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返回本主題目錄

 

中古教會()──教皇權勢衰微時期

(主後1294 ~ 1517)

 

【教皇受辱的開始】一般而言,整個十三世紀,從依諾森三世到波尼法修八世(Boniface VIII1294~1303),教皇都能保持教會的屬世權威,但到波尼法修八世時代,教皇的權勢開始快速地衰微。

       一個領袖的個性可以大大影響歷史,波尼法修就是一例。他貪權之心甚熾,使用不正當的方法,強逼在他以前的教皇退位,而他自己因利乘便,取得其位。他就任教皇職位的典禮極其壯觀,甚至在上馬之際,左右各有一位國王為他扶著馬鐙。即位不久,波尼法修企圖調停英法兩國之間的百年戰爭,卻受到兩國的漠視。他老羞成怒,便揚言恐嚇,假如兩國繼續在國境內向羅馬教會抽取戰稅的話,將對兩國實施禁諭及開除教籍。英王愛德華簡直不把教皇放在眼內,他的國會贊成依舊抽稅;而法王腓力則立即以禁止金銀、寶石出口法國作為報復;這樣便切斷了教皇自法國來的歲入。

       於是波尼法修憤怒地革除了法王腓力的教籍。但這一招卻得不到像貴鉤利七世屈辱德皇亨利那樣的果效。因為時代不同了,由於十字軍東征的影響,封建制度崩潰,貴族失去權勢,代之而起的是強烈的民族意識,尤其是在法國。當教皇革除法王教籍時,法國百姓不但不因此放棄對法王的效忠,反而更團結起來支持法王,在這種局勢下,法王腓力可以公然地蔑視教皇波尼法修。

       主後1303年,法王派遣兩位代表,帶著一隊軍人,前往阿南宜捕捉教皇。阿南宜的百姓起而保護教皇。當時波尼法修已是個八十七歲的老人,法國的兵丁竟將他拳打腳踢。這對波尼法修實在是太大的打擊,因此在返回羅馬幾天之後,他便憂憤而死。他死後羅馬人嘲笑他說,波尼法修篡位像狐,在位像獅,去位像狗。

       從來沒有一位教皇像波尼法修這樣囂張、傲慢,他狂妄地以許多教諭宣稱教皇的權勢;也從來沒有一位教皇像他這樣受羞辱,終至一敗塗地。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失敗,也代表教皇權勢衰微的開始,同時為教會歷史引進了一個新的紀元。── 黃迦勒《教會歷史》

 

【被擄巴比倫時期】主後1309年,教皇革利免五世把教廷從羅馬遷到法國的亞威農(Avignon),教廷就留在亞威農直到1376年,前後共七十年,相繼充任教皇的有七個人,都是法國人。這段時期在教會歷史上被稱為「被擄巴比倫時期」。「被擄」是因為這時期的教皇都在法王控制之下;「巴比倫」是因為前後持續約七十年之久,正如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七十年一樣。「被擄巴比倫時期」更進一步削弱了教皇的特權。因為在亞威農的教皇們,完全聽命於法國國王,其他各國人民不再尊重教皇。

       「被擄巴比倫時期」的教皇們,大部分都花用龐大的經費,過著奢靡腐敗的生活,亞威農教廷成為奢侈宴樂的中心。為了獲取更多錢財,教皇們以無恥卑鄙的手段,出賣主教職位及贖罪券,或向信徒抽取重稅,成為西歐各國無法背負的重擔,以致當時許多人稱教皇為「敵基督」。「被擄巴比倫時期」的種種事件,使得教皇權勢大為衰微。── 黃迦勒《教會歷史》

 

【大分裂時期】把教廷搬回羅馬去,這個,便成為每一次教皇選舉時的待決問題。人們都認定,把教廷與法國的利益混在一起,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尤其是在各國都湧起了民族主義的浪潮的時候。最後,貴鉤利十一世於1377年甘願回羅馬去死,來結束這一場被擄的羞辱。烏耳班六世(Urban VI1378~1379)被選為貴鉤利的繼任教皇,是因他答應把教廷搬回亞威農去而(當時法國籍紅衣主教人數在主教院中居大多數),但他一當選為教皇,就決定留在羅馬了。紅衣主教們再度開會,另選革利免六世(主後1378~1394)為教皇,搬回法國去。這樣,教皇便有兩個,各執一詞,宣稱自己的被選為有效──也實在是有效。於是兩位教皇互相敵對的局勢,長達四十年(主後13781417);這段時期被稱為「大分裂時期」。兩地的教皇彼此咒詛,彼此開除對方教籍;對當時一般真基督徒而言,實在是一幕令人心痛的景象;教皇制的尊嚴受到重大打擊,從此再無法完全恢復。

       主後1409年,在比薩(Pisa)舉行了一次會議以解決這個大分裂。會議決定廢除雙方教皇,另選亞歷山大五世(主後1409~1410)為教皇,但沒有一位教皇願意讓位,結果造成三位教皇同時存在的局面。

       在這樣混亂的情勢下,這三位教皇,沒有一位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最後,在主後1417年康士坦丁會議(Council of Constance)中,又選了一位義大利紅衣主教為教皇,稱為馬丁五世(Martin V1417~1431);這時,由於政治手段的運用,終於結束了所謂的「大分裂」。然而教皇制所受的創傷,以及教會由於「被擄巴比倫時期」及「大分裂時期」所受的苦難和打擊,又繼續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黃迦勒《教會歷史》

 

【改教運動之醞釀】中世紀末期,興起不少勇士,敢於公開批評羅馬天主教的教義及組織。其中最重要的兩位是威克里夫(John Wycliffe1320~1384)和胡司(John Huss1369~1415)

       ()威克里夫:威克里夫生在英國,受教於牛津大學(Oxford),後來成為該校教授。主後1376年,他開始批評聖職人員;他說:「政治與財富已經腐化了教會,這個教會需要澈底革新。教會必須回到使徒時代的貧窮與單純。」他稱教皇為「敵基督」。他宣稱:「只有聖經是信仰的根據,教會不是信仰的準則。」但是天主教所用的聖經,是拉丁文寫的,一般百姓無法閱讀。因為當時教會所採用的譯本是武加大(Vulgate),這是耶柔米自聖經原文(希伯來文及希臘文)譯成的拉丁文譯本。威克里夫對英國最偉大的貢獻,就是將聖經繙譯成英文,給一般人民打開了通往真正信仰的路;他所繙譯的英文聖經,掀起了英國人在思想上的革新,而聖經的英文譯本,也就成為有史以來伸張公義最有力的工具。威克里夫忙於著作,寫了好些書。

       威克里夫的追隨者將他的教導及新譯的聖經帶到英國各地,當然教皇和聖職人員對這件事非常不滿,他們用盡方法要摧毀威克里夫;但英國大部份人民及許多貴族都全力支持威克里夫,貴族們並保護他,使他不至落入逼迫者手中;主後1384年的最後一天,威克里夫平安地離世。

       威克里夫死後,他的教導繼續在英國散播,藉著他的著作,也透過追隨者的努力,這批人後來被稱為「羅拉德派」(Lollards)。他們反對教皇和聖職人員,過貧窮的生活,以聖經為信仰的唯一標準。

       當羅拉德派的影響越來越大時,從聖職人員而來的反對勢力也越來越大。最後,主教們通過一項法律,規定燒死傳異端者。於是,英國全地從南到北,都有羅拉德派的人在火焰中殉道。然而,要將他們連根剷除,並非易事,這股火焰一直延燒到十五世紀,纔總算能逐漸抑止羅拉德派的發展。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少,連最後一批也被逐而消失。但,「羅拉德主義」卻默默存留,直到改教運動時期。

       ()胡司:胡司生在波希米亞(Bohemia),曾經接受祭司訓練,後來成為波希米亞首都布拉格大學神學部主任,最後成為該大學校長。

       胡司讀完威克里夫的書後,開始大膽地指責聖職人員的腐敗,特別關於下列三件事:(1)贖罪券;(2)聖餐的酒和餅直接變為耶穌的血和肉;(3)教皇的權柄。事實上,在胡司出生以前,波希米亞早就已經發展出一股強烈反羅馬教會的意識;瓦勒度派在波希米亞特別昌盛,因此,胡司一講道,立刻獲得一般民眾及貴族們熱烈的反應,他幾乎贏得全波希米亞人的心。

       主後1414年底,由皇帝西基斯門(Sigismund)召集,在康士坦丁開了一次大公會議,目的在終止教會的分裂局面,並改革腐敗的教會。皇帝邀請胡司出席,並應允安全保證;胡司在得到皇帝安全保證之後,慨然應邀動身前往。但是,幾星期後,就被教皇約翰廿三世捕捉,以異端罪名關進監牢。

       波希米亞人及皇帝本人都激怒起來,抗議胡司的被捕。然而,教皇卻聲明他的行為完全合法,因為根據羅馬天主教條例:「傳異端者已失去所有權利,凡出賣他們、欺騙他們的行為,都是敬虔的表現;所有向異端者給的應許,都可不必遵守。」教皇又說,胡司若不承認背道的罪,就要將他處死。但胡司說:「真理不可違背,只管處以死刑吧!」

       主後1415年七月六日,他們給胡司戴上一頂紙製的尖帽,上面寫著:「這是異端之魁」。然後,綁在火刑柱上,刑前,他們勸他,如果能起誓定罪從前所傳的道和所說的話,便可保全他的性命。胡司望天大聲喊說:「神是我的見證,我所講的道、所行所為的事和所著的書,都無非是引人離棄罪惡。」掌刑的人乃點起柴火,他在熊熊烈焰中殉道。

       「十字軍」再度被組織起來,征討胡司的從眾,以至波希米亞歷經戰火蹂躪,達數年之久。然而,改革精神並不因此熄滅,當改教運動在德國掀起時,這塊屬於胡司的土地,仍然強烈地反對羅馬教會。── 黃迦勒《教會歷史》

 

【中世紀的末期】從主後14001500年的時代,是西方一個最重要的時代。此時代為中世紀的末期,近世紀的起點。其最重要的事如下:

       ()主後1453年,土耳其人征服康士坦丁堡。後來有學問的希臘人逃往西歐,帶來文學之振興。

       ()這時有人發現南非洲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及到印度和東亞的航路。主後1492年,哥倫布(Columbus)發現美洲。

       ()主後1450年,哥丁堡(Gutenberg)發明「活版術」,對於文化和聖道的進步,大有關係。

       ()這時有人發現了許多中世紀所失落的羅馬和希臘的古文、美術,由此發起一個文化運動,叫做「人文主義」(Humanism)或「文藝復興」(Renaissance)。從此,古學復興起來。

       ()改教。── 黃迦勒《教會歷史》

 

【文藝復興】十字軍東征以後,商業與貿易有了快速的發展,歐洲一時興起許多城鎮。在忙碌喧囂的城市生活中,出現了一批熱愛學術文化的人,經過他們的努力,恢復了許多古代的珍貴文件。這些文件,原為希臘羅馬文化的一部份,卻一直未被中世紀之人所認知。學術的復興為歐洲帶來深遠的影響,「學習希臘文」和「以高雅拉丁文寫作」成為時尚,古典著作的出版,亦成為眾人矚目的大事。

       在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早期人物,均以不敬虔、不道德著稱,整個文藝復興精神是反中世紀禁慾主義的,人們從壓制和無知中掙脫,尋求新的自由。但當文藝復興傳到北歐後,它原來的特性更改了,轉而進入宗教敬虔的層面。人們開始關心聖經的原文:希伯來文與希臘文。初期教會教父的著作,也以新的印刷方式出版。這些新的文字裝備以及新的研經資料,使聖經的研讀,獲得更多新的亮光。

       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術研究,對改教運動領袖們有極重大的影響,它為改教運動者提供了整個教會背景的資料,使他們看清自己所處的教會已經與教父時期單純的教會大相逕庭,而教會裏所堆滿的各種宗教儀文、習慣與禮儀,都是使徒時期的教會所沒有的。

       十五世紀後半期的教皇們也熱衷於文藝復興,梵諦岡教廷就是於文藝復興時期在羅馬建成的,是教皇的豪華住處,裏面包括漂亮的花園、有名的梵諦岡圖書館、西斯丁教堂及宏偉的聖彼得教堂。── 黃迦勒《教會歷史》

 

【共同生活弟兄派】約於主後1350年,在荷蘭及德國一帶興起另一種改教運動,稱為「共同生活弟兄派」(Brethren of the Common Life),由革若特(Gerhard Groote)所創,他向許多渴慕的聽眾講道,帶起了偉大的宗教復興。共同生活弟兄派的信徒們,強調基督徒宗教教育,他們希望藉教育之法,帶出全教會的改革。從他們的學校中,造就了許多推動宗教教育的敬虔信徒。馬丁路德曾在他們設在馬得堡的學校就讀一年。另外幾位曾接受過共同生活弟兄派學校造就的偉人有:韋索的約翰(John of Wessel)、伊拉斯姆(Erasmus)及多馬肯培(Thomas a Kempis)

       韋索的約翰是他那一代最偉大的學者及思想家。從主後14451456年,他執教於德國耳弗特(Erfurt)大學。四十九年以後,馬丁路德就是在這個大學拿到文學碩士的學位。許多人稱韋索的約翰為「世界之光」,因為他攻擊贖罪券,清楚地教導「因信稱義」的真理。他說:「一個人若以為自己可以靠善行得救,他就根本不明白甚麼叫得救。」他也教導「惟獨因信得救」的真理,他寫著說:「神要拯救的人,即或所有祭司都革除他、定他罪,神也會親自賜他得救之恩。」韋索的約翰不接受羅馬天主教的「化質說」(transubstantiation)。所謂「化質說」,是相信當祭司用聖禮的詞句宣告後,聖餐的餅和酒就變成基督真正的身體和血。馬丁路德後來說:「如果我曾讀過韋索的約翰的著作,則我的觀點,看起來真像全部抄自他的著作。」韋索的約翰後被羅馬天主教以異端罪名下入監牢,於主後1489年十月,死於獄中。

       共同生活弟兄派學生中,最出名的是伊拉斯姆,他與馬丁路德同時代。伊拉斯姆以其廣博的學識及尖銳的筆鋒,訕笑當時修道士的無知及教會的弊端。主後1516年,他在德國的巴色(Basel)校正希臘文的新約,並且印刷出來,此書對改教頗有幫助。不過他不是改教家,因為:()他為人圓通,怕得罪人;()注重學問,不注重宗教;()注重理想,不注重信心;()博取權貴的歡心,過於博取神的歡心。所以馬丁路德樹立改教的義旗之後,伊氏很不以為然。他死於主後1536年。雖然他在改教運動中,一直未和馬丁路德在一起,但一般人都認為:「是伊拉斯姆下了蛋(改教運動),馬丁路德將它孵出來!」

       另外一位深受共同生活弟兄派影響的人是多馬肯培,他住在荷蘭,寫了一本偉大的書:《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這本書至今仍在屬靈文學著作中名列前茅,被譽為世界名著之一,教導人研讀聖經,逃避世界的虛浮。── 黃迦勒《教會歷史》

 

【馬丁路德的早年】改教之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於主後1483年生在德國撒克遜(Sachsen)的埃斯勒本(Eisleben)。在他襁褓時,全家搬到曼斯菲(Mansfeld)定居。雙親都是敬虔的信徒,父親是個辛勞的礦工,刻苦度日,積蓄錢財,為了使他聰明的兒子可以受較高的教育。

       馬丁路德在1501年入了耳弗特大學(Erfurt)研究法律。他乃是「一個優才生,健談者,雄辯家,為人善於交際,並富於音樂天才。」在一個特別短促的時間,他就獲得了學位。在1505年,他突然決志要進入一間修道院。他實在是一個模範的修道士,非常的熱忱,他幾乎實行了所有禁食、鞭打、苦待己身的方式,並且更發明了許多新的苦修法。他這樣的忍受約有兩年之久,他說:「我所受的疼痛是筆墨不能形容的。」

       後來他改攻神學。主後1507年被按立為神父;第二年(1508)他在威登堡(Wittenberg)大學擔任哲學教授。由於他的才智過人,而且品性突出,周圍有許多學生圍繞著他。他守住這一個教授的職位,直到他臨終的那一年(1546)

       主後1511年,他曾到過羅馬。這次旅行,據傳他曾跪著攀登有名的聖梯(Scala Santa),當他在聖梯上爬到一半時,他聽到裏面有聲音說:「義人必因信得生」,於是,他站了起來,走下台階。因此有人說,這是馬丁路德蒙恩得救的一刻,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在當時仍然接受教會的習俗,即如彌撒、崇拜遺物、出售贖罪券、朝聖及教皇的階級。他在羅馬,雖然因看見教廷的腐化罪惡而大大的震驚,但他仍然是順服羅馬教會的權柄的。然後他又回到威登堡去。他對於聖經的講論,從那時起就開始吸引了全德國各處的學生。

       約於主後1512年底,他在威登堡的斗室中研讀羅馬書,當他看到第一章十七節「義人必因信得生」時,他一邊讀,一邊揣摩、深思。突然間,一股無法言喻的喜樂,充滿他的心中,靈魂的重擔剎那間完全脫落。他終於看見得救是在乎藉基督而信靠神,並不在乎實行教會的懺悔和禮儀。這一來就將他整個的人生並全世界的歷史都改變過來了。── 黃迦勒《教會歷史》

 

【關於贖罪券】帖次勒(Tetzel)的出售贖罪券,乃是馬丁路德脫離羅馬教的起因。所謂贖罪券者,就是用以減輕煉獄中的痛苦,即以贖罪券來消除罪惡的刑罰。根據羅馬教的教訓,煉獄是與地獄大同小異的,不過它的時間是比較短暫,並且各人都是必須經過的。教皇曾擅自以為有權能減輕或完全消滅這些痛苦,這一個特權是單獨屬於教皇所有的。贖罪券出售乃是先招人承包然後纔零估出去的,因此將犯罪的權利出售乃是教皇國庫最主要來源之一。帖次勒是販賣贖罪券的高手,他漫遊德國,到處出售教皇所簽押的贖罪券,宣稱凡購買者本人或其朋友親屬都可獲得赦罪,而毋需經過認罪、悔改、懺悔及神父赦罪的宣告。主後1517年,他在威登堡一帶使用一些順口的歌謠和低俗的笑話來促銷贖罪券:「只要錢在箱中響,煉獄鎖鑰不久也來響噹噹。」就是這一件事大大的震驚了馬丁路德。── 黃迦勒《教會歷史》

 

【九十五條款的佈告】馬丁路德在主後15171031,在威登堡教堂外張貼了九十五條款。這九十五條款不過是一種告示,用意在邀請各界在三個題目上加以辯論:()贖罪券的買賣;路德認為這是不合聖經、無效,及危險的。()教皇赦罪的權柄;路德認為教皇沒有這種權柄。()教會的寶庫;路德認為其內擁有的不是聖人的功德,而是福音。

       過了不久,全德國的人士都如飢如渴想獲得這九十五條款的單行本。這實在是一點「能以點著全歐洲的星火」。以後單張小冊先後如雪片一般紛紛的出版,對學者是用拉丁文,而對平民乃是用德文。到了主後1520年,他就成為德國一個最聞名而受眾人歡迎的人物。── 黃迦勒《教會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