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銘刻

 

銘刻(Inscriptions)這名詞用以形容古代的書寫方式,都是寫在耐久的材料上,例如是石版或坭版,並非寫在一般容易腐蝕、損毀的物質上,例如是蒲草紙或羊皮紙。聖經中間有提及銘刻。舉例來說,十誡是刻在石版上(出三十一18)給予摩西的,其後約書亞將之刻在石頭上,立在示劍(書八32)。在示劍的發掘區,韋特發現了一塊大石,是準備用作銘刻的。基於該石塊所在的石層,他推斷是屬於約書亞時代之物。這塊石也許仍存留在該處。神用指頭寫給巴比倫王伯沙撒的信息,就銘刻在他王宮的牆上(但五24)。在雅典的市集裏,保羅看到有一座壇,上面刻著給「未識之神」的字句(徒十七23)。啟示錄提及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的名字,均刻在天城的門上(啟二十一12)。古時的銘刻,都可以在不同的歷史年代中發現,並使用不同的語文。其中包括有埃及、巴比倫、波斯、希臘、拉丁、希伯來、亞蘭、拿巴提、摩押及其他語文。曾經有一段時期,對五經是否出於摩西之手,出現激烈的爭辯,因為當時的人還未懂得書寫。在賽拉比卡旦的綠松石礦所發現的銘刻,可追溯至主前十五世紀。故此,這些銘刻便推翻了上述未有實據的宣稱。除此以外,舍費爾在拉斯珊拉所現的坭版,約是主前1400年的文物,證明曾有一段時期的文學活動。而且,在艾伯拉新近發現的坭版所述的亦然,這些坭版還要早約1,000年。在任何地方或位置差不多都可以發現銘刻,但是,最常見的是在會堂、教會建築物和回教寺的地面。還有集會廣場的行人道、公共建築物的牆、標明奉獻的石塊和石像、石碑及紀念飾板、墓穴和石棺,以及羅馬里程碑。要列出一張詳盡的項目表,實在沒有可能,但是一些有代表性的樣本則可見現存不同的銘刻資料。碑銘主前十三世紀,埃及的法老王每納他為了紀念他戰勝了海上民族,就在一塊黑色的花崗岩石碑上銘刻其戰勝的事蹟。其中有「以色列地荒涼」這句話,這話是在巴勒斯坦地以外提及以色列的最早證明。在一塊刻有摩押文的石上,有提及以色列王暗利(王上十六16-30)。這塊石可追溯至摩押王米沙的統治末期,大概是主前830年。它在1868年的底本發現,內文記錄了摩押王叛變成功,抵抗了以色列人的壓迫。在波斯又發現另一塊碑銘,是在貝希斯敦山的斜坡上。碑銘上刻有3種文字(古波斯文、以攔文、亞甲文),記錄了大利烏一世的輝煌事蹟,也成為解開這些古代楔形文字的鑰匙。亞述王撒縵以色三世,將其最初6次出征的情況刻在一塊豎立的石碑上。這銘碑在1861年,於底格里斯河的庫哈發現。這石碑的前後均刻有楔形文字,這些文字是寫在撒縵以色三世的淺浮雕上。這位亞述王亦設立了一座黑色的方尖形石碑,高6.5呎,上面描繪了他戰勝其他君王的事蹟。其中有以色列王耶戶,在從上而下的第二個嵌格內刻有圖像,耶戶俯伏在亞述王面前。這是最早期的一個以色列人圖像,也是唯一已知由同代人所刻的以色列王圖像。在圖像上刻著:「暗利的兒子,耶戶致敬……。」這銘刻可追溯至主前九世紀中期。歷史記錄在米所波大米地區,古時的帝王經常把重要的事件或宣告,記錄在石塊或坭版上。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一座棱形的坭模,其中載有西拿基立年鑑的最後版,日期追溯至主前691年。它呈六邊形,高15吋,闊6吋,每邊都刻有楔形文字。這些銘刻述說:「猶太人希西家(猶大的王),不順服於我……他本身就像籠中鳥,我把他關在耶路撒冷、他的王城中……」(參王下十八;賽三十六至三十九)。雖然在巴比倫人之中,沒有像亞述王所寫的年鑑,但我們也發掘了一些寫在坭版上的編年史;所記載的日期,是由主前626年至主前539年,即巴比倫敗亡於古列之時。其中一項巴比倫的編年史,記載了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的正確日期,那就是主前597316日(參王下二十四10-17)。主前539年,巴比倫被波斯王瑪代人古列所吞併。這件事不僅在聖經中提及(拉一1-3),同時也記錄在一個桶形的泥柱上。這泥柱有9吋長,刻有楔形文字,是屬於古列統治的時期。上面提及他的政策,就是准許被俘擄的人,重建他們的城市及廟宇。這樣便解釋了他為何鼓勵,並資助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使他們可以重建尼布甲尼撒王所毀壞所羅門時代的聖殿(拉一2-4)。埃及的法老很喜歡把他們的輝煌事蹟,用象形文字寫在廟宇及墓穴的牆上。他們一般是把文字刻在石上,然後塗上油彩。其中最有趣的是示撒把他入侵以色列地的情況,雕刻在卡勒的亞捫廟宇中一個庭院南面的牆上。牆上至今仍然可以看到超過75個城市的名字,其中包括了米吉多。這個發現,使聖經有關示撒的侵略及征服米吉多的記錄,加添了歷史趣味(王上十四2526;代下十二2-10)。並且在考古學上,成為肯定此城市是在這個時期受到破壞及火燒的證據。神話、史詩和傳說現存有許多的文稿記錄,包括了埃及人、蘇默人、亞甲人、赫人和迦南人的傳說資料。這些文稿均收集在普里查得《古代近東文獻》中。其中最有趣及跟聖經有關連的,就是吉加墨斯史詩;那是亞述人所記載有關洪水的故事,與創世記六至九章類同。在12塊亞甲文坭版中,第十一塊記載了洪水的故事,並且講述烏納比士廷(與聖經中的挪亞相似)在洪水期間的經歷。除了一些顯著的分別之外,它的記載與創世記的記載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吉加墨斯史詩也有其他版本,都是主前1000年以前的。其中有巴比倫、蘇默、赫及胡利等版本。亞甲敘述的原文,是最詳盡和著名的。普里查得認為它是主前2000年左右的文獻。我們所擁有的原文,是在尼尼微的亞述巴尼帕圖書館內找到的。官式文告當古代的君王或官員要發表恆久的文告,就會把文告雕刻在石頭上或嵌鑲出來。在1878年,發現了一塊銘刻的雲石版,那是來自會撒勒城,其時可追溯至革老丟統治期(主後41-54)。它記載了對盜墓及褻瀆墓地的警告。這項罪行的刑罰是死刑。這塊雲石版可能亦反映了革老丟在羅馬作王時,面對有關基督所引發的問題(綏屯紐著:《革老丟》25);此事引致猶太人被逐出首都(徒十八)。問題的關鍵在於羅馬的基督徒宣揚基督的復活。甚至在聖殿也有發放文告。約瑟夫提及在耶路撒冷的猶太聖殿,那圍繞殿的矮牆,是有固定距離的石版,上面刻有希臘文及拉丁文,以警告進入殿中的外邦人(《猶太戰爭錄》5.193-346.125-26;《猶太古史》15.417)。其後發現了兩塊有關這些警告的碎片。其中一塊是克孟甘諾在1871年發現的,上面寫著:「外人不得進入環繞聖所的欄杆及路基之內。違反者若被捕獲,要自負死罪之責。」羅馬政府准許猶太人將越過圍欄的人處死,連羅馬人也包括在內(《猶太戰爭錄》6.126)。本世紀初,在希臘的德爾斐發現了一塊重要的銘刻,那是統治者革老丟任命造成的。這銘刻是用希臘文,上面提及迦流作地方總督,其任期約是主後5152年。哥林多的猶太人控告保羅時,他們所見的就是這個迦流總督(徒十八12-17)。因此,這銘刻對斷定保羅在哥林多18個月的日期,十分重要,並且對估計保羅生平的年表也很重要。那銘刻是官方對德爾斐城居民的宣告,是關乎增加該市卓越人士的數目。在一塊刻了拉丁文的石頭上,出現彼拉多的名字。這塊石頭是在以色列沿岸該撒利亞馬利添的羅馬劇場內發現的。在部分文字殘缺的石塊上,提及他是行政長官,並且刻有「提庇暗」之名字,是指他受命建造一座建築物來紀念君王提庇留。奉獻碑石當要奉獻一座新落成的大樓,通常會有銘文刻在建築物的牆上、地面或相連的結構之中。猶大王希西家在耶路撒冷建造隧道,工程完成後,就在隧道的牆上留下銘刻(王下二十20)。那是希伯來文的銘刻,現存放於伊斯坦堡的博物館。這是希伯來文中,最古老的銘刻之一,它描述了開鑿西羅亞水道的情形。在希臘的哥林多,大劇場北面的廣場行人道上,刻有奉獻的銘刻。那拉丁文縮寫的銘刻是:「以拉都為回報獲任財政部長一職,自資鋪建這行人道。」那行人道上的青銅銘刻已被挖走,但在哥林多地盛產的石灰石上刻著的文字仍在。這可能跟保羅在羅馬書十六章24節所提的「城內管銀庫的以拉都」是同一人。在保羅的時代,哥林多的市集也有另一類似的銘刻,內容是:「腓利尼斯,市政官和大祭司,自資立此紀念碑,並且在其官職能力範圍之內核准擔任兩職」。191314年,在耶路撒冷發掘了一塊希臘文的紀念奉獻銘刻。它來自一世紀俄斐勒山上一家會堂的牆上。其中提及狄奧多土是會堂的負責人衛登羅的兒子,衛登羅是建築這會堂的人。由於衛登羅是羅馬人的名字,這可能是一個猶太奴隸,被為他命名的羅馬主人所釋放。若是如此,這石刻可能是掛在耶路撒冷的「利百地拿會堂」之內(徒六9)。大英博物館存有一部分拱門的遺跡。這拱門自一世紀至1867年,豎立於希臘城市帖撒羅尼迦的入口,於1867年拆卸,以供應石塊作修補巨型城牆之用。上面的銘刻寫著:「在政治首長的時代……。」這是一個指羅馬官員的罕用字眼。使徒行傳十七章6節用同一個字來形容帖撒羅尼迦的地方官。范理瑾曾說:「在現存的希臘作品中,是沒有這字的。」另外,在一條石柱上的銘刻,又發現這個字,那石柱是放在帖撒羅尼迦一間博物館那擠迫的後院內。通信在主前二千年代,用小坭版通信是十分普遍的。在馬里、努斯、尼尼微、艾伯拉及其他地方,發現了50多萬塊這樣的小坭版。在埃及南部的亞馬拿廢丘發現了大量這類的通信坭版。它們是用巴比倫文寫的楔形文字,時值亞肯亞頓在其新首都亞馬拿廢丘(亦即亞克塔坦)致力改革埃及之藝術和宗教。根據記載,在當時的巴勒斯坦和敘利亞,有一班名為哈皮魯人的搶掠者任意橫行。有許多坭版是由迦南地受侵略的城市記下來的,都是向法老王求助的,因為當時這些城市是法老王的藩屬國(主前十四世紀末)。有些人認為這些坭版中所提及的哈皮魯人,是與古希伯來人有關,他們在約書亞的領導之下侵略迦南地。有時,通信是用墨水寫在陶片上。1935年,在以色列南部的拉吉發掘區,發現了18塊這樣的陶器碎片。上面寫的是希伯來文,為耶利米時代的猶太人所寫的字體提供了例證。那些文字基本上與舊約時代的希伯來文相同。這些信件是在巴比倫人侵略猶大的時候,由附近城鎮的首長何書亞耶戶送到拉吉的軍長耶烏斯那裏。最後,在主前586年,耶路撒冷的聖殿被毀。

在馬薩他發現了11塊這樣的陶器碎片。那是在196365年,由益基勒雅丁於死海西岸發現的。主後73年,羅馬軍隊在席爾瓦的指揮下,消滅了馬薩他。當時,960名男女及兒童,都寧可自殺而不向羅馬人投降。有10個男人被揀選去把餘下的人割喉殺死。根據約瑟夫的記載(《猶太戰爭錄》7.395),他們是以抽籤的方式來決定執行這項工作的人選。益基勒雅丁教授認為,他所發現的陶片就是用來抽籤的。其中一片寫著便耶亞這名字,可能是堡壘的指揮官耶亞之子以利亞撒。里程碑在整個帝國的重要道路上,羅馬人都會在相隔某段距離豎立里程碑。在中東就發現了一些這樣的里程碑。它們通常是圓柱形的石塊,約6呎高,上面寫有拉丁文(有時是希臘文)的資料。這些資料關乎3方面。第一是距離。那可能是由各省的重要城市開始計算,或者在某些情況下,是由重要的軍事駐點開始。第二就是路經之地的名稱。第三就是築路者的名字及所紀念的君主的名字。儘管有證據顯示,有些里程碑早已存在,但是該撒亞古士督可能是首位豎立眾多里程碑的人。雖然維斯帕先曾經在征服這個國家之時,在他行軍的路上,豎立臨時的里程碑,但在哈德良之前的以色列,這些里程碑顯然並非必要豎立。墓穴和石棺正如我們可以預期的,其中一個最有可能找到銘刻的地方,就是埋葬死人有關的物體及建築物。古埃及人墓穴的牆上佈滿銘刻,包括埋葬地點的牆、天花板和石棺。這些銘刻都是象形文字,是埃及人的神聖語文,而且通常含有對神靈的祈求,或是死者欲帶同全部財物之記錄前往下一個世界。這是那些能夠負擔得起的人的特權,若沒有這些銘刻,就可能不會長生不朽。在斯科匹山發現了一個骨龕,上面刻著:「哈拿尼,拿細耳人約拿單的兒子」。另一個裝著他妻子骸骨的骨龕,就刻著:「撒羅米,拿細耳人的兒子哈拿尼的妻子」。在耶路撒冷東北部的吉瓦特哈米塔爾,發現了4個墓穴,裏面藏有許多骨龕。大約半數是有銘刻在上面的。其中一個刻著:「西門,建造聖殿的人。」那銘刻是亞蘭文,使我們想到他是有分參與建造耶路撒冷的聖殿。另一個與聖殿有關的骨龕存放在英國博物館。上面有希臘文的銘刻,內容是:「建造殿門的亞歷山太人尼迦挪家族之骸骨」。這是指亞歷山太城內一個富有的猶太人家族,他們贈送了兩座巨型的銅門給希律所建的聖殿,名為尼迦挪門。1950年代早期,在橄欖山上接近主哭堂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大墓地。這是在耶路撒冷所發現同類的墓地中最大的一個,它包括了20個凹槽類型的墓穴及38個坑型的墳墓。他們是主後三世紀至四世紀的墓。這些墳墓包括了122個骨龕,其中有43項銘刻是亞蘭文、希伯來文及希臘文。在這些銘刻中常見的名字有耶書亞(耶穌)、馬利亞、馬大、撒羅米及西緬。自196774年,有更多的墳墓被發現。其中包括上文所提及的,在吉瓦特哈米塔爾發現了那建造聖殿之人西門的墳墓。其中一個骨龕上面刻著使人著迷的銘刻,是用古希伯來文書寫,至今仍未有發現相似的銘文。上面寫著:「我,阿爸,祭司以利亞撒的兒子,大祭司亞倫的後嗣。我,阿爸,那被壓迫及控訴的人,是生於耶路撒冷,其後被放逐到巴比倫及歸回至(回到耶路撒冷)瑪他提雅。」在1970年代中期,一個長越7哩的猶太墓場被發現,是跨越在耶利哥西面的7個山丘上。大約有120個墓穴被發掘及測量。他們前後為時約150年,直到羅馬人在主後68年毀滅耶利哥的時候為止。有一個墓穴存留了32種不同的銘刻骨龕,17個是希臘文,15個是亞蘭文。其中一個頗有趣,其上寫著:「狄奧多土,亞基皮娜皇后所釋放的人的骨龕。」這有可能跟耶路撒冷聖殿內發現的銘刻中,所提及的狄奧多土同屬一人。如是,其希伯來家族名稱該是歌利亞,也就是整塊埋葬地的主人。地面的嵌鑲在羅馬及拜占庭時代,長方形會堂、浴室、會堂和教會的地面都盛行裝飾,並且在其他公共建築物也有用彩色小石塊所嵌鑲的銘刻和工藝。1972年在該撒利亞馬利添的發掘工作中,發現了一座建築物。在整座建築物中,有6個地面是有嵌鑲的銘刻。其中兩面是希臘文的羅馬書十三章3節,鑲成圓邊的形狀。另一面是祝福出入房間的人,上面寫著:「你出、你入,願耶和華賜福你。」有兩面是祈求基督幫助那些興建和使用這座建築物的人。這些都是一座建築物的殘址,該建築物在主後七世紀時被毀滅。在提比哩亞哈馬、伯珊、伯亞法、以實提莫、穌西亞、哈馬加達、隱基底和以色列的其他地方,會堂裏的地面都有希臘文及亞蘭文的銘刻。這些銘刻通常提及會堂的捐助人。在突尼斯的拿努發現了一間會堂的地面上,有拉丁文的銘刻。在提比哩亞的會堂,希伯來文只是用來說明十二宮圖上的天文學符號。基本上,亞蘭文是用於宗教規例或法律,希臘文則主要是用於向捐獻者致敬的話。其中一項最著名的地面嵌鑲,是來自約旦的麥迪巴的多個教堂。地上嵌鑲了最古老的以色列及約旦地圖,是主後六世紀時鑲於地上的。城市的名稱、地理特徵及經文都是希臘文。教堂的地面都例必註明有日期的或沒有日期的奉獻、祝福及引用的經文。這些內文包括了亞蘭文、埃及基督徒所用的文字、敘利亞文、拉丁文及希臘文。這些銘刻通常附帶圖形象徵,但是在427年,發出告示禁止在行人道上用十字架及其他宗教象徵,以免被行人踐踏。但是,這項禁令的推行範圍有多廣卻不清楚。JohnR.McRay另參:「考古學」;「艾伯拉」;「亞馬拿坭版」;「洪水神話」;「馬里」;「努斯」;「陶器」;「西羅亞池」;「烏加列」;「考古學和聖經」;「印」;「字母」;「創世的神話」。――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