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偶 問:關與婚姻的問題,應當注意什麼原則呢?(大專聚會) 答:我想這一個在年輕人的身上,的確是一個大問題。我只能憑著我在主面前所領受的,和我自己所觀察的,把我的感覺來告訴你們。但是我個人的感覺很有限的,並且因為我這十幾年住在美國,不太知道這裡的光景,可能會有觸犯當地風俗人情的地方,所以你們千萬不要把我的話當作金科玉律。你們聽了還得自己在主面前好好的禱告,看看主到底怎樣的帶領。如果你們這樣答應我的話,我就可以放心一點來交通。—— 江守道《一九六四年在臺灣所釋放的信息》 【要為婚姻禱告】我個人認為說:青年人的婚姻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在我們中間,許多青年的弟兄姐妹實在好,但是他們不敢在神面前為這件事禱告。我碰到好些的青年弟兄姐妹,他們為其他的事情禱告,但是從來不為他們終身大事禱告。在他們的感覺裡頭,就好像覺得為這件事禱告,有一點羞恥。不但如此,大家在人面前也不敢講這件事。他們特別不敢把這些問題帶到年長的弟兄姐妹面前。我們要記得:婚姻是神所定規的、是出於神的,所以這件事在神的面前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我們不應當把它當作一件羞恥的事;好像羞恥到一個地步,不能談,也不能禱告。弟兄姐妹!因為我們不禱告,所以怪不得這件事不能解決。我們在其他的小事上,都會帶到神的面前去禱告,為什麼對於這件終身大事反倒不禱告呢?所以我要求所有的青年弟兄姐妹:你們應當為這件事禱告,並且願意在這件事上,蒙主的光照,接受主的安排。否則的話,婚姻問題在我們中間是一個非常為難的問題。按著原則來說:除了神給你特別的恩賜,你在神面前有堅決的心志。那麼,你可以不必結婚。如果你沒有這個恩賜,在神的面前也沒有這個呼召,環境也不允許,那按著一般的光景來講:就應當進入家庭,因為畢竟這是神所命定的。—— 江守道《一九六四年在臺灣所釋放的信息》 【糾正擇配的觀念】當一個弟兄或者一個姐妹要進入家庭的時候,揀選配偶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我接觸過許多的青年弟兄姐妹,我發現有一個難處。差不多在青年弟兄姐妹中,他們所注意的都是外貌。你與青年弟兄談談,你一談就知道,他把什麼問題都看作其次。首先就是說:這一位姐妹要長得美麗。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在姐妹的眼中,她所盼望的弟兄也該是個美男子。這是一個難處。 還有一個難處,我們每一個人對於物件的選擇都太理想了。所以,我有的時候,就告訴弟兄們說:你們頭腦裡的那個理想的人,恐怕世界上還是沒有。在我們裡面都有一種的理想,而這個理想的意中人是十全十美的人。我們忘記了,我們自己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我們要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你想想看,這件事情可以嗎?當然,如果神憐憫,也會發生這樣的事。在美國紐約,有一位很有名望的傳道人柏克先生。有一天與他的太太在路上走。旁邊的人看見他,有一個就說話了:“可惜,一個美人配了一個野獸。”你知道柏克這個人,生得又醜又矮,而他的太太卻生得非常漂亮。柏克一聽這話,就轉過對那人說:“對不起,你說我很漂亮,我不反對。你說我太太很醜,我不贊成。”這是句很幽默的話。一個漂亮、一個醜,配在一起,這是可能的,但是這樣的事不太多。所以我想在這裡,我們有兩件事需要在主面前受一點的對付。 第一,我們屬於主的人,聖經一再的告訴我們:不應當注意外貌。不是說:完全不要顧到這一方面,乃是說:不要重在這一面。一個弟兄或姐妹在那裡揀選配偶的時候,不應當把重點寄託在外表的上面。我們是屬於神的人,我們不應當隨從這個世界的風俗,來注意這些外面的東西。這些東西在我們身上應當很輕。但是很可惜,在我碰到的弟兄姐妹中,不注重外面的不多。有的弟兄很誠實的與我交通告訴我說:“江弟兄!我們的姐妹中間,一個也不行。”我說:“弟兄啊!一點也不錯,我們的姐妹也不大化妝、也不電發。這個樣子,當然是不行。”如果你注意這些事情的話,那就沒有一個姐妹是行的。但是我們屬主的人,就應當看重這些事情嗎?弟兄姐妹!如果你在這件情上不受對付,婚姻問題就很難解決。 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必須把心目中那一個理想的人稍微修改。我們的理想不一定是神的理想,不一定是出於神的。我們需要到神的面前,讓神把我們心目中的圖樣修改一下。除非你是十全十美的,那麼你可以要求一個十全十美的配偶。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十全十美的,我盼望你不要理想太高。對不起姐妹們,你們的理想往往比弟兄的理想還要高。有些姐妹,因為理想太高,結果一年一年過去;等到她比較大一點的時候,那個時候就很難。所以我盼望年輕的弟兄姐妹不要太憑著理想,大概差不多配得過就可以了。—— 江守道《一九六四年在臺灣所釋放的信息》 【信與不信的不能同負一軛】如果你把這兩個觀念改正了,然後你就可以注意幾件事: 一、主的話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信與不信的不能同負一軛。”你知道在婚姻這件事情上,那個軛是最大的。大家作朋友的,投機就作下去,不投機大家散開。合夥作生意的,大家投機一同作,意見不合就拆移。但是在婚姻這件事情上,神不許可人這樣作。在歐美關乎婚姻的問題,一般人都看得太隨便,投機就結合,不投機就散開,這一個不是神兒女應當有的光景。所以必須在起初的時候,十分注意擇配的問題。 在美國,那些指導研究婚姻的人,在他們發表的文章上面,現在也很注意宗教信仰與婚姻的關係。他們認為說:人的宗教與婚姻有莫大的關係,如果宗教不同,婚姻很難保持。因為宗教在人的身上,雖然人也許不覺得,實在是一個非常微妙、非常深刻的因素,凡是宗教信仰不同結合的,很不容易美滿。所以我們必須清楚看見,信的與不信的不能同負一軛。 當然,我們這裡所說的“信”,是指著真正的信主得救所說的。如果可能的話,最好不但兩個人得救,並且兩個人對主的光景也很接近。—— 江守道《一九六四年在臺灣所釋放的信息》 【注意對方的品格】第二,接著神的話給我們看見,在揀選配偶時,要注意品格的問題、要注意裡面的美。你記得:亞伯拉罕為他的兒子以撒娶妻的故事。第—,他把這事放在神的手裡頭,他有禱告,那個老僕人也有禱告。第二,他要回到自己的本鄉去找,屬靈的意義,就是要同樣屬於主的人。第三,那個僕人是禱告說:“神啊!如果有個女子出來,我問她要水,她不但給我喝,並且還給我的駱駝喝,這一個就是禰所預備的。”他禱告了以後,睜開眼睛一看,來了一個女子,就是利百加。他問她要水,她不但給他喝,並且給他的駱駝喝。老僕人喝水喝不了多少,但是駱駝喝起水來那真是可觀。那些駱駝經過了沙漠地,現在喝起水來,我不知道需要利百加跑上跑下幾次。這裡就給我們看見,這一個女子裡面非常的美。她不但有憐憫人的心,並且是個殷勤的女子。所以你就看見:要注意到人裡面性格的美。換句話說:多重在道德那一面的光景。第一,是屬靈的問題,第二,是道德的問題。—— 江守道《一九六四年在臺灣所釋放的信息》 【其他的考慮】那麼,第二件就應當考慮其他的方面相配不相配。當然不是一定要門當戶對,但是為著婚姻的美滿,許多問題也應當考慮。比方年齡的問題,如果雙方相差太遠的話,許多的觀念不同,大家在一起相處非常艱難。相貌也要稍微注意一點。如果有的弟兄很矮,姐妹非常高,也許有一點難處。不過這不是太大的難處,你可以注意注意就是了。 教育的問題也可以注意,家庭的背景也可以注意一下。以上這一類的問題都應當注意一下,但是這些都不是決定性,要下決定必須有禱告。你必須把這件事帶到主的面前好好的禱告。—— 江守道《一九六四年在臺灣所釋放的信息》 【禱告而後進行】自然,在這裡就有一個難處。有的弟兄姐妹來對我說:他禱告來禱告去,都不清楚主的意思如何。弟兄姐妹!我說實在的話,恐怕禱告清楚的人很少。在我碰到的弟兄姐妹中間,我只能記得一個人,他的婚姻是完全在禱告裡頭清楚的。這位弟兄當他在香港的時候,他年齡到了,應當成家了。弟兄姐妹很關心他,要替他介紹。他說:“可以,你們可以介紹。”後來有人替他提了一個姐妹,問他說:“你要不要去看看呢?”他說:“如果主對我說:這件事是出於祂的,那我連看也不要看就結婚了。” 結果他禱告禱告,就覺得不行就放下來了。過了一段時候,人又向他提一個,他再禱告,就說:“這一個就是了。”他也不要看,就與那個姐妹結婚了。你知道嗎?以後情形非常的好,他們夫婦二個人同心的愛主、同心事奉主。像這樣的事情,我一生只看見過一次。 照著一般的光景,我只能說:我們要把這些事帶到主的面前,好好禱告。如果裡面覺得很順,也沒有什麼攔阻,而主在環境中也相當有帶領,就可以了。因為在婚姻這件事情上,我們這個人情感的關係太深,所以很難到一個地步,像我們剛才所提那位弟兄那樣的清楚。 但是感謝神!如果我們能把這一些問題好好擺在主的面前,考慮、禱告,肯放下我們自己,看主的意見是怎樣。我相信主在我們裡面會給我們帶領。不一定是那樣明顯,但是最少會給我們一種的傾向,叫我們覺得說:這件事情可以作,很平安。如果這樣的話,就可以進行了。—— 江守道《一九六四年在臺灣所釋放的信息》 【學習約束自己】現在再來看一個最實際的問題,就是婚姻到底怎樣的進行呢?我想按著生理來講:女孩子成熟的年齡,是比男孩子早一點。普通來說:如果我們到了進入大學的年齡,就是二十歲左右的時候,我想無論在男的或女的身上,都開始感覺異性方面的吸引。在這個時候,我們中國人的習慣就是壓制它,不敢講、不敢談,一提到這些事臉就紅了,覺得這些是很羞恥的事。 弟兄姐妹知道,人到了二十歲左右,裡面有這個需要時,這是最危險的時候。因為這時候他裡面有這個衝動,但是還不懂得該怎樣揀選呢?若是缺少正當的指導、保護和幫助,就很容易犯了很大的錯誤。所以許多青年人的墮落,都是在這個時候。 弟兄姐妹!神在我們生理方面,到了這個年齡,給我們裡面有這個需要,這並不是說,就要滿足我們的需要。在我們生理上有這個需要,意思就是說:我們可以注意這個事情,我們可以為這件事情禱告。所以並不是在那個時候,我們就要尋求滿足了。反而在那個時候,是我們在神面前接受約束的時候。你知道神所安排的非常奇妙,祂一面在我們裡面給我們這樣的感覺、這樣的需要。另一方面,就在這個時候,叫我們學習約束肉體的情欲,不讓它奔放。如果讓它奔放一定會出事情。因為我們實在說來:還太幼稚,不太懂得揀選。 所以在這樣一段的時間裡面,一面不是奔放、一面也不是壓制。按著我們中國的古風,都是壓制,但是用人的壓制,是沒有用處的。我們是屬於神的人,我們不是勉強的壓制它,乃是把這些事情帶到神的面前,讓神的靈來約束我們,不讓我們隨從裡面的情欲行事。我們承認:我們的肉體和肉體的邪情私欲,已經與基督一同釘在十字架上,我們願意擺在主的腳前,受祂的管治、受祂的約束。我相信這一個是出於主的。因為如果沒有這一段的經過,恐怕將來在婚姻上面不會太美滿。我們在婚姻的事上,會落在完全滿足自己的情欲,那種低下的情景裡去。 不錯,我們身體有需要,但是我們能把這些東西帶到主的面前,有禱告、有對付、肯順服、受約束。這樣的操練,結果就叫我們成人。你知道,這是成人裡面的一部份。一個人如果不能約束自己、不能管治自己,就還不算是成人。 但是這不是說:你在這一段時期中就不注意這個問題,你應當注意、應當禱告。所以按著原則來講:在二十歲左右的時候,你有了婚姻方面的需要,你就應當在神面前有一個學習,你要有一點禱告,思想這個問題,讓神改正你的觀念、改正你的思想。這樣經過了二三年,你差不多大學要畢業了,我想這時候你就可以正式去揀選你的配偶。到這時候,你就不會完全憑著情感的衝動,你能比較老練、比較客觀。—— 江守道《一九六四年在臺灣所釋放的信息》 【美國的男女社交】至於實際婚姻的進行,當然與社會的習俗和環境有關係。在美國,青年人的婚姻是太自由了,不要說在大學裡,就是在中學裡已經很自由了。一個大學的女孩子,如果到了禮拜五,禮拜六,沒有男孩子來約她的話,那她是恐慌得不得了,她要想盡辦法來獵取男孩子。這種過度的自由與隨便,造成許許多多的悲劇。 在這裡我要警告你們要到美國去的弟兄姐妹,我想有一班青年人預備到美國去,我願意在這裡警告你們:你們在這裡的環境,男女很少有機會接觸交往,一旦到美國,這個要成了你們極大的試探。在美國,因為大家很忙,各人管各人的事,沒有時間顧到別人,所以普遍地中國學生到了美國,孤單的感覺常常非常厲害。如果你到了一個地方,有教會,那是一個保護,因為你可以去聚會,能得著一點的溫暖。如果你到了一個地方,沒有弟兄姐妹,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一面功課很緊,讀書很忙,特別是英文跟不上,很吃力。所以就要求你埋頭苦幹,一天到晚讀書。 這樣久了,你就覺得非常孤單、非常的寂寞。到了禮拜五、禮拜六、禮拜天,那一班美國孩子統統不見了,都出去了,那是他們放縱的時候。但是你怎麼辦呢?在學校裡頭,有許多的舞會,你覺得也得去參加參加。但是在美國有一個風俗,如果你要參加的話,都得一對一對的,你不能一個人去參加。那怎麼辦呢?有的學校就替你安排了,他們就安排一個男孩子到你的宿舍請你去,然後散了以後送你回你的宿舍。這是很平常的事情。美國人的性格很隨便,一見如故。我們中國人卻很保守,不太肯發表,要作朋友很難,但是作了朋友那倒是很好的朋友,大家很講交情。但是美國人不是這樣,他看見你,嘴裡非常甜、態度也非常親密,那真好像與你刎頸之交。但是明天你如果在路上碰見他,向他打招呼,他也許會對你看看,不知道你這個人是誰。中國的學生到了那裡,因著風俗人情不大一樣,有的人就受了迷惑。 所以我盼望要到美國去的青年弟兄姐妹,特別是姐妹們要小心,你們不要把這件事看得太重。如果有的同學對你們有一點來往談話,甚至與有一些很隨便的舉動,你們不要把它看得太重。在那裡的社會,社交是完全公開的,太隨便。—— 江守道《一九六四年在臺灣所釋放的信息》 【關於青年弟兄和姊妹的交往】關於男女的交往,我認為說:一個基督徒正當的路,一面不是自由的,公開的社交;另外一面也不是完全隔離,大家保持距離。在我的感覺裡,乃是中庸之道。一面弟兄姐妹應當有一種接觸,彼此有一點認識。但是另外一面也需要父母,或者年長的弟兄姐妹,在旁邊作一點保護的工作。如果說到差不多的年齡,應當進行婚事了,如果在你的裡面有一個理想的人,你不妨與你的父母,或者年長的弟兄姐妹談談這個問題。你不要在那裡確定說,只有這一個人,除了這一個人我就不嫁了,或者我就不娶了。這個還太早一點。你根本沒有與他接觸,怎麼知道他的光景呢?你應當把這些事情與年長的人談談,問問他們看,照他們的觀察,相配不相配、合適不合適。 你知道很多時候是不合適的,因為我們所看的還是根據外表。如果我們虛心,就應當與年長的弟兄姐妹父母談一談,把心裡的事情告訴他們:讓他們印證一下。如果他們認為說:照他們觀察的,或者根據他們所打聽的,並不合適,你最好能虛心接受。如果他們印證說:這個也許有可能性,那麼你不妨經過他們的許可介紹,有一點有限度的來往。我所謂有限度的來往,是指著大家除了聚會以外,也可以接觸,弟兄可到姐妹家裡坐坐,姐妹也可以到弟兄家裡坐坐。不過,在這裡要注意三件事: 第一,當弟兄姐妹來往時,不要就存著一個觀念說:這樣來往就非結婚不可。如果你有這樣的觀念,那不要來往就結婚吧。千萬不要存著這個觀念。你應當記得說:這樣的來往不過是彼此有一點認識,看看是不是合適。如果不合適的話,經過幾次的來往就清楚了,就可以停止了。在這樣的保護之中,就不會出事情。不過要記得:如果停止下來,兩個人不要像仇敵,還是弟兄、還是姐妹。你不要受傷,因為在起頭大家是講明的,是試試看。 第二,不要一個時候和幾個人來往,在來往的時候要稍微專一一點。 第三,這樣的來往,不要太久。時間越長,問題越多。這樣的來往,只要有幾個月,事情就應當解決了。因為人總是人,在起初的時候,大家都把好的擺出來,你也吸引我,我也吸引你。如果來往多一點,那麼裡頭壞的也出來了。所以還是盼望快一點決定。等決定了以後,那個壞的顯出來,不但沒有害處,並且是個很好的操練。—— 江守道《一九六四年在臺灣所釋放的信息》 【要去美國留學者應當注意】順便我在這裡提起,如果你們預備到美國去讀書的話,那麼我把我的意見告訴你們:如果你們已經有了意中人。同時也已經有了來往,來往的結果也不錯,大概是可以了,那麼,如果你們要出國的話,倒不如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再走。因為如果你到了美國,環境一改變,有的時候就發生問題了。弟兄也好、姐妹也好,可能要發生難處。所以我勸你們不要訂了婚出國。你如果訂了婚出國,你可能說:只有訂婚,還沒有結婚,我把它解除了吧!如果你結了婚出去,不論如何你總是有一點約束了,你在社交的事情上就會小心一點,免得對不起對方。那麼你在那裡過了一二年,也許你開始作一點事,你就可以申請家眷的名義,把家人帶到那裡去,這也是一條可走的路。 當然,這樣的分開不是太好,最好沒有這樣的事。如果你預備出國,你也沒有什麼意中人、也沒有什麼來往,你可以稍微把這事放一放,等到了美國再說。因為到了美國,你的眼光變了,你的感覺也變了。那時你如果在這裡有什麼牽累,兩面為難,在感覺上就非常痛苦。所以我勸你們到美國去的人,要麼索性不要提這事,要麼解決了再去。不要掛在那裡,兩面掛心,那實在是很難的事情。並且時間拖長了,我怕會有變化。你不要說,你是很愛主的人,你不會變;人都是靠不住的。所以我們還是要謹慎一點,仰望主的憐憫。 我只能把我裡面的感覺交通給你們,作為一個參考。我相信這個婚姻的問題,不僅是青年弟兄姐妹的問題,也是整個教會的問題。盼望多人關心、代禱、幫助。 —— 江守道《一九六四年在臺灣所釋放的信息》 【信與不信的】香港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學生往外國升學或深造。他們大多往一些先進的工業國,繼續研究一些本地未能開設的學科。另一方面,香港學生絕大多數都有機會聽聞福音,因為自小就知道耶誕節、復活節和受難節,也略為知道耶穌是誰。但在中學畢業時成為基督徒的平均來說不到十分之一。可是不少留學生到了北美之後卻重新接觸福音,並且相信了主,也成為熱心的基督徒。 王博士和陳博士都屬屬於這些在外國信主的學者。他們二人返香港後各自找到了在專上學院的教席,從事教學和研究,又同時在港娶了妻子。陳博士是在教會內認識他的太太,所以二人婚後繼續同心事奉主,參加各樣事奉,十分忙碌,也帶領不少尋道者,尤其是青年人,認識真理。 但王博士是在一個宴會認識他的太太。王博士的母親看見兒子早過了卅五歲仍未娶妻,便為他著急,經常催促他,所以王博士認識這位元女士不久便成婚了。王太太也是知識份子,在大學任教多年了,雖然她自小就在基督教學校念書,卻拒絕福音,當然也不會跟隨丈夫返教會。結果在生下兩個兒子之後,王博士連教會也不去了。以前認識他的肢體都為他可惜,為什麼娶了不信的妻之後不單不能帶領她,反而連真理也離開了。雖然開心他的弟弟與他談及這些事,他卻支吾以對,不敢,也不肯面對問題,他們唯有為他禱告,希望他早日回頭。 「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林後六14)——蘇美靈《故事百感》 【不要同負一軛】有一個女信徒要想配與一個不信的人,就請司布真替他們證婚;並且固請說:她巴望到了時候領她的情人信主。 這位大傳道家就用他素來的好見識對她說:『下次那少年人再見你的時候,請你站在桌子上,他站在地下;試看:是你能夠提他上來呢,還是他能夠位你下去』『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你們務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林後六:14.~18.)——倪柝聲《造就故事(卷一)》[譯] 【與不信的結婚家庭難得安穩】范小姐未信主時,已經和邁威廉的兄弟杜威訂了婚。她得救後的第六天,對麥雅各提起她訂婚的事,並且再過五星期就要和他結婚。她在神面前覺得不敢和不信的人結婚;因為聖經說:「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林後六:14)。對於這事,並沒有人對她說過什麼話,乃是她自動感覺有這問題。她也預備好,情願毀去婚約,不願違背神的話。那時,麥雅各指給她看,他們所立的婚約是正當的,因為訂約時,他們都未信主。神的救恩永遠不能廢去正當的約。麥雅各同意一個信主的人不能和一位不信者結婚;但她這件事卻是例外。麥雅各告訴她,現在還有五個星期,她可以切切為他禱告,求神救他,也許神就在這期間救他。麥雅各和他的師母也要和她一同為他禱告。她可以隨時到麥雅各家裡一同為他禱告。感謝主,未到三星期,杜威得救了。神對於尊重他的人是沒有不賜恩的。神說:「因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藐視」(撒上二:30)。但在另一面,麥雅各說,我們有夠多的經歷告訴我們,信與不信的結婚,家庭是難得有安穩日子過的。 關於這件事,倪弟兄在初信造就婚姻這一篇裡說,主不要我們與不信的人結婚,這是相當清楚的。若有人已經與不信的人訂了婚,最好不信的未婚夫,或不信的未婚妻,自動地來解約,否則,基督徒不能因著自己信了主的緣故隨便毀約。因為約在神面前都是聖的。你如果能夠向他提議分開,這是好的事。他可以提議分開,你也可以提議分開。他如果一定要你履行婚約,你就必定要履行。但在這裡有一件事你可以做,就是和對方先約好,你說:「我定規娶你,或者嫁你,不過有幾件事在沒有結婚之前,我要和你講好。那幾件事呢?第一,你必須給我自由事奉主。第二,如果將來有兒女,必須按著主的教訓來養育他們。你信不信是你的事,但是我們的兒女,必須照主的教訓來養育。你如果覺得好,就好;你如果覺得不好,就解約。」如果這樣作,可以稍微減少一點難處。——林元度《造就故事真理與靈命》 【貌與德】許允娶了阮衛尉的女兒為妻,見她的相貌奇醜,不肯和她同室;經朋友相勸,才肯入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