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必快來 讀經:太廿四32~51 一、主再來乃是一件確定的事實 1.聖經預言主第一次來臨,也預言第二次再來 2.主第一次來臨的預言應驗了,第二次再來的預言也要應驗 3.主第一次的來是為著祂第二次的來 4.天地都可以廢去,主的話卻不能廢去 二、無花果樹的比方(32~36節) 1.主再來的徵兆 (1)無花果樹象徵以色列國 (2)樹枝發嫩長葉是指1948年以色列復國的事 (3)許多猶太人相信彌賽亞正在回來 (4)今天世界的政治局勢也顯明主正在回來的兆頭 2.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36節) (1)許多基督徒只談主再來的徵兆,卻不預備好以迎接祂的再來 (2)有些人喜歡預測主再來的日期 (3)主明說『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由此斷定預測的人是假先知 (4)主的意思是要我們天天時時預備好迎接祂回來 三、挪亞的日子的比方(37~42節) 1.靈裏沉睡,對主來臨不知不覺(37~39節) (1)這裏的重點不在人犯罪作惡,乃在人『吃喝嫁娶』照常過日常的生活 (2)人作每日所作的事,卻沒有察覺主正再來,這是因為人靈裏睡著了 (3)當主第一次來時,猶太人的靈昏迷(羅十一6),故不知耶穌就是彌賽亞 (4)信徒如果靈裏沉睡,就會重蹈猶太的覆轍 (5)黑夜已深,白晝將近,現在正是我們該趁早睡醒的時候(羅十三11~12)
2.主來時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40~42節) (1)基督教的傳統觀念是『災前被提』,即全部信徒都會被主取去,所撇下的乃是不信的世人 (2)『所以你們要儆醒』是對信徒說的;人先悔改相信,然後才能儆醒等候 (3)主稱自己是『你們的主』,可見祂不是對不信的人說的 (4)『取去』原文意思是『將一個人接到身邊作同伴』 (5)『撇下』意思是留在地上經過苦難,莊稼熟透了才被收割(啟十四15~16) 四、家主的比方(43~44節) 1.要儆醒防備,因不知賊幾時來到 (1)『家主』是指你我個別的信徒,我們的身體就是聖靈的殿(林前六17) (2)『賊』的特點乃是在我們意想不到的時候突然來臨 (3)使徒保羅說『那日子臨到你們像賊一樣』(帖前五4) (4)所以我們不要睡覺,像別人一樣;總要儆醒謹守(帖前五6) 2.也要預備自己,因為賊是專偷貴重的物品 (1)賊來是要偷比較珍貴、值錢的東西 (2)主雖然不是『賊』,因我們所有的並所是的都屬乎祂 (3)但主再來時乃要取去祂眼中看為珍寶的人 (4)生存的目標乃是把自己作成主的珍寶 (5)Robert
Govert說預備的意思是『隨時準備好被取去,而不被留下』 (6)要看萬事如糞土,為要認識並得著那至寶基督(腓三7~8) 五、忠僕和惡僕的比方(45~51節) 1.忠心有見識的僕人,在神家中按時分糧(45節) (1)神的家就是教會,我們都是祂的僕人,每一個人在教會中都有一份服事 (2)『按時分糧』意即常常彼此餵養 (3)我們拿甚麼來彼此餵養呢?a.『愛』的傳輸和供應(約廿一15~17);b.『神的話』乃是靈糧(摩八11;耶十五16) 2.惡僕動手打同伴,必要被懲治(48~51節) (1)『那惡僕』不是掛名的基督徒,因為他承認主是『我的主人』 (2)有人說那惡僕可能原來是忠僕,因心裏認為主人必來得遲,就令他變惡了 (3)主必來得遲的觀念與態度,往往叫人覺得可以為所欲為,不論主是否喜歡 (4)主把我們放在教會中,不是為轄制別人,而是為了彼此餵養(彼前五2~3) (5)動手『打』同伴,並不限於肉身的傷害,也包括誹謗、羞辱、誣告、蔑視、隔離、革除 (6)『和酒醉的人一同吃喝』意指放蕩不拘、放浪形駭、自我耽溺 (7)但願『主必快來』(啟廿二20)的念頭常存在我們心裏,深怕得罪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