光便會曬乾這些嫩芽,以致一無所存。熱風一詞的希臘文是kauso{n,這是由沙漠東南方吹向巴勒斯坦的熱風,溫度驚人,熱到令人有窒息的感覺。這種熱風的破壞力甚大,在一小時內便可摧毀所有蔬果等農作物。這是一幅形容獨以財物為靠山者的悲劇,這等人的愚行乃是倚靠那些瞬間會改變及消逝的事物,生命本身是無常的。雅各的思想反映了以賽亞的描述:『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參賽四十6~7)── 巴克萊《每日研經叢書──雅各書注釋》

         這是一幅在巴勒斯坦地常見的圖畫,這裏所謂『熱風』kauson是指來自東南沙漠的熱風,橫掃過來時,不消一個時辰,那些本來長得燦爛奪目的鮮花綠草,也即時枯乾凋謝,歸於無有。同樣,人的財富和容貌都不是永恆的,轉眼間,一切都會歸於無有。如果我們把自己的生命建基在這樣短˙暫而有脆弱的東西上,豈不是極為愚拙?── 蘇穎睿《從掙扎到成長──雅各書小組查經資料》


【採訪神】
神問道:你想採訪我嗎?
我說:我很想採訪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時間。
神笑道:我的時間是永恆的。你有什麼問題嗎?
我說:你感到人類最奇怪的是什麼?
神答道:他們厭倦童年生活,急於長大,而後又渴望返老還童。他們犧牲自己的健康來換取金錢,然後又犧牲金錢來恢復健康。他們對未來充滿憂慮,但卻忘記現在;於是,他們既不生活於現在之中,又不生活於未來之中。他們活著的時候好像永不會死去,但死去以後又好像從未活過。
神握住我的手,我們沉默了片刻。
我又問道:作為長輩,你有什麼經驗想要告訴子女的?
神笑道:他們應該知道不可能取悅於所有人。他們所能做到的只是讓自己被人所愛。他們應該知道,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不是擁有什麼東西,而是擁有什麼人。他們應該知道,與他人攀比是不好的。他們應該知道,富有的人並不擁有最多,而是需要最少。他們應該知道,要在所愛的人身上造成深度創傷只要幾秒鐘,但是治療創傷則要花上幾年時間。他們應該學會寬恕別人。他們應該知道,有些人深深的愛著他們但卻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他們應該知道金錢可以買到任何東西,卻買不到幸福。他們應該知道,得到別人的寬恕是不夠的,他們也應當寬恕自己。

【不因殘障而自卑】日本年輕作家乙武洋匡(1999)來台,為其著作《五體不滿足》作宣傳,這是一本有關他如何成長的自傳。當他在1976年出生時,可謂驚天動地,因為從沒見過這樣的嬰兒,在醫生的說法稱為「不明原因的先天性四肢切斷」。就是一個沒手沒腳,只有身體和頭的孩子。

         雖然天生殘缺,但長大後乙武洋匡告訴自己,也告訴別人:「既然有殘障者做不到的事,應該也有只有殘障者才能做到的事。上天是為了叫我達成這個使命,才賜給我這樣的身體。」「殘障只是我身體的特徵,沒有必要為身體上的特徵而苦惱。」

 

【用腳代替雙手】蓮娜瑪莉亞今年(2001年)三十三歲,出生時就沒有雙臂,左腳只有右腳的一半長,但她的一生卻擁有非凡的成就。她在3歲時學游泳,4歲學刺繡,5歲完成第一幅刺繡作品。15歲加入了國家泳隊,18歲參加世界盃比賽時,破世界紀錄。19歲有駕照。進入大學專攻音樂後,成為全球知名的演唱家,榮獲瑞典皇后個別接見。認識她的人,都說她是用腳飛翔的女孩,因為她用腳完成許多想做的事,開車、繪畫、打毛衣或刺繡,樣樣行。她笑著說:「我覺得自己跟常人沒有什麼不一樣」。

 

【托爾斯泰的寓言故事中,天使的「第二個微笑」】我想可以幫助我們對生命的看法。
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裡,一對鞋匠夫婦收容了一個倒在雪地的年輕人,並且教他做鞋子和修補的技巧,他有一雙巧手,做的鞋子堅固耐穿又美觀。自此以後,鞋店生意越來越興隆,鞋匠夫婦的生活也越來越舒適,他們十分感激這位陌生人的幫助。
有一天,一輛豪華的馬車在鞋店的門口停了下來,小鎮上最有錢的人走進店裡,丟給鞋匠一塊皮革,不可一世地說:「這是一塊上好的小牛皮,我要你幫我作一雙長統馬靴,要堅固的,你要給我保證能夠穿一年!」奇怪的,年輕人看到了富翁,臉上竟然出現了笑容。 富翁走了之後,鞋匠把牛皮交給了年輕人,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年輕人裁好了樣式,鞋匠接過去一看,天啊!那是一雙短靴的格式!「我,我不是告訴你要作一雙長統的靴子嗎?結果你竟然......我的天啊!你要我怎麼賠給人家?」
就在這個時候,富翁的僕人氣喘吁吁地跑回來,大聲嚷嚷:「不用做了!方才在回家的路上,因為馬車失去了控制,我家主人跌出了車外,當場死亡。所以他的家人想要求你改做短靴,才好當他的陪葬品。」 匆匆的六年過去了,有一天,年輕人對鞋匠說,這也是他頭一遭開口:「我要走了。因為我是一個天使,來自天上。因為上帝認為我根本不瞭解人類,不知道他們心裡有什麼,上天將給他們什麼。所以,祂要我到人間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三種人生觀】(路十25~37)

   一、強盜――你的是我的(佔有的人生觀)

   二、祭司――我的是我的(自私的人生觀)

   三、撒瑪利亞人――我的就是你的(奉獻的人生觀)

―― 施達雄《如何準備講道》

 

【不能逃脫的責任】

   一、罪人的軛(哀一14)

   二、奴僕的軛(加五1)

   三、分別的軛(林後六14)

   四、事奉的軛(腓四3)

   五、救主的軛(太十一28~30)

── 麥希真《工人的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