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提多書」提要 壹、作者 使徒保羅(一1)。根據聖經的記載,保羅原名掃羅(徒十三9),係以色列人,屬便雅憫支派(羅十一1);按血統而言,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腓三5)。他生在基利家的大數,在名師迦瑪列門下,按嚴緊的猶太律法受教(徒廿二3)。後來成為猶太教中最嚴緊的法利賽人(徒廿六5),為祖宗的律法大發熱心,逼迫教會(加一14;腓三6);然而這是在他不信不明白的時候所作的(提前一13)。有一天,當他要去大馬色捉拿信主的人們時,蒙主耶穌在路上向他顯現(徒九1~5)。從此,他便成了基督徒,並奉召成為使徒(羅一1),主要以外邦人為傳揚福音的對象(加二8)。前後三次出外旅行佈道,東自耶路撒冷起,西至羅馬止,足跡遍歷當時羅馬帝國轄地,建立許多教會,為今日基督教福音傳遍天下奠下根基。他先後至少寫了十三封新約書信,是基督教真理的主要詮釋者。 貳、寫作時地 本書成書時保羅尚未抵達尼哥波立(三12),因此可以斷定是在他第一次被囚羅馬獲釋之後。當時保羅正在馬其頓省各地作工,計劃前往尼哥波立過冬並會見提多,然後轉往亞西亞會見提摩太(提前三14;四13)。由此推測,本書與《提摩太前書》大概是同時寫的,時間約在主後六十四至六十五年間,寫於馬其頓某地,可能是在腓立比。 參、本書受者 《使徒行傳》書中未曾提到提多的名字,但保羅在他的書信中卻多次提到他。提多是未受割禮的希臘人(加二3),家在安提阿,曾與保羅和巴拿巴上耶路撒冷去(加二1),代表安提阿教會出席耶路撒冷大會(徒十五章)。保羅在本書稱他為『照著我們共信之道作我真兒子的』(一4),可知他是保羅引領歸主的;他也是保羅的同工,保羅曾差他帶著現今已遺失的措辭嚴厲、卻多多流淚的書信去哥林多教會(林後二3~4,13;七6)。後來保羅又寫了如今尚存的《哥林多後書》,差提多帶回哥林多(林後八6,16~17)。 當保羅第一次被囚羅馬監獄獲釋之後,曾與提多一同到過革哩底,後來留下他一個人在革哩底辦理未盡事宜(一5),並囑他辦完事之後往尼哥波立相會(三12)。很可能當保羅再次被捕時,提多與他同去羅馬,後又因工作需要,奉保羅差遣去撻馬太(提後四10)。此後,提多這名字即未再出現於聖經中。據教會傳統說法,後來他又回到革哩底,並在此地壽終。 從提多奉命去耶路撒冷、哥林多、革哩底等地,可知他是勇敢有為,頗受保羅所重用的同工,因為這些地方當時的情況特殊,工作面臨難處。 肆、寫本書的動機 當時提多正在革哩底為主辛勞,而革哩底在當時世界中是最敗壞的地方,在那裏牧會困難重重。本書寫作的原因:(一)指導提多怎樣設立長老(一5~9);(二)要他責備跟從異端的人,以維護真道(一10~16);(三)要他教訓信徒過純全無疵的生活,以尊榮神的道(二章);(四)叫他趕緊到尼哥波立去會面(三12)。 伍、本書的重要性 除《腓利門書》外,《提多書》是保羅書信中最簡短的,可是在內容方面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主要的神學如聖經論、神論、基督論、救恩論、基督徒生活倫理等均以袖珍式、核心式地濃縮成精闢的文字。再者,書中之教牧原則亦異常豐富,人情味極其濃厚,是一本適合各時代採用的『袖珍且實用教牧手冊』。 陸、主旨要義 本書的中心信息是『合乎敬虔的真理』(一1原文另譯),『敬虔』與『真理』互為表裏,平行並重,貫串全書:傳道人不但要在真道上純全無疵(一13;二1),且要凡事顯出善行的榜樣(二7~8);至於教會中的監督和信徒,也要注意持守真道(一9;二3),舉止行動無可指責(一6~8;二2~6,9~10;三1~2,8)。 柒、本書的特點 本書具有如下的特點: (一)本書的開頭語相當特別,詳述了保羅從神所受的託付,為本書餘下的內容鋪下了基石,是所有服事神者的『共信之道』(一1~4)。 (二)本書針對當時革哩底島的異端特徵,有扼要且明確的敘述,給了我們非常寶貴的衛道(護教)資料(一10~16;三9~11)。 (三)本書再三強調『純正』的道理和教訓,以及和『善道』相符的『行善事』,給我們提供了最佳的『言行一致』範例(一6~9;二1~10;三1~2,14)。 (四)本書對救恩的真理重複作了簡明而深切的描繪,提綱挈領地留下了最佳的基督教教義總論(二11~14;三4~7)。 捌、鑰節 「你自己凡事要顯出善行的榜樣,在教訓上要正直端莊,言語純全,無可指責,叫那反對的人,既無處可說我們的不是,便自覺羞愧。」(二7~8) 「但到了神我們救主的恩慈,和祂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祂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祂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三4~5) 玖、鑰字 「敬虔真理」(一1)、「祂的道」(一3)、「共信之道」(一4)、「真實的道理」(一9)、「純正的教訓」(一9)、「真道」(一13,14)、「純正的道理」(二1)、「善道」(二3)、「神的道理」(二5)、「我們救主神的道」(二10) 「無可指責」(一6;二8)、「純全無疵」(一13;二2)、「純正」(一9;二1)、「純全」(二8) 「好善」(一8)、「各樣善事」(一16;三1)、「善道」(二3)、「善行」(二7)、「為善」(二14)、「正經事業」或「行善」(三8,14) 拾、內容大綱 【神工人的的職分和信息】 一、神工人的職分(一章) 1.神工人職分的來源和目標(一1~4) 2.神工人積極的職分――設立正確的教會領袖(一5~9) 3.神工人消極的職分――斥責傳異端的人(一10~16) 二、神工人的信息(二1~三11) 1.對各類信徒傳講純正的道理(二1~15) 2.教導信徒在社會上行事與救恩相稱(三1~8) 3.教導信徒在教會中遠避背道的人(三9~11) 三、結語和問安(三12~15) ――
黃迦勒《基督徒文摘解經系列──提多書註解》 提多書(Titus,Letterto)作者本書以保羅的署名和問候開始(一1-3),並談到提多與他的關係(一4),以及保羅委託給提多的工作(一5),在書信的結尾(三12、13),還有一些保羅個人的狀況和指示。近代學者對於提多書是保羅之作的說法,產生疑問──基於書中的用語和風格,所表達的教會狀況,以及其中鋪排基督教道理的方法。另一方面,一些著名的學者和謹慎的研經者,卻堅決地辯稱保羅就是本書的作者。這事實顯示我們並沒有充分的理由,認為本書信的作者為了一些特別的目的,在保羅死後,用他的名字,或許湊合保羅所寫的一些片段而寫成此書。有些人則提出可能保羅聘用了一位書記,請他用自己的文字寫下保羅的信。收信人提多似乎是「保羅最信任和珍視的幫手之一」(巴克雷)。保羅說提多是他的「同伴和同工」(林後八23)。奇怪的是,使徒行傳中並沒有出現提多的名字。根據本書一章4節,提多是由保羅帶領歸主的。加拉太書二章1-4節,清楚地指出提多是外邦人。在外邦基督徒是否要強行接受割禮的問題上,提多給用作試驗。當時提多正與保羅和巴拿巴在耶路撒冷。過了很久,提多在保羅第三次的宣教旅程中,接受了兩項棘手的任命,要代表保羅往哥林多去走一趟。第一項任命是關乎保羅與哥林多信徒間緊張的關係;第二項任命是為耶路撒冷教會,向外邦信徒收取捐獻(林後二12、13,七5-16,八1-24),若提摩太後書四章9-18節,是關乎保羅生命中的尾段,則提多是在此書信期間,前往撻馬太。寫作年代為本書定出確實的日期,是困難的。保羅把提多留在革哩底,好繼續保羅的工作(一5)。保羅前往羅馬途中曾路經革哩底(徒二十七7-13),但那不會就是本書的背景。在三章12節,保羅吩咐提多前往尼哥波立(大概是希臘伊庇魯的尼哥波立)見他,因他打算在那裏過冬。較多人接受的看法是,保羅首次在羅馬被囚後(徒二十八16-31),獲得釋放,曾在不同的地方(包括士班雅、革哩底和希臘)繼續傳道的工作;其後他再次被捕、下監,最後遭處死,那些不接受保羅是本書作者的人,認為本書的寫作日期,像提摩太前、後書一樣,是寫於保羅死後的年代,論點建基於教會的處境和組織上。寫作目的和教導雖然本書信是保羅寫給個別同工的,但卻甚少提及個人的事件和勸勉。我們從中可看見一個正在成長和發展的教會。當時教會受到假教訓的壓力;那些假教訓似乎含有猶太教的成分,可能是過分強調禁慾主義和鼓勵空談(一10、14、15,三9)──也許是早期猶太形式的諾斯底主義。這一派的人為了「不義之財」,提倡這教訓(一11)。提多和他委任為長老的人,必須把這些假教訓駁倒,並「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一9)。書中並沒有詳細解說基督徒所相信的道理,但卻清楚地說明了神在基督裏那拯救的恩典、聖靈更新的工作,以及主耶穌未來的再臨(二11、13,三4-7)。書中不斷強調那能彰顯福音真理的生活模式,並應用於不同的基督徒群體,包括老年男女、年輕婦女、年輕人和奴隸身上(二2-10);並指出基督徒應與國家保持何種關係,以及如何在社會中活出其生命的特質(三1、2)。 內容提要一章1-4節使徒保羅被形容為福音的管家,負責傳揚神的道,在真理的知識、永生的盼望,以及敬虔的生活上堅固人;向提多──「照著我們共信之道作我真兒子的」──問安。一章5-9節保羅把提多留在革哩底,延續他的工作,並在各教會設立長老(參徒十四23)。這些長老也稱為監督(參徒二十17、28),要細心照管教會。書中描述了作長老之人生活中必須具備的素質(參提前三2-7)。一章10-16節前段的結語提到長老的職責,是「將純正的教訓勸化人,又能把爭辯的人駁倒」。 本段指出這些工作是有特別需要的,因為有些人把虛假和無益的道理教訓人,敗壞了「人的全家」。保羅用了輕蔑革哩底人的話,來形容這些假教師,又指出他們曲解了猶太人的傳統和割禮的重要性,但他們的生活也沒有顯出那他們自稱要持守的神的道。二章1-10節提多有特殊的責任,傳講「合乎那純正的道理」的教訓。他必須勸導老年人(第2節)和老年婦人(第3節),這些老年婦人則指教少年婦人,在家中過純潔的生活,並且愛護家人,以致沒有人會譭謗神的道(4-5節)。少年人要謹守和自制(第6節),提多本人則要在言語和行為上作好榜樣,使敵對的人「無處可說我們的不是」(7-8節)。最後,保羅吩咐提多要教導僕人順服自己的主人,要盡責、忠誠地服侍,以致「凡事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9-10節;參弗六5-8;西三22-25;彼前二18-25)。二章11-15節上述各項引出了神在耶穌基督裏,把恩典的目的啟示出來:帶來救恩及引導人完全脫離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使他們活出正直的生活,常常等候「至大的神和我們救主耶穌基督」的再來,這種生活顯出他們是「(主)自己的子民,熱心為善」。提多的事奉跟神在福音裏這個偉大目的有關。三章1-2節基督徒也有責任去順服掌權的人(參羅十三1-7;彼前二13-17),並預備在社群中「行各樣的善事」。保羅又再強調基督徒的生活素質,特別是待人的禮貌和希望與人保持和睦的關係。三章3-8節這段再次把現今與過去的生活作對比,信徒已從愛宴樂,缺乏愛心、純潔和誠實──「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的生活中,改變過來。這種改變是透過神在基督裏的救贖工作而達致的──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完全按照祂的憐憫。神已把我們從罪中潔淨了,是「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第8節所說那可信的話,可能來自一首早期的洗禮詩歌或一項基督教的禮拜儀式,至少那是福音中心信息的一個簡要的概略。提多要不斷地把這些道理教訓人,這教訓能帶來有善行的生活。三章9-11節另一方面,無益的宗教辯論,要加以避絕;分門結黨的人,則要棄絕。三章12-13節還有一些口訊是給予亞提馬和西納(在其他新約書卷中,並沒有提及)、推基古和亞波羅(兩人在其他書信和使徒行傳中,均有提及)的。保羅又催促提多,往尼哥波立去見他。三章14-15節本書信最後以勸勉作結。保羅最後也勉勵信徒行善及在靈裏過結果子的生活;此外,還有問安語和祝禱。FrancisFoulkes另參:「保羅」;「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