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中古教會()──教皇權勢極盛時期

(主後1073 ~ 1294)

 

【貴鉤利七世】()希爾得布蘭的早年:約於主後1020年,希爾得布蘭(Hildebrand)出生在義大利一個窮苦的家庭。他有一位叔父是羅馬聖瑪利修道院的院長,希爾得布蘭便在這個修道院受教育。他在修道院裏,深受當時正盛行於西歐的「克呂尼運動」(Cluny movement)的影響。那時教皇制度腐敗,教會淪於最黑暗的時代,克呂尼革新運動成為改善教會屬靈光景的強大力量。

       ()立意改革教皇制度:希爾得布蘭也受奧古斯丁鉅著「神之城」的影響,所以他一生最高的理想,就是要在地上建立一個「神的國度」。他深信,教會就是神所預備以實現這個國度的實體。在他的觀念中,教皇乃是代表基督(Christ's vicar)作教會的頭,因此教皇高於地上一切的權勢,包括國王、皇帝及所有人民。

       ()歷任六位教皇的總參謀:從主後1049年起,至1073年止,希爾得布蘭在二十四年中,先後擔任了利奧九世、維克多二世、司提反十世、本泥狄克十世、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大二世等六位教皇的總參謀。他是教皇背後真正掌握大權的人。是他使利奧九世不遺餘力地推動革新,下令:(1)絕對禁止神父結婚;(2)不得實行聖職買賣;(3)非經聖職人員及會眾選舉,沒有人可擔任教會職務。也是他遴選贊同克呂尼運動的尼古拉二世和亞歷山大二世,將他們送上教皇的寶座。

       ()奠立教皇的權威:在希爾得布蘭的強力輔佐下,尼古拉二世於主後1059年一面廢止「平信徒授衣禮」,一面又宣佈新的教皇選舉制度。此項制度除後來稍有修正外,大體上沿用至今,其主要目的是要把選教皇的大權,自羅馬貴族及德國皇帝的手中釋放出來。當前任教皇去世時,先由紅衣主教們提出繼任教皇的名字;待紅衣主教作出抉擇後,他們再徵求羅馬的神父及百姓的同意。

       亞歷山大二世使德國兩個最強的大主教為買賣聖職行補贖;他又不許亨利四世與皇后離婚。此外,亞歷山大二世批准諾曼第威廉公爵進攻英格蘭;又許可義大利南部諾曼人征服了西西里。這樣,就將教皇的權威置於俗世政治權威之上。

       ()希爾得布蘭成為教皇:主後1073年,在一個意外的情況下,他自己成了教皇。那時,希爾得布蘭正在拉特蘭宮主持亞歷山大二世的喪禮,群眾們突然高呼他為教皇,他們狂熱地將他抬到聖彼得教堂,把他放上教皇座位,奉為教皇。就這樣,希爾得布蘭未經提名選舉,沒有按主後1059年宣言的規定而成為教皇。只是,過不久,紅衣主教們舉行了一次正式投票,追認此事合法。

       ()屈辱德皇亨利四世:為了將授衣給主教的權利自皇帝手中轉移到教皇手中,終於在教皇貴鉤利七世和德皇亨利四世之間,爆發一場激烈的摩擦。主後1075年,亨利四世趁著他在軍事上大獲全勝的時機,公然違反教皇禁止平信徒授衣禮的宣告,而給三位主教行了授衣禮。對此,教皇貴鉤利送了一封措辭嚴厲的譴責信給德皇亨利。亨利接信後勃然大怒,遂召開主教會議,會中宣佈不再尊奉貴鉤利為教皇。隨後,教皇在羅馬的一個會議中,宣佈革除德皇的教籍。

       於是,德皇頒了一道諭令給羅馬百姓,要求將教皇逐出羅馬城;在這同時,教皇也送了一封信給德國百姓,叫他們另選新王,除非亨利悔改。結果德皇的諭令,沒有羅馬人理會;而教皇的要求,卻在德國掀起了熱烈的反應,德國的貴族們舉行一次會議,大部份人主張立即廢黜亨利。在這危急的情況下,德皇亨利四世不得不屈尊降卑,親自爬越冰凍的阿爾卑斯山,前往求見正赴奧斯堡會議的教皇,向他認罪,懇求赦免,因而獲得教皇的赦罪,並解除了他「革除教籍」的判決令。

       ()死於被放逐途中:上述事件,僅暫時結束教皇與德皇之間的摩擦,但是彼此的嫌隙,並未過去。接下來是一片混亂的局面:在德國有了兩個對立的皇帝──亨利四世和另一新皇魯道夫;在羅馬也有了兩位對立的教皇──貴鉤利七世和另一稱為「反教皇」(Antipope)者。後來魯道夫死於和亨利的戰事中,亨利遂率軍攻取羅馬;貴鉤利求助於義大利南部的諾曼人,雖迫使亨利退出羅馬城,但因諾曼人大肆屠殺劫掠羅馬,導致羅馬人對教皇心懷忿恨,使貴鉤利無法再立足於羅馬。主後1085年,他在隨諾曼人南行途中去世。他臨終時說:「我所愛的是義,恨的是不義,所以我死在外地。」

       ()渥木斯協定(The Concordat of Worms):貴鉤利死後,為「授衣禮」的鬥爭,又繼續了三十七年。主後1122年,經過長期疲憊的鬥爭,終於訂下了雙方同意的渥木斯協定。根據協定,由教皇在敘任主教的「授衣禮」中頒賜屬靈職位的象徵(戒指與杖),而皇帝則以「權杖之觸」頒賜封地。── 黃迦勒《教會歷史》

 

【十字軍運動】()十字軍東征的背景:回教徒於第七世紀中葉,攻取了聖地,不過仍准許基督徒為著宗教的目的去耶路撒冷朝拜。直到十一世紀時,聖地落入土耳其人手中,他們對基督徒之巡禮聖地,絲毫不表同情。而千百年來,羅馬教會極力提倡人們往聖地朝聖,作為受水禮後犯罪得蒙饒恕的方法。故此,土耳其人的敵視態度,激發了西歐的基督徒,要把聖地從回教徒手中收復回來。

       主後1054年,東西方教會分裂;1070年,土耳其人佔領巴勒斯坦,更進而威脅康士坦丁堡;1073年,貴鉤利就任教皇。在危急的情況下,東羅馬皇帝向教皇貴鉤利求救,幫助他們抵禦土耳其人,並且應允教皇,如果教皇給與援助,他將終止東西方教會的分裂(當時東方教會控制在東羅馬皇帝手中)

       東羅馬皇帝的請求使教皇大為動心,因為歷史上再也找不到這麼好的機會了。貴鉤利以為他可能同時完成三件大事:(1)保全東方教會,使不致落入回教徒手中;(2)東西方教會再度合一,醫好分裂的創傷;(3)建立全球性、宇宙性的教皇統治。所以他計劃親自帶領五萬軍人,前去「與神的敵人爭戰,直到耶穌基督的墳墓所在地。」然而這個計劃卻因他捲進與亨利四世授衣禮之爭,而無法實現。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主後1095年,教皇烏耳班二世(Urban II)在法國克利孟特(Clermont)公開演講,題目是「聖地與土耳其人」。他的言辭煽起了群眾的情緒,在他的號召下,成千上萬的人願意前往聖地,要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回耶路撒冷與耶穌之墓。每一個參加的人,都在袖子上綴一個「紅十字」,作為赴聖地的記號,於是形成了一支「十字軍」,要為基督教打聖仗。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於主後1096年出發,從歐洲各國集結了約五十萬人。當這支沒有紀律的烏合之眾向東進軍時,所到之處,盡成荒場。經過了三年,終於奪回了耶路撒冷,在巴勒斯坦設立了基督徒的王國,由十字軍武士們統管。那時十字軍內所剩的人,不到四萬。等不多時,回教徒復又來攻巴勒斯坦,他們被迫與回教徒訂立和約。雖然這第一次東征所建立的王國,維持了八十多年(直到主後1187),但卻是一個衰弱無能的政府。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主後1147年,為著援助搖搖欲墜的耶路撒冷王國,再次東征。這次是由法國的路易七世和德皇康拉德三世領軍。路易七世參加十字軍的目的,是為了自己放火燒燬一間有一千二百人在內的教堂而贖罪。由於路易和康拉德不和,是次出征失敗,結果大部分十字軍未能到達聖地。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主後1187年,耶路撒冷落入回教徒撒拉丁(Saladin)手中,於是英王獅心理查(Richard I, Lion-Hearted)、法王腓力(Philip Augustus)及德皇腓得力巴巴羅撒(Frederick Barbarossa)組織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德皇在途中不幸溺斃,法王半途而回,唯有英王獅心理查到達,但也只與撒拉丁訂立協約,准許基督徒朝拜聖墓(Holy Sepulcher),即耶穌之墓。

       ()其餘十字軍東征:連同上述三次,大多數史學家認為十字軍東征一共有八次,另有一次是悲劇性的「孩童十字軍」,前後共持續二百年之久。沒有一次東征達到目的,長久下來,教皇越來越不易激起東征的熱情。因此,到第十三世紀中期,它默默自歷史上消失,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人纔自土耳其人手中奪得巴勒斯坦。

       ()十字軍東征的影響:十字軍運動帶來如下的結果:(1)破除了舊日的隔離,促進基督徒國際間的大交流;(2)康士坦丁之陷落,延緩了三百年,使中歐鞏固基礎,免於回教徒之侵佔;(3)根本破壞了封建的貴族政治,並促進了君主政體之成長;(4)促進工藝、商業、製造、文學之復興;(5)使教皇成了西歐的最高統治者,號召一些效忠於他的俗世君王,去對付不肯服從他的所謂「異端者」;(6)養成一種宗教的不能容忍之精神,並為羅馬的異教裁判所之先導;(7)喚起了一種對古聖遺物和聖地的興趣;(8)打開了許多西方人的眼睛,叫他們看見一個新的世界。從此以後,西方人也多有與東方人交往的思想,東去傳道者日多。── 黃迦勒《教會歷史》

 

【依諾森三世】依諾森三世(Innocent III1198~1216)擔任教皇時,是教皇權勢的巔峰時期。他運用權術,貶去皇帝的帝位,強使西班牙和法蘭西的君順服他的威勢,要各國向教廷納年捐,而最奇觀的一件事,是把英王約翰屈辱了。藉著禁令與其他強制辦法之施行,依諾森三世把每一個屬世政府都收服在自己的權下,他宣稱他是神統治世界的直接媒介,他也實際這樣做到了。

       1215年第四次的拉特蘭會議,是羅馬天主教正式統治高峰的標記。這個會議所表現的普世屬靈、屬世政權對教皇的一致順服,不是絕後也是空前了。康士坦丁堡的主教,從前本是一個強大的對手,現在也要俯首跪下了。至此,羅馬主教果然成為屬靈與屬世的普世之主。偉構完成了,它的建立者以為它是永遠的,但不到一百年,它卻開始瓦解。

       依諾森三世是第一個使用「基督的代表」(Vicar of Christ)這個名號。他宣稱彼得和他的繼承者傳留下來的管治權力,不單是對教會,而是對整個世界。他認為教皇這個職務是「半神」的,處於神與人之間;在神之下,卻在人之上。他自稱為麥基洗德,是有祭司身分的君王,要使世上出現一個集中合一的基督教社會。教皇在一切人類屬靈與世俗事務上有無上權威的理論,被依諾森三世實際施行了。他使國王成為他的藩屬,設立「異端裁判所」,推動第四次十字軍,引領舉行第四次拉特蘭會議。依諾森在位期間使百姓所流的血,較任何一教皇都多。持異議者都不被容忍,受到嚴厲的對付。── 黃迦勒《教會歷史》

 

【反對教會世俗化的清流】正當依諾森三世控制了整個基督教王國時,羅馬大公教會世俗化,教皇沉醉於權力中,引起有些人開始公然的或暗中的抗議。較著名的有兩班人:

       ()迦他利派(Cathari):迦他利派又被稱為亞爾比根派(Albigenses),因為他們有很多人居住在法國亞爾比(Albi)。在教會理論方面,迦他利派認為真正的教會是永恆的,並毋需以高壓手段來維持它的存在。「迦他利」就是潔淨之意,亦即清教徒(Puritan)的意思。他們的教師們無畏地批判教會儀式上的各樣錯誤,藉著傳講神的話,帶領弟兄們進入新的生命。在這些教師之中,有兩位特別出名:一位是在布律依的彼得(Peter of Brueys),另一位是在克呂尼的亨利(Henry of Cluny)

       迦他利派熱心研讀新約,宣揚其道德及強調愛,又用白話翻譯新約。他們堅持有二個教會:真正的教會就是他們自己,另一個邪惡的教會就是羅馬教廷。他們公然而直接的對羅馬教廷作出批判,遂帶來可怖的鎮壓。

       ()瓦勒度派(Waldenses):瓦勒度派這個名稱最初是指一批住在阿爾卑斯山南部山谷中的信徒。有人猜測這個名稱是由一個里昂(Lyons)的商人彼得瓦勒度(Peter Waldo)之名演變而來的。但他並不是瓦勒度派的創始人,他不過是在他們中間的一個傳講神話語的人,殷勤服事,頗受人尊敬。

       瓦勒度派信仰建基於聖經多於其它人為的信條。他們拒絕承認教皇與主教,並認為羅馬大公教會腐敗,沒有資格成為真正基督教會的領導者。他們堅信平信徒有權傳教,但亦有自己的教士組織。他們否定向死人禱告的能力、煉獄的教義、拉丁禱文、教會音樂、強制懺悔,以及除了聖洗、聖餐以外的一切聖禮。他們主張聖經纔是基督教的表徵,而不是十字架。他們不肯頌讀使徒信經,也不肯敬拜聖徒、偶像和聖物。── 黃迦勒《教會歷史》

 

【異端裁判所】多米尼古(Dominic1170~1221)所組織的教派,原初的目的是在藉著講道,要把異端者挽回到羅馬大公教會裏來。1233年後,多米尼古教派受託去把不奉國教者搜出來,加以懲處。

       異端裁判所(Inquisition)雖是依諾森三世時所開創的,但等到1223年貴鉤利九世時纔成為正式的官方組織。它是利用特別的教會法庭來對付異端。在教會早期,對異端的懲罰通常只是革除其信徒的教籍,肉體的懲罰是早期教父所不容許的。後來基督教成為國教,世俗公侯皆視異端為反對國家的罪行,遂充公財物,或甚至將他們判死刑。異端裁判所獲教皇授權可懲處信奉異端者死罪,於是燒死、切去耳鼻、舌頭、烙刑等各種極刑,無所不至。被控為信奉異端的人不准有律師,亦不可以查問誰是原告;孩童和罪犯的見證都可用作指證異端者,但不能為他辯護;被告在證實無辜前,一直視為有罪;懺悔可能得以減刑,由死刑改為終身監禁;一切為被告辯護的人都會被控教唆人信奉異端,並會受罰。── 黃迦勒《教會歷史》

 

【擁戴教皇的著名教士】()伯爾納(Bernard1090~1153):在教皇權勢高於世俗君王的時期,大部分聖職人員和修道士的屬靈情況,反而日趨下沉。然而,在這段黑暗時代中,也不是沒有真誠的基督徒;從中世紀許多詩歌中,可以看到深度靈命的流露;其中很熟悉的一首是伯爾納所寫的「至聖之首今受創傷」。伯氏曾寫信給教皇說:「誰能讓我在離世之前,看到教會恢復舊日的秩序?當日使徒撒網,是為得人,不為得金銀!」

       伯氏以講道著書博得大名,然而更受大家佩服的,是他活潑的信心,和清潔的行為。他信心和行為的特點,出於他常記念耶穌替世人受苦,因耶穌的愛,他就生出愛耶穌的心來。他說:「我們越愛神,就越知道神。」伯氏在當代宗教界影響力空前偉大,至今都承認他為中世紀聖徒領袖之一。伯氏且是一位殷勤努力致力於將基督徒帶回羅馬大公教會的人士。他口才出眾,精力過人,思想敏捷,並且擁有當時羅馬大公教會中很少有的特性,那就是品格高尚,所以後來路德和加爾文也對他稱許有加。但是他是一個極端不容忍的人,他苦毒地批評攻擊那些不受他們承認的創始人的團體,他說那種團體中的人乃是魔鬼之靈的傳人。

       ()法蘭西斯(Franciscus1182~1226):法蘭西斯於1182年生在義大利。父親是個富商,自幼過享樂的生活;二十歲時,因一場危險的疾病而歸向基督,從此以後,獻身過貧窮、慈善的生活。與他有同樣看法的人,也加入他的陣營,成立了「方濟會」。

       法氏堅持過貧苦生活,僧侶們必須親手做工,不計酬勞,也不可為明天憂慮,除了當天的必需品以外,其餘全部賙濟窮人。法氏酷愛一切被造之物,他甚至向小鳥講道,並以「貧窮女士」為他的情人,為她歌頌。他的口才極佳,藉講道,他感動了無數人心。

       法氏極為熱心,對主以及完善的品格有一份的狂熱。身體軟弱,但是為了宣教的異象,他遠赴埃及和敘利亞,向穆罕默德的信徒傳講基督。他當初為門徒所訂立的規條,後來反倒被募捐所取代,原本追求的貧窮反倒成了富足。這些規則一直腐化至成了捆綁人於羅馬大公教會的權威之下。法蘭西斯生前看到這些變化,使他哀痛至深,雖然後悔,可是他依然不改對羅馬大公教會體系的忠貞。── 黃迦勒《教會歷史》

 

【經院哲學的發展】十二世紀後,在西歐開始有一種的新興運動,這運動就是「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經院哲學之得名,是由於這運動是由當時的學府發展出來,並環繞這些學府裏的學者的著作而研究。這是一種新的學術傾向,研究信仰與理性、實名論(realism)與唯名論(nominalism)之間的關係。經院哲學的一大特色,就是利用哲學中的辯證法。他們努力而技巧地使用邏輯與形而上學去研究神學問題。經院哲學家的教學方法是用講授(lectio)和對辯(disputatio)方法。他們在公共場合中向聽眾講解其學說;或者當一種觀念提出後,其他人提出相反的見解,然後再對相反見解作出答辯,這種答辯方式是一種對原本觀念的演譯過程。經院哲學家典型的寫作方法是用「註釋」來對整體神學作出有系統的解說,這種方法稱為「綱領」。

       十二、三世紀,較出名的經院哲學家和大學教授有:安瑟倫(Anslem1033~1109)、亞伯拉德(Abelard1079~1142)、笏哥(Hugo of Victor1096~1141)、彼得倫巴(Peter the Lombard1100~1164)、亞伯特馬格納斯(Albertus Magnus1193~1280)、多馬亞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敦司蘇格徒(Duns Scotus1264~1308)等人,均被稱為「中世紀教授」;而其中最突出的人物當推多馬亞圭那。

       多馬亞奎那是十三世紀學術界的巨匠,學者中的天之驕子,對羅馬大公教會神學起了無人能及的影響的神學家。他醉心於研究和寫作之中,冷峻地強迫自己追尋真理。他身材雖然異常高大,但他的健康卻很衰弱。他由於過分沉醉於研究之中,竟至無力站立。他的壽命只有四十九年,但留下龐大數量的文學著作,包括六十部書籍和很多詩歌、釋經書和關乎宗教生活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是「反異端總論」(Summa Contra Gentiles)和「神學總論」(Summa Theologica),後者成為今天羅馬天主教神學教育的基本教材。多氏在主後1880年更被追認為所有天主教大學的總監。── 黃迦勒《教會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