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馬太

 

馬太原名利未,在迦百農城作稅吏,替羅馬政府向猶太同胞徵收稅款。當時的稅吏,絕大多數狐假虎威,欺壓平民,為一般猶太人所不齒,等同罪人(太九11)。有一天他正坐在稅關上,耶穌經過,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立即放下舊業,作了主的門徒(可二14)。他得救後改名馬太(原文字義是『神的恩賜』),被主選為十二使徒之一(太十3)―― 黃迦勒

 

{\Section:TopicID=1502}馬太 Matthew(人名)

字義:    神的恩賜 Gift of God

彙編:    ‧太9:910:3;可2:143:13;路6:15;徒1:13主的十二使徒中的一位。未被召以前名叫利未,是一稅吏。曾著馬太福音。

―― 陳瑞庭

 

馬太(Matthew,TheApostle)猶太人(他這希伯來名字的意思是「耶和華的禮物」),一名迦百農的稅吏(向一些好像彼得這樣的漁夫徵收稅款)。耶穌呼召他作門徒(太九9),後來又委任他為十二使徒之一(十3)。早期教會稱新約第一卷書為「馬太福音」。3位符類福音的作者都把馬太的呼召放在耶穌醫治癱子和宣佈祂有赦罪權柄(太九1-8)之後;在與稅吏和罪人坐席(九10-13)之前,這安排指出了馬太是耶穌所赦免的罪人之一(第13節)。馬太回應呼召的態度是服從、決斷和不惜犧牲一切(路五28)。馬可(可二14)和路加(路五27)都稱這名稅吏為「利未」,而不稱他為「馬太」(參太九9)。但用以自稱,個人的名字(馬太)似較一個支派的名字(利未)來得自然。至於擺設筵席的地方,馬可和路加說是在「利未家」(可二15;路五29),馬太則說是「在屋裏」(太九10)──這說法通常是指自己的家。在3份十二使徒的名單中(太十2-4;可三16-19;路六14-16),都有馬太的名字;惟獨馬太福音指明是「稅吏馬太」。這稱呼把馬太從其他人中識別出來,同時也指出耶穌把他從「稅吏」(這是馬太的自稱)的生涯中呼召出來。馬太的十二使徒名單列在耶穌差遣使徒出去傳天國信息的記載中(太十1-8)。耶穌是否把馬太這名字賜給利未,以象徵授予使徒的權柄呢(參太十2「西門,又稱彼得」與九9「一個人名叫馬太,坐在稅關上」)?若馬太是一個基督徒名字,則可解釋為何只有在呼召時稱他為利未(可二14;路五2729),而在其他地方一律稱馬太。3位符類福音的作者在十二使徒名單中,都列出了「亞勒腓的兒子雅各」。馬可在二章14節也稱馬太為「亞勒腓的兒子利未」,因此,雅各和利未有可能是兩兄弟。然而,這可能性不高,因為作者並沒有清楚說明這關係,像說明彼得和安得烈,以及西庇太兩個兒子的兄弟關係一樣。馬太福音十三章52節的「文士」,無疑就是馬太本人,他作稅吏的時候,也是一個文士。耶穌把他比作「從他庫裏拿出新舊的東西來」的人──「舊的」指作稅吏時所學到的東西(如在工作上的準確性和組織能力),「新的」指耶穌所教導,「有關天國的教訓」。既在兩方面都得到裝備,馬太現在可做更進一步的文士工作──寫作馬太福音。馬太是其中一位一起等候聖靈降臨的人(徒一13)。這事以後,新約再沒有記載任何有關馬太的事蹟了。J.KnoxChamblin另參:「馬太福音」;「使徒」。――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