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摩弗」 摩弗 Memphis(地名) 字義: 善者的居所 Abode of the good one,被使公正 Being made fair 彙編: ‧何9:6埃及要城之一,位於尼羅河西岸之平原,距三角洲約卅里。 ―― 陳瑞庭 摩弗/孟斐斯(Memphis)位於開羅西南面約15哩的城市,曾一度是埃及的古都,現今已名存實亡。這城建於主前3000年的時候,被稱為「白牆」;其後,埃及名字又稱為曼那弗魯邁尼或曼斐;希臘名摩弗是從第二個名字曼斐演變而來的。雖然希伯來經文有一處用了其希臘名字(何九6),但在舊約裏一般稱為挪弗(賽十九13;耶二16,四十四1,四十六14、19;結三十13、16);估計這是埃及名字的中間部分的訛傳所致。摩弗的歷史根據主前五世紀的希臘歷史家希羅多德的記載,曼尼斯王統一了埃及不久,便建立摩弗城和蒲他神廟。無論曼尼斯是否一位歷史人物,今天一般歷史家均同意埃及統一(約主前3100)後不久,新的首都建於上埃及與下埃及的交界處。雖然統一後首兩個朝代的君王都來自底比斯以北的天尼斯,但他們皆葬於摩弗西面的撒卡萊,這似乎顯示他們是以摩弗為首都。舊王國時期(約主前2700-2200)一直以摩弗為首都。中期王國(約主前2050-1775)也多半以摩弗或鄰近的伊特圖偉為首都。到了新王國或帝國時代(約主前1580-1100),首都雖遷往底比斯,不過大部分時間,摩弗仍是第二首都,有些君王更因她處於中心的地理位置而住在那裏。蘭塞二世在主前十三世紀把住所遷往尼羅河三角洲的泰尼斯,卻在摩弗興建了許多建築物,又把這城進行大規模的翻新和重建。早於前十六或十五世紀,挪弗已有大都會的特色,敘利亞人、腓尼基人、希臘人和猶太人都先後在這裏建立各自的住宅區。在主前1000年,埃及遭入侵和政治不穩定,摩弗曾一度沒落,但整個城市大體上仍是完整的。縱使在主前四世紀,亞歷山太城興建之後,摩弗的重要性仍未減;多利買王朝有些王在這裏登位,而不在主要的首都亞歷山太登位。自基督徒國君狄奧多亞在主後四世紀把異教神廟關閉並拆毀後,摩弗便失卻了她作為宗教中心的地位。關乎摩弗的預言正如上述所說,舊約中只有先知書曾提及摩弗。先知宣告埃及的罪時,摩弗當然也包括在內,但摩弗的罪孽卻被先知特別提名數點出來;以西結宣告說神要毀壞城裏的偶像(結三十13),並使她遭遇危難(三十16)。耶利米更進一步,預言摩弗要徹底被毀滅,不再有人居住(耶四十六19)。顯然,導致這審判的原因包括:第一,各國都要為其罪惡和拜偶像而受罰。第二,先知譴責以色列周圍的國家對猶太人的仇恨和殘暴,出埃及之前的幾個世代,埃及人使希伯來人聽到他們的名字便生恨意。所羅門逝世,希伯來王國分裂後,埃及王示撒在羅波安王第五年入侵巴勒斯坦,並造成相當程度的破壞(主前926;王上十四25)。後來在主前609至608年,法老尼哥又使以色列向他進貢。這些關乎摩弗受攻擊的預言特別與兩件重要的事件有關。基督徒羅馬王狄奧多亞(主後379-395)在除滅異教的行動中,下令把摩弗的廟宇拆毀,並把所有偶像除滅。後來在七世紀,一神信仰的回教徒征服了埃及,同樣要把古代多神宗教的痕跡消滅。亞拉伯人在主後642年開始興建開羅,摩弗就成了新城的石料來源。古城的遺跡全被運走,直至幾乎全部消失,在棕樹和麥田之間只剩下蘭塞二世一個倒下了的40呎石像、他的一個獅身人首像、幾根柱的基石,和其他不大重要的遺物。最大的遺跡留在一個湖泊內,因為古代防堤的崩裂使這地方被水淹沒成為湖泊。HowardF.Vos另參:「埃及」。――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