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主题目录

 

卖主的加略人犹大

 

【加略人ISCARIOT我这话不是指着你们众人说的;我知道我所拣选的是谁;现在要应验经上的话,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我要先告诉你们,叫你们到事情成就的时候,可以信我是基督。……耶稣……心里忧愁,就明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门徒彼此对看,猜不透所说的是谁。有一个门徒,耶稣所爱的,……使就势靠着耶稣的胸膛,问他说,主啊,是谁呢。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作的快作吧。同席的人,没有一个知道是为什么对他说这话。……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他既出去,耶稣就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神在于身上也得了荣耀。神要因自己荣耀人子,并且要快快的荣耀他。(约十三1832)

犹大被称为加略人,因为他来自犹太的加略城。他不像其他的使徒,他并不是加利利人。因此,他可能觉得比他们优越,然而,他的内心却像圣经历史中违背神的人一样的黑暗。他与基督的关系,只会加增的完美而已。主耶稣早知道他是个贼,又是出卖的,却仍对他存无限的温柔忍耐,从来不用眼神或言语叫其他十一位门徒晓得这个加略人是假冒为善的。因着这个关系,主的心必定深受苦楚,但却从未止息丰盛的慈爱。在最后的晚餐中,蹲下来为犹大洗脚。既然这个最后的举动还不能改变他,主就任凭犹大偏行己路。即使这样完全的爱也对他无济于事了! ―― 华思德《默想圣经人物》

 

 

加略人犹大

 

     经文:路加六章十二至十六节,廿二章一至六节,使徒行传一章十六至廿节。

    福音书中三次记载十二门徒的名字,都是以西门彼得为首,以卖主的加略人犹大殿后(太十:~24,可三:1619,路六14:~16)。到使徒行传再次记载十二门徒的名字时,很可惜,殿后的加略人犹大都不见了,因为他已经卖了主耶稣,用他作恶的工价,买了一块田,以后出去吊死了,以致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徒一:1318)。

许多人替这个叛徒打抱不平。有的说:为什么主耶稣要拣选他呢?明知他贪心,为什么要让他管钱袋呢?犹大卖主是应验了先知的预言,自告奋勇去担当罪名,不是该领功吗?岂能加上罪名?近代的人更解释他是爱国份子,激烈的革命家,看不惯主耶稣的不务实际,只空洞说教,才将他出卖的。事先犹大并不知道祭司长那批人会这么凶狠地对待耶稣,钉他十字架;因此事后犹大懊悔了。他是应该得救的。我们来看看圣经怎么记载犹大,让我们用三个角度来研究他。

 

一、加略人犹大

    加略可能是帕勒斯坦最南端的一个村庄,与以东地交界的地方。主耶稣其他的门徒,都是清一色的加利利人,故此,犹大是加略人中得天独厚的一个。主从起初就知道犹大不信他,以后还要卖他;却拣选了犹大,将管钱的重任交在他身上,并且三年之久与他同出入(约六:6471)。这件事实说明了主的慈爱和忍耐,在罪人身上总不放弃最后的一线希望。

    今天教会里,有许多别有用意,另有目的的人。他们虚假的工夫做得十分到家,祈祷唱诗,聚会布道,样样都学得很像,除了「知道万人的心」的神以外,没有人识破他们假冒的行为。但神容忍他们好像容忍麦田里的稗子一样,到收割的时候才一拼处理。那时,麦子收进仓里,稗子却捆成捆,留着烧。

但愿你不是这样一个硬心不信的人,要知道外表的行为不能救你,出入教会的经验也不能救你,唯有用信心接受主耶稣,承认他是你的救主,承认他是永生上帝的儿子,是基督,才能得救。

 

二、卖主的犹大

    我们不知道犹大为什么跟从耶稣,也没看见圣经记载主呼召他。如果说他卖主是为了激烈的爱国心,三年之久并没听见他向主建议什么行动;甚至众人强迫主作王的时候,也不见他出来助阵。但是马利亚献香膏的时候,听见他说话了: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使徒约翰接着注明: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约十二:56)。由此可知,他最关心的是钱,他贪图的是利。一个贪图财利的人,很容易接受魔鬼的试探,于是祭司长约定好给他卅两银子的时候,他就答应找机会,趁众人不在跟前的时候,把耶稣交给他们。

    圣经明明讲:这时,撒但入了那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心(路廿二:2)。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约十三:2)。可见犹大是被魔鬼利用,做魔鬼的工具,并非存心要应验先知的预言。主耶稣自己说得很清楚:人子必要去世,正如经上指着他所写的,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太廿六:24)。

犹大不仅虚假,贪利,且奸诈。他带了一批兵丁到客西马尼园来捉拿耶稣,那时因天黑,怕兵丁看不清人,他就跟他们立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可以拿住他。犹大随即假惺惺地走到耶稣跟前说:请拉比安,就与耶稣亲嘴。以一个吻来出卖主,多么奸诈!在犯罪的时候还用礼貌的方式,还想欺骗受害者,还想装成驯良的小羊。这是魔鬼手中的工具,被魔鬼控制的人才做得出来。我们当如何谨慎,不给魔鬼留地步。

 

三、灭亡之子的犹大

    主耶稣离世前为门徒祷告时,内中有一句说:我与他们同在的时候,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了他们,我也护卫了他们,其中除了那灭亡之子,没有一个灭亡的,好叫经上的话得应验(约十七:12)。此句话肯定了犹大的不得救。并不是主不救他,主给了他门徒的职    务,给了他三年的机会;是他自己甘愿沉沦为灭亡之子,甘愿丢弃使徒的位分,往自己的地方去了(徒一:25)。正如犹大书中描述的那种人:他们有祸了!因为走了该隐的道路,又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并在可拉的背叛中灭亡了(犹11)。

    十二门徒中为首的彼得,也在主受难的时候跌倒了,三次不认主。但他想起主所说的话,就出去痛哭悔改。犹大看见主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块钱拿回去,承认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祭司长和长老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吧!犹大果真自己承当,把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太廿七25)。真可惜!魔鬼利用完了他,就把他丢在一边,让他自己去懊悔,毁灭,永远痛苦。地狱里的人都在懊悔,都在自责,为什么要上魔鬼的当?但可惜太迟了!做灭亡之子只有走上灭亡的道路。两本福音书都把马利亚献香膏和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商量卖主的事连续在一起,可见犹大受了马利亚事件的影响。她为了爱主舍弃卅两银子,他却为了想得卅两银子而卖主,恰恰相反。她看为最宝贵的是主,他认为最有价值的是钱。结果她打破玉瓶,留芳百世;他却破了肚肠,遗臭万年。她不过是接待主的姊妹,他却是榜上有名的使徒。我们能不谨慎自己的脚步,紧紧跟随主吗?── 耶稣十二门徒(史祈生)

 

【加略人犹大】

   一、得使徒职分(可三13~19)

   二、受耶稣警戒(约六70~71)

   三、作假善之人(约十二4~5)

   四、常偷取公款(约十二6;出二十15;多二10;提前六810)

   五、将恩主暗卖(太廿六1~514~16)

   六、蒙耶稣洗脚(约十三2~510~11)

   七、再受主警戒(约十三182127~30;诗四十一9)

   八、让魔鬼入心(路廿二3;约十三27~30;雅四7)

   九、以亲嘴为号(太廿六47~50;路廿二47~48)

   十、把银钱丢弃(太廿七3~5首句)

   十一、因后悔自缢(太廿七4~6;徒一18~19;太十六26;箴十2;十六8;传五12后半;参书七1~26;王下五1~27;徒五1~11;俗语说,既然有财人不在,何如人在少有财)

   十二、归自己地方(徒一25;约十七12)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加略人犹大(徒一25)

   一、所居的位分(徒一17;可三13~19)

   二、所存的心意(约十4~6;路廿二3~6)

   三、所受的感动(约十三2)

   四、所得的警戒(可十四18~21)

   五、所遭的充满(约十三27)

   六、所作的恶事(可十四43~46)

   七、所收的结果(太廿七3~5)

   八、所获的名号(约十七12)

   九、所归的地方(徒一25)

── 丁良才《经题模范》

 

【犹大与彼得对比】

   一、都曾受撒但驱使(太十六22;约六70)

   二、都曾敢背逆耶稣(太廿六14~1647~50;可十四66~70)

   三、都曾因己罪懊悔──但犹大不过是后悔而已,彼得却是悔改了(太廿七3~4;廿六65)

   四、其结局判若天渊──犹大自缢而死,往自己的地方去;彼得却是蒙了赦免,多年热心服事主(太廿七5;徒一25;十五6~7)

── 丁良才《经题模范》

 

【灭亡之子】

   一、犹大得灭亡之子的名号(约十七12)

   二、犹大有灭亡之子的行为(约六70~71;十三1821;参八44)

   三、犹大受灭亡之子的报应(徒一25)

── 丁良才《经题模范》

 

【卖主的加略人犹大】

本课主要经文:马太福音廿六章十四至十六节,四十七至五十节,廿七章一至十节

  一、身家背景

        1. 名称:本名犹大(Juda)。在中文圣经中被称为犹大的,旧约有八位,新约有六位。为了区别,这位犹大通常按其出生地,被称为加略人犹大",或卖主的犹大"。主耶稣曾称他为魔鬼"(约六71)及灭亡之子"(约十七12)。使徒约翰称他为贼"(约十六6)。

        2. 家世不详。出生地是南部犹太地的小城加略希斯仑,不像其他使徒是北方加利利人。历史学家De QuinceKazantzakis认为他原是歹徒,后来改变了,被带到耶稣门下。

        3. 个性:精明,善于理财,有贪心(约十二62)的习性。

  二、时代背景

         1. 世界和犹太局势:与施洗约翰相同(见本书第五课)

  三、关系人物

       长辈/亲人  父:西门  老师:主耶稣

       朋友/同工  同工:十一使徒

         仇敌  魔鬼  祭司长、长老

  四、一生主要事迹

         1. 蒙召为使徒(路六12-16

         2. 负责管理钱财(约十二4、6)

         3. 责难伯大尼的马利亚打破香膏(约十二5

         4. 卖主而后自杀(太廿六14-1647-50,廿七1-10;可十四10-1143-45;路廿二3-4;约十八1-5;徒一16-20

  五、观察本课主要经文的史实:犹大卖主而后自杀

        1. 时间(when):犹大卖主的事件,发生于主耶稣公开传道第三年的逾越节。主耶稣在逾越节前二天(即尼散月十二日,星期三),即已预言要被交给人,钉在十字架上"。当时犹太人的领袖已决议用诡计捉拿耶稣,犹大自动献策,愿作内应。这时撒但已进入他的心,卖主的事件,终于在逾越节前夕的深夜时发生。

        2. 地点(where):逾越节前夕的最后晚餐"席上,主耶稣对门徒作了很长的教导、应许和临别祷告后,走到耶路撒冷城外,过汲沦溪到客西马尼园,在园中祷告。就在这园中,犹大率领兵丁来捉拿耶稣。

         3. 方式(how):犹大索价三十块钱后,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将耶稣出卖。他带领祭司长、守殿官、长老,还有一队罗马兵丁及许多带刀棒的差役,显然有周详的计划,志在必得,且防止民众暴动。他以问安的亲嘴"动作为暗号,实行出卖的诡计。这一切邪恶的方式,均事先设谋计划(可十四44)。他的阴谋虽成功,但耶稣被捕后,他却后悔,还钱被拒后,以上吊的方式自杀身亡。

  六、解释并归纳犹大在事奉上的失败

        1. 为甚么犹大会从尊贵的使徒沦为出卖主耶稣的叛徒?

犹大的失败,并非一日造成的,而是个渐进的过程:

               1)犹大与其他使徒一样,是被主亲自拣选、呼召的。他曾聆听主的信息,出去传道,医病赶鬼,亲见神迹奇事。然而,他虽有事奉的机会、恩赐、表现,却对主一直没有真正的信心(约六64)。正如登山宝训"中所描述的恶人",他们口称耶稣为主,也传道、赶鬼、行异能,却与天国无份无关(太七21-23)。他们身"在服事的团队中,心"却不属于所服事的主。

               2)他有贪爱钱财的弱点

         他负责保管行囊,常"盗用公款(约十二5-6),而且视马利亚献香膏为浪费"。撒但就利用这一弱点进入他的心"(路廿二3),使他见利忘义,出卖主耶稣;真正是为利往巴兰的错谬里直奔了"(犹11)。

               3)他忽略主耶稣一再的提醒,失去了及时悔改的机会。

         最后晚餐"前,主为他洗脚(约十三2-5)主暗示门徒不都是干净的(约十三10-11主藉递饼明指犹大就是卖主的人(太廿六20-25;约十三25-26犹大吃饼后,再次让撒但入心(约十三27主耶稣再次提醒犹大,已知他要做甚么(约十三2730在客西马尼园中,主再次对犹大说话(太廿六50)。

         他任凭自己的心刚硬,一再忽视回转归正的提醒,正如任я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的人(罗二5)。难怪主耶稣会说: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太廿六24

        2. 犹大真的后悔卖主吗?

               1)犹大为甚么会自杀?国际圣经协会的《圣经 灵修版》的注解说当初犹大出卖耶稣,可能企图迫使耶稣去发起一次革命来对抗罗马"(新约87页)。魏斯比(Warren Wiersbe)在《作个忠心者》一书中,也认为当耶稣重复地拒绝成为一位政治的弥赛亚时,犹大转而反对他"(284页)。然而,当犹大看见耶稣被打受辱,且无辜"被公会判决死罪后,他就后悔"了。主耶稣过去的美善一定唤起他的回忆,让他后悔竟以卖奴隶的价钱出卖了耶稣(出二十一32),他发现得到三十块钱的快乐不能代替心中的懊恼。他想退还这血钱给祭司长,去换取耶稣免罪却被拒。一种绝望的心情迫使他以自杀偿命。

               2)犹大的后悔,仅是自认为有罪了"。他充满了罪恶感,和对罪恶之结果的恐惧。这种后悔"(seized with remose)是一种受骗、做错了判断的后悔;他靠自己的力量自责,不是面向主的认罪悔改(repent)。他宁愿回去找祭司长,用自己的方法脱罪,却不愿回到主耶稣和众使徒当中求饶恕、得赦免。

  七、归纳与应用:事奉者的监戒

        1. 犹大的失败,是个渐进的过程。今日一个事奉者的失败,也往往不是突然堕落罪坑中(fall into sin),而是逐渐滑跌下坡,越陷越深(slide into sin)。

        2. 犹大的弱点是贪财。事奉者的弱点若不儆醒对付,会被魔鬼乘虚而入,要防微杜渐。一个小小的破口,可使一座堤坝溃决。请自省:你目前有甚么隐而未现的破口吗?(如:急躁、胆小、情欲、懒散、虚荣……)快求神光照、医治、对付!

        3. 事奉者极易受到名利的诱惑,必须谨慎自守,且与清心爱主的人彼此规劝,互相提醒(accountable to each other)。

        4. 一个事奉者可能有外现的恩赐,有优越的地位;但他内在的生命却可能像犹大一样贫乏可怜之至!我们自己必须谨守里外如一(consistent),也关心同工内在生命的成长、过于外在恩赐的追求。

        5. 当日魔鬼攻击主耶稣,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外面凶恶的祭司长、官府、兵丁,而是利用主耶稣的心腹门徒犹大。今日教会中也要慎防假先知、假弟兄和似是而非的异端进来鱼目混珠。

        6. 主耶稣多次给犹大悔改的机会。今日主耶稣也藉圣灵的感动,遭遇的事件、疾病、苦难,讲台的信息,弟兄姊妹用爱心说的诚实话……不断提醒我们。要及时悔改,不要执迷不悟,免得后悔莫及。

 作业(讨论题目)

   . 在圣经人物中,有哪些事奉者曾经失败?他们失败的原因是甚么?他们的结局与犹大有何异同?请列举至少三位(如:亚伦、巴兰、亚伯拉罕、罗得、参孙、扫罗、大卫、乌撒、以利亚、约拿、彼得……)。

   . 曾有人说:犹大卖主,主早已预知。因此他的行为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不应由他负责;犹大还可说是促成耶稣拯救世人的功臣呢!"请指出此言错谬之处。

答案

   一、圣经中的三位失败者

   人物    经文 失败的原因    过程        结局

   巴兰    民廿二- 1.贪婪钱财     1.神明言禁止 与米甸人同亡

         廿五9        2.爱受尊荣     2.巴兰一再求问,

         三十一;       3.明知故犯       试探神

         彼后二           3.忽视驴子的警告

         15;犹11          4.咒诅反而祝福

         启二14          5.献毒计勾引以

                       色列人犯罪

   参孙    士十三- 1.违犯拿细耳 1.娶非利士女子为 1.被割双眼,铜链

         十六;     人条例          妻被骗           拘索,监里推磨;

         来十一32      2.迷恋外邦女 2.到迦萨住妓女家中        最后与非利士人

                 子,放纵情欲              同归于尽

               3.匹夫之勇      3.迷恋非利士女子 2. 临死前知道悔改,

                       大利拉。她三次迷          并仰望神杀敌建

                       哄参孙,终于出卖他      功,被列入信心伟

                           人之中(来十一32)

   彼得    太廿六     1.过分自信     耶稣被捕后,彼得单独        1.他能回想主的

         3175         且自夸        跟进大祭司的院子。当           警告,痛哭悔改

         路廿二   2.忽视主三次 耶稣被审时,他因被认        2.他回到使徒当中,

         3134         警告(太十六    出,竟三次否认主          不自绝于同工和

         5462     23;路廿二31                 肢体关系

                 太廿六3440                3.主复活后仍顾及

               3.单枪匹马入             他,向他显现并

                 敌营(太廿六69)             个别召见他(可

                           十六7;约廿一

                            1-14

   二、犹大是十架救恩的功臣"吗?

         主耶稣十字架上的代死和救赎,是神在万世之前预定的旨意,若无犹大卖主,也会成就。主耶稣早就预言:人子必要去世,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太廿六24)他出卖主耶稣,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成为魔鬼利用的工具。他必须自己担罪,所有参与这罪行的人都是自取其祸。正如雅各书一章十三至十五节所说: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 苏桂村《圣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