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無底坑」 【無底坑用於監禁鬼魔】聖經題到一處地方,名叫「無底坑」,它是專門用來監禁鬼魔的地方(參路八31;啟九1~2;十一7;十七8;廿2~3)。無底坑並不是地獄,是暫時拘禁鬼魔的地方。 聖經還題到一處地方,中文聖經翻譯有誤:「就是天使犯了罪,神也沒有寬容,曾把他們丟在地獄,交在黑暗坑中,等候審判」(彼後二4)。這裏的「地獄」,原文是指「極深的坑」,它是暫時拘禁犯罪天使的地方。犯罪的天使將來要受信徒的審判(參林前六3)。── 黃迦勒 無底坑(BottomlessPit)聖經用語,指死人及鬼魔之居處。希伯來原詞(本義為「深」)在不少譯本中譯作「陰間」。在古代,該詞是指不可測量的深度,如井或泉源。舊約也同樣以此形容創世初期覆地的水(創一2)或海洋的深處(詩三十三7,七十七16)。在近東文化中,該詞也象徵與穹蒼相對的深洞,故也常用作喻指墓穴,與陰間同義(詩七十一20)。在兩約之間時期,該詞用作指邪靈污鬼的住處(《禧年書》五6;《以諾一書》十4、11)。在新約,該詞上述兩種喻義都有使用。路加記載污鬼求耶穌不要把他們丟進「無底坑」(路八31),另有作者稱那為「黑暗坑」(彼後二4;猶6)。該詞的實義很難確定,新近對上述經文及彼得前書三章19節和四章6節的研究,結論是無底坑不應是地獄的同義詞。該詞所指是污鬼受拘限的所在。另一方面,羅馬書十章7節譯該詞為「陰間」,與前句升到天上對比。保羅的話是引自申命記三十章12-13節,那裏是以「天上」對比「海外」。該詞最多用於啟示錄,提到像蝎子的蝗蟲自「無底坑」上來(啟九1-11),陰間的王「亞巴頓」或「毀滅」(九11)和「那獸」或敵基督(十一7,十七8)也居於無底坑。撒但也將被拘禁於那裏一千年(二十1、3)。研究啟示錄中「無底坑」的概念,要注意幾個特點:第一,它是在神絕對的控制之下。「無底坑的鑰匙」交給天使,由天使打開無底坑(啟九1);那獸「從無底坑上來,又要歸於沈淪」(十七8);撒但也被捉拿、捆綁,扔在無底坑中(二十2、3)。第二,它是永遠毀滅之處。它被打開以後,「便有煙從坑裏往上冒,好像大火爐的煙」(九2)。儘管無底坑不是受苦之處(即「火湖」,二十10-15),在末後將代之以永遠的沈淪(參啟十七8)。最後,它是與天堂相對,邪惡從它而出。這是與啟示錄所用的比喻一致,古龍(十二9)與獸企圖模仿神的權能和榮耀。就如天堂是一切榮美之源,無底坑是一切邪惡之根。另參:「啟示錄」。――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深淵/無底坑(Abyss)深不見底、深不可測之地,或指地獄。另參:「無底坑」。――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