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救恩」 救恩(Salvation)聖經中心信息之一。聖經將神啟示出來,同時也啟示祂為人類所定下的計劃,那就是救恩。在這意義上,救恩是新舊兩約共同的主題。由於啟示的漸進性質,使人看到神不同層面的計劃,但救恩的核心真理一直呈現於聖經各書卷中。神是拯救的神,渴望全人類都悔改和得救(結十八32;提前二3、4)。在舊約中在兩約中,救恩的概念都是透過不同的用詞和環境表達。幾個意為「釋放」或「拯救」的希伯來字詞之中,希伯來動詞yasha及其引伸而來的詞語,是最常被英譯本翻譯為「拯救」或「救恩」的。至於「救恩」一詞在英文聖經中出現的次數,則因譯本而異。例如,在舊約中,「救恩」一詞在新國際譯本出現80次,修訂標準譯本90次,新美國標準譯本111次,欽定本119次。舊約中的「救恩」並非專有名詞,而是對個人和神均帶有意義;正如參孫(士十三5)或大衛(撒下八6)這些領袖曾被神使用,為神的子民帶來拯救。以色列人對救恩的觀念根源於出埃及的歷史經驗。這件大事讓人見證「耶和華所施行的救恩」(出十四13)。其後的詩人(詩一○六8)和先知(賽四十三3;何十三4),每當回想起出埃及的經歷,便再次述說神的救恩。以色列人對救恩的理解顯示在歷史的實例中,好像在主前701年,西拿基立攻擊耶路撒冷,那時神宣告祂會為祂名的緣故拯救這城(王下十九34;參王下十八30、35)。以色列人得以透過不同的領袖和境況看到神的拯救,從而印證了神就是拯救的神。以色列人對神的拯救,主要是以讚美作回應,在詩篇(詩三8,九14,二十一1)和早期的詩歌章節中(出十五2;申三十二15;撒上二1)經常可見。此外,他們向神求告,懇求祂施行救恩──不論在敵人手中(詩三十五3,三十八22)、病患(詩六十九29)或戰爭(詩一四○7,一四四10、11),都憑著信心期待祂的拯救。神預定的救恩是為義人而設的(詩二十四5,三十七39,七十4,八十五9),故轉而激發他們去宣揚神的公義和救恩。先知強調救恩的末世方面。神在過往的偉大作為顯示了神拯救的大能,因此激發人期望祂未來的拯救工作。這個未來的盼望是為以色列民而設的(賽四十五17),但預期傳至地極(賽四十九6)。先知盼望從巴比倫的被擄中得拯救和歸回(賽四十九25、26;耶四十六27;結三十六29);然而他們也提到未來永遠的救恩(賽四十五17,五十一6-8)。有些經文提及彌賽亞的盼望,指出有一個人將會帶來神的救恩。以賽亞亦表示有一個僕人來,施行救恩,直到地極(賽四十九6);耶利米記載神公義的苗裔會興起施行拯救(耶二十三5、6)。撒迦利亞書九章9節指出那位帶來救恩的王,反映了這個彌賽亞的信息;馬太福音二十一章4、5節中,此話就應用在耶穌基督身上。以色列人明白救恩是神的作為──他們看到神的拯救,向神呼喊求助,為此信靠祂,並以讚美回應祂。以賽亞書十二章2節的救恩之歌,取材自出埃及的經歷(出十五2),並透過詩篇傳揚出來:「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詩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詩一一八14)這是一個優美的例子。在新約中古希臘文中的動詞Sozo(「救」)和名詞Soteria(「救恩」),是用作「解救」、「拯救」或「救恩」,甚至「平安」或「健康」等概念。七十士譯本最經常用Sozo去翻譯希伯來文的Yasha(「救」),而新約基本上是將Sozo及其引伸而來的詞語,用於救恩的概念上。這些希臘文詞語在新約中常當作神學用語,但也有出現非神學的用法。在使徒行傳二十七章,上述這些詞語是指那些險遭海難的兵丁、水手和囚犯,在面對生命威脅時得蒙拯救(20、31-34節)。福音書中的「救恩」,明顯是與舊約中救恩的概念有關連,並在撒迦利亞的預言(路一69、71;參詩一○六10,一三二17)和西面的讚美詩(路二30)中,提到基督的來臨。雖然Soteria並非經常在福音書中出現,但耶穌有關進入神的國(太十九24-26)和祂施行醫治神蹟所說的話(路十七19,十八42),卻暗示著救恩的觀念。保羅在他的書信中,特別帶出神救恩的普世性(羅一16;多二11)。雖然保羅主要是向外邦人傳講救恩的信息(羅十一11-13),但他是盼望看見猶太人得救的(羅十1)。新約的教導指出救恩的根源是在耶穌基督裏(提後二10;來五9),祂是救恩的「創始者」和中保(來二10,七25)。救恩是神的作為(帖前五9),也是藉祂的恩典賜下的(弗二8、9)。聖經中包含救恩的信息(提後三15),並由那些宣講真理的人傳達開去(弗一13)。對此當有的回應是悔改(林後七10)和信心(提後三15;彼前一9);這是早期教會宣講耶穌是唯一的拯救時所教導的(徒四12,十三23-26,十六30、31)。聖經中有很多別的用語,是與救恩的概念聯繫的。新生論到在基督裏得生(「重生」,約三3)。稱義展望人在神面前得著合乎律法的地位,救贖則較多提到救恩的方法──付出代價將人帶回神面前。復和是指神與人關係上的改變和挽回,因而引發舊約時成立獻祭制度,藉以轉移神的憤怒。這些字眼以及其他用語,都是以聖經的救恩概念為共同根據,並全都指向救主耶穌基督和祂的作為。另參:「神國/天國」;「彌賽亞」;「釘十字架」;「稱義」;「復和」;「贖罪」;「救贖,救贖主」;「回轉/歸正」;「悔改」;「永生」。――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