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辭典目錄

 

「人的墮落

 

人的墮落Fall of Man這是指創世記三章所記載亞當不順服神的歷史事件。這事的結果,令罪和死進入人類(羅五12)。―― 殷保羅《神學詞彙淺釋》

 

人的墮落(FallofMan)亞當吃了禁果,使人類的歷史產生一個轉變,人從一個純潔無罪、與神和睦的狀態,淪落至一個受咒詛及死亡的境況。聖經的證據創世記一、二章有關創造的描述,肯定了人在本質和使命上的獨特之處。人是按著神的形象受造,為要能與神相交和契合。人作為神所立的管治者,被賦予在地上生養治理和運用資源的權利,為要榮耀神。人在受造時原是義的,並且擁有一種美善的性情和勉勵行善的傾向。除了這文化使命外,人又領受了一個特別的命令。他獲准取用伊甸園中各樣的果子作食物,但神明令禁止他不可以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這禁令的目的是要向人類的良知,灌輸善與惡之間強烈的對比,並且堅立人在事奉造物主的地位。人作為一個誠實和忠心的僕人,會享受到天父所賜的各種福氣,最終更會被引進永恆生命的豐盛裏,永遠與神一起。人和動物都是被造為有生命的活物,但人生命的核心,卻是要與神聯合和相交。與神契合是在亞當的知覺之中,反觀其他的動物,則既不知罪,也沒有與神相交的知覺。當人完全醒覺到棄善從惡的後果,便會甘心樂意地事奉神。他在神面前的生活,將因此成為一種有宗教傾向,而非按本性的生活。神把禁令賜給人,目的是為了在公義和信心上建立他;但撒但藉著這項禁令,誘使人背叛神。人受引誘,並不算為邪惡,邪惡的是撒但誘人犯罪的行為。這就是說在人墮落以先,罪惡已存於宇宙之中。撒但的作為明顯是為了使人臣服於他,並把他黑暗的國度透過人類伸展到全地的背景下來瞭解。我們要明白人的墮落和繼之而來的救贖計劃,就必須從神與撒但之間宇宙性的爭戰的背景下來瞭解,而在這場爭戰中,肯定的是神要獲得最後勝利。撒但以蛇為工具,透過夏娃來接近亞當,誘使他們去吃那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雖然人在墮落以先所經歷的一切,都是美善的,但他們對善惡的分別卻絕非一無所知。亞當單從神的教導中,得知善惡在本質上的不同,以及吃或不吃那果子的後果。他起初既從造他的神那裏領受了生命,便要靠著實行神口中所出的每一句話而活。這種順服是信賴神的表現。亞當是一個義人,目標是要憑信而活。試探的目的是要使人離開神而自立。撒但質疑神的真理,並挑戰祂的權柄。他引導人產生一種錯覺,使人以為自己可以訂立善惡的標準,並按著自己的利益控制其後果。這就是一項誘使人自以為神的試探。亞當順從撒但的誘惑,與妻子夏娃一同吃下禁果,他便墮落了。由於無法確定創造的日期,我們也無從知道墮落的日期或創造跟墮落之間相隔的年日。這時期的長短在神學上並不重要,但其歷史性卻意義重大。人的罪並不是永恆的,人的墮落也並非在人受造或最早存在時就已命定的。人墮落是一件歷史事實,發生於創造之後的某個時刻,是受造之物向造物主悖逆的行動。悖逆是不順服、不忠心、不守約和不信任的行徑。那項禁令既總結了神對義的要求,所以人的叛逆也成了對神強烈悖逆的縮影。撒但選中了人忠貞守約的要害,來攻擊亞當。人向神專一的順服,已被一種全心全意的叛逆和徹底的反抗取代了:神的權威遭受否認;神的善良遭受質疑;神的智慧被反駁;神的真理亦被違背了。一種複雜的新喜好和新感受,已佔據了人的心思意念。

人墮落的原因不是在乎神,因為神並非邪惡的創造者;人墮落的原因也不在乎撒但,因為試探只是人墮落的場合,而不是因由。人主動默許試探,並容讓隨後各種公然的行動發生,基本上均是沒有理由的。墮落的影響人墮落後即時可見的影響,就是失去了與神共處的喜樂和勇氣,取而代之的是畏懼及羞恥。明顯的影響可見於亞當和夏娃跟神疏遠了,神人之間的關係也因而起了巨變。人所受的咒詛可以證明這一點,更明顯的是亞當和夏娃被逐離園子。那園子是公義的居所,是神人聯合、相交之處。人的不義破壞了這個聯合,人被驅逐便成為無法倖免的結局。神曾提出警告,罪的後果就是死亡。公義是蒙福並得與神相交的途徑;罪帶來的刑罰是人要與神分隔,沒有祂的同在,在地獄中受苦。死亡既滲入了生命的每一處;連在墳墓裏的肉體,也會腐化。墮落的影響不但臨到亞當和夏娃。神創造亞當與全人類憂戚相關,而這一種獨特的關係就引致每一個從亞當、夏娃而出的後代,都要被牽連。有些神學家強調亞當跟其後裔之間血緣的關係,其他的神學家則把焦點放在立約的關係上,亞當作為後世人類的頭和代表,與神立約。亞當犯罪,給全人類帶來的惡果就是他的罪要歸到他每一個後裔身上,他們因此要付上死亡的代價,他們所繼承的是敗壞的本性。人墮落的結果亦牽連宇宙,因著神的咒詛,大地不再為人效力,人想要完成起初的文化使命,也要受到攔阻。只有經歷疼痛和危險,人口才會加添,人亦必須以艱苦、辛勞,換取維持生命所需的衣食和蔭庇。不過,人墮落之後,死亡並未立刻臨到人身上,作為最後的審判顯示神要拯救人的心意。亞當在聽到咒詛的宣告以前,先是聽到神應許賜下救主(創三15)。人的墮落間接帶來一個既不匹配且又無法解釋的後果,就是神透過基督的救贖工作所昭彰的莫大恩典。在創世記第三章之後,聖經只會偶然重提人的墮落,但這項歷史事件卻是後來一切事情必不可缺的因由。聖經的記述是指向將來的──罪擴散所帶來的影響,並神救贖計劃的開展。近代的理解在近代各宗派的神學思想中,其中很多否定了聖經記述人墮落的歷史。我們承認創世記的記載被視為歷史,與隨後的歷史彼此相連;聖經作者的世界觀亦暗示這記載是史實。有人卻爭辯說,現代人只能視這墮落的故事為一種神話。這觀點源於人們相信進化論,加上對於創世記的記錄文獻有反面的評價。雖然亞當的歷史性或許不被承認,但人們還是嘗試在神話中找出「真理」。例如,他們會說人人都是亞當,每個人從他記憶所及的日子開始,一直都是罪人。其他的人則指這神話不是關於墮落,而是一種提升,使人自知並獨立地承擔責任。罪被認為是尋求宗教上的成熟所需要的,就好像運動員遇到對手時,才會發揮更大的潛能。由於聖經把亞當和基督平行的對比(羅五12-19;林前十五22),故把亞當視為神話人物,也引致對基督有相同的看法。亞當既淪為普世人類犯罪與死亡的記號,基督也只不過是一個天賦公義和人類得救贖的記號而已。這種把創世記一至三章的信息和史實分離的現代做法,破壞了全段記載的完整性,但又不能對普世人類犯罪和死亡的實況,作出合理的解釋。按基督教的教義,罪是在人日常生活的層面進入世界,因著基督進入人類的歷史,以死亡與復活把罪克勝了。NormanShepherd另參:「罪」;「人觀」;「死亡」;「亞當」。―― 證主聖經百科全書