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植物

 

植物(Plants)引言聖地這一片小小的土地,有不同的環境可出產許多不同品種的植物。其種類之多可媲美世上任何一個地區。要辨別聖經中的植物,一直都是一項困難的工作,因為研經者不斷嘗試從現今的植物中找出聖經所描述的栗樹、無花果樹、百合花、玫瑰和葡萄樹等,另一方面他們又假設今日生長在聖地的植物,在古遠的聖經時代也存在,或聖經所提及的植物今日在該地仍可找到。可是,今日許多聖地常見的植物,在聖經時代並不存在;許多昔日在聖地生長得非常茂盛的植物,今日已絕種了。有些品種給侵略者剿滅了,有些則因土地耕作過度、林木被毀,及氣候和其他環境的變遷而根絕或幾乎根絕了。在某個時代,聖地上滿是棕樹,尤以棗椰樹的產量最豐富,這是當地的特色,也是昔日埃及的特色,但今日這類棗椰樹已沒那麼常見了。同樣,古時高大的香柏樹長滿利巴嫩的山坡和其他許多山嶺,現在,一些僅存的品種需受到小心保護,以免被山羊踐踏和破壞。聖經中的植物金合歡屬植物即生長在溫帶的含羞草科喬木或灌木,和合本譯為「皂莢木」。那是亞拉伯沙漠裏唯一一種大小足以用作木材的樹木。金合歡屬植物主要是一種生長在瘠地的樹木,看來是可以在沒有其他樹木生長的旱地上,仍能長得茂盛。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了40年,金合歡屬植物顯然是最大和最常見的一種樹。這樹在西乃山上尤其顯著,並可能用來製造會幕中的傢具。洋槐較不常見,至少今日的情況如是。這樹可生長至25呎高,在捲曲的樹枝上開出黃色的花。其木紋細密,木重而堅硬,顏色是帶橙的棕色,在製作櫃櫥上十分有用。埃及人就是用金合歡屬樹木來夾封木乃伊的棺木。在舊約裏,「什亭」之所以成為地名,可能因為該區生產許多皂莢樹(民二十五1;書二1,三1;珥三18;彌六5)。以賽亞書四十一章19節所指的可能是另一種樹,也許是黃楊樹。老鼠勒屬植物約伯記三十章7節(荊棘)和西番雅書二章9節(刺草)所指的可能是這類植物。這是一種多年生的、像荊棘的草本植物或矮灌木,約有3呎高,是所有東部國家常見的雜草。從遠古時代開始,藝術裝飾上的葉紋或漩渦狀花紋,就是這類植物的形狀。檀香樹檀香樹是一種珍貴木材,所羅門曾用以製作聖殿的欄杆和琴瑟(王上十1112)。這種木材是通過水路由俄斐和以旬迦別,即以拉他附近運來的。近代的權威人士認為俄斐是亞拉伯,或印度,或莫三鼻克附近的西非洲。若木材是從印度運來的,則可能是紫檀。紫檀是一種豆科喬木,木質堅實的紅木,可以磨亮。歷代志上二章8節所提及的可能並不是紫檀,而是檜。扁桃樹/杏仁扁桃樹像桃樹,葉有齒邊,樹皮呈灰色。扁桃樹可高達1025呎。它在年頭開花;其希伯來名字的字根有「守望」之意。扁桃樹開的花很大,有時是粉紅色,有時是白色,先開花,後出葉。以色列人在西乃曠野安營的時候,周圍沒有長扁桃樹,他們卻以杏花的形狀來造出金燈臺枝子上的杯(出二十五33-36,三十七1920)。

對猶太人來說,杏花是預告春天來臨的報信者(耶一11)。杏仁在東方價值極高,因為它可生產一種香油。「路斯」(創三十五6)一名大概指那地生長著繁茂豐富的扁桃樹。蘆薈主要產於非洲,屬蘆薈科,卻像百合花的植物,某些品種可生產一種藥物和纖維。蘆薈是一種有香味的物質,在聖經中與沒藥、香膏和其他有香氣的植物同列(詩四十五8;箴七17;歌四14;約十九39)。大多解經家認為這些經文所列的是兩種不同的蘆薈。舊約中的蘆薈似乎是沈香木,是一種大樹,可生長至120呎高,樹幹粗12呎。這是印度北部、馬來亞和印度支那半島的特產。樹木腐爛時香味濃郁,因此被人看為珍貴的香料,並作熏蒸消毒之用。約翰福音十九章39節的蘆薈(和合本作「沈香」)相信是真正的蘆薈。埃及人用其汁漿來熏屍。然而,其氣味並不宜人,且味帶甘苦,獸醫有時用來配製馬匹的藥物;這種藥物主要是用厚葉的汁漿來製成。蘆薈原產於紅海口,東非對面的索科得拉島。杏形狀像桃,橙黃色,可供食用的水果,是西亞和非洲的特產(和合本譯作「蘋果」)。雖然現今在聖地可找到一些人工培植的蘋果,但野生的品種則從沒有人見過,不過其附近一帶也有一些野蘋果樹。野蘋果的果子並不吸引,因為其形狀細小而味酸,因此,聖經所指的蘋果極可能是杏(箴二十五11;歌二35,七8,八5;珥一12)。聖地出產大量的杏,且可能自聖經時代已是如此。杏樹有圓形的樹頂,樹皮帶紅色,可生長至30呎高。杏樹(希伯來文是「他普亞」)一名也是若干地方的地名,迦勒的後裔也有以此為名的(書十五53,十七8;代上二43)。梣樹近東出產好幾種梣樹。其中葉像尖刺的梣樹是豌豆科植物,這是一種矮小、多莖和多枝的灌木,約有3呎高,長有多毛的細枝和豌豆狀的花朵。這樹從敘利亞至聖地、多石的阿拉伯和西奈一帶的荒漠上都可見到。日間太陽猛烈的時候,葉子會滲出一種甜美、有黏性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在空氣中硬化,人可搖動樹枝,在樹底下張開一塊布來收集。嗎哪檉柳是多枝的灌木,或高915呎的小樹,樹枝硬直,會掉落,還有粉紅色的小花。這樹生長在沙漠地帶,從聖地至多石的阿拉伯及西奈一帶都可見。在某些季節,一種細小的介殼蟲會在其柔軟的樹幹上鑽孔,這些小孔便滲出一種像蜂蜜的液體,液體迅速硬化後,便從樹上掉下來。

花梣樹是一種高1550呎的喬木。其果子與今日的梣樹果子相似。它也分泌一種「嗎哪」或蜜露,形狀有薄片(稱為嗎哪片),碎片(稱為普通嗎哪),和帶黏性的小團(稱為嗎哪脂)。山楊樹屬楊柳的幾種樹木之一,其葉柄扁平,因而葉子會在風中顫動。撒母耳記下五章23-24節和歷代志上十四章14-15節所提及的大概並非桑樹,而是山楊樹。桑樹葉子柔軟,且繫在牢固的圓身葉柄上,因此,微風吹過時並不會沙沙作響。在幾個有可能的品種之中,一種西印度輕木似乎最接近。這種樹由3045呎高,枝葉向外伸展,生長在河邊或溪旁,可見於敘利亞至聖地,以至多石的亞拉伯一帶,在約但河谷尤其常見。也有人認為是顫楊的品種,這樹的樹皮呈灰白色,稍有微風吹過也會搖晃。學者認為利未記二十三章40節,詩篇一三七篇2節,和以賽亞書七章2節所指的,也是一種西印度輕木。詩篇一三七篇2節所提及的絕對不是垂柳,因為這樹原產地為中國。該處所指的可能也是西印度輕木。詩篇八十四篇6節「流淚谷」一名可能指山楊樹,也許谷中長滿了許多山楊樹。香樹脂一種芳香的油質樹脂,主要自熱帶喬木和灌木滲出,通常作藥物用;或是指溢出這類物質的喬木和灌木。創世記三十七章25節、耶利米書八章22節、四十六章11節和五十一章8節所提及的「乳香」,相信是耶利哥香脂樹或乳香黃連木。耶利哥香脂樹在埃及、北非、耶利哥平原和死海四周的炎熱平原都十分常見。那是一種生於沙漠的小樹,高915呎,樹枝細長有刺,並長有綠色的花團。把其果子搗碎,然後煮熟,便可提煉一種油,這油有治病的功效。果子經過發酵,也可製成一種有麻醉作用的飲品。乳香黃連木原產於聖地,創世記四十三章11節所說的「乳香」,大概就是這種植物,因為其中暗示那是聖地的特產,當時埃及人還未認識這產品。乳香黃連木是一種灌木,高約310呎,有常綠的葉子。「香樹脂」是流出來的樹液,在樹幹和樹枝上割出切口便可取得樹液,而取香樹脂通常在8月。品質最好的樹液呈半透明的米黃色,形狀像眼淚或水滴;醫藥上的用途一般是止血和怡神,品質較差的多用作油漆。東方的孩童把這樹液當作口香糖,希臘人用葡萄果皮釀製的酒以這樹液來調味,稱之為乳香酒。乳香黃連木是歐洲南部和中東的土產。列王紀上十章10節和列王紀下二十章13節的「香料」,雅歌三章6節的「香粉」,以賽亞書三十九章2節的「香料」,和以西結書二十七章17節的「乳香」,所指大概就是基列沒藥。雖然稱為基列沒藥,但這沒藥並非出產於基列或聖地,而是阿拉伯的特產,尤其廣佈於也門的山區。這種樹在羅馬人征服巴勒斯坦時仍可見於耶利哥平原。羅馬人把樹枝帶返羅馬,作為征服猶太人的戰利品。這是一種常青小樹,樹枝硬直而稀疏,高度甚少超過15呎。在其樹枝和樹幹上割出切口,便可取得「乳香」,樹液很快會凝結成不規則的小塊,跟著便可以收集下來。樹膠也可從生或熟的果子取得。另參:「植物(沒藥)」。大麥一種穀物,長出有芒的穗狀花和可吃的種子。很久以前,一般大麥、冬季大麥和春季大麥已在地球上的溫帶培植,而今天大麥仍是人類主要的食糧之一。大麥和小麥是埃及與聖地的兩大主要穀類農作物。大麥價格較低廉,多用來餵飼牛群,不過也會單獨或與小麥及其他種子混和作人類的糧食(結四9-12)。聖經提及大麥──田間的植物或大麥製的食品,如大麥粥、大麥麵包、大麥薄餅和大麥餅──有超過30次之多。大麥是在11月至3月之間撒種的。埃及人常把幼嫩的麥穗煮熟,再加上牛奶來食用。在巴勒斯坦,大麥是在3月或4月收割,視乎種植地區而定。在埃及,大麥比小麥早1個月成熟,所以在十災中之雹災,法老的大麥被毀壞,小麥則不受影響(出九22-35)。大麥在古代十分常見,以致人以大麥為長度單位:兩個大麥穀粒相等於一指之寬,16個等於手掌之寬,24個等於拇指至尾指之寬,而48個便等於1肘。由於大麥是窮人的食物,所以被看為貧窮、低賤或沒有價值的象徵(何三2)。這也解釋了為甚麼疑恨的素祭中(民五15)用少數大麥為祭品,目的是暗示有罪的人是被賤視的,同時也解釋了神為何對以西結書十三章19節那羞辱如此震驚和慨嘆。今日的貝都因人稱他們的仇敵為「大麥麵餅」,以表示一種極度的藐視。上述分析有助我們瞭解士師記七章13-15節的基甸之夢:基甸是一個十分貧窮和卑微的人,高傲的米甸人可能譏諷他為「大麥餅」。偽沒藥芳香的樹脂,類似沒藥,產於非洲和亞洲西面各種不同的香脂樹系樹木。多半學者相信創世記二章12節和民數記十一章7節所提及的「珍珠」是指一種樹膠樹脂,產於一種生長於阿拉伯南部和非洲東北部的灌木非洲香脂樹。這種合成樹脂呈透明的黃色,有香味,並且看上去像一顆珍珠。豆撒母耳記下十七章27-28節和以西結書四章9節所提及的豆子一般認為是指蠶豆。這一年生的品種原產於波斯北部,但很早便已在亞洲西部培植為食糧。學者在埃及古墓的木乃伊棺木裏發現豆子;希臘人和羅馬人也有培植這種植物。古時人看豆子為骯髒、丟臉,認為豆子會帶來夢魘和使人瘋狂,夢見豆子就是惡運的先兆。希坡克拉底認為吃豆子會損害視力。豆子在11月撒種,到了春天收割小麥的時候便成熟。農夫用大鐮刀把豆子割下來,然後運往市場擺賣。撒母耳記下十七章28節的「豆子」,及但以理書一章12節和16節的「素菜」,可能是指豆子或豆子與小扁豆混和。苦菜出埃及記十二章8節與民數記九章11節所說的「苦菜」似乎是苣麥菜、菊苣、萵苣或藥蒲公英等植物。這些都是現今在埃及和亞洲西部常見的野草,當地的人仍食用這類蔬菜。苣麥菜原產於印度,而在出埃及的時代,埃及的人或許已認識這食物。當時埃及人是否認識菊苣則是另一個問題。經過日曬的萵苣,葉子十分苦澀,一般的藥蒲公英亦然。有些人則認為苦菜是取自荊棘和刺草。歐洲枸杞各種多刺的灌木,有些品種會開紫色的花和顏色鮮艷的漿果。士師記九章14-15節所說的相信是歐洲枸杞或沙漠荊棘。那是612呎高的多刺灌木,長著一簇簇的葉子和紫色的小花,並結一些細小球狀的紅色漿果。這種植物原盛產於聖地,尤其是從利巴嫩至死海的地區。人常以荊棘作籬笆。黃楊樹長葉子的黃楊樹是一種耐寒的常青樹,長於聖地北部的山區、加利利的山岡和利巴嫩。這樹可生長至20呎高,樹幹細長,直徑甚少超過68吋,其木質堅硬,可以磨光,因此可作多種用途,如木刻、車削工藝,以及製作梳子、匙羹和數學儀器,寫字板也是用這種木來製造的。羅馬人種植黃楊樹,取其堅硬的木材,嵌上象牙,用作飾架和首飾盒。聖經提及黃楊樹的經文有以賽亞書四十一章19節和六十章13節。刺藤巴勒斯坦的刺藤和跟其類似的榆葉刺藤都是多刺的常青灌木,靠一些吸根來蔓延。樹幹和幼苗上滿佈一種特別的花或白色粉末和短毛,它的刺堅硬、挺直而多毛,花朵有白色、粉紅色、玫瑰紅或紫色,果實是圓形和黑色。巴勒斯坦刺藤生長於近水的地方,而榆葉刺藤則多生長在利巴嫩和巴勒斯坦的叢林。並非所有提到刺藤的經文都是指上述兩種。士師記九章14-15節的「荊棘」可能是歐洲枸杞,以賽亞書三十四章13節的「刺草」所指的可能是敘利亞薊和金色斑點的薊,彌迦書七章4節的「蒺藜」可能是另一種多刺的茄屬植物,而以西結書二章6節和二十八章24節的「蒺藜」則可能是多刺的假葉樹。另參:「植物(薊,荊棘)」。金雀花一種生長於歐亞地區的灌木,和合本譯作「羅騰樹」。其枝子長而柔韌,形成一棵312呎高的筆直而濃密的矮樹。樹葉細小而稀疏,但在沙漠地區仍可形成一個使人舒暢的樹蔭。白色像豌豆的花朵是甜美和芬芳的,一簇一簇地生長在細枝上。金雀花是一種美麗的灌木,生長在巴勒斯坦、敘利亞和波斯的沙漠地區。在許多沙漠地區,金雀花是唯一可供人遮蔭的小樹(王上十九45)。民數記三十三章18-19節的「利提瑪」(「金雀花之地」),可能因那地種有大量的金雀花而得名。金雀花的「炭火」(詩一二○4)暗示金雀花的木廣泛用作木炭。

約伯記三十章4節中「羅騰的根」並不是金雀花的根。金雀花的根是難於入口的,不可能像約伯記中所描述的那樣食用。約伯所指的可能是一種可以吃的寄生植物,這種植物生長在鹹水的沼澤區和沙灘上。在糧食不足時,人們愛吃用這種植物,而它亦曾一度具極高的價值,因為估計它有醫治痢疾的功效。鼠李巴勒斯坦的鼠李是一種灌木或小樹,可長至36呎高,有柔軟而多刺的樹枝,常青的葉子,和一簇簇的小花,小花在34月間開花。鼠李生在叢林和山邊,從敘利亞、黎巴嫩,至聖地、多石的阿拉伯和西奈都有。灌木矮小、繁枝的植物,通常比喬木細小一點。至於耶和華向摩西顯現時所處身的樹叢是甚麼(出三2-4),學者各有不同的意見。許多人認為這是一件神祕的事件,有些則從自然現象中尋求解釋,認為「燒著的荊棘」可能是長豔紅色花朵的檞寄生,或附在金合歡屬植物上的花。這些植物大量寄生在不同的金合歡屬植物叢,如常見於聖地和西奈的多刺的金合歡。檞寄生的紅花盛開時,會使樹叢看來像著了火,因為其鮮豔像火的紅花比本來植物上的綠葉和黃花更突出。毛茛屬植物波斯產的毛茛屬植物是野地所長的花草(太六28-30)。這是一種十分惹人注目的植物,花朵顏色鮮豔,各色俱備(除了藍色),是重瓣的,有時直徑有2吋,根肥大,看像細小的大麗花塊莖。菖蒲這名字可指整棵植物,或單指其芳香的根部,是多種熱帶亞洲棕櫚樹之一。菖蒲是所羅門園子裏所栽植的一種植物(歌四14),它可能是耶和華吩咐用以製造會幕裏之聖膏油的一種材料(出三十23),也是推羅市場中所售賣的產品之一(結二十七19)。學者認為白菖蒲和芒草就是菖蒲的來源。白菖蒲有極濃郁的香味,生長在歐洲和亞洲,但聖地卻無人認識此植物。芒草是印度的土產,搗碎時會發出芬芳的氣味,相信就是聖經中所指的菖蒲,芒草可製油,名為薑草油。駱駝刺草舊約和新約並沒有提及駱駝刺草,但《傳道經》二十四章15節暗指一種植物。植物學家認為那是指駱駝刺草,一種多莖多枝、長滿尖刺的灌木,那引述明顯是指一些芳香的植物。該植物也用作濃郁的膏油。甘蔗學者相信在聖地出產和野生的甘蔗有兩種:一種只產於黎巴嫩;另一種則生長於溝邊和溪旁,分佈地帶由敘利亞和黎巴嫩,至聖地南部多石的阿拉伯和西奈一帶。這也許是猶太人所熟悉的野生甘蔗。然而,多半權威人士認為以賽亞書四十三章24節的甜蔗(和合本作「菖蒲」)是一種甘蔗,這植物相信是原產於東半球的熱帶地區。遠古之前,人類已培植這種甘蔗,但各地卻不認識其野生的品種。那是一種高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樹幹有節,末端長出羽狀的大花團。雖然聖地大量培植甘蔗,但它在聖地並不茂盛。猶太人可能並不曉得從甘蔗製煉糖的技術,但甘蔗可以使食物和飲品增加甜味,並且是可供咀嚼的甜食。加拿河(書十六8)和加拿這村莊或城鎮(書十九28)可能是因甘蔗及其野生品種而得名的;大概在河流沿岸或村中都生長了大量的甘蔗。刺山柑和合本譯作「牛膝草」,是地中海地區一種多刺的攀藤矮樹,或這種矮樹的花蕾。傳道書十二章5節中「人所願的」可能是指刺山柑的漿果。一般的刺山柑或刺山柑漿果在敘利亞、黎巴嫩、聖地和西奈的山谷生長茂盛。刺山柑有時會長得挺直,但往往像一般的攀藤柔弱地附著其他物件來生長,且像常春藤一樣長滿在石頭、廢墟和頹垣上。古時人把幼嫩的花蕾放在醋中醃製,用作肉類的調味品。漿果也可用來煮食。用刺山柑來形容一個人年老時的境況極其適切,因其果子的形態與老人相近,同時也有一些刺激吃喝的特質,可幫助容易食慾不振的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胃口。若說「刺山柑的漿果也不濟事」,即是說連這果子的刺激作用也不能再引起一個老人的食慾了。刺山柑的果子是懸在莖部的,熟透的漿果叫人想起一個老年人因飽經風霜而頭也垂了下來的景象。其他有關刺山柑的經文包括出埃及記十二章22節,利未記十四章6節,民數記十九章18節,列王紀上四章33節,詩篇五十一篇7節,約翰福音十九章29節和希伯來書九章19節。(按:上述經文的「牛膝草」,學者認為該是刺山柑。)許多學者指出刺山柑是生長於下埃及,摩西曾在那裏吩咐以色列人用刺山柑把獻祭羔羊的血塗在門楣和門框上,執行殺長子任務的使者便會逾越而過。刺山柑也見於西乃曠野,以色列人在那裏用這草來潔淨長大痳瘋的人。這草可見於耶路撒冷的頹垣上,所羅門也曾講論牆上長的刺山柑(王上四33)。人常認為這草有潔淨的特性。另參:「植物(高梁)」。角豆樹地中海地區的常青樹,豆莢可供食用。學者一般認為角豆樹的豆莢,就是耶穌的浪子比喻中所提到的「豆莢」(路十五16)。角豆樹是一種悅目的常青豆科樹木,常見於聖地、敘利亞和埃及。豆莢在45月產量最豐富,豆莢肉帶黏性,味道甜美可口,還包著一些像豌豆的種子。現今的人跟古時一樣,仍用豆莢來餵飼牛、馬和豬隻。若遇著饑荒,豆莢便成為人類的食物,也許在窮苦人家中豆莢也經常用作食糧。豆子完全成熟的時候,豆莢會充滿一些深色像蜜糖的液體,其味道十分可口,今日阿拉伯人仍食用豆莢,感覺其滋味像嗎哪。他勒目常提及角豆,指出那是餵飼牲畜的上等食糧。角豆的種子從前給用作重量的一種標準,是「克拉」一詞的來源。有些解經家認為施洗約翰所吃的「蝗蟲」(太三4)並不是昆蟲,而是角豆樹的種子。肉桂樹一種亞洲熱帶樹木,樹皮與錫蘭肉桂相似,但品質較劣。出埃及記三十章24節和以西結書二十七章19節的「桂皮」是肉桂樹。詩篇四十五篇8節所指的,則似乎是印度鳶尾草。摩西和所羅門顯然是透過貿易的方法取得桂皮和其他印度香料,而桂皮可能是從錫蘭進口的。肉桂和錫蘭肉桂雖然原產於錫蘭、馬拉巴海岸、馬來西亞和東印度群島,但聖地和埃及大概很早便已認識這些香料。香料是從樹的內皮取得,肉桂皮的品質不及錫蘭肉桂,因為其質地較粗糙,味較刺激,人常用桂皮攙進肉桂之中。其嫩芽可用作食物調味,細小的葉子和豆莢有時會用來作藥物。印度鳶尾草是一種菊科植物,產於喜瑪拉雅山的喀什米爾。人們大量採集其芬芳的草根,然後運往孟買,再轉運至波斯灣和紅海的港口。印度鳶尾草可作藥用,也有用來刺激性慾;其主要功用是製造香水。

蓖麻一種體積頗大的植物,原產於非洲熱帶地區和亞洲,人們愛種植蓖麻作裝飾,並從其種子提煉蓖麻油。約拿書四章6-7節所提及的蓖麻,大概是一般的蓖麻樹,這樹曾供約拿遮蔭,後來卻被「蟲子」咬,因而枯槁。蓖麻是一種幼嫩的灌木,可生長至312呎或更高,葉子大,形狀像伸出來的手。蓖麻生於較荒蕪的地方,尤其接近水邊,可見於利巴嫩和聖地,通常是人工培植的。在炎熱的天氣裏,蓖麻就好像一棵樹,長有濃密的傘形葉子供人遮蔭。在東方,蓖麻以快速的生長速度知名。其種子搾出來的蓖麻油供給猶太人用作宗教禮儀中的油,拉比傳統規定5種油可在禮儀中使用,蓖麻油就是其中之一。蓖麻的種子有毒,不可吃。雪松古代世界常見的一種松屬常青樹,和合本譯作「香柏木」。除了幾個例外的情況外,聖經一般提到的「香柏樹」都是指著名的「利巴嫩的香柏樹」(黎巴嫩雪松)。雪松是一種高貴的樹木,是以色列人所認識的樹木中最高和最大的一種。其生長速度頗快,可長達120呎高,樹幹直徑可達8呎。在所羅門時代,雪松顯然曾盛產於利巴嫩的群山,但現今由於過分砍伐木材和山羊的啃吃,所以雪松已變成罕有。黎巴嫩的雪松為人鍾愛,不單因為它生命力強,壯麗高雅,壽命極長,也因為它氣味芳香和木質堅硬。雪松是用來象徵莊嚴、有力、高貴、雄壯、巍峨和宏偉的。在以西結書十七章3節、22-24節和三十一章3-18節(和合本作「香柏樹」),先知用這些高貴的樹中之王來象徵世間的力量、權能和威榮。撒母耳記、列王紀和歷代志經常提及「利巴嫩的香柏樹」,可見人喜用這木材來建屋,過於其他各種木材,原因是雪松樹身粗大、木質堅實,而且帶有芬芳的香氣。所羅門王、希蘭王、古列、亞述諸王,以及所有鄰近國家的君王都爭相奪取利巴嫩的山岡,以得著這裏的木材來裝飾他們的宮殿。推羅船隊的甲板和桅竿都是利用這種木材造的,所羅門的轎子和轎車(他的「馬車」),以及大衛始建而由所羅門完成的聖殿亦然。所羅門派遣了30,000名以色列人輪流前往利巴嫩,協助希蘭王和他的奴僕砍伐香柏樹;這一切行動把利巴嫩美麗的森林破壞了。有幾段經文提到香柏木都可能並不是指黎巴嫩的雪松,而是指其他樹木。這些經文包括民數記十九章6節,二十四章6節,利未記十四章46-849-52各節,以西結書二十七章5節和三十一章8節;其中五經經文中的雪松可能指腓尼基檜,而以西結書則可能指阿勒頗松樹。錫蘭肉桂指肉桂屬中兩種植物,產於亞熱帶,樹皮散發香氣,研碎後可用作香料。出埃及記三十章23節的「香肉桂」,箴言七章17節桂皮,雅歌四章14節的「桂樹」和啟示錄十八章13節的「肉桂」,無疑是這種錫蘭肉桂。樹長得不高,不會超過30呎,樹皮光滑,呈灰色,樹枝向外伸展,開白色的花,常青的葉子顯得綠油油,葉紋也整齊好看,葉子長約9吋,闊約2吋。用作貿易的錫蘭肉桂是取自樹的內皮,從約有45年樹齡的樹剝下來。在多山的地區,肉桂樹必須多種幾年才可削皮,品質最好的桂皮來自較嫩的樹枝。削皮的方法是用利刀在樹身兩旁縱向切開,剝下來的樹皮便呈空心的圓柱形。將這些圓柱形的長枝或「管子」再束成約一磅重的捆子。收集錫蘭肉桂的方法跟收集肉桂皮一樣,但錫蘭肉桂的品質則遠超過肉桂皮。猶太人常因錫蘭肉桂是一種馨香的東西,所以看它為極高尚的香料和香膏。錫蘭肉桂是製造聖膏油的主要材料之一。神曾命摩西用這些聖膏油來膏抹會幕裏的聖具,以及用來膏立祭司。毫無疑問,錫蘭肉桂必定是珍貴和價值不菲的。枸櫞樹亞洲出產的一種樹,果實像檸檬,果皮厚而芳香。啟示錄十八章12節的「香木」指枸櫞樹的木。那是一種針葉樹,類似金鐘柏,其高度甚少超逾30呎,木呈深色,木質堅固耐用,且有香味,又可以打磨。這木是古人所珍視的,並廣泛地用來製造各種櫃櫥,其價值常被人視為與金等值。由於這種木有樹脂,所以不易腐爛,且不會被蟲蛀蝕。芫荽出埃及記十六章31節與民數記十一章7節所提及的芫荽,顯然確實是芫荽。那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約1620吋,莖部細長,開白花或紅花,葉子尖長,有香氣。種子像珍珠,直徑約有1/4吋,香味怡人,主要用來造糕餅,也作藥用。在聖地一帶,芫荽常與田間的穀物一起生長。芫荽野生於埃及,古人用來作佐料和藥品。葉子味帶香氣,可用以煮湯和加在布丁、咖喱和酒中調味。阿拉伯人今日仍以芫荽為香料。在聖經中,芫荽只見於有關嗎哪的經文,其中指出嗎哪的大小、形狀和顏色都像芫荽的種子。棉花指這品種中任何一種植物或灌木,種植於溫暖的氣候中,其種子上的白色纖維和種子中的油都是有用的。以斯帖記一章6節提及的「綠色帳子」,無疑是指利雲特棉花所製的帳子。這種棉花自古已種植於遠東一帶,亞歷山大大帝把它從印度帶回來,猶太人可能在被擄至波斯,於亞哈隨魯王統治期間認識棉花。

栽種的棉花是一年生植物,但在其原產地卻是多年生的,並且長成一棵筆直而枝葉繁茂的矮樹,高約6呎。花朵大而吸引,黃色花瓣,紫色花蕊,其後會褪至粉紅或紅色。果實或「圓莢」在成熟後會裂開,擠出一團白色或金黃色的細絲。種子就附在棉絲上。去掉種子後,棉絲便可紡成棉線。黃瓜黃瓜是一種一年生的攀爬蔓生類植物,其來源地已無可稽考。自史前時代開始,黃瓜便已種植於古代世界中氣候和暖之地。黃瓜通常是生吃的;一個黃瓜加上一個大麥餅或其他麵包便已是一餐的食物。所謂「瓜田的茅屋」(賽一8)是指一些簡陋的小屋,常建於巴勒斯坦地的黃瓜田或葡萄園。古時埃及地種植許多黃瓜,而黃瓜跟魚、西瓜、韭菜、蔥和蒜是當地日常的食品。以色列人和埃及平民都靠賴這些食物來維持生命,以色列人在埃及寄居400年後,似乎已愛上了這種食物(民十一5)。土茴香以賽亞書二十八章2527節和馬太福音二十三章23節所說的「大茴香」或「芹菜」明顯是指土茴香,一種常見的一年生植物,屬胡蘿蔔科,據說是埃及和地中海東岸的土產。很久以前,人們已開始培植土茴香,以取其香味濃烈而辛辣的種子,其種子與葛縷子籽相似,但比葛縷子籽大。其味道不及葛縷子籽可口,但仍常用作調味料,有時甚至混和在麵粉中,用以做餅。土茴香也用作藥材和魚肉的調味料。摩西律法只是間接提及土茴香作什一供獻之一;因此,耶穌指控文士和法利賽人拘泥於將薄荷、茴香和土茴香獻上十分之一,卻忽視了更重要的公義、憐憫和信實(太二十三23,和合本在此把土茴香譯作「芹菜」)。柏樹柏樹是一種高大的常青樹,葉子像鱗片,廣植於聖地山區各處。在利巴嫩山和黑門山上,柏樹(和合本作「松樹」)與雪松和橡樹一同生長。一般的高度是5060呎,但也可生長至80呎。其球果較松樹的球果圓和細小。柏木堅硬和耐久,古時人常用柏木來雕刻偶像。聞說柏木也被腓尼基人、革哩底人和希臘人廣泛用於他們的船隻上。學者一般同意創世記六章14節的「歌斐木」就是柏木,因為其木質十分堅實。古代埃及人也用它來造棺木。以賽亞書四十一章19節和六十章13節所提及的松樹相信就是柏樹,而歷代志下二章8節所提及的松木就是柏樹的木材。毒麥草一般皆同意「稗子」(太十三24-30)就是一年生的或有芒的毒麥草。毒麥草是一種茁壯的野草,外形與小麥或黑麥十分相似。種子比小麥或黑麥小很多,但在生長的早期卻很難分辨。若不及早把毒麥草清除,而到了收割時才與小麥一同割下來,便很難把兩者分開。毒麥草的種子是有毒的,原因可能是種子本身含有一些化學成分,或種子裏長了一種蕈或菌。提亞弗特斯和其他早期的希臘學者都很熟識毒麥的毒性,有時會稱這種草為醉毒麥。據說毒麥草會導致失明。蒔蘿蒔蘿是一種像野草般的一年生植物,看像皺葉歐芹和茴香,高約1220吋,開黃花。馬太福音二十三章23節所說的茴香大概是指蒔蘿。人們大量種植蒔蘿是為了取其有香味並可驅除腸氣的種子。蒔蘿也可用來拌調蔬菜(尤其是泡菜),並作藥用。把種子蒸溜可取得蒔蘿水,水中有一種油可作藥用。蒔蘿於聖地培植。烏木主要指亞洲南部熱帶地區所產的一種樹木,中心木材堅硬而色深。烏木來自印度的棗梅樹或棗樹,跟棗椰樹頗不相同。烏木由腓尼基的商船橫跨亞拉伯海,再上紅海,運往推羅的市集,再從那裏由駱駝商隊運進內陸。這些樹外層的木是白色和柔軟的,但年老時,樹的中心便會變得堅硬、黑實和不易朽壞;現今仍是市面貴重的烏木材之主要來源。烏木可以磨亮,對於製作櫃櫥、車削工藝,和製造華美的飾物和用具,有極高的價值,烏木也可用來作其他木料的鑲板飾面。以西結把象牙和烏木並提(結二十七15)。烏木常以象牙鑲嵌,而兩者在顏色上有強烈的對比,是很好的配搭。另一個烏木的來源是錫蘭烏木品種。無花果,無花果樹屬於無花果品種的喬木或灌木,是地中海地區的特產,果子可以吃。聖經提及無花果樹有60次之多,是聖經中主要的植物之一。創世記三章7節首次提及無花果樹的葉子。一般認為無花果原產於西南亞和敘利亞,但在很早期,無花果已在埃及和聖地廣泛種植,是當地的主要食品之一。撒母耳記上二十五章18節說亞比該送給大衛的禮物中,有200塊無花果餅。無花果樹今日在聖地仍是常見的植物,有野生的,也有人工培植的。除了常見的無花果園外,在私人的園子中,也往往種有一棵或多棵無花果樹(王下十八31;彌四4)。在有利的環境下,無花果樹會長至2030呎高,若四周只有一棵無花果樹,它便會顯得十分突出(可十一13),其樹幹直徑有23呎之寬。我們常見這樹種在井旁作遮蔭。即使今日人仍把無花果樹種在葡萄園的角落裏(路十三6-9),跟新約時代一樣。無花果樹有一種特有的果子,稱為隱頭花序,實際上那是一個大而有肉的花托。它是靠一種黃蜂來傳播花粉的,若沒有黃蜂來傳播花粉,便不能結出果子來;這情況在無花果初移植至美國加州時,就發現出來。通常無花果一年可以結兩次果;第一次結的果或稱冬果,在6月便成熟,第二次結的果或稱夏果,會在89月間在新枝上長出來。夏果開始成熟時,仍有一些冬果會藏在葉簇中。無花果樹在長葉前會先露出果子的芽,果芽會在2月長出,而葉子則會在45月間長出;葉子落下之後,便應該是果子成熟的時候(太二十一19)。古時先知嚴責以色列人的罪時,常恐嚇他們說葡萄樹和無花果樹會被毀壞,而先知應許他們得獎賞時,便說葡萄和無花果會再結果子(耶八13;何二12;珥一712;彌四4;亞三10)。東方人會把無花果作藥用,並常用以貼在膿瘡或其他皮膚疹上(王下二十7)。在希伯來文和希臘文中,除了無花果和無花果樹兩詞外,還有四個詞用來描寫其果實成熟的不同階段:耶利米書八章13節的用詞是指無花果的果子;在雅歌二章13節,那用詞是指青果或未成熟的果子,整個冬天都會留在樹上;何西阿書九章10節及其他地方所用的字是指初熟的無花果;撒母耳記上二十五章18節、列王紀下二十章7節及其他經文所用的字則是指無花果餅或乾無花果,那是冬天食用的主要無花果產品。新約中「伯法其」一名直譯是「青無花果之家」,也許因為那地處於幽暗的峽谷,無花果長青不熟。樅樹包括好幾種不同品種的常青樹。樅樹有扁針葉,和直立的松果。聖經所提及的樅樹十之八九是指杉樹、松樹或杜松。聖地中的樅樹只生長於利巴嫩的高處和北部的群山中。樅樹有3075呎高,並且是常見的樹木。有時候樅樹也是指阿勒頗松樹。亞麻指這品種中好幾種植物,其中一種特別被大量培植,為要提煉亞麻子油,樹幹亦可供應紡織用的纖維。亞麻是最先被人發現的一種紡織纖維,聖經只有一處提及棉(斯一6,和合本作「帳子」),沒有提及當時在埃及或聖地還有種植其他可供應纖維的植物,因此,相信除了毛衣外,所有衣服用料都是麻布。麻也用作製造一些家居用品,如手巾(約十三45)、裹布(約十一44)、腰帶和內衣(賽三23;可十四51)、漁網(賽十九89)和準繩(結四十3)。亞麻在埃及是一種重要的農作物,在以色列人未進應許地時,已為聖地的人所熟悉和使用(書二6)。古代埃及人用亞麻來紡織衣服,並用以包裹木乃伊,希臘人和希伯來人也用麻布來包裹死人(太二十七59;可十五46;路二十三53)。在聖殿中供職的祭司只可穿麻布衣服,把毛和麻混合織成布料,是猶太人的律法所禁止的(利十九19;申二十二11)。聖經時代的麻布最少有3種,而每種顯然都有其特定的用途。提及最粗糙的普通麻布之經文有利未記六章10節,以西結書九章2節,但以理書十章5節,和啟示錄十五章6節。提及品質極佳的麻布之經文有出埃及記二十六章1節和三十九章27節。最幼細而價值極高的麻布則可見於歷代志上十五章27節、以斯帖記八章15節和啟示錄十九章8節。亞麻高14呎,莖部瘦長,像鐵線一般,樹葉多而細小,形像矛頭,呈淡色。亞麻失收被視為神的刑罰之一(何二9)。用亞麻纖維來紡織麻布是猶太婦女一種家庭工業(箴三十一1319),製成品由普通布料以至祭司和聖殿中供職者所穿的袍子都有。麻也用作油燈的燈心(賽四十二3)。亞麻的蒴果常被稱為「莢」,出埃及記九章31節指亞麻已熟透了,圓形的莢熟透便可以收割,然後束成一捆一捆。這些亞麻捆要浸在水中數星期,使莖部的纖維與非纖維部分分開,然後把麻捆解開,把浸軟了的莖部鋪開曬乾(書二6),其後再加以梳理,取出纖維。這些纖維約有13呎長,拉長力很強,也很耐用。花「花」一字在聖經中出現了好幾次。有時我們可從經文看出那是指某一種花,但通常卻是泛稱。以賽亞書二十八章4節形容以法蓮的榮美只是一朵「將殘之花」,而約伯記十四章2節則形容人在世上的生命好像「一朵花」。由於猶太人對泥土及其產物特別有親切感,所以傳道者、先知和作家都很自然會列舉植物來闡明他們的思想。愈是常見的植物,聽眾便愈熟悉,愈能領會箇中的道理。這樣,似乎「花」一般是指該區許多常見的植物。樹林一片生長著濃密的樹木和其他植物的土地。聖經曾多次提及「森林」。若森林是指某一個地點,則讀者立即可知道那森林的樹木是甚麼品種。這詞常作泛稱(如詩五十10),指一片樹木繁茂的土地,而不是某一種樹木。耶利米書四十六章23節說要砍伐的「樹林」是埃及的樹林,或說是猶太人所熟悉的那埃及地區的樹林。在這情況中,我們或許可以查究出該區最常見的是哪一種樹林。

乳香一種芳香的樹脂,主要用作香。乳香是來自同一類3個不同品種的樹木,這些樹木生長於阿拉伯南部、埃提阿伯、索馬利蘭、印度和東印度群島。樹長得高大,與出產松脂及出產香膏和沒藥的樹類似。樹脂帶苦味,但加熱或燃燒時會產生一種揮發性的油,香味十分濃郁。在樹皮和樹枝上割開切口,便可取得樹脂。第一個切口所流出來的樹脂是最純淨和最潔白的,而其後的切口所流出的樹脂則帶黃點或紅點。一般認為希伯來人所用的乳香全是從阿拉伯,特別是示巴附近的地區進口的。聖經提及乳香有21次之多(如出三十34;代上九29;尼十三9;歌三6,四614;太二11;啟十八13)。所羅門的時代以前,乳香可能只可用在會幕和聖殿的獻祭禮儀中。乳香一直是世上最重要的芳香樹脂。果子「果子」一詞在聖經中常有出現。在許多情況中,果子明顯是指無花果、葡萄或橄欖,那是聖地中最主要的3種果子。雅歌四章16節提及所羅門在園中種植的果子,一般認為他的園子是綜合了植物標本室和植物園,其中收集了當時世界各地的植物。申命記二十六章2節提及「初熟的土產」是什一奉獻的基本供物。地上初熟的果子包括人所種植的各種產物,不單指植物本身──五穀、無花果、橄欖等──也包括用葡萄所釀製的酒。申命記三十三章14節所說的「美果」大概是指上述各種果子。「果子」一詞在聖經中常作象徵性的用法,如在加拉太書五章22節。馬太福音三章10節,十二章33節,路加福音三章8-9節,和羅馬書一章13節所說的好果子和壞果子,顯然是指無花果樹在優良的環境下,能結出味美的果子,相反,則結出堅硬不能吃的果實。阿摩司書八章1-2節提及一籃夏果,和以賽亞書二十八章4節所說夏令以前初熟的,同樣是指無花果。波斯樹脂波斯樹脂是一種黃色或棕色、有惡臭的樹脂,含有一種化學物質,稱為傘形酸。波斯樹脂取自幾種類似茴香的植物,原產於敘利亞和波斯。樹脂會自然從樹幹滲出,也可在嫩枝上離地數吋的地方割一個橫斷的切口,使樹脂流出來。奶白色的分泌物很快便硬化,成為市面售賣的波斯樹脂。波斯樹脂的氣味十分芳香刺鼻,加以燃燒則惡臭難聞。波斯樹脂是製造聖香的其中一種材料(出三十34,和合本把此字的希伯來文音譯作「喜利比拿」)。藥西瓜對於和合本譯作「野瓜」(王下四39)或「苦菜」(申二十九18,三十二32;詩六十九21;耶八14,九15,二十三15;哀三519;摩六12;太二十七34;徒八23)的用詞,學者一直都有不同的意見。今日多半學者認為那是指藥西瓜,一種像黃瓜的葫蘆科攀緣藤本植物,會蔓生在地上或爬在灌木和籬笆上。果實內有柔軟像海棉的果肉,味苦澀且有毒,是一種藥性很強的瀉藥。藥西瓜常見於亞洲西部和整個地中海地區。在聖地,藥西瓜遍佈於地中海、紅海和死海附近的乾旱沙地,也可見於隱基底的平原、別是巴、耶利哥、雅法和西頓。有人認為「所多瑪的葡萄樹」(申三十二32)就是藥西瓜,而上文提及的苦菜則是從藥西瓜而來。整本聖經中,它都用來象徵使人痛苦的災難。有些人認為以利沙所行神蹟中的植物是球狀黃瓜,葫蘆科的一種一年生攀緣植物。然而,這種果實的直徑一般少於1吋,並且長滿了刺。球狀黃瓜雖然味苦,但卻沒有毒性,因此,並不能與列王紀上的故事吻合。也有人認為所指的植物是聖地一帶常見的一種噴瓜,由於其果實長滿了刺,因此似乎不會被採摘作食物。草多種草本的植物,通常葉子是狹長的,莖部是空心的,並長著一團一團的小花。「草」一字在聖經中出現超過60次,在許多情況中是作象徵性的用法。由於其綠葉在太陽的照射下很快便褪色和枯萎,所以聖經作者常用草來象徵人類的名譽和財富也是短暫的。在許多經文中,這字可能是指所有脆弱的綠色草本植物,而不是專指草。創世記一章11節所載的「青草」,可能跟我們所說的「草」最接近,有別於芳草或香草。野地裏的「草」(太六30;路十二28)大概是指百合花,以賽亞書四十章6-8節所提及的「野地的花」亦然。創世記四十一章2節和18節,約伯記八章11節,以及何西阿書十三章15節所指的可能是蒲草或蘆葦。箴言二十七章25節和以賽亞書十五章6節說的乾草似乎是指長草的莖部。聖地裏約有460種不同的草。聖經時代最常見的有6種,全都是聖地特有的青草,亦無疑是舊約和新約作者所熟悉的。草有狹長的葉子,葉脈平行,可生出像穀粒的果實,內含草種胚芽及其貯備的養料。樹籬種植茂密的一行灌木或矮樹,造成一堵籬笆或一列地界。聖經時代,有不少植物都可用作樹籬;有巴勒斯坦的鼠李,這是一種灌木或矮樹,高約36呎,有長滿軟剌的樹枝和常青葉子,一團一團的小花在34月間開花。這樹生長在叢林和山邊,從敘利亞伸延到聖地,至多石的阿拉伯和西奈都有生長。耶利哥的香脂樹和歐洲枸杞也是在聖地上常用作樹籬的一種多刺灌木,並且也許是箴言十五章19節和何西阿書二章6節所指的植物。另一種當作樹籬的植物是山楂的一種,聖地中有5個不同品種的山楂,山楂有刺,結紅色的小果,大小像櫻桃,味道則像蘋果。散沫花亞洲和北非所產的喬木或灌木,有紅色或白色芳香的花,葉子可製成紅色的染料。學者認為雅歌一章14節和四章13節譯作「鳳仙花」的植物就是散沫花植物。真正的散沫花是中國的植物,在所羅門時代,小亞細亞一帶是否認識這種花似乎很成疑問。散沫花原產於印度北部,並野生於蘇丹、埃及、阿拉伯、敘利亞、黎巴嫩和聖地,其高度約為412呎,而香味則與玫瑰相似。散沫花葉子首先被曬乾,然後研成粉末,再以水混和,便形成糊狀,這種染料自遠古時代開始便用作化妝品,學者發現許多木乃伊都用這種染料來裝飾。散沫花染料有鮮豔的黃色、橙色或紅色,塗於少女的手指甲、腳趾甲、手指尖、手掌和腳掌上。男人也用來染鬍子及馬匹的鬃毛和尾巴。這種顏料約兩、三星期便要重新再染。當以色列人在埃及作奴隸時,散沫花已普遍被用來作化妝品;無疑以色列人也熟悉這做法。申命記二十一章11-12節的規條暗示以色列人不可用散沫花染料來裝飾,因為那是外邦人的東西。冬青屬植物冬青或枸骨葉冬青只見於敘利亞的山間。學者認為這就是以賽亞書四十四章14節和次經《蘇珊娜傳》所提及的樹。不過似乎更可能是聖櫟,那是敘利亞至猶大沿岸常見的植物,是一種常青樹,可生長至60呎高。風信子雅歌二章1-216節,四章5節和六章2-4節所提及的百合花,很可能是風信子。風信子是聖地、利巴嫩及其以北之地的土產,常見於野地和岩石間。野生的花朵一般是深藍色的,而且香味十分濃郁。另參:「植物(百合花)」。海索草和合本作「牛膝草」,海索草是草本植物,原產於亞洲,有穗狀的小藍花和芳香的葉子,葉子可用作調味料或香料。植物學家對聖經中的「牛膝草」實際是指哪一種植物,並未取得一致的意見。有些主張「牛膝草」,即現今稱為「海索」的一種著名的庭園芳草。然而,這種草並不產於聖地或埃及,只可見於歐洲南部;此外,它跟聖經中的牛膝草在各方面也不相符。

舊約中的「牛膝草」很可能是敘利亞或埃及的墨角蘭。這些經文計有:出埃及記十二章22節,利未記十四章4652節,民數記十九章618節,列王紀上四章33節,詩篇五十一篇7節,及希伯來書九章19節的墨角蘭。那是一種薄荷,在合適的環境下有1呎半至3呎高,但常生長在石隙間和牆上,因而長得矮小(參王上四33)。把乾葉研碎,可得著一種芬芳的香料。若把葉和花一起捆成一束,其多毛的莖部可以吸收和保存液體,因而是一個上乘的灑水器。新約論及耶穌釘十字架時所提及的牛膝草(約十九29),可能是高梁。常春藤洋常春藤是一種攀爬的常青蔓草,莖部和枝子會長出許多短小的氣根,並用這些氣根附在岩石或牆上。顯然這就是《馬加比二書》六章7節所提及的植物。檜一種常青的喬木或灌木,又稱刺柏。耶利米書十七章6節和四十八章6節的「杜松」就是檜。腓尼基檜可見於多石的阿拉伯山間和岩石間。新疆圓柏遍佈於敘利亞和巴勒斯坦的沙漠、平原和多岩石的地區。上述所指的是結褐色漿果的雪松,或尖杉木。檜通常是半球形或平臥灌木,不過在特別有利的生長環境中,也可長至1520呎高。這些品種常見於敘利亞的山區、黎巴嫩、逆向黎巴嫩山、加利利、基列和巴珊,並常生長於沙漠中最荒蕪和多石的地區,或懸崖峭壁上一些人跡罕至的裂縫和裂溝中。這與耶利米書中的描述十分吻合。又有學者認為歐洲刺柏就是沙漠地區常見的灌木。有些人主張利未記十四章4-6節和民數記十九章6節所說的香柏木,實際上是結褐色漿果的檜或腓尼基檜木。月桂樹地中海一帶所產的灌木或喬木。雖然詩篇三十七篇35節所指的「青翠樹」,可能是黎巴嫩的雪松,但多半學者認為那「青翠樹」就是芬芳的月桂樹,一種聖地所產的樹,可見於沿岸至中部多山地帶的叢林及樹林。月桂樹是常青樹,高度約為4060呎,青翠的月桂樹有細小、帶綠色的白花,果子是單核的黑色漿果,大小約等於一個小葡萄。葉子像柳葉,厚而有光澤。很早以前,人們便以月桂象徵成功、幸運與權力。雖然這樹在迦密山和希伯崙一帶長得非常茂盛,但卻不是聖地常見的樹木。今天其葉子仍用作佐料,而其果子、葉子和樹皮則一直用作藥物。小扁豆創世記二十五章29-34節,撒母耳記下十七章27-29節、二十三章11節,及以西結書四章9節所指的「紅豆」,似是小扁豆。它是一種細小、筆直、像野豌豆的一年生植物,莖部瘦長,葉子有卷鬚。小扁豆樹長白色帶紫色條紋的小花,結扁平、像豌豆的豆莢,小扁豆藏在豆莢內。小扁豆有34種,全都受到生產小扁豆的國家所重視。埃及和聖地仍廣泛地培植小扁豆,因為小扁豆的營養價值極高。小扁豆加上大麥可做出一種頗不錯的麵包;這種麵包在埃及某些地區頗為常見,是窮人的普遍食糧。歷代志上十一章13節的「大麥」可能是小扁豆的誤譯(參撒下二十三11)。百合花百合屬植物中任何一種植物,花朵有多種顏色,形狀像號筒;也可指有關的植物。百合花是聖經中最著名的植物之一,但同時也引起了許多不同的意見,似乎有好幾種植物,也許有56種,皆稱為百合花。大多權威學者皆認為,巴勒斯坦的銀蓮花就是那尤勝所羅門之榮華的「野地裏的百合花」。這些花在聖地各處都有生長;最常見的是緋紅色或黃色,但巴勒斯坦的銀蓮花也有藍色、紫色、玫瑰紅和白色。花的直徑可達2.75吋。另一種看法認為那是巴勒斯坦的黃春菊,一種常見、像雛菊的白花。黃春菊乾枯後,會像乾草一樣被「扔在火窯裏」。另一種有可能的植物是緋紅色的頭巾百合。雅歌五章13節所說「他的嘴脣像百合花」,似乎是指這種花卉,而不是巴勒斯坦的銀蓮花。經文中所指的顯然是一種異常美麗的稀有品種。緋紅色的百合花在聖地十分罕見;有些植物學家甚至懷疑它曾否在聖地出現。列王紀上七章192226節和歷代志下四章5節大概是指睡蓮,那就是柱子上的圖案。睡蓮在歐洲頗為普遍,在聖地和北非也很常見。又有一些學者認為聖經所說的百合花是唐菖蒲屬植物的一種,其紫色的花與所羅門的袍子吻合。名為書珊的地方(尼一1;斯一2)可能反映那地長滿了百合花。有人也主張兩篇詩篇的詩題(詩篇四十五篇「調用百合花」及六十篇「調用為證的百合」)是指百合花。棗蓮約伯記四十章21-22節那用以遮陰的樹可能是中東所產的棗蓮。那是一種灌木或矮樹,高約5呎,有平滑、彎彎曲曲的白枝子。另一些解經家認為約伯記中所指的是一種有大葉子的樹,如懸鈴木或歐洲夾竹桃。這見解的基礎是先假設約伯記四十章所描述的動物是河馬,而河馬似乎不會住在棗蓮之下,甚至不可見於棗蓮生長的地方。這些人認為懸鈴木和歐洲夾竹桃的可能性較高。錦葵約伯記三十章4節所用的希伯來字是鹹的意思(和合本作「鹹草」),因此,植物學家認為那是指濱藜屬植物或豬毛菜屬植物的其中一個品種。聖地有21種濱藜屬植物,幾乎全都是聖地所常見,又與經文吻合的。一般主張上述約伯記中的一種是近似菠菜的、生命力極強的灌木樹業,高約13呎,長一些不顯眼的小花。這植物在地中海沿岸和死海一帶生長得十分茂盛,並且可高達510呎。有些植物學家認為聖經所指的是錦葵的一種。錦葵是柔軟和充滿黏液的,對身體無害,在饑荒時可採摘來充飢。曼德拉草和合本作「風茄」,那是一種無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品種與茄屬植物、馬鈴薯和番茄相關。曼德拉草的根像甜菜頭,主根呈叉狀,主根頂部生出許多深色的葉子,約長1呎、寬4吋。曼德拉草有一些毒性,其粗壯的主根看像人類的下體。因此,人們常認為它有某些催情的特性(參創三十14-16)。曼德拉草在聖地一帶的乾旱野地是常見的植物。它是整個地中海地區、南歐和小亞細亞的特產。由於曼德拉草的花和果實都沒有任何氣味,所以雅歌七章13節的「風茄」可能是指枸櫞,或常見且可吃的田野磨菇。瓜兩種相關的蔓草中眾多品種中的任何一種,有堅硬的外皮和多汁的果肉。民數記十一章5節中的「瓜」可能是一種甜瓜或西瓜,也可能同時指這兩種水果。甜瓜也許是埃及的土產。無論如何,甜瓜自古已在埃及培植,據說其果實在天氣炎熱的國家可生長得很大,味道也很清涼。西瓜相信是原產於熱帶的非洲中部,也是在有歷史記載之前已在埃及培植。現在西瓜已在聖地廣泛種植,特別在海法和雅法之間的平原。西瓜供應埃及人作食物、飲品和藥物;它也實在是窮人用以退熱的唯一良藥。小米在歐亞地區所種植的一種禾本植物,其種子可以食用。小米是所有人類種植的禾本植物中,種子最細小的一種,但可大量生產。小米是一年生的植物,甚少高於2呎,其種子可用來做餅,窮人則用來生吃。小米所做的餅(結四9)不太好味。以西結書二十七章17節所說的餅大概是指小米。薄荷指這一科中任何品種的植物,有芳香的葉子,可以製成調味品。聖地中有好幾種常見的薄荷,但馬太福音二十三章23節和路加福音十一章42節所指的可能是長葉薄荷,此品種在巴勒斯坦和敘利亞都有,並且仍廣植於阿勒頗。這種薄荷比一般種在園子裏的薄荷大得多,高度可達3呎以上。古代希伯來人、希臘人和羅馬人都採用薄荷作調味料,並用以排去腸氣。桑樹指這一科中任何一品種的桑樹,有些結深紫色的果實,而其中一種則結白色的果實,桑葉是蠶蟲的食物。路加福音十七章6節的桑樹明顯是黑桑樹,黑桑樹原是波斯北部的特產,現已在中東一帶培植,以取其可口的果實。中國或印度品種的白桑,到了最近才在敘利亞和聖地廣泛種植,而並非該地的土產。顯然猶太人是直至較後期才認識絲,以西結書十六章10節和13節所提及的似乎是絲,在啟示錄十八章12節指出,絲是巴比倫一種珍貴的商品。耶穌所指的桑樹無疑是黑桑樹,一種矮而濃密、樹枝硬直的樹,高約2435呎,不過甚少超過30呎。撒母耳記下五章23-24節和歷代志上十四章15節的桑樹大概就是山楊樹。芥菜這品種內各種原產於歐亞地區不同的植物;其中某些品種被人培植,以取其可吃的種子。雖然馬太福音十三章31-32節、十七章20節,馬可福音四章31節,路加福音十三章19節和十七章6節到底是指哪一種「芥菜」,曾引起不少爭論,但一般皆認為那是普通的黑芥菜。人們廣泛種植黑芥菜,不單因其種子可以研碎成芥末,作貿易商品,也可生產一種可用的油。主耶穌所指的芥菜可能是田芥菜,這種植物通常高約13呎。有些人認為其實那是另一種產於死海四周叢林的植物。這種植物含有怡人的香味,像芥末的味道,若吃下一定的分量,便會刺激鼻腔和眼睛,與芥末的效果相似。然而,這種植物的生長地不會遠及北部的加利利,而其果實也頗大和堅硬,跟比喻中的描述並不吻合。雖然芥菜種並不是最細小的種子,但在聽耶穌講道的加利利人心目中,大概是他們所熟悉的種子中最小的了。沒藥一種會滲出芬芳的樹脂的灌木或喬木,其樹脂可用以製成香水和香。聖經中所提及的沒藥多指一個品種,不過,可能也包括另一品種,因為它們生長在同一區域,外形也相似。這兩種樹是阿拉伯、埃塞俄比亞和東非索馬里海岸的土產,所出產的樹脂供應市場大部分的沒藥。兩個品種都是矮小繁茂的灌木或小樹,樹枝粗壯、硬直而多刺,生長在岩石地區,尤其是在石灰石山上。樹的外皮和木都有濃烈的香味,樹幹和樹枝會自然地滲出樹脂,樹脂的味道苦澀且有點刺激,一點也不可口,但曾一度被醫藥界重視,用作止血的藥物。在東方,沒藥被推崇為芳香的物質、香料和藥物,古代埃及人在廟中燃燒沒藥,並用以裹屍;猶太人也用沒藥來膏抹屍體(約十九39),在希伯來人眼中,沒藥是一種貴重的香料(詩四十五8)。

香桃木和合本作「番石榴樹」,這樹在聖地和黎巴嫩十分常見,尤其在伯利恆、希伯崙附近,以及迦密山和他泊山的山坡上。香桃木是亞洲西部的土產,在優良的環境下,會長成常青的小樹,高約2030呎。然而,通常只長成稀疏的樹叢,高約1.5呎至4呎。其木質十分堅硬,顏色斑駁,通常有許多節,在車削工藝中的價值極高。香桃木也可製造一種香油。在聖經中,香桃木主要用以象徵神的雅量。尼希米吩咐猶太人為住棚節而收集的樹枝中,也包括香桃木的枝子(尼八15)。香桃木不單象徵和平,也象徵正義。以斯帖的本名「哈大沙」跟香桃木的希伯來文十分相似。水仙指各種廣泛培植的水仙屬植物,葉子狹長,花朵的顏色通常是白色或黃色,有杯形或喇叭形的花冠。多花水仙這品種似乎就是以賽亞書三十五章1節所指的「玫瑰」,這種水仙在沙崙的平原和巴勒斯坦各處開得十分茂盛,由於這花有芬芳的香味,所以廣受人鍾愛。甘松和合本作「哪噠」。甘松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茁壯,有清新的香味。這是一種生於喜瑪拉雅山高處的植物,並且一直衍生至亞洲西部。在葉子張開之前,其根部,以及看像穗子、長有軟毛的嫩莖要曬乾,用來製造香膏。今日印度仍以甘松為美髮品,我們極有理由推斷聖經中的哪噠香膏(歌一12,四1314;可十四3;約十二3)是來自印度的。由於哪噠香膏乃從遠方運來,所以其價值之高昂可想而知,上等的哪噠香膏一般是藏在密封的雪花石膏匣子裏運來的,人通常會把它好好收藏,只有在十分特殊的情況下才會打開。蕁麻指屬於蕁麻的各種植物,葉子有齒狀,佈滿一些細毛,會滲出刺激性的汁液。聖地中有4種蕁麻:一般蕁麻或大蕁麻、羅馬蕁麻、小蕁麻,以及跟小蕁麻相似的另一品種。一些蕁麻可長至56呎高,蕁麻是原野和荒地上常見的野生植物,它們常佔據一些曾用來耕種的荒地(賽三十四13;何九6;和合本作「蒺藜」)。蕁麻所滲出的液汁是蟻酸,跟蜜蜂所分泌的一樣。約伯記三十章7節和西番雅書二章9節的「荊棘」和「刺草」可能是老鼠勒屬植物,而箴言二十四章31節所指的大概是田芥菜。另參:「植物(芥菜)」。肉豆蔻花以賽亞書二十八章2527節的「茴香」可能是肉荳蔻花,一種一年生的毛莨屬植物。肉荳蔻花野生於歐洲南部、敘利亞、埃及、北非和其他地中海地區。在地中海地區,人們廣泛培植肉豆蔻花,以取其極度刺激、香味像胡椒的種子。在東方,這些種子會撒在一些麵包和糕餅上,而在聖地和埃及,則用來攙入咖喱和其他食品裏。時至今日,聖地的居民仍用以賽亞所描述的方法打軋土茴香和肉豆蔻。若用輪子輾過,這些植物便會被壓傷,而珍貴的驅腸氣藥油便浪費了;為避免浪費,人們便用棒或連枷打出其種子。由於土茴香種子較易脫落,因此可用短棒來打,但肉豆蔻花則需用較長和粗大的棒或連枷。櫟/橡樹在巴勒斯坦最少有五種櫟或橡樹。其中一種是胭脂蟲櫟,樹上寄生了一種昆蟲,這種昆蟲可製造一種緋紅色的染料,用以染麻布和羊毛(創三十八2830;出二十五4,二十六1,二十八33,三十五23,三十九24;利十四465152;民十九6;代下二714,三14;賽一18;來九19;啟十八12)。這種櫟樹的高度約由6呎至35呎,可見於敘利亞、黎巴嫩和聖地的山區。製造紅色染料的昆蟲是一種介殼蟲,牠們佈滿幼嫩的樹枝,像一團一團白色的絨毛。所製造的染料是豔紅色,而不是緋紅色。第二種櫟樹是大鱗櫟,也許就是以賽亞書二章13節和四十四章14節的橡樹。這種櫟樹常見於山區的中部,可能在巴珊一帶長得非常茂盛。創世記三十五章4節和8節的橡樹大抵就是聖櫟,一種常青樹,可生長至60呎高。另一種是葡萄牙櫟,一種細小的落葉樹,甚少會達20呎。這樹的價值在其葉子和橫枝上所長的蟲癭,蟲癭是由一些小昆蟲的活動而產生的,這些蟲癭或櫟癭是主要的貿易貨品,可用以染皮、染布和製造墨水。樹上巨大的果實有時會用作食物。亞伯拉罕的橡樹是聖地上另一品種。胭脂蟲櫟單獨生長的時候,會長成一棵大樹,在東方,人常在墓旁種植這種櫟樹。在聖經時代,櫟樹常備受尊崇,有人甚至敬拜它,因為它生長得高大茁壯。偉大的人物常葬於櫟樹的蔭下。有些解經家指出士師記六章11節、撒耳母記下十八章9-10節,和阿摩司書二章9節所提及的「橡樹」,實際上是篤蓐香。然而,今天學者一般認為押沙龍繫在其上的,確實是一棵櫟樹。約但河東山間的戰場常因其壯大的櫟樹而受人稱譽。舊約常提及的,通常與巴力或其他外邦神祇之敬拜有關的「樹叢」(出三十四13;申十六21;士三7;王上十四23,十八19;王下十七16;和合本作「木偶」或「亞舍拉」),可能是一些神聖櫟樹的樹叢。胡頹子一種歐亞地區產的小樹,有橢圓形的銀色葉子、綠色的花和像橄欖的果子。列王紀上六章2331-33節和歷代志上二十七章28節提及的「橄欖樹」到底是指甚麼樹,仍是一個疑問。以賽亞書四十一章19節和彌迦書六章7節所用的,是同一個字,所提及的植物大概就是葉子狹長的胡頹子,一種樹枝硬直的小樹,或形態優雅的灌木,高約1520呎,除了約但河谷外,聖地各處均常見這種植物。在某一個時期,這種樹尤其遍佈於他泊山、希伯崙和撒瑪利亞。其木質堅硬,紋理幼細,因此極宜用來雕刻偶像。所產的油品質較低劣,可作藥用,卻不可食用;這也許是彌迦書六章7節所提及的油。夾竹桃屬夾竹桃類的任何一種有毒的常青灌木,生長於溫暖的氣候中。學者認為在不同譯本中譯作「玫瑰」的植物其實是夾竹桃。《傳道經》其中兩節(二十四14,三十九13)所指的可能就是夾竹桃。這種樹原產於東印度群島,多個世紀以來,已在世界各溫暖的地帶培植。夾竹桃今日在聖地生長得十分茂盛,在約但河谷某些地區形成濃密的樹叢。通常是高312呎的矮樹。夾竹桃的每一部分都是有劇毒的。

橄欖,橄欖樹古代生於亞熱帶的常青樹,其果子可以吃用。橄欖樹毫無疑問是猶太人所認識的珍貴樹木之一。聖經曾無數次提到橄欖樹,也提及橄欖油;橄欖油是作膏抹用的。這樹在聖地頗常見,而在許多地方,它是唯一一種較大的樹木。野橄欖的枝子頗為硬直和多刺,而由人培植的橄欖樹是多枝子的常青樹,高約20多呎,樹幹多節,樹皮光滑呈灰色。葉子強韌,花朵細小,呈黃色或白色,果實頗大,呈黑色或紫色,在9月成熟,而珍貴的橄欖油是取自果實外層多肉的部分。成熟的果子有31%的成分是油,成熟的果子和未成熟的綠色果實都可以生吃。樹幹和樹枝的木質堅硬,呈深黃色或琥珀色,紋理幼細,常有漂亮的斑紋。今日橄欖木仍用來製造優質的櫃櫥和車削工藝。這樹生長得很慢,但十分長壽,樹幹被砍下後,樹木並不因此而枯萎,因為嫩芽會從根部和殘株四周長出來。原來只支持著一棵樹的樹根,可長出45棵樹,形成一個小樹叢。

橄欖油用在加冕典禮上,象徵統治權。橄欖油也用作奉獻的供物,和作油燈的燃料,並可作保護頭髮和皮膚的用品,在醫藥上還可作外科手術上的藥油。採橄欖的方法通常是搖動或擊打樹身,但枝上常要剩下一些果子,留給窮人、寄居的、孤兒和寡婦。橄欖需要接枝;沒有接枝的吸根只會長出細小無用的果實來(羅十一17-25)。列王紀上六章2333節,和尼希米記八章15節所說的「橄欖木」和「橄欖樹」是甚麼,引起一些疑問。有些人認為那是指胡頹子。由於列王紀上所描述的基路伯有18呎高,翅膀各有9呎長,所以估計它是用許多木塊砌成的。其實無論是甚麼木材,都需要用大量的木塊,但若是胡頹子,所用的木塊就會較橄欖木為多。洋蔥民數記十一章5節所提及的「蔥」,無疑是埃及所產的一種洋蔥,那是一種緊緊包合的球莖,由厚肉的葉子底部層層相疊而組成。葉子細長而中空,整棵植物都帶一種刺激的味道。自遠古時候開始,已在埃及培植;並在摩西的時代,普遍用作食物,今日在埃及和巴勒斯坦仍是這樣。古代作家熱切讚揚這些洋蔥的好處;因此,我們不難理解以色列人為何在背逆和不滿時,總是想起這種食物,甚至情願返回埃及。跟洋蔥很相近的是蒜。一般的蒜是一種耐寒、多年生的球根植物,種植於歐洲、亞洲西部與埃及等地。蒜的葉子狹窄扁平,像絲帶一樣。蒜極受地中海一帶的人歡迎,他們喜歡用蒜來煮食,並且常放在麵包片上生吃。其球莖有一種極濃烈的香味,味道辛辣,並由許多小鱗莖組成,稱為「珠芽」。這些珠芽互相擠在一起,蒜的繁殖通常就是靠賴珠芽。莖部會開一束傘形的粉紅色花和稱為小鱗莖的小型球莖。蒜有另一個品種,其味道比一般大蒜溫和,有野生的,也有培植的,通常稱為青蔥。還有一種蔥類植物是韭蔥,韭蔥的球莖跟蔥和蒜不同,它較為細長,呈圓柱形,並且長度超過6吋。味道像蔥,但較刺激。韭蔥葉可用作佐料,或用以煮湯。球莖則切碎,用來放在肉中調味。韭蔥今天在猶太人中仍是受歡迎的食物,埃及人也常吃用。由於韭蔥在東方是窮人的食物,因此被看為卑微的象徵。民數記十一章5節所指的可能並非真韭菜,而是胡蘆巴,常見於埃及。胡蘆巴有3片葉子,是一種像苜蓿、長小黃花的一年生植物。種子會分泌黏液,而且香味很濃。食用的方法是煮熟或與蜜糖混和。施喜列在出埃及記三十章34節譯作「施喜列」,《傳道經》二十四章15節也有出現,這字可能是指兩種物質,一種是植物的產品,另一種是動物的產品。「施喜列」可能就是一種來自岩薔薇的樹脂。商業上用的薔薇,是一種柔軟、深棕色或黑色的黏性樹脂,由岩薔薇的樹幹和葉子滲出來。採集這種樹脂的時間是日頭當空的時候,方法是用皮帶或一些紡織物抹去樹叢上的樹脂。樹脂有時會大量附於叢林中之山羊的鬍子上,而採集的方法就是從牠們的鬍子上梳理出來。這種樹脂味香而苦,曾一度用作藥物,但現在只用來製造香膏和橡皮膏。有些人認為施喜列是一種名為安息香的樹膠樹脂,出自東印度群島特產的一種樹,在聖經時代早期的商業活動有否達至那麼遠的東方卻值得懷疑。在動物來源方面,施喜列是產自風螺類的一種軟體動物。橙指好幾種常青樹的果實,這些樹生長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有些人認為箴言二十五章11節的「金蘋果」就是橙,不過,在所羅門時代,巴勒斯坦一帶有否種植橙卻值得懷疑。另有些人認為金蘋果是一種酸橙,但這種水果並非產於巴勒斯坦。棗椰樹聖經中的棕樹毫無疑問是棗椰樹。棗椰樹一度曾是聖地的特色,正如今天仍是埃及的特色。這種樹的特徵是沒有枝子,樹幹尖端較細,高達80呎或以上,葉子像羽毛,生長在樹幹末端,每塊葉子長約69呎,甚至有更長的。由於棗椰樹長得極高,又擁有不尋常的外形,因此自然成為東方建築上一種裝飾,人們喜用其樹幹和葉子來美化建築物。其大葉子像樹枝,聖經稱之為棕樹枝,是一種勝利的象徵,並用於喜慶的場合(約十二13;啟七9)。這些大葉子今天仍用來鋪蓋屋頂和屋子四周,並用以鞏固蘆葦做的籬笆。蓆子、籃子,甚至碟子都有用棕樹葉做成的。細小的葉子可用作塵拂,而樹幹則可用作木材。樹冠裏蜘蛛網狀的外皮可做成繩子。一個下垂的碩果可重3050磅,是阿拉伯和北非本土人的主要食物。一棵樹一年可產200磅棗子,棗子可以曬乾待用。刺破花時會有一種像糖漿的液體滲出,這種液體可製成醉人的飲品,也許就是聖經中有別於清酒的「濃酒」(利十9;民六3;申十四26,二十九6;士十三14;箴二十1;賽五11,二十四9,二十八7;彌二11;路一15)。這種像糖漿的分泌液可能是創世記四十三章11節,撒母耳記上十四章25節,詩篇十九章10節,箴言二十四章13節、二十五章16節、二十七章7節,雅歌四章11節,以賽亞書七章15節和啟示錄十章9節所說的「蜂蜜」。對猶太人來說,棗椰樹是優美和高雅的象徵。「他瑪」一名(撒下十三1)是從希伯來文的棗椰樹演變過來的,用以暗指婦女優美高雅的儀態。猶大馬加比時代(主前175)所發行的一枚硬幣上,刻有棗椰樹。棗椰樹需要有悉心的栽培,否則便不能生存。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約需30年,而其壽命通常共有200年;然而,最後的階段是漸漸衰殘的階段。聖經中許多地方都以廣植棗椰為一種特色(如耶利哥、哈洗遜他瑪、巴力他瑪、伯大尼)。蒲草埃及的蘆葦或蒲草(出二35;伯八11;賽十八2,十九67,三十五7,五十八5),莖部由3平滑面組成,通常高約810呎,但有時可高達16呎,底部粗約23吋,末梢有一大簇小花。從前蒲草長滿了尼羅河兩岸,形成一個濃密的叢林。今天蒲草在下埃及已絕種,不過仍可見於白尼羅河沿岸和蘇丹。蒲草仍生長在聖地某些地區,尤其是加利利平原北端一帶和胡列沼澤區。除了用來製造可浮水的小船(出二3)、蓆子,和其他各種家庭用品外,蒲草最知名的用途是作為古代的造紙原料。在造紙的過程中,蒲草的莖部首先要去皮,然後切成長形的薄片,再把薄片並排在一起。跟著便是灑水和把拼好的薄片壓成一塊。待風乾後便按需要剪成不同的大小。較優質的蒲草紙,製作時更要把蒲草薄片交錯重疊幾次。莖部頂端那淡黃褐色的穗狀花,用作埃及神廟的裝飾,或作神像上的花冠。有名的人物和國家英雄也多有以這些蒲草花作冠冕。松樹指松樹科的各種常青樹,有一簇簇的針葉,並結球果。雖然聖經中的針葉樹究竟指的是甚麼,已頗為混淆,但以下各節經文似乎明顯是指松樹:利未記二十三章40節,尼希米記八章15節,以賽亞書四十一章19節,及六十章13節。聖地其中一種松樹是佈魯遜松,是在巴勒斯坦北部,於山上生長的一個品種。其高度有1035呎,枝葉向外擴展,樹枝是輪生的。另一種松樹是阿勒頗松樹。估計在聖經中曾出現多次(撒下六5;王上五810,六34;王下十九23;代下二8;詩一○四17;歌一17;賽十四8,三十七24,五十五13,六十13;結二十七5,三十一8;何十四8;鴻二3;亞十一2)。其生長高度由9呎至60呎,樹枝向上散開,橫枝呈黃色或棕色。阿勒頗松原產於地中海地區,廣見於聖地和黎巴嫩乾旱的山岡上。據說其木質只稍遜於黎巴嫩的雪松木。以賽亞書四十四章14節的松樹可能就是阿勒頗松。學者相信這樹在黎巴嫩是與著名的雪松種植在一起的。其木材用作所羅門聖殿裏的地板、天花和門扇,也用作船隻甲板上的椽,並用以製造樂器(尤其是瑟和琵琶)。

阿月渾子巴勒斯坦的篤蓐香,是一種巨大的落葉樹,有稀疏的樹枝。冬天沒有葉子的時候,就像一棵櫟樹。其高度介乎1225呎。樹的每一部分都有芳香的汁漿。這樹常見於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和多石的阿拉伯一帶,並生長在較接近山腳的山坡上。這樹一般都是孤獨地生長,在一些太暖和太乾旱不宜種植櫟樹的地方,它都可以生長並代替了櫟樹的位置。由於這樹原產於基列,所以其汁漿,可能是以實瑪利商人由基列帶往埃及的香料之一(創三十七25)。創世記十八章8節所指的就是這樹:「(亞伯拉罕)自己在樹下站在旁邊」。以賽亞書六章13節的「栗樹」,及何西阿書四章13節的「栗樹」,大概亦是指這樹。學者也相信以拉谷(撒上十七219)是由於生長在那裏的篤蓐香樹而得名。創世記四十三章11節的榧子明顯是從阿月渾子樹採摘的硬殼果。阿月渾子樹的高度約為1030呎,樹頂向外伸展。阿月渾子樹野生於黎巴嫩許多多石的地帶和聖地。其果實有淺色的外殼,果仁味甘甜,到處都受人喜愛。約書亞記十三章26節「比多寧」一名,可能是指當地有大量的阿月渾子樹。懸鈴木指懸鈴木科的任何一個品種,結一簇一簇吊鐘形的果實,樹的外皮通常一塊一塊或一條一條地剝落。創世記三十章37節和以西結書三十一章8節所指顯然是東方懸鈴木。有些人認為以賽亞書四十一章19節的松樹和以賽亞書四十四章14節的香柏樹都是指懸鈴木,不過這論點似有可疑之處。懸鈴木是一種大樹,高60呎以上,樹幹粗大,有時圓周可達40呎。外皮會一塊一塊地剝落,露出白色或黃色的光滑內皮。這樹常見於黎巴嫩、敘利亞和聖地,甚至生長在亞高山帶地區。然而,它主要是屬於平原和低地的樹,生長於溪邊和湖邊,還有沼澤地區。這樹的希伯來字,源自「赤裸」這字根。這似乎是要指出楓樹的外皮會經常一層一層或一片一片地剝落,因而其樹幹和大枝顯得頗為光滑,像「赤裸」一樣。石榴樹石榴樹通常是細小像灌木的樹,但偶然也會長成小樹,高達2030呎。樹枝通常是多刺的。觸目的吊鐘形花朵一般呈深紅色,不過有時也呈黃色或白色。球狀的果實像橘子或中型蘋果般大小。石榴果有堅硬的外殼,成熟後呈鮮紅色或黃色,頂部有乾枯了的萼片,形狀像一個皇冠。果實本身是一些深紅色多汁的果肉,內藏有許多紅色的種子。石榴花無疑成了金鈴鐺(出二十八3334,三十九24-26),以及初開的花(王上六32)的模型。果實上圓形直立的花萼則成了君王冠冕的模型。石榴樹是亞洲的土產,但自史前時代開始,便已在聖地、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培植,今天在這些地方也頗常見。石榴被列為埃及地的美果之一(民二十5),也被列為應許地的一個祝福(申八8)。自所羅門時代開始,人們便已用其果肉來調製清涼的飲品和果子露,同時也可生吃。未熟的石榴果殼味苦澀,會產生一種紅色顏料,一直被用作藥物,也用來染紅摩洛哥皮革。有一種香酒是用石榴汁做成的(歌八2)。柔軟的種子可以灑上糖來吃,或曬乾作糖果。民數記、約書亞記和士師記中的「利門」和「臨門」兩城,可能是因當地種植了大量的石榴樹而得名。楊樹生長迅速的落葉喬木,跟山楊樹同是楊屬植物。撒母耳記下五章23-24節和歷代志上十四章14-15節的桑樹更可能是指伯拉河的楊樹或山楊樹。這樹高約3045呎,枝子向外伸展。這種山楊樹只可見於敘利亞至聖地和多石的阿拉伯一帶的河畔和溪邊。在約但河谷尤其常見。利未記二十三章40節的「柳枝」可能也是指伯拉河的楊樹;至於詩篇一三七篇2節的「柳樹」,也有人主張是楊樹。詩篇八十四篇6節的「流淚谷」是否指山楊樹,引起了一些問題;這名字也可能暗示那地種植了茂盛的山楊樹。「葉子被風吹」而發出響聲(利二十六36),可能暗指那樹是山楊樹,因為山楊樹有扁平的葉柄。白楊常見於敘利亞、黎巴嫩、聖地和西奈的潮濕地帶。其高度約為3060呎,枝子向外伸展。有些人認為各種外邦宗教的祭壇,通常是立在山頂上和楊樹樹叢的蔭下。也許以賽亞書六十五章3節應作「在白楊下燒香」,而不是「在磚上」。何西阿書指出外邦的祭壇是建於橡樹、楊樹和栗樹之下(何四13)。也有人認為何西阿書十四章5節並不是指「利巴嫩」,而是說「如楊樹扎根」。楊樹的樹根會向其範圍內的水源迅速生長,這是人所共知的。創世記三十章37節所指的樹枝相信是白楊的樹枝。搵桲樹產於亞洲西部的一種樹,長白花和像蘋果的果實,果實煮熟可以吃。有些人認為舊約中的「蘋果」就是搵桲。搵桲樹在聖地頗常見,不過主要是人工培植的。在敘利亞北部則有野生的搵桲樹。搵桲是波斯北部及小亞細亞的土產,結黃色和極之芳香的果子,其香味使古代的人對它推崇備至。然而,其味道卻不甜美,因此跟雅歌二章3節和5節並不吻合。多半解經家認為雅歌中的果子是指杏。蘆葦生長於聖地的多種燈心草屬和蘆葦屬植物。燈心草屬植物最少有21種之多。燈心草或沼澤草可見於潮濕的地帶,也生長於西奈和其他曠野,海草或硬草則長於聖地各處的潮濕地區,西奈也可找到。聖地中可知的蘆葦屬植物最少有15種之多。頂部長花團的棒狀蘆葦常見於聖地至西奈半島各潮濕地帶。湖畔棒狀草或高草從北非至死海的沼澤和水溝都有。棒狀海草或鹹的棒狀沼澤草可見於聖地多處的水溝和沼澤。約伯記八章11節,以賽亞書九章14節和十九章6節及15節所指的可能是上述任何一個品種。創世記四十一章2節中那些牛隻所吃的蘆荻似乎是指蘆竹,其高度有18呎或以上。這種蘆葦又稱為波斯蘆葦,常見於聖地、敘利亞和西奈半島,是一種巨草,草莖底部直徑有23吋,頂部長一簇白花,跟蔗樹或蒲葦相近。古代人類以這種植物作多種用途:枴杖、魚竿、量尺和笛子。因此,馬太福音二十七章48節和馬可福音十五章36節的「葦子」極可能是木匠的量尺。列王紀下十八章21節說那壓傷的葦杖會刺透了人的手,可見所有堅硬像竹之葦草的草稈,都會分裂許多薄而尖的細片,會刺透皮膚。以賽亞書四十二章3節那壓傷的蘆葦可能是香蒲,但似乎更有可能是蘆竹。馬太福音十一章7節那「風吹動的蘆葦」可能是一般的葦草,但也似乎更有可能是蘆葦。列王紀下十八章21節和以西結書二十九章6-7節,西拿基立用以形容埃及勢力的「壓傷的葦杖」相信也是指蘆葦。新約中所指的「蘆葦」(太二十七29;可十五19)是甚麼,學者並沒有一致的意見。許多人主張是香蒲。然而,香蒲雖常見於聖地的溪邊,但不會在耶穌受審時的34月開花或結果,巴勒斯坦的品種則全都是在78月開花。另參:「植物(蒲草、高梁)」。芸香芳香的歐亞區植物,其常青的葉子可生產一種辣而具揮發性的油,曾作藥用。路加福音十一章42節中譯作「芸香」一字似乎不成疑問,但實際是指哪個品種卻不得而知。多半學者認為那是一般的芸香,一種多年生的灌木,莖部筆直,高約23呎,長深裂紋的葉子。這品種原產於地中海地區,據說也野生於聖地,特別在他泊山上。另一些學者認為路加福音十一章42節的芸香是非洲芸香,跟一般的芸香很相似,但葉子的分裂程度較淺。非洲芸香常見於敘利亞北部、黎巴嫩、聖地和西奈的山邊和叢林中。這兩個品種在聖經時代極有可能被猶太人使用和種植。新約時代,芸香是什一供獻物之一,暗示它是一種人工種植的植物;較早時期則顯然是野生的。古代的人十分重視芸香,看作珍貴的藥物,可預防頭昏、失聲、癲癇、眼炎、精神錯亂和「凶眼」症。芸香也用作菜餚的調味品。燈心草指各種草狀的沼澤區植物總稱,莖部柔軟易折、中空,或有中髓的。創世記四十一章2節和約伯記八章11節譯作「蘆荻」的植物是指甚麼,實在頗難確定。在約伯記中,它與蒲草並提,似乎顯示蘆荻是指某一種植物,而不是草原中各種植物的總稱。從創世記的描述,可知那是生長於尼羅河邊,牧放法老牛群的地方,但卻不是蒲草。它可能是花燈心草或花藺,這種植物與蒲草在埃及和聖地都生長得十分茂盛,是顯眼的水族或沼澤植物,根是橫生的,圓柱形的莖部從橫根生長,凌駕於葉子之上。上述兩段經文所指的也可能是蘆竹。另參:「植物(蘆葦)」。藏紅花又稱番紅花。雅歌四章14節的「番紅花」,可指好幾種藏紅花屬植物,特別是開藍色花的藏紅花,那是希臘和小亞細亞的土產。市場所賣的商品包含花柱的上部和柱頭,以及子房的頂部,花開後不久便要採集。一盎司藏紅花最少需要4,000個花柱頭。經過採集之後,花柱便在太陽下曬乾,然後搗碎,製成細小的藏紅花餅。藏紅花主要用作一種黃色顏料,但也用來增加咖喱和燉品的色素。在春天,聖地各處都開滿白色、粉紅色、紫色、淡紫色、藍色或橙黃色的花,包括了1415個品種的藏紅花,其中幾個品種可產藏紅花粉。據說古時的人愛把藏紅花與酒混和,撒在劇院的地上,婚禮中也常用藏紅花。今日這染料仍用於糖果、酒和油漆中。另一種可製造染料,但卻完全不同的植物,是薊屬的植物,稱為紅花。其紅色小花可製造一種顏料,常用來染絲、煮食,和攙進藏紅花中。那是一年生的刺草,高約34.5呎,原產於敘利亞和埃及。在埃及,木乃伊所穿的壽衣便是採用這種顏料來染色,聖經中所說的藏紅花也極有可能是這種植物。鼠尾草猶大地的鼠尾草可長至3呎高,生長於巴勒斯坦的大小山岡上。其莖部有四角,硬直而粗糙。這植物的生長地帶從敘利亞,至拿撒勒、希伯崙、提比哩亞、撒瑪利亞和猶大。鼠尾草是出埃及記三十七章17-18節(和合本作「杏花」)所提及之金燈臺的形狀來源,金燈臺是猶太人的傳統標誌。若把鼠尾草壓平,其形狀跟有7個枝子的燭臺幾乎完全一樣,中間有一個主幹,兩旁是3對向上和向內屈曲的橫枝,兩邊互相對稱。每一個枝子上有輪生的花蕾,這就產生了金燈臺枝子上有杯的概念。灌木灌木是矮小多枝的樹木。喬木有一個主幹,充其量也不過幾個主幹;灌木則有許多主幹。灌木和喬木均能提供生火的柴枝。聖經中的小樹,除了幾個可以頗為準確考究的例子之外,多半是無從推敲的。創世記二十一章15節所提及的小樹大概是檉柳。高梁古代世界的禾草,其中幾種培植作穀物和糧草,並製成糖漿。十架故事中蘸滿了醋的「海絨」到底是指蘆葦還是海索草,曾引起了不少爭論(太二十七48;可十五36;約十九29)。其中一個論點說那是蘆竹的莖部。墨角蘭的可能性則不大,因為海索草的莖部十分脆弱。許多解經家認為那是高梁,也稱為蜀黍、印度小黍、黃蜀黍,或耶路撒冷玉米。那是強壯和像玉米的一年生禾稻,在埃及和聖地通常可長至最少6呎,在其他地區可長得更高。粗壯的髓是乾的,甜味不如甘蔗。穀粒頗大,通常是烘來吃的。此外,也可用以製造粗麵包。一把蜀黍便足以供應全家一頓的食糧。波阿斯給路得的那「烘了的穗子」(得二14)可能就是這種植物,而約瑟給其兄弟的糧食可能也是這種穀物。另參:「植物(小麥)」。斯佩耳特小麥屬於小麥的耐寒品種。出埃及記九章32節,以賽亞書二十八章25節和以西結書四章9節所指的「粗麥」,相信都是這種小麥。斯佩耳特小麥是小麥中穀粒較堅硬的品種,其穗部鬆散,穀粒的橫切面成三角形,在古代是最常見的一種麥。斯佩耳特小麥的莖部比小麥強壯,穗子也較粗壯。斯佩耳特小麥粉所做的餅不及小麥餅,但這種小麥幾乎在任何泥土中都可以長得茂盛,且在完全不適合種小麥的土地上也可以吐穗。古代的人喜用這種小麥造餅甚至過於大麥。黑麥生長在較冷和較北部的國家,埃及和聖地幾乎全不認識這種穀物。香料1.指任何一種用作調味的氣味芳香而濃烈的蔬菜類材料。學者認為列王紀上十章10節,列王紀下二十章13節,和以賽亞書三十九章2節所提及的「香料」;雅歌三章6節所提及的「商人各樣香粉」,以及以西結書二十七章17節所說的「乳香」,均指基列沒藥。這乳香跟其通俗的名字並不相稱,它並非基列的產品,甚至不是巴勒斯坦的土產,而是原產於亞拉伯。在所羅門的時代,聖地一帶開始種植乳香,尤其是在耶利哥城附近。有學者認為那裏所種的樹,是從示巴女王所帶來的種子培植出來的,而那些種子便是其「香料」禮物的一部分。基列沒藥是一種細小而枝條硬直的常青樹,其高度甚少超越15呎,枝子稀疏,開白花,每3朵成一簇。香樹脂是一種乳狀液體,在樹幹和樹枝上割開一些切口便可以取得。這種液體也可從青果和熟果中獲得。2.香料亦是各個品種的統稱。對於創世記三十七章25節,四十三章11節,列王紀下二十章13節,雅歌四章1014節,五章113節,六章2節,八章214節及以賽亞書三十九章2節所提及的香料之來源是甚麼,學者有許多不同的主張。其中一個主張說是一種黃蓍膠。這樹膠原產於乾旱和亞高山帶地區,跟上述經文十分吻合。雅歌八章14節提及的香草山暗指這種產生香料的植物,這種植物在多山地區野生。雅歌五章13節和六章2節的「香花畦」,暗示一種草本或矮小的植物,而不是大樹如錫蘭肉桂或肉桂樹,跟黃蓍膠的植物吻合。安息香屬安息香的各種樹木,可生產一種芳香的樹脂。現今學者認為出埃及記三十章34節的「拿他弗」乃來自安息香樹。那是一種不規則的硬枝灌木或小樹,高約920呎。分佈地區從黎巴嫩至聖地,這樹在小山丘和岩石遍佈的地方都長得很茂盛。在其樹幹和樹枝上割開切口便可取得樹膠。其香味十分濃郁,今天仍是一種價值不菲的香膏。西克莫無花果樹產於非洲東北部及鄰近亞洲地區的一種樹,是屬於無花果樹的品種。列王紀上十章27節,歷代志上二十七章28節,歷代志下一章15節、九章27節,詩篇七十八篇47節,以賽亞書九章10節,阿摩司書七章14節,及路加福音十九章4節,均譯作「桑樹」,無疑是指著名的西克莫無花果樹。我們不可把這種樹跟北美洲常見的美國懸鈴木混淆起來。聖經的「桑樹」(即西克莫無花果樹),是一種生命力強、強韌而粗壯的樹,高約3040呎,有時樹幹周邊可達20呎以上,樹冠直徑則可達120呎。這樹容易攀爬,常種植於路旁,這可解釋了路加福音十九章4節的記載。樹上各部分都可結大量的果實,新枝舊枝都會結果,甚至樹幹上也可結果。其果實跟一般無花果相似,但體積較小,品質也較劣。在大衛的時代,西克莫無花果樹十分珍貴,以致大衛也委派專人來看守(代上二十七28)。這種樹跟普通的無花果樹不同,它是常青的,一年結果數次。它主要生長在低地,不能在山區不理想的氣候中生存(詩七十八47)。學者認為阿摩司不是採摘西克莫無花果的人,而是整修西克莫無花果樹的人。種植西克莫無花果樹的人習慣在採摘果子前34天,果子約有1吋長時,把果子中間部分的皮削去,或以指甲或利器穿一個小孔。若不這樣做,果子會分泌大量液汁,並且不會成熟。檉柳創世記二十一章33節,撒母耳記上二十二章6節和三十一章13節所說的「垂絲柳樹」似乎就是檉柳。這類喬木或灌木十分矮小,生長得迅速,其木質堅固耐用。檉柳廣見於曠野、沙丘和鹹水沼澤區。無葉檉柳是沒有葉子的,長白色小花。這種喬木或灌木使人心曠神怡,樹蔭又可供途人休憩。亞伯拉罕曾在別是巴栽植無葉檉柳,那兒常鬧旱災,栽植其他樹木顯得很不實際。在書珥曠野極荒蕪的地區,沙漠檉柳的矮小樹叢仍生長得很茂盛。傷心失望的夏甲可能就是在一棵無葉檉柳下撇下以實瑪利──她那粉碎了的盼望。檉柳可以生存,是因為有細小鱗狀的葉子,不會蒸發大量水分;它甚至完全不長葉子。較大的檉柳樹在木材不多的地區,會因其木材而受重視。檉柳的木材可用作建築,同時也是優質木炭的來源。篤蓐香巴勒斯坦的篤蓐香樹是一種大型的落葉喬木,枝子稀疏,冬天葉落後,形態極似櫟樹。其高度約為1225呎,結紅色果實。樹的各部分都有一種芳香的樹脂液汁。篤蓐香樹分佈在敘利亞、黎巴嫩、聖地和多石的阿拉伯一帶,常見於山丘的下坡。在古代,篤蓐香樹如櫟樹一般受人喜愛,因為它是一種高大而長壽的樹。在樹幹和樹枝上割開切口,可取得一種所謂「該奧斯」或「居比路」的松節油,是貿易商品。由於篤蓐香樹原產於基列,所以其樹脂液汁,可能是以色列人從基列運往埃及的「香料」之一(創三十七25)。創世記十八章8節所提及的大概就是篤蓐香樹,不過也可能是櫟樹。以賽亞書六章13節和何西阿書四章13節所指的,顯然是篤蓐香樹。撒母耳記上十七章219節提及的以拉谷,是因產於該地的篤蓐香樹而得名。「以拉」同時也用作人名(創三十六41;王上十六8大概意指樹的香氣和價值)。薊,荊棘在希伯來文和希臘文中,約有22個名詞用來指多刺的灌木或雜草,和合本則多譯作「荊棘」、「蒺藜」或「刺草」。現今生長在聖地的荊棘和薊約有125種。士師記九章14-15節之寓言中的荊棘相信是指歐洲的荊棘,或沙漠荊棘。那是一種多刺的灌木,高約612呎,長一簇簇的葉子和紫色的小花。開花後會結紅色的小圓漿果。這品種原產於聖地,十分常見,特別是從利巴嫩至死海一帶。人常用它來作樹籬。

學者普遍同意以賽亞書十章17節、五十五章13節,彌迦書七章4節和希伯來書六章8節的「蒺藜」是巴勒斯坦的茄屬植物,或「耶利哥馬鈴薯」。那是一種矮小的植物,高約1.545呎,樹枝粗糙而硬直。其果實是漂亮的黃色漿果,直徑約有1吋,成熟時會迸裂、噴吐的看似煙和灰,這特色使它另得一個名字,就是「所多瑪的蘋果」,因為那現象好像所多瑪和蛾摩拉被毀的情景。創世記三章17-18節,列王紀下十四章9節,歷代志下二十五章18節,何西阿書十章8節和馬太福音七章16節的「蒺藜」,以及馬太福音十三章7節和希伯來書六章8節的「荊棘」,相信是薊的一種。現今生長於聖地的薊有125種。其中最常見的有矢車菊、矮埃蕾、伊比利亞埃蕾,及紅粉薊。有些薊可高至56呎。薊是荒地的特色。許多薊都開美麗的花朵,但全都長滿尖刺。聖經有兩處經文是指敘利亞薊或金粉薊。敘利亞薊是一種多刺的草本植物,有挺直的莖部,可長至3呎高。開紫色的球花,葉子變成了尖刺。這種薊,在聖地全境常見於田地和路旁。也許約伯記三十一章40節和以賽亞書三十四章13節就是指這種植物和金粉薊。金粉薊是一種多刺的草本植物,高約3呎,葉子有白邊,頂部長黃花,也常見於聖地的田地和荒原。以西結書二章6節的「荊棘」和二十八章24節的「刺人的荊棘」可能指假葉樹或膝冬青。這植物常見於聖地北部多岩石之樹林,特別在他泊山和迦密山附近。約伯記三十一章40節的惡草也許指麥仙翁。麥仙翁常見於聖地的稻田中。那是田間粗生和麻煩的野草,高約13呎。許多解經家認為編成耶穌荊棘冠冕的「荊棘」(太二十七29;約十九2)是刺馬甲子。因此,這植物的英文名字也稱為“Christ-thorn”(基督荊棘),那是一種多刺的植物,通常是蔓生的矮樹,高39呎。其枝子柔軟,每塊葉子生長出來的地方都有兩支不規則而堅硬的尖刺,以作防衛。其嫩枝異常柔軟,因此容易繞成冠冕狀的花圈。士師記八章7節,以賽亞書七章19節、九章18節、五十五章13節和馬太福音七章16節中的荊棘可能是指敘利亞的刺馬甲子,一種灌木或小樹,高915呎,有時可長成高40呎的樹,枝子白色平滑,但每塊葉子底下都長著兩枝堅硬、不對稱和向後彎的尖刺。也有學者主張耶穌的荊棘冠冕是用這種樹枝繞成的,因為刺馬甲子曾否在耶路撒冷生長也頗成疑問,但敘利亞刺馬甲子則仍見於聖地。然而,敘利亞的刺馬甲子卻比刺馬甲子為高。另參:「植物(老鼠勒屬植物、刺藤、鼠李)」。樹樹是只有單一或少數主幹的喬木,灌木相對來說則有許多主幹。在申命記二十章19-20節,神禁止以色列人在戰爭中把結果子的樹木毀壞;其他樹則可以砍伐,用作木材。約伯記十四章7-9節提到樹若被砍下,殘株仍可發芽再生。橄欖樹和柳樹便有這種特質。「樹」在許多聖經經文中都含有寓意(賽五十六3,六十一3)。即使在這些經文中,聖經作者可能心目中已有某一種樹的形象。例如,某一種樹給人一個「乾樹」的形象,大概就是檉柳的一個品種。馬可福音八章24節提到「人……好像樹木,並且行走」則不是指某一種樹,而是一般直立瘦長之樹的外形,像是在霧中看見那般朦朧的影像。柏樹的形態很貼近這描述。鬱金香指原產於亞洲,鬱金香屬的球根植物。雅歌二章1節的「沙崙玫瑰花」可能是深山鬱金香,或跟這相近的沙崙鬱金香。深山鬱金香是一種具吸引力的植物,從球根長出葉子,葉邊起伏像波浪。這品種常見於敘利亞、黎巴嫩和逆向黎巴嫩的山區。沙崙鬱金香則見於沙崙沿海平原的沙地。風滾草詩篇八十三篇13節那「像旋風的塵土」及以賽亞書十七章13節那「旋風土」似乎是指巴勒斯坦的風滾草,是屬於薊的一種。這種多刺的草本植物,含有乳狀的液汁,會在地上滾動,在窪地則聚成一大堆。也有人認為是指另一種巴勒斯坦的風滾草。那是一種菌類植物,在聖地的耶利哥和地中海區一帶長得十分茂盛。枝上會長出小葉子和小白花。種子成熟後,莖部便乾枯變硬,形成一個中空的球。被風擠壓了一段時間後,這球莖便在平地面的部位折斷,被風吹來吹去。若在濕地上停下來,那乾涸的球便會膨脹,看像一棵復活再生的植物。蔬菜聖經提及的蔬菜多半是指菜豆和小扁豆那些曬乾的豆種。葡萄一種蔓生植物,莖部柔軟,會沿著牆壁或棚架攀爬、盤繞生長的植物。聖經中常提及葡萄樹。結果子的葡萄樹(結十七5-10)和「從埃及挪出的葡萄樹」(詩八十8)是用以象徵猶太民族。耶穌把自己比作真葡萄樹,門徒則是其上的枝子(約十五1-6)。以色列人十分尊崇葡萄樹。古代埃及人已種植葡萄樹,從他們墓上的畫和雕刻中明顯可見。葡萄是聖經所提及的第一種人工培植的植物,學者認為其原產地是亞美尼亞的山區。摩西形容應許地上有大麥和小麥、葡萄樹、無花果樹和石榴樹(申八8)。聖地上顯然很早期已種植葡萄,不單只聖經多次有所提及,在聖地裏發掘出來無數鑿於岩石上的舊酒醡也證實了這點。有時古代的葡萄籐帶有喬木的特徵,籐蔓直徑有1.5呎之寬,樹枝則承在棚架上,結出一串串的葡萄,重約1012磅,一個葡萄有小李子的大小,有些葡萄串的重量更可達26磅。聖地的葡萄常以其繁茂和碩大而知名,因此,探子要用槓把一挂葡萄抬回營地,似乎並非不可置信之事(民十三2324)。撒母耳記上二十五章18節和歷代志上十二章40節所提及的「葡萄餅」,只是曬乾了的葡萄,今日當地人仍這樣做。以實各谷(這名字的意思是「葡萄」)出產大量葡萄是廣為人知的。古代希伯來人可能只是讓葡萄籐爬在地上、岩石上或牆壁上。後來,他們便懂得用棚架來支撐。葡萄收成期是一個大節期,通常從9月開始。上好的葡萄會用來食用和儲藏在平底無蓋的籐籃子中,這等葡萄也用來製成葡萄乾。其餘的葡萄則傾進由岩石鑿成的大酒醡中榨成葡萄汁。野葡萄曾在以賽亞書五章2-4節,耶利米書二章21節和以西結書十五章2-6節提及。野葡萄被稱為本地野狐狸葡萄,長黑色細小的酸漿果,大小約像加侖子,果汁很少。野葡萄並沒有捲鬚。這植物野生於地中海一帶的岩石區和樹籬上。胡桃屬於這一品種的幾種喬木,結有圓形有黏性的果實,果肉包著一顆可以吃的果仁。雅歌六章11節提及的「核桃」相信是指波斯或一般的胡桃。學者認為這樹原產於波斯北部,但事實上卻是野生於印度北部多處,東至中國,西及波斯全境都有生長。在所羅門時代,東方人已廣泛種植胡桃樹。所羅門的核桃園也許是距耶路撒冷6哩巨大之以倘園子的一個角落。波斯的胡桃可長至30呎或以上,樹頂像半球體。胡桃樹有濃密的樹蔭。胡桃可提煉出一種油,其品質只比橄欖油稍為遜色,這油在歐洲廣泛用來製造肥皂。後來這樹移植至英國,稱為英國胡桃。其濃密的樹蔭、芳香的葉子和美味的果實無疑是所羅門園中受歡迎的一種果樹。今天在商業上而言,胡桃大概是最重要的一種果仁。睡蓮指蓮花屬的多種水上植物,葉子浮在水面上,花朵甚惹人注目。列王紀上七章192226節和歷代志下四章5節的百合花雕刻,大概是仿照睡蓮的模樣。可以媲美埃及蓮花或白睡蓮的花朵,實在少之又少。睡蓮看像一朵白色的大玫瑰花,在尼羅河上曾一度開得十分茂盛。

一般的歐洲白睡蓮品種也是以色列人所熟悉的。這花不但生長於歐洲,也生長於聖地和北非。然而,在埃及白蓮卻不如埃及蓮那麼常見。以色列人可能也熟悉的另一種睡蓮是埃及藍睡蓮。其葉子伸開有1216吋,長出寬約36吋的淺藍色花朵。小麥禾本科小麥屬禾穀類作物,人們廣泛種植小麥為取其可吃的穀粒。原產於聖地而今天仍是野生的小麥有5種,在那裏培植的最少還有另外8種;相信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在聖經時代已為人所熟悉。野生的品種在昔日可能比在今日更茂盛。其中有單粒小麥和二粒小麥,複合的麥子有分枝的穗子,每柄常可長出7個穗頭之多,創世記四十一章5-57節所提及的正是這種麥子。無數埃及的紀念碑和銘文均有描述這種麥子,而今天在尼羅河三角洲仍到處可見,那地的人稱之為「木乃伊麥」或「腫脹小麥」。在聖地中也有人種植。聖經最常提及的小麥無疑就是多人種植的夏冬兩造的麥子。那是一種長得繁茂的一年生禾稻,自古已在埃及和其他東方地區培植。其原產地卻無從稽考。考古學家在多半古代埃及墓穴,和瑞士史前湖上居所之遺跡中,都發現麥子的穀粒。麥子肯定是雅各的時代米所波大米主要的穀物(創三十14)。在古時,巴比倫、亞述和聖地均以其優質的麥子而知名(詩八十一16,一四七14),但卻常受乾旱之災,導致廣泛的饑荒(創十二10,四十一57)。聖地也曾一度輸出麥子(結二十七17;摩八5)。今天麥子仍由牛來「踹穀」(申二十五4),用木製的輪子壓出(賽二十八28),或用連枷打出(代上二十一20-23;賽四十一1516),然後簸揚,最後用篩子過濾。收割麥子的時間由4月底一直至6月,視乎麥田的位置、泥土和地勢而定。今天在東方國家,人仍以收割的日期來劃分一年的時間,計算日期的方法往往是收割麥子之前或之後若干天或若干週(參創三十14)。聖經中的五穀主要是指小麥,經文屢有提及,今天我們仍知道古代世界稱麥田為「稻田」,而今天的巴勒斯坦仍以「烘穗子」作食物。烘穗子的製法是把不太熟的麥穗摘下來,束成一小捆,然後在乾草或荊棘的柴火上烘,直至穀殼大半已燒掉。吃用時便把穀粒放在手上,擦去多餘的粗糠。聖經時代的穀物常包括豌豆、豆、紅豆、土茴香、大麥、小米和斯佩耳特小麥的混合,但小麥往往佔最主要的成分。埃及是一個生產五穀的大國,亞伯蘭(創十二10)和約瑟的兄弟(創四十二)在迦南地發生饑荒時,都很自然地返回埃及糴糧。

今天,小麥的產量大概是所種種子的20倍,古時土地比今日肥沃得多,產量更多。在好土裏,某些小麥的品種,就是在今天,有時一棵麥穗也可產60100粒麥子。希伯來人在冬天撒麥種,他們大多先播種,再把種子撒入土中或用牛來踩踏(賽三十二20),也有費心地一行一行播種的,這方法可確保麥子生長得更健康和茁壯(賽二十八25),但這方法較少被採用。在古代,小麥和斯佩耳特小麥會在大麥播種後才開始播種。雹災只毀壞了大麥而沒有毀壞小麥與斯佩耳特小麥,就是這個原因(出九32)。磨坊、磨石、穀倉和打穀場在聖經中全指用來把穀粒製成麵粉的設備。用以製作陳設餅的細麵粉(利二十四5)毫無疑問是小麥粉。家裏吃用的小麥通常儲存在屋子的中央;這就是撒母耳記下四章6節那事件的背景。有時也藏在乾枯了的井中(撒下十七19)。蛔蒿/苦艾蛔蒿是香氣濃烈之樹木的統稱。蛔蒿的味道極苦,嫩枝和樹枝尖可用作貿易商品。由於其味苦,所以常與苦膽一起用來象徵患難和痛苦(箴五4;耶九15,二十三15;哀三1519合本作「茵蔯」)。今日在聖地常見的一種蛔蒿,其香味十分濃郁,像樟腦,味道極苦。苦艾酒是用蛔蒿製成的。喝下苦艾酒起初會使人十分活躍、興奮,腦中充滿美麗的幻想(哀三15)。然而,經常飲用苦艾酒,人會變得精神恍惚,腦部機能漸漸退化,最後會導致精神錯亂或死亡。JohnW.Klotz――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