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撒拉米」 撒拉米 Salamis(地名) 字義: 溶解 Dissolve,被搖動 Shaken 彙編: ‧徒13:5居比路東岸的海口鎮,鎮內有良港,戶口最繁,貿易頗盛,此鎮於主後647年被亞拉伯之撒勒遜人(Saracens)所毀。 ―― 陳瑞庭 撒拉米(Salamis)居比路東岸的海港。巴拿巴和掃羅展開第一次宣教旅程不久,就在此登岸,並「在猶太人各會堂裏傳講神的道」(徒十三5)。傳統認為使徒到達撒拉米時,這城已有1,000年歷史,那是由透克羅斯在特洛伊戰役完結後回程時建立的。近來,考古學家發現,有證據顯示數世紀前的邁錫尼已有人居住。多個世紀以來,撒拉米是一個主要海港,把銅、木材、陶瓷和農業產品輸往歐洲、非洲和亞洲。多利買人鼓勵猶太人移居此地,因此巴拿巴和掃羅曾在這地的「猶太人各會堂」宣講福音。巴拿巴的墳墓就靠近阿里巴拿巴修道院(主後477發現)。主後332及342年,該城分別遭到哈德良和地震的破壞後,由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二世(主後336-361)重建。主後332年之前,撒拉米在島上成立了最大的猶太人團體。後來那地方容納了最大的基督徒群眾,因而成為該島重要的教區。主後647年,該城給薩拉森人毀滅後,其海港便為淤泥充塞,那地因而荒廢。在土耳其時期,該海港給法馬古斯塔的港口所取代。從撒拉米遺址發掘所得,計有羅馬浴池、別墅、花崗岩廣場、古羅馬教堂、市場和朱庇特神廟。部分的城牆和古代港口已能鑑別出來。最使人印象深刻的遺跡是在盡北之處的「大理石廣場」。這幢巨大的綜合建築物包括了希臘羅馬時期體育場地的遺跡、大會堂,以及拜占庭早期的浴池。主要的廣場或市集的面積是750乘180呎,四周有巨大的哥林多石柱圍繞著。島上的古羅馬教堂聞名遠播,顯然是在君士坦丁二世將城改名為君士坦蒂亞後建成的。許多的基督徒群體一度在撒拉米興旺,為巴拿巴和保羅的開荒工作作見證。――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