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斯多亞派

 

斯多亞派(Stoics,Stoicism)一個廣泛流傳的希臘及羅馬哲學思想。保羅在雅典所見的群眾最能顯出這思想學派流傳的情況(徒十七16-34)。使徒對斯多亞派應很有認識,因它早在主前300年已開始在雅典流傳。當哲諾在公共建築物的門廊教導群眾,這思想便很快傳遍整個希臘和羅馬世界。斯多亞派很有名,例如大數及居比路島的人都認識。因此保羅很可能在他較早的行程中,甚至可能在家鄉裏,已曾與斯多亞派碰頭。它的範圍及影響力,可從羅馬皇帝馬可奧熱流(主後180)也是斯多亞派一員看出來,他有些哲學著作至今仍存留。早期的斯多亞派主要是關心宇宙論,即研究自然的起源和定律。這派系成員是物質主義者,認為萬物源自一個基本的原素──火,並且最終會回到宇宙的大火中。因此,他們對宇宙的歷史有一種循環更替的觀念,認為一個宇宙的興起,緊接著另一個的衰亡。我們所知曉一切事物的規律,及歷史的循環模式,都受著一種稱為道的組織及承托力量所牽引,有時甚至把它看作是從天上而來的。其定律就是萬物需依從的自然定律。它給予萬物本質,並且給予人生命及理性。事實上,道在人之內,以人類靈魂方式存在。因此,以理性生活,就是以萬物之自然規律生活,所以是美善的。有意識的服從自然定律,使人從恐懼,以及他所無力控制但受自然定律所管治的外在環境中,得到自由。因此,美好的生命,就是一個有理性的,非感性、規條,乃是平靜的心思,最終能達致與自然融和。後期的羅馬斯多亞派有時把道視作神的看顧,但他們集中關心倫理及政治事務,而非如雅典的前人,認為神是住在宇宙之中。他們視所有人類是兄弟,是世界的居民,且比個別的忠誠之輩更重要。因此,他們有些重整家庭生活及與其他團體的聯繫。無論任何情況,在萬物的自然規律中,所有人都在理性的共同原則之下。羅馬的哲學家兼政治家西塞羅(主前106-43)建立一套倫理及政治的理論,認為道德及法律是建基於自然規律而非經驗或實用的因素。斯多亞派的理論吸引基督徒,因為斯多亞學派的道與約翰福音一章1-18節中的道看來很相似,同時,在自然規律和神的律兩者之間的觀念上很相似。但希坡的奧古斯丁(主後354-430)在他的著作《上帝之城》中,批評西塞羅有關自然律的理論,因為他在該書假設人是受他們所知道的,而非他們所愛的管轄,即使如此,他也因為自己是基督徒的緣故,吸納這理論的其他部分。此外,對於彼得提到末日用火焚燒的啟示(彼後三7-10),有些人從中看到斯多亞派關乎宇宙論的思想。或許更重要的是,保羅似乎認同自然規律是包含道德律的,就如他指出同性戀行為是違背自然的(羅一2627)。因為聖經教導,這是一個由神看管的道德世界,神的律已寫在被造之人的心內。若保羅真的熟悉斯多亞派,我們便可以藉此背景,瞭解他在雅典的講道內容。他宣講有一位神,祂創造了世界,定下規律模式,並賜人生命。這位神是人類萬國的主,因此人們應活在祂的規範之內,並且,這位神既是審判者,又是救主。斯多亞派不能完全同意上述最後的看法,但他們或許會認同,世界所有都服在神的看管之下;他們循環的歷史觀與保羅宣告歷史是由始向終的直線發展是互相衝突的。最令他們譏誚不信的,是保羅宣告復活的事實,因為他們都是唯物主義者,他們的神只是一種在大自然內有組織的力量而已,並非一位超越的人,其所作所行卻受自然規律中的生死所限。對他們而言,死亡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命運,即使最終沒有希望,也應以平靜的心境接受。另參:「以彼古羅派/伊壁鳩魯派」;「理學/哲學」。――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