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馬其頓

 

{\Section:TopicID=2874}馬其頓 Macedonia(地名)

字義:    擴展 Extended

彙編:    •徒16:9本係國名,在希臘北,後擴大為羅馬之一省。希臘國北部的一省。

―― 陳瑞庭

 

馬其頓(Macedonia)新約時代的羅馬省份,由主前七世紀開始,這地方已自成一個王國。有關這個地方最初幾個世紀的歷史,我們所知甚少,但自從希臘王腓力二世(主前359-336)得位,尤其在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三世(即亞歷山大大帝,主前336-323)興起之後,馬其頓才成為一個大國。亞歷山大死後,他的繼承者將國土分為幾個區域,其中一個就是原本的馬其頓國。在以後的150年內,馬其頓國勢不穩;至主前167年,馬其頓已落在羅馬的統治下。羅馬人最先將馬其頓分為4個地區(徒十六12所指的可能就是這種分區);這個地區在主前14年,被劃分為羅馬省份,以帖撒羅尼迦為首都。約自主後1544年間,馬其頓與亞該亞和摩西亞(希臘的其他地區),結合成為一個大省份。可是在主後44年,這3個地區又再分開。在整個羅馬時代,馬其頓的地位十分重要,直到現代仍保留是一個獨立地區。當然,今天馬其頓這個國家已不復存在了。作為羅馬省份的馬其頓,範圍包括希臘北部,和今天南斯拉夫及保加利亞的南部。這地區以出產金、銀、木材和農作物而著名,是亞洲和西方陸路貿易的通道。當羅馬人將馬其頓合併成為一個省份後,他們就修築了一條長500哩的埃納提亞大道,連貫亞得里亞海岸和愛琴海;保羅在馬其頓的尼亞波利、腓立比、暗妃波里、亞波羅尼亞和帖撒羅尼迦各城往來時,必定也使用過這條公路(徒十六1112,十七1)。福音是經過馬其頓而傳到歐洲的,當時正值保羅在第二次宣教旅程途中,因回應異象而到馬其頓(徒十六9-12)。傳道工作的重點,是在腓立比和帖撒羅尼迦;請參使徒行傳十六章11節至十七章15節的詳細記載。保羅的第三次宣教旅程雖然延遲展開,但他也曾回到馬其頓去(徒十九2122)。其後,保羅在哥林多稍作停留後,又回到馬其頓去(徒二十1-3;參林前十六5;林後一16,二13有關保羅馬其頓之行的記載)。馬其頓的信徒支持保羅,為耶路撒冷貧窮的信徒募捐(羅十五26;林後九24)。保羅曾提及他們是樂捐和慷慨的(林後八12),也稱讚他們在困難的時刻,為別人樹立信心的榜樣(林後七5;帖前一7),以及顯出了對人的愛心(帖前四10)。有一些馬其頓人,在福音工作上與保羅同工(徒十九29,二十4,二十七2)。保羅曾寫信給馬其頓兩個城市的教會,就是腓立比和帖撒羅尼迦的教會。另參:「希臘」。――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