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養下一代的獨特挑戰(大衛) 撫養下一代的獨特挑戰──培育基督化的傳統 我生長在一個第四代的基督教家庭,這種傳統在華人中是很少有的。因此,很多人就以為我自然是基督徒,成為牧師則更是理所當然的。可惜很少人瞭解在基督教家庭長大所獨特的困難。 困難的現實 有些基督徒,還是很出名的人,他們的兒女並不信主。海明威(Hemingway)的祖父母都是惠頓大學(Wheaton)畢業的。賽珍珠(《大地》的作者,得過諾貝爾獎)的父母曾是赴中國的宣教士。她的父親在江蘇創辦了醫院,就是鍾愛華(葛培理的岳父)以前所服事的醫院。金日成(前北韓的獨裁者)的母親也是一位基督徒。奧哈(MadalynO'Hair,著名的無神論者)推翻了美國公立學校禱告的傳統,其父母卻是虔誠的長老會友。 有些父母直到兒女讀大學時才面對這個困難的現實。兒女們無法抵擋校園對信仰的嘲笑及屬世的誘惑。雖然從小上教會,長大卻不去了。週末回家的話,可能還去一下,但是若留在校園,藉口可多了:難找便車,教會的人不友善,功課太多等。華人父母往往是很偉大的父母,有時他們可能長途跋涉,開車到校園,目的是把兒女帶去教堂。然而從孩子的臉上,你可以看出那副不情願的表情,其實到那時才下功夫是有點太晚了。 這種信仰的後退在很多家庭都能見到,包括我的家族。我的曾祖父是于1860年在美國第一個華人教會信主的,他的兒女大多是虔誠的基督徒,他的孫兒女大多是掛名的基督徒,而到我這一代,已經很少自稱為基督徒了。 他們為何離開? 他們離開基督教的信仰有很多原因。因為從小聽到福音,很容易不珍惜福音的寶貴;在溫室般的環境中長大,沒有面對世界挑戰及引誘的準備。況且,在教會裡長大,他們看到基督徒軟弱的一面,甚至虛偽的表現;更難接受的可能就是父母的短處,找別人的弱點本來就很容易,對父母的標準與期望往往會更高。假如父母不是基督徒,反而比較容易接受,既然是基督徒,他們可能攻擊父母是假冒偽善。也許真正的原因是他們從來沒有發自內心的信仰,只是遵行父母及教友的期望,沒有自發地跟隨基督。 認識後退的趨勢 歷史明確顯示,價值觀若傳不到下一代,沒有一個群體能長久維持下去。因此我們需要及時地去抗衡這個傾向。有人會說:「不要太緊張,需要時間。」但是要等多久呢?我們已經看到很多基督徒的兒女,對屬靈的事物漠不關心,尚未信主就離開了世界。目前,亞裔教會的下一代流失率高達95%,因而不容忽視。 前車之鑒讓我們已經看到這個傾向是怎樣影響西方社會。從前是基督教國家,現在都已經進入了「後基督時代」。以前的一些神學學術中心,現在已淪為屬靈的沙漠。「四十年代的英國就是相當虔誠的,每個禮拜都會有60-70%的人去教堂。而今天的虔誠信徒只有3%。十七、十八世紀花費很多資金所建築的雄偉大教堂,現在幾乎都是空的。最多就是禮拜天有幾個老信徒在聚會而已。」 據最近的報導,德國Leipzig市的教堂幾乎都改成回教寺了。現在的美國也是「後基督的時代」,除了在"Bible Belt"的傳統教會,已經很少看到基督教家庭長大的會友。而增長得最快的教堂多數是專門向不去教會的人傳講福音。 漠不關心的原因 由此,難怪有一位牧師說:「三代很容易變種。」有一點像中國人說的:「富不過三代。」可惜,抗衡這個傾向的信徒不是很多。其原因有: 1.大多數華人信徒都是第一代基督徒。他們不一定瞭解在基督徒家庭長大所有的獨特困難。 2.這個傾向通常是慢慢發生的,有些可能要過好幾代才失去基督教的影響。第二代可能還是,但已失去他們父母的活力,第三代可能只是掛名基督徒,而第四代才完全與基督教無關。 3.這個後退的傾向不是絕對的,往往也有例外。我們會遇到一些基督徒,十分珍惜他們的祖先對主的熱情。而也有一些雖然父母是不冷不熱的基督徒,他們還是經歷靈命的復興。 4.這個後退的傾向還有如土生土長的華裔可能歸咎文化的因素為他們離開教會的原因。 5.看到青年團契的人數多,就容易產生錯覺,以為已經很成功了。可是,很多教會並未如想像中那樣贏得下一代,甚至會發現他們的青年吸毒與性活動並不低於不去教會的青年。 6.富裕常常麻木了信徒的屬靈敏銳感。正如摩西對以色列百姓的告誡。(申六11-12) 代模轉移(ParadigmShift) 1.清楚知道門徒的特徵──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太二十八18-20)萬民當然包括我們的兒女。很多人對門徒的特徵及信徒成熟的指標不很清楚。當一個人做「決志禱告」,我們就認為他是基督徒了。假如他熟讀聖經、會禱告,也奉獻金錢,我們就算他是很好的基督徒了。雖然這些都是好的質素,卻並非可靠的指標。在基督教家庭長大的孩子可以說話像基督徒,行為也像基督徒。特別是聽話的孩子。 比較可靠的指標可能應是:上大學後,自己去找主內團契,找服事主的機會,主動傳福音,帶領查經班,按照聖經的原則去交友、約會、工作、奉獻等。 2.主日學老師表示不喜歡教在教會長大的孩子,因為一開始講聖經故事,孩子就已知道整個情節。有時,他們曉得的比老師還多。這種窘境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說他們找麻煩是不對的。面對這種孩子,老師需要多深入研讀,有時也教一些比較深奧的道理,或者讓他們當助手。當然,父母也需要教自己的孩子耐心及謙虛的功課。 3.在家裡灌輸門徒的觀念。僅有良好的主日學是不夠的,我們需要教導做父母的在家裡活出門徒委身的生活方式,從他們內心堅定的信念(申六4-9)流露出全人、全方位的委身,而透過日常生活進而傳達基督徒的價值觀。父母需要檢討自己如比較門徒的委身與學校的優異成績,何者更為重要? 我們需要培育兒女一生的真誠信仰,不然一旦離家後可能遭遇信仰的瓦解。需要不只是參加崇拜或團契,而是委身服事主。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從零用錢捐幾毛錢,而是將來有好的職業並有高收入時奉獻至少十分之一。不僅背金句,更明白為何相信聖經是神的話。 我們應鼓勵兒女參加短期服務或赴海外短宣,而且最好是父母帶兒女一同服事。除了增強健全的宣教觀念,也能鞏固他們的信心,看到世界的需要從而重估人生的目的;看到那些比較貧窮的地方,幫助他們珍惜屬靈及屬世的祝福。看到一些宣教士的服事以幫助他們培養服事的心態,抗衡現代流行的消費者心態。 4.要支持兒女與家人一起崇拜。除培養共同敬拜的習慣,也學習與不同年紀的信徒一起敬拜,以較為容易適應未來的成人崇拜。若有不明白的地方,還可在家裡問父母,這也是聖經的模式。(出十二26、申六20┅┅) 為此,我們教會自去年開始支持(不是要求)孩子與父母一起參加成人崇拜。同時,我們也仍然保持傳統式的兒童崇拜。 5.需要多刊登基督徒兒女的見證。通常教會刊物及基督教雜誌刊登的見證,作者都是來自非基督徒家庭背景的,人們也喜愛類似的見證,例如大難不死或戲劇性的故事。只是除了那些反叛的孩子外,多數的見證都不是很戲劇性的。假如葛培理的大兒子以前若是個聽話的孩子,他所寫見證書的銷路可能會少得多。可是,有些連何時信主都還不清楚,讓人以為他們並不清楚得救的經歷。 然而,這種偏愛卻奪走了基督徒家庭的孩子作門徒的模範形像。調整的辦法是要確立目標,刊登有基督徒家庭的孩子所作的見證。這一點,傑出的網球健將張德培的見證(www.mchang.com)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6.鼓勵基督徒兒女考慮全職事奉。現在的神學生及全職的教牧同工大多是第一代基督徒。這種差異對教會不是很健康,而且基督徒兒女也因此少了事奉的模範。其實,他們從小在教會裡長大,完全可以提供獨特的貢獻。可惜,他們回應服事呼召的最大阻力之一恰恰就是信主的父母。因此,我的呼召通常是針對父母為自己的兒女禱告,考慮他們的全職事奉。 由於相當數量的美國教會人數太少,一些亞裔教會有時能以低價買到相當大的教堂。一位領袖感歎地說:「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第二代流失的趨勢,不到五十年,我們辛辛苦苦建造的禮拜堂也會如此廉價賣給別人。」預防勝於治療,很多華人教會都是生養眾多的,盼望我們不要等到下一代長大後才做補救的工作,理應當即促使自己進一步對主的委身,培育基督化的傳統,好讓下一代珍惜這個傳統並做傳宗接代的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