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麥比拉

 

{\Section:TopicID=2909}麥比拉 Machpelah(地名)

字義:    雙倍 Double,羊圈 A fold

彙編:    ‧創23:949:3050:13地名,穴名,在幔利之東,幔利即希伯崙。

―― 陳瑞庭

 

麥比拉(Machpelah)希伯崙境內幔利附近的一塊田;有樹木和一個山洞,洞內分為兩室。亞伯拉罕曾買了這地來埋葬他的妻子撒拉。賣地者是赫人以弗崙,成交價是400舍客勒銀子(創二十三8-19)。後來,亞伯拉罕(二十五9)、以撒和利百加(四十九3031),以及雅各(五十13),都是葬在這裏。在這墓地的上面,今天蓋了一座回教寺,這地從前無疑是由大希律所建的一座建築物,建造的形式和耶路撒冷哭牆的下層相似。第四世紀一位著名的朝聖者波爾多曾形容這墳墓四周的石雕美麗極了。許多經雕琢的石刻長達27呎。亞伯拉罕、以撒、撒拉和利百加的墳墓,都是用裝飾精緻的布料遮蓋。墓穴可能就在洞裏的墳墓下面。如果將創世記二十三章有關亞伯拉罕買麥比拉的細節,和赫人的法律互作比較,我們就更能看見這段事蹟的可信性。經文著重的提及樹木的數目、做買賣時的銀錢重量,和在城門見證這交易的人。這些瑣細事項都與赫人的法律吻合;若在族長時期以後,這些法律可能早已被人遺忘了。在主前700年以前通行的貨幣不是錢幣。這裏顯示在亞伯拉罕時代,舍客勒是用作重量的量度,而不是作錢幣用的;因此也知道這宗買賣發生在遠古的時代。在十字軍的年代,不少基督徒和猶太教的朝聖者,都獲准參觀這個神聖的墓穴。圖德拉的便雅憫拉比在1163年寫過這樣的話:「只要猶太人向守墓者繳付一些額外的費用,守墓者就會為他打開鐵門,這道鐵門可以追溯至我們已安息的祖先的年代。進墓的人手拿蠟燭,就可以進到第一個墓穴,墓是空的。他也可以進到第二個墓穴。最後,他可以進到第三個穴;裏面有6個墳墓──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撒拉、利百加和利亞的墳墓;它們相對排列。洞內有燈,日夜都點著。」自十字軍時代以後,山洞的進口都封閉了。在聖墓的圍牆以外,靠近南面進口的石階,圍牆底部有一個小洞,也許可以通到聖墓裏。在希伯崙的猶太人,都習慣從這個小洞,將寫了字的紙條,拋進墓內,給他們的祖先。――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