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聖經

 

【聖經是甚麼】聖經不是一本普通的書。「聖經」(Bible)一詞,源於希臘文(Biblos),意為「唯一的書」(The Book)。這本書亦被稱為「經卷」(Scripture)或「(The Writing)。聖經之所以不同於其他一切的書,是因為按表面看,雖是用人的話說出來的,但它實實在在又是神的話;它雖是用人手所寫的,但它也是神的手所寫的;它的字句雖是屬人的,但這些字句卻又是屬靈的(參林後三6)。聖經是用人間的文字所寫出來的神的話語,是唯一「神話語完全的記錄」。

         聖經的來源乃是神,聖經是出於神的。「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後三16)。「默示」的原文字意是「吹氣」;聖經裏的每一個字句,都是「神的靈所吹過的」;意即聖經上的話乃是神的話,就如同神親自用聽得到的話說了出來一般。換句話說,聖經是神將祂的生命質素和祂自己的意旨,吹氣在寫聖經的人身上,使他們寫出神的話語來。

         聖經並不是出於人的思想和觀念,「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彼後一21)。「感動」的原文字意是「推動」或「帶動」;當日寫聖經的人,乃是神藉著聖靈推動(或帶動)他們,如同帆船被風推動,被風帶著而行駛一般,使他們不由自主的寫出神的話來。因此聖經就是神的話,是神透過人所啟示出來的話,作為基督徒信仰和生活的準則。── 黃迦勒

 

聖經Bible英文Bible一字來自希臘文biblion,意思是「書」或「卷軸」。這希臘字是來自byblos一字,那是一種紙草(papyrus),古時人用來製造書寫的紙張。bablia一字逐漸地被人用來指新舊約的所有書卷。―― 殷保羅《神學詞彙淺釋》

 

聖經Scripture這字來自希臘文graphe,意思是「寫作」。按猶太人,舊約著作分為三類:律法、先知和詩篇(或稱聖卷)。這三大分類是指全本的聖經。Scripture一詞,是包括了新舊約的六十六卷。―― 殷保羅《神學詞彙淺釋》

 

聖經(Bible)何謂「聖經」?基督教信奉的聖經,共有66卷書。猶太人僅奉舊約部分為聖經;羅馬天主教則在66卷以外,加上次經。「聖經」一詞源於希臘文,原詞為複數,作單數名詞用,代表基督徒奉為神的話的各書卷。基督教的信仰認為這66卷書所載均為神的啟示,對於人類的始源、背叛神、罪性、救恩、靈命成長和終局等,給予人需知的一切曉諭。集多卷神聖著作為一的聖經,希伯來和基督教的先賢早有提及,如主前六世紀的但以理提及「書」(複數,但九2)上先知的預言;《馬加比一書》(主前二世紀)稱舊約各書為「聖書」(十二9);耶穌則稱舊約各卷為「經」(太二十一42),而保羅稱它們為「聖經」(羅一2)。「約」的意義聖經包括舊約與新約,在耶穌以前,則無所謂舊約、新約,只有一本經集。後來,使徒及其他門徒編著了另一部經典,教會才開始區分舊約與新約。「約」字譯自希臘語,即「契約」之意,指神之約訂,作人靈性的引導和蒙福之途。這約人不能更改,只可接受或拒絕。「約」在舊約中是常見的字,舊約記述好幾個約,最重要的一個約是神賜給摩西的律法。然而,當以色列民在摩西之約下失敗之後,神便應許他們「另立新約」(耶三十一31)。「新約」一詞在新約中出現過幾次。耶穌設立聖餐時曾用過「新約」一詞,藉此祂要門徒注意人神相通的新基礎,這是透過祂的死所奠立的(路二十二20;林前十一25)。保羅和希伯來書的作者也都提到這個「新約」(林後三614;來八8,九11-15)。新約27卷書的主題,就是詳細敘述與人相交的新方法(以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功業為基礎)。而舊約的39卷書的主題,是敘述神與人相交是基於對彌賽亞的期待(彌賽亞即基督的希伯來語同義詞,意義為「受膏者」),此外也包含別的重要內容。後來拉丁教會用「遺囑」或「證言」一詞翻譯這「約」字,英文聖經沿用這翻譯,而稱聖經為「舊的證言」和「新的證言」。編排舊約前半部的編排有清晰的次序,也很容易明白。從創世記至以斯帖記,敘述自亞伯拉罕時代至波斯帝國下復國時期的以色列史,大體是依年次而排的。後半部是一組詩歌書和大小先知書(「大」、「小」之別僅指書的相對長短而言,別無深意)。新約各書的先後也有其邏輯脈絡。開始是四福音書,記述耶穌降生、傳道、受死、復活,以及如何訓練門徒在祂升天之後繼續祂的工作。使徒行傳為福音書之續篇,記教會之創建和在地中海沿岸發展的情形;後半部集中記使徒保羅和他的植堂工作。繼使徒行傳之後是保羅書信,寫給他所創建的各教會和他所培養的若干青年同工;再後一組是「普通書信」;最後是啟示錄,是一本預言末世的書。語言舊約主要是用希伯來文寫的,僅後期書卷中有少數章節用的是亞蘭文。如果以首5卷為摩西所作(這是聖經本身的立場),舊約最早部分大約成書於主前1400年左右(假設出埃及事件定為較早年期);再若瑪拉基書成書最晚之說成立的話(主前400以前),則舊約之撰成前後歷千年之久。全書作者30餘位,都是猶太人;論社會地位則有先知、士師、君王和以色列其他首領。新約大概全用希臘文寫成。如果是雅各於主後一世紀中葉寫成了第一部書,而約翰於主後95年寫完最後的啟示錄,即可知新約之成書是在主後一世紀的後50年間。全書作者約9位,除路加(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作者)以外,都是猶太人。作者們的身世各異,有漁夫、醫生、稅吏和宗教領袖。作者綜覽新舊兩約,雖作者濟濟,情勢殊異,且上下相隔1500年之遙,但全書顯有一致的思想,這實在是件很奇異的事。在基督徒看來,這足以證明是神在監督這部神人合著的書,好使祂的話可以不折不扣的傳給人類。主題舊約和新約是一個啟示的兩個組成部分。舊約開始敘述人在地上的樂園;新約則以新天新地的異象為終。舊約記述人從無罪至干罪墮落,遠離他們的神;新約則記信徒藉耶穌的犧牲而重獲神的恩寵。舊約預言有救主將至,必救世人脫離罪惡的深淵;新約顯明基督降世成就了救贖之工。舊約的祭祀,以祭牲的血暫時洗罪;新約指出基督以自己為更美的祭,終結了一切祭祀。舊約頻頻預言彌賽亞降世拯民之事;新約則詳載眾先知的預言,如何在那「亞伯拉罕的子孫」、「大衛的子孫」(太一1)耶穌基督的身上──應驗。誠如奧古斯丁於1,500年前所說:「新約寓於舊約,舊約顯於新約。」另參:「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下」;「列王紀上、下」;「歷代志上、下」;「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約伯記」;「詩篇」;「箴言」;「傳道書」;「雅歌」;「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以西結書」;「但以理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使徒行傳」;「羅馬書」;「哥林多前書」;「哥林多後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書」;「帖撒羅尼迦後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彼得後書」;「約翰書信」;「猶大書」;「啟示錄」。――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